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二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全科11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二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全科11份)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实验班)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下列物质:①H2SO4、②CO2、 ③NaOH、④BaSO4、 ⑤NH3 、⑥SO2、 ⑦NH3·H2O 、⑧C2H5OH、⑨Cu、⑩氯化钠溶液按要求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弱电解质:④、⑦ B.电解质:①、③、④、⑦
C.非电解质:②、⑤、⑥、⑧ D.强电解质:①、③、④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
B.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C.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
3.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 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
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 B.向水中加入Al2(SO4)3固体
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 D.将水加热到100℃,使pH=6
4. 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O3-+H2OH3O++CO32-
B.H2SO3的电离方程式H2SO3=H++HSO3-
C.C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2H2OH2CO3+2OH-
D.Fe3+的水解方程式:Fe3++3H2OFe(OH)3 ↓+3H+
5. 已知某温度下,水的KW =10-13, 在此温度下将pH=12的Ba(OH)2溶液a L和pH=2的盐酸b L混合后pH=10,则a:b的值为( )
A.9:1 B.1:9 C.101:99 D.99:101
6.常温下c(H+)最小的是( )
A.pH=0的溶液 B.0.03 mol·L-1 H2SO4
C.0.05 mol·L-1 HClO D.0.05 mol·L-1的NaHSO4
7.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电离出的阴离子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
A.Na2SO4 B.CH3COONa C.NH4Cl D.HClO
8.在由水电离出的c(H+)=10-13 mol·L-1的溶液中,一定还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Na+、HCO3-、Cl- B.K+、NO3-、Cl-、I-
C.Na+、Cl-、NO3-、SO42- D.NH4+、Al3+、Cl-、SO42-
9.在pH都等于9的NaOH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 离子浓度分别为Amol/L与Bmol/L,则A和B关系为( )
A. A>B B.A=10-4 B C.B=10-4 A D. A=B
10.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
A.NaOH固体 B.NH4Cl固体
C.CH3COONa固体 D.NaNO3固体
11.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
A.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B.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
C.强酸溶液和弱碱溶液反应 D.一元强酸溶液和一元强碱溶液反应
12. 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13.相同温度下,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
①20mL0.1mol/L(NH4)2CO3溶液   ②40mL0.02 mol/LBaCl2溶液
③40mL0.03 mol/L盐酸       ④10 mL蒸馏水
⑤50 mL0.05mol/LAgNO3溶液。则AgCl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③>②>⑤
C、⑤>④>①>③>② D、④>③>⑤>①>②
14.向100 mL0.2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O2448 mL,则最终溶液中粒子间关系不正确的是:( )
A.C(Na+)+C(H+)==C(HCO3—)+C(CO32—)+C(OH—)
B.C(H+)+ C(H2CO3)— C(CO32—) == C(OH—)
C.C(Na+)>C(HCO3—) >C(OH—) >C(H+)>C(CO32—)
D.C(HCO3—) + C(CO32—) + C(H2CO3) == 0.2mol/L
15. 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SO42-、HCO3-、Cl-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 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甲溶液含有Ba2+ B. 乙溶液含有SO42- C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含有Mg2+
16.现有等体积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溶液,将它们分别与V1 L、V2 L、V3 L等浓度的盐酸混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混合前三种溶液pH相等,将它们同等倍数稀释后,则NaOH溶液pH最大
B.若混合前三种溶液pH相等,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则V3>V1>V2
C.若混合前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则V1>V2>V3
D.若混合前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V1>V2>V3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计52分)
17.(10分) 常温下,将0.01mol NH4Cl和0.002mol NaOH溶于水配成1L混合溶液,
(1)该溶液中存在的三个平衡体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2)溶液中共有 种不同的粒子。
(3)这些粒子中浓度为0.01mol/L的是 ,浓度为0.002mol/L的是 。
(4)物质的量之和为0.01mol的两种粒子是 和 ___。
(5) 和 两种粒子数量之和比OH-多0.008mol
18.(12分)(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KHSO4 H2SO3
NaHCO3 Al(OH)3
(2).写出下列物质发生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NaHCO3 Na2S
NH4Cl CuSO4
(3).写出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Cl3和Na2S溶液混合:
Al2(SO4)3和NaHCO3溶液混合:
19.(16分,每空2分)(1)FeCl3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碱”)性,常温时的pH 7(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室在配制FeCl3的溶液时,常将FeCl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 (填“促进”、“抑制”)其水解。
(2)醋酸电离方程式: ,
氯化铝在水中电离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把氯化铝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
(3)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效果比冷的好,这是因为 。
20.(8分)某温度(t°C)时,测得0.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为11,则该温度下水的Kw=         .(2分)
在此温度下,将pH=a的H2SO4溶液VaL与pH=b的NaOH溶液VbL混合.
(1)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2,b=12,则Va∶Vb=     ;(3分)
(2)若所得混合液的pH=10,且a=2,b=12,则Va∶Vb=      。(3分)
三、计算题:
21.(6分)有PH为13的Ba(OH)2、NaOH的混合溶液100mL,从中取出25mL用0.025mol/LH2SO4滴定,当滴定至沉淀不再增加时,所消耗的酸的体积是滴定至终点所耗酸体积的一半。求:
(1)当滴到沉淀不再增加时,溶液的PH(设体积可以加和)(已知lg2==0.3)
(2)原混合溶液中Ba(OH)2和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高二化学答案(实验班)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D B A B C B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B C B A D D
二、填空题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性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I卷
一、选择题(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叔”或“爷爷”。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
A.强调血缘纽带 B.强调尊老爱幼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 D.有利于凝聚宗族
2.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
A. 郡国并行制度 B. 中外朝制度 C. 刺史制度 D. 郡县制
4. 唐朝元和十三年,皇甫鎛为了谄媚皇帝,上书请求减少官员的俸禄以节约朝廷开支。皇帝下诏书批准后却被给事中崔祐驳回,事情无果而终。根据材料来看崔祐是下列哪个机构的官员(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户部
5 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
A. 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6.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 秦、唐、元 B. 汉、宋、明 C. 秦、元、清 D. 秦、唐、明
7.下列措施有利于限制地方分权势力的是:( )
①秦朝实行郡县制 ②汉武帝推恩王侯子弟
③汉武帝设刺史 ④宋太祖派文臣管理州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雅典公民希米奥出身于商人家庭,他在家里接受私人教育,其父母主要关注的应该是( )
A.逆运算能力 B.外语水平
C.在学校考试时取得好成绩  D.能言善辩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
9. 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它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
A. 雅典是城邦小国 B. 雅典高涨的参政热情
C. 国家发放参政补贴 D. 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
10.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11. 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帝国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是征服世界最为持久的征服。”那些“征服世界的法律”源于( )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新敕》  
C.《查士丁尼法典》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12.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该段材料体现了( )
A.保护弱者 B.人人平等 C.公正合理 D. 注重证据
13“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14.按照英国责任内阁制的惯例,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那么内阁可能( )
①请国王重新任命 ②下台
③宣布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 ④重新选举首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的国家”。这里的“门面”是指( )
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B.皇帝权利至高无上
C.军国主义浓厚 D.议会拥有立法权
16.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D.法德两国君主立宪整体的确立
17.有学者认为“如果估计到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正在盛行君主制度的话,……不能不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一“伟大创举”是( )
A.实行政党政治 B.实行联邦制
C.实行民主共和制 D.创立内阁制
18.参加了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
A.美国不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受到任何力量的控制
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 D.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请思考,在宣战之前,双方政府要经过那些程序?( )
A. 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B. 德国:议会直接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C. 德国:皇帝直接宣战;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
D. 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 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20.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
2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22.列强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协定关税 ②领事裁判权 ③划定使馆界 ④在通商口岸设厂
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② C.④①②③ D.②③①④
23 20世纪初,一份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文中“维新党”的实践活动是( ) A.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B.倡导戊戌变法
C.领导义和团运动 D.领导辛亥革命
24.在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探究成为历史学习的手段之一。下列历史探究课题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
A.《浅议秦始皇与郡县制》
B.《从南书房到军机处—— 一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C.《论宋代行省制与中央集权的强化》
D.《“辉煌宏伟属于希腊罗马” —— 议西方近代文明与古希腊罗马文明之渊源》
25.“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其最主要的依据是( )
A.在“五四”运动中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B.在“五四”运动中出现了“三罢斗争”
C.“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D.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22分,共50分)
26. 地缘特色往往成为研究文明形成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自禹至桀传17君,14世,共四五百年。夏朝的统治中心在豫西晋南,四境“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这里的江为鸿沟水,……济指济水……河指今陕西、山西、河南三省间的黄河,淮指淮水。由此可见,夏朝领土范围大致东起豫东平原,西到华山,北起济水,南达淮河。”
----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 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 半岛上层峦叠嶂,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将希腊人分割在彼此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希腊出现两百多个奴隶制小国,史称“城邦”或“城市国家”。
----人教版《必修一》教材
请回答:
(1)从上述两则材料中可看出孕育了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摇篮各是什么?(2分)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产生的独特环境决定了它们各自怎样政治统治特色?简要分析原因(8分)。
(3)根据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出关于文明史的哪些认识?(2分)
27.(12分)西方人对古希腊罗马文明怀有无法释怀的感念,奉他们为西方文明之源。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五到六千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每隔十天集会一次。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部问题。五百人议事会由十个部落各派出五十个议员组成,它的职责是落实公民大会的决策,是一个总司一切事务的行政组织。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五百零一名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是否成立,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
----《世界通史》
材料三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
----《世界通史》
材料四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回答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这三个机构各自行使怎样的职能?它反映了古希腊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4分)
(2) 根据材料三、四归纳罗马法所体现的精神及反映的实质?(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古希腊罗马文明为近代西方文明提供了哪些基本原则?(4分)
28.(11分)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的图示、图片、图表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本特征是什么?图二与图一相比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图三该机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4分)
材料二
玛丽和威廉加冕典礼的场面
(2)图四中的场景记录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如何理解它的历史内涵?它标志着什么?它反映该国民主政治演变有什么特点?(4分)
材料三
本杰明·富兰克林设计的卡通图片
(3)该卡通图片的寓意是什么?它反映了此时的美国面临体制上的什么严重问题?这个问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3分)
29.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开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及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的原因。
并分析为什么中国能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和《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7分)
(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4分)
历史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A A B B D A D A D A B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D B C D C B B A B C D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1分,第28题15分共50分)
(2) 公民平等、公民人权、法律至上、理性、正义。(任答三点得3分)
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1分)
(3) 人民主权(1分)、
三权分立(分权制衡)(1分)、
法律至上、自由平等、人权、理性、正义等。(任答2点得2分)
28.(11分)
(1) 以分权形式达到集中皇权;废丞相权分六部;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每点1分,共4分)
(2) “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不流血的方式夺取了政权;
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妥协、渐进(改良)。(每点1分,共4分)
(3) 独立后的美国十三州各自为政,不团结;
