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稠州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学力检测卷出卷人:刘晶亮、朱红艳2021.1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2020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注定不平凡。“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这说明A.创新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B.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已处在世界前列C.我国推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全面创新D.我国在尖端技术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坚实基础每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聚北京共商国是。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有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基本经济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国两制金华市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积极探索运用“网上述职”“网络公示”等考核方法,充分采纳群众意见。这使得市民在政治生活中有了更多合法渠道参与A.民主管理B.民主监督C.民主选举D.民主决策在抗击新冠病毒战斗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他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一诺千金,勇敢逆行,留下了无数让人感动的瞬间。他们①力证了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②传承了扶危济困道济天下的传统美德③践行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④弘扬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读右图,能获取与图示主旨相关的信息有:解决台湾问题①要尊重台湾当局的自由选择②要实行台湾完全自治的方针③我们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④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西藏玉麦乡地处祖国边陲,环境险恶、不产粮食、交通不便,最少时全乡只有3个人。如今的玉麦乡公路通了,电通了,有商店有民宿,买东西也能用手机支付。玉麦乡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②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已没有任何差异③党和政府大力扶持民族地区发展④当地享有高度自治权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开展,企业数量日均净增1万户以上”“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这些是2020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信息。它们共同反映了A.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B.民主建设取得巨大突破C.经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D.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8.“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中史实与结论相符合的是①1916年2月凡尔登战役中德法双方伤亡惨重——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②莫斯科保卫战——是苏德战争的根本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③《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在山东攫取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一战是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战争④雅尔塔会议就战后成立联合国问题进行讨论——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纵观不同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历程,都不难发现一些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的身影。下列重要历史人物、国家和事件不相匹配的是列宁——俄国——十月革命B.扎格鲁尔——埃及——华夫脱运动C.孙中山——中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D.丘吉尔——美国——新政10.1927年,中国革命面临复杂的分叉路口,中国共产党在当时作出的一系列抉择,影响深远。这些抉择包括①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发动南昌起义,开始创建人民军队③向农村进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④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周恩来的一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以下可以佐证的史实有①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②遵义会议后,成立三人小组,负责军事③组建第四军独立团,进行北伐④参加“七千人大会议”,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报纸作为一种大众传媒见证了历史发展的轨迹,以下报纸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我军攻克锦州②日本投降矣!③北平宣告解放④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A.④②①③B.②④③①C.①②③④D.④②③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下列四幅图中能准确描绘该战役概况的是(注:箭头①为河流流向,箭头②为行军方向)读右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A.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B.“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C.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D.“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工农业得到快速增长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国家根本大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年代尺,以下对建国70年多年来重大历史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A.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②迈出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一步C.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③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2021年是农历辛丑年,新征程上,我们更加呼唤这样的“中国牛”——做“开山牛”敢闯敢拼,一往无前,挺进“无人区”;做“拓荒牛”,改革创新,敢为人先,当好“排头兵”。—摘自《新华社2021年新年献词》,据此回答17-18题。17.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工作者勇当“开山牛”挺进“无人区”,取得重大科技成就有A.“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B.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C.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建成D.“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18.改革开放以来,在沿海地区最早做”拓荒牛”当好“排头兵”是A.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B.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9.2021年是9.11事件发生20周年。针对全球反恐斗争面临的严峻形势,联合国秘书长重申了安理会打击恐怖事件的决心。这说明A.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根源B.必须加强军事同盟才能铲除恐怖主义C.当今世界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D.总体战乱是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20.2020年12月30日,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标志着全球两大经济体揭开了互惠合作的新篇章,为世界经济稳定复苏注入了汩汩暖流。这说明A.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之一B.