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二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全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二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全科10份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梁山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理科)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等差数列中,则的值是 ( )
A. B. C. D.
2.已知点和在直线 的两侧,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3.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的形状一定是 (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4.已知数列满足,,那么a2011的值是 (   )
A.2 0112 B.2 012×2 011 C.2 009×2 010 D.2 010×2 011
5.若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则角A的大小为 ( )
A. B. C. D.或
6.在300米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为30°、60°,则塔高为( )
A. 200米? B. 米 C. 200米? D. 米
7.若0<a<1,则不等式(x-a)(x-)>0的解集是( )
A.(a,) B.(,a)
C.(-∞,a)∪(,+∞) D.(-∞,)∪(a,+∞)
8. 不等式 的解集为 ( )
A. B. C. D.
9. 已知数列中,前项和为,且点在直线上,则=( )
A. B. C. D.
10. 在等比数列的值为 ( )
A.1 B.2 C.3 D. 9
11. 数列前n项的和为 ( )
A. B. C. D.
12.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的最小值是2 B. 的最小值是2
C. 的最小值是 D.的最大值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在等比数列中,若公比,且,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
14.设 ,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5.在△ABC中,,则边的值为 .
16. 若 ,则下列不等式对一切满足条件的 恒成立的
是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①; ②; ③ ;
④; ⑤.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满分10分)
已知等差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18.(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P-ABCD中,PD⊥底面ABCD,底面ABCD是矩形.
(1)若PD=AD,E为PA的中点,求证:平面CDE⊥平面PAB;
(2)F是棱PC上的一点,CF=CP,问线段AC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PA∥平面DFM.若存在,指出点M在AC边上的位置,并加以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9. (满分12分)
19.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b,且不等式的解集为 .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 ;
(2)求数列的前n项和Tn .
20. (满分12分)已知圆C的方程为:
(1)若圆C的切线l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相等,求切线l的方程;
(2)过原点的直线m与圆C相交于A、B两点,若|AB|=2,求直线m的方程.
21.(满分12分)
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
(1)求的值;
(2)判断在R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证明;
(3)若对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22. (满分12分)
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M (2,0),AB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若点在直线AD上.
(1)求点A的坐标及矩形ABCD外接圆的方程;
(2)过直线上一点P作(1)中所求圆的切线,设切点为E、F,求四边形PEMF面积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的值.
参考答案:
1-5 ACCDB 6-10 ACCAC 11-12 BC
13. 14. 16 15.. 16. ①③⑤
17. (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则:
∴a3=a1+2d=7 ① a5+a7=2a1+10d=26②
由①②得:a1=3,d=2
∴an=a1+(n-1)d=2n+1
(2)bn=
∵ ∴数列是首项为4,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

18. (1) ∵PD⊥底面ABCD, ∴PD⊥CD
又∵底面ABCD是矩形.∴CD⊥AD ∴CD⊥平面PAD
又PA平面PAD ∴CD⊥PA
∵PD=AD,E为PA的中点 ∴DE⊥PA
CD∩DE=D ∴PA⊥平面CDE,
又PA平面PAB ∴平面CDE⊥平面PAB.
(2)在线段AC上存在点M,使得PA∥平面DFM,此时点M为靠近C点的一个四等分点,
证明如下:
连接AC.BD.设AC∩BD=O, PC的中点为G,连OG,则PA∥OG,
在ΔPAC中,∵CF=CP ∴F为CG的中点。
取OC的中点M,即CM=CA, 则MF∥OG, ∴MF∥PA
又PA平面DFM, MF平面DFM ∴PA∥平面DFM .
19. 解析:(1)∵不等式可转化为,
所给条件表明:的解集为,根据不等式解集的意义 可知:方程的两根为、.
利用韦达定理不难得出.
由此知,
(2)令

=
20.(1)①若切线l过原点,设l方程为y=kx,即kx-y=0
则由C(-1,2)到l的距离: 得:
∴此时切线l的方程为:y=
②若切线l不过原点,设l方程为x+y-a=0,
则由C(-1,2)到l的距离: 得:3或a=-1此时切线l的方程为:x+y-3=0或x+y+1=0
∴所求切线l的方程为:y=或x+y-3=0或x+y+1=0
(2)①当直线m的斜率不存在时,其方程为x=0, m与圆C的交点为A(0,1),B(0,3)
满足|AB|=2, ∴x=0符合题意。
②当直线m的斜率存在时,设m的方程为y=kx,即kx-y=0,
则圆心C到直线m的距离为: 解得:k=-
∴此时m的方程为:3x+4y=0
故所求m的方程为:x=0或3x+4y=0
21. (1)∵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 ∴f(0)=0 得a=1
∴ 分
(2)∵
设x1∴即
∴f(x)在R上是增函数。
(3)由(2)知,f(x)在[-1,2]上是增函数 ∴f(x)在[-1,2]上的最小值为f(-1)=-
对恒成立 ∴
即 得
∴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1]
22.(1)∵AC⊥AD 且 ∴
∴直线AD的方程为:y+5=-3(x-1) 即3x+y+2=0
由 解得 即A(0,-2)
∵ABCD是矩形 ∴ABCD外接圆的圆心为对角线AC与BD的交点,即M(2,0),
半径r=|AM|=2. 故其方程为
(2)由切线的性质知:四边形PEMF的面积S=|PE| r=r
=
∴四边形PEMF的面积取最小值时,|PM|最小,即为圆心M到直线x-y+4=0的距离d=3.
∴四边形PEMF的面积S的最小值
此时||=||=,设∠MPE=∠MPF=α , 则
∴=||2cos2 =||2 (1-2sin2 )=10[1-2()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梁山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源。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辩证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②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2.漫画蕴涵的哲理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B、人们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C、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相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3.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应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看问题应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
C、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D、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4.《淮南子》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这说明 ( )
A、事物内部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
C、人们不能否认事物时间的联系
D、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5.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呜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中琴、指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 )
A.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
B.系统和要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D.整体功能总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6.“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 )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这一论述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 )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C.发展观点
D.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
8.在今天,“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理念,不仅激励人们在体能上刻苦训练以追求超越,更激励人们通过体育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来实现这种超越。体育科技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自身能力认识的发展,推动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这表明( )
A.认识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实践的不断发展
B.认识具有自我超越的内在力量,并成为实践发展的动力
C.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永无止境
D.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9.“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实践是获得认识的惟一途径
B、认识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D、认识和实践密不可分
10.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
①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
②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
③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
④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据《列子·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因为害怕天地崩坠而不吃不睡固然可笑,但是每一个正常的人从童年时代起,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类似的追问和思考。追问和思考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已经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了联系。回答11、12题。
11.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需要智慧,学习哲学可以使人们拥有智慧。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
A.人类的头脑 B.人类的意识
C.人类的生理状况 D.人类的实践活动
12.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进。回答13~16题。
13.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 )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A.世界观和方法论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4. 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 )
A.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C.物质存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
1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阵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重视物质生活还是重视精神生活
C.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
D.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16.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 世界统一于精神
C.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D. 天地合而万物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回答17、18题。
17.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③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8.下列关于物质的唯一特性,其正确回答是( )
A.可知性 B.客观实在性 C.永恒性 D.矛盾同一性
19.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从哲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错误在于( )
A.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B. 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C. 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D. 肯定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20.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两句话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
A. 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勇于承认矛盾,坚持两点论
C. 规律是客观性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认识事物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1.2008年4月14日《文汇报》载文指出,一个强盛的国家,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也要有繁荣的文化;不仅要有强盛的经济国力,也要有强盛的文化国力。这一论断的依据在于 ( )
A. 文化就是人才和知识
B.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C.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D.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2.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 )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2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③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 20世纪初,被誉为当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里所说的“中国人的脊梁”体现了( )
A. 爱国主义精神 B. 集体主义精神
C. 伟大的民族精神 D.奉献精神
25.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表现在( )
① 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 ②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③ 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④ 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26.之所以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是因为( )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爱国主义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③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代的要求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27.民族精神具有实践性和发展性,中华民族精神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
①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中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8.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 )
A.量变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
B.恶与善本身是不同质的事物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0.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 )
A.想问题办事情要从正确的思想出发
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事情办成功
C.真理不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二.主观题(共40分)
31.(要求在横线上作答,紧扣题意,简明扼要。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2分)
“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 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鲁迅的话说明的哲学道是 。
32.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弱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至矣。行之,明也。”这一名言体现的认识论的道理是 。
33.“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表明真理是 。
34.海恩法则是以德国人帕布斯·海恩命名的一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
35. (14分) 材料:据医学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个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效仿,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36.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全球最大300家传媒企业统计
国家 美国 欧洲 日本 其他国家
数量 144家 80家 49家 27家
注:许多国家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8%,有的占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则高达80%。
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 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2分)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说明当前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0分)
参考答案:
1-5 DCCAC 6-10 ACACB 11-15 DBCAC 16-20 BABAC 21-25DAACA 26-30 DCAAD
31.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
3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3.具体的有条件的
34.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5.(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1分)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1分)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又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最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2分)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的标准。(2分)
(4)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2分)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分)
36. 答(1)材料一说明了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分)
(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分)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分)
它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4分)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当前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4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梁山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泥淖( nào ) 汗涔涔( cén ) 铿( kēng )锵 风驰电掣( chè )
B.玉骢( cōng ) 霎时( shà ) 泠泠( líng ) 蹙眉( cù )
C.倜( tì )傥 酣睡( hān ) 鞭笞( chī ) 不落窠 ( kē )臼
D.饿殍(fú ) 莅( lì )临 熟稔( niǎn ) 脍( kuài )炙人口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蕴籍 良晨美景 自名得意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B.怂恿 一蹴而至 锱铢毕较 吃饭妨噎.走路妨跌
C.噩梦 模棱两可 唉声叹气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D.膨胀 富丽堂煌 交头结耳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_______________,情感还没有________。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_____________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A.透辟 凝练 琢磨 B.透辟 凝缩 斟酌
C.透彻 凝缩 琢磨 D.透彻 凝练 斟酌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几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望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联谊会。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梁思成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宁愿做一个右派死在祖国的土地上,也绝不出走。”
B.这个电视台将于2011年5月份举行《康佳杯》音乐电视大奖赛的消息一经传出,便有不少的青年歌手前往报名。
C.美国海军和环境保护官员5日表示,他们正在调查这起海豚集体死亡的悲剧是不是由当时正在附近海域进行演习的“费城”号攻击型核潜艇造成的?
