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画与油画 教无定法,但有规律,相信您会以本教案为鉴,萌发出更多的思想火花,请您不拘一格,写出具有个性化的教案。 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及重、难点) 本课教材,从线条、色彩、空间处理方面总结中国画和油画的特点,旨在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介绍中国画、油画的工具材料,使学生对两个画种有更加具体、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重点是区分中国画和油画不同形式特点,表现上不同的侧重点和审美的不同着眼点。难点是通过对中国画和油画的了解,进而了解不同的民族特色,能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 学情分析 学生具备基本的鉴别中国画和油画两个画种的能力,但是知识体系不够系统,提高学生鉴赏绘画作品的能力。 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欣赏、比较中国画和油画的经典作品,初步认识中国画和油画的不同形式特点,两者表现上不同的侧重点已经审美的不同着眼点。 过程和方法目标:能够通过中国画和油画两大画种产生和发展的简要文化背景,了解中国画和油画所反映的不同民族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 四、教法分析 比较法、探究学习法、讨论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内容和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学生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二、引导、探究了解概念(20分钟): 生答:左边是中国画 右边是油画 生:《多寿桃筐图》是用墨画的,在宣纸上画的,画的比较随意,形不是很准确,有印章和文字,是平面的,没有立体感等 《水果篮》拿油画颜料画的,画在画布上面,水果特别真实,有立体感,有空间感,有阴影等 生:中国画多用线,线条流畅,中国画用墨的浓重和浅淡来晕染,表现不同的物体。 油画用颜色画,人物的形体特别准确,衣服很有质感,画面空间感也很强。 幻灯片:放《多寿桃筐图》和《水果篮》 师问:这两幅画,哪幅是中国画,哪幅是油画? 师问:大家是怎么区分出来的呢?现在给大家3分钟时间,小组进行讨论,总结两幅画分别有什么特点,之后派代表发言。 师:现在找同学来回答刚刚提出的问题。 师:通过刚刚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发现了中国画和油画各自的许多特点,这些特点不仅是这两幅画自己的特点,同样也是两个画种内的普遍性特点。 板书:中国画和油画 幻灯片:四幅画分别为《八十七神仙卷》、《墨葡萄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勃罗日里公爵夫人》 师:上面两幅为中国画,下面两幅为油画,我们一起来总结中国画和油画各自的特点。 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原有储备情况。 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引出本课的主题 使学生认识多幅名作 提高学生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学生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三、提供示例,探究学习(12分钟) 学生看,并回答图片上面的工具名称 学生辨认这些工具。 师总结:中国画:线条、笔墨变化、重神韵、讲究作者情趣和主观情感 油画:明暗、色彩、重客观、体积、空间感、真实、质感、重形体(板书) 幻灯片:中国画工具 幻灯片:笔墨纸砚介绍 幻灯片:油画工具 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扩充学生对于绘画工具知识储备 板书设计 中国画和油画 线条 明暗 笔墨变化 色彩 中国画:重神韵 油画:重客观 讲究作者情趣和主观情感 体积、空间感 真实、质感 课后的反思与评价(小结)(3分钟) 从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发现有些学生入门很快,很快就明白了中国画与油画的区别,他们从最基本的墨色浓淡变化、行笔技法,造型的准确性,表现出的笔墨情趣等来分类。而有些同学完全是按着自己的观点去解释, 虽判断得不准确,但很大胆。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可见跟孩子们的交流还有些问题,应多采取鼓励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灵动起来。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展开教学。 让同学们自己去总结作品用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同时在掌握了最基本的中国绘画的工具和分类外我们更应该进一步的去挖掘更加深刻的东西。 同学在了解中国绘画的同时让他们自己去书店或家里找一些有关中国绘画的书籍,去总结其创作意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