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9科9份)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一11月月考试题(化学)
(2011年11月)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字迹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放在纸片上称量 B.向试管中加固体粉末
C. 点燃酒精灯 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2、下列所用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
A.家用的铝窗 B.建筑用的钢筋
C.铸造用的黄铜 D.温度计用的水银
3、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
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②④
4、下列关于Na和Na+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钠离子是钠原子的氧化产物 D.灼烧时火焰都呈黄色
5、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NaCl晶体、BaSO4 B.铝、二氧化硫
C.液态的醋酸、乙醇 D.熔融的KNO3、硫酸溶液
6、下列所给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目最多的是
A.2mol Cl2 B.2g氢气 C.3.01×1023 个氮分子 D.16g氧气
7、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A.铝的活泼性差 B.铝的还原性差
C.铝与氧气不反应 D.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8、现有一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蒸馏、萃取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 D.蒸馏、萃取、分液
9、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 1 B.2 : 1 C.3 : 1 D.1 :3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2Na+2H2O = 2Na++2OH-+H2↑
B.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2Al+2OH-= 2AlO2-+3H2↑
C.硫酸铝与氨水反应:Al3+ + 3OH- = Al(OH)3↓
D.H2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Ba2++OH-+H++SO42-= BaSO4↓+H2O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0分)
11、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11.2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在常温常压下,1摩尔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23g钠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数目为10 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O2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0.2NA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至红褐色则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B.金属钠、铝、铁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水反应时均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
C.除观察颜色差别外,区分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较简便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D.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然后进行静置、分液
13、某无色溶液中加入铝粉,有H2放出,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Cu2+、Cl-、SO42- B.K+、Na+、Cl-、SO42-
C.Na+、Ba2+、K+、Cl- D.Na+、NH4+、SO42-、HCO3-
14、在6KOH + 3Cl2 == KClO3 + 5KCl + 3H2O的反应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KCl是还原产物,KClO3是氧化产物
B.Cl2是氧化剂,KOH是还原剂
C.KOH是氧化剂,Cl2是还原剂
D.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数之比为1∶5
15、下列关于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B.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C.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但产气量和反应快慢不同
D.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填空题(共23分)
16、(4分)下列4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3种不同,请找出并填在下面空格。
A.CaO、Na2O、CO2、CuO B.C、Na、Mg、Al
C.Na2CO3、FeSO4、Cu(NO3)2、KOH D.H3PO4、H2O、H2SO4、HNO3
以上四组物质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A ;B ;C ;D 。
17、(5分)A、B、C、D四种化合物,其中A、C、D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而B的焰色反应为紫色,A、C和盐酸反应均得到D,将固体C加热可得到A,若在A的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又可制得C,若B的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会先后出现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E。试推断:
A: 、B: 、C:_________、D:_________、E:
18、(8分)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 ,沉淀A: ,沉淀B: 。
⑵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 。
⑶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 杂质(填化学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 ,之后若要获得固体NaNO3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填操作名称)。
19、(6分)在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刚开始可以观察到 ,写出有关
的化学方程式 ,继续往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可以观察
到 ,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
四、实验题(共21分)
20、(14分)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 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并指明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 (填化学式,下同),氧化剂是 。
(2)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 ;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    。
(3)试管中收集气体是 (填化学式),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 。
(4)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还原铁粉是否完全反应,其中的固体成分有哪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
②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一定有 ,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
(5)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1、(7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图所示),以测定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可供选用的试剂有:浓H2SO4、浓硝酸、6 mol·L-1 NaOH溶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有关实验操作:a、往试管中放入适量的铝合金样品;b、从分液漏斗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A溶液;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测定收集到的水的体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A溶液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中测得样品的质量为Wg ,氢气的体积为a L(标准状况),则样品中Al的质量分数为_ __。
五、计算题(共6分)
22、(6分)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100 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中,合金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浓度为5 mol/L的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跟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横坐标体积单位是mL,纵坐标质量单位是g)求:
(1)生成沉淀达到最大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mol
(2)合金中Mg的质量________g
(3)所用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月考(2011年11月)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部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B C A D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D AC BC AD BD
二、非选择题部分
16、(4分,每空1分)A:CO2 B:C C:KOH D:H2O
17、(5分,每空1分) A:Na2CO3 B:KOH C:NaHCO3 D:NaCl
18、(8分)
(1)BaCl2或Ba(NO3)2;BaSO4;AgCl(各1分)
(2)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2分)
(3)Na2CO3(1分);稀HNO3(1分);蒸发(1分)
19、(6分)
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或“出现白色浑浊”,1分)(2分)
白色沉淀溶解,溶液变澄清(1分) (2分)
20、(14分)
(1)3Fe+4H2O(g) Fe3O4+4H2 (2分),Fe (1分), H2O(1分)
(2)为硬质玻璃管内Fe与水蒸气的反应,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2分)防止爆沸(2分)
(3)H2 (1分) 验纯(1分)
(4)一定有Fe3O4(1分) Fe3O4和Fe(1分)
(5)Fe + 2Fe3+ = 3Fe2+ (2分)
21、(7分,除说明外其余每空1分)
(1)c a b d (1分)
(2)6 mol·L-1NaOH溶液(2分)
(3)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2分)
(4)9a/11.2W × 100% (2分)
22、(6分,每空2分)(1)0.8 (2)4.8 (3)8mol/L(没单位扣一分)
硬质玻璃管
干燥管
A
沉淀
19.4
11.6
20
180
160
V(NaOH)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月考(2011年11月)
高 一 历 史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字迹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礼记·祭统》:“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上述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制度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嫡长子继承制
2.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研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组织演变发展问题时,将古代中国划分为三个相继的时代,即“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应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3.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晴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六部制
4.据史料记载,仅从元朔二年至元朔六年,封侯的数目多达121个,元鼎元年至后元二年又有44人封侯,甚至一日之内竟有24人同时封侯(注:元朔、元鼎、后元均为汉武帝年号)。材料反映汉武帝推行的哪一政策?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消除藩镇割据 C.附益之法 D.推恩令
5.下列按唐朝三省六部制运行程序排列正确的一组应是
A.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六部      B.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六部
C.中书省--六部--门下省--尚书省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6. 君权和相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一对基本矛盾,封建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采取的措施是
①秦朝三公九卿制 ②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③北宋设三司使 ④元朝行省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如右图所示,该场景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的雅典,它在当时主要的历史作用体现在
A.促进雅典文化走向繁荣 B.成为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C.对公民的言行具有强烈威慑作用 D.不利于城邦的政治稳定
8.下列改革措施中,不属于梭伦改革内容的是
A.让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B.限制第四等级公民的部分权力
C.组建陪审法庭 D.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9.《世界文明史》中有这样一段对罗马帝国的表述 :“……后来,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法律,皇帝所颁布的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至于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统治范围不断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维系帝国统治的万民法的颁布
C.为缓和贵族和平民的矛盾而不断完善法律 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以法治国
10.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指该国某一机构,该机构应是
A.内阁 B.议会 C.首相 D.最高法院
11.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该内容解读不正确的是
A.该内容出自是《权利法案》   B.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C.它标志着英国议会的产生        D.有利于议会主权的确立
12.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年-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反映了法国走向共和制的历程非常艰难,其内在社会根源是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各派政治力量斗争非常激烈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法国民主化进程
13.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制定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由此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A.以法律手段限制王权是三国采取的共同举措
B.以法律形式巩固革命成果是三国的相同手段
C.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得以普遍确立
D.工业资产阶级最终获得了独掌政权的法律地位
14.中国近代有一个不平等条约规定如华民与英人发生纠纷:“……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该条款规定使中国丧失了什么主权?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自主权 D.司法主权
15.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人认为林则徐如果有机会主持军事,中国就不会输掉战争。这种“不服输”反映出
A.不了解世界形势 B.坚定的民族气节 C.痛恨清廷腐败 D.主张发展近代工业
16.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辛亥革命
17.阅读下表,对该表中外国在华设立银行数量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有
1913年前外国在华银行历年设立情况统计表
年代 英 美 法 德 俄 意 比 荷 日 合计
1894年前 12 1 2 1 16
1895—1913 5 4 12 11 14 1 8 1 29 85
①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②与《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直接有关 ③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④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该规定的主要影响是
A.扰乱地方社会秩序 B.控制清政府的财政
C.压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D.限制中国商品出口
19.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20. 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的观念是
A.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B.民者,国之本也;
C.主权在民 D.民贵君轻
21. 1921年,梁启超在演讲中说:“任凭什么人,尧舜呢,桀纣呢,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呢,王莽、朱温、袁世凯呢,若再要想做中国的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也不会有的事了。”下如此断语,是因为他
A.认识到帝制的危害       B.经历时帝制的腐朽
C.肯定了到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D.片面地夸大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22.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释放,不特赦释放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23.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开天辟地”主要是指
A.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B.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中国第一次出现了革命政党
D.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24. 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出现了工人运动的高潮,罢工斗争达100次以上,参加人数达30万人以上。促成这个高潮的直接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波及中国 B.中国共产党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
C.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D.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25.20世纪20年代初,陈独秀说:“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是: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一认识对当时中国产生的影响有
A.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B.促进国共合作的建立
C.指明了中国国民党的道路 D.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道路
26.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是指
A.开展土地改革 B.进行万里长征 C.工农武装割据 D.实施武装斗争
27. “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他这样做是因为
A.中国革命只能依靠农民阶级 B.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
C.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D.不接受苏联的援助
28.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因素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29.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7月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上述材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调整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政策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根本性认识
C.放弃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D.首次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
30. “七七”事变后,蒋介石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洒满吾中华民族黄帝子孙之血迹,使我世世子孙皆踏此血迹而前进,永久不忘倭寇侵占与惨杀之历史……”
由此判断决定蒋介石抗战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A.战争的性质 B.对敌我双方形势的正确分析
C.国际方面的有利条件 D.民族主义立场
二、非选择题(共4题,满分30分)
31.以17世纪的英国为开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逐渐建立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各国建立的资本主义政体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主要有哪几种类型?举例说明。(6分)
(2)即使是政体相同的国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请以英国、德国为例说明。(6分)
(3)英、德的政治体制不同的原因是什么?(4分)
(4)英、美、法、德确立的近代资本主义政体有何相同之处?(4分)
3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族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材料三 “吾人仰望之中山,而事后追思事前之希望,果等同乎?不等同乎?辛亥之功,成乎?败乎?实半成半败也!”
