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 470米B.CD是山谷,EF是山脊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D.H地比B地降水多2.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A.101米 B.198米 C.298米 D.601米下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最粗线之内的范围图上面积约为6平方厘米,而其实际地表面积约为15 000平方米,丙地位于40°N,117°E,读图回答3~4题。3.这幅图的比例尺为( )A.1∶1 000 B.1∶250 000 C.1∶5 000 D.1∶50 0004.若在上图所示山区修建公路,则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尽可能避开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弯曲 ④尽可能多跨越河流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下图黑点分别为甲、乙、丙、丁所处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5~7题。5.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东北 B.乙在丙的西南C.丙在丁的东南 D.丁在甲的西北6.甲、乙、丙、丁四地点中( )A.甲地地方时最晚 B.乙地地转偏向力最大C.丙地处于东半球 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慢7.当晨昏线通过丙、丁两地时,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B.此后一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C.甲、乙、丙、丁四地昼夜长短相同D.丙、丁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高8.下列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不同地点的自转线速度都相同B.地球上任何地点每24小时昼夜都更替一次C.受惯性离心力影响,地球成为两极稍鼓的旋转椭球体D.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自西向东的河段,南岸受河水冲刷作用较强9.某军舰在西经20°,南纬59°的海面上,沿20°W经线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80千米,落弹点将在( )A.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B.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西半球的高纬度地区10.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等级的天体系统,下列选项中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①—月球系 B.②—太阳系C.③—总星系 D.④—银河系11.假如人类移居月球生活,下列可能发生在月球的现象是( )①昼夜现象 ②电闪雷鸣 ③朝霞、晚霞 ④狂风暴雨 ⑤行走如跳远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⑤右图为某学生外出旅游时拍到的照片。观察此照片回答12~13题。12.该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有 ( )A.2个 B.3个C.4个 D.5个13.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1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15.读右面等高线图(单位:米),关于c处高程的判读,可能的是( )①148米 ②156米 ③168米 ④178米 ⑤188米 ⑥198米A.①②③ B.④⑤⑥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6-18题。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16.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17.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丙丁乙甲 D 丁丙乙甲18.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来源:高[考∴试﹤题∴库]19、与诗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90°W、89°S B.80°E、40°NC.10°E、1°S D.180°W、71°N20.地球上某地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左偏,且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此地在( )A.赤道 B.23°26′N C.23°26′S D.10°N21.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图中正确表示物体运动偏转方向的是(实线为物体水平运动初始方向,虚线为物体运动偏转方向)(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④22.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A.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B.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等?[来源:高[考∴试﹤题∴库GkStK]C.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D.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下图为某地北京时间9月23日13时20分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23~24题。23.该日A.广州日出比上海早 B.长城站有极昼现象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于悉尼 D.莫斯科白昼时间长于华盛顿24.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0°,100°W B.O°,140°WC.O°,140°E D. 0°,100°E某地有一幢楼 , 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 , 据此回答 22~23题。25.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 )[来源:学优高考网]A.23026’ B.66024’ C.900 D .45026.该地的纬度是 ( )A.23026′ B.21034′ C.25026′ D.68026′S27.当黄赤交角变为23°36′时,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为( )A.热带范围变小 B.温带范围变大C.寒带范围变大 D.与现在相同28、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 经线,这时其所在的地点的区时不可能的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29~30题。29.该地的经度约为 ( )A.120°E B.125°E C.115°E D.110°E[来源:高[考∴试﹤题∴库GkStK]30.该日可能在 ( )A.11月 B.9月 C.7月 D.5月二、读图题1.下图为世界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某日A点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纬度),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__方向。(2)如果一架飞机从B点上空于地方时12:00出发向北飞行,3小时后到达C点上空。飞机飞行距离约( )A.2 580千米 B.3 330千米C.6 660千米 D.2 266千米(3)若另一架飞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从D点上空开始沿纬线向E点上空飞行。则该飞机全程飞行需要______小时,到达E地上空时,E地的地方时为______。(4)若A点某日昼夜平分,且时刻为14:00,在图中用阴影画出这一时刻夜半球的范围。2、读图回答:(阴影部分表示黑夜)(1)此图以______极为中心,日期为_____月_____日。(2)图中A点经纬度位置是 , B点此时为 时,D点此时为 时。 (3)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白昼最短的是_______; (4)由A到D,实际方向是先 ,后 。3、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2)图示时间为 ,北半球节气为(3)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 。(5)此时A点昼长为 小时,B点昼长为 小时。4、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1).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 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 点。(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 小时。(4).如果这一天是农历十五,上海地区人们还需要等待约 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的一轮圆月。(5).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l°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 。[来源:学优高考网]答案高╔考∽试☆题∵库21世纪教育网太SN阳BA光线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命题人:雷仙红注意:1.本试卷分Ⅰ卷和Ⅱ卷,共100分,答卷时间100分钟。2.请将Ⅰ卷和Ⅱ卷的正确答案均填在答题纸上。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 19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Fe 56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 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两者都含有极性键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2.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Pt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Pt和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B. Pt和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C. Pt和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D. Pt和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3.实验室制Cl2的反应为:4HCl(浓)+MnO2 MnCl2+Cl2↑+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B.每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来源:]C.每消耗1mol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4molD.生成的Cl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杂质4.在VL硫酸铝溶液中,含有WgAl3+,这种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W/(27V) B. W/54C. W/(18V) D. 3W/(54V)5.在标准状况下,用充满HCl气体的烧瓶做喷泉实验,最终水充满烧瓶,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5 mol·L-1 B.0.01 mol·L-1C.0.045 mol·L-1 D.无法计算6. 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丙<丁<戊B.金属性:甲>丙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7、已知:①I2+SO2+2H2O=2HI+H2SO4;②2FeCl2+Cl2=2FeCl3;③2FeCl3+2HI=2FeCl2+2HCl+I2根据上面反应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A、氧化性强弱顺序是:Fe3+ > SO2> I2 > SO42—B、还原性强弱顺序是:SO2> I—> Fe2+>Cl—C、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不能发生 [来源:学优高考网]D、Fe3+与I—在溶液可以大量共存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a2++2ClO+ H2O+ CO2= CaCO3+2HClOB、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2H2O2+Fe2++ 4H+= Fe3+ +4H2OC、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Ca2++OH-=====CaCO3↓+H2OD、硝酸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Fe3++3NH3·H2O= Fe(OH)3+3NH4+9. 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是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与M可形成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原性:X的氧化物>Y的氧化物>Z的氢化物B.简单离子的半径:M的离子>Z的离子>Y的离子>X的离子C.YX、MY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l气体的摩尔质量等于NA个氯气分子和NA个氢气分子的质量之和 B、常温常压下,1mol CO2与水反应生成NA个CO32- C、121g CF2Cl2(氟利昂)所含氯原子数为2NA D、62g Na2O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含O2-NA个11. 在标准状况下, m g A气体与n g B气体分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m : nB.25 ℃时,1 kg气体A与1 kg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n: mC.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m : nD.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A与B的体积比为m : n12.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无论哪种过量,都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①碳酸钠溶液与盐酸 ②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与盐酸 ③苯酚钠溶液与CO2 ④硝酸银溶液与氨水 ⑤氯化铝溶液与氨水 ⑥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的石灰水A. ③⑤ B. ①③⑥ C. 仅有⑤ D. ②④13.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有大量I-离子的溶液中:Cl 、Fe3+、Al3+、Cu2+B.在由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的溶液中:Na+、Ba2+、Cl 、Br C.在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中:Fe2+、Na+、SO42-、ClO-D.在加入Al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NH4+ 、SO42 、C1 、HCO3 14、10mL0.12mol/L的K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的Na2Xn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元素X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为+3价,则K2XnO7中n为( )A、1 B、2 C、2 D、415、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为1∶3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6 B 1∶7 C 1∶8 D 2∶1116.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第Ⅱ卷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7(6分).欲配制 250 mL0.1 mol·L-1的NaOH溶液,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⑴ 写出图4-1仪器的名称________,使用此仪器前要检查它是否__________。⑵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_______g,药品必须放在_________中称量。⑶转移溶液时,应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_________注入右图所示的仪器(4)若称量前NaOH已部分潮解,则配制的溶液的浓度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18.(12分)现有FeCl3溶液,根据以下现象将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填入相应的横线上:(1)加入甲基橙变红是因为 ;(2)加入铁屑,溶液颜色变浅绿色 ;(3)滴入沸水中变红褐色 ;(4)加入KSCN溶液变血红色 ;(5)加入氨水,产生红褐色沉淀 ;(6)加入H2S气体,产生淡黄色浑浊19.(8分)用电弧法合成的储氢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颗粒可用氧化气法提纯,其反应式为:(1)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 K2Cr2O7+ H2SO4 CO2↑+ Cr2(SO4)3+ K2SO4+ H2O(2)反应的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3)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填选项编号)A.酸性 B.氧化性 C.吸水性 D.脱水性(4)上述反应中若产生0.2molCO2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20.