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形成C.中国是维护国际秩序主导者D.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二、非选择题(本题有五大题,共50分)21.(10分)回顾百年历史,见证光辉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历程请你正确选出年代尺中呈现“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大里程碑”的两大历史事件。(填写序号)(2分)材料二:1919年7月,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并在评论上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之后,在毛泽东领导下,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相继成立,毛泽东、何叔衡、郭亮、肖述凡、夏曦等都是成员。结合材料二,分析毛泽东为历史事件②做了哪些准备?(4分)材料三: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登上了具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本期封面人物报道以《风流人物》为标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毛泽东和他领导的中国革命新道路。毛泽东在此时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重大历史背景是什么?中国革命新道路具体指什么?(4分)(10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建国初期,农民在分地之前,丈量地主的土地。图二:“农民积极报名参加“生产合作社。”材料中的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两大历史事件?并指出图一到图二的做法在所有制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材料二:农民的“忧”和“喜”,见证了我国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发展变迁。“忧”:“一进食堂门儿,稀粥两大盆儿;远看起浪头,近看照进人儿。”——1960年顺口溜“喜”:“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准搞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农民的“忧”与当时哪一政策的实施有关?你认为“忧”出现有哪些原因?(3分)农民的“喜”与当时哪一政策的实施有关?这一政策为什么能解“忧”?(3分)(10分)阅读漫画,回答问题。漫画一“扶”漫画二“腐”两幅漫画分别反映了我国目前还存在什么现象?(4分)漫画一:漫画二:任选其中一幅漫画,请你谈谈党和政府常抓此现象的必要性。(6分)(10分)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0年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谈隆重举行。请从民族精神角度,分析抗美援朝精神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谈谈中华民族“吓不倒、压不垮”的原因。(4分)根据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请从两个不同角度回答,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有何意义?(2分)材料二:抗美援朝纪念馆重新开放。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做法对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有何启示?(4分)(10分)观国际风云演变,察中国外交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跌宕”外交】材料一:20世纪世界秩序的变动与重建中,中国逐渐主动参与,成为新秩序的受益者,一战中国主动参战,表明了其成为国际社会平等成员的愿望,并恢复了部分国权,二战中国则从世界政治舞台的边缘跃入中心地带,抓住了机遇,参与战后国际秩序并在其中获得了重要地位。——摘编自王建朗《从世界秩序的变迁中观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中国为“恢复部分国权”付出的努力,并写出两例“二战中国从世界政治舞台的边缘跃入中心地带”的史实依据。(4分)【“新生”外交】材料二: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正式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十八·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外交方针?列举20世纪50年代一项外交成就。(2分)【“互惠”外交】材料三:2020年11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通电话,互致祝贺中国和意大利建交50周年指出,半个世纪以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意两国坚持互尊互信、互利共赢、互鉴互助,成为全面战略伙伴,造福两国人民,也为不同制度、不同文化背景国家发展双边关系作出了表率。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意两国人民急难有情、携手抗疫,在国际社会树立了共克时艰的典范。中意建交半世纪来,“国际风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三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有何启示?(4分)稠州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学力检测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5DCBAD6-10ACDDC11-15BABBC16-20DABCA二、非选择题(本题有五大题,共50分)21.(10分)(1)②④(2分)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宣传并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做了思想准备。(2分)在毛泽东领导下,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相继成立,为中共成立做了组织准备。(2分)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2分)内容: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分)22.(10分)(1)图一:1950-1952年土地改革(1分)图二:1953—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2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由农民个体私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2分)(2)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2分)(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分)。23.(10分)(1)漫画一:存在需要帮扶或存在贫困现象;(2分)漫画二:存在腐败问题或需要反腐败现象(2分)(2)(答案不唯一,从原因+措施+意义角度回答,每角度2分,共6分。)示例:漫画一:原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等。措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意义: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全面进步等。漫画二:原因: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等。措施:加强反腐力度,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等意义:有利于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有利于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等。24.(10分)(1)抗美援朝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2分)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包括抗美援朝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不竭精神动力。(2分)有利于让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人民增强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等等。(2分)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4分)25.(10分)(1)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遭到拒绝后国内掀起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2分)史实:1942年1月,中、美、苏、英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3年11月,中、美、英召开开罗会议,共同发表《开罗宣言》;1945年6月,中、美、苏、英、法等国代表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等等。(2分,两例即可)“另起炉灶”(1分)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任意一例,1分)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2分)启示:我们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