——《申报》1912年9月9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申报》对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二中“毂我蒸民”本应为“毂我蒸国”,你认为其把“国”字改为“民”的用意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申报》的祝词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什么样时代追求?试结合史实说明理由。(6分)
(3)材料三所述是《申报》对辛亥革命较为客观的反思。结合史实,说明这一反思的依据。(6分)
(4)为完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事业,先进的中国人在20世纪20年代又进行了那些努力?(4分)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月考(2011年11月)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B D D B B D A B C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D A A A C D A C A D B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C C A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20分)答案:
(1)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如英国、德国 ;一种是资产阶级共和制,如美国、法国。(6分)
(2)英德虽然都是君主立宪制政体,但英国内阁掌握实际的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而德国皇帝拥有国家大权,首相由皇帝任命不由议会产生,只对皇帝负责。(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6分)
(3) 原因: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的统一,保留了封建残余。(4分)
(4)都通过法律形式确立;都以代议制为基础;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答两点就可得4分)(4分)
32.(20分)答案:
(1)态度:从漠视与非议到认同与赞赏。(2分)用意是表示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2分)
(2)追时代追求: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发展经济、国力增强。理由:当时中国深受列强侵略;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发展落后,国家积贫积弱。(6分)
(3)社会依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君主专制政体,成立中华民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6分)
(4)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4分)
陶片放逐法——“点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字迹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右图中D点这一天时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2.假如人类移居月球生活,下列现象可能发生在月球的是
①昼夜现象 ②电闪雷鸣 ③朝霞、晚霞
④日食、月食 ⑤行走如跳远
A.①② B.①⑤ C.④⑤ D.③④
3.右图中,中心点为地球南极的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的时间为
A.15时 B.9时
C.8时    D.16时
读某日北京与杭州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表,回答4—6题。
4.该日北京昼长是
A.7小时26分 B.9小时40分 C.14小时20分 D.12小时
5.该天最可能接近下列哪个日期?
A.3月12日 B.10月1日 C.1月1日 D.6月1日
6.杭州所在的经度是
A.116°E B.108°E C.124°E D.120°E
洛阳(35 N,112 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下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回答第7小题。
7.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是
A.23 26′   B.66 34′ C.55     D.35
新华网雅加达10月23日电(记者 李晓渝)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东部西巴布亚省23日晚发生里氏6.0级地震。据此回答第8小题。高*考(资*源*网
8.此时,在附近海域的渔船会有怎么样的震感?
A.左右摇晃 B. 上下颠簸
C. 没有感觉 D.左右摇晃并上下颠簸
9.右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右图为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状况图,若图中的气压分布状况是热力作用形成的,则图中四点气温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右图,回答11—12题。
1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为大陆东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为北半球的夏季
B.该图所示为北半球的冬季
C.①所代表的是夜晚的海风
D.②表示陆地温度低,气流上升
12.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圈,甲、乙两地在地表
A.甲处为副热带高气压  B.甲处为少雨地带
C.乙处有热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  D.①代表信风带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13-15小题。
13.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A.甲   B.乙  C.丙     D.丁
14.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
A.市区   B.远郊
C.郊区   D.农村
15.假若该地位于上海市,图中剖面为东西方向,乙点测到城市热岛环流产生的风向为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16.右图表示北半球某机场,一架飞机在起飞时保持自东向西方向,则该飞机
A.逆风飞行 B.顺风飞行
C.风从北方吹来 D.风从南方吹来
17.右图是地球上某风带示意图,该风带表示
A.北半球信风带 B.北半球西风带
C.南半球西风带 D.南半球信风带
18.夏季对我国天气影响很大,直接影响我国雨带分布的是
  A.亚洲高压B.夏威夷高压 C.阿留申低压 D.印度低压
读右图“锋面示意图”,回答19—20题。高*考(资*源*网
19.图中四点属于暖气团控制下的是
①a ②b ③c ④d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0.右图中四点位于雨区的是
①a ②b ③c ④d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21.分析下表中气候资料,判断该地为哪种气候类型?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5 23 24 21 16 11 8 7 8 10 14 18
降水/mm 44 18 25 65 132 122 107 79 80 77 72 61
A.该地是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B.该地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C.该地是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D.该地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22.右图为降水柱状图与气温曲线图,其所示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A.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D.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据统计,2008—2009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6°C,较常年偏高1.7°C,为1951—1952年冬季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由此可见,2008—2009年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暖冬。世界经济论坛在日内瓦发布的报告将气候变化列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据此完成23~24题。
23.暖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在( )
A.降水量减少,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
B.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有利于产量提高
C.暖冬使地温升高,使农作物抗寒能力增加
D.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4.下图反映了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呈现出什么样的变化趋势?
A.直线上升 B.直线下降 C.波动上升 D.冷暖干湿交替
25.下列河流径流图中,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是
26.下列河流中,主要参与内陆水循环的是
A.松花江 B.塔里木河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
27.在海陆间大循环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水汽输送 B.大气降水 C.地表、地下径流 D.海洋水的蒸发
28.下列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寒流的是
A B C D
右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的等值线图,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读图分析回答29—30题。
29.若虚线所在区域为陆地,实线所在区域为太平洋,图中为等温线,则
A.时值1月
B.实线表示千岛寒流
C.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
D.我国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
30.若图示为等压线,则
A.B区域位于低压槽线附近 B.A处吹西南风
C.B处为阴雨天气 D.B处风速比A处大
二、综合题(共3题,满分40分)
31.读“气候类型图”和“风向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5分)
(1)M图是北半球 季。
(2)甲.丙两种气候类型在M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 、 。
(3)我国是否有气候类型C (有或没有)。伦敦属于M图中何种气候类型(填代号) 。
(4)气候类型乙的气候特征是: ;成因是 。
(5)C的气候特征是: ;D的气候特征是: ;
C、D同为30°—40°N的大陆,但气候截然不同,形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
32.读图17和图18,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
(1)图17为 锋示意图,其中A为 气团。
(2)图17的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地,气压最高的是 地。
(3)图18所示造成上海市气温、气压明显变化的是 气象灾害,图19中能反映其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 (选择填空)。
A B C D
(4)根据图18分析上海市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时天气情况是 ;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情况是 。
(5)下列选项中,与上海经历的天气变化可能有关的是 (选择填空)。
A.上海遭受特大风暴潮袭击 B.交通状况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
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D.电风扇热销
E.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6)图17和图18所示天气系统的共同特点有 (选择填空)。
A.冷空气均在锋面以下 B.锋面均向暖空气一侧移动
C.过境后天气均转阴 D. 都带来大风、降温等剧烈的天气变化
33.读某海域洋流环流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该环流所在的海域位于__________半球,判断理由是 。
(2)若此海域为北印度洋,那么我国东部河流进入_ (丰水期或枯水期)。
若该图表示大西洋,那么,A洋流为___ ___;若该图表示太平洋,则C洋流为 _。
(3)洋流A、B、C、D中,在成因上属于风海流的是_______ ___。(用字母填写)
(4)图中正确反映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流向的是( )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月考(2011年11月)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B A B C D D B D A A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C B A C B C B B C A C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C D A B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共15分)
(1)冬 (1分) (2)C; B (每空1分)
(3)没有; A (每空1分)
(4)全年温和湿润,各月降水分配均匀(2分);终年受西风带控制(2分)
(5)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2分);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分);
C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而D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而形成的。(2分)
32. (共13分)
(1)暖、 暖(每空1分) (2)C; E(每空1分)
(3)寒潮(1分) ; B(2分)
(4)降温大风雨雪天气(1分); 气温回升,天气转晴(1分)
(5)BE(2分) (6)A(2分)
33. (共12分)
(1)北(1分);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且呈顺时针方向流动(2分)
(2)丰水期(1分); 墨西哥湾暖流(2分); 加利福尼亚寒流(2分)
(3)BD(2分) (4) A(2分)
23026′N
23026′S
A
C
B
D
A
0.6
0.4
0.2
0
-0.2
-0.4
-0.6
温度距平(℃)
1860 1880 199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年)
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17℃
19℃
21℃
21℃
23℃
25℃
22℃
20℃
18℃
17℃
15℃
13℃
图17
图18
图19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
英 语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字迹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及应用 (共五节)
第一节 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n a small village, there lived a potter(陶工) who had a donkey. Every day his donkey would carry soil from the ___1___ to his house. Since the field was quite far off, the potter would ___2___ under a tree midway, tying(拴) his donkey nearby.