(10分)某工业废水中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0.1mol/L。阳离子 K+ Cu2+ Fe3+ Al3+ Fe2+阴离子 Cl- CO32- NO3- SO42- SiO32-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Ⅰ.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Ⅱ.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来源:高[考∴试﹤题∴库GkStK]Ⅲ.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Ⅳ. 向Ⅲ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请推断:(1)由Ⅰ、Ⅱ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2)Ⅲ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3)将Ⅲ中所得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气体变无色,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同学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 ,阴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21.(16分)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E同主族,B、D同周期,且B和D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D可形成,AD、AD共价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D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周期,_________族;(2)E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与E同周期的元素中,金属性最弱的金属元素名称是_________,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3)C的电子式为______,在ED中含有的化学键有----------;(4)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共价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高[考∴试﹤题∴库GkStK]高ο考*试╬题 库21世纪教育网图4-1△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高三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命题人 王喜玲注意事项:1. 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 本试题共分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非选择题,用0.5mm黑色墨水笔完成在答题纸上。3. 请考生在作答第6-10及61-65小题时,按下列方法涂卡:如选A、B、C、D则涂对应选项;选E涂AB,选F涂AC,选G涂AD第一卷(两部分,满分95分)第一部分:英语知识应用(共四节,满分55分)第一节:语音知识(共五小题,满分5分)从每小题的A、B、C、D 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选项涂黑。1. absenceA. accident B. accept C. account D. achieve2. comeA. college B. collect C. comfort D. cloth3. blanketA. balance B. arrange C. around D. anxious4. aimA. campaign B. bargain C. captain D. certain5. workedA. advanced B. adjusted C. advised D. added第二节 情景对话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根据对话情景和内容,从对话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每一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选项中有两个为多余选项。---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Tom ---Oh, 6 Maybe I’ve got a cold.--- 7 Why don’t you take some cold stop --- 8--- That’s what I took the last time I had a cold. 9 Maybe that’ll help.---Thanks.(Two days later )---How are you feeling now ---Getting better.--- 10A.Does it work well B.Good idea.C.Glad to hear it.D.I feel a little bad under the weather now.E.It worked pretty well.F.It’s very kind of you.G.That’s too bad.第三节 语法和词汇填空(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满分15 分)从每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将答题卡上该选项涂黑。11. She _____ to the office than she got down to writing the report.A has no sooner got B. had hardly gotC .no sooner got D. had no sooner got12. Hay, I _________ to meet you here. How long have you been here A. don’t expect B didn’t expect C. haven’t expect D. wouldn’t expect13. I _________ you, but I was busy all the time yesterday afternoon.A. could help B. had helped C. helped D. could have helped14. I know he is getting on well recently. He _____ me regularly.A. writes to B. has written to C. wrote to D. is writing to15. If I had had enough time, I my work. A. would finish B. must have finishedC. would have finished D. had finished16. She is not herself today, so she doesn’t feel like _______ food.A. eating B. to eat C. eats D. and eat17. —— Why Tom, your shirt is so dirty!—— Mum, I _____ my storeroom downstairs。A. cleaned B. have worked C. was cleaning D. have been cleaning18. Very loud noise_____make people ill or drive them mad.A. should B. can C. need D. must19. She advised us _____ carefully in her class.A. listen B. listening C. to listen D. listened20. The general ordered that the thief____.A. be punished B. would punish C. would be punished D. should punish21. —— I can’t get through to the general manager’s office anyhow. —— The line is busy. Someone_____the telephone.A. must use B. uses C. must have been using D. must be using22. —Shall we go to the movie tonight —No, I'd rather at home with our baby. You'd better not leave it to the babysitter at night.A. you stayed B. you stay C. stayed D .stay23. He hurried to the station,___the 9:30 train had already left.A .to find B. found C. only to find D. only finding24. ___all my letters, I had a drink and went out.A .Finished B .Having finished C .Finishing D. To finish25.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ousands of films all over the world.A .have produced B. have been producedC. are producing D. are being produced第四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26—4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Billy is fourteen years old and in the ninth grade. He has a 26 job which gets him 27 at five o'clock every morning. He is a 28 .Each morning, Billy leaves the house at 5: l5 to go to the corner 29 the newspapers are. The newspapers are delivered to the 30 by truck at midnight. He always takes a wagon (手推车) to carry them.In 31 , it is still dark and cold when he gets up, but during the rest of the year it is bright and warm. Billy must deliver the newspapers to the houses of people on his route (线路) in all kinds of weather. He tries to put each 32 on the porch (门廊) where it will be protected from 33 , rain or snow. His 34 think he does a good job. Sometimes they give him 35 .Billy 36 about $70 per month, and he is saving some of the money to go to college. He spends the rest 37 records and clothes. Once a month, he has to 38 money from his customers. Since many of them 39 during the day, Billy has to collect the money 40 . Sometimes, when Billy is 41 , his older brother has to 42 the newspapers. Once Billy's father had to help as well.Billy has seventy customers now, 43 he hopes to get more soon. Some day, if he gets many more customers, Billy might win a prize for being an outstanding(杰出的) newspaper boy. He wants to win a 44 to Europe, but he will also be happy 45 he wins a new bicycle.[来源:学优高考网]26. A. full-time B. strange C. good D. part-time27. A. indoors B. outdoors C. down D. up28. A. schoolboy B. newspaper boy C. cowboy D. clever boy29. A. that B. where C. which D. whether30. A. house B. porch C. school D. corner31. A. autumn B. winter C. morning D. summer32. A. newspaper B. magazine C. letter D. email33. A. air B. wind C. water D. fire34. A. teachers B. parents C. bosses D. customers[来源:学优高考网]35. A. books B. some bread C. a new bike D. tips36. A. makes B. saves C. spends D. pays37. A. in B. at C. to D. on38. A. give B. borrow C. collect D. catch[来源:学优高考网]39. A. play B. study C. work D. rest40. A. in the morning B. at night C. in the afternoon D. at noon41. A. sick B. angry C. at school D. sad42. A. carry B. collect C. deliver D. sell43. A. then B. but C. so D. for44. A. trip B. car C. bicycle D. job45. A. because B. whether C. unless D. if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第一节(共15小题,满分30分)阅读下列四篇短文,从每小题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APop music is the name for different forms of popular, commercial(商业) music. It had its beginning in the USA and spread throughout the whole world during the 1950s and 1960s. It is widely liked by the young people. The best known early form of pop music was “rock’ n’ roll”; another was “blues”. A more recent development is “folk-rock”. Pop music has taken the place of native music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it has caused the number of people for jazz to become much smaller than it was in the 1950s and earlier, and it has now begun to rule musical stage productions. It’s a big industry. Much pop music is without artistic value, but the work of some pop singers, e.g. the Beatles, Bob Dylan, the groups like Floyd and Crosby, Stills and Nash, is on a higher musical level. And there is still a great interest in it today. Pop music concerts and festivals are held all over the world.46. All of the following forms belong to pop music EXCEPT _______________.A. blues B. rock’ n ’roll C. jazz D. folk-rock47. .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the number of people for jazz in the 1950s and earlier was ___________ it is today.A. much greater than B. much smaller than C. as great as D. as small as48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No pop music is on a high musical level.B. Much pop music is very artistic.C. Pop music is highly artistic.D. Not all pop music is without artistic value.BIt was a very foggy day in London. The fog was so thick that it was impossible to see more than a foot or so. Buses, cars and taxis were not able to run and were standing by the side of the road. People were trying to find their way about on foot but were losing their way in the fog. Mr. Smith had a very important meeting at the House of Commons and had to get there but no one could take him. He tried to walk there but found he was quite lost. Suddenly he bumped into a stranger. The stranger asked if he could help him. Mr. Smith said he wanted to get to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The stranger told him he would take him there. Mr. Smith thanked him and they started to walk there. The fog was getting thicker every minute but the stranger had no difficulty in finding the way. He went along one street, turned down another, crossed a square and at last after about half an hour’s walk they arrived at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Mr. Smith couldn’t understand how the stranger found his way. “It is wonderful,” he said. “How do you find the way in the fog ”“It is no trouble at all to me,” said the stranger, “I am blind.”4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bump into” means _______.A. knock offB. meet by chanceC. strikeD. traffic accident50.