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京剧 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我们今天要走进这样一种艺术形式,简单到仅有一鼓、一钹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演出三五天……它就是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藏戏。 今天,让我们走近藏戏,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吧! 4 藏戏 藏 cáng zàng 西藏 多音字 藏身 哄 hǒng hōng 哄笑 哄骗 hòng 起哄 传 zhuàn chuán 传奇 传记 [种]辨读:zhòng(种植)zhǒng(种子) 运用:他希望大家广泛地种(zhòng)植这种优质的种(zhǒng)子。 近义词 反义词 演出—— 雄浑—— 朴实—— 柔顺—— 吞噬—— 招来—— 表演 浑厚 质朴 温顺 开始 放纵 刚烈 词语对对碰 吞没 结束—— 压抑—— 柔顺—— 恐怖—— 敦厚—— 温馨 刻薄 招致 词语解释 咆哮: 敦厚: 演绎: 雄浑: 忠厚。 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可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本课指歌声雄壮浑厚。 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本课可作表演、表现来理解。 宏愿: 伟大的志愿。 吞噬: 噬,咬。吞食。 藏戏:藏族戏剧的泛称,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在历史上很多伴随节庆、庙会、集市、募捐等民俗活动,其形式和风格带有强烈鲜明的藏民族特点和浓郁的雪域神奇色彩。贴近群众、易于被接受是藏戏最大的特点和优势。藏剧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没有化妆,主要是面具。 知识链接 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以反问的方式先声夺人,强调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同时也为本文将着力描述面具的颜色、形态及作用埋下伏笔。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这三个自然段用三个反问句式形成排比,用反问突出强调藏戏不同于其他剧种的特点,用排比形成强烈的气势,吸引读者。 排比段 还是从西藏那个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这句话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表达的意图是什么? 作者用精练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再现了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也说明了造桥的必要性,间接歌颂了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高尚品德。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这句话写一个藏戏班子是怎样组成的,以及他们表演的主要形式、内容、目的是什么。 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随着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 运用排比句式,充分说明了藏戏起到巨大宣传作用及人们对修桥的支持和帮助。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身无分文”与“58座铁索桥”“藏戏的开山鼻祖”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句话写出了唐东杰布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为解决百姓交通不便之苦,造福后世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劝人积德行善,共同修桥。 对比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这是一个总起段,引出下文,为下面具体描写面具的颜色等做好铺垫。 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红色 威严 绿色 柔顺 半黑半白 两面三刀 青面獠牙 压抑、恐怖 黄色 朴实、敦厚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 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藏戏是一种简朴的大众艺术。也从侧面烘托了唐东杰布组成藏戏班子的目的是“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所以对演出舞台、道具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有观众,能起到宣传效果就行。 西藏地广人稀,生活节奏比较缓慢。表现在藏戏中,即情节可以任其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这段话表明了什么? 这句话表明藏戏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以至于大家在快乐中看戏,在看戏中体会那种快乐,从而也从侧面道出了藏戏的魅力。 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总结全文,点明最初的藏戏没有剧本,全靠师父言传身教,全靠在戏班排练和在演出过程中逐步加工提高。这句话表明藏戏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必将一代代传承下去,从而发扬光大。 总结句 板书设计 藏戏 概括特点 带着面具出演 演出时没有舞台 一部戏可以演上三五天 藏戏形成 江水咆哮 发誓架桥 组成戏班 劝人行善 建起铁索桥 播下藏戏种子 藏戏特征 面具的特点及象征意义 广阔的背景 简朴的舞台 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 唱腔、动作丰富多彩 演出时间长 总结全文 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的作者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描写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的形成过程以及鲜明特色。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作业 把藏戏的相关知识讲给家人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