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地理一轮精品教学案(人教版):第47讲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高考地理一轮精品教学案(人教版):第47讲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资源简介

第47讲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考点整合与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旅游资源的特性
1.多样性:内容上的多样性;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
2.非凡性: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因此,只有那些在同类中具有非凡性特点的事物或者现象,才能成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吸引的空间范围越广,则其开发价值越高。
3.可创造性: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是针对人文景观而言的。
4.永续性:与矿产、森林等其他资源相比,永续性是旅游资源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但是旅游资源利用的永续性是有条件限制的,只有在适度开发和保护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例1 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旅游资源有地表类、水体类、生物类、气象和气候类、历史类、游乐类、体育类等,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非凡性
B.深圳附近原先没有旅游资源,现在深圳有“锦绣中华”景观,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
C.埃及金字塔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
D.我国北方海滨浴场夏季游客比冬季多,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长存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旅游资源特性的掌握程度。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是指旅游资源丰富多彩,非凡性是指旅游景观在同类中具有非凡的特点,可创造性是指旅游资源可以由人类建设和创造,长存性是指旅游资源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从所给选项的案例看A项反映的是多样性,C项反映的是非凡性,D项反映的是季节性。
答案:B
探究点二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比较
种类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形成 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象 人类创造的文化事物和现象
规模 一般较大 一般较小
变化 一般比较缓慢 一般比较迅速
分布 野外较多 居民地较多
存在形式 具体形式存在 除了以具体形式存在外,同时还以一种精神文化的形式出现在旅游区内,以一种气氛笼罩着旅游区
功能 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度假旅游、健身旅游等 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休闲旅游、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
示例 山体、水域、植被、野生动物群、天文奇观、构景地貌、自然灾害遗迹等 历史古迹、园林、工艺品、表演艺术、民俗、宗教礼仪、城乡风貌等
意义 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人文的)旅游方面
分类及举例 地质地貌景观:路南石林 建筑景观: 巴台农神庙
气象气候景观:松花江沿岸的雾淞 文化艺术景观:自由女神雕像
水文地理景观:尼亚加拉瀑布 风土民情:傣族泼水节
生物景观:黄山迎客松
特性 不同特性 季节性、地域性 可创造性、可变异性、可移动性
共同特性 多样性、非凡性、长存性
价值 不同价值 美学价值、科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共同价值 经济价值
例2 下列景观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 ( )
解析:自然旅游资源是自然界中通过自然过程而形成的;人文旅游资源是在人类社会中通过历史过程而形成的,或者是当代人建造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设施。A、C、D三项分属于建筑类、宗教建筑、旅游设施,均为人文旅游资源。
答案:B
探究点三 我国的世界遗产
1.我国主要世界遗产的分布
遗产性质 遗产项目 所在省级行政区
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四川
黄龙风景名胜区 四川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云南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湖南
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八达岭长城——山海关长城——嘉峪关 北京河北甘肃
明清故宫——北京明清故宫——沈阳 北京沈阳
莫高窟 甘肃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陕西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北京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河北
曲阜孔林、孔府、孔庙 山东
武当山古建筑群 湖北
布达拉宫历史区 西藏
丽江古城 云南
平遥古城 山西
苏州古典园林 江苏
颐和园 北京
天坛 北京
大足石刻 重庆
青城山——都江堰 四川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安徽
龙门石窟 山西
明清皇家寝陵——明十三陵明清皇家寝陵——明孝陵明清皇家寝陵——明显陵明清皇家寝陵——清东陵、清西陵明清皇家寝陵——盛京三陵 北京北京湖北河北辽宁
云冈石窟 山西
庐山国家公园 江西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吉林、辽宁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泰山 山东
黄山 安徽
峨眉山——乐山大佛 四川
武夷山 福建
2.对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原则——保护第一
例3 (2010高考·浙江自选)我国“三江并流”由三条河流并肩流过云南省西北部,因其气势磅礴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被列为世界遗产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河流,其上游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的是(  )
A.甲、乙           B.乙、丁
C.甲、乙、丙 D.乙、丙、戊
(2)下列选项中,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核心景观的是(  )
①高山湖泊;②火山锥;③峡谷;④冰川;⑤地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3)图中的吴哥窟是世界遗产地之一,简述其文化、建筑特色。
解析:本题是知识记忆型题目,回忆教材知识,整合作答即可。