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NOT true A. The stranger has a better sight than Mr. Smith.B. Heavy fog can cause traffic accidents.C. It’s easy to get lost in a foggy day.D. The fog was getting thicker and thicker.51. Why is it no trouble at all to the stranger to find the way in the fog A. Because he is a local inhabitant of London.B. Because he lives next to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C. Because he is familiar with the route.D. Because he finds the way not by sight but by heart.52. . This article mainly tells us that ________.A. London is a foggy city.B. Mr. Smith works for the government.C. A blind stranger led the way for Mr. Smith in a foggy day.D. Mr. Smith had a very important meeting and lost his way in the fog.CT-shirts out; uniforms inSchool uniforms(制服)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across the U.S.A. That’s no surprise, because they offer many benefits. They immediately end the powerful social sorting and labeling (标记) that come from clothing. If all students are dressed in the same way, they will not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ir clothing, and some of them will not be laughed at for wearing the “wrong” clothes.Some people are against the strict rule of school uniforms, but they do not realize that students already accept a kind of rule — wanting to look just like their friends. The difference is that the clothing students choose for themselves creates social barriers(障碍); school uniforms tear those barriers down.As in other places, uniforms remind the wearers of their purposes and duties. For example, when a man or woman puts on a police uniform, he or she becomes, for a time, the symbol (象征) of law and order. The uniform means to the wearer his or her special duties and sends the same message to everyone the wearer meets. People with different jobs wear uniforms of one kind or another. For students, the school uniform reminds them that their task for the six or seven hours they are in school is to get an education.Some parents are unhappy about uniforms, saying that school uniforms will affect their children’s “creativity.” First, the clothes students choose to wear do not necessarily express their individuality (个性). They just copy their classmates. Second, students have the rest of the day to be as creative as they like. While they’re in school, their job is to master reading, writing, and maths; this should take up all the creativity they have. Mastery of those skills will be good for the students to build up their creativity in every way.53. From the passage we learn that uniforms in general .A. prevent the wearers from being laughed atB. help the wearers keep their duties in mindC. are seen as a symbol of powerD. help to create social barriers54. Some people are against school uniforms because .A. they fail to realize that students have accepted the uniformsB. they believe that uniforms will make students less creativeC. they don’t agree that uniforms can remove social barriersD. they think that school uniforms are too popular55. The author would probably agree that .A. it makes no difference whether to wear school uniforms or notB. students’ individuality may not come from school education[来源:高[考∴试﹤题∴库GkStK]C. students’ creativity is related to the clothes they chooseD. school uniforms help to create equality among students56. School unifor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and important because _____A. they can stop the powerful social sorting and labeling.B. if all students are dressed in the same way, they will not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ir clothing.C. uniforms can remind the wearers of their purposes and dutiesD. school uniforms will affect their children’s creativity.DSome kids start to drink alcohol (酒精) at a young age. They think it is part of becoming an adult.They also think drinking is not that bad because so many people do it.They feel it is not as bad as taking drugs (毒品). It is easy for kids to get liquor(酒精饮料)by using fake identification (伪造证件).Parents may start to notice a change in their child’s behavior if the child starts drinking. Kids who drink sometimes stop doing things they normally liked to do.They may keep telephone calls and meetings a secret and not want anybody to touch their things.They act moody(喜怒无常) and do not have the same eating and sleeping habits.Parents need to stay involved (牵涉) in their kids’ lives. They should talk to their children about their problems to be aware of any changes.Parents can be the best protection. Children who get a lot of love can feel good about themselves. It helps them resist(抵抗) doing bad things even when other kids are doing them. Parents can also help set a good example by not drinking and driving. They can have firm rules in the home that everyone follows.Give the children good ideas on how to say “no” to drinking, even when they are at a party. Try not to overreact or panic (惊慌) if the child tries alcohol. How you handle it can affect their attitude. It may be helpful to talk to other parents about setting up curfews (宵禁令) and rules about parties or other events.57.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reason why some kids have an early start of drinking A.They want to show their maturity (成熟) by drinking alcohol.B.Drinking alcohol is much cooler than taking drugs.C.They are affected by many other people around them.D.They can get liquor easily.58.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changes may happen to the kids who start drinking A.Nothing serious will happen to them.B.They keep the same eating and sleeping habits.C.They can control their moods quite well.D.Sometimes they act secretly.59.According to the writer, if parents find their children try alcohol, they had better ________.A.punish them at once[来源:高[考∴试﹤题∴库GkStK]B.ask the police for helpC.ask their children’s friends for helpD.set up curfews and rules about parties or other events with other parents60.Which is the main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passage A.Teen health. B. Teen education.C.Teen drinking D. Parents’ worries.第二节(共5小题,满分10分)根据文章内容,从方框A-F选项中,选出每一段的小题或能概括主题思想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一项为多余选项。61.Paris, the capital and the largest city of the country, is in north central France. The Paris contains nearly 20% of the nation’s population and is the economic,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enter of France. The French government have historically favored the city as the site for all decision making, thus powerfully attracting nearly all of the nation’s activities.62.Paris has grown steadily since it was chosen as the national capital in the late 10th century.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 great number of people moved to the city from the country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The migration(移居) was especially stimulated(增强) by the construction of railroads, which provided easy access(通路) to the capital. After World War II more and more immigrants(移民) arrived.63.The city is the centralized(集中的) control point of most national radio and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It is a place of publication of the most prestigious(有威望的)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nd an international book publishing center. With more than 100 museums, Paris has truly one of the greatest concentrations of art treasures in the world. The Louvre, opened as a museum in 1793, is one of the largest museums in the world.64.In the late 1980s about 4.1 million pupils annually attended about 47,000 elementary schools. In addition, about 5.4 million students attended some 11,200 secondary schools. Approximately 1.2 million students were enrolled annually a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France in the late 1980s. French centers of learning have served as academic models throughout the world.65.Paris is the leading industrial center of France, with about one quarter of the nation’s manufacturing concentrated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Industries of consumers goods have always been drawn to Paris by the enormous market of the big population; and modern, 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 also have become numerous since World War II. Chief manufactures are machinary, automobiles, chemicals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第三部分:写作(共三节,满分55分)第一节 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根据下列各句句意和空白之后的汉语提示词,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的横线上写出对应单词的正确形式,每空只写一词。66. I’ve never lived ________(在国外) before.67. The novel is _______(以…为基础) on a true story,68. I think _______(生物) is very easy to learn.69. He _______(承认) that mistakes had been made.70. He _______(埋藏) his face in his hands and wept.71. We ________(庆祝) our National Day every year.72. That happened a _______(世纪) ago.73. The football match was _________(播送) live across Europe.74. We made a _________(化学的) experiment in the science class.75. He tried his best to speak without an _________(口音)第二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增加:在此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修改的词。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其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注意: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十一处起)不计分。When our six children were young, suppertime is always being interrupted by neighborhood children ring the bell. They wanted one child or another to come out and played. Finally we had good idea.We hung a sign on the front door that read:“We are having dinner. Come later.”That night, we sat down to what it would be a pleasant, uninterrupted meal. And as soon as they began dinner, the doorbell rang. At the front door stood an eight-years-old boy. He looked up to us , saying,“I just want to know how the sign says”.