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2 原子的结构(3) 课 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3)相对原子质量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过程方法 通过阅读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来学习有关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张青莲教授的史料,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 法 启发诱导法 学 法 阅读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资源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个性特色 创 设 情 景,激 趣 导 课 讲述:我们已经知道原子很小,但也有质量,让我们一起来看几种原子的质量。 投影:氢、碳、氧、铁原子的质量: 今天,这节课来学习《相对原子质量》就可以搞清这个问题。(板书本节课的课题) 倾听,并体会原子的质量很小,直接使用很不方便;并思考有什么可以更方便使用方法。 师 生 合 作, 探 究 新 知 一、相对原子质量 这样小的数字,无论书写、读数、记忆和使用都极不方便。正像以吨为单位来表示一粒小麦的质量一样不方便。所以国际上采用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6的文字,并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二、教师提问:原子的质量虽然很小,它又是由哪几种粒子的质量构成的?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什么上面? 三、原子中的几个数量关系(表4)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近似整数值)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钾 19 20 19 39 学生思考:观察表中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1.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2.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3.有的原子没有中子 阅读资料卡片:张青莲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了解化学式史知识 仔细阅读课本,积极讨论、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1.相对原子质量是怎样计算的? 2.相对原子质量是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3.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吗? 讨论交流得出下列表示式: 学生思考后得出: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课堂检测 课堂练习题(PPT) 教师点拨并评价完成情况。 归纳提升 想一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及算法 作业设计 完成课本P58的第4、5、6题。 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