One day, the potter __3__ to take the rope with which he tied the donkey every day. When he reached the __4__, he became worried and didn’t know what to do. At that time, a saint(圣人) __5__ to be passing by. When the potter told the saint what his __6__ was, he said, “Take the __7__ to the place where you tie him every day. __8__ to tie him using an imaginary rope. He won’t run away.” The potter did what the saint had said.
When he woke up, to his __9__ and relief, he found the donkey standing in the __10__ place. But to his frustration, when he prepared to leave for __11__, the donkey did not move. __12__, the potter saw the wise saint again and told him about the donkey’s __13__ behavior. The saint said, “Go and pretend to untie the rope.” The potter __14__ the saint’s advice.
Now the donkey was ready to leave for home. The potter thanked the wise saint and went home __15__ his donkey.
1. A. factory B. garden C. field D. village
2. A. stand B. rest C. sing D. dance
3. A. forgot B. decided C. expected D. agreed
4. A. stone B. tree C. bridge D. house
5. A. failed B. attempted C. happened D. managed
6. A. animal B. plant C. problem D. result
7. A. bird B. flower C. donkey D. rope
8. A. Believe B. Learn C. Wish D. Pretend
9. A. surprise B. disappointment C. anger D. regret
10. A. similar B. special C. same D. wrong
11. A. field B. school C. home D. hospital
12. A. Quickly B. Luckily C. Unfortunately D. Badly
13. A. funny B. foolish C. proper D. strange
14. A offered B. followed C. refused D. received
15. A. happily B. sadly C. seriously D. casually
第二节 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上下文填入适当的词语,或使用括号中的词语的适当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非选择题答题卷上标号为16—25的相应位置。
An earthquake can often cause damage. Knowing how to prepare for such 16 event can directly affect your chance of survival.
If you are outdoors, find an open area free 17 trees and tall buildings. If you 18 (drive) when an earthquake hits, slow down and stop in a clear place. Remember that you have to stay in your car. Do not park near buildings 19 under bridges. If you are indoors, you must protect yourself from 20 (fall) objects by finding a safe place in your home. For example, you can hide under something. This most often means a heavy table or desk 21 is large enough. It is important for you to know where the furniture is 22 an earthquake. Besides, make sure that all the family members knows the best place to hide 23 in each area of the house.
For families with young children, it’s recognized to be more important to practice 24 to do in the earthquake. Make sure your family has a plan of action, and tell your children where to meet each other. 25 is also wise to be prepared by taking a First Aid class to learn something useful for a possible disaster.
第三节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A
American is a mobile society.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 can be close and real, yet disappear soon if situations change. Neither side feels hurt by this. Both may exchange Christmas greetings for a year or two, perhaps a few letters for a while—then no more. If the same two people meet again by chance, even years later, they pick up the friendship. This can be quite difficult for us Chinese to understand, because friendships between us flower more slowly but then may become lifelong feelings, extending (延伸) sometimes deeply into both families.
Americans are ready to receive us foreigners at their homes, share their holidays, and their home life. They will enjoy welcoming us and be pleased if we accept their hospitality (好客) easily.
Another difficult point for us Chinese to understand Americans is that although they include us warmly in their personal everyday lives, they don’t show their politeness to us if it requires a great deal of time. This is usually the opposite of the practice in our country where we may be generous with our time. Sometimes , we, as hosts, will appear at airports even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to meet a friend. We may take days off to act as guides to our foreign friends. The Americans, however, express their welcome usually at homes, but truly can not manage the time to do a great deal with a visitor outside their daily routine (常规). They will probably expect us to get ourselves from the airport to our own hotel by bus. And they expect that we will phone them from there. Once we arrive at their homes, the welcome will be full, warm and real. We will find ourselves treated hospitably.
For the Americans, it is often considered more friendly to invite a friend to their homes than to go to restaurants, except for purely business matters. So accept their hospitality at home!
26. The writer of this passage must be ____.
A. an American B. a Chinese C. a professor D. a student
2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 usually extend deeply into their family.
B.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 usually last for all their lives.
C. Americans always show their warmth even if they are very busy.
D. Americans will continue their friendships again even after a long break.
28. From the last two paragraphs we can learn that when we arrive in America to visit an American friends, we will probably be ___.
A. warmly welcomed at the airport B. offered a ride to his home
C. treated hospitably at his home D. treated to dinner in a restaurant
29. From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we can know the Chinese people ____.
A. are strict with time B. don’t take time seriously
C. don’t know how to use time D. are willing to spend time for friends
30. A suitable title for this passage would probably be “____”
A. Friendships between Chinese B.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
C. Americans’ hospitality D. Americans’ and Chinese’s views of friendship
B
I was packed and ready to leave for my two days’ trip. My mind had been filled with work and with so many small things to deal with. As I got into the car to leave, my thoughts turned to my children. I’d been preparing for the trip for the last few days, and now I’d be away for a few days.
How to keep in touch with your kids during busy time is often a father’s problem. Men tend to focus on one thing extremely well for long periods, but this can lead to trouble. Shifting(移开) from work to your family life isn't always the easiest thing to do. And if you don’t show your kids that you’re thinking about them, they may think that you are not.
As I started down the road, I suddenly stopped the car and turned around. I drove back to my house, found a couple of cards, and wrote a short message to each of my children. I put each in a “secret” place where I knew they’d find it.
When I called the next night, it was clear that they’d received the cards. “Daddy, I got your card,” they both said excitedly. “When did you do that ”
My heart was warmed when I heard this. It was such a small thing. But it had a big impact(影响) on my kids. It was their “proof” that I was thinking about them. And it was encouragement for me to continue to do the small things that have a big impact.
31.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the author thinks a father should ______.
A. care for his kids, no matter how busy he is
B. have a big impact on his kids
C. spend some time playing with his kids
D. stay at home as long as possible
32. Before leaving for the trip the author considered ________.
A. preparing some food for the trip
B. buying some nice gifts for his children
C. doing something to show his concern for his kids
D. telling his children to be careful at home
33.The author’s kids were excited when they answered the phone because _______.
A. their father had thought highly of them
B. they had found the cards from their father
C. they had done something good at home
D. their father told them he would be back soon
34.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that”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refer to
A. Packing luggage.
B. Reaching the hotel.
C. Writing short messages.
D. Going back home.
3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All for the children
B. Play with your children
C. A father and his kids
D. Show love to your kids
C
There is no doubt that music plays a powerful role in our lives. It can calm our tired nerves after a busy day of work. Music even has the power to move us to tears when it stirs(激起) an emotional reaction. How then, does music play a role in special education
If music has the ability to touch those hidden places we all carry inside, it proves an important tool for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For students with emotional problems, music can help soothe(抚慰) sadness. Consider the child that arrives in class depressed and upset. If music can indeed relax and calm him, he is more likely to focus and participate in class.
Dr. R. Joseph, author of Behavioral Neurology, writes, “It is well recorded that patients with left hemisphere(大脑半球) damage, who may be unable to speak or recognize words, can sing a melody(曲调).”
For this reason, som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have found it helpful to set their lessons to music. When students cannot understand or remember certain things, singing them helps make it easier.
Nature magazine reported “Music training helps underachievers. In Rhode Island, researchers studied eight public school first grade classes. Half of the classes became ‘text-arts’groups, receiving ongoing music training. After seven months, the students were given a test. The tested group had caught up with their fellow students in reading and surpassed(超过) their classmates in math by 22 percent. In the second year of the project, the tested students widened this even further. Students were also tested on attitude and behavior. Classroom teachers also noted improvement in these areas.”