第三节 书面表达(共30分)学校学生会下周将重新选举学生会主席,你报了名。请准备一篇英文发言稿,在竞选时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希望他们支持你。经历: 当过班长,为同学们做过很多事情, 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特长:擅长交际爱好 喜欢篮球、排球、兵乓球想法:将组织各种活动以丰富学生生活、满足学生的需要。注意: 1. 发言稿须包括以上全部要点2. 文章开头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3. 词数100词左右Today, I am very glad to have the chance to run for the chairman of the students’ union. I am a student in Class 1, Senior 3.高∴考═试☆题╓库21世纪教育网A. The Introduction of ParisB. Culture of ParisC. The Population Growth in ParisD. The Production of ParisE. The Education in ParisF. The Industries in Paris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命题人:郝 强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住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2、2009年,某国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为30 000亿元,由于生产发展,2010年,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50 000亿元。假设2009年该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0.8元 B、20.8元 C、12.5元 D、18元3、从早期的牲畜、布匹、贝壳等,到后来的贵金属金、银,都被大家普遍接受,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这些物品( )A、不一定都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B、都具有流通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C、都是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D、都是货币,其本质是价值符号4、2010年4月20日晚,“情系玉树 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在中央电视台中央演播大厅举行。据统计,这次募捐晚会共筹得善款21.75亿元人民币。广大捐赠者的善举启示我们,对于金钱( )A、要取之有道 B、要用之有益 C、要用之有度 D、要视为财富5、2010年4月份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8%,创一年半以来新高。有专家发出了通货膨胀预警,引起了部分居民的恐慌。居民之所以恐慌,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 )①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②人们的存款会增值 ③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 ④外汇汇率必然升高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来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金融风暴袭向全球铝业,铝业巨头纷纷停工减产,精打细算的饮料行业尝试用更廉价的钢铁罐替代铝罐,铝制易拉罐或变身“钢铁匣”。这一现象体现了( )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②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③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其替代品的需求量的变化④价格影响需求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往年过年时辣椒价格与平时差不多,可今年过年期间辣椒的价格比肉的价格还高。辣椒价格大涨与辣椒种植面积减少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关。另外,冬季火锅店和川菜店对辣椒的需求量增加,也是造成辣椒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造成辣椒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 )A、辣椒的供不应求 B、劳动力成本上升C、商品本身价值的变化 D、气候的变化9、下面是某地制鞋行业生产出现的两种情形,在这两种情形下,每双鞋的价值量依次产生的变化是( )每双鞋的价值量情形1:某鞋厂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制鞋行业劳动生产率未变 ①情形2:制鞋行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A、①不变 ②降低 B、①提高 ②不变C、①降低 ②提高 D、①降低 ②不变10、根据右图反映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我们可以推断出( )A、甲和乙是相互替代的商品B、甲和乙是有互补关系的商品C、甲是生活必需品,乙是高档耐用品D、甲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乙的价格由供求决定11、对钱货两清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区别认识正确的是( )A、前者在购物时付现款,后者在购物时不付现款B、前者是对有形商品的消费,后者是对劳务的消费C、前者是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后者是对高档耐用品的消费D、前者是会导致商品所有权发生转移,后者不会导致商品所有权发生转移12、我国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数据表阅读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居民( )A、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增加B、消费结构逐步趋向优化C、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比重减少D、生活水平降低,消费结构改善13、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利用信用卡的透支功能来满足自己消费需求的“负翁”悄然出现。对于“负翁”现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不应透支消费B、只要不超出偿还能力,可以透支消费C、透支消费有悖勤俭节约原则,应尽可能地减少D、透支消费不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应予以规范14、小王认为:“既然国家把扩大内需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立足点,那么我们就不能再提倡适度消费了,因为适度消费就是限制消费。”这一观点( )①肯定了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②忽视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③认为扩大内需就要毫无节制地消费④没有科学认识适度消费的要求[来源:]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为配合“地球一小时”活动,2010年3月27日晚8点30分,北京鸟巢熄灭了景观灯,市民在鸟巢外用绿色荧光棒组成“↓CO2”(减碳)字样。“熄灭的是灯光,点亮的是意识”,请你从消费观角度为本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6、2007—2014年是我国婚育高峰期,结婚人数将以每年10%的比例增长,婚庆服务通过商业化运作为一条产业链应运而生。这表明( )A、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B、消费是生产的目的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D、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17、《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石油产业等领域,不得单独对民间资本投资设置附加条件。这是为了( )①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②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性障碍③取消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投资准入门槛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8、消费对生产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下列能直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 )①实行粮食最低保护价②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③提高房地产和证券交易税率④某地政府向居民发放消费消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9、目前中央企业82.8%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矿业、冶金、机械行业,承担着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中央企业这样做的目的是( )A、提高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B、增强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作用C、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D、增强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控制作用20、私营经济具有不同于个体经济的本质特征,这是因为私营经济( )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C、以取得利润为目的D、有利于促进和增加就业21、2010年4月26日,广汽集团与浙江吉奥汽车正式签署收购协议,广汽集团收购吉奥51%的股份。广汽集团收购吉奥51%的投份后,意味着( )①广泛集团是吉奥的股东②广泛集团是吉奥的债权人③广汽集团是吉奥的所有者④广泛集团可以参与吉奥的重大决策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2、设立完善的组织机构的目的是( )①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②提高公司管理的科学性③杜绝公司在决策上的重大失误④使公司发展更具活力A、①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下列对该公司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B、公司资本不能划分为等额股份C、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D、公司资本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24、胡锦涛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讲话时指出:“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②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③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④是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5、近年来“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在一些地方非常普遍。如果请你根据此拟订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最恰当的题目应是( )A、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B、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C、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D、完善完场机制,激发创造活力26、下表是人民币现行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小王现有1万元闲置资金,准备存入银行。假如他选取的是三年期定期储蓄,存满三年后他获得的本息合计为( )A、10 333元B、10 666元C、10 675元D、10 999元27、假如出现通货膨胀,你认为政府最有可能会( )A、鼓励信贷消费 B、增加固定资产投资C、提高银行利率 D、引导居民投资股市28、如果甲国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现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 )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 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来源:学优高考网]C、甲乙两国资金出现等量流动 D、甲乙两国之间停止资金流动29、2010年记账式附息(十九期)国债于2010年6月30日上市交易。下列对国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国债是政府在筹集资金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B、国债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C、国债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有效投资方式D、国债利率一般不会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30、“让每个家庭拥有平安”是一句充满温馨的广告语。你认为这最有可能是下面哪一种投资方式的广告( )A、股票 B、债券 C、商业保险 D、基金二、非选择题。(3题,共40分)31、(15分)北京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城市。据北京市水务局提供的信息,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30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8,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表示,2010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将在部分小区试点居民阶梯水价,以每个家庭每月用水量为基数进行计算。阶梯水价是指将水价分为不同的阶梯,在不同的定额范围内,执行不同的价格。使用的水理在基本定额之内,采用基准水价,如果使用的水量超过基本定额,则超出的部分采取另一阶梯的水价标准收费。请你运用经济学知识论证实行阶梯水价的合理性。32、(10分)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息。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33、(20分)材料一 以下是北京某大学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择业问题发表的看法。同学甲:我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找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同学乙:我想考公务员,因为工作比较稳定、也更体面。同学丙:只要留在北京,做什么工作都可以。(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实现就业对于劳动者的意义,并简要评析三位同学的就业观念。(10分)材料二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其中,由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如今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怀揣着全新的生活诉求和绚丽的青春梦想,在既陌生又熟翻的城市里打拼着。但他们的“寻梦”历程并不顺畅:就业、社会保障、技能培训、权益维护、子女入学等现实与梦想之间的一道道鸿沟一时难以逾越。(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高三第一次月考政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D B C B A B B C A C D B B D C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C D C B A B D A B D C A B C[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来源:]31、解析:应注电结合材料分析实行阶梯水价的合理性。首先,判断一种商品的价格是否合理,关键看其是否准确反映了其价值和供求状况,水价亦如此。其次,应该看到价格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实行阶梯水价可以实现调控水资源的供求、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答案:①价值决定价格。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会提高供水成本,实行阶梯水价能够使水价真实反映其价值。②价格影响供求。实行阶梯水价可以提高过度用水者的支出代价,从而促进水资源节约。③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实行阶梯水价会降低人们的用水量,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④市场能够调整生产经营活动。实行阶梯水价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⑤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实行阶梯水价,有利于发挥市场、价格因素在水资源配置、水需求调节等方面的作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32、解析 本题以低碳经济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教材中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措施与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来组织答案。