D.纵观华夏山水,个性奇丽而丰富:其山,雄、奇、幽、险,各具美质;其水,江、河、湖、泉,姿态不同。
6.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②后世必为子孙忧
B.①以五十步笑百步 ②倚南窗以寄傲
C.①风云因而变色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D.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
7.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材木不可胜用也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
B.①抢榆枋而止 ②以头抢地尔
C.①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②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D.①觉今是而昨非 ②不知木兰是女郎
8.下列各句,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信而见疑 ②惟利是图 ③遂见用于小邑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⑥申之以孝悌之义 ⑦访风景于崇阿
⑧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⑨彼且奚适也 ⑩为天下笑
A.①②⑩/⑤⑨/③④/⑥⑦⑧ B.①⑥⑦/②③⑤/④⑨/⑧⑩
C.①③⑩/②⑤⑨/④⑧/⑥⑦ D.①②⑤/⑥⑦/③④⑨/⑧⑩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阿Q”、“WTO”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内,不仅活跃在各类媒体上,而且进入了教科书。
B.在2008年北京车展上,中国本土企业推出了88辆具有不同程度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款车型,这表明了中国汽车事业正在飞速地发展。
C.中国 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喊出了“运河名城,精致扬州”的响亮口号,国内外来宾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
D.新颁布的《物权法》深受广大业主所欢迎,因为它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是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
10.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好像有点印象,一时又糊涂难记,只得细细 ,好不容易才想出了县委吴书记和他的汽车。
②如果不能深入社会现实,又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莫泊桑就很难写出诸如《羊脂球》、《项链》之类的高_____的作品。
③有了这次上城的经历,陈奂生的身份有了显著的提高,村里人都对他________。
A.琢磨 品位 刮目 B.捉摸 品味 刮目
C.捉摸 品位 侧目 D.琢磨 品味 侧目
11.下面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又题为《忠义水浒传》,通行本简称《水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B.《边城》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
C.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将其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D.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诗人、文学家,是边塞诗派的鼻祖,作品多表现出乐天知命的思想。
1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
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D.渔父见而问之曰
二、阅读(共2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9分)
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 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
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13.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用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处理白色污染,都不是万全之策,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污染环境的问题。
B.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臭”,是因为它是免费赠送的;“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
C.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塑料污染,取得了一定成效;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
D.奥地利人马克斯 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但一百多年后被评为“最槽糕的发明”是因为人们意识到了它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4.不属于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槽糕的发明”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造成的白色垃圾难以处理。
B.处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一般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但挖土填埋污染土壤,高
温焚烧污染大气环境。
C.奥地利人马克斯 舒施尼发明的塑料袋,虽轻便结实,但造成了环境污染。
D.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
15.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最合理的一项是( )
A.随着科技的进步,不久,可降解的塑料将完全取代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塑料。
B.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就会意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自觉“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
C.在研制出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同时,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塑料袋将继续为人类造福。
D.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白色污染,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这一做法在世界各国将会普遍推行。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 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
B.我决起而飞 决:快速的样子。
C.绝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
D.《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17.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18.对本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采用对比的论证手法,用蜩和学鸠的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反衬出大鹏的志高行远。
B.宋容子能够对世人的赞誉与诽谤置之度外,能够认清内我与外物的分标,辨明荣辱的界限,他的修养已经达到了逍遥游的境界。
C.“无己”、“无功”、“无名”是庄子追求精神上的自由的途径和最高境界。
D.列子御风而行,轻妙可观,外部世界对他似乎没有多少限制,身心也没有什么束缚,但他仍有待于风力,因此也算不上得逍遥。
19.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每题3分,共6分)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2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知来者之可追。
(2)引壶觞以自酌, 。
(3)木欣欣以向荣, 。
(4) ,访风景于崇阿。
(5) ,秋水共长天一色。
(6)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
2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⑴本诗题目为“题春晚”,请结合诗句分析是怎样紧扣诗题的?(3分)
⑵本诗意境“静谧而不死寂”,请作简要说明。(3分)
五、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4题。
题画诗,是紧紧围绕着某幅特定的绘画作品而创作的诗。它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家的独创,在繁花锦簇的诗歌园地中独放异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中国古代无数天才的文学艺术家们,将诗以高超的书法题写在画幅上,再加之以精工的印章,与绘画形成完美的艺术形象,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没有的。
由于绘画题材丰富多彩,多种多样,题画诗的内容也极为广博纷繁,或咏写花草树木,或咏写山水田园,或咏写鸟兽虫鱼,或咏写人事季候,或咏写纸笔楼阁,等等,但就其思想倾向而言,大约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生动形象地再现画面的形象,深刻地开掘出画面的底层意蕴,描写出画面应该具有而又画不出的诗意,即所谓“画之不足,题以发之”。这样的题画诗,不仅是“画中之画”,而且更具有“画外之意”了。如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诗不仅生动地再现了画面上的景象,而且还写出了画外意,丰富了原画的意境。一、三两句描写画面的实景,但第二句说春天江水之暖是鸭子最先知道的,第四句说正当蒌蒿芦芽生长之时,美味的河豚鱼在长江中逆流而上了,这是画面上没有的,也是任何高明画师画不出来的,但苏轼却凭借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出来了,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春意和生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可谓是“画之不足,题以发之”的妙诗。
二类是借观看绘画赞美高洁的品格,抒写人生的感悟,表达艺术体验和对文学艺术的真知灼见。如果说上一类诗基本上属于题中应有之意,这一类诗则是借题发议,借题发挥。如元代王冕《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后二句借墨梅抒情。这既是咏梅、赞梅,更是诗人高尚人格和美好情操的真实写照。这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感染着、启迪着每一个读者。
三类是借题画怀古伤今,讽刺黑暗腐朽的封建统治,抨击浇簿的世风,抒发对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深忧。如果说第二类作品的借题发挥,尚属于作者自身范围的话,此类则又扩大到社会现实,具有更深广的思想内容。如黄庭坚《题竹石牧牛》:“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这首诗的牛砺角牛斗是有深刻寓意的。北宋后期,党争激烈,两派互相倾轧,而黄庭坚则主张削除党争,两派共理国政。对于党争,他感到痛心和不安,便借着这幅画抒写出来。诗中的牛砺角和牛争斗,即是象征统治阶级的党争,寓意是颇深刻的。
(选自高霞《中国古代题画诗简论》,有删改)
22.下列对于“题画诗”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画诗是紧紧围绕着某幅特定的绘画作品而创作的诗,是中外诗歌史上非常独特的诗歌创作形式。
B.题画诗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家的独创,在繁花锦簇的诗歌园地中独放异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C.题画诗是指诗人根据一幅画写一首诗,再加之以印章,与绘画相得益彰,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
D.题画诗的内容丰富,咏写的对象有以下种类:花草树木、山水田园、鸟兽虫鱼、人事季候、纸笔楼阁。
23.下列对《惠崇春江晚景》这首题画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生动形象地再现画面的形象,深刻地开掘出画面的底层意蕴,描写出画面应该具有而又画不出的诗意。
B.这首诗,不仅是“画中之画”,而且更具有“画外之意”,达到了“画之不足,题以发之”的效果。
C.诗的一、三两句描写了生活的实景,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整个画面充满了春意和生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诗的二、四句是苏轼的联想和想象,极富创造力,这是画面上没有的,也是任何高明画师画不出来的。
2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借观看绘画赞美高洁的品格,抒写人生的感悟,表达艺术体验和对文学艺术的真知灼见的题画诗侧重点在于借题发议,借题发挥。
B.借题画怀古伤今的题画诗将诗作内容扩大到社会现实,超出了作者自身范围,具有更深广的思想内容。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既是咏梅、赞梅,更是王冕高尚人格和美好情操的真实写照。
D.“牛砺角”“牛斗”是北宋后期党争激烈两派互相倾轧的真实写照,抒发了黄庭坚对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深忧。
六、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意思:一是跟“走”有关的,包括路程、旅行等;一是表示进行某项活动的动作,如做、办、推行、流通等;一是表示认可、能干;一是专指行为,如品行、言行。
请联系“行”字的意思,发挥想象,结合现实,以“行”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4 DCDA
5.D(A.引用的诗句和“右派”应分别加单引号,B.书名号改为引号,C.问号改为句号)
6.D(助词,取独。A项,①语气助词,表反问;②动词,成为 B项,①介词,凭借;②连词,相当于“而” C项,①因为;②趁(机))
7.B(已经。A项,①尽,完;②美好,优美 C项,①功绩,功业;②夸耀 D项,①以为对;②判断词)
8.C(被动/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9.A(B项搭配不当,应将“88辆具有不同程度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款车型”改为“88款具有不同程度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车” C项语序不当,“国内外来宾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主客颠倒,应改为“引起了国内外来宾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 D项句式杂糅或成分赘余,删去“所”)
10.A(琢磨:思索、考虑。捉摸: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品位:指物品的质量;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品味:尝试滋味;品尝。刮目:指彻底改变眼光。侧目: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11D 12 A
13.B (“臭”是因为它造成了环境污染。)
14.D (D项只是消费者的看法,与塑料袋是否“糟糕”无关。)
15.C (A.“完全取代”“所有”“不合原意,也太绝对;B.与文中的“继续为人类造福”矛盾;D.“在世界各国将会普遍推行”太武断。)
16A 17 D 18B 19略
三、(6分)
20(1).悟已往之不谏。(2)眄庭柯以怡颜。(3)泉涓涓而始流。⑷ 俨骖騑于上路,⑸落霞与孤鹜齐飞,(6) 响穷彭蠡之滨(每处1分,有错、漏、添的该处不给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
21.(1)首句中的“夕”从时间上直接扣诗题中“晚”(1分);第二句中的“昏”与“数点”写模糊不清傍晚景物,(1分),第四句中樵渔归家是写傍晚人物(1分),从内容上扣诗题中“晚景”。
(2)本诗创造的薄暮村野的意境静谧而不冷寂。(1分)因为“花”在“落”,“鸦”在“飞”,“渔樵”在“归”,三个动词,富有生机(原因分析2分)。
22 B 23 C 24 D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梁山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学派众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官府掌控着学校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B、“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C、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和井田制土崩瓦解D、私人讲学和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
2、战国末期的韩非子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和君主驾驭大臣的诸多权术,这代表了哪一种历史发展趋势( )
A、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形成 B、以德治国,实行“仁政”
C、建立大一统的专制国家 D、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B、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D、反对民主启蒙思想
4、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制度所持的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决定性原因是( )
A、所持的阶级立场不同 B、接受外来思想影响的程度不同
C、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D、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不同
5、下列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议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1)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3)己所不欲,勿施与人(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3)(2)(4)(1) B、(1)(2)(3)(4)
C、(1)(2)(4)(3) D、(2)(1)(3)(4)
6、孟子“民为贵,君为轻”的主张( )
A、否定了君主制度 B、具有民主政治的性质
C、体现了当时民众的利益 D、适应了君主统治的需要
7、明清之际下列因素没有促进早期民主思想产生的是( )
A、封建制度的衰落 B、统治者重农抑商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8、古希腊最博学的人是( )
A、亚里士多德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9、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封建文化的兴起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现代文化的兴起
10、启蒙运动发生的历史条件中不包括( )
A、近代科学的兴起 B、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
C、资本主义的发展 D、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精神的发展
11、下列主张不属于卢梭的是( )
A、倡导人民主权说 B、倡导社会契约
C、重视公共意志 D、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12、董仲舒对儒学的发挥和改造主要体现在( )
A、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B、主张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教育子弟
C、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理论
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加强了思想统治