答案:(1)B 我国“三江并流”景观由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组成。怒江流出国境后称作萨尔温江(图中丁河)。澜沧江流出国界后称作湄公河(图中乙河)。
(2)C “三江并流”属自然景观,由地貌和水文景观构成,板块相互挤压,在这里形成了一系列南北方向的褶皱山脉,山高谷深,谷中汇水形成大河或湖泊。
(3)佛教文化。柬埔寨古代石构建筑和石刻浮雕。
【课时作业】(为了便于老师们使用,每讲精选了15道试题,供选用,答案附在每道试题后面)
1.据图回答:
(1)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分为 和 。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景观,从资源的价值看,它主要体现了 。
(2)该地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而区别于其他旅游资源,这反映旅游资源具有 性的特征;它形成于遥远的地质年代,这反映旅游资源的具有 性特征。
(3)试述该种景观形成的自然条件。
答案:(1)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2)非凡、长存(永续)。
(3)首先是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其次是二氧化碳水溶液的溶解,然后是地壳的上升变动。
2.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有枣园、杨家岭等革命旧址360余处。2004年6月份以来,从全国各地前来延安参观学习的人数较往年同期大幅增长,延安各宾馆、饭店全部爆满。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上半年,延安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1.7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8.36亿元人民币,创历年新高。
根据上述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所示住宅类型叫 ,它是 地形区特有的景观,反映了这里气候 的特点。导致该地区出现这种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 。
(2)延安市旅游发展方向应为( )
A.河谷风光旅游 B.沟谷探险旅游
C.红色旅游 D.生态休闲旅游
(3)当今旅游时尚是回归自然,人们到西南住竹楼,到陕北则住图中所示的住宅,到草原住毡房,为什么各地民居不同?这体现我国人文景观建设的什么特点?
答案:(1)窑洞 黄土高原 干旱 土壤性质 (2)C
(3)因为各地自然条件不同,为适应自然,各地民居各具特色,这体现了我国人文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建筑观。
3.读下列一组景观图,分别是A南京中山陵、B不达拉宫、C庐山三叠泉瀑布、D广西漓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 B C D
(1)旅游资源通常被划分自然旅游资源和 两大类,上述四处景观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 (代码) 。
(2)人文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更多得表现出 和娱乐、休憩等旅游方面的意义。
(3)图中旅游景观的丰富多彩,说明旅游资源具有 性;漓江独特的山水地貌、和号称 “庐山第一奇观”的三叠泉瀑布,是其他旅游景区所不具备的,这体现了旅游资源的 性;其中 (代码)旅游景观的可创造性,也充分体现了它们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旅游景区每年都吸引大批中外旅游者,这主要体现旅游资源的 性;但旅游资源的 性,意味着旅游景观的欣赏不会破坏旅游资源本身,只要正确 和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就会长久存在。
4.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地跻身于世界自然遗产之列。读图回答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分为 和 。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景观,从资源的价值看,它主要体现了 、 。
(2)该地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而区别于其他旅游资源,这反映旅游资源具有 性的特征;它形成于遥远的地质年代,这反映旅游资源的具有 性特征。
(3)如何正确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
答案:(1)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2)非凡、长存(永续)。 (3)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5.(2011·聊城模拟)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结合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中信息,简述西藏旅游资源的特色。
(2)图中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是________,该景点所属的旅游资源类型是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拉萨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条件。
(4)你认为西藏地区发展旅游业对本区有哪些促进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西藏地区旅游资源的类型、开发条件、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影响以及旅游资源的保护等内容。第(1)题,西藏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高原风光独特,西藏布达拉宫既是历史文化遗存又是宗教圣地,藏族风情独特。第(2)题,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第(3)题,要注意审题,要求是从开发的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条件两方面进行评价,因而要从位置、交通、距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等方面加以阐述,力求公正,既要看到优势,也要权衡不足。第(4)题,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回答。
答案: (1)高原风光;历史文化遗址;宗教艺术;民俗风情。
(2)布达拉宫 人文旅游资源
(3)从区位条件看:地处青藏高原,位置偏僻,但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游客可通过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等不同方式进入旅游地;从客源市场条件看:市场潜力巨大,但市场距离较远,冬季游客少。
(4)对经济的影响: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文化的影响:促进西藏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对社会的影响: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的稳定。
6.读下图中国“世界遗产”分布(部分),完成下列各题:
(1)申报“世界遗产”最重要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徽省属于“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项目的是       ;九寨沟、黄龙这两个“世界自然遗产”位于    省;我国南方私家园林的杰出代表_______________与万里长城一样都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