“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这一信息说明企业应该加大技术创新,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纱刘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说明企业应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说明企业还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抓住发展机遇。答案①企业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遇。②企业需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在生产经营中注重节能减排。③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形成竞争优势。④企业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⑤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33、解析第(1)问,实现就业对于劳动者的意义可以直拉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对这三位同学就业观念的评析要坚持辩证思维,既要看到其合理之处,又要指出其不妥之处。第(2)问,要注意设问是要求从政府角度分析解决措施,因此,考生可从加强宏观调控、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角度回答。答案(1)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评析:甲同学根据自身条件择业,体现自主择业观,但考虑自身条件的同时还要看到社高ο考.试[题★库21世纪教育网年份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2007年数据(%) 57.3 46.8 47.8 36.4 36.4 35.1战略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招投标委员会价格委员会监事会董事会秘书股东大会董事会董事长总裁三个月 1.71%半年 1.98%一年 2.25%二年 2.79%三年 3.33%五年 3.60%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命题人:颜德强一.选择题1.小明在割草时不小心伤到食指,7d后伤口愈合再生,这个过程中合成的主要物质和发生的细胞分裂方式分别是( )A.脂肪、有丝分裂 B.核酸、无丝分裂C.蛋白质、减数分裂 D.蛋白质、有丝分裂2.珍珠是河蚌产生的一种有机物,它既是一种有机宝石,又可作为护肤品的主要原料,因为它在抑制细胞脂褐素的增加上有重要作用,这表明珍珠在保健上可用于( )A.抑制细胞癌变 B.延缓细胞衰老C.促进细胞分裂 D.诱导细胞分化3.李鹏同学在区分细胞是分裂还是分化时,依据亲、子代细胞在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上是否发生稳定性差异,而他在区分细胞是分化还是癌变时,依据亲、子代细胞的( )A.形态、结构是否发生变化 B.DNA是否相同C.RNA是否相同 D.蛋白质是否表达4.同一生物体各细胞中含量最稳定的化合物是A.核酸 B.蛋白质 C.水 D.脂肪5.把混有反应物的液体,加到捣碎的土豆汁液中(酶液),在37℃下观察到某些反应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甲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反应物,加入酶液中,也可观察到该反应现象;学生乙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酶液,加入反应物中,则观察不到该反应现象。下面是对此问题的解释,其中可能性最大的一项是A.酶催化的反应即使完全没有反应物,也可缓慢进行B.酶由于被蒸馏水溶解出来,因而能进行反应C.由于该酶液中混有与反应物相同的物质D.由于该酶液中混有催化同一反应的多种酶[来源:高[考∴试﹤题∴库GkStK]6.在下列4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第六题)①0.1%CO2,30℃ ②0.1%CO2,20℃ ③0.03%CO2,30℃ ④0.03%CO2,20℃右图曲线分别表示了①~④实验的结果,下列对于限制光合作用速率主要因素,判断正确的一组是:实验② 实验④ P点A 温度 CO2% 光强度B CO2% 光强度 温度C 温度 光强度 CO2%D 光强度 CO2% 温度7.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图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图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A.h1>h2 Ma>Mb B.h1>h2 Ma<MbC.h1<h2 Ma<Mb D.h1<h2 Ma>Mb8.买罐头食品时,发现罐头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B.微生物呼吸,产生CO2和C2H5OHC.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C3H6O3 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H2O9.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部位分别是①转氨酶 ②解旋酶 ③肠肽酶 ④ATP水解酶A.氨基、 氢键、肽键、高能磷酸键 B.氨基、氢键、羟基、 腺苷C.氢键、肽键、氨基酸、磷酸基团D.肽键、氨基酸、高能磷酸键、氢键10.如右图所示,若甲表示CO2和H2O,则A.Ⅰ是光合作用,乙是糖类,Ⅱ是细胞呼吸B.Ⅰ是光合作用,乙是细胞呼吸,Ⅱ是糖类C.Ⅰ是化能合成作用,乙是细胞呼吸,Ⅱ是葡萄糖D.Ⅰ是化能合成作用,乙是糖类,Ⅱ是细胞呼吸11.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严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可以大量产生所用酶的有A.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 B.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C.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 D.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12.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和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弄叙述中正确的是CO2释放量 O2的吸收量a 10 0b 8 3c 6 4d 7 7A. 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 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 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 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来源:高[考∴试﹤题∴库GkStK]D. d条件下,产生的全部来自线粒体13.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A. C3和C5都迅速减少 B. C3和C5都迅速增加C. 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 D. 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14.图2-7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光合量)之间的关系,对这一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A点时,光合量与呼吸量相等B.在过B点后,再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量不再提高C.在 B点时,总的光合量为D.在A点时,总的光合量为015.图甲表示温度对淀分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o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B、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C、图乙中Tb到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O16.将面团包在纱布中放在清水中搓洗,请你选用试剂检测粘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 ( )A.斐林试剂 碘液 B.双缩脲试剂 碘液C.双缩脲试剂 斐林试剂 D.双缩脲试剂 苏丹Ⅲ染液17.下列关于DN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所有DNA都是染色体的组成部分B.真核细胞中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含有遗传物质DNAC.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都是RNAD.原核细胞中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含有遗传物质DNA18.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3∶5,这是因为 (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19、在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参与分裂活动的细胞器有 ( )A.高尔基体 B.核糖体 C.叶绿体 D.中心体20、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为攻克癌症,人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研究,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个体的癌细胞与非癌细胞遗传物质相同B.细胞癌变使人体自身的细胞成为抗原,能使其裂解死亡的免疫细胞是效应B细胞 C.用单克隆抗体制成“生物导弹”来治疗癌症,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 D.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线粒体和核糖体的活动增强21、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中都能发生的是A.复制.转录.翻译 B.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C.转录和翻译 D.着丝点分裂22.根据下表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来[来源:学优高考网] 各元素比例[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氧化分解时C O 耗氧量 释放能量 产生的水脂肪 75% 13% 较多 较多 X糖类 44% 50% 较少 较少 YA.同质量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B.脂肪中H的比例是12%C.X<YD.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能量较多23.下列哪项不能体现蛋白质的功能( )A.羽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肌动蛋白的运动功能C.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生成D.唾液淀粉酶的催化功能24.在做完脂肪的鉴定实验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总结,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花生种子富含脂肪B.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需用清水洗去浮色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D.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观察25.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B.②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C.③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2O)D.④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26.(2008年宣武模拟)如下图所示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四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a、b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胞的过程B.e、f箭头表示的是CO2进出细胞的过程C.以C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1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D.以H218O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呼吸作用下,测得含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b27.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B.图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图中(三)阶段产生的ATP较少D.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28.右图中的实线和虚线表示根据不同分类依据对四类生物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A.有无线粒体 B.有无叶绿体C.有无细胞壁 D.有无染色体29.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测得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强度相等。30.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二.非选择题31.(5分)如右图所示的是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表中数据是在适宜(恒定)温度条件下,改变灯源与烧杯距离测得的金鱼藻放出的气泡数,如下表所示,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或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将灯与烧杯间的距离固定在15 cm处,温度适宜,光照较长时间后发现产生的气泡数逐渐减少。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导致 消耗减少,从而抑制了光反应。(3)据表中数据估计,呈现如下图量变关系时的灯与烧杯间的距离为 cm。(4)金鱼藻细胞内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其产生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10分)蚂蚁喜食甜食。你能否利用蚂蚁为实验材料鉴定一个人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补充有关实验步骤和其他有关内容。(1)实验原理:蚂蚁喜食甜食。(2)药品和材料: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蒸馏水、人的尿液、吸水纸、蚂蚁等。(3)方法步骤:①分别用________、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________浸泡三张吸水纸1分钟;对吸水纸依次编号为A、B、C。②在相同的条件下,把相同种类和数量的蚂蚁分别置于A、B、C三种吸水纸附近。③观察蚂蚁的反应。(4)预期结果:B组吸引蚂蚁,C组________。A组吸引蚂蚁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组______________,说明尿液中不含葡萄糖。(5)讨论: 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1)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由纵轴、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原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4)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________(填“一样多”或“更多”或“更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________。34、下图为细胞重要生命活动图解。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A、B、C、D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 过程。(2)细胞分化过程中,如果由于某些因子的作用,就有可能使 从抑制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转化为癌细胞。(3)细胞的凋亡是由于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称作 。(4)当HIV病毒侵入机体的淋巴细胞后,使淋巴细胞大量死亡,淋巴细胞大量死亡是否属于细胞凋亡?35.(8分) 下面A图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了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B图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请据图作答。(1)B图中的DNA含量为2C~4C之间的细胞,处在A图的______________期。(2)如果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则B图中DNA含量为______C的细胞数目会增加;(3)细胞周期中,完成各期所需时间的计算公式是t=T×n/N(T为一个细胞周期所需的时间,N为取样的总细胞数,n是各期的细胞数),根据图示与公式,S期的细胞数目是 千个。(4)培养基中测得了少数细胞DNA含量在2C以下,这些细胞发生的最可能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 有一位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10g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分离开来,在离体条件下分别测定其光合作用中CO2的吸收量和呼吸作用中CO2的释放量,图A曲线表示:分别在15℃和30℃条件下,测定叶绿体在不同光照和不同温度条件下每小时CO2的吸收量;图B曲线表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线粒体呼吸作用每小时CO2的释放量。