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 1月独立作业 历史与社会试题(Word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 1月独立作业 历史与社会试题(Word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1月份社会独立作业
一.选择题(共十五题,每题2分)
1.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聪颖的中国人。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居民是( )
A. 元谋人 B. 半坡聚落 C. 北京人 D. 河姆渡聚落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 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D. 庄子提出“仁”的学说
3.夏商两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三朝的灭亡,给后任君主的主要启示( ???)
A.?提倡改革???B.?重视教育???C.?发展经济???D.?以民为本
4.历代开国名君大都能够休养生息,崇尚节俭,励精图治,其实质是:( )
A. 维护封建统治 B. 发展社会经济的策略
C. 减轻人民负担的措施 D. “仁政”思想的实践
5.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 )
A. 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 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 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D. 促进了中国的封建化
6.如果想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你可以阅读( ??)
A.《史记》 B.《伤寒杂病论》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7.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下列史实与曹操有关的是(??? )①招贤纳士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自立为帝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表示的是山脊
B. 等高线闭合的地方,表示的是山峰
C.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
D. 不在同一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不同
9.世界上拥有热带和寒带大陆面积最大的大洲分别是(  )
A.北美洲、南美洲 B.亚洲、欧洲
C.南美洲、南极洲 D.非洲、南极洲
44215051365250010.南极洲濒临的大洋不包括(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1.如图中,政府在标★号的区域设立的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是(  )
A. 西域都护 B. 西域郡 C. 安西都护 D. 西域府
12.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都护统管着大宛以东、乌孙以南的50多个国家,各国自译长、城长、君、监、吏…皆佩汉印绶”,确认是汉的官员。这段材料体现了西域都护的设置(  )
A. 加强了中央对西域的管辖 B. 实现了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
C. 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开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
13.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是我国医学界第一次获此殊荣。实际上,我国医学源远流长,早在1800多年前就有一位名医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是(  )
A. 张仲景 B. 华佗 C. 李时珍 D. 扁鹊
14“刮骨疗伤”源于《三国演义》中华佗和关公的故事。可历史上的华佗并未给关公治过箭伤,因为华佗死于公元208年,而关羽中毒箭则是公元219年。假设华佗当时在世,在给关公实施“刮骨”的外科手术时必然要用到(? ? )
A. 针灸 B. 麻沸散 C. 五禽戏 D. 《伤寒杂病论》一书
15“治安良好,整体解决温饱,这就是古代盛世的标准。”对比历史上的“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两个盛世,我们可以得出二者的相同点是
A. 都出现在西汉王朝时期 B. 都是开国皇帝在位时期形成的
C. 统治者都注意解决民生问题 D. 都将道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
二.非选择题
16.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卫鞅”指的是谁?这次变法发生在什么时候? (2分)
(2)如果你是平民,你要怎么做才能得到奖励?反之如果你是旧贵族,你最不满的是变法中的哪一项?(3分)
(3)这场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3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根据材料一归纳这次改革的有利条件?(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改革?“魏主下诏”指的是哪项具体改革措施?(2分)
(3)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据以上两次改革使得国家或政权发生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1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分)

(1)甲、乙、丙三图中,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别方向的是图    。?
(2)图甲中B点位于D点的    方。图乙中D点位于C点的    方。?
(3)图丙中位于(45°N,30°E)附近的是    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