(3)如果旅游者在野外途中迷路,请列举一些求救方式(不少于两种)
                                       
                                   。
答案:(1)保护资源和环境
(2)黄山 四川 苏州古典园林
(3) 利用GPS手持机定位;利用地图和指南针定位;利用手表和太阳方位定位;利用生物定位;利用建筑物朝向定位;(北半球)利用北斗星定位等
7.读“云南省旅游产业带图”,完成(1)~(3)题。
(1)写出旅游地的代号:香格里拉________,路南石林________。
(2)该省有两处世界遗产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滇池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 ____________景观,其观赏宜 _____________。
(3)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地区差异较大,如特色资源带的发展就不如其它三带,这一带除大理以外,其它的一般旅游地,如元谋人遗址、土林等就很难形成旅游圈而得到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② ⑥
(2)三江并流  丽江古城   水文    登高眺望
(3)特色资源带分布的主要景区有大理、元谋人遗址和土林。景区距离昆明市较远,且景区之间也相隔较远,来往路程耗时过多(或旅游时间比过大,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较差),游客容易疲劳,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因此,只有那些非常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才能激发游客不顾疲劳而前往旅游的兴趣,从而形成规模较大的旅游圈,例如大理;而此带内一般的旅游地难以形成旅游圈而得到发展,例如元谋人遗址和土林。(4分
8.读我国三大著名石窟分布及开凿年份示意图及其对应的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三大石窟所对应的景观图:A 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_。
(2)三大石窟反映的是_________ (宗教)文化的艺术成就,该宗教文化的传播路径为: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3)“受人类活动影响,目前许多雕像表面如同一张酥饼,手指轻轻一触,就像酥饼皮一样或粉沫状脱落。”这是对________(填字母)石窟雕像受损状况的描述,请简述导致这种破坏的主要人为原因。
答案:(1)乙 甲 丙
(2)佛教 A→B→C
(3)B 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煤炭工业发达,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和尘埃多;燃烧煤炭和汽车尾气排放的酸性气体对石窟的腐蚀严重。
9.阅读资料和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以北京为中心已经形成1~7小时交通圈。2008年12月,京、冀、津、辽、鲁、豫、晋、陕、内蒙古等九省区市签署协议,成立环渤海旅游产业联盟,打造旅游共同市场,携手应对风险。在联盟体内,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共享,避免旅游景点重复建设,同时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投诉受理平台。为方便游客,联盟还将探讨实行区域内旅游护照制度和自驾车、旅游大巴车高速公路过路费减免等优惠措施。
(1)图中A处从旅游资源类型看,属于自然景观中的 景观,B处从文化景观范畴看属于 ,C处景观在地貌上称为 。
(2)依据资料,概括说明该地区联合打造旅游产业联盟的好处。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区域旅游产业联盟建立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变化。
答案:(1)生物 精神文化 断块山(或:断层形成的块状山)
(2)资源、客源共享;节省投资,降低风险。
(3)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更好;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更好;经济距离缩短;交通通达度提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享有旅游胜地美称的图中岛屿,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气候,清新的空气。
当地水果丰富,有椰子、芒果、槟榔、菠萝及菠萝密……当地特产有椰雕,贝雕、珊瑚盆景、珍珠、水晶等。
旅游须知:到该地旅游需带防晒用品,其中墨镜、遮阳伞、防晒霜是必需品……
(1) 下列诗句能够体现该岛旅游景观特点的是( )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2) 针对旅游须知,分析一下当地的地理背景。
(3) 为了提高当地旅游竞争力,请你出谋划策。
答案:(1) D
(2)因为该地为热带地区,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强烈,需防晒。
(3)保护和营造旅游资源的个性;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理、宣传等。
11.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最大的工程建筑,也是堪称世界奇迹的伟大建筑工程之一,每年都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北京时间2007年7月8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的世界“新七大奇迹”大会上,长城以第一名入选其中,让世界人又一次领略到它的魅力。
材料二:万里长城示意图。
⑴长城能够入选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巨大的
A.美学价值 B.历史文化价值 C.科学价值 D.经济价值
⑵万里长城从旅游资源分类看属于 景观,其功能的转变说明文化景观具有 性
⑶比较上图中A、B所代表地区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⑷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是长城保存最完整的部分之一,也是北京市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请你对八达岭长城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进行合理评价。
答案:⑴B (人文 时代 (3)同:灌溉农业发达。异:河套平原引用黄河水灌溉,河西走廊利用冰雪融水灌溉;
⑷长城是人类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游览价值极大,具有强烈的旅游吸引力;八达岭长城仅次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旅游消费市场大,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对外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接待能力强。
12.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我国著名旅游景点中属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是 和   。
(2)某开发商计划在P地建疗养院,应建在A、B、C中的    区域。
(3)根据图中信息,从位置、质量、交通等方面评价P地的旅游发展条件。
(4)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开发P地的旅游资源?