松散的邦联制不能有效管理国家和维护国家利益;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每点1分,共3分)
29(15分).(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2分)
(2)英国请求中国援助;中国保卫滇缅公路或保卫大西南。(2分)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3分)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2分)
(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2分)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2分)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平行班)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选择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计54分)
1. 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g)+6B(g) 4C(g) +5D(g)。若经5s后,剩下的A是2.5mol,则B的反应速率是( )
A.0.45 mol / L·s B.0.15 mol / L·s C.0.225 mol / L·s D.0.9 mol / L·s
2.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根本原因是( )
A.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相等 B.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C.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3.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
C.反应CO(g)+NO2(g)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D.对于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4. 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 33% B. 40% C. 50% D. 65%
5. 当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充入氩气,平衡一定不移动的是( )
A. N2(g)+3H2(g) 2NH3(g) B. 2HI(g) H2(g)+I2(g)
C.PCl5(g) PCl3(g)+Cl2(g) D. 2SO2(g)+O2 (g) 2SO3(g)
6. 某温度下,反应SO2(g)+ O2(g) SO3 (g) 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 2SO2(g) + 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 )
A. 2500 B. 100 C. 4×10-4 D. 2×10-2
7.250℃和1.01×105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 △H=+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8.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只有④
9.对下列物质:①H2SO4、②CO2、 ③NaOH、④BaSO4、 ⑤NH3 、⑥SO2、 ⑦NH3·H2O 、⑧C2H5OH、⑨Cu、⑩氯化钠溶液按要求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弱电解质:④、⑦ B.电解质:①、③、④、⑦
C.非电解质:②、⑤、⑥、⑧ D.强电解质:①、③、④
10.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c(H+) B.pH C.NH3·H2O 的电离度  D.OH-的物质的量
11.已知:4NH3(g)+5O2(g) == 4NO(g)+6H2O(g) △H=-1 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
B.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C.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
13.碳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的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碳铵分解是因为生成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B. 碳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
C. 碳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判断不能自发分解
D. 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14.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CH3COOH B. Cl2 C. NH4HCO3 D. SO2
15. 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1mol/L的醋酸溶液中c(H+)=10-2mol/L
B. 醋酸以任意比与H2O互溶
C. 10mL 1mol/L的醋酸恰好与10mL 1mol/L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
D.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
16.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 )
A. 加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加入少量0.1mol/L盐酸,溶液中c(H+)减小
D. 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7.在含有酚酞的0.1 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则溶液颜色(   )
A.变蓝色 B.变深 C.变浅 D.不变
18.c(OH-)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的m倍和n倍,若稀释后两溶液的c(OH-)仍相同,则m和n的关系是(   )
A.m>n B.m=n C.m<n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6分)
19.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1 0.008 0.007 0.007 0.007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右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 。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 (NO)=2v正 (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该反应>;25 ℃时,生成1 mol NO2,热量变化为56.4 kJ。但是该同学由于疏忽,忘记注明“+”、“-”。根据题目信息,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5)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20.(16分)(1)H2S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H2S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时,电离平衡向_______移动,c(H+)_______,c(S2-) ________;
(3)向H2S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时,电离平衡向______移动,c(H+)_ _______,c(S2-) ________;
(4)若将H2S溶液加热至沸腾,c(H2S)________;
(5)若要增大H2S溶液中c(S2-),最好加入__________。
21.(16分)
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如图:
(1)“O”点导电能力为零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酸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若使C点溶液中的c(CH3COO-)提高,在如下措施中,可选(  )
A.加热 B.加很稀的NaOH溶液
C.加固体KOH D.加水
E.加固体CH3COONa F.加Zn粒
(4)在稀释过程中,随着醋酸浓度的降低,下列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量是(  )
A.c(H+) B.H+个数
C.CH3COOH分子数 D.c(H+)/c(CH3COOH)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高二化学答案(平行班)
一.选择题(下列选择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计5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D D D B C D A A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C D A D A B C 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6分)
20.(16分) 
(1)H2S=?H++HS-,HS-= ??H++S2-
(2)右 增大 减小 (3)右 减小 增大
(4)减小  (5)NaOH固体
21.(16分) 
(1)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2)B>A>C  (3)ACEF  (4)BD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农七师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上)第二阶段考试
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1、下列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A.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根本观点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 D.世界观就是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
2、目前,专业迷信网站越来越多,网上迷信活动日益猖獗,还有些网站利用迷信活动非法敛财,令人担忧。对于迷信思想,我们必须反对,这是因为( )
 A.迷信思想和行为是脱离现实的   B.世界观就是哲学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哲学要是不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据此回答3-4两题。
3、“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是指(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指导
4、“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说明( )
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
C.具体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5、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史,莫之与先。”而朱熹说:“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这两种观点体现了(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B.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
6、“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对于这一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
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③表现为一定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④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这是属于(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8、资本主义社会产生至今,经历数百年,虽然不断发展,但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始终是资本主义。这说明(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一成不变的事物是存在的
C.静止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D.事物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有存在着相对静止
新华网2011年7月9日专电,在以“维基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维基行业峰会上,互动百科发布2011年互联网上半年十大热词榜单,微博打拐、福岛核危机、“谣盐”“压力山大”、“淘宝体”、“咆哮体”等上榜。其中“谣盐”反映的是日本核泄漏导致的抢盐风潮事件,“压力山大”则反映出现代人面对压力的无奈。据此回答9-10两题。
9、新名词——“压力山大”、“淘宝体”等的出现和流行,反映出的哲学道理是( )
①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热词“谣盐”取自“谣言”的谐音,意即空穴来风。从哲学的角度看,谣言来自于( )
A.人脑,因为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
B.人们的想象,因为谣言是不属实的错误意识
C.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D.物质世界,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1、“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
A.世界的永恒发展的 B.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12、由于在非洲相继出土了被认为是最早的人类遗骸化石,人类“走出非洲”说一度占了上风。最近几年,亚洲和欧洲考古所发现的人类化石的年代并不晚于在非洲发现的那些化石。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这表明( )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     B.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    D.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3、地理学家对新疆哈密茫茫戈壁中奇特的、规模浩大的雅丹地貌群的野外考察,揭开了这片死亡之地沧海桑田的地质变迁的神秘面纱。发现大量恐龙化石和始祖鸟化石,地理学家推断出这里曾经是一片森林。此后又发现了大量的时间更为久远的珊瑚化石,依据珊瑚的生活习性判断,它应该是生活在水深不超过200米、水温在18摄氏度以上的热带浅海域中。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
 A.科学家在不断地探究自然之谜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C.事物的变化是杂乱无章的      D.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14、中国农业目前依然是以小农经济的小生产为主体,小农经济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直接结合的经济制度,面对社会化大生产,有其脆弱性;而在社会变迁中,又有其稳固性。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相对滞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仍然是个薄弱环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经历较长的时间逐步演进,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③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④物质世界是绝对的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5、漫画《如此用力》启示我们要(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C.相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
D.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16、“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的诗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其哲学寓意是( )
A.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固定的模式
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C.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17、2009年H1N1流感的爆发,推动人们对这一病毒的研究和认识。2011年,国家H1N1流感参考实验室疫苗研制和诊断技术研究再次取得突破。三种新型猪流感疫苗研制和一项猪流感诊断技术研究获得成功。上述事实说明( )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④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正是在长期的历史比较中,考虑选择我们党作为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作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中国人民的举动主要体现了意识活动的( )
A.目的性和计划性 B.自觉选择性  C.主动创造性 D.客观物质性
19、对于精彩的幽默和笑话,女性的反应比男性更明显,产生这种差异的生理基础源于女性大脑的左额前叶皮质及负责对外来刺激产生反应的伏隔核比男性更加活跃。材料表明(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来源于人脑 D.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20、近几十年来,人们在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后,对人类能否征服癌症这个问题的回答越来越肯定了,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癌症生物系主任马克思·艾塞克斯预测:大约再过五十年到一百年,人类将摆脱癌症这个恶魔。这表明( )
 A.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 
B.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C.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D.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21、许多成功者有这样一句经验之谈:“脑子决定步子”。这句话主要强调了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D.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2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最重要的特征是( )
A. 科学性 B 革命性 C 辩证性 D 实践性
“大坝横跨长江天堑,电能照亮半个中国,万吨巨轮直达重庆,下游六省再无水祸”,自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后,三峡将按照人们的意志发挥巨大效益的美好前景再次吸引了国人的注意。据此回答:
23、上题材料充分说明( )
①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②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客观世界
③人们利用规律的前提是服从规律
④人们可以改变规律,使其服从人们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国家制定“十二五”规划,主要目的是对下一个五年的发展提出指导思想和重大原则,明确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以统一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同心同德为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奋斗。这表明( )
 A.人们的认识能力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B.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C.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52分)
25、(9分)在哲学发展史上,从根本上存在着两个基本派别,这两个基本派别的斗争推动着整个哲学的发展进程。
(1)哲学上存在的两个基本派别指什么?划分它们的标准是什么?
(2)简述这两个基本派别的主要观点。
26、(16分)1980年9月,我国以“一胎化”为中心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开始启动。30 年来,“一胎化”人口政策在中华大地全面实施,我国的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和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整个社会贫困落后的局面已经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一胎化”人口政策在实现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同时,因其违背人口自然规律和政策实践中的问题,加速了我国人口内部结构的变化并致使其很快失衡。
在 2011 年的“两会”上,有不少代表委员呼吁放开二胎政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疾呼,应该从今年开始调整独生子女政策,凡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放开二胎,用三到五年时间,全面实行这个政策。
(1)实践具有哪些特点?
(2)请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27、(15分)“物价飞涨”成为百姓对2011年中国经济的最直接感受。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以“物价飞涨——我们共同关注”为主题开展了思想政治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2010年12月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考虑到经济已经开始企稳回升,同时通胀问题日益严重,2011年的货币政策将从“适度宽松走向稳健”。
2011年10月24日至25日,温家宝总理在天津滨海新区调研时强调,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判断经济走势出现的趋势性变化,宏观政策要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今年以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后,物价较快上涨的势头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运用辩证唯物论观点,感悟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哲学智慧。
28、(12)辨析: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需要放弃一切主观意识。
高二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B D A D B D C C B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C D B C B A C C D A B
25、(9分)(1)两个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划分它们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2)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8、(12分)(1)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我们对主观意识要辩证地分析,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反对错误的思想意识。?
(3)无论是正确的思想意识还是错误的思想意识,都不能成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如此用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性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 择 题 :(共30小题,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总计60分)
1.台湾海峡属于 (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下列河流中,不是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是 ( )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雅鲁藏布江
3.宁夏平原农业用水主要来自 ( )
A.河水 B.雨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
4.关于我国地形、地势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复杂多样并交错分布
B.山区面积广,地表形态单调
C.地势东高西低,大至呈阶梯状分布
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沿海降水丰沛
5.我国受水蚀作用最强烈的高原是 (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6.下列支流属于长江上游的是 ( )
A.赣江 B.汉江 C.嘉陵江 D.湘江
7.有关我国有色金属说法正确的是 ( )
A.湖南水口山的锡    B.湖南锡矿山的铅锌
C.江西德兴的铜   D.广西平果的锑
8.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水旱灾害,与此相关的因素是 ( )
A.地形复杂   B.海岸线漫长
C.夏季风强弱变化 D.纬度位置
9.以下省会在非季风区的是 ( )
①乌鲁木齐 ②杭州     ③西宁  ④洛阳
A.①      B.①③     C.①②    D.都不是
读某区域图,回答10—12题:
10.M点附近有我国储量居世界首位的矿产是 ( )
A.江西大余的钨矿 B.云南个旧的锡矿
C.江西德兴的铜矿 D.湖南水口山锑矿
11.图中四地适合晒海盐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2.N是著名的农业生产基地,其农产品主要有 ( )
A.稻米、甘蔗 B.蚕丝、天然橡胶
C.油菜 、棉花 D.柑橘、苹果
读某区域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铁路线的名称是 ( )
A.包兰线 B.兰青线
C.陇海线 D.兰新线
14.M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酸性土壤改良 D.沼泽化
15.N城市是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自然资源是( )
A.镍矿 B.石油 C.稀土矿 D.钾盐
读下图回答16~17题:
某学校利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进行夏令营活动,他们分别考察了下图中A、B、C、D四地,根据图中信息(图中黑粗线为铁路线)回答问题。
16.A、B两城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是 ( )
A.棉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钢铁工业、毛纺织工业 D.化学工业、钢铁工业
17.同学们到达C山脉时发现该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造成C山脉两侧景观不同的主要要素是 ( )
A.热量 B.降水 C.海拔 D.人类活动
读下图,回答18~21题:
18.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分别是 ( )
A.地形、水源
B.水源、气温
C.水源、光照
D.土壤、地形
19.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 )
A.太阳能、生物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地热能 D.地热能、天然气
20.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海拔高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1.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 )
A.河谷灌溉农业——小麦 B.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C.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 D.山地畜牧业——滩羊
读图,回答22~24题。
22.图中A、B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
A.小麦、水稻 B.小麦、谷子
C.玉米、水稻 D.水稻、小麦
23.影响A、B两地区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条件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
C.水热条件不同 D.耕作制度不同
24.流经B地区的河流名称是 ( )
A.渭河 B.湘江 C.汉江 D.赣江
有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傣族造型优美的佛教建筑群、江边湖畔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该旅游区增添了无穷魅力。
25.阅读材料回答该旅游胜地所在省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6.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
A、回族 B、壮族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
27.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广东 ②广西 ③云南 ④台湾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28.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 )
①北方太阳高度低 ②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 
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A.①   B.①②   C.①②   D.①②③
29.我国汛期最长和水量最大的河流分别是 ( )
A.珠江、雅鲁藏布江 B.长江、淮河
C.珠江、长江 D.黄河、松花江
30.关于四大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B.黄土高原是古代黄河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
C.内蒙古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D.云贵高原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强烈
二.综 合 题 :(共4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40分)
31. 读下图“我国西部某省区图”,分析回答:(10分)
(1)写出地理事物名称
山地:① ,② 。
邻国:A ,B 。
(2)该地区修造的坎儿井,主要有利于------( )
A.调节大气的水汽 B.增加降水量
C.减少地下径流 D.减少蒸发量
(3)塔里木盆地 (矿产)资源丰富,也大面积种植棉花,其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准噶尔盆地主要种植 (作物),其降水略多于塔里木盆地是因为 。
32. 读下图,完成下列填空(10分):
(1)A为我国的邻国 ,B为 海峡,C为 海。
(2)D为 山脉,它是 阶梯和 阶梯的分界线。
(3)E为 山脉,它是 省和 省的分界线。
(4)本图所在的区域主要为我国的 丘陵。
33. 读中国局部地图,完成: (10分)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山脉是 、 (字母);属于地势中第一、 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字母);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__________(字母)。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 ,西侧的地形单元为 。
(3)①在 省境内;④在 (简称)省境内。
(4)图中铁路线的名称:a是_______铁路,bc是_______铁路
34.读我国重要地理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线是 的界线,B线是 的界线,C线是 的界线。
(2)一月均温0℃等温线大致沿 一线通过,我国东部此线以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耕地类型是______,以南地区的耕地类型是_____,主要 粮食作物是 。
(3)C线以东地区的地形以 和 为主.
农七师高级中学 2011—2012学年高二年级第二阶段测试
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 择 题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A D A C C C B A D A D B A
答案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题号 C B B C C B A C C A B C D C D
二.综 合 题 :
31.(1)天山、昆仑山、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2) D
(3) 石油
34.(1)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地势一、二级阶梯 地势二、三级阶梯
(2)秦岭—淮河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旱地 水田 水稻
(3)平原 丘陵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性考试
生物试卷(实验班)
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
1.下列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元素是
A.氮 B.氢 C.氧 D.碳
2.下列核苷酸中,在RNA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
3.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肌肉和肝脏细胞中含有糖原
B.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之一 C.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储存能源的物质
D.在动植物细胞中葡萄糖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4. 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体中的钙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B.无机盐能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C.萌发的种子结合水/自由水的值会升高
D.晒干谷物中水存在的状态主要是结合水
5.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烟草花叶病毒 ②衣藻 ③ 根霉菌 ④变形虫 ⑤酵母菌 ⑥念珠藻 ⑦乳酸菌
A.①④⑥ B.①②③ C.②⑤⑦ D.⑥⑦
6.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
D.人类认识细胞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7.如果有足量的三种氨基酸,分别是A、B、C,则他们能形成的三肽种类最多有
A.9种 B.3种 C.6种 D.27种
8.植物细胞能保持较固定的形态,这主要是由于存在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核
9.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动物细胞所具有的中心粒数目是
A.2 B.4 C.8 D.11
10.关于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真核生物的所有活细胞中均能观察到染色体
C.染色体、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D.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11.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都具有
A.少量DNA B.能量转换的功能
C.膜结构 D.运输蛋白质的功能
12.下列关于细胞质与细胞核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二者之间大分子物质交换的通道是核孔
B.细胞核控制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的生命活动
C.细胞保持完整性是细胞正常进行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
D.贮存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
13.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 D.细胞膜的两侧结构不对称
14.下列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一定不需要消耗ATP的是
A.K+ B.氨基酸 C.酒精 D.葡萄糖
15.ADP转变为ATP需要
A.Pi、酶、腺苷和能量 B.Pi、酶
C.酶、腺苷和能量 D.Pi、酶和能量
16.下列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酶在催化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会发生改变
C.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D.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同
17.如图为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请判定A和B分别为何种色素
A.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C.叶黄素、叶绿素a
D.叶绿素a、叶绿素b
18.下列有关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外膜和内膜上
B.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C.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外膜、内膜和基粒上
D.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19.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A.增加室内CO2浓度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C.增加光照强度 D.采用红色玻璃盖顶
20.下列关于蓝藻和小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叶绿体
B.都有光合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C.细胞中都具有核糖体与线粒体
D.新陈代谢同化类型与硝化细菌不同,都为自养型
2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滤纸条最下方的色素带呈现蓝绿色
B.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B不能过量的原因是其会与试剂A反应
C.鉴定花生子叶中脂肪时,用苏丹Ⅲ染色后,需要用水冲洗浮色
D.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一般程序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22.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海带细胞中的碘比海水中的高许多倍,说明海带细胞吸收碘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B.人体某些白细胞吞噬病菌要依靠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用高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洋葱鳞片叶细胞质壁分离
D.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
23.下列关于洋葱鳞片叶细胞吸水或失水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放入浓盐酸中,细胞会发生渗透作用而失水
B.置于蒸馏水中,会导致细胞破裂。
C.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将紧紧靠在一起
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属于渗透作用
24.下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呼吸曲线a、b、c分别代表了
A.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  
B.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
C.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  
D.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
25.下列关于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14C标记CO2,可用于研究光合作用中能量的转换过程
B.用18O标记葡萄糖,则在有氧呼吸中18O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C.用3H标记尿苷,一段时间后检测,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核仁、线粒体和核糖体中
D.用3H标记亮氨酸,其将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
26.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B.乳酸菌、酵母菌细胞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C.只有含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有机物合成
D.抑制根细胞膜上载体活性或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其吸收无机盐离子
27.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
A.AB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B.B点细胞液浓度最小,开始吸水
C.BC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到原来位置
D.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
2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氧气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
B. 糖蒜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C. 葡萄糖进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 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膜上的载体蛋白
29. 在右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自变量的是
A. 催化剂
B. 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C. 产生气泡量
D. 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
30.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能正确表达细胞吸水速率变化过程的是
31. 将不同洋葱鳞片叶细胞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种状态的细胞,
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这3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
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A.A>B>C B.A<B<C
C.B>A>C D.B<A<C
32. 关于酶的性质,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B. 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C.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类特殊有机物,其中大多数酶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D.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酸碱度影响
33.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
最可能的实验现象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
B.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
C.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蔗糖和蔗糖酶 D.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34. 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h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l,CO2增加48ml,则在1h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A. 1/3 B. 1/2 C. 2倍 D. 3倍
35.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下列因素对酶活性的影
响可用右图表示的是
A.温度 B.反应物浓度 C.pH D.抑制剂浓度
36.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
B.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C.a、b、c表示底物的浓度,则a>b>c
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a>b>c
37.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并向这三个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有氧的条件下,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和H2O的试管是
A.甲 B.丙 C.甲和乙 D.丙和乙
38. 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量)的变化曲线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加一倍后,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
B. 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C. 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D. 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39.下图表示某种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外界氧浓度10%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只有无氧呼吸
B.C点植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C.为了有利于储藏蔬菜或水果,储藏室内氧气的浓度应调节到图中内A点
D.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1.5倍。
40.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为
A.低温、干燥、低氧 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C.高温、干燥、高氧 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
二、非选择题(共5题,40分)
41.(6分)凝乳酶能催化乳汁凝固,常用于奶酪的生产。为探究温度对凝乳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 取若干试管,分为A、B、C、D、E、F六组,每组两支试管,其中一支试管放入2mL凝乳酶,另一支放入2mL乳汁。
②将六组试管分别置于不同温度水浴15min。
③将每组试管中的凝乳酶和乳汁混合后在原温度下继续水浴,记录凝乳所需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 7.0 4.0 1.5 4.0 不凝
请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结果中,凝乳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表明酶的活性越 。
(2)A组中乳汁不凝固的原因是 。F组中乳汁也不凝固,若将其温度冷却至40℃,乳汁将 (会、不会)凝固,原因是 。
(3)通过以上实验, (能、不能)得出 “凝乳酶的最适温度是40℃”的结论。
42.(10分)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 (注:[ ] 分别填的字母及名称)
(1)该图所示若是细胞膜则模型称为 。 其基本骨架是[ ] ;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 ] 。
(2)该图所示若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3)a和d所示的跨膜方式是 ,该运输方式特点________。
(4)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 做材料,先让其在蒸馏水中吸水胀破,然后经过____________处理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
43.(6分)在冬季培育蔬菜的密闭温室中,研究人员测得室内24小时CO2浓度变化曲线如下图。
请回答问题:
(1)AB和EF段CO2浓度没有变化,表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大于、小于、等于)呼吸作用速率;若在E点适当通风,光合作用速率将会 (变大、变小、不变)。
(2)BC段CO2浓度明显上升,其原因是此时段植物细胞没有进行 作用;CD段CO2浓度增加缓慢的原因是温室内 导致细胞呼吸减弱。
(3)24小时中植物在 段积累有机物。(填写图中字母)
(4)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写出3个以上)。
44.(8分)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将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
(1)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
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B.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C.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2)假设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______________的量。
(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控制温度,不可直接加热。对于在90℃条件下记录的实验数据,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__________。
(5)请写出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10分)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形态、结构、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生命系统通过各个层次的信息和反馈调节等活动维持其自身稳定,执行其正常功能。图1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细胞间通讯中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一种方式。
(1)图1的⑨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特性是 。
(2)研究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美国科学家试图从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以这两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最可能依据是 。
(3)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禽流感病毒与图1中结构 (填序号)的化学组成最相似。
(4)若图1所示的分泌物是抗体,该细胞核内何种结构被破坏,上述抗体合成阶段将不能正确进行? (填序号),原因是 。
(5)图2中结构②的组成成分是 。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呼吸作用强度
时间(min) 4℃ 10℃ 20℃ 35℃ 55℃ 90℃
5 0 0.2 0.4 0.7 0 0
10 0 1.0 1.3 1.2 0.1 0
15 0.1 1.9 2.2 2.8 0.2 0
20 0.2 3.1 3.3 4.4 0.3 0
25 0.3 4.0 4.5 5.0 0.4 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高二物理试卷(实验班)
1、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 .如图所示,把一条导线平行地放在磁针的上方附近,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会发生偏转.首先观察到这个实验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A.奥斯特 B.爱因斯坦 C.伽利略 D.法拉第
2 .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0.2T,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长度为0.2m,导线中电流为1A. 该导线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
A.0.01N B.0.02N C.0. 03N D.0.04N
3.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4. 如图所示,A、B、C、D是滑线变阻器的4个接线柱,现把此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并要求滑片P向接线柱C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该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可能是
A. A和B B. A和C
C. B和C D. B和D
5.如图所示电路,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当电键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则两电阻阻值之比R1:R2为
A.1:2 B.2:1
C.2:3 D.3:2
6.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过的电流为I,设单位体积的导体中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的电量为q,此时电子的定向移动的平均速度设为v,在时间Δt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为
A.nvSΔt        B.nvΔt  
C.       D.
7.图所示是两个不同电阻的I-U图象,则图象①②表示的电阻及两电阻串联或并联后的I-U图象所在区域分别是
A.①表示大电阻值的图象,并联后在区域III
B.①表示小电阻值的图象,并联后在区域Ⅱ
C.②表示大电阻值的图象,并联后在区域Ⅱ
D.②表示大电阻值的图象,串联后在区域III
8.如图a所示是一个欧姆表的示意图,其正、负插孔内分别插有红、黑表笔,则虚线内的电路图应是图b中的图
9.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
B.由R =U/I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金属材料的电阻率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将一根导线等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滑动触点向b移动时
A.电压表的读数增大,电流表的读数减小
B.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都增大
C.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都减小
D.电压表的读数减小,电流表的读数增大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欧姆表的每一挡的测量范围是从0到∞
B.用不同挡次的欧姆表测量同一电阻的阻值,误差大小是一样的
C.用欧姆表测电阻,选不同量程时,指针越靠近右边误差越小
D.用欧姆表测电阻,选不同量程时,指针越接近刻度盘中央时,误差越小
12.在地球赤道上空,沿东西方向水平放置一根通以由西向东的直线电流,则此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由南向北 D.由西向东
13.有关磁场的物理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是矢量
B.磁感应强度的方向跟产生磁场的电流方向有关
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跟放入磁场中的受磁场力作用的电流方向有关
D.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其疏密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14.如图所示,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一束电子流以初速度v从水平方向射入,为了使电子流经过磁场时不偏转(不计重力),则磁场区域内必须同时存在一个匀强电场,这个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
A.B/v,竖直向上 B.B/v,水平向左
C.Bv,垂直纸面向里 D.Bv,垂直纸面向外
15. 水平长直导线中有恒定电流I通过,导线正下方的电子初速度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如图所示,则电子的运动情况是
A.沿路径oa运动 B.沿路径ob运动
C.沿路径oc运动 D.沿路径od运动
16.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一个电池组和一只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组的内阻是0.5Ω B.电阻的阻值为0.33Ω
C.将该电阻接在该电池组两端,电池组的输出功率将是4W
D.改变外电阻的阻值时,该电池组的最大输出功率一定大于4W
17 .如图所示,a和b是从A点以相同的动能射入匀强磁场的两个带等量电荷的粒子运动的半圆形径迹,已知ra=2rb ,则由此可知
A.两粒子均带正电,质量比ma/mb=4
B.两粒子均带负电,质量比ma/mb=4
C.两粒子均带正电,质量比ma/mb=1/4
D.两粒子均带负电,质量比ma/mb=1/4
18.如图所示,一导电金属板置于匀强磁场中,当电流方向向上时,关于金属板两侧电子多少及电势高低,判断正确的是
A.左侧电子较多,左侧电势较高
B.左侧电子较多,右侧电势较高
C.右侧电子较多,左侧电势较高
D.右侧电子较多,右侧电势较高
19. 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滑块从光滑、绝缘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强度为B,则滑块在斜面上滑行过程中(设斜面足够长),滑块
A.在斜面上滑行的最大速度为mg/qB
B.在斜面上滑行的最大速度为mgcosθ/qB
C.作变加速直线运动
D.在斜面上匀加速直线运动
20. 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水平粗糙桌面上,它的正中间上方固定
一根长直导线,导线中通过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即与条形磁铁垂
直)的电流,和原来没有电流通过时相比较,磁铁受到的支持力
N 和摩擦力 f 将
A. N 减小,f=0 B. N 减小,f≠0
C. N 增大,f=0 D. N 增大,f≠0
二.实验题(10分)
21 .用伏安法测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所给的器材有:电压表V(0–3–15V);电流表A(0–0.6–3A);滑线变阻器R(总电阻20 ),以及电键S和导线若干。
  (1) 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电表量程)
  (2) 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2.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测绘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的实验电路图。
①根据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②开关S闭合之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____端(选填“A”、“B”或“AB中间”)
③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画出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
三 计算题(30分)
23、某一用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m=50kg,电源的电动势E=110V。不计电源电阻及各处的摩擦。当电动机以v=0.90m/s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I=5A,由此可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等于多少?(g取)
                 
               
24.电磁炮是一种理想的兵器,它的主要原理如图所示。1982年澳大利亚制成了能把2.2kg的弹体(包括金属杆EF的质量)加速到10km/s的电磁炮(常规炮弹的速度约为2km/s)。若轨道宽为2m,长100m,通过的电流为10A,则轨道间所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为多大?磁场力的最大功率为多大?(轨道摩擦不计)
25.在图中的电路中,若 R1=4Ω,R3=6Ω,电池内阻r=0.6Ω,则电源产生的总功率为40W,而输出功率为37.6W。
求:1、电源内阻上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2、电源电动势
3、电阻R2。
26.如图所示,一束电荷量为e的电子以垂直于磁感应强度B并垂直于磁场边界的速度v射入宽度为d的匀强磁场中,穿出磁场时速度方向和原来射入方向的夹角为θ=600。求电子的质量和穿越磁场的时间。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高二物理试题答案(实验班)
一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CD A AC D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D A C C D AC B B BD C
二.实验题
21
三.计算题
23. 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有:
     
   
24 ,B=5.5×1O4T ,P=BILV=1.1×1010W
25 (1) 2.4w
(2) 20v
(3) 17Ω
26. ,由得, ,t=T/6= 。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R111111
S
R2222
A
U
图a 图b
θ
N
S
24图
B
F
E
I
I
×
×
×
×
×
×
×
×
A
B
θ
d
v
B
×
×
×
×
B
×
×
×
×
A
A/
θ
d
v
O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性考试
生物试卷(平行班)
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
1.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
2.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3.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大量增加而pH基本不 变。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
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
C.H2CO3分解成CO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
4.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 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5.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B.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C.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
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6.下列对于神经 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7.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8.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B.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当①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D.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9.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10.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11.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B.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12.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毒素是抗体 B. 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C. 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13.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
A.浆细胞 B. 过敏反应
C. 记忆淋巴细胞 D.免疫反应
14.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b、c、d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16.下图中甲为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过一段时间后,乙、丙、丁三图所示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
A. 向右弯曲 向左弯曲 向左弯曲
B. 向右弯曲 向右弯曲 向右弯曲
C.向左弯曲 直立生长 向右弯曲
D.向右弯曲 直立生长 向左弯曲
17.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中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 )
A.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B.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
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D.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18.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
B.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C.顶芽和幼茎中生长素浓度一般保持在促进生长的范围
D.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1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成熟
B.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植物果实的发育
C.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D.脱落酸在果实的成熟阶段含量最高,以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20.如图为一棵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左侧开口,右侧照光。如果固定幼苗,旋转纸盒;或固定纸盒,旋转幼苗;或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分别是( )
A.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B 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D.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21.关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就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均提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研究均已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
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2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反应过度攻击自身物质,引发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B.过敏反应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C.过敏反应一般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慢,无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免疫学的应用包括疫苗的制备、体内抗原的检测、解决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等
23.某草原上原有绵羊40000只,其中基因型AA、Aa和aa的个体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外地迁入了6000只基因型为AA的绵羊,且所有绵羊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 ( )
A.43% B.48% C.52% D.57%
24.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食物过咸或饮水不足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B.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有促进作用
D.下丘脑产生渴觉,使人主动饮水
25.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B.未经适应训练的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出现急性高原反应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寒冷时出现寒战
26.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 )
A.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突触
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组成
D.神经元的树突末梢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27.当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体内的一些组织或细胞会产生并释放组织胺。组织胺可使毛细血管舒张,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渗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从而引起水肿。组织胺对血管的调节方式属于 ( )
A.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免疫调节 D.神经和体液调节
28.接种乙肝疫苗一段时间后,人体内就会出现乙肝病毒的抗体。这种抗体的基本单位、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分别是 ( )
A.氨基酸、浆细胞、核糖体 B.氨基酸、效应T细胞、核糖体
C.核苷酸、浆细胞、核糖体 D.核苷酸、效应T细胞、核糖体
29.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体液中
C.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但能产生特异性的抗体
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
30.农民对农田喷洒DDT(杀虫剂)用于对蚜虫的防治,使用初期效果显著,后期蚜虫抗药性增强,效果甚微。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于长期使用DDT,使蚜虫的抗药性逐代增强
B.蚜虫的抗药性原已存在,与是否使用DDT无关
C.由于长期使用DDT,使蚜虫产生了适应性变异
D.蚜虫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0分)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中写字母,在“ ”上写名称。)
(1)图中毛细血管壁生活的内环境是
(写名称)。
图中A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 。氧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
(2)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 ,但机体能通过 调节方式,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3)某人严重营养不良时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 ] 渗透压下降,从而使[ ] 含量增多,出现 现象。
32.(15分)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名称是 __________,化学本质是 。
(2)当体内缺乏______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 。
(3)人遭遇寒冷环境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______,这种生理过程调节方式是______。
(4)依据上图如要促进雌性动物提前发情,可使用 激素。
(5)请用健康老鼠80只(雌雄各半)、 低中高三种浓度的雄激素溶液和必备的材料、试剂等进行实验设计,探究浓度不同的雄激素对老鼠性腺大小的影响。
①分组时应将雄性老鼠随机分成A、B、C、D四组。
②定时定量给A、B、C、D四组分别注射适量的 ,各组老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③一段时间后,测量雄鼠睾丸大小, 并 。
④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若 ,说明 ;
若 ,说明 。
33.(6分)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 ]中填序号,在___填名称):
(1)在A图中,②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________。④所示的结构属于
(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________。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 。
(3)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递的原因是在A图的[ ] 结构中,信号的传递是单一方向的,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 。
34.(9分)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细菌属于____________,共有食物链__________条。
(2)蛇占有的营养级是____________。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前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各占一半,此时该生态系统黄雀的最大容纳量为X;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有1/5来自螳螂,其它来自蝉,那么该生态系统的黄雀最大容纳量为____________。(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3)若要增强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平行班)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5:CCDCA 6—10:CCADD 11—15: ABBDB 16—20:ABACA
21-25 DCCCB 26-30 BA ADC
31.(10分)
(1)血浆和组织液 [B]组织液 自由扩散
(2)升高 神经和体液调节
(3)[C]血浆 [B]组织液 水肿
34. (1)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网) 分解者 3 (2)硝化细菌 含碳有机物(3)第四、第五营养级 1.96X(2分) (4)增加生物的种类 生物的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也就越稳定。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二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满分150 时间120分钟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 The manager demanded that Mary _______ it within a week.
A. finish B. have finished C. finished D. had finished
2. What difference will it ________ whether he knows or not
A. have B. get C. make D. take
3. --- Have you got any particular plans for the coming holiday
--- Yes. ________, I’m going to visit some homes for the old in the city.
A. If possible B. If ever C. If busy D. If anything
4. It was at this point that her acting career really _______
A. took on B. took up
C. took in D. took off
5. ________ genes, intelligence also depends on a right diet, a good education and a nice home environment.
A In addition B Beside C Apart from D Except
6. All the classes in this school _________ 60 students though they are of different ages。
A. are consisted of B. make up of C. is made up of D. consist of
7. In copying this paper, be careful not to ________ any word.
A. leave behind B. leave aside C. leave off D. leave out
8. _______stealing money, the man was brought to court.
A. Charging with B. Charged of C. Accusing with D. Accused of
9. Although there were various books here, I couldn’t put my hands_______ the one I wanted.
A. for B. on C. at D. to
10. Our monitor George was ill, so our teacher asked Henry to __________.
A. take his place B. take place C. take place of him D. take a place
11.She has mastered English grammar and ________ a large vocabulary without the help of a teacher.
A. solved B. explored C. acquired D. removed
12.What satisfies us is that the position of the house combines quietness and ________.
A. convenience B. efficiency C. variety D. settlement
13.It was not until the boat was ________ that they stopped waving their hands.
A. out of sight B. out of place C. out of control D. out of date
14.— Could you help me with my English this afternoon?
—Sorry,but I have made a(n) _______ to see the doctor.
A. promise B. agreement C. appointment D.message
15. The English are proud of the 30th Olympic Games _______ in London in 2012.
A. to be held B. to hold C. holding D. held
16. The medical reform in that country proved to be _____ failure, but as we know, success often comes after _____ failure.
A. a; the B. a; / C. a; a D. /; /
17. If my sister won’t go to the party, _________.
A. I will either B. neither will I
C. I neither will D. either I will
e and see me whenever ________.
A. you are convenient   B. you will be convenient
C. it is convenient to you  D. it will be convenient to you
19. Though _______ money, his parents managed to send him to University.
A. lacked B. lacking of C. lacking D. lacked in
20. Next to the temple ______ two small rooms ______ the monks can eat and sleep.
A. is, where B. have, where
C. are, in which D. has, in which
第二节: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The moment happened 30 years ago but it was still fresh in my memory. I was a college freshman and had 21 up most of the night before laughing and talking with friends. Now just before my first 22 of the day my eyelids were feeling heavier and heavier and my head was drifting down to my desk to make my textbook a 23 . A few minutes nap(小睡)time before class couldn’t 24 , I thought.
BOOM! I lifted my head suddenly and my eyes opened wider than saucers. I looked around with my 25 beating wildly trying to find the cause of the 26 . My young professor was looking at me with a boyish(孩子气的)smile on his face. He had 27 dropped the textbooks he was carrying onto his desk. “Good morning!”, he said still 28 . “I am glad to see everyone is 29 . Now let’s get started. ”
For the next hour I wasn’t sleepy at all. It wasn’t from the 30 of my professor’s textbook alarm clock either. It was instead from the 31 discussion he led. With knowledge and good 32
he made the material come 33 . His insight was full of both wisdom and loving-kindness. And the enthusiasm and joy that he 34 with were contagious(有感染力的). I 35 the classroom not only wide awake, but a little 36 and a little better as well.
I learned something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not 37 in class that day too. I learned that if you are going to do something in this life,do it well,do it with 38 . What a wonderful place this would be if all of us did our work joyously and well. Don’t sleepwalk(梦游)your way through 39 then. Wake up! Let your love fill your work. Life is too 40 not to live it well.
21.A. took B. divided C. stayed D. put
22.A. class B. test C. task D. lecture
23.A. platform B. pillow C. carpet D. wall
24.A. benefit B. help C. last D. hurt
25.A. heart B. mind C. thought D. head
26.A. trouble B. noise C. failure D. incident
27.A. angrily B. carelessly C. deliberately D. accidentally
28.A. smiling B. talking C. complaining D. shouting
29.A. active B. curious C. present D. awake
30.A. sound B. shock C. interruption D. blow
31.A. fascinating B. convincing C. puzzling D. encouraging
32.A. gesture B. sense C. humor D. design
33.A. strange B. natural C. handy D. alive
34.A. taught B. spread C. combined D. started
35.A. decorated B. filled C. left D. entered
36.A. clearer B. smarter C. quieter D. stronger
37.A. discussing B. speaking C. cheating D. sleeping
38.A. joy B. speed C. aim D. determination
39.A. work B. life C. journey D. college
40.A. hard B. complex C. short D. simple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I was in a terrible mood. Two of my friends had gone to the movies the night before and hadn’t invited me. I was in my room thinking of ways to make them sorry when my father came in. “Want to go for a ride, today, Beck It’s a beautiful day.”
“No! Leave me alone!” Those were the last words I said to him that morning.
My friends called and invited me to go to the mall with them a few hours later. I forgot to be mad at them and when I came home to find a note on the table. My mother put it where I would be sure to see it. “Dad has had an accident. Please meet us at Highland Park Hospital”.
When I reached the hospital, my mother came out and told me my father’s injuries were extensive. “Your father told the driver to leave him alone and just call 911, thank God! If he had moved Daddy, there’s no telling what might have happened. A broken rib(肋骨)might have pierced(穿透)a lung...”
My mother may have said more, but I didn’t hear. I didn’t hear anything except those terrible words: Leave me alone. My dad said them to save himself from being hurt more. How much had I hurt him when I hurled those words at him earlier in the day
It was several days later that he was finally able to have a conversation. I held his hand gently, afraid of hurting him.
“Daddy… I am so sorry…”
“It’s okay, sweetheart. I’ll be okay. ”
“No,” I said, “I mean about what I said to you that day. You know, that morning ”
My father could no more tell a lie than he could fly. He looked at me and said. “Sweetheart, I don’t remember anything about that day, not before, during or after the accident. I remember kissing you goodnight the night before, though. ”He managed a weak smile.
My English teacher once told me that words have immeasurable power. They can hurt or they can heal. And we all have the power to choose our words. I intend to do that very carefully from now on.
41. The author was in a bad mood that morning because _______.
A. his father had a terrible accident
B. his friends hadn’t invited him to the cinema
C. his father didn’t allow him to go out with his friends
D. he couldn’t drive to the mall with his friends
42. Why did the author say sorry to his father in the hospital
A. Because he didn’t go along with his father.
B. Because he failed to come earlier after the accident.
C. Because he was rude to his father that morning.
D. Because he couldn’t look after his father in the hospital.
43. The reason why the author’s father said he forgot everything about that day is that _______.
A. he just wanted to comfort his son B. he didn’t hear what his son said
C. he had a poor memory D. he lost his memory after the accident
44. What lesson did Beck learn from the matter
A. Don’t treat your parents badly.
B. Don’t be angry with friends at small things.
C. Don’t move the injured in an accident.
D. Don’t hurt others with rude words.
B
Sports can help you keep fit and get in touch with nature. However, whether you are on the mountains, in the waves, or on the grassland, you should be aware that your sport of choice might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nvironment.
Some sports are resource-hungry. Golf, as you may know, eats up not only large areas of countryside, but also tons of water. Besides, all sorts of chemicals and huge amounts of energy are used to keep its courses (球场) in good condition. This causes major environmental effects. For example, in the dry regions of Portugal and Spain, golf is often held responsible for serious water shortage in some local areas.
There are many environment-friendly sports. Power walking is one of them that you could take up today. You don’t need any special equipment except a good pair of shoes; and 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resources and your purse. Simple and free, power walking can also keep you fit. If you walk regularly, it will be good for your heart and bones. Experts say that 20 minutes of power walking daily can make you feel less anxious, sleep well and have better weight control.
Whatever sport you take up, you can make it greener by using environment-friendly equipment and buying products made from recycled materials. But the final goal should be “green gyms”. They are better replacements for traditional health clubs and modern sports centers. Members of green gyms play sports outdoors, in the countryside or other open spaces. There is no special requirement for you to start your membership. And best of all, it’s free.
4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author most probably in favor of
A. Cycling around a lake.
B. Motor racing in the desert.
C. Playing basketball in a gym.
D. Swimming in a sports center.
46. What do we know about golf from the passage
A. It is more popular in Portugal than in Spain.
B. It causes water shortages around the world.
C. It pollutes the earth with wastes.
D. It needs water and electricity to keep its courses green.
47. The author writes the passage to _________.
A. show us the function of major sports
B. encourage us to go in for green sports
C. discuss the major influence of popular sports
D. introduce different types of environment-friendly sports
48. The following are the functions of power walking EXCEPT_______.
A. It may help you control your weight.
B. It can make you feel relaxed.
C. It may help you have a sound sleep.
D. It can make you feel anxious.
C
Don’t you think your schoolbag is too heavy to bear The e-schoolbag will free you from the weight.
It is said that e-schoolbags are going to be brought into use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soon. An experiment with several hundred e-schoolbags will begin in seven cities: Beijing, Shanghai, Dalian, Shenzhen, Chongqing, Taiyuan and Shijiazhuang. And the e-schoolbags are going to cover all over China if the experiment shows to be successful. In fact, the e-schoolbag should perhaps be called an e-notebook. It is a small hand-held computers for school students.
Heavy schoolbags have long been a serious problem for school students. The average schoolbag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ighs up to 5 kilos. But the e-schoolbag will change everything. It is much lighter than a usual schoolbag, weighing under 1 kilo.
Also, it is no bigger than a usual book, but it can still hold all the things for study, such as a textbook, a notebook and exercise book. They could be made into chips that are as small as a stamp. The students can read the text page by page on the screen. They can still take notes using a special electronic pen. If they want to know the meaning or the pronunciation of a new word, or even e-mail their teachers, it’s just a press of a button.
In some foreign countries, it is becoming common. But it is hard to tell when people will receive this new form of study. Some say that e-textbooks can easily be broken, some say that it is not good to students’ eyesight to look at the screen for long. But only time will tell.
49.The e-schoolbag has many functions EXCEPT _______.
A. It can pronounce the words. B. It can send e-mails.
C. It can be used as a dictionary. D. It can phone somebody.
50.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e-schoolbags _______.
A. are not heavy as before but still large
B. are used as an experiment in Tianjin
C. are made of metal
D. are going to cover China if it shows to be successful
51.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general title of the passage ______
A. An Experiment In China B. Please Change Your Schoolbag
C. A New Invention, A New Schoolbag D. Chips
D
Hundreds of years ago, a Roman army came north from England to make war on Scotland. The Scots, a brave people, love their country. They fought hard to drive the enemy out of Scotland. But there were too many of the Romans. It looked as if the Romans would win.
  One night, the leader of the Scots marched his soldiers to the top of a hill. “We will rest here tonight, my men,” he said, “Tomorrow we will fight one more battle. We must win, or we will die.”
  They were all very tired. So they ate their supper quickly and fell asleep. There were four guards on duty, but they were very tired, too, and one by one, they fell asleep.
  The Romans were not asleep. Quickly they gathered at the foot of the hill. Slowly they went up the hill. Closer they came to the sleeping Scots. They were almost at the top. A few minutes more the war would be over. Suddenly, one of them put his foot on a thistle (蓟). He cried out and his sudden cry woke the Scots. In a minute they were on their feet and ready for a battle. The fighting was hard, but it did not last long. The Scots wiped out the Romans and saved Scotland.
  The thistle is not a beautiful plant. It has sharp needles all over it. Few people liked it. But the people of Scotland liked it so much that they made it their national flower.
 52. Hundreds of years ago, the Romans ____ .
A. came from the south through England to make war on Scotland  
B. came to the north of Scotland from England to make war on Scotland
  C. came from the north of England to fight the Scots
  D. came to the north from the south of Britain to fight the Scots
53. At the shout of a Roman soldier, all the Scots who were asleep at the hill ____ .
  A. began to fight the Romans hard
  B. stood up without putting on their shoes and began to fight
  C. woke and rose immediately, ready to fight
  D. put their feet into their shoes at once and were ready to fight
 54. The result of the war is that ____ .
  A. the Romans killed all the Scots
  B. the Scots defeated the Romans
C. the Scots were defeated
  D. the Scots were driven out of Scotland
 55. The Scots made thistle their national flower because thistle ____ .
  A. is lovely, though not beautiful
  B. gave them happiness
  C. is a kind of useful plant
  D. helped the Scots in wiping out the Romans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Every boy and every girl expects their parents to give them more pocket money. Why do their parents just give them a certain amount __56__
The amount of money that parents give to their children to spend as they wish differs from family to family. __57_ Some children get weekly pocket money. Others get monthly pocket money.
First of all, children are expected to make a choice between spending and saving. Then parents should make the children understand what is expected to pay for with the money. At first, some young children may spend all of the money soon after they receive it. Parents are usually advised not to offer more money until it is the right time. _58__
In order to encourage their children to do some housework, some parents give pocket money if the children help around the home. Some experts think it not wise to pay the children for doing that. _59_
Pocket money can give children a chance to experience the three things they can do with the money. They can spend it by giving it to a good cause. They can spend it by buying things they want. _60_ Saving helps children understand that costly goals require sacrifice. Saving can also open the door to future saving and investing for children.
A. One main purpose is to let kids learn how to manage their own money.
B. Some children are good at managing their pocket money.
C. Because helping at home is a normal part of family life.
D. By doing so, these children will learn that spending must be done with a budget.
E. Learning how to make money is very important for every child.
F. They can save it for future use.
G. Timing is another consideration.
四、短文改错(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请按要求改错,否则不得分!)
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同学相互修改作文。假设以下书信为你同桌所写,请你对其进行修改。文中共有10处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 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Dear Alice,
I have just got some good news to tell to you. I win a national prize for painting last week. My father was so pleasing that he suggested I go to England for holiday. I’d like to staying there for half a month, visiting place of interest and practicing my English as well.
We’ve been write to each other for near a year now. I have often dreamed of talk face to face with you. I imagine you’ll be on holiday yourself by that time. Perhaps we can go out to doing some sightseeing together.
五.单词拼写(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
1.Will you please give us a ____(实例)where the word can be used
2. one day she found a little old (照片) of herself, taken when she was a girl at school.
3.I still feel (内疚)about forgetting to post your letter. Can you forgive me
4.our (部门) deals mainly with imports and exports.
5.He must _____(集中)our efforts on improving education.