13、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
A、法家和道家思想 B、法家、道家和阴阳家思想
C、佛教和道教思想 D、西方基督教义
14、对人文主义核心精神的表述,准确的是( )
A、提倡个人奋斗 B、强调人性至上
C、肯定人的价值 D、反对神学世界观
15、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
A、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B、破除了对天主教会的迷信
C、使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D、直接推动了亚非拉民族独立斗争的发展
16、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那么,汉字的发展顺序按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B.甲骨文、小篆 隶书、楷书
C.小篆、甲骨文、隶书 、楷书 D.隶书、小篆、行书、楷书
17、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的章回体形式的长篇和短篇小说蓬勃兴起并得到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18、苏格拉底把古西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提出“认识你自己”,把思考重点从自然引向自我
B.提出“知识即美德,启发人们去追寻人生真谛
C.把古西腊哲学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D.体现了“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
19、法国国家图书馆里珍藏着一个小盒子,里面保存着伏尔泰的心脏,盒子上写着伏尔泰的一句话:“我的心脏在这里,但到处是我的精神。”伏尔泰“精神“的实质是( )
A.主张上帝是至高无上 B.提倡进步和理性
C.主张实行开明君主制 D.主张天赋人权
20、很多游人在巴黎伏尔泰纪念馆前留言。下列留言中,不正确的是( )
A.“你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B.“你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C.“你以思想启迪民众的心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D.“你所提出的九十五条论纲,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准备”。
21、作为民主共和制的代表,美国宪法体现的原则与下列哪位思想家关系密切( )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狄德罗
22、“起源于英国,盛行于法国,率先开花结果在美洲。”这句话描述的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23、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体现这一观点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是( )
①三民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西游记》里孙吾空的腾云驾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都能够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 )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25、200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本年度全世界共有18位顶尖级科学家当选。袁隆平当选的主要原因是( )
A.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杰出的成就 B.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被世界粮农组织聘为最高顾问 D.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26、法兰西第一帝国强盛的顶点和崩溃的起点分别是 ( )
①与第三次反法同盟作战 ②与第四次反法同盟作战 ③与第五次反法同盟作战
④东征俄国 ⑤滑铁卢战役 ⑥莱比锡会战
A.①⑥ B.③④ C.②④ D.②⑤
27、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遭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拿破仑忽视了民族觉醒的威力 B. 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
C.当时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D. 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伤
28、流行语从特定角度映照出社会现象和时代变迁。下列应属于1912年流行词语的是( )
A.新青年、皇帝退位、抵制日货 B.民主宪政、临时政府、实业救国
C.反帝反封、以俄为师、维护共和、 D.民主共和、国民革命、阿Q精神
29、“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孙中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种思考引发了孙中山( )
A.创建黄埔军校 B.进行一系列捍卫反对专制的斗争
C.领导北伐运动 D.改组国民党,推动国民革命
30、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 )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③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③ B.②④ C. ①② D.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 位 基 本 职 权
明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5分)
(4)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3分)
32.阅读下列材料:(24分)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果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谈及对长江上游水路的改良,最早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
材料二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阐述:“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大总统誓词》
材料四 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要有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在关注民生即社会革命方面的重要活动。(10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述民族革命有何局限?(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先生在誓词中要实现的目标。(4分)
(4)结合材料二、四及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任务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他在思想、方针政策上的重大发展。(8分)
参考答案:
1-5 ACBCA 6-10 CBACB 11-15 DCCCD 16-20 DADCA 21-25 ACBDA 26-30 BCBDC
31.(16分)(1)秦始皇不给丞相以兵权,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中朝”决策机构,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削弱,皇权加强。(6分)
(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2分)
(3)没有。因为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5分)
(4)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重了政治腐败。(3分)
32.答案:
(1)号召植树造林,以减免水旱灾害,造福人民;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提出“土地国有”政策;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法令措施;提出修建三峡水利工程改造长江水系的设想。(10分)
(2)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2分)
(3)推翻满清政府,确立中华民国的地位;中华民国得到列邦公认,建立平等外交。(4分)
(4)革命任务:由推翻清政府的封建反动统治,进行反封建斗争到反帝反封建。(4分)
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4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梁山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8×3分=54分)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焓变小于零而熵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B.焓变和熵变都小于零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C.焓变和熵变都大于零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D.熵变小于零而焓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2.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Zn(s)+CuSO4(aq)=ZnSO4(aq)+Cu(s) △H= -216 KJ/mol,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B.相同条件下,如果1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2,则2E2=E1
C.101KPa时,2H2(g)+O2(g) =2H2O(l) △H= -517.6 KJ/mol,若生成气态水,△H小于-517.6 KJ/mol
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下列物质的稀水溶液中,除水分子外,不存在其它分子的是 ( )
A.NH3 B.CH3COOH C.HNO3 D.HClO
4.下列变化为放热反应的是
A. H2O(g)=H2O(l) △H= -44.0 KJ/mol
B. 2HI(g)=H2(g)+I2(g) △H= +14.9 KJ/mol
C. 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KJ的化学反应
D.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5. 可逆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
A. v(A)=0.3mol/ (L·s) B. v(B) =0.6mol/ ( L·s)
C. v(C)=0.4mol/ ( L·s) D. v(D)=0.45mol/ (L·s)
6.印尼默拉皮火山于2010年10月30日凌晨再度喷发,产生大量的火山气和火山灰,
下表所列的是印尼气象部门对默拉皮火山周围大气某次检测得到的数据
污染物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
污染指数 105 23 203
该次检测中,默拉皮火山周围的空气污染指数为( )
A.105 B.128 C.203 D.331
7.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8.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
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属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
A.推广使用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加高工厂的烟囱,使烟尘和废气远离地表
C.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9.在入住装修过的新房前,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装修新房季节最好选择夏季 B.在各个房间内均匀的放置适量的吊兰、芦荟等植物
C.用高浓度的甲醛对室内环境消毒 D.适度开窗通风,充分地进行内外空气对流
10.下列情况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
① 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② 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排放不当 ③ 石油运输过程中因泄漏流入江河 ④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⑤ 原子核反应的残留物随意排放
A.①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叫做硬水
B.热水瓶使用时间长了瓶胆内壁会产生一层水垢,其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CO3
C.硬水对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如在硬水中用肥皂洗涤衣物,不但难以洗净,还会使衣物变硬;煮硬水的锅炉要多用燃料,严重时可能造成锅炉爆炸等
D.生活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将硬水软化,如煮沸法,磺化煤离子交换法等
12.种植下列几种农作物对pH的要求是:大豆6~7,甜菜7~7.5,茶叶5~5.5,西瓜6,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
A.大豆  B.甜菜   C.茶叶  D.西瓜
13.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 mL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
①自来水②0.5 mol·L-1盐酸 ③0.5 mol·L-1醋酸 ④0.5 mol·L-1 NH4Cl溶液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4.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15.在一定温度下将1mol CO和3mol水蒸气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CO(g)+H2O(g) CO2(g)+H2(g)达到平衡后,测得CO2为0.75mol,再通入6mol水蒸气,达到新的平衡后,C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
A.1.2mol B .1.5mol C. 1.8mol D . 2.5mol
16.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B. 使用环形玻璃棒既可以搅拌又避免损坏温度计
C.向盛装酸的烧杯中加碱时要小心缓慢
D.测了酸后的温度计要用水清洗后再测碱的温度
17.已知2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242 kJ,且氢气中1 mol H—H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3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氧气中1 molO===O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436 kJ B.557 kJ C.496kJ D.241kJ
18.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气) bB(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40%,则(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 b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4 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9.有机化合物与人类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下面有几种常见食品
花生油 鸡蛋 米饭
(1)花生油中所含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为 (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人体摄入花生油后,在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 。
(2)吃饭时,咀嚼米饭一会儿后感觉有甜味,这是因为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了 反应。(选填下列选项编号)
A.分解   B.水解    C.加成     D.酯化
20.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高温和紫外线都可以杀菌消毒,其原因是 ;
(2)碳酸氢钠是一种常见的疏松剂,在加热条件下产生气体,使食品变的疏松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1.自来水厂的水源水(原水)通常含有各种杂质,必须经过去除固体杂质和悬浮物、消毒、去除异味等一系列净化工序(即净化过程),才能达到使用标准。
(1)原水净化有下列措施:① 过滤,② 添加混凝剂,③ 加入活性炭,④ 加入消毒剂。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2)原水中可以加入明矾作为混凝剂,从而达到去除固体杂质和悬浮物,其原理是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体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使之沉降。写出明矾中的Al3+水解生成胶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我国不少自来水厂采用液氯消毒,液氯注入水中与水发生可逆反应,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弱酸(次氯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海产品中常含有较多的碘元素,因此海边的居民很少患碘缺乏病。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提取海带中的碘:
过滤
(1)步骤 ③ 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和 。
(2)步骤 ⑤ 用有机溶剂苯将碘从水中提取出来的过程叫 。静置分层后下层液体是 。
(3)我国从1994年起推出全民食用加碘盐工程,至今,覆盖率已超过95%,补碘成效显著。我们可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和淀粉溶液检验食盐中的碘酸钾(KIO3),反应后可观察到溶液变蓝,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_。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22分)
23.(8分) 一定温度下,将2mol SO2气体和1mol O2气体通过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
反应:2SO2(g)+O2 (g)2SO3(g)。请填写下列空白:
若容器体积固定为2L,反应1min时测得剩余1.2mol SO2,SO3的浓度为0.4mol/L。
①1min内,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②若反应经2min达到平衡,平衡时SO3的浓度_ _0.8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③改变起始物质加入的量,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等,起始加入的三种物质SO2、O2 、SO3的物质的量a、b、c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 ; 。
24.(8分)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2NH3(g)(注:要求每步均要写出计算过程)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t(N2)=6.5 mol,nt(NH3)=3 mol,计算a的值。
(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358.4 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计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
(3)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等于多少?