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在温度为30℃,光照为8000勒克斯的条件下,离体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强度为 μg/h/10g;在温度为15℃,光照为8000勒克斯时,离体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强度为 μg/h/10g。在光照强度相同,温度不同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不同,是因为受光合作用的 过程的限制。(2)离体线粒体在温度为15℃和30℃时的呼吸作用强度分别为 μg/h/10g 和 μg/h/10g。(3)假定离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与在叶肉细胞内的生理活性基本一致,在30℃条件下的叶肉细胞内既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的光照强度为 勒克斯,此时光合作用正好补偿呼吸作用的消耗,呼吸作用所释放出的CO2正好用于光合作用。(4)假定离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与在叶肉细胞内的生理活性基本一致,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8000勒克斯时,光照10h,然后转入无光条件下,温度也为30℃时,10克叶肉组织一昼夜能积累葡萄糖 μg。第一次月考生物答案高╬考%试≦题★库21世纪教育网③、④②①光强度P光合速率a b c d氧浓度(%)CO2释放量O2吸收量10 5 0生殖、发育、疾病与衰老A细胞增殖----B细胞分化----C细胞衰老----D细胞凋亡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与基因表达CO2吸收量(μg/h/10g)987654321000 1 2 3 4 5 6 7 8光照强度(×1000勒克斯)A30℃15℃CO2释放量(μg/h/10g)2.01.51.00.500 5 10 15 20 25 30 35温度(℃)B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命题人:赵密芳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设是上的任意函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奇函数; B、是奇函数;C、是偶函数; D、是偶函数2、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A. B.C. D.3、设集合,,若M∩N,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1,2]4、 已知,且 则的值为( ).A. 4 B. 0 C. 2m D.5、 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A. B. C. D.6、 如图的曲线是幂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 已知分别取,四个值,与曲线、、、相应的依次为( ).[来源:高[考∴试﹤题∴库]A. B.C. D.7、 定义集合A、B的一种运算:,若,,则中的所有元素数字之和为( ).A.9 B. 14 C.18 D.218.已知a,b为实数,则2a>2b是log2a>log2b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给出下列结论:①命题“若p,则q或r”的否命题是“若 ┓p,则 ┓q且┓r”;②命题“若┓p,则┓q”的逆否命题是“若p,则q”;③命题“ n∈N*,n2+3n能被10整除”的否命题是“ n∈N*,n2+3n不能被10整除”;④命题“ x,x2-2x+3>0”的否命题是“ x,x2-2x+3<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10、函数y=f(x)与y=g(x)的图象如所示:则函数y=f(x)·g(x)的图象可能为( )[来源:]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设函数为奇函数,则实数 。12、函数的定义域为 . (用区间表示)13、 ;若 .14、我国的人口约13亿,如果今后能将人口数年平均增长率控制在1%,那么经过x年后我国人口数为y亿,则y与x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15.在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有 .(填序号)①若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非B也是非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②“”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为R”的充要条件③“x≠1”是“x2≠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④“x≠0”是“x+|x|>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三、解答题16.(12分). 已知集合A={x|x2-3x-10≤0},B={x|m+1≤x≤2m-1},若A∪B=A,求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17.(12分)已知m,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来源:学优高考网]18(13分)、定义在上的函数f(x),对于任意的,都有成立,当 时,.(Ⅰ)计算;(Ⅱ)证明f (x)在上是减函数;(Ⅲ)当时,解不等式.19(13分)、已知0①、记△ABC的面积为S,求出S=f(t)的表达式;并判断出S== f(t)的单调性;②、求出S=f(t)的最大值。[来源:]20(13分). 光线通过一块玻璃,其强度要损失,把几块这样的玻璃重叠起来,设光线原来的强度为,通过块玻璃后强度为.(1)写出关于的函数关系式;(2)通过多少块玻璃后,光线强度减弱到原来的以下 (21(13分). 已知函数.(1)求证:不论为何实数总是为增函数;(2)确定的值, 使为奇函数;(3)当为奇函数时, 求的值域.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C C B A D A B B B A二、填空题和解答题:11、-1; 12.、;13.、 0 ;若 4 .14、; 15、①②④16(12分)、解:∵A=且AB=A①当B=时∴BA m+1>2m-1m<2②当B≠时2≤m≤3由①②可知m≤317(12分)解:由题意得p:-2≤x≤10.∵┓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m≥9}.18(12分)、解:(Ⅰ). (II)设, 因为即,所以.因为,则,而当时,, 从而于是在上是减函数. (Ⅲ)因为, 所以,因为在上是减函数,所以,解得 或, 故所求不等式的解集为或.19.(12分) 解;①、S= f(t) = loga [] = loga [1- ];为↘;②、当t=1时,S= f(t)最大值为loga 。[来源:]20.(13分) 解析: (1)(2) ∴ .高∷考!试⌒题╝库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命题人:王官有一、不定项选择题 共15道每小题4分共60分、1、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绳的拉力T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N将( )A.T逐渐增大,N逐渐减小 B.T逐渐减小,N逐渐增大C.T先增大后减小,N逐渐减小 D.T先减小后增大,N逐渐减小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顶角为α的直角劈和一个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夹在两竖直墙之间,不计摩擦,则M对左墙压力的大小为?( )? A.Mgtanα? B.Mg +mgtanα? C.mgcotα? D.mgsinα? 3、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为Fb=5 N,Fc = 10 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A.f1=5 N,f2=0,f3=5 N B.f1=5 N,f2=5 N,f3=0C.f1=0,f2=5 N,f3=5 N D.f1=0,f2=10 N,f3=5 N 4、自地面将物体竖直上抛,初速度大小为20 m/s,当它的位移为15 m时,经历的时间和运动速度分别为(取g=10 m/s2,不计空气阻力,选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A.1 s,10 m/s B.2 s,15 m/sC.3 s,-10 m/s D.4 s,-15 m/s5、用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倾斜轻绳a和水平轻绳子b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的拉力为F1.现在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子b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过θ角后固定,绳b拉力变为F2;再转过θ角后固定,绳b拉力变为F3,如图所示,则( )A.F1<F2<F3 [来源:高[考∴试﹤题∴库]B.F1=F3>F2C.F1=F3<F2 D.绳a拉力减小6、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固定的斜面B上,在A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若A原来是静止的,则施加力F后,A将加速下滑B.若A原来是静止的,则施加力F后,A仍保持静止C.若A原来是加速下滑的,则施加力F后,A的加速度不变D.若A原来是加速下滑的,则施加力F后,A的加速度将增大7、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在0—1 s内与1 s—3 s内相比A.位移相等 B.平均速度相等C.速度变化的快慢相同 D.加速度相等8、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取10 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A.20 m/s B.14 m/s C.10 m/s D.7 m/s9、如图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一方向同时做匀加速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两个物体出发点的关系是A.从同一地点出发 B.A在B前3 m处C.B在A前3 m处 D.B在A前5 m处10、一辆长为0.6 m的电动小车沿水平面向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图是某监测系统每隔2 s拍摄的一组照片.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A.0.01 m/s2 B.0.5 m/s2 C.1 m/s2 D.5 m/s21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与速度无关 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C.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12、(多选)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在2 s末能回到出发点的是13、(不定项选择)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一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14、如图所示,滑块A受到沿斜向上方的拉力F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滑块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是( )A.向上偏右 B.向上偏左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1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匀质光滑小球,静止在内壁光滑的半球形碗底,两球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1,每个小球对碗的压力大小均为F2。若两小球质量不变,而半径均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A.F1和F2均变大 B.F1和F2均变小C.F1变大,F2变小 D.F1变小,F2变大二、非选择题 【共4道小题,40分】16、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5个计时点为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1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A=16.6 mm、SB=126.5 mm、SD=624.5 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①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s;②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取2位有效数字);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用SA、SB、SD和f表示).17、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两小球的质量比为多少 18、一辆摩托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m=30 m/s,要想在3 min内由静止起沿一条平直公路追上在前面s0=1 000m处正以v=20m/s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则摩托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起动?:[来源:高[考∴试﹤题∴库GkStK][来源:]19、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物体在斜面上匀加速下滑时的加速度a;(2)t=0.6s时的瞬时速度v.一、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少选得2分,有错为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C C AC BD BD B B[来源:]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B A AD A C B高﹤考★试∵题я库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1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25×2=50分)1、“陛下”本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下”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陛下”称为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2、《礼记·礼运》记载:“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文中的“制度”是指A.礼仪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井田制3、历史漫画以其独特的方式反映了历史知识,深受学生喜欢。下列对右边这幅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B.“任天者定,任人者争; 定之以天,争乃不生”C.它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D.维系了奴隶主的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4、公元前651年,齐国国君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在盟辞中,有“诛不孝、无得更易太子、不许以妾为嫡妻、不得私自分封国邑”等条文。这件史实不能说明A.当时社会发生着重大变革 B.当时宗法制受到破坏C.需要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D.要求妻妾平等维护家庭秩序5、“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增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剥削C.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D.有利于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6、《宋史》卷一《太祖纪》对陈桥兵变有如下记载:“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有以黄衣加太祖(即赵匡胤——引者注)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以下能体现文中“黄衣”功能的是A.“衣,依也” B.“衣,隐也”C.“衣,所以表贵贱也” D.“衣,身之章(障)也”7、据《文献通考》记载:“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 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内外相制” D.地方贫弱导致对辽、西夏战争失利8、《元史·百官志》中说:“世祖即位,登用老成(登用老儒),大新制作(大规模修改典章制度)……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这充分说明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B.地方机构长官为蒙古人和汉人,且掌握实权C.反映了当时民族的团结和融合D.元代地方设行省,行省之下则有路、府、州、县9、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兵部尽速调兵迎敌; 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一现象发生在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10、清朝末年,清廷派遣五大臣出使西洋考察政治。五大臣在考察报告中提到德国时说:“德国以威定霸……立国之意,专注重练兵。故国民皆有尚武之精神,即无不以服从为主义。……其人民习俗,亦觉有勤俭质朴之风,……盖其长处,在朝无妨民之政,而国体自尊;人有独立之心,而进步甚猛。”材料反映五大臣对德国政治制度的态度是A.否定,国民享有参政权利、“有独立之心”,不利于加强专制统治B.否定,让国民尚武、“无不以服从为主义”,有违中国传统礼教C.赞赏,德国保留了专制主义传统且成为强国,这是清王朝向往的D.赞赏,德国用武力实现了国家统一和富强,并在一战中取得主动11、古雅典历史记载:在雅典“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梭伦时期曾制定一项特别法令,规定任何公民“当发生内争之时,不论加入任何一方者,将失去公民权利”。这表明A.雅典民主政治是全体雅典人的民主 [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B.雅典的法律鼓励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C.雅典民主政治中存在着派别之争[来源:]D.雅典民主政治中存在着利用公务徇私的现象12、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A.