6. There is a wide_____________(变化,多样性) of patterns to choose from.
7.John was presented with his award at a ceremoney(典礼,仪式)which recognized the ______(勇敢,勇气)of ten people
8. I think he should __________ (申请)for the position immediately.
9.The birth of twins put ___________(压力)on them to find a bigger flat.
10.He took hold of the rope __________(牢牢地)。
6. 书面表达 (满分30分)
假设你是高中生李越,有感于校园中存在的随意涂写(to scribble)和乱丢垃圾(to litter)的行为,请用英语给校长写一封100字左右的信,信中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说明写信的目的
2.对这些行为进行批评
3.提出建议
注意:信的抬头,落款以及信开头第一句已经给出。
Dear Mr. Headmaster,
I am Li Yue, a student from Class1, Senior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faithfully,
Li Yue
答案:
单选:1-5ACADC 6-10DDDBA 11-15CAACA 16-20BBCCC
完型:
21.C 下一句提到作者的眼皮越来越沉,由此可知作者在晚上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熬夜”与朋友嬉笑、交谈。stay up表“熬夜”。
22.A 作者由于昨晚熬夜,在第二天的第一节“课”前就打瞌睡。
23.B 作者难以睁开双眼,头不由自主地垂到了课桌上,把教材当成限“枕头”。
24.D 作者认为上课前小睡几分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25.A 作者正在小睡,突然被一种声音惊醒,“心跳”加速,所以环顾四周,想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儿。
32.C 根据第44空前面的joy一词可知他不但知识渊博,而且很有“幽默”感。
33.D 他用渊博的知识和幽默让材料“生动”起来,come alive“变得兴味盎然,生动起来”。A项表示“奇怪的”,B项表示“自然的”,C项表示“方便的”,均不符合语境。
34.A 他用热情和快乐“授课”的方式富有感染力。that he taught with是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the enthusiasm and joy。
35.C 在这一个小时中,作者完全沉浸在教授的讲课中,所以“离开”教室时无比清醒。
36.B 受到博学多才的教授的感染,作者离开教室时不但非常清醒,而且“聪明”了一些,并且感觉好多了。A项与本句前半部分中的内容重复,故可排除。
37.D 上文提到作者在上课前睡着了,后来被教授以独特的方式惊醒,而且深受感染,由此可知作者学到的东西远比在课堂上不要“睡觉”重要得多。教授用热情和快乐感染了学生,所以作者感悟到的是“快乐地”把想要做的事情做好。下一句中的joyously也是线索提示。
38.A 教授用热情和快乐感染了学生,所以作者感悟到的是“快乐地”把想要做的事情做好。下一句中的joyously也是线索提示。
39.B 结合本段第二句中的“…going to do something in this life…”以及本段最后一句的开头部分可知作者所要强调的是不要在“人生”中梦游。
40.C 此处作者感叹人生“短暂”。其余选项都不符合语境。
阅读:
41-44 BCAD 45-48ADBD 49-51 DDC 52-55 CCBD 56-60 AGDCF
单词拼写:
1.case 2.photograph 3.guilty 4.department 5.concentrate
6.variety 7.bravery 7.apply 8.pressure 10.tightly
改错
Dear Alice,
I have just got some good news to tell to you. I win a national prize for painting last week. won
My father was so pleasing that he suggested I go to England for ∧holiday. I’d like to
pleased / happy a
staying there for half a month, visiting place of interest and practicing my English as well.
stay places
We’ve been write to each other for near a year . I have often dreamed of talk face to
writing nearly talking
face with you. I imagine you’ll be on holiday yourself by that time. Perhaps we can go
out to doing some sightseeing together.
do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150分钟,计150分)
一,社科类阅读欣赏?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12分,每题3分)??
疫病是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形成规模的聚居而发生的,并往往随着族群迁徙、商贸往来、征战侵略而传播。疫病对人们的社会行为、生活方式、思想与世界观的变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甚至促进了各种社会的转型。?
在14-17世纪从地中海地区传到欧洲大部分地区的“黑死病”瘟疫产生的影响是历史性和世界性的。首先,欧洲西部的封建制度受到沉重打击。“黑死病”涉及地区人口死亡多达1/4甚至1/2,造成了劳动力的奇缺,封建庄园对农奴的人身束缚不得不松弛以至瓦解,封建等级制的土地占有关系也难以维持,人对于自身生命、成就、价值观念在这场瘟疫的冲击中开始发展,人文主义的思潮涌现出来,文艺复兴正是在这个时期兴起的,这也是由于天主教会传统的信条和仪式在瘟疫和死亡面前显得软弱无力,许多人不得不思考自己如何在非常的环境中拯救自己,文艺复兴的思想对他们就有强烈的吸引力,因为它表现了对健康、完美与幸福的向往。?
瘟疫在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和殖民侵略中起到了更可怕的作用。法国史学家拉杜里称之为“疫病带来的全球一体化”。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随着而来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入侵美洲,他们带来的疫病成为美洲本地人最大的杀手。美洲本地人在孤立的状态下,对外来的疾病毫无抵抗力,绝大多数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后100年中陆续死亡。这就为欧洲人征服美洲并大量殖民提供了条件,但也造成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后来上千万非洲黑人被运往美洲当奴隶,特别是运到加勒比海、巴西等美洲本地人灭绝殆尽的地方。当然,美洲也将梅毒等疫病传到欧洲,梅毒的出现对欧洲近代性伦理及生活方式也有很大影响。此后,欧洲殖民者对澳洲和大洋洲的入侵,也使当地大多数的居民因其带来的疫病而死亡。欧洲殖民者在全世界的侵略扩张也带来了疾病的全球一体化,它影响到了今天世界人口的分布和“西方人”在其中的优势地位。?
在世界历史上几次重大转折中,瘟疫都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如果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以正确的方式应对疫病带来的挑战,这个社会与这种文化就会衰亡,反之这个社会与文化就会延续发展。在解开许多古代文明的兴亡之谜时,疫病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社会尽管有了先进的科技与医疗手段,但从艾滋病到“非典”的一系列的疫病流行,说明人类与疫病的斗争仍将继续下去。?
(选自《新华文摘》2004年第2期)
1.下列不属于“黑死病”造成的影响的一项是( )
A.封建庄园中的农奴获得了更多的自由。
B.封建等级制的土地占有关系受到极大冲击。
C.给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D.人们开始产生了对健康、完美与幸福的向往。
2.第三段说“瘟疫在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和殖民侵略中起到了更可怕的作用”,下列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绝大多数美洲人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后100年中陆续死亡。
B.上千万非洲黑人被贩运到美洲本地人稀少的地方充当奴隶。
C.梅毒的传入对欧洲近代性伦理及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D.澳洲和大洋洲的大多数当地居民因染上外来的疫病而死亡。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疫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
B. 14~17世纪发生在欧洲的瘟疫动摇了人们对天主教的信仰。
C.欧洲殖民者采用传播疫病的手段实现他们侵略扩张的目的。
D.每个古代社会的衰亡都与瘟疫的流行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洲瘟疫的流行为欧洲殖民者加速侵略扩张提供了便利。
B.现在人口较稠密的地区在历史上都没有发生过大的瘟疫。
C.如果能正确应对瘟疫的挑战,当时的楼兰国就不会消失。
D.“非典”的流行,说明目前我国的科技和医疗水平还很落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
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孥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 康保裔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再遇阵没 及:趁着
B.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
C.会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
D.援不至,遂没焉 遂:于是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 ) (3分)
①保裔选精锐赴之 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
③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
⑤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边境;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
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3分)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3分)
           
三,古诗欣赏.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海 棠
□ (宋)苏 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①,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
□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 ①崇光:美艳的光彩。
(9)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回答问题。(10分)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戎昱,唐代诗人。荆南人,登进士第。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建中中,为辰、虔二州刺史。集五卷,今编诗一卷。
(11)这首诗的体裁属于近体诗中的 ,题目中能涵盖全诗内容的词语是 。(2分)
(12)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
答:
(13)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5分)
答:
四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10分)
(14)心非木石岂无感? 。
(15) ,长使英雄泪满襟。
(16) ,惟有幽人自来去。
(17) ,栗深林兮惊层巅。
(18) ,使我不得开心颜。
(19)吴楚东南坼, 。
(20) ,还乡须断肠。
(21)________________,此恨绵绵无绝期。
(22)出师未捷身先死, 。
(23)江畔何人初见月?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8)题(25分)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集体性与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在以后多次说的, “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 l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予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王元<华罗庚》)
(2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
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
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
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
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
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25)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 请
简要分析(6分)
(26)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请简要说明(6分)
(27)“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 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 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10分)
(2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2010年4月6日,《鲁迅箴言》由三联书店出版。365条箴言,让读者感受到了鲁迅温馨的力量和韵致。
B.他性格内向,不善与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C.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走法其实很普通,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却对各种奥妙困惑不已。
D.上清寺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周公馆、桂园、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举手投足间都可以窥见历史的遗踪和时代的发展。
(2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李刚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C.近来,有些地方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的案件,且欺诈手法多样,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退税等为名的新型欺诈。
D.有专家认为,保护圆明园遗址的首要任务绝不是复建,哪怕是“部分”复建,而是研究、发掘她展现出的遗存或废墟的价值。
30. 模仿下面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另选两个陈述对象,再写两组与例句意思相连的句子,让整个句子成为连贯的排比句。 (4分)
例句:蓝天有深邃的灵魂,才能吸引星月;
山峰有高昂的头颅,才能俯视原野;
答:
七作文
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当你对世界不再有好奇心时,你不是在变大,而是在变老。
健康的好奇心会帮助你消除无知。?