It seems music does, indee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ducation. For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this is especially encouraging.
36. The first paragraph is mainly about _______.
A. the role of music in education
B. the importance of music in life
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nd work results
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nd behavior
37. For students with emotional problems, music might be _______.
A. a toy B. a punishment C. a medicine D. a puzzle
38. According to Dr. R. Joseph, people with left hemisphere damage _______.
A. are unable to recognize people
B. can produce some musical sounds
C. can becom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D. might suffer right hemisphere damage too
39. The tested students mentioned in the fifth paragraph _______.
A. behaved badly after the study
B. Didn't show any difference after the study
C. had done well in their reading and math before
D. received certain music education during the study
40. 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
A. The meaning of special education.
B. The history of music education.
C. The problem in music education.
D. The role of music in special education.
D
English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language in the history of our planet. One in every seven human beings can speak it. More than half of the world’s books and three quarters of international mail are in English. Of all languages, English has the largest vocabulary—perhaps as many as two million words.
However, let’s face it: English is a crazy language. There is no eggs in an eggplant, neither pine nor apple in a pineapple and no ham in a hamburger. Sweet-meats are candy, while sweetbreads, which aren't sweet, are meat.
We take English for granted. But when we explore its paradoxes ( 探讨它的矛盾), we find that quicksand can work slowly, boxing rings are square, public bathrooms have no baths in them.
And why is it that a writer writes, but fingers don’t fing, grocers don't groce, and hammers don’t ham If the plural(复数形式) of tooth is teeth, shouldn't the plural of booth be teeth One goose, two geese—so one moose, two meese
How can a slim chance and a flat chance be the same, while a wise man and a wise guy are opposites How can overlook and oversee be opposites, while quite a lot and quite a few are alike How can the weather be hot as hell one day and cold as hell the next
English was invented by people, not computers, and it reflects( 反映) the creativity of human beings. That’ why, when stars are invisible. And why , when I wind up my watch, I start it; but when I wind up this essay, I end it.
41.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______.
A. sweet-meats and sweetbreads are different things
B. there should be an egg in an eggplant
C. pineapples are the apples on the pine tree
D. boxing rings should be round
4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correct plural
A. Beeth B. Greese C. Meese D. Tooth
4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ncludes two items which have the similar meaning
A. A wise man and a wise guy B. Overlook and oversee
C. Quite a lot and quite a few. D. Hot as hell and cold as hell.
44. The underlined words “wind up” in the last paragraph probably mean “___”.
A. blow B. roll up C. get hurt D. finish
45. Through the many paradoxe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writer wants to show that human beings are _______.
A. clever B. crazy C. lazy D. dull
第四节 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下列应用文及相关信息,并按照要求匹配信息。请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选项字母涂黑。
首先, 请阅读下面几个网站的介绍:
A. www.moviefan.com
If you are a super fan of movies, TV series and cartoons, please visit this website. You can watch them online. You can also download them from the Internet.
B. www.
This is a website about Ameirican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where you can find all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NBA teams and the scores of basketball matches.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basketball stars you can also find a lot of introduction about them.
C. www.utoronto.ca/writing/advise.html
This online writing course provides a number of resources for intermediate ESL learners who want to improve their writing skills. The site provides varieties of topics, sample essays, and writing suggestions.
D. www.
If you like shopping online, it is the best website for you. Here you can find anything you want, such as food, clothes, books and so on. We’re sure that you can enjoy the same shopping pleasure as in the shopping center!
E. www.
This is a music website and you can find a lot of latest songs. The most interesting thing about this website is that you can even record your song in the website and allow others to enjoy your voice! It’s wonderful, isn’t it
F.
Do you like reading Do you want to write your own books If yes, it is the very website for you. Here you can not only read others’ books but also write your own books. Besides, you can ask famous writers for advice on how to improve your writing skills.
请阅读以下人物的信息,然后为他/她匹配感兴趣的网站。
46. Amy is taking ESL soon. But she is still not sure about her writing ability, so she is eager to look for a website with various writing materials.
47. Charles likes watching movies on the Internet at home instead of going out with his friends. He says he wants to be a director (导演) in the future.
48. Mary is a basketball fan. Now she is a member of School Basketball Club, where she meets many students who are talented in playing basketball. They often exchange information about the famous basketball stars.
49. Alice likes writing and she wants to be a writer like J.K. Rowling. She wants to find a website for people who like writing and reading.
50. Janet works in a big company and is well-paid. Though she likes shopping very much, she is very busy and can’t spare(抽出) any time for shopping.
第五节 基础知识考核 (共2大题,满分20分)
Ⅰ.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51.What ________ (素质) does a great person have
52.It is unfair that he gets very little in ________ (报酬) for his hard work.
53.I knew it would help us achieve our dream of making black and white people _____. (平等)
54.The police had the criminal trapped in a narrow street where he could not ________(逃跑).
55.It was on September11, 2001 that the terrorists ___ (袭击) New York’s World Trade Center.
56.The front passengers were lucky to ________(幸存) the accident.
57.We stayed in a ___________ (豪华的) hotel near the Tian'anmen Square.
58.Lions and tigers __________(属于) to the cat family.
59.The ship ________(下沉) to the bottom of the sea last year.
60.He _________ (搬走) the table to the kitchen yesterday.
Ⅱ.完成句子(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61.每日起床后,他都喝一杯水,这对他的身体有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he always drinks a glass of wat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在他的一生中,他总是设法帮助那些比他不幸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he has always tried to help tho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两国交战多年,人民苦难深重。
As the two countries have been__________________, people the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虽然他自己觉得并没有做了什么突出的事情,他的邻居们却对他交口称赞。
His neighbours _____________though he himself didn't think he _____________ special.
65. 此后,琥珀屋的去处便成了一个谜。
After that,_________________ the Amber Ro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读写任务(共1题,满分2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Learning to study is not difficult. The first thing to remember is that you must be willing to learn. It doesn't mean that you must always like the subject. It does mean, however, that you must be willing to learn whatever is necessary. Try to understand why it is important and how it will help you now and later. Knowing mathematical facts will be useful in your whole life. Knowing how to spell words makes any kind of writing easier. Sometimes the subject that you think is going to be uninteresting and it will be attractive when you began to work on it. Learning things can be fun if you can try your best.
Here’s some advice for you: have a certain time each day and a quiet place with good lighting for study, so that you can concentrate on you study without interruptions. Have everything ready before you sit down to study, a dictionary, paper, a pen and books. Be sure you understand what you should learn before you start. Read carefully an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When memorizing, find out the main parts and then recite the whole thing. Check your homework after you finish it. Never forget the importance of review and preview.
【写作内容】
1. 以约30个词概括短文的内容要点。
2. 然后以约120词就“想学就能学好”的主题发表看法, 并包含如下要点:
1) 以亲身经历说明只有想学才能学好这个道理;
2) 学习本身就是乐趣;
3) 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4) 学习并不是难事。
【写作要求】
可以使用实例或其他论述方法支持你的观点, 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要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句子。
【评分标准】
概括准确,语言规范,内容合适,篇章连贯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月考(2011年11月)
高一英语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完形填空(每题2分)
1-5 CBABC 6-10 CCDAC 11-15 CBDBA
语法填空(每题1分)
16 an 17 of 18 are driving 19 or 20 falling 21 which/that 22 before 23 themselves 24 what 25 It
阅读理解(每题2分)
26-30 BDCDD 31-35 ACBCD 36-40 BCBDD
41-45 ABCDA 46-50 CABFD
单词拼写(每题1分,拼写错误全扣;形式错误扣0.5分)
51qualities 52 reward 53equal 54escape 55 attacked
56 survive 57 fancy 58 belong 59 sank 60 removed
完成句子(每题2分;每一长空1分;酌情扣分)
61.After getting up (every morning/in the morning/everyday), which is good for his health.
62.In his life/Throughout his life,…(who are ) less fortunate than himself.
63…. at war for (many) years…are suffering a lot.
64….thought highly of him…had done anything special
65….what happened to… remains a mystery.
任务型写作
The writer in the passage tells us that the fir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you must be willing to learn if you want to be a good learner. Besides, try your best to know what you learn it for and you can find it fun in learning.