民主的广泛性 B.决策的科学性 C.程序的复杂性 D.公民集体参政13、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C.实行陶片放逐法 D.轮流执政; 抽签选举14、《十二铜表法》中,设有“获得物占有权法”,其一是“占有时效为两年,其他一切物品则为一年”,其二是“不愿意确定丈夫对自己有支配权的妇女,每年应离开其家三夜,因而中断占有的一年时效。”下列各项对材料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A.强调了物品所有者对物品的占有权B.强调了妇女在社会活动中的独立自主地位C.突出了物品的所有权及归属的理念 D.是奴隶制度在意识、观念上的表现15、“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材料中的法律是指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16、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 B.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 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17、《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殷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为“警惕”专制政治,“制定者们”采取的措施有:①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②国会可以随时对总统提出弹劾。③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国会的批准。④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行为。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8、美国1787年宪法序言指出:“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下列对其理解最准确的是A.宣告了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B.阐明了制定宪法的目的和宗旨C.提出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这是人权与自由的宣言19、“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2/3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A.中央集权原则 民主原则 B.分权与制衡原则 民主原则C.自由平等原则 分权与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分权与制衡原则20、2009年5月20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90票对6票的压倒性表决结果,否决了奥巴马政府用于关闭关塔那摩监狱的拨款提案。这是民主党占据绝对优势的新一届国会首次与奥巴马政府出现重大政治分歧。这表明A.美国总统要对国会负责 B.美国总统由国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C.美国国会对总统有制约作用 D.美国国会拥有最高权力2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威尔逊带着他已宣布的战后和平计划出席了巴黎和会,但他带回美国的包括国联盟约在内的凡尔赛和约遭到了参议员否决,威尔逊试图建立‘战后国际秩序’的努力以失败告终。”这说明在美国①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②国会对于总统的行为有制约作用。③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需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④总统没有权力与外国缔结条约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22、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就美国1787年宪法看,材料体现的原则是A.中央集权与分权制衡 B.联邦制与民主共和C.邦联制与分权制衡 D.邦联制与民主共和23、1877年3月,《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这种情况最终并没有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法国共和派力量的壮大 B.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人民不断斗争的结果24、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充分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B.“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D.“皇帝是国家元首”25、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A.德国推行海外扩张政策 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C.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 D.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二、非选择题(26题16分,27题20分,28题14分)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领领,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乒嗣君并不许立及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勃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材料二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学士)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者,谯让随之矣。众阁臣无不悄悄,惧者。 ——《皇明大政记》材料三 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手!吾以谓有宰相之识者,今之宫奴(宦官)也。——《明夷待访录》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请回答:(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 (2分)其理由是什么 (2分)起了什么作用 (1分)(2)根据材料二,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 (1分)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揣揣惧者” (2分)(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2分)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来源:高[考∴试﹤题∴库GkStK](4)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27、(20分)在东西方不同的制度下,国家大事的通过与否决、决策机构与程度各国不尽相同,反映了东西方政治决策系统的差异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①中国隋朝时对高丽用兵: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__________(1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来源:高[考∴试﹤题∴库]②公元前420年的雅典: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_________(1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③1840年,英国发动对清朝的鸦片战争,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______(1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④1914年,德国对英法宣战。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__________(1分);理由:_______________(2分)⑤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对日宣战,决策者(或决策机构)是____(1分);理由:___________(2分)(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丘吉尔 罗斯福①丘吉尔的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2分)②指出英国政体有别于美国政体的主要表现。(3分)28、(14分)人物语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材料二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经80多岁了,她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材料三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参观秦兵马俑后,曾与一个小女孩有以下有趣对话:克林顿:你为什么站那么高?小女孩:可以看清楚美国总统。克林顿: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小女孩:管美国人(民)。克林顿:(略微思索后)准确地说,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的政治发展趋势如何?(2分)从世界潮流的角度分析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2分)[来源:](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女王“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请举例说明。(2分)(3)材料三中小女孩和克林顿的说法为什么有差异?请从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加以说明。(4分)(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如何?(2分)高★考∠试 题.库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韩党发说明:1-6小题涂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下,13-15题分别涂在答题卡7-9题的位置上。以后高三月考选择题都这样涂。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每小题3分)每年农历7月初7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潮似乎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灵魂附体”的感觉,人们也似乎感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 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虽然,在近代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既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孽”而遭排斥,也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而受清算。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轻易消散。因而,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正如人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内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一边是煞有其事的“保护”,一边是毫无顾忌的破坏,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乐观。此外,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因而,传统文化由冷到热,固然有可喜之处,但里面的陷阱也着实不少。如果没有纯正的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这个过程不是一味呼吁回归传统或者抵御外来影响就能实现的,而恰恰是考验人们智慧和耐心的地方。1.下列表述属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项是 ( )A.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B.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C.应有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人们对传统文化不仅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还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D.传统文化可图谋利益,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2.以下不属于“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原因的一项是 ( )A.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B.传统文化作为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会轻易消散。C.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这和媒体给予的热情关注和商家的包装有关。D.在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曾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受清算。3.下列对“灵魂附体”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回归传统的热潮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来源:学优高考网]B.发现了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C.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实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D.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二、古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卖酒者传魏禧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②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③。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术者谈五行④,决卖酒者宜死。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注】①平事:评议事情。②子母:利息和本金。③责券:求取借据。④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数:多次,屡次B.事连吾侪 吾侪:我辈C.能偿者捐其息 捐:舍弃D.贫者立券还之 立:订立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卖酒者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 )①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②吾侪保甲贷乙金③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④且大饮啖,酬吾金也⑤尽取所偿负还之 ⑥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做生意时诚信厚道、热心助人,他的良好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B.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为甲、乙二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卖酒者急人所急,为乡亲仗义疏财,慷慨解囊。C.在术者断决的死期将至之时,卖酒者神情自若地处理自己的后事,他尽量让利于债务人,使他们将来免受债务困扰,表现了良好的德行风范和心理素质。D.本文构思新颖,不落俗套,作者没有着力叙述卖酒者如何经营谋生,发家致富,而是突出写他为人排忧解难,以表现他慷慨助人,乐善好施的长者风范。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8-9题。宿甘露寺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注: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来源:学优高考网]8.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 ,竞周容以为度。(屈原《离骚》)(2)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况《劝学》)(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4)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5)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乙 选考题请从以下三、四两题中选定一道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题。转 身李汉荣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 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采,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楼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选自《南方日报》2008年9月13日,有删节)(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第①段“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一句中,“打捞”就是“寻找”的意思,它与 “人海”相呼应,显得别致而生动。B.第②段“转身,就是永别”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颇为耐人寻味的人生感受,同时也自然地引起下文。C.第④段开头对“秦岭深处”一段山路环境的描写,暗示了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得“秦岭女孩”“脸上满是羞涩”。