25.(6分)某抗酸药每片含碳酸钙534 mg、氢氧化镁180 mg。试计算10片该药片理论上可与1.00 mol·L-1的盐酸溶液多少毫升完全反应
解:
参考答案:
1-5 ADCDA 6-10 CABCD 11-15 BBBBC 16-18 CCB
19.(1) 油脂 、 甘油(或丙三醇)
(3) B (填写“水解”给1分)
20.(1) 高温或紫外线照射下,蛋白质变性,丧失生理活性,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2) 2NaHCO3 == Na2CO3 + CO2↑+ H2O
( 化学式错误不给分,未配平给1分,下同 )
21.(1) B
(2) Al3+ + 3H2O Al(OH)3( 胶体 ) + 3H+ ( 用“=”不给分)
(3) Cl2 + H2O HCl + HClO ( 用“=”不给分)
22.(1) 玻璃棒
(2) 萃取 、 水
(3) IO3— + 5I— + 6H+ = 3I2 + 3H2O
23.(1)0.2 mol·L―1·min―1 (2分) (2)小于(2分)
(3)a+c=2 (2分) b+ c/2=1 (2分)
24.(8分)
(1)解法一: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知,反应掉的N2和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设反应掉N2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x∶6=1∶2 解之x=3 a=6.5+1.5=8。
解法二: N2 +3H22NH3
开始时:a b 0
转化 1.5 4.5 3
t时: 6.5 3
在t时生成3 mol NH3,消耗了1.5 mol N2,所以a=6.5+1.5=8(3分)
(2)n (NH3)=(358.4L/22.4L/mol)×25%=16 mol×25%=4 mol(3分)
(3) 3∶3∶2(3分)
25.V(HCl)=169 mL ( ① 最终答案为 0.169L扣1分,
② 两个化学方程式,每写正确一个给1分)
环形玻璃搅拌棒
温度计
碎泡沫塑料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梁山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
第Ⅰ卷(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 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park. B. A trip. C. A cinema.
2. When will the man leave
A. On September 3. B. On September 12. C. On September 13.
3. How will the two speakers go to New York
A. By plane. B. By train. C. By car.
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garage. B. In a station C. In an office.
5. How long did the woman wait
A. One hour. B. Two hours. C. Three hour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 5分, 满分22. 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前, 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 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 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 回答第6至8题。
6.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hotel. B. In a school. C. In a shop.
7. When will the pool open
A. At six o’clock tomorrow morning.
B. At five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C. At eight o’clock in the evening.
8. How much should the man pay
A. $16. B. $60. C. $160.
听第7段材料, 回答第9至11题。
9.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tea the woman makes
A. Good. B. Bad. C. Ordinary.
10. 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make a pot of tea
A. Having a china teapot. B. Washing the teapot. C. Pouring boiling water over the tea.
11.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make the teapot stand before drinking
A. At most two minutes. B. At least five minutes. C. Only ten minutes.
听第8段材料, 回答第12至14题。
12. What will the woman’s mother receive for her birthday from the woman
A. A new shirt. B. A new skirt. C. A new car.
13. Who will cook the special dinner
A. The woman. B. The woman’s father. C. A Chinese friend.
14. Who will do the shopping
A. The woman’s father and mother.
B. The woman’s mother and her.
C. The woman and her father.
听第9段材料, 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A. Yunnan. B. Some places in China. C. Her uncle’s house.
16.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Dali
A. Cloudy. B. Very cold. C. Fine.
17. How many places are mentioned in Lijiang
A. 2. B. 3. C. 4.
听第10段材料, 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at advantages are mentioned about book-reading in the library
A. A better experience and a different taste.
B. More convenient and quicker.
C. Saving a lot of money and time.
19. How do people find a book that they need on the Internet
A. Through the search engine.
B. Through other books.
C. Through the contents.
2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ays does the speaker prefer reading in
A. The Internet. B. The library. C. Both the Internet and the library.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It is ______ unusual feeling for animal lovers to see ______ giant panda, one of China’s most famous animals.
A. an; 不填 B. an; the C. the; the D. the; 不填
22. ---No words are strong enough to express our thanks for your coming.
---_______.
A. It's a pity B. I hope so C. It's my pleasure D.With pleasure
23. The water companies were instructed to keep the people ______ to the polluted water.
A. from exposing B. being exposed C. exposing D. from being exposed
24. After studying in America for seven years, Lily’s brother ______ his job as a doctor in Japan.
A. took up B. took over C. took in D. took on
25. I wonder why he didn’t do it as ______.
A. told him B. he told C. telling to D. told to
26. I believe the beauty of nature there will make an excellent ______ upon the tourists.
A. guide B. adjustment C. impression D. attraction
27. I don’t mind her criticizing me, but ______ is how she does it that I object to.
A. it B. that C. this D. which
28. We don’t ______ students staying up late.
A. admit to B. approve of C. turn to D. stick to
29. I think it ______ that she should be knowledgeable about computers for her present job.
A. urgent B. normal C. gifted D. essential
30. Apple’s iPad2 uses a 9.7-inch touch screen like the iPad. ______, it is equipped with a pair of new cameras, which the iPad doesn’t have.
A. Meanwhile B. Therefore C. Besides D. Otherwise
31. The newly-built café, the walls of ______ are painted green, is really a peaceful place for us, especially after work.
A. which B. it C. that D. what
32. Jane opened the door. There ______ she had never seen before.
A. a girl did stand B. stood a girl C. did a girl stand D. a girl stood
33. The reform project ______ by Mr. White ______ at the meeting now.
A. put forward, is discussed B. has been put forward, is being discussed
C. is put forward, is discussed D. put forward, is being discussed
34. I live in a faraway village, and only go to visit my parents ______.
A. anxiously B. immediately C. occasionally D. practically
35. Three college students were accused ______ causing the accident on purpose and sentenced to two years in prison.
A. of B. with C. for D. as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friend of mine met with an accident driving in the darkness. His legs were so hurt that he couldn’t 36 .What was worse was that he found himself unable to ask for help—his mobile phone didn’t 37 . Nothing could be done but 38 in cold wilderness. It was 8 hours later that day broke, and then the 39 of the rescue.
It is almost 40 that he could stand the horror in the darkness for so long. Even more surprising was his 41 , “First of all I checked up on my physical 42 and found myself not in fatal(致命的) danger. Finding no 43 to call for help, I leaned back to try my best to keep the wound from 44 . In this way I fell asleep.
This 45 me of another story: A group of young men 46 to explore a mountain cave and got lost. 47 to find a way out in the dark cave they were 48 and ran anxiously without a sense of 49 . Finally they fell dead in fear and exhaustion. According to the 50 people that found them, the place where they got lost was only about 10 meters away from the 51 of the cave. If they stayed where they got lost and tried to 52 themselves, they would probably 53 a small light glimmering(闪烁) not far away.
We can compare it with our 54 itself. Sometimes when we meet with difficulties in life, we feel lost in the darkness. If it is unclear, you needn’t put up a struggle 55 . Remember: CALM DOWN!
36. A. recover B. move C. escape D. shout
37. A. control B. operate C. ring D. work
38. A. cry B. lie C. wait D. sleep
39. A. failure B. success C. team D. arrival
40. A. untrue B. unbelievable C. reasonable D. strange
41. A. conclusion B. decision C. explanation D. bravery
42. A. conditions B. situations C. signs D. cases
43. A. method B. way C. road D. approach
44. A. paining B. spreading C. hurting D. bleeding
45. A. reminds B. informs C. demands D. tells
46. A. had B. managed C. tried D. planned
47. A. Unwilling B. Unable C. Determined D. Deciding
48. A. frightened B. surprised C. excited D. disappointed
49. A. hearing B. sight C. touch D. direction
50. A. rescue B. village C. local D. brave
51. A. end B. top C. opening D. door
52. A. save B. help C. check D. calm
53. A. look B. sense C. catch D. realize
54. A. adventure B. accident C. life D. experience
55. A. really B. immediately C. carefully D. certainly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Mom noticed that something was wrong when I started getting so thirsty, I’d have a lot to drink before bed, which was unusual for me. One time, I opened a big container of apple juice and kept refilling my glass. Before I knew it, I’d drunk the entire container! My mom call my doctor. I then had a few blood tests, and the results were certain ------ I had diabetes, which meant that the amount of sugar in my blood was very high. That can be dangerous, so I had to learn how to control my blood-sugar level.
My eating habits had to change in a big way. With diabetes, I can’t eat a lot of sugar or carbohydrates. I have to figure out exactly how much sugar I plan to eat, and then I get an injection of insulin before the meals to help my body process the food. Also, I test my blood-sugar level often. I’m always trying to keep my blood sugar at a healthy level. The level can drop when I exercise, but that doesn’t keep me out of gym class or off the basketball court ------ I just keep some juice boxes around to boost my blood sugar if I need to.
It’s a lot of work ------ and not a lot of fun ------ to keep track of everything, but I’ve gotten used to my new habits. I was a little scared at first because I wasn’t sure how my life would change. Once I knew what I needed to do, though, it wasn’t a big deal. My life is different now from what it was before, but it has become completely regular to me.
56. The first paragraph is mainly about ______.
A. who found the author had diabetes
B. the author’s life before having diabetes
C. how the author was found to have diabetes
D. the author’s eating habits before having diabetes
57. The insulin injected into the body before the meals can ______.
A. change people’s eating habit B. help process the food
C. hasten the growth of organs D. prevent high blood level
58. What did the author do after knowing she had diabetes
A. She stopped playing basketball in the gym.
B. She controlled her blood-sugar level strictly.
C. She stopped eating food with natural sugar.
D. She tested her blood-sugar level before every meal.
59.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boost” in Paragraph 2 mean
A. Increase. B. Control. C. Absorb. D. Test.
60. What’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her having diabetes now?
A. Worried. B. Frightened. C. Pessimistic. D. Positive.
B
Free energy is everywhere around us. There are many ways to make and collect energy from various sources like sun, wind and water. People also realize that everyday stuff can be a source of energy too. For example, riding a bike, running or just walking, etc. We simply have to change our way of thinking if we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
So comes the idea of solar roadways. Are they the road of future Why use roads just for driving and collecting tolls (过路费) Why don’t we use them for collecting energy
The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recently awarded $100,000 to Solar Roadways to build the first ever Solar Road Panel. So how do these future roads work
The Solar Road Panels will contain embedded (嵌入的) LEDs which “paint” the road lines from beneath to provide safer nighttime driving as well as to give drivers instant instructions such as detour (绕行) ahead. The road will be able to sense wildlife on the road and can warn drivers to “slow down”. There will also be embedded heating elements in the surface to prevent snow and ice buildup, providing safer winter driving.
Replacing asphalt (沥青) roads and parking lots with Solar Roadway Panels will be a major step toward stopping climate change. Fully electric vehicles will be able to recharge along the roadway and in parking lots, finally making electric cars practical for long trips.
We just can’t wait to see more of these roads all over the world in the near future.
61. The first paragraph serves as a(n)______.
A. argument B. comment C. explanation D. background
6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of LEDs
A. They color the road lines.
B. They are embedded in the Solar Road Panels.
C. They are beneficial for nighttime driving.
D. They can provide instant instructions.
63. When some animals are on the solar road, what will the road do
A. Guide them to a safer place. B. Remind drivers to drive slowly.
C. Frighten them away from the road. D. Advise drivers to choose another way.
64. From the text, we can know that the Solar Road Panels can______.
A. provide heat for drivers in winter
B. guide drivers who get lost on the highway
C. melt snow and ice soon in winter
D. help drivers see the road clearly in the sun
C
The city of Rome has passed a new law to prevent cruelty to animals. All goldfish bowls are no longer allowed and dog owners must walk their dogs.
This comes after a national law was passed to give prison sentences to people who desert cats or dogs.
“The civilization of a city can be measured by this,” said Monica Carina, the councilor behind the new law.
The newspaper reported that round bowls don’t give enough oxygen for fish and may make them go blind.
“Rome has tried to protect fish more than anywhere else in the world. It stands out for recognizing that fish are interesting animals that deserve over respect and pity every bit as much as dogs and cats and other animals,” said Karin Robertson, a director of the 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
Lat year a law was passed in Italy that gives people who desert pets big fines and prison sentences. Since then local governments have added their own animal protection rules.
The northern city of Turin passed a law in April to give pet owners fines of up to $598 if they do not walk their dogs three times a day.
The new law in Rome also says that owners mustn’t leave their dogs in hot cars or cut their dogs’ tail to make them look lovelier. The law also gives legal recognition to the “cat ladies” who feed homeless cats. The cats live all over the city from ancient ruins to modern office car parks.
65. The new law passed in Rome will _________.
A. help improve fishing environment
B. guarantee better conditions for goldfish
C. stop people from catching goldfish
D. discourage keeping goldfish at home
66. People in Rome believe that the civilization of a city can be judged by _________.
A. exchanges with other cities
B. Protection of ancient ruins
C. awareness of animal protection
D. recognition of animal lovers
67. People may break the law in Turin if they _____________.
A. keep their dogs or cats in cars B. feed homeless animals in car parks
C. raise their cats near ancient ruins D. shut their dogs home all day long
D
Be aware of those who use the truth to deceive. When someone tells you something that is true, but leaves out important information that should be included, he can create a false impression. For example, someone might say, “I just won a hundred dollars on the lottery. It was great. I took that dollar ticket back to the store and turned it in for one hundred dollars!” This guy’s a winner, right Maybe, or maybe not. We then discover that he bought two hundred tickets, and only one was winner. He’s really a big loser! He didn’t say anything that was false, but he omitted important information on purpose. That’s called a half-truth. Half-truths are not technically lies, but they are just as dishonest.
Untrustworthy candidates in political campaigns often use this tactic. Let’s say that during Governor Smith’s last term, her state lost one million jobs and gained three million jobs. Then she seeks another term. One of her opponents runs an advertisement, saying “During Governor Smith’s term, the state lost one million jobs!” That’s true. However an honest statement would have been, “During Governor Smith’s term, the state had a net gain of two million jobs.”
Advertisers will sometimes use half-truths. It’s against the law to make false claims so they try to mislead you with the truth. An advertisement might boast, “Nine out of ten doctors recommend Yucky Pills to cure nose pimples(粉刺).” It fails to mention that they only asked ten doctors and nine of them work for the Yucky Corporation.
This kind of deception happens too often. It’s a sad fact of life: Lies are lies, and sometimes the truth can lie as well.
68. Which statement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A. Whenever people tell the truth, they may lie
B. You cannot trust lottery agent.
C. All governors help their states.
D. The truth can be used in dishonest ways.
69. The author clearly wants people ___________.
A. to think carefully about what they read and hear
B. to vote for female candidates
C. not to believe advertisements of any kind
D. not to trust any politician
70 Governor Smith’s opponents wanted __________.
A. to make her a liar B. to beat her in the campaign
C. to get jobs in the government D. to detect her lie
E
Brighton is in the county of East Sussex, on the South coast of England. Situated between the English Channel and the South Downs, Brighton is 90 km from London. Brighton's nearby neighbor, Hove, is seen by some as a more desirable location than Brighton and it is often referred to by locals as "Hove, actually".
Brighton is a small city but there's probably as much going on here as anywhere in the country except London. Brighton has numerous entertainment facilities, which additionally serve a considerable business conference industry. There's a huge range of entertainment venues, including comedy at the Brighton Komedia, world music, opera and ballet at the Brighton Dome, jazz at the Joogleberry, top stars at the Brighton Centre and pre-West End shows at the Theatre Royal. The live music scene is also alive and well with several bands originating from the Brighton area going on to have commercial success in recent years.
Every year in May, Brighton hosts the "Brighton Festival" ------ the largest arts festival in England. Brighton's theatres, concert halls, streets and some of the city's most extraordinary venues host an array of art, entertainment and extravaganza (盛大表演). The earliest feature of the festival, "Open Houses" ------ homes of artists and crafts people, opened up to the public as galleries and usually sell the works of the inhabitants and their friends.
Students at the two universities in the area give the city a youthful vitality (活力), and in the summer, thousands of young students from all over Europe gather in the city to attend language courses. In addition to the usual coastal attractions, vacationers are drawn to the city's Georgian architecture, trendy shops, and fine restaurants. Points of interest also include the Edwardian Preston Manor, the ornate Royal Pavilion, the engaging Sea Life Center, and a variety of museums and art galleries.