On this point, I agree with the writer completely. You can learn well only if you are willing to learn. Once I heard a beautiful song on the radio and I wanted to sing it myself. I borrowed the tape and sang after it whenever I could. Soon I could sing it. From this I know I can learn something well if I put my heart into it. Besides, learning is of great fun. There are, obviously, many interesting things in your subjects and they can make you fell excited. Knowing the best way to study will help you to be a better learner. By spending your time properly, you can do your homework more quickly. Review and preview are very important in learning. To put it simply, do remember learning is not a difficult thing if you focus on(try your best to do ) it.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2011年11月)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字迹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刘女士最近看好一套87平方米房子,1平米的售价为27000元,因为贷款政策规定购买90平方米以下的可以首付20%,90平方米以上的首付至少30%,刘女士才选择了这套房子。上述材料表明
A.价格影响供求关系 B.宏观调控政策引导消费
C.价格影响消费 D.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
2.2010年1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满足居民对三网融合后产品的需求,新一轮三网融合的投资热潮成为2010年通信领域最大的投资亮点。说明
①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②人们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是通过生产提供的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我国电力上市公司龙头——华能国际近期发布债券发行公告和募集说明书。根据公告内容,公司将于近日发行规模为40亿元的第二期公司债券。该公司已发行的股票和即将发行的债券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A.股票是债务凭证,债券是入股凭证
B.购买者与公司的实际关系不同
C.股票可以买卖,债券只能到期还本付息
D.股票收益总是大于债券收益
4.赵先生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工程师。月工资3500元、本月购买股票获得1200元、同时兼任一家三资企业的技术顾问月收入1900元、他还和妻子开了一家包子铺月获利2000元。赵先生总计月收入8600元。 赵先生的收入中属于劳动所得共计
A.5500元 B.5400元 C.3500元 D.4700元
5.从2011年3月1日开始,广东开始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广州市将会执行最高的一类标准1300/月。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是通过再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
③有利于推动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根据该规定,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向班主任倾斜,使班主任有更多热情来做班主任工作。说明
A.国家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C.在再分配领域国家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
D.在再分配领域国家也要注重效率
7.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两人为如何公平分配争执不下。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先挑选,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可能解决了。这故事启示我们
A.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B.既要保证生活需要,又要合理拉开差距
C.合理的分配机制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D.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8.2010年1月至10月我国财政支出部分项目与2009年同比一览表
项目 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和就业
同比增长(单位:亿元) 1005.8 475.85 810.24
增长率 16.6% 26.8% 16.5%
材料告诉我们
A.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B.国家财政支出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C.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财政支出的增加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
9.2011年4月1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宣布,我国将加强对高收入者个税的征管,股权转让、房屋转让、利息股息红利成重点。上述做法有利于
①增加财政收入 ②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③缩小收入差距 ④维护社会公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2月24日起,再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达到19.5%的高位,这是自去年以来连续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①将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②是国家运用货币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③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风险 ④提高了储蓄存款的收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2011年1月27日晚,重庆和上海宣布从当月28日起,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下列关于开征房产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优化经济结构
B.会引导房产市场健康发展,防止楼市泡沫
C.可以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D.是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的表现,可以遏制房价过快
12.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12月1日起至31日,对尿素、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与
磷酸氢二铵的混合物按35%的暂定税率征收出口关税,并征收75%的特别出口关税中。这体现了税收具有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自发性
13.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1元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经济学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
①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②长期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③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14.某地一民营企业因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地政府对该企业主以重赏,奖励50万元的别墅一套,并宣布此奖免征个人所得税。对该政府的做法,正确的评价是
A.税收是缴给国家的,该地政府作为国家机关有权这样做
B.该地政府这样做,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民营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C.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定的,该地政府说了不算
D.给民营企业主发重奖会加大收入差距,不利于社会公平和稳定
15.关于上题中的个人所得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是以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B.其纳税人仅指从我国境内取得收入的个人
C.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
D.是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的一个税种
16.该漫画中富翁的行为属于
A.欠税 B.骗税 C.抗税 D.偷税
二、非选择题(共4题,满分30分)
17.回眸“十一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即将开启的“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上半年
财政收入 18.5 24.24 31 23.1 11.7 30.8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0.33 12.09 17.24 14.47 8.83 13.63
材料二 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十二五规划强调的“四个更加注重”。
(1)请你分析图表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针对图表中的经济现象,有人认为:国富民就富。请运用经济学的知识辨析。(12分)
(3)“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要靠财政,据此回答我国国家财政在经济生活中有何作用?(12分)
18.材料一 图1 “十一五”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图
表1 “十一五”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增长表(单位:亿元)
年份项目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三农”支出 3397 4318 5955.5 7253.1 8183.4
教育支出 538.33 1076.35 1603.71 1981.39 2159.9
医疗卫生支出 138.03 664.3 826.8 1273.21 1389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023.03 2302.36 2743.59 3296.67 3582.25
注:2010年数据为中央财政预算支出。
材料二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十二五”将补齐六大民生短板:
(1)补齐政府保障短板 为民提供公共产品。
(2)补齐收入分配短板 居民收入与同增长。
(3)补齐住房民生短板 保障房政策将“落地”。
(4)补齐医疗卫生民生短板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5)补齐教育民生短板 促进公平是核心。
(6)补齐民生立法短板 民生权法制化。
(1)说明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8分)
(2)我国政府努力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12分)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月考(2011年11月)
高一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B A A D C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A D C A C C 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答案要点:
(1)(8分)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增长很快,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08、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两者有所下降。
(2)(12分)
①国富即意味着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很多,民富即意味着居民个人收入多,二者都来自社会财富。
②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个人的收入就会减少,反之亦然。如果国家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民富必须国富。但是,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个人的收入,影响消费对生产的作用,最终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③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共享改革成果,从而实现民富国强。
(3)(12分)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③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18.答案要点:
(1)(8分)
①“十一五”期间,全国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三农”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公共财政支出也随之大幅度增加。
②这说明“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公共财政向民生工程倾斜,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
(2)(12分)
①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注重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政府财政投资形成新的需求
c
a
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收入增长
b
生产、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一11月月考试题(物理)
(2011年11月)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字迹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4分)
1、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2、下图中表示三个物体运动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相同.
B. 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不同.
C. 运动速率不同,3秒内经过路程不同,但起点位置相同.
D. 均无共同点.
3、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受6个,B受2个,C受4个
B.A受5个,B受3个,C受3个
C.A受5个,B受2个,C受4个
D.A受6个,B受3个,C受4个
4、两个共点力F1和F2,其合力为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一定大于任一分力
B.增大两分力间的夹角,合力一定减小
C.分力F1 、F2都增大时,合力F一定增大
D.合力有可能大于任一分力,也可能小于任一分力,还可能与两个分力都相等
5、 物体处在斜面上(静止或运动)时,通常把物体受的重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关于这个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分解为使物体下滑的分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B.重力分解为使物体下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
C.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D.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使物体下滑的分力和垂直于斜面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
6、 如图,木块静止放置在一块可绕其左端旋转的木板上,当木板的倾斜角度从0O开始慢慢增大到90O的过程中,木板对木块产生的支持力、摩擦力变化情况是
A.支持力变大,摩擦力变大
B.支持力变小,摩擦力变大
C.支持力变小,摩擦力先变大再变小
D.支持力变小,摩擦力先变小再变大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20分)
7、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都在不断减小
B.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
C.A、B两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
D.A、B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
8、如图所示,F使物体静止于粗糙竖直墙壁上,物体所受摩擦力
A.一定沿墙壁向上 B.可能沿墙壁向上
C.可能沿墙壁向下 D.不可能为零
9、力F大小为100N,将它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则F1和F2的值可能是
(A)50N、50N (B)10N、80N
(C)1000N、1000N (D)1100N、900N
10、在研究两个力合成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合力与两个分力的夹角θ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分力的大小可能是2N和8N
(B)两个分力的大小可能是6N和8N
(C)此合力的变化范围是
(D)此合力的变化范围是
三、填空实验题(共20分)
11、(12分)根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有关原理和实验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1)本实验中所说的合力与两个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指下列说法中的( )
A、弹簧秤的弹簧被拉长 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
C、细绳套受拉力产生形变 D、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伸长同样的长度
(2)(10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节点到达某一位置时,记下该位置为O点,记录两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做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某一长度,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做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他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和______,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和__ __。
12、(8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每个的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然后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10m/s2)
钩码质量(g) 0 30 60 90 120
弹簧总长(cm) 6.00 7.15 8.34 9.48 10.64
弹力大小(N) 0.0 0.3 0.6 0.9 1.2
(1)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说明图线跟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N/m
四、计算题(13小题12分,14小题12分,15小题12分,满分36分。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2分)如图,一重为2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一大小为F=8N的拉力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求:
(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突然将外力F的方向改为向左,大小加倍,求此时刻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14、(12分)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均为m,通过定滑轮用细绳相
连,细绳的OB段竖直、OA段水平,设物体A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其他摩擦不计.若将A、B由静止释放,它们将会一起做加速运动。
则:欲使物体A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施于物体A的力F应
为多大
15、(12分)如图所示,矩形斜面水平边的长度为0.6m,倾斜边的长度为0.8m,斜面倾角为370,一与斜面动摩擦因数为μ=0.6的小物体重25N,在与斜面平行的力F的作用下,沿对角线AC匀速下滑,求:
(1)斜面对小物体的支持力.