答案:(1)泰山、黄山
(2)C
(3)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带,市场经济距离近;有优美的海滨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等资源,集群性好,游览价值高;有公路通过,交通较便利
(4)进一步发展交通;提高地区接待能力;保护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防止环境污染。
14.读“我国部分著名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示景观中,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是 ;属于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的是 。
(2)桂林山水主要是由 而成。游览桂林山水的最佳方式是 。
(3)“西藏游”已经成为国内旅游的热线。西藏发展旅游业的条件有 ,其发展旅游业须重点防范的负面影响有 。
答案:(1)武陵源 泰山 (2)石灰岩被流水侵蚀 熔蚀乘船游览
(3)游览价值高;远离客源地;交通通达度仍较低;地区接待能力较低。
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文物。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欧洲西部政区图和四幅景观图。
材料二:每年暑期,到南欧地中海海滨旅游的北欧、中欧游客络绎不绝,而冬季这里游客较少。每年圣诞节前后,欧洲西部地区的大量游客前往泰国、加勒比海地区旅游。
材料三:欧洲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很发达,目前法国的入境游客数量、国际旅游收入分别居世界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1)将各景观图的数字序号填写在所属城市字母代号后面的空格内。
A B C D 。
(2)试从气候角度分析欧溅西部游客流向发生季节性变化的原因 。
(3)请简要分析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主要原因 。
答案:(1)③④①②
(2)夏季,南欧地中海地区高温少雨,蓝天碧海和暖热的沙滩对北欧、中欧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冬季欧洲气温低,多阴雨天气,而加勒比海地区和泰国处在干季,晴天多,气候暖热。
(3)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密度大,组合好;居民收入高,闲暇时间多,出游欲望强;旅游基础设施好,接待能力强
16.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以北京为中心已经形成1~7小时交通圈。2008年12月,京、冀、津、辽、鲁、豫、晋、陕、内蒙古九省区市签署协议,成立环渤海旅游产业联盟。在联盟体内,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共享。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从旅游资源类型看,属于自然景观中的 旅游资源,B处从文化景观范畴看属于 ,C处景观从地质构造角度上称为 。
(2)依据资料,你认为该地区联合打造旅游产业联盟的好处有
(3)旅游业又被称为“朝阳产业”,结合资料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以及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答案:(1)生物旅游资源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 断块山地(地垒山)
(2)资源、客源共享,推动区域整体的经济发展;促进地区间文化交流和信息交流;节省投资,降低风险等
(3)经济发展:拓展市场,带动交通、商业、餐饮、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化;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文化交流:促进地区间文化交流和信息交流,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
环境:科学的发展旅游可以促进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的保护;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开发造成的景观破坏等。
17.(201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模拟练习)读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传统的生态型建筑物的名称为 。这种建筑在用于居住的同时,还具有重要的 功能。
(2)2008年,这种建筑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简述对这种遗产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措施。
答案: (1)土楼防御
(2)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制定相应的保护法规;严格控制旅游人数;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服务实施的建设等。
高≈考$试+题 库21世纪教育网
嘉峪关
玉门
山海关
A
B
A
A
B
C
D




A
B
C
锡林郭勒草原
云冈石窟
泰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