71. What's the author’s purpose of writing the passage
A. To introduce Brighton to the readers.
B. To attract foreign students to study in Brighton.
C. To show his admiration for the city of Brighton.
D. To list entertainments in Brighton.
72. What does the first paragraph mainly tell us
A. The term of "Hove" B. The situation of Brighton.
C. The county of East Sussex. D. The distance between Brighton and London.
7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where can you go if you enjoy watching opera
A. Brighton Komedia. B. Joogleberry.
C. Theatre Royal. D. Brighton Dome.
74. Why do people in Brighton have a good time in May every year
A. Because they can enjoy all kinds of music played by top artists.
B. Because top stars from the world will go to Perform there.
C. Because the largest arts festival in England is held there.
D. Because the local people can appreciate works in the Open Houses.
75. How many of the followings that attract people to Brighton are mentioned
a. two universities b. the summer language courses
c. the coastal attractions d. the city's Georgian architecture
e. the fine restaurants
A. 2 B. 3 C. 4 D. 5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共两节, 满分35分)
第一节:完成句子(共10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15分)
阅读下列各小题, 根据括号内的汉语提示, 用句末括号内的英语单词完成句子, 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题号后。
76.Only if you ask many different questions 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才会获取信息) you need to know. (acquire)
77.To my relief, he has promised to keep me _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 what is happening to him abroad. (inform)
78.Since it is well-preserved, the chances of your car _____________________ (抛锚) on the freeway are rather low. (break)
79. _____________________ (暴露在阳光下)for too long, especially in hot summer, you’ll feel faint and sick. (expose)
80.At the conference, the representatives form all over the country put forward a common idea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应加快) the development in all fields. (speed)
81.If you had told me about her arrival in advance,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安排他) to meet her at the airport. (arrange)
82.The m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怀疑) committing the murder is reported to have been arrested last week. (suspect)
83.By the time they finished half the journey, they 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经用完) petrol, and accordingly they had to abandon the car and walked home. (run)
84.It seemed strange that the man who had developed communism ____________________ (竟然曾经居住) in London. (live)
85.It’s commonly accepted that it is hard work, which is taken lightly sometimes, 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有影响)one’s academic performance. (difference)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下图反映的是网络时代所出现的一种问题,有些孩子沉溺于网上交流而忽视了与父母的沟通。请你根据对该漫画的理解用英语写一篇短文。该文应包含以下要点:
1.该漫画告诉了我们什么; 2.你对此现象的看法;
3.我们该如何主动和父母亲沟通。
注意:1.表达时要适当发挥想象,不要仅做简单描述。
2.词数150左右。开头已经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3.文中不得提及本人的相关信息。
参考词汇:漫画caricature。
Modern technology has many advantages. While we enjoy the fun and convenience of the Internet, we also experience some new problems. This caricature describes one of them.
参考答案:
1-5 BABCB 6-10 ABCAA 11-15 BBBCB 16-20 CBAAC
21-25 BCDAD 26-30 CABDC 31-35 ABDCA
36—55 BDCDB CABDA CBADA CDBCB
56-60 CBBAD 61-65 DABC 66-68 BCD 69- 70 DAB
71-75 ABDCC
76.will you acquire the information
77.informed of
78.breaking down
79.Exposed to sunlight/Having been exposed to sunlight
80.that we should speed up
81.would have arranged for him
82.(who/that) was suspected of
83.had run out of
84.should have lived
85.that makes a difference to
参考范文
Modern technology has many advantages. While we enjoy the fun and convenience of the Internet, we also experience some new problems. This caricature describes one of them. It shows that the teenage boy is enjoying chatting online so much that he refuses to talk to his parent. I think it might be common, but it is totally unacceptable. Nothing can replace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no matter how easy or interesting it is for us to chat with people from across the world on the Internet.
In most Chinese families, there is only one child. Obviously, we are the centre of our parents’ attention. Many parents are willing to do anything to make sure that we live a good life. It is understandable that they want to know what’s happening to us, what kind of friends we make and how we are getting on with our studies.
As far as I’m concerned, we should let our parents know us well. For example, we can tell them what’s going on in school when we have dinner or turn to them for advice when we have problems. In that way, I’m s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and our parents will become better and better.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梁山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
1.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是( )
A.科伦坡 B.孟买 C.加尔各答 D.新德里
2.对南亚的农业和河流汛期有重要影响的季风是( )
A.东北季风 B.西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东南季风
3.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 )
A.以高原为主 B.以平原为主 C.以山地为主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4.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 )
A.蒙古 B.吉尔吉斯斯坦 C.塔吉克斯坦 D.哈萨克斯坦
5.盛产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的中亚国家是( )
A.乌兹别克斯坦 B.哈萨克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 D.土库曼斯坦
6.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7.阿姆河和锡尔河都是内流河,它们同时流入( )
A.里海 B.黑海 C.巴尔喀什湖 D.咸海
8.西亚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是( )
A.油橄榄 B.柑橘 C.葡萄 D.枣椰树
下图是沿31.5°N所作的世界某一地区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9-11题:
9.乙地是( )
A.里海 B.死海
C.黑海 D.咸海
10.甲地的正确叙述是( )
A.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
B.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达
C.终年温和多雨,有利于畜牧业发展
D.夏季炎热干燥,水资源紧张
11.图中城市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圣地,其名称是( )
A.梵帝冈 B.圣地亚哥 C.耶路撒冷 D.麦加
读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14题。
12.影响图中甲区域降水丰富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与地形 B.洋流与地形 ]
C.大气环流与洋流 D.太阳辐射与人类活动
13.影响丙国聚落分布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矿产资源
14.从甲到乙,经历的气候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15.有关欧洲西部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较少    B.长度较长   C.含沙量较大 D.水量充沛
16.关于英国和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B.能源均不能自给
C.海运条件便利          D.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17.下列水域中属于欧洲的是( )
18.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B.区域的边界是明确地
C.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D.划分区域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方法和指标相同
19.冀东平原与华北平原两个区域的关系是 ( )
A.华北平原属于冀东平原 B.华北平原包括冀东平原
C.华北平原和冀东平原相邻 D.冀东平原与华北平原相距较远
20.关于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边界是明确的 B.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C.是依据地理差异划分的 D.不能划分出下一级区域
读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21-23题。
21.影响图中甲区域降水丰富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与地形 B.洋流与地形
C.大气环流与洋流 D.太阳辐射与人类活动
22.影响丙国聚落分布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矿产资源
23.从甲到乙,经历的气候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24.有关欧洲西部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较少    B.长度较长   C.含沙量较大 D.水量充沛
25.关于英国和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B.能源均不能自给
C.海运条件便利          D.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26.下列水域中属于欧洲的是( )
27.关于地中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是直布罗陀海峡
B.地中海处在信风与副高交替控制地带
C.地中海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D.地中海沿岸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8.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轻重工业都很发达且分布均匀 B.是世界上针叶林分布最广的国家
C.粮食基本可以满足本国需求  D.乌拉尔山以西为平原,乌拉尔山以东为山地
读图,完成29-30题。
29.沿EF线上的山脉是(  )
A.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C.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
D.两种农业区的分界线
30.N地的地表特征表现为(  )
A.地面起伏大,多山地丘陵
B.地势低平,多沼泽地
C.森林广布,树种丰富多样
D.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某国工业区与部分矿产分布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该国资源丰富,②是 油田,它是该国最大的油田。(1分)
(2)图中字母代表的工业区中,A工业区临近 海;C是 工业区(填工业区名)。(2分)
(3)目前各大工业区加强生产联系的主要方式是靠 运输来实现的。
第一亚欧大陆桥从该国东部的____________直抵大西洋沿岸的鹿特丹。(2分)
(4)该国的农业主要集中 。(1分)
(5)该国工业建立的基础和地区分布与日本有什么不同?(4分)
32.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叫做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国内的产业转移叫做区域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国际产业转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不同时间段的国际产业转移路线图:
材料二: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
国家地区 每个雇员年产值(千美元) 日工资(美元) 年工资/年产值
美国 105 60 208.6
德国 87 45 188.8
英国 50 36 262.8
中国 29 1.5 18.9
菲律宾 23 5 79.4
材料三:下图中的箭头a、b分别表示江苏省内的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的方向;下表为苏北某县开发区内企业招工信息表(部分)。
(1)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
(2分)
(2)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6分)
(3)据材料分析符合江苏省内产业转移的方向的是 ,分析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5分)
(4)苏北某县建设工业园区,接纳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有哪些?(6分)
33.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比较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2分)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2)甲图所示流域除金属矿、水资源等丰富外,能源资源中 占全国重要地位。乙图所示区域除矿产资源外, 、 资源丰富。(3 分)
(3)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2分)
(4)A、C两区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是什么?解决的措施分别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5 BBDDA 6-10 DDDBD 11-15 CACBD 16-20 CDCBA 21-25 ACBDC 26-30 DABBB
31.(1)秋明(1分) (2)波罗的海(1分) 乌拉尔(1分)
(3)铁路(1分),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拉克) (1分)
(4)东欧平原(或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1分)
(5)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1分)主要分布在内陆铁路交通便利的地方; (1分)
而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所需原料主要从海外进口,(1分)工业主要分布在海运便利的沿海地区。(1分)
32.(19分)(1)德国的年工资/年产值的比值小于英国,利润更高(2分)
(2)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工资/产值比最低;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中国资源丰富,靠近原材产地;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土地价格低;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等。(6分)
(3)b 由苏南转移到苏北(2分) 苏北地区的工人的工资水平较低,资源丰富,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价较低。(3分)
(4)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土地价格较低;政策的支持。(6分)
33.(11分)(1)(2分)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甲 水稻 油菜、棉花等
乙 春小麦、玉米 甜菜、大豆等
⑵ 水能资源 耕地 森林(3 分)
(3)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资源丰富;开始历史悠久,精耕细作。(2 分)
⑷A:土壤冲刷。表土流失严重,黑土层日渐变薄,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B:洪涝严重。 A: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增施有机肥,注意加强黑土培肥(秸杆还田);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 B:严禁沿湖围垦,做到退耕还湖,增加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搞好分洪工程;营造中游 地区的防护林;修建水利工程。(4分)
单位 佳鹏纸管 洪港毛纺
工种 操作工 操作工
名额 15 300
条件 40岁以下 女,初中以上
月薪 约1000 约1000
单位 华美服饰 康利欣电池
工种 操作工 操作工
名称 100 20
条件 熟练工 初中以上,已婚
月薪 1000 1000
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梁山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文科)
—、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分)
1、在半径为R的圆内随机撒一粒黄豆,它落在圆内接正三角形内的概率是:( )
A、 B、 C、 D、
2、已知一组正数x1,x2,x3,x4的方差S2=(x12+x22+x32+x42-16),
则数据x1+2,x2+2,x3+2,x4+2的平均数为:( )
A、2 B、3 C、4 D、6
3、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
A、 B、 C、 D、
4、一只蜜蜂在一个棱长为3的正方体内自由飞行,若蜜蜂在飞行过程中始终与正方体6个面的距离大于1称其为“安全飞行”,则蜜蜂安全飞行的概率为:( )
A、 B、 C、 D、
5、已知m, 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m∥, n∥,则m∥n B、若⊥, m⊥, m, 则m∥
C、若⊥, m//, 则m⊥ D、若m, n, m∥, n∥, 则∥
6、直线l经过l1: x+y-2=0与l2: x-y-4=0的交点P,且过线段AB的
中点Q,其中A(-1,3), B(5,1),则直线l的方程是( )
A、3x-y-8=0 B、3x+y+8=0
C、3x+y-8=0 D、3x-y+8=0
7、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下列结论正确
的是( )
A、A1C1∥AD B、C1D1⊥AB
C、AC1与CD成45角 D、A1C1与B1C成60角
8、用与球心O距离为1的截面去截球,所得截面的面积为9,则球的表面积为( )
A、4 B、10 C、20 D、40
9、若直线l1: y=kx-与l2: 2x+3y-6=0的交点M在第一象限,则l1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30, 60) B、(30, 90) C、(45, 75) D、(60, 90)
10、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它的内切球与外接球半径的比值为( )
A、 B、 C、 D、
11、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2cm,底面直径为3cm,则过该圆锥两条母线的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 )
A、4cm2 B、cm2 C、2cm2 D、cm2
12、若直线a∥平面,直线b⊥直线a,则直线b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
A、b∥ B、b C、b与相交 D、以上均有可能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椭圆的焦距为,则= 。
14.已知点(-2,3)与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的距离是5,则p=_____。
15.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填空:
(1)的 .
