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2 原子的结构(2) 课题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2) 教学 目标 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认识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重点 离子的形成 难点 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区分 教法 启发诱导法、分析归纳法 学法 观察法、讨论归纳法 教学 资源 PPT课件、Flash动画等 教 学 过 程 整 体 设 计 及 实 施 基本设计 个性特色 创设情境 , 导 入 新 课 我们已经了解了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那么二者是如何形成氯化钠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离子》一节,就能搞清这个问题。 合 作 探 究 , 点 拨 释 疑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规律: 观察课本P54的图3-12所示的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P55的第一段文字,回答问题:看看你能发现哪些规律呢? 教师归纳: 原子种类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是否稳 定结构 得失电子 化学性质 金 属 <4 不是 易失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 >或=4 不是 易得电子 不稳定 稀有气体 8(He为2) 是 不易得失 稳定 教 学 过 程 整 体 设 计 及 实 施 基本设计 个性特色 合 作 探 究 , 点 拨 释 疑 学生讨论、思考。 找出不同的原子:稀有气体的原子、非金属的原子、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特。 二、离子的形成 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钠原子和氯原子形成氯化钠的过程,并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 交流展示:钠原子和氯原子形成氯化钠的过程。 学生阅读课本P55的最后一段文字,思考: 什么是离子?阴阳离子如何区分? 总结提升: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巩固训练 课堂练习题(PPT) 教师点拨并评价完成情况。 课堂小结 想一想: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1.稀有气体的原子、非金属的原子、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特点; 2.离子的形成与阴阳离子的区分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