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一、自主学习目标1、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开的地理之谜、地理问题,初步培养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和发展中的地理知识。2、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重点:地理影响农业、工业、交通业以及文化、宗教语言、服饰、民情风俗等与地理的关系。二、预习学案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古代的著作 。2、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冬季,我国北方地区的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可能是;夏季,南方地区的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主要有 。(各举一例即可)3、小明喜爱吃葡萄干,在商店选购时,一般应选择其产地是 的商品。4、地理与生产建设关系密切,因此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在你的家乡主要农作物有 。5、地理也影响着各地的风土人情,《斗牛士之歌》表现的就是 国家的风土人情。三、知识链接1、人类是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与地理密切相关,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风土人情更是与地理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总之,地理无处不在,所有人类活动都与地理密切相关。2、当人们的认识还不足以解释某种地理现象与问题时,这些现象与问题就成为地理之“谜”。目前,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尚存在许多未解的地理之谜,正等待人类去研究和探索。四、达标演练1、“地理”一词最早出自于哪部专著( )A.《地理学》 B.《水经注》 C.《易·系辞》 D.《易经》2、要进一批人参、貂皮等特色产品,应从下列何处进货(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华南地区3、下列活动与开展地区不合适的有( )A.滑雪——瑞士 B.冲浪——蒙古 C.登山——中国 D.雨林探险——巴西4、在下列各工厂的安排中,不合理的是( )A.乳品加工厂——靠近奶牛场 B.服装厂——远离城镇C.钢铁厂——靠近铁矿、煤矿产地 D.冷藏厂——靠近蔬菜生产基地5、某地要新建一所小学,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A.风景秀丽的地方 B.居民居住集中的地方C.交通便利的繁华地段 D.空气清新的郊区6、下列有关地理事物与生产建设的联系,关系最密切的是( )A.海洋——造纸 B. 森林——采油 C.土地——家具制造 D. 草原——畜牧业7、下列生产不符合因地制宜的有( )A.日本人“填海造陆” B.油菜种植范围的“北移南迁”C.毁林开荒扩大粮食生产 D.长江以南地区种植水稻8、我国的蒙牛乳业其总公司可能在哪个省区( )A.北京 B.新疆 C.黑龙江 D.内蒙古9、在干旱地区的自然状态下难以种植的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高粱10、下雪了,贝贝问玲玲“你学会滑冰了吗?”,“滑冰还用学吗,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会”玲玲答,请问玲玲最有可能是( )A.山东人 B.新疆人 C.黑龙江人 D.海南人1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意思是( )A.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B.一个地方只能养育当地的居民C.因地制宜,扬长避短D.在适应当地环境的长期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12、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住冰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纽特人特别耐寒 B.为了体现民居特色C.建造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 D.因纽特人喜欢住冰屋13、我国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说,其意思是( )我国各地的土壤性质不同 B.东南西北的河流水质不同C.各地居民的饮食习惯不同 D.不同地区的农产品种类不同14、下列活动中,不必运用地理知识的是( )A.确定方位 B.交通路线的选择 C.编制城市规划 D.体育锻炼15、荷兰有“低地之国”的称谓,这是因为( )A.地处盆地 B.原来是海洋 C.传说故事 D.40%的土地低于海平面16、公司派你去销售一种保暖性能极强的羊绒大衣,你可能会前往下列哪个城市( )A.海口 B.上海 C.昆明 D.哈尔滨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人,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着长袍头戴头巾,长袍多为白色,十分宽大。请问:阿拉伯男子这样穿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御寒保暖吗?。18、连线题:(1)、把下列国家与其风土人情或物产连线:西班牙 风车、郁金香巴西 斗牛荷兰 樱花日本 桑巴舞(2)、将下列地理事物与其类别用直线连接起来:四川盆地 运输亚马孙河 农业招远金矿 地形法国葡萄种植园 工业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水系青藏铁路 资源五、评价反思《达标演练》参考答案及点拨:1、C 点拨:我国公元前5世纪成文的《易·系辞》里面有“地理”一词。2、B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在生活中应了解各地的基本情况,而“人参、鹿茸、貂皮”是东北地区的三件宝,故只能从东北地区进货。3、B 点拨:冲浪运动需要在大海里,而蒙古是一个内陆国,不可能开展冲浪运动。4、B 点拨: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条件等区位因素。因鲜奶、蔬菜等不易存储和长距离运输,故乳品加工厂应靠近奶牛场,冷藏厂靠近蔬菜生产基地;铁矿石和煤炭等长距离运输成本高,故钢铁厂应靠近原料、燃料基地;服装厂需大量劳动力且本身无污染,故应靠近城镇。5、B 点拨:小学的兴建,首先是为了方便居民点的孩子就近上学,其次才考虑其他因素。