(2)的 .
16.已知直线过点P(5,10),且原点到它的距离为5,则直线的方程为 .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双曲线,过能否作一条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且点是线段中点?若能,求出的方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8.(本题满分12分)
如图,四边形是直角梯形,∠=90°,∥,=1,=2,又=1,
∠=120°,⊥,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为60°.
(Ⅰ)求证:平面⊥平面;
(Ⅱ)求三棱锥的体积;
19.(本题12分)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C=90,CD∥AB,AB=4,AD=CD=2,M为线段AB的中点,将△ACD沿折起,使平面ACD⊥平面ABC,得到几何体D-ABC,如图2所示.
(Ⅰ)求证:BC⊥平面ACD;
(Ⅱ)求二面角A-CD-M的余弦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
(I) 求的通项公式.
(II)令,求数列的前n项和。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当∈(-2,6)时,其值为正,而当∈(-∞,-2)∪(6,+∞)时,其值为负.
(I) 求实数的值及函数f()的解析式;
(II)设F()= -f()+4+12,问取何值时,方程F()=0有正根?
22.(本题10分)如图,已知点A(2,3), B(4,1),△ABC是以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点C在直线l:x-2y+2=0上.
(Ⅰ)求AB边上的高CE所在直线的方程;
(Ⅱ)求△ABC的面积.
参考答案:
1-5 DCDCB 6-10 CDDBB 11-12 CD
13. m=3或5 14. 4 15(1)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必要条件
16. x=5或3x-4y+25=0
17.
解:设与双曲线交于


又,
,方程为:

故直线与双曲线没有交点,即直线不存在
18. (Ⅰ)∵
∴,
又∵

(Ⅱ)取的中点,则,连结,
∵,∴,从而
又,∠=120°
,,,
为正方形

19解:(Ⅰ)取AC的中点O,连接DO,则DO⊥AC,
∵平面ADC⊥平面ABC,∴DO⊥平面ABC,∴DO⊥BC,
在直角梯形ABCD中,连接CM,可得CM=AD=2,AC=BC=2,
∴AC2+BC2=AB2,∴AC⊥BC,
又∵DO∩AC=O,∴BC⊥平面ACD;
(Ⅱ)取CD的中点N,连接MO, NO, MN,
则MO∥BC,∴MO⊥平面ACD,∴MO⊥CD,
∵AD⊥CD,ON∥AD,∴ON⊥CD,又∵MO∩NO=O,
∴CD⊥平面MON,∴CD⊥MN,∴∠MNO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Rt△MON中,MO==,NO==1,
∴MN==,∴cos∠MNO==
20 解:(I)设等比数列公比为,由题意,解

故的通项公式为
(II),=
相减得
21 . 解:(1)由题意可知-2和6是方程f(x)=0的两根,
∴ ∴
∴f(x)=-4x2+16x+48
(2)F(x)=-(-4x2+16x+48)+4x+12k=kx2+4(1-k)x
当k=0时,F(x)=4x,不合题意;
当k≠0时,F(x)=0的一根为,
则有,解得.
22.解:(Ⅰ)由题意可知,E为AB的中点,∴E(3,2),
且,
∴CE:y-2=x-3,即x-y-1=0.
(Ⅱ)由得C(4,3),
∴|AC|=|BC|=2,AC⊥BC,
∴.
A
B
C
D
A1
B1
C1
D1
(第7题)
A
B
C
D
M
图2
图1
M
A
B
C
D
O
A
B
C
D
M
图2
图1
M
A
B
C
D
(第24题)
N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梁山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 带电粒子M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P点运动到Q点,在此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了2.6×10-6 J 的功。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P点的场强一定小于Q点的场强
B.P点的电势可能高于Q点的电势
C.M在P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它在Q点的电势能
D.M在P点的动能一定大于它在Q点的动能
2.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
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
D.对应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
3.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弧绝缘细管的圆心O处固定一点电荷,将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从圆弧管的水平直径端点A由静止释放,小球沿细管滑到最低点B时,对管壁恰好无压力,则固定于圆心处的点电荷在A B弧中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A.mg/q B.2mg/q C.3mg/q D.4mg/q
4.下列关于电阻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材料的电阻率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不可能为零
B.常用的导线是用电阻率较小的铝、铜材料做成的
C.各种材料的电阻率取决于导体的电阻、横截面积和长度
D.各种材料的电阻率一定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某电容器上标有“25V、470μF”的字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为25V
B.当工作电压是25V时,电容才是470μF
C.击穿电压高于额定电压
D.此电容器只能在直流25V及以下电压才能正常工作
6. 如图,当K闭合后,一带电微粒在平行板电容器间处于静止状态,下列正确的是( )
A. 保持K闭合,使P滑动片向左滑动,微粒仍静止。
B. 保持K闭合,使P滑动片向右滑动,微粒向下移动。
C. 打开K后,使两极板靠近,则微粒将向上运动。
D. 打开K后,使两极板靠近,则微粒仍保持静止。
7. 一直流电动机与阻值R=9Ω的电阻串联接在电源上,电源电动势E=20V,内阻r=1Ω,用理想伏特表测出电动机两端电压U=10V,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RM=1Ω则( )
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0A
B.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100W
C.电动机发热消耗的功率为1W
D.电动机输出功率为9W
8.关于给定电容器的电容、带电量、极板间电压之间的关系,下图中正确的是 ( )
9.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带电荷量为Q板间距离为d.今在两板的中间处放一电荷q则它所受到电场力的大小为( )
A.k B.k C. D.
10.如图所示,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电压U稳定于12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8V.如果他把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
A.小于4V B.等于4V
C.大于4V小于8V D.等于或大于8V
11.磁场中某区域的磁感线,如图所示,则 ( )
A.a、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Ba>Bb
B.a、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Ba<Bb
C.同一通电导线放在a处受力一定比放在b处受力大
D.同一通电导线放在a处受力一定比放在b处受力小
12.两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为F,现使它们间的距离加倍,则库仑力变为
A.F/8 B.F/4 C.4F D.8F
二、填空实验题(22分)
13.(2分)密立根油滴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电子的存在,揭示了物体带电量的非连续性。如图所示是密立根实验的原理示意图,设小油滴质量为m,调节两板间电势差为U,当小油滴悬浮不动时,测出两板间距离为d。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可求出小油滴的电荷量q =_______。
14.(4分)用伏安法测电阻,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接法。若所用电压表内阻约为5000Ω,电流表内阻约为0.5Ω。
(1)当测量100Ω左右的电阻时,宜采用_____电路;
(2)现采用乙电路测量某电阻的阻值时,若电压表内阻恰为5000Ω,两电表的读数分别为10 V、0.5 A,则此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_ Ω,真实值为____ Ω。
15.(4分)图甲所示,为某同学测绘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的实验电路图。
①根据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验电路连接起来。
②开关S闭合之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____端(选填“A”、“B”或“AB中间”)
16. (12分) (1)实验桌上放着晶体二极管、电阻、电容器各一只,性能均正常,外形十分相似,现将多用表转换开关拨到R×100Ω挡分别测它们的正反向电阻加以鉴别:测甲元件时,;测乙元件时,,;测丙元件时,开始指针偏转到0.5 kΩ,接着读数逐渐增加,最后停在100 kΩ上.则甲、乙、丙三个元件分别是
A.电容、电阻、二极管 B.电阻、二极管、电容
C.电阻、电容、二极管 D.二极管、电阻、电容
(2)在如图所示的逻辑电路中,当A端输入电信号“1”、B端输入电信号“0”时,则在C和D端输出的电信号分别为
A.1和0 B.0和1
C.0和0 D.1和l
(3)如图所示是把量程为3 mA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池电动势E=1.5 V,经改装后,若将原电流表3 mA刻度处的刻度值定为零位置.则:2 mA刻度处应标 Ω,1 mA刻度处应标 Ω.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8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有一根长为0.4 m,质量为6×10-2 kg的通电直导线,电流强度I=1 A,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导线用平行于斜面的轻绳拴住不动,整个装置放在磁感应强度每秒增加0.4 T,方向竖直向上的磁场中.设t=0时B=0,则需要多长时间,斜面对导线的支持力为零?(g取10 m/s2)
18.(10分)如图,为质谱仪的原理示意图,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粒子从静止开始经过电势差为U的加速电场后进入粒子速度选择器,选择器中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匀强电场的场强为E,方向水平向右.已知带电粒子能够沿直线穿过速度选择器,从G点垂直MN进入偏转磁场,该偏转磁场是一个以直线MN为边界、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带电粒子经过偏转磁场后,最终到达照相底片的H点,可测量出G、H间的距离为L,带电粒子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求:(1)粒子从加速电场射出时速度v的大小.
(2)速度选择器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的大小和方向.
(3)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的大小?
19.(12分)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用长为2L的绝缘轻杆连接两个质量均为m的带电小球A和B。A球的带电量为+2q,B球的带电量为-3q,组成一带电系统,如图所示,虚线MP为AB两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虚线NQ与MP平行且相距5L。最初A和B分别静止于虚线MP的两侧,距MP的距离均为L,且A球距虚线NQ的距离为4L。若视小球为质点,不计轻杆的质量,在虚线MP,NQ间加上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后,试求:
(1)B球刚进入电场时,带电系统的速度大小;
(2)带电系统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
(3)带电系统从开始运动到速度第一次为零时,B球电势能的变化量。
参考答案:
1-5 A B C CD 6-10 AD CD AD C A 11-12 B B
13.mgd/U(2分)
14.(1)甲电路;(2)20Ω、;
15.②A端。
16. (1) B (4分)(2) D (4分)(3)250 (2分)1000(2分)
17.解:斜面对导线的支持力为零时导线的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
Tcos 37°=F
Tsin 37°=mg
由①②解得:F=
代入数值得:F=0.8 N
由F=BIL得
B== T=2 T
B与t的变化关系为B=0.4t
所以t=5 s
18. (1)qu=mv2/2 V=
(2)垂直纸面向外qE =qvB1 B1 = E/
(3) R = L /2=mv/qB2 B2=
19.解析:(1)B球刚进入电场过程,动能定理:

(2)由知,A球不能到NQ虚线处;
设带电系统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为x,整过程动能定理:

(3)带电系统开始运动到速度第一次为零,B球受到的电场力做功:
∴B球的电势能增加。
K
P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梁山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30个题共计60分。)
1.下列哪种物质能直接从人体的内环境中提取( )
A. 葡萄糖 B.呼吸酶 C. 血红蛋白 D. 果胶酶
2.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 )
①消化系统 ②呼吸系统 ③神经系统 ④泌尿系统
⑤循环系统 ⑥运动系统 ⑦生殖系统 ⑧内分泌系统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②④⑤ D.③⑥⑦⑧
3.下图表示三个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在箭头处施加以强刺激,则能测到电位变化的位置
是( )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4.某人因意外事故头部受伤,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是不能口头表达。该病人大脑受伤的区域可能是( )
A.运动性言语区(S区) B.书写性言语区(W区)
C.视觉性言语区(V区) D.听觉性言语区(H区)
5.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
①大脑皮层 ②小脑 ③下丘脑 ④脑干 ⑤脊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7.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与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B.图中a与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活动只受垂体促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8.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A. 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反应速度较迅速,作用范围较局限
C. 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局限 D. 反应速度较迅速,作用范围较广泛
9.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
10.园林工人每年都要修剪路旁的绿篱,其目的是( )
A.抑制侧芽生长 B.抑制向光性
C.抑制细胞生长速度 D.解除顶端优势
11.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右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错误的(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
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会影响实验结果
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D.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1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B. 生长素与棉花的落花落果无关
C. 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D. 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
13.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蜀岗西峰的所有蒲公英 ②茱萸湾的全部生物
③瘦西湖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④凤凰岛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
14.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
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
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
15.下列与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人吃食物时唾液腺分泌唾液 B.雄鹿到一定年龄后长出发达的鹿角
C.人的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D.给青鱼注射鲤鱼垂体的提取物能促进青鱼卵巢成熟
16.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 )
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B.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
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 D.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提高
17.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
18.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
A.竞争     B.共生      C.寄生     D.捕食
19.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
A.有些酶是核酸 B.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C.酶的活性与pH有关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21.异养生物与自养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
A.能否进行有氧呼吸 B.能否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能否利用化学能 D.能否利用光能
22.用水洗涤叶类蔬菜时,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绿,其原因是( )
A.加温使细胞壁失去选择透过性
B.加温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C.加温使细胞膜和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D.加温使液泡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23.小麦叶肉细胞在光下能形成ATP的场所是( )
①核糖体 ②线粒体 ③叶绿体基质
④细胞质基质 ⑤叶绿体基粒囊状结构薄膜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
24.若有氧呼吸过程产生了C18O2和H2O,则反应物中氧的情况为:( )
A.C6H12O6种H2O都可能含18O
B.C6H12O6和O2都含18O
C.只可能是C6H12O6含18O
D.只可能是O2中含18O
25.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条件下的突变率很低 B.基因突变对生物自身都是有害的
C.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基因 D.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
26.使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 )
A. DNA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B.血红蛋白中的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
C.信使RNA中的GAA变成了GUA D. 正常血红蛋白变成了异常血红蛋白
27.给小白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恢复常态,可适量注射 ( )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生理盐水 D.葡萄糖液
28.农业科技人员做了两个实验(1)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末授粉的番茄花蕾子房,获得无籽番茄。(2)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植株,给其雌蕊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子房发育成无籽西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
A.上述无籽番茄性状能遗传
B.若取无籽番茄植株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C.上述无籽西瓜无性繁殖后,无籽性状不能遗传
D.若取上述无籽西瓜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
29.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主要由于 ( )
A.淋巴管处发炎,管壁细胞大量凋亡
B.淋巴回流受阻,组织间隙积聚液体
C.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升高,血量增加
D.组织液中蛋白含量减少,水分过量渗入淋巴管
30.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必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会引起代谢紊乱
B.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D.现代观点认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下维持的,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二、填空题(共40分)
31.(6分)右图是测定细胞呼吸速率的实验装置(假如鲜樱桃的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将该实验装置放在暗处及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关闭活塞30分钟,可观察到在这段时间内有色液滴向 移动。移动的数值代表 。当有色液滴不再移动时,若把装置中的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有色液滴又会发生移动,原因是 。请写出樱桃需氧呼吸的反应式 。
32.(共10分)
(一)根据右面雄果蝇染色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
(2)此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
(3)一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染色体是 。普通小麦为六倍体,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所得植株的体细胞中含______个染色体组,被称为_______倍体。
(二)下图所示为用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养出④⑤⑥⑦四个品种的过程。
(1)用①和②通过I和II过程培育出⑤的过程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
(2)通过III和V培育出⑤的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3)③培育出④的过程叫 ,IV、V过程需要用相同化学物质的处理,该物质作用机理是
33.(12分)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结构4是反射弧组成中的 。
(2)5处的细胞与2处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异,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3)若该图是完成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反射弧,则结构1为 。
(4)若在3处给予一适宜刺激,则在1、2、3、4处可发生钠离子内流现象的是 。
(5)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为了证明这种药物“在反射弧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请利用图中的A、B、C三处实验点,提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 。
34.(12分)胰岛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下图为胰液分泌调节的示意图(部分)。请据图回答:
(1)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咀嚼食物引起胰液分泌的神经反射为_____ ___。
(2)当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调节方式为____ ___。
(3)与胰液中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 _。
(4)激素B是通过____ ____途径到达胰腺的。
参考答案:
1-5 ACDAD 6-10 DCBBD 11-15 CBDCA 16-20 ABACB 21-25 BCCAB 26-30 ADBBD
31.左 氧气的消耗量 樱桃细胞进行厌氧呼吸,释放出CO2(只要提到厌氧呼吸就可给分)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32.(最后一空2分,其余每空一分,共10分)
(一)(1)4 (2)2
(3)Ⅱ、Ⅲ、Ⅳ、X或Ⅱ、Ⅲ、Ⅳ、Y(任写出一个就得分) 3 单
(二)(1)基因重组 (2)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是纯合子)[回答育种方法不得分]
(3) 花药离体培养 分裂前期阻止纺锤体形成,导致加倍染色体不能分向两个子细胞。(2分)
33.(每空2分,共12分)
(1)传出神经
(2)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冷觉感受器
(4)3和4
(5)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观察5处肌肉是否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C,刺激B,观察5处肌肉是否收缩
34.(每空3分,共12分)
(1)非条件反射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血液循环
c
a
b
插条平均生根数目
NAA浓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