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题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 目标 1.已知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反应物)的质量。 2.已知一种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规范的书写习惯。 重点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难点 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教法 启发引导 学法 分析归纳、动手练习 教学 资源 教 学 过 程 整 体 设 计 及 实 施 基本设计 个性特色 创设情境 , 导 入 新 课 点燃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2.说出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意义。 可见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 与 之间的 比,还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 ,利用这种 ,根据化学方程式就可以计算。 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经常涉及到量的计算,本节课就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 合 作 探 究 , 点 拨 释 疑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通过例题总结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1)根据题意设 ; (2)写出 ; (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 (4)列 ,求 ; (5)简明写出 。 通过自己学习,你对本课内容有何疑问? 例题1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吨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合 作 探 究 , 点 拨 释 疑 师:讲解与板演示范,强调格式规范性。 高温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 Ca0 + CO2↑ 100 56 X 10t 100:56==X:10t X==18t 答: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18t。 例题2 实验室通过分解KClO3的方法制取9.6克氧气,需KClO3多少克?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生:实际训练,注意规范性书写。 巩固训练 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克铜,需要氧化铜多少克? 2.把干燥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装入大试管加热,当反应不再发生时,冷却称重,得20.4克固体物质,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课堂小结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般可分为五步: 1.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2.写出并配平有关化学方程式; 3.求出有关物质的质量比,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出未知数; 5.简明地写出答案。 作业设计 课本103页 练习与应用2、3。 另印发家庭作业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