6、D 点拨:草原地区最适合发展畜牧业。7、C 点拨:毁林开荒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符合因地制宜。8、D 点拨:乳品加工厂应靠近奶牛场,而内蒙古是我国著名的牧区之一。9、A 点拨:水稻的生长必须在水源充足的环境中才能生长。10、C 点拨:黑龙江冬季时间长,那里的人们最喜爱的体育运动就是滑雪。11、D12、C 点拨:北极地区特别寒冷,生活在这里的因纽特人建造冰屋一方面是就地取材方便,另一方面是为了抵御严寒,是人类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13、C 点拨:在适应当地环境的长期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14、D 点拨:确定方位、交通路线的选择、编制城市规划都需要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体育锻炼则不需要。15、D 点拨:荷兰靠近北海,地势低洼,沼泽湖泊众多,是一个“低地之国”。16、D 点拨:哈尔滨是黑龙江的省级行政中心,纬度高,冬季漫长而寒冷。17、不是。 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服装作用在于:头巾、长袍可以挡住风沙对身体的袭击;宽松的白色长袍能反射阳光,又能很好地透气。18、(1)、西班牙——斗牛 巴西——桑巴舞 荷兰——风车、郁金香 日本——樱花(2)、四川盆地——地形 亚马孙河——水系 招远金矿——资源法国葡萄种植园——农业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工业 青藏铁路——运输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一、自主学习目标了解地图的种类,并能正确地选择地图和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知道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能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应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实地距离,并懂得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熟悉常用的图例。重点:地图的三要素及常用图例。难点:地图上辨别方向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二、预习学案1、猜谜语:说大不算大,小小地方放得下,说小不算小,五湖四海装得了。谜底是 。2、地图按性质分类,分为 和 。3、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 、 和 。4、地图上的方向:普通地图用 确定方向;指向标地图根据 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 方;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的依据是纬线指示 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5、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 ,其表示方式有: 、 、 。6、比例尺是个分式,分子是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 。7、图幅大小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 (大、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简略);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实地范围越 (大、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 (详细、简略)。8、地图所画实际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 (大、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 (详细、简略);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 (大、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简略)。9、地图上“▲ 8844.43”中,表示图例的是 ,表示注记的是 。三、知识链接1、学会看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基本技能,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之一。要把许多地理事物尽收眼底,靠我们零打碎敲地观察,识记是不容易做到的。因此,通过看地图来知晓天下,是人类认识地球与区域的“捷径”。2、学会收集地理信息时学习地理之本。地理知识是不断发展的,只有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不断收集最新的地理信息,才会在终身的地理学习中获得主动权,才会获得新的地理知识。3、学会思考地理问题是学习地理的关键。要学会用地理的空间思维、综合想象能力去认识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辩证地分析地理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四、达标演练1、(08内蒙古通辽)小军家住在上海,暑假准备去桂林旅游,想知道桂林在上海的什么方向,可以查找(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政区图 C.桂林市旅游图 D.桂林市交通图2、气候图属于( )A.农业图 B.社会经济地图 C.自然地图 D.自然植被图3、比例尺“一万分之一”的表达式属于( )A.数字式 B.文字式 C.线段式 D.直线式4、下列比例尺中,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直线距离最长的是( )A.1∶2 000 B.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2千米 C.二百万分之一 D.1/50 0005、(08山东威海)在一张16K纸上绘一幅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比较合适( )A. 1∶1 000 B. 1∶100 000 C.1∶50 000 D. 1∶1 006、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尺为1∶6 000 000,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 )A.18千米 B.180千米 C.1 800千米 D.18 000千米7、下列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②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8、(06山东济宁)下列四幅经纬网图,图幅大小相等,能说明其比例尺大小关系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 C.丙>丁>乙>甲 D.丁>丙>甲>乙9、有关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地图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据箭头指向南方的规则来确定方向C.地平面上只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D.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10、贝贝和玲玲旅游时迷失了方向,下列办法不能帮他们找到正确方向的是( )A.晴朗的白天看太阳定方向 B.晴朗的夜晚以北极星定方向C.用指南针定方向 D.用望远镜定方向11、(08浙江嘉兴)在下图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是(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根据指向标判断C.经线指示的是南北方向 D.三种方法都可以12、下列四幅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南、东北、西南C.正西、西北、西南、东北 D.正东、西北、东北、西南13、下图表示沼泽的是( )14、下列关于图例、注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它能使人们获得某些信息 B.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各种地理事物C.用文字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名称 D.用数字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量15、一次野外旅行中,旅游成员必备的工具有( )A.地图、指南针 B.望远镜、照相机 C.摄像机、对讲机 D.笔记本、绘图工具1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确定方向的依据是 。(2)、耕地甲在耕地乙的 方向,林地丙在耕地乙的 方向。(3)、图中河流的宏观流向大致由 向 流动。(4)、图中属于图例的有 (画出两个),属于注记的有 。17、读某城市交通旅游图,回答下列问题。(1)、你们学校的贝贝同学到该市旅游,下火车后准备到白云宾馆住宿,如走最近的公交路线应先选乘 路车,再转 路车,最后转 路车到宾馆。(2)、第二天贝贝要到长山公园游览,选择哪条公交线最好?请说出理由。(3)、长山公园大门位于火车站的 方向。(4)、根据图上的比例尺算一算白云宾馆到长山公园大门的直线距离大约是 。18、阅读四个同学的谈话,判断这几位同学分别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A同学:我现在来到了济南植物园门口,我想进去玩。B同学:寒假里,我们到广州姨妈家探亲,想了解一下乘车路线。C同学: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我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哪里。D同学:北京真大啊!我想知道颐和园在哪里。A B C D五、评价反思《达标演练》参考答案及点拨:1、B 点拨:此题考查地图知识的应用。世界政区图比例尺太小,显示内容简单,看不见桂林;桂林市交通图和旅游图比例尺太大,反映范围太小,看不见上海。利用排除法,只有中国政区图合适。2、C 点拨: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自然植被图等。3、A 点拨:排除法,一万分之一既不是线段式,又不是文字式,只能是数字式。4、C 点拨:先统一比例尺的表现形式,把数字式转化成文字式,然后比较。5、A 点拨:提到学校平面图,每个同学都知道应该用大比例尺,但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规定的平面图纸大小,是16K的,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 000厘米。6、B 点拨:根据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地距离时,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将厘米换算成千米即可。7、A 点拨:图幅大小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8、C 点拨:甲图的经纬度各跨20°,范围最大,所以比例尺最小。9、D 点拨:A选项中,指的是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通常采用的一种规定;B中,指向标箭头指向北;C中,地平面上在四个基本方向的基础上,又分出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10、D 点拨:在野外,我们经常需要寻找方向,要学会在北半球确定方向的几种常用方法,如指南针定向、北极星定向、太阳定向、太阳和手表定向、树木的向光性、月相法等。11、C 点拨: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依据的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2、C 点拨:此题考查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类型齐全。①图地球逆时针自转,A、B在同一条纬线上,所以A在B的正西。②④图据纬度判断在北半球,地球自转逆时针,故一个西北,一个东北。③据指向标方向判断,A在B的西南方向。13、A 点拨:B为河湖,C为沙漠,D为等高线。14、D 点拨:数字往往用来表明海拔。15、A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野外旅行中的地理学习,野外旅行要准备好地图、指南针、笔记本、照相机等。而在定向越野比赛中,必备的有地图、指南针。16、(1)、指向标 (2)、东北 东 (3)、由西南向东北 (4)、村庄、耕地、林地17、(1)、2 1 3 (2)、3 3路车可直达长山公园,便捷省力 (3)、东北(4)、2000米18、A同学:植物园导游图 B同学:交通图 C同学:世界政区图 D同学:北京旅游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