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浮力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1. 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及浮力的方向。 2. 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 3.会熟练进行浮力的相关计算。 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有关浮力的综合计算。 复习流程: 考点知识的梳理→解题方法→重难点例题详解→习题练习 (一)考点知识梳理: 1. 浮力() (1)定义: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其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说明:①浸入包括全部没入或部分没入液体中两种情况。 ②浮力的施力物:液体或气体; 受力物: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③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产生原因:液体(气体)对浸入的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即 (3)用测力计测浮力的原理: 2.浮力的大小 (1) F浮=G-F' (称重法) (2) F浮=G排=ρ液gV排 (阿基米德原理) (3) F浮=G (漂浮、悬浮) (4) F浮=F上-F下 (压力差) 这四种方法都可以计算浮力的大小,其中阿基米德原理最为重要,下面重点对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回顾。 3.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或气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 说明: (1)在气体中时, (2)注意公式中的,当物体部分浸入时,,当物体全部浸入时,。 4. 浸没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条件 当或,物体上浮 当或,物体漂浮 当或,物体悬浮 当或,物体下沉 5. 浮沉条件及漂浮条件的应用: (1)潜水艇:下潜和上浮过程中,其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未露出水面),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其上浮或下沉。 (2)气球和飞艇:靠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浮力来实现其上升或下降的。 (3)轮船:利用漂浮条件工作的,应满足。 (4)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使用时是漂浮在液体表面上的。 6.浮力与密度 浮力的问题可涉及多个知识点,其中与密度知识的联系最为常见,如定性比较物体、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也有定量计算物体或者液体密度的综合计算题型,常用到下面的一些公式进行计算: (二)解题方法: 如何判断物体的浮沉(主要两种方法) (1)受力分析: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力和???? 力的作用,若???????? ,物体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此时?????? ;若???????? ,物体下沉,最终沉在底部,此时有F浮=????? ;若???????? ,物体悬浮在液体中。 (2)密度分析: 若ρ物>ρ液,物体??????? ;ρ物<ρ液,物体??????? ;ρ物=ρ液,物体??????? 。 点拨:判断浮沉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比较物体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这个地方的浮力是物体的最大浮力,即浸没在液体中的浮力;第二种是比较物体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这里指的是物体的密度而不是组成物体的物质的密度。 板书设计: 浮 力 复 习 课 1.浮力的计算方法:(1) F浮=G-F' (称重法) (2) F浮=G排=ρ液gV排 (阿基米德原理) (3) F浮=G (漂浮、悬浮) (4) F浮=F上-F下 (压力差) 2.物体的浮沉条件:当或,物体上浮 当或,物体漂浮 当或,物体悬浮 当或,物体下沉 (三) 巩固拓展: 1.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 A.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 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 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2.体积相同的三个球A、B、C,在水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球A受到的浮力最大 B、球B受到的浮力最大 C、球C受到的浮力最大 D、三个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3.一物体用细线挂在弹簧秤上,弹簧秤的示数是4.5牛,当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1.5牛,那么这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牛,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牛。 4.密度为0.9×103kg/m3 ,质量为8.1千克石蜡,放入足量水中,石蜡受到的浮力多大? (四)延伸加强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2、体积是50cm3,质量是45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_g.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________g.(酒=0.8×103kg/m3) 3、某人用绳子将一物体从水面下2m深处的地方匀速提到水面0.5m处的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为54J.当将物体拉到有体积露出水面时,让其静止,此时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40N.不计绳子的质量,忽略水的阻力,求物体的密度.(g取10N/kg) 4、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浮力知识后,,想测量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密度。小组同学现有器材:量筒、牙膏皮(可放入试管中)、烧杯和水。请你测量牙膏皮的密度。 (1)写出实验方案:(可画图配合文字说明) (2)所测密度的表达式: - 4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