感谢上帝没有让我的好奇心硬化,好奇心让我渴望知道大大小小的事情,这样的好奇心,有如钟表发条、发电机、喷射机的推进器,它给了我全然的生命。
(约翰·曼森·布朗)
是的,好奇心对于一个人的活力和创造极为重要,它会改写你的人生,而且它对人类、对世界也极为重要。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和看法 请以“好奇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一社科类阅读欣赏?1. D(D. 是文艺复兴运动带来的影响。)
7.D
解析:在康保裔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率领军队策应他,没有与他共同抗敌。
8参考答案:(1)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3分,其中“贷”,借,1分;“没”通“殁”,死亡,1分;“鬻”,卖,1分)
(2)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3分,其中“议”,建议,1分;“状”,情形,1分;“吾曹”,我们,1分)
【参考译文】
康保裔,是河南洛阳人。祖父叫康志忠,在攻打汴梁时战死了。父亲叫康再遇,跟太祖打李筠,又死在战场上。康保裔在周朝屡立战功,等到康再遇战死之后,皇帝下诏书让康保裔代替了父亲的职位,跟石守信一起攻下了泽州。又和一些将领在石岭关打败了契丹人,做了登州刺史。不久又作代州刺史,又做深州刺史,还做过凉州观察使。
后来真宗即位,把康保裔诏回朝内,因为母亲年老需要勤加奉养,拿上等的尊酒茶米赐给他。皇帝下诏书嘉奖了康保裔,又让他去做了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举入侵,诸将与契丹人在河间开战,康保裔亲选精锐的士兵参与战斗,恰逢傍晚,同契丹人约定第二天早晨打一仗。但第二天一早,契丹人就把他们重重包围,手下劝康保裔换掉盔甲骑马突围逃跑,康保裔说:“面临大难不能苟且偷生。”于是就决战。打了两天,杀死了不少契丹人,地下尘土都踩了二尺深,但最后弹尽粮绝,援兵却迟迟不来,所以战死了。当时皇帝驻扎在大名,一听到康保裔战死了震惊难过,皇帝两天不上朝,追赠康保裔为侍中。封康保裔的儿子康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康继彬为洛苑使。康继英等奉旨谢恩说:“父亲没有打胜仗就死了,陛下你不降罪给我们,我们就感到侥幸了,我们蒙受了超出一般的恩惠啊!”说完就流泪哭得爬不起来了。皇帝悲伤地说:“你父亲是为国家而死的,封赏,当然要厚重。”然后皇帝对左右的大臣说:“康保裔的父亲、祖父,全部战死沙场,现在他也战死了,他们祖辈都有忠心,绝对值得褒奖。”康保裔为人恭谨仁厚知礼节,好结交宾朋,擅长骑马射箭,箭无虚发,射飞鸟走兽没有不射中的。曾经手握三十支箭,拉满弓射出去,筈镝一个个被射了下来,人人都佩服他的射术之妙。康保裔大战无数,身上有七十处战伤。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皇帝知道后,就重重赏赐他。
当康保裔与契丹人血战的时候,援兵却迟迟不至,只有张凝、李重贵分别领兵策应,遇到契丹兵交战,康保裔被敌人包围,李重贵与张凝去救援,却腹背受敌,从申时到寅时全力作战,才把敌人击退。当时各个将领都损失大半了,只有李重贵与张凝回到军屯,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皇帝听说了这事,就嘉奖了李重贵与张凝
三,古诗欣赏.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
(24)(5分)
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D、E不给分。
(25)(6分)
(1)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2)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改行可使他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3)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
每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26)(6分)
(1)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2)重视改作业和回答学生的问题,启发深入思考;(3)教给学生“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读书方法。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对即可。
(27)(8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10分)
28.D
解析:“举手投足”一抬手一踏步,泛指一举一动。不合语境。
29.A
解析:B项搭配不当,“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以将“享受”改为“特色”;C项 宾语残缺:“出现了……的新型欺诈”后加“手法”;D项“遗存或废墟”与价值不搭配,删去“遗存”。
30.参考例句:大地有慷慨的心肠,才能哺育万物;大海有宽广的胸怀,才能容纳百川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高二物理试卷(平行班)
一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B.电动势越大的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
C.电源电动势的数值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D.电源电动势与外电路的组成无关
2. 如图所示,A、B、C、D是滑线变阻器的4个接线柱,现把此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并要求滑片P向接线柱C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该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可能是
A. A和B B. A和C
C. B和C D. B和D
3.如图所示电路,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当电键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则两电阻阻值之比R1:R2为
A.1:2 B.2:1
C.2:3 D.3:2
4.关于三个公式:①,②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公式①适用于任何电路的电热功率
B.公式②适用于任何电路的电热功率
C.公式①、②、③适用于任何电路电功率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5.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
B.由R =U/I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金属材料的电阻率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将一根导线等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6、对于欧姆定律,理解正确的是
A.从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B.从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从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随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D.从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7.如图所示,把一条导线平行地放在磁针的上方附近,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会发生偏转.首先观察到这个实验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A.奥斯特 B.爱因斯坦 C.伽利略 D.法拉第
8.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0.2T,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长度为0.2m,导线中电流为1A. 该导线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
A.0.01N B.0.02N C.0. 03N D.0.04N
9.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10.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a、b、c三盏灯均能发光,电源电动势E恒定且内阻r不可忽略。现将变阻器R的滑片稍向上滑动一些,三盏灯亮度变化的情况是
A.a灯变亮,b灯和c灯变暗 B.a灯和c灯变亮,b灯变暗
C.a灯和c灯变暗,b灯变亮 D.a灯和b灯变暗,c灯变亮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欧姆表的每一挡的测量范围是从0到∞
B.用不同挡次的欧姆表测量同一电阻的阻值,误差大小是一样的
C.用欧姆表测电阻,选不同量程时,指针越靠近右边误差越小
D.用欧姆表测电阻,选不同量程时,指针越接近刻度盘中央时,误差越小
12.在地球赤道上空,沿东西方向水平放置一根通以由西向东的直线电流,则此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由南向北 D.由西向东
13.有关磁场的物理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是矢量
B.磁感应强度的方向跟产生磁场的电流方向有关
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跟放入磁场中的受磁场力作用的电流方向有关
D.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其疏密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14 有A、B两个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从图线可以判断
A.电阻A的阻值大于电阻B   
B.电阻A的阻值小于电阻B
C.电压相同时,流过电阻B的电流强度较大
D.两电阻串联时,电阻B消耗的功率较小
15.如图所示,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一束电子流以初速度v从水平方向射入,为了使电子流经过磁场时不偏转(不计重力),则磁场区域内必须同时存在一个匀强电场,这个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
A.B/v,竖直向上 B.B/v,水平向左
C.Bv,垂直纸面向里 D.Bv,垂直纸面向外
16 如图所示,表示磁场对运动正电荷的作用,其中不正确的是
17.如图所示,一根通电直导线垂直放在磁感应强度为1T的匀强磁场中,以导线为中心,半径为R的圆周上有a、b、c、d四个点,已知c点的实际磁感应强度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B.d点的磁感应强度为0
C.a点的磁感应强度为2T,方向向右
D.b点的磁感应强度为T,方向斜向下,与B成450角
18.如图所示,一导电金属板置于匀强磁场中,当电流方向向上时,关于金属板两侧电子多少及电势高低,判断正确的是
A.左侧电子较多,左侧电势较高
B.左侧电子较多,右侧电势较高
C.右侧电子较多,左侧电势较高
D.右侧电子较多,右侧电势较高
19. 一束等离子体(含有大量带正电和带负电的微粒,都不考虑重力),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粒子运动的轨迹如图中a、b所示,则
A.a是带正电的微粒的运动轨迹
B.b是带正电的微粒的运动轨迹
C.a是带负电的微粒的运动轨迹
D.a是带正电微粒及带负电微粒的共同轨迹
20. 关于磁通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穿过一个面的磁通量等于磁感强度和该面面积的乘积
B.在匀强磁场中,穿过某平面的磁通量等于磁感应强度与该面面积的乘积
C.穿过一个面的磁通量等于穿过该面的磁感线条数
D.地磁场穿过地球表面的磁通量为零。
二.实验题(10分)
21 .用伏安法测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所给的器材有:电压表V(0–3–15V);电流表A(0–0.6–3A);滑线变阻器R(总电阻20 ),以及电键S和导线若干。
  (1) 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电表量程)
  (2) 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2 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由于第一次选择的欧姆档(×10)不够合适,现改换另一欧姆档测量。两次测量时多用电表指针所指位置如图所示,下面列出第二次测量的有关操作:
A.将两表笔短接,并调零
B.将两表笔分别跟被测电阻的两端接触,观察指针
的位置,记下电阻值
C.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调到×100档
D.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调到×1档
E.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调到off位置
(1)根据上述有关操作,将第二次测量的合理实验步骤按顺序写出 。
(2)该电阻的阻值是 。
三 计算题(30分)
 23、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水平放一导体棒a,整个装置处于匀强磁场B中,如图所示。
今在导体棒a中通以垂直纸面向里的电流I。
  (1)若导体受的力沿斜面向上,则磁场方向应怎样?
  (2)若要求导体能静止在斜面上,则所加磁场的最小值为多少特?
  (3)若要求导体静止且对斜面的压力为零,则所加磁场的磁感强度B为多少特?方向如何?
24 质量为0.1g的物体,带有5×10-4C的电荷量,放在倾角未30°的绝缘光滑斜面上,整个斜面置于0.5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如图所示,物块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某一位置时,物块开始离开斜面(设斜面足够长,g=10m/s2)问:
(1) 物块带电性质?
(2) 物块离开斜面时的速度为多少?
(3) 物快在斜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5.在图中的电路中,若 R1=4Ω,R3=6Ω,电池内阻r=0.6Ω,则电源产生的总功率为40W,而输出功率为37.6W。
求:1、电源内阻上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2、电源电动势
3、电阻R2。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高二物理答案(平行班)
一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CD CD A B C AC A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D A C B C BC CD B A CD
二.实验题
21
22 CABE 2000Ω
三.计算题
24. 解析(1)由左手定则可知物快带负电
(2)当物快离开斜面时,物快对斜面的压力为零,则有qvB-mgcos30°=0,解得v=3.46m/s
(3)由动能定理得:mgsin30°。L=1/2mv2
解得物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L=1.2m
25解:(1) 2.4w (2)20v (3)17Ω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21!!**cnjy~~.com
R111111
S
R2222
A
U
B
B
B
B
V
V
V
V
F
F
F
F
A
BA
CA
DA
B
c
b
a
d
× × × ×
× × × ×
× × × ×
a
b
v
B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