D.从第⑤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的处世态度:即使是对擦肩而过的陌生乞丐,也应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关爱。E.“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句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因人生苦短而生的惆怅。(2)请结合上下文,说明④⑤段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具体含意。(6分)①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④段开头对“秦岭山路”相关环境的描写,作用是什么?(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题目“转身”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作者借不同情境中的“转身”,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1)-(4)题。好人是之郭启宏于是之卧病多年。期间曾住过中医院,虽不辨识探视者,犹能眼观电视里《茶馆》的画面,手指自己“哦哦”几声;今年春上我去协和病房看望,他沉疴绵惙,已经连电视也不能看了。回想起当年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从《龙须沟》里程疯子听知小妞子淹死时倚门搓泥的神情,到《茶馆》里粘贴“莫谈国事”后摩挲着双手走路的步态,便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酸痛,岂止是人世无常的浩叹,更有文化层面的惆怅……自从熟悉了于是之,我情愿回归荒诞的史学经典:世上只分好人和坏人,且带相,就像《镜花缘》所描绘,好人脚下一朵红云,坏人则一团黑气,望之即知,免得上当。我于1989年从北昆调入人艺。此前,我正经历着一段人生坎坷路,我当然愿意进入这座辉煌的艺术殿堂。如果记忆无误,从问题的提出,到调动的完成,前后不过短短五天!人常说,于是之办事优柔,我要说,谬也!于是之是个有肩膀头的爷们。是之希望我早日出作品,我则要求给予充裕的时间,实现由戏曲向话剧的“转轨”。他问,“多久?”我说,“两三年吧。”“能不能短点?”“努力。”事后偶尔碰面,他又问,“写了吗?”我说,“不是说好……”他狡黠一笑,“哦,忘了,不过,有了构思无妨谈谈,大家帮着出出点子。”我怀疑他的记性,感激他的好心,这叫大智若愚!转年初夏,我怀揣《李白》初稿,忐忑着轻敲他的办公室,他正开会,我抱歉地说,“只要一分钟……”他走到门外,小眼睛闪烁睿智,“有了?”我点点头。“写什么的?”“李白。”“我来!”他未看剧本就表态,分明是在鼓励我。“就是为你写的!”我也机敏起来,舌灿莲花。半个月后,是之约我共进工作午餐,不是二人,是三人,导演苏民介入了。从迷惘彷徨到云破天开,恍惚转瞬。一个艺术家的好品德贯穿于艺术行为的全过程之中。当我怀着感激之情回顾人艺对《李白》的经营的时候,我每每为是之的付出所感动。无论是艺术管理的理念,还是艺术创作的思维,都给人启迪。有一天,老于说,“我琢磨《李白》应有自身独特的形式,反正跟杜甫不一样,应该空灵一些。咳,我也没想好,我这是难为作者了!”啊,空灵……太对了,也太难了!我为此犯晕,辗转反侧好几晚,为了《李白》空灵,我可是一点也不空灵。反复最多的是全剧的高潮——李白与妻子分手,一种情投意合的最后诀别。“最后诀别”的必然性与“情投意合”的暂住性形成强烈的冲突,这正是戏剧性之所在!我和导演为这番发现而樽俎交欢。没想到老于看后却不满意。我懵了。又过了几天,老于说他又看了几遍,觉得似乎也只能这么写,他原先的意见收回。我又懵了!——我作剧几十年,遇到文化官员无数,愣是没有听说过哪位说过“意见收回”的话!我扪心自问,为什么老于看第一遍不满意,而后觉得还可以?其间有无直觉与思考的参差?戏剧流程不允许“思维暂留”,观剧自是“一次完成”,怎能奢望观众再看三看?我终于从老于的第一次直觉中悟出了毛病,于是,改!……啊,是之对我、对《李白》应该不是特殊关照。他有平民意识、平民视角,从来一视同仁。他长期领导创作,言论颇多警策。他说:“作品不是什么人抓出来的,而是作者写出来的。我觉得这个观念很重要,不好颠倒了。”“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们的劳动。要肯于承认自己不如作者,至少在他所写的题材上,你不如他们懂得多。”好些年前,我做过一个梦,我的戏上演了,我握着老于的手哭了,哭得很伤心,竟哭醒了。我很纳闷,我发表过近百部剧本,多半上演了,何以“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注】于是之: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文章在娓娓的叙述性语言中穿插一些精要的议论语句,使传主的精神风貌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B.文章结尾处详写梦境,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艺术地表现了“我”因剧本难以上演,愧对于是之的复杂感情。C.“更有文化层面的惆怅”,把作者难以言喻的心酸具体化,意在说明于是之舞台形象的渐行渐远是中华文化的一大损失。D.“于是之是个有肩膀头的爷们”,语言诙谐中又有赞叹,写出于是之先生性格中勇于担当的一面。E.为了突出于是之先生深厚的艺术修养,作者详写“我”创作《李白》剧本时,于是之先生给予我大量的指点与帮助。(2)依据文意,理解下列画线内容在文中所包含的深意。(6分)①“我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作品不是什么人抓出来的,而是作者写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为什么说“自从熟悉了于是之,我情愿回归荒诞的史学经典”,请结合传记内容加以简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关于《李白》剧本的修改,作者写道:“我终于从老于的第一次直觉中悟出了毛病,于是,改!”你怎样认识文中所说的“直觉”和“思考”。(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Ⅱ卷(表达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17分)1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B.为了这次遥远的北国之旅,我早早地就在脑海里储备了许许多多的神秘幻想和童话故事,以至于今夜在这美丽的拉普兰,我的梦境也变得光怪陆离。C.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D.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 )(3分)A.我校举办的数学、物理两个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农业机电课程。B.800个人,几千条胳膊,与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C.这将保证了粮食的大面积丰收。D.对他的错误,不但不应该袒护,而且还应该提出批评。1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哲学的追问是指向神秘的,无论是对世界还是对人生,哲学都欲追根究底,这就是所谓终极关怀。在这一点上,_______。然而,哲学却不肯满足于不容置疑的信仰,而要求对问题作出理由充足的回答。在这一点上,______。灵魂的提问,而让头脑来解答,这是哲学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困难。______。正是这一点结合了两种对立因素的品格使之成为比宗教和科学更伟大的东西。①哲学与宗教相似②哲学与科学相似③哲学又和科学一样④哲学又和宗教一样⑤哲学面对科学,敢思宗教之不思,又立足宗教,敢疑科学之不疑⑥哲学面对宗教,敢思科学之不思,又立足科学,敢疑宗教之不疑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16.下面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会徽,请仔细观察,理解会徽的含意,然后写一段说明性的介绍文字。(4分)。[来源:学优高考网]17、下面的漫画,内涵深刻、丰富。请拟写一个能揭示其内涵的标题(不超过6个字,不得以“无题”或“写字”为标题),然后说说理由。(4分)(1)标题: (1分)(2)理由: (3分)六、作文(60分)1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果戈里在自己的作品发表之前,有先请别人提意见的习惯。有一次,他写好一个剧本,把当时最有名的诗人茹科夫斯基请来。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年迈的茹科夫斯基有睡午觉的习惯,听着听着,不觉打起盹来了。过一会儿,诗人睁开眼睛时,果戈里对他说:"你看,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说着,就把剧本投入了火中。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来源:]4.解析:“立”为“立即”的意思。 答案:D5.解析:②不是卖酒者的行为。④是客人抱怨的话。可排除有②④的选项。 答案:C6.解析:B项,“为甲、乙二人的借货官司所牵连”错了。“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将”应翻译为“如果”。此项把未然当做已然,理解有误。 答案:B7.(1)天气非常寒冷,不以博弈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2)卖酒者聚集众多亲戚朋友,整治棺材更换服装等待死亡。(3)卖酒者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4)用来祭祀社稷的牲畜已经是合格的祭品了,稻粱已经很洁净了,并且按时祭祀从来没有错过或漏掉,可是国家还是遭受旱灾或者水灾,那么就毁掉原来的社稷,重立新的社稷。(5)我确实曾今能用斧子砍。虽然这样,但我的对象(搭档)死了很久了!自从惠子先生死了以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谁可以说话了!8.作者以甘露寺所处的地势为立足点,描绘了山川的雄伟壮阔。开头写小小的枕头却装着浩然的云气,而由于云气,遥远的千山万峰也近在身边了;低矮的木床下面却响着松涛之声,而由于松声,仿佛千沟万壑的风声也都响在耳边了,这表现了崇山峻岭的雄伟。至于“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更是突发奇想的神来之笔,以写“银山拍天”浪之大,以“开窗放入”写江之汹涌。作者正是以这样开阔的境界、宏大的气势抒发作者豪迈、进取的情怀。9、虚实结合。前两句弥漫山巅云气直入枕中是实写,然而这却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这是虚写。在这里,千峰万壑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魂的艺术境界。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种豪壮、崇高之美。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气势,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以荡涤心胸。10.(1)背绳墨以追曲兮 (2)金就厉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3))齐彭殇为妄作 (4)挟飞仙以遨游 (5)以手抚膺坐长叹。11.(1)解析:C项,错在“暗示了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得‘秦岭女孩;脸上满是羞涩’”,应是“用环境的幽美,烘托秦岭女孩的纯真、自然”;E项,错在“形象地表达了人生苦短的惆怅”。答案:CE(2)答案:①在山色、水声和花香中,秦岭女孩保持着最纯真的表情,因而这时的她是最美丽的。②转眼间,作者身边只有一个老年乞丐,却找不到他要寻找的那个中年乞丐。然而,他们同样生活在贫寒与苦难中。(3)答案:①为下文“秦岭女孩”的出现作铺垫;②用环境的幽美烘托“秦岭女孩”的纯真、自然。(4)答案:“转身”指的是人们在人生路途中与美好事物相逢机遇的短暂。(或答:失去美好事物的迅速)作者告诉人们:人生中任何美好的东西都是稍纵即逝的,因此要格外懂得珍惜。12.(1)BE(B项“愧对”的情感不当,E项写于是之先生帮助我,一是写其艺术修养之高,一是写其光明磊落的领导胸怀,侧重于后者)(2)①从上下文内容看,简单的“我来”,包含着于先生对“我”的鼓励,两个字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于先生对剧本的态度(3分)。②体现了于是之先生对话剧艺术的尊重,对话剧创作者的尊重(3分)。(3)因为作者在与于是之先生交往的过程中,了解到于先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1分)也是一位富有艺术管理理念、具有高超艺术创作思维的管理者。(1分)他对话剧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关心并鼓励创编人员的成长,尊重艺术,尊重编剧,敢于担当,光明磊落。(具体展开4分)(回答此题要抓住句中的“熟悉”“情愿”二词)(4)我认为文中的“直觉”和“思考”存在着密切联系(1分)。“我”从艺术创作的规律出发,思考于先生的意见,并最终进行了修改,是因为“我”认为,虽然于先生对剧本修改态度前后不一,但从“我”对于先生的了解中,我知道,于先生的“直觉”源于他曾经的对艺术的深入思考,正是因为思考的深入,才会在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身上体现了过人的“直觉”,也才会对剧本提出最初的修改要求,以至让“我”发“懵”(4分)。从文本中体现的“直觉”和“思考”的关系中,我懂得,一个人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方向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科学的思考之后,往往可以形成对问题的直觉反映,这种直觉是深思熟虑之后的自然反映。(3分)13.答案:BA命题者从感彩上设误来进行考查。“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C “记忆犹新”的意思是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前面不能再用“还”。D “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后面不能带宾语。14.答案:DA(这句话有两种理解(1)这两门课程是数学、物理短训班各开设的,即数学短训班开设了这两门课,物理短训班也开设了这两门课。(2)这两门课程是数学、物理短训班分别开设的,即数学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课程,物理短训班开设了农业机电课程。看来应该是第(2)种理解,应该在“开设”前加上“分别”。)B(不合事理,800人,不可能有几千条胳膊。)[来源:高[考∴试﹤题∴库GkStK]C(“将”和“了”时态不同,去掉副词“将”。)15.答案:C(前后照应)16.【现场答案】 2012年伦敦奥运会徽就像一幅抽象画,使人难以捉摸出其中的奥秘,只有London的五环旗可知和奥运会及伦敦有关系,会徽的右下角的花草象征了生命的活力。【评分分析】该答案可得1分。问题如下:①考生没抓住画面内容,也就是没看懂画面含意,当然不能很好地答题了。②“说明性的介绍文字”这一要求做的也不是很好,分不清什么是说明,什么是描写,这也是所有考生所欠缺的。【正确答案】 会徽以表示举办年份的“2012”数字通过变体形式成为主体,表示举办地点的“London”和奥运会五环标志分别被嵌在第一个“2”和“0”中。整个会徽包含了“2012”、奥林匹克五环及英文单词伦敦(London)。整个会徽象征着富有活力的奥林匹克精神及其能感染全世界人民的能力,伦敦2012年奥运会将是所有人的奥运会、所有人的2012。【增分提示】 这个题目重点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联想想象能力。做这样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审读文字,千万不可只注意图片,而忽略文字。17、示例:(1)进步与倒退(或:科技的两面性/双刃剑)(2)科技虽能满足人类需求,给生活带来便利,为人类造福,具有正面价值;但它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产生负面的影响。(拟写的标题符合要求,得1分;阐述的理由能揭示漫画的深层意义,得3分;如仅说明漫画的表层含意,酌情扣分;意思对即可)18.[可供选择的角度]A、严格要求出精品B、虚心是完善的重要条件(上两个是本质意义)C、要敢于"推倒重来"(这是从A、B项生发出来,从另一角度赞扬果戈里)D、对自己创造的成果应取审慎态度 E、何必付之一炬(这两个是逆向思维,在未弄清作品的要害之前,仓促焚毁不一定就是严肃的态度。)参考译文:(江西)万安县有个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一生从不欺负别人。有的人派奴仆、婢女来买酒,卖酒者一定问:“你能饮酒吗?”有的人(来买酒的)走路不稳跌倒摔破了装酒的器皿,卖酒者总是从自己家拿出瓶子,重新装好酒,让(买酒的人)拿着回去。因此,远远近近的人都称赞他是有德行的人。乡里有人多次聚在一块儿饮酒,评议事情不能决断,相互叹息。卖酒者询问道:“诸位为什么多次聚在一块儿饮酒,评议事情不能决断,相互叹息呢?”聚在一起喝酒的人说:“我们为某甲向某乙借贷提供了担保,某甲超过期限不肯还贷,将要被起诉。如果被起诉就会倾家荡产,事情也就会牵连到我们,我们几家人就不得安息了!”卖酒者询问:“你们担保了多少钱?”他们回答:“本息一共四百两。”卖酒者说;“这有什么值得发愁的呢?”立即拿出四百两帮他们偿还贷款,并不求取借据。有个用口袋背着很多东西在路上行走的人,遇着下大雪,不能继续前行。听说卖酒者是有德行的人,赶紧到他家寄宿。雪一连下了几天,卖酒者每天叫客人同自己赌博,并把赢来的钱拿来买酒买肉一同吃喝。客人大多数时候是赌输了,私下不高兴地说:“卖酒者竟不是有德行的人吗?然而我已经赌输了,还要大吃大喝,花费从我这赢的钱.”雪停之后,客人兑现了赌博所榆的输,准备出发。卖酒者笑着说:“哪里有主人竟用客人的钱买酒肉的道理?天气非常寒冷,不以博弈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卖酒者把从客人那赢来的钱如数还给了他。有个方术之士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判定卖酒者将死。方术之士判定的死期将到之时,卖酒者摆下酒宴,把他购置的田地屋舍的主人一起召来,说:“我以往买你们的田地屋舍,你们心中愿意吗?价格没有吃亏吧?”想要赎回的人按照当初契约的价格,价格不公道的,拿现金追补。又把向他借贷的人一起召来说:“你们借贷了资金若干,本息若干。”如果有人能偿还,不要他们还利息;如果是贫困的人,立即把借据给他们(不要他们偿还了),并且说,“不要让我的子孙为追索借贷让你们受苦!”到了方术之士判定的死期,卖酒者聚集众多亲戚朋友,整治棺材,更换服装等待死亡。卖酒者的脸色和平时一样,亲戚朋友面面相觑,等到半夜才散去。在那之后,卖酒者又活了七年。魏先生说:我听说卖酒者喜好赌博,没事就和自己的三个儿子终日赌博,争执起来没有家人之间的礼节。有人问他,他说:“儿子们好玩耍,不这样他们就会与别人赌博,败坏我的家产了。”唉!卖酒者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高#考%试﹤题 库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陕西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rar 陕西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rar 陕西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答案不全).rar 陕西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rar 陕西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rar 陕西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rar 陕西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rar 陕西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rar 陕西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