(2)斜面对小物体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求力F的大小和方向。
(sin37°=0.6,cos37°=0.8)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月考(2011年11月)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部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D D C AC BC AC BC
二、非选择题部分
11.(2分)(1)D
(2)C (2’) E (2’)
记录拉力的方向 (3’) 使节点仍然被拉到O点 (3’)
图像:描点2分,画线2分
12.(2分/空)(1)弹簧的原长 (2)25.9
13.解:
(4分)(1)由平衡条件:
,方向水平向左
(4分)(2)由可得
(4分)(3)撤去外力后,由于惯性,物体仍然向右运动,因此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仍然为8N。
14.解:(1)当A向右匀速运动时,其所受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左
对B:-----------------------------------2
对A:-------------------------3
式中:---------------------------------------2
代入数据,解得:---------------1
(2)当A向左匀速运动时,其所受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左
对A:---------------------------3
代入数据,解得:------------------1
15.解:(3分)(1)支持力
(4分)(2)滑动摩擦力方向沿AC沿斜面向上。------------------2
--------------------------------------------2
(5分)(3)如图,由几何关系可知,Ff和Gx的合力方向与
Gx垂直。------------------------------------------------------------1
---------------------3
故F=16N,方向沿斜面指向BA方向。---------------------1
0
1
2
3
3
6
x
t
0
1
2
3
3
6
x
t
x
0
1
2
3
-3
-6
t
10
8
6
4
2
0
270O
180O
90O
F
v
F
FN
G
Ff
F
v
y
Ff
F
FT
x
G
G
FT
FN
A
B
C
D
Gx
F
Ff
F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1年11月)
本试卷共7页,24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字迹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咋呼/咋舌 阜盛/ 馥郁 惟妙惟肖/娓娓动听
B.棱角/菱角 扑朔/追溯 载舟覆舟/载入史册
C.皮癣/苔藓 隽永/镌刻 刚愎自用/无裨于事
D.训诂/沽酒 徜徉/佯装 引吭高歌/沆瀣一气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据说短信拜年,已成为与吃年饭、看春晚并列的春节三件大事。同一时间里,祝福短信便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铺天盖地的散播。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内容大同小异,相互抄袭,人云亦云,毫无个性和感彩。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有专家认为,虽然转发短信内容多姿多彩,但人们更容易被原创的温暖与真诚打动。
A.铺天盖地 B.人云亦云 C.不厌其烦 D. 多姿多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召开,本次会议同期举办“未来之声”活动,将邀请来自各经济体的约百名学生代表和指导老师来参加。
B.季羡林老先生即使在病榻,仍然忆往述怀,思考人生,写下了富有思想性的佳作《病榻杂记》,完全可以说是季老“思想不老”的极好写照。
C. 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欣赏者要自己体悟,一经点破,那含蓄蕴籍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D. 世博会结束后,主题馆将改为标准展览场馆,与世博中心、星级酒店等一起组成能适应举办展览、承接会议需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村道旁、树荫下, , ;长弄里、街梢头, , ;商邑中、闹市处, , 。
①江南乡村粗茶淡饭的日子因此有了一份知足的踏实和依靠
②朱漆的井栏护立诸多大小不一的水井
③江南古镇荣辱不惊的岁月藉此平添几许鲜活的滋润和热闹
④粗朴的麻石围起一圈圆圆的土井
⑤江南旺埠车马川流的繁华仗此更具踌躇的厚实和轩昂
⑥凉润的青砖砌出一口悠悠的老井
A.②③⑥①④⑤ B.④①⑥③②⑤ C. ②①④③⑥⑤ D. ④③⑥①②⑤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和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A.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舳:zhú, 船头
B.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 liáo, 盘绕
C. 举匏樽以相属 匏: páo,葫芦
D.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渚:zhǔ, 江中小洲
6.找出与例句“侣鱼虾而友麋鹿”中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范增数目项王 B.稍稍宾客其父。
C.卒廷见相如。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7.分析上面文字,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 这段文字表现出一种消极的社会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
B.“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一句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抒发了人生苦短的悲观情怀。
C. “而今安在哉 ”翻译为“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中的“蜉蝣”比喻人在天地间的渺小。
8.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多于南亩之农夫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 不能容于远近           D.月出于东山之上 
9.(1)用∕给划线句子断句。(3分)
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礼而用之。”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延 徽 始 教 契 丹 建 牙 开 府 筑 城 郭 立 市 里 以 处 汉 人 使 各 有 配 偶 垦 艺 荒 田 。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资治通鉴·后梁记》)
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3分)
(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3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南园十三首(其五)            从 军 行
       李 贺                 杨 炯
     男儿何不带吴钩,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收取关山五十州。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请君暂上凌烟阁,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若个书生万户侯?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①凌烟阁:唐太宗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②牙璋:兵符。③凤阙:皇宫的代称。④龙城:匈奴的皇庭。
(1)两首诗歌抒发的思想情感有什么不同?
(2)赏析“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两句。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多选只按前4题计分)(6分)
(1)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
(4)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5) , 。取之不禁,用之不竭。(苏轼《赤壁赋》)
(6)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论 宋 诗
钱钟书
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明代中叶以后的作者又把宋诗抬出来,例如“公安派”捧得宋诗超过盛唐诗,捧得苏轼高出杜甫。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
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或者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唐诗,宋代作者在诗歌的“小结裹”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彻,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或者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什么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白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的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
毛泽东同志早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宋诗就可以证实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表示出诗歌创作里把“流”错认为“源”的危险。这个危险倾向在宋以前早有迹象,但是在宋诗里才大规模的发展,具备了明确的理论,以至于罩盖着后来的元、明、清诗。
流当作本源的风气仿佛是宋代诗人里的流行性感冒。嫌孟浩然“无材料”的苏轼有这种倾向,把“古人好对偶用尽”的陆游更有这种倾向;不但西昆体害这个毛病,江西派也害这个毛病,而且反对江西派的“四灵”竟传染着同样的毛病。他们给这种习气的定义是:“资书以为诗”,后人直率的解释是:“除却书本子,则更无诗。”宋代诗人的现实感虽然没有完全沉没在文山字海里,但是有时也已经像李逵假洑水,探头探脑的挣扎。
从古人各种著作里收集自己诗歌的材料和词句,从古人的诗里孳生出自己的诗来,把书架子和书箱砌成了一座象牙之塔,偶尔向人生现实居高临远的凭栏眺望一番。内容就愈来愈贫薄,形式也愈变愈严密。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发达到极端,可以使作者丧失了对具体事物的感受性,对外界视而不见,恰像玻璃缸里的金鱼,生活在一种透明的隔离状态里。
(选自《〈宋诗选注〉序言》,有删节)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从南宋到元、明、清,对宋诗的评价虽然褒贬迥异,但都犯了一个共同的弊病,那
就是批评有失分寸。
B.唐代以后的诗人都会有类似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时候的感受,担心自己无法守住前
人丰富的文化遗产。
C.有唐诗作榜样,宋人就只能模仿与依赖,就只能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这正
是宋人的最大不幸。
D.宋代的诗人,即使是苏轼、陆游,在创作上也颠倒了“源”“流”关系,染上“资
书以为诗”的流行病。
E.宋人的诗歌创作,基本是从古人著作中收集自己诗歌的材料和词句,极少现实感和
对具体事物的感受。
13.对“膏粱纨绔”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认为宋诗不如唐诗的明代诗人 B.只模仿和依赖前人成果的诗人
C.不去继承前人文化遗产的诗人 D.不能有所创造发明的宋代诗人
14.宋诗的成就是什么?它有什么不足?(4分)
15.导致宋诗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世界以痛吻我
张丽钧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这凝重的诗句,是泰戈尔的。
我不知道这两句诗的原文是怎样写的,但却觉得翻译得妙。有一回,我的一个学生发来短信,说她被至爱的人辜负得很惨,她写道:“我恨他,因为他让我恨了这世界!”我慌忙把泰戈尔的这两句诗发给她,并解释说,那所有以痛吻我们的,都是要我们回报以歌的;如果我们以痛报痛、以恨报恨,甚至无休止地复制、扩大那痛与恨,那我们可就蚀本了。她痛苦不堪地回复我说:“可是老师,我真的无歌可唱啊!”
是呢,世界不由分说地将那撕心裂肺的痛强加于我,我脆弱的生命,被“痛”的火舌舔舐得体无完肤了,连同我的喉咙——那歌声的通道——也即将被舔舐得焦糊了啊!这时候,你却隔岸观火般地要我“回报以歌”,我哪里有歌可唱?
回望来路,我不也有过许多“无歌可唱”的时刻吗?
我曾经是个不会消化痛苦的人。何止是不会消化,简直就是个痛苦的“放大器”。那一年,生活给了我一滴海水,我却以为整个海洋都被打翻了。于是,我的世界也被打翻了,我浑身战栗,却哭不出来,仿佛是,泪已让恨烘干;后来,生活又给了我一瓢海水,我哭了,却没有生出整个海洋被打翻的错觉;再后来,生活兜头泼过来一盆海水,我打了个寒战,转而告诉自己,这不过是一盆海水,再凶狂,也淹没不了岸;终于有一天,生活打翻了海洋给我看,我悲苦地承受着,却没有忘了从这悲苦中抬起头来,对惦念我的人说:“我没事儿,真的——”
任何人,都不可能侥幸获得“痛吻”的豁免权。“痛吻”,是生活强行赠予我们的一件狰狞礼物,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只是,当我站在今天的风中,回忆起那一滴被我解读成海洋的海水的时候,禁不住发出了哼笑。好为当年那个浑身战栗的自己难为情啊!如果可能,真想将自己送回岁月深处,让自己怡然倚在那个“一滴海水”事件上洒脱地唱上几首歌。
唱歌的心情是这样姗姗来迟。虽则滞后,但毕竟有来的理由啊,我更担忧的是,当“理由”被砍伐尽净的时候,我们的歌喉,将以怎样的方式颤动?
从不消化痛苦到消化痛苦,这一个比一个更深的悲戚足迹,记录一个人真正长大的过程。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说这话的人是个被上帝亲吻过歌喉的伟大歌者。它以自己的灵魂歌唱。而拙于歌唱的我们,愿不愿意活在自己如歌的心情之中呢?——不因“痛吻”的狰狞而贬抑了整个世界;学会将那个精神的自我送到一个更高的楼台上去俯瞰今天那个被负面事件包围了的自我;不虐待自我,始终对自我保持深度好感;相信歌声的力量,相信明快的音符里住着主宰明天的神;试着教自己说:拿出勇气去改变那能够改变的,拿出胸怀去接受那不能改变的,拿出智慧去区分这两者。
不仅仅是如歌的心情,我们甚至还可以奉上自己的“行为艺术”啊!永记那年夏天,我和妹妹外出遇到冰雹,我们慌忙学着别人的样子脱掉外衣,却不约而同地去对方头上遮挡——盼着自己能够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而非“要我”)回报以歌!
天气多好哇!连花儿都想唱歌了呀!真想问问远方那个说自己“无歌可唱”的女孩:宝贝,今天可有唱歌的心情?
(选自2009年第22期《青年文摘》)
16.如何理解“不仅仅是如歌的心情,我们甚至还可以奉上自己的‘行为艺术’啊”一句?
(4分)
17.文章末尾写到“无歌可唱”的女孩,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18.为什么既写女孩的“无歌可唱”,又写“我”也有过许多“无歌可唱”的时刻?(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在风暴中抠住的两颗石子——读《顾准文集》
柴静
①1952年,37岁的顾准被撤去上海市财政局长职务。关于这次撤职,没有档案材料,只有一份当年2月29日新华社电讯稿的几句话:“顾准一贯存在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自以为是,目无组织,屡经教育,毫无改进,决定予以撤职处分。”在人人穿黄布军装的年代,一个穿背带裤,戴玳瑁眼镜,在跟弟弟的通信中常常用“睥睨”二字的人,得到这个评语并不奇怪。他不是出身望族,12岁在上海会计师事务所当学徒养活一大家子人,15岁已经写出中国会计业的最早教材。大家都承认,整个大华东地区找不出他这样有才干的人。但是这个人不服用。有关部门曾有意调他,他却坚持留在上海——入阁只是盆景,长不成乔木了。不光不去,他还不同意上级民主评议的运动式征税的方法,认为应该按法律规定的税率来征。不光不同意,还连续写文章来论证谁对谁错。他被撤后曾有人为他申辩,一位领导说:“顾准不听话,不给他饭吃。”
②被撤职一月之后,他找了几本初等几何、代数、微积分开始学习数学,觉得在阶级斗争和政治动向之外别有天地,他试图沉浸在与人世无关的理性里。不过,他很快跨越对三角尺和圆规的单纯迷恋。他说研究经济一定要研究历史。他开始研究西方史和中国史。英文是他的另一大重要工具,他依靠这个大步跳出了当时扎在知识分子头脑中的篱笆。书尽管有限,但他已经可以直接阅读到凯恩斯和斯密的原作,自己动手改译《资本论》。朱学勤说,后来那一代知识分子未能像顾准的成就,是因为知识大限以及逻辑乏力拖住了他们的脚步。
③知识让人求实,逻辑让人求是。但是,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在一个会把人席卷而去的时代,他怎么能在风暴中趴在地上紧紧抠住这两颗石子,而不被吹走,甚至连气息都不沾染?顾准后来说过,那一年的生活让他养成读史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好处就是样样东西都要自己学着去判断。习惯一旦生成,就会自动带着人去往未知之地。
④1960年,他被划为右派,到他第二次被划为右派为止,将近10年,他没有日记留世。他着手翻译经济著作,译稿约40万字,1968年8月监督时开始搁笔。红卫兵让写罪行交代时,他在自己的大字报上只写了两个字“读史”,贴在墙上。红卫兵让他解释。他说最近什么也没做,只读了些史书。事后他说:这是一个非常的历史时期,冷眼旁观这一切,只当是在“读史”,看中国向何处去。
⑤他并非刻意宁为玉碎。但他始终有自己的底线。“文革”初期,在河南某地,外调人员要他写材料说明某人过去和国民党有瓜葛。顾准说,从来不知道这件事。对方当即打了他一个耳光。他干脆把脸送过去。对方一连打了十几个耳光之后,终于打不下去了。与他一起下放的吴敬琏说,我还清楚地记得在一次无端指责他偷奸耍猾的地头批判会上,他冒着雨点般袭来的拳头高昂头颅喊着“我就是不服”的神态。他可以接受自己是牛鬼蛇神和反革命,但他不接受道德上的泼污。
⑥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历尽劫难之后的上世纪80年代开始沉痛反思,回到巴金式的常识:没有神,也就没有兽,大家都是人。而顾准却在“文革”没有结束的年代,不仅要做一个人,而且已经对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种智力上的进取,不是跪倒在世俗权力脚下的头脑能够创造出来的。他引述普罗米修斯的自白: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这就是哲学本身的自白,哲学本身的箴言。这也是他的信仰——人的自觉性是最高的神。有了这种穷尽事理的逻辑,就不可能扯谎,也不可能屈服。
19选择下面两个句子中的一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入阁只是盆景,长不成乔木了。
(2)在一个会把人席卷而去的时代,他怎么能在风暴中趴在地上紧紧抠住这两颗石子,而不被吹走,甚至连气息都不沾染?
20、文章表现了顾准什么样的思想性格?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5分)
21、根据文意,说说为什么“有了这种穷尽事理的逻辑,就不可能扯谎,也不可能屈服”?这句话可以给当下学者、官员怎样的启发?(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请描述下面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6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学校图书馆搬迁,清理出大量废旧书报。图书馆工作人员与南村废品收购站联系,让其派人到校收购。废品收购站人员黄东驾驶一辆车牌号为粤A-3024的货车到校处理废旧书报。按学校规定,凡外来人员离开学校,均需有明确事由的证明,以便查验放行。
现在,请你以刘三桥的身份,为黄东拟写一则离开学校的放行证明(只写正文)。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48字。(6分)
六、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抑”是“向下压,压制”,也可以指一种抑制状态;“扬”是“高举,往上升,也可以指一种昂举状态。音乐有抑扬,文章有抑扬,自然万物有异样,社会百态有抑扬。人生有抑扬,抑扬有致,方能有音乐的和谐,文章的张弛;抑扬交替,方能有自然、社会的丰富多彩,人应该向自然学习,学会处理抑扬,面对抑扬。
关于“抑扬”,你有什么经历和见闻?有什么感受和体验?有什么感悟和见解?请以“抑与扬”为话题构思作文,所写作文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月考(2011年11月)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 (léng/líng;shuò/sù;zài/zǎi。A项依次:zhā/zé; fù/ fù ;wéi/wěi。C项依次:
xuǎn/xiǎn;juàn/juān;bì/ bì。D项依次:gǔ/ɡū; yánɡ/yánɡ; háng/hàng)
2.C(形近词混用。“不厌其烦”意为“不嫌烦琐与麻烦”,这里应用“不胜其烦”,意为“烦琐、啰嗦得使人受不了”。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人云亦云:人家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多姿多彩:丰富多彩,颜色形态多样。)
3.D(A项,“约百名”限制对象不明确。B项“是季老‘思想不老’的极好写照”缺主语;C 项句式杂糅。)
4.答案:B(注意语句的前后照应)5.A (“舳” 应是 “船尾”)6 .B 7.D“蜉蝣”在句中的含义是指“生命的短暂” 8.C(被动句,其余几项为状语后置句)
9.(9分)(1)(3分)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参考译文:
述律后对契丹主说:“韩延徽能够操守气节而不屈服,是当今的贤者,怎么能侮辱他而让他去放马呢?应当以礼相待而起用他。”于是契丹主召见韩延徽,并和他谈话,非常喜欢他,于是把他当作主要的参谋人物,只要一有举动,就要去和他商量。韩延徽初到契丹时就教契丹建牙开府,修筑城郭,设立市场里巷,用来安置汉民,使每个人都有配偶,开垦种植荒田。从此以后,汉族人都各自安居乐业,逃亡的人越来越少。契丹能够威服各国,韩延徽给予了很大帮助。
(2)(3)各3分。
10.(1)李诗抒发的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杨诗抒发的是一种要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答对李诗得2分,答对杨诗得1分]
(2)答案一:通过景物描写,写出了战斗场面的激烈,(1分)出征将士奋勇无畏的杀敌场面,(1分)抒发了诗人要建功立业(保边卫国)的豪情壮志。(1分)
答案二: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出了战斗场面的激烈,(1分)出征将士的奋勇无畏,(1分)抒发了诗人要建功立业(保边卫国)的豪情壮志。(1分)
11.(略)(8分)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12.BC(B.不是“担心无法守住前人的遗产”,而是担心只能守成,难以开拓。C.宋
人的最大不幸并非出在“只能”。)
13.B(“膏粱纨绔”原指只会吃喝、不会创业的富家子弟,本文指诗人。文中说,如果后代诗人“不能后来居上,或者别开生面”,“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遗祸子孙”,这里说的就是“只是模仿和依赖”,不能有所创新。A.“贪吃懒做”不是说“认为宋诗不如唐诗”。C.这里说的恰恰是只是“继承”,却不“开创”。D.文中认为,宋诗还是有所发明创造的。)
14.[成就]宋诗并不是完全模仿唐诗,而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和深化。
  [不足]在整个艺术的发方向上,没有创新,基本是延续唐诗的风格和意境。
  [4分。“成就”2分,“不足”2分。]
15.错将“流”当作“源”,不是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而是从古人的诗作中孳生出自
己的诗作。
[4分。“将‘流’错作‘源’”,2分;“不是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而是从古人诗作中孳
生诗作”2分。]
四、(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6.(4分)我们不仅应以歌声回报世界给予自己的“痛吻”,而且还应该以歌声来分解世界给予别人的“痛吻”。
[4分。“回报世界给予自己的痛吻”2分,“分解世界给予别人的痛吻”2分。]
17.(5分)①与篇首女孩的短信和“我”的回复,形成首尾呼应的效果,使文章结构更加绵密。
②以“宝贝,今天可有唱歌的心情”回应了篇首的“我真的无歌可唱啊”,深化了“以歌声回报世界的痛吻”的主旨。
[5分。第①点2分,其中“与篇首女孩的短信……”1分,“首尾呼应”或“结构绵密”1分。第②点3分,其中“以……回应……”1分,“深化主旨”1分,“以歌声回报世界的痛吻”1分。]
18、(6分)写女孩,是说明女孩不懂得如何正确面对“世界的痛吻”。(1分)而写“我”,则是以 自己的亲身经历,(1分)告诉女孩:不要因“痛吻”的狰狞而贬抑了整个世界,(1分)而应该相信歌声里住着主宰明天的神,(1分)应该学会拿出勇气去改变那能够改变的
“痛吻”,(1分)拿出胸怀去接受那不能改变的“痛吻”。(1分)
  [6分。“写女孩”1分,“写‘我’”5分。意思对即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来源:
19.(4分)(1)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顾准如果离开上海前去做官,就会受到限制,不能自由发展,从而大有作为;也表达了作者对顾准的敬佩之情。(指出比喻1分,喻意2分,作者态度1分)
(2)运用比喻,形象说明拥有了知识和逻辑思考的能力的顾准,决不会随波逐流,也不会在文革风暴中被打倒;也表达了作者对顾准敬仰之情。(指出比喻1分,喻意2分,作者态度1分)
20.(5分)①不屈服,保持道德的纯洁,第五段,在一次无端指责他偷奸耍猾的地头批判会上,他冒着雨点般袭来的拳头高昂头颅喊着“我就是不服”的神态。
②坚持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关部门曾有意调他,他不去光不去,他还不同意上级民主评议的运动式征税的方法,认为应该按法律规定的税率来征。不光不同意,还连续写文章来论证谁对谁错。
③在逆境中保持学习的热情。第二段写顾准学习数学、历史,自己动手译《资本论》。
④拥有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第四段写面对红卫兵的迫害,冷静看历史,看中国向何处去。
(答出1点并结合文本举例说明2分,2点3分,3点5分,意识对即可)
21.(6分)因为有穷尽事理的逻辑,就不会相信神,而是对神进行深刻的批判(2分),也不会跪倒在世俗权力脚下(2分),因此就不会说谎、屈服。启发学者、官员不要盲从权威或上级(1分),应该独立思考,坚持真理(1分)。(意思对即可)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1)一位厨师笑脸盈盈地(1分)拿着一块写着“黄金粥,每碗5元”的新牌子(1分),替换原来挂在墙上的“棒子粥,每碗5毛”的菜牌(1分)。
(2)讽刺了商家(1分)在食品的名字上作“文字游戏”来蒙骗顾客(1分),从中牟利(1分)。
讽刺批判商家(1分)在食品广告上故弄玄虚以招徕顾客(1分),牟取暴利(1分)。
23、南村废品收购站人员黄东,驾驶一辆车牌号为粤A-3024货车到图书馆收购废旧书报,
请予以查验放行。 [45字]
[6分。“身份介绍”1分,“车牌号”1分,“收购废旧书报”1分,“查验放行”1分,
语言表达准确、得体2分。]
六、24、共6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数学试题
(2011年11月)
本试卷共3页,22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字迹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参考公式:锥体体积公式 其中为底面面积,为高
柱体体积公式 其中为底面面积,为高
台体体积公式 其中分别为上、下底面积,为高
球的体积公式 其中R为球的半径
圆锥的侧面积 其中为底面半径,母线长为
圆台的侧面积 其中是上下底面半径,母线长为
球的表面积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I={0,1,2,3,4},集合M={1,2,3},N={0,3,4},
则=( )
A. B.{3,4}     C.{1,2} D. {0,4}
2.如果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3.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平行、相交或异面
4.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且AC⊥BD,则四边形EFGH是
A.平行四边形 B.菱形 C.矩形 D.正方形
5.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
A. B. C. D.
6..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面为45°,腰和上底均为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A. B. C. D.
7.如图所示,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
形,俯视图是一个直径为1的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全面积为
A.  B. C. D.
8.函数f(x)=lnx+2x-6的零点一定位于区间
A.(1,2) B.(2,3) C.(3,4) D.(4,5)
9、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如果主视图、左视图所对应的三角形皆为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俯视图对应的四边形为正方形,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不确定
10.如果函数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集R,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0,4]   B.[0,4)  C.[4,+∞) D.(0,4)
11、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包括底面边长)
都是2,E,F分别是AB,A1C1的中点,则EF与侧棱C1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
A. B. C. D.2
12.设奇函数在上为增函数,且,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若两球半径比为1:2,则这两球表面积之比为 .
14、右图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异面直线A1B与C1C
所成角的大小是 .
15.半径为R的半圆卷成一个圆锥,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_.
16、已知两条不同直线、,两个不同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垂直于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
②若∥,则平行于内的所有直线;
③若,且⊥,则⊥; ④若,,则⊥;
⑤若,且∥,则∥.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把你认为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三、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满分7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
(1) 化简 (4分)
(2) 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6分)
18、(本题满分12分)
如图,在正方体中,是的中点,
求证:(Ⅰ)平面;
(Ⅱ)平面平面。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函数(,且).
(Ⅰ)求函数的定义域;
(Ⅱ)求使函数的值为正数的的取值范围.
20、(本题满分12分)
某公司通过报纸和电视两种方式做销售某种商品的广告,根据统计资料,销售收入R(万元)与报纸广告费用x1(万元)及电视广告费用x2(万元)之间的关系有如下经验公式:R=-2x12-x22+13x1+11x2-28.
(1)若提供的广告费用共为5万元,求最优广告策略.(即收益最大的策略,其中收益=销售收入-广告费用)
(2)在广告费用不限的情况下,求最优广告策略.
21、(本题满分12分)
如图,正四棱锥S-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正方形,为底面
对角线交点,侧棱长是底面边长的倍,P为侧棱SD上的点.
(Ⅰ)求证:AC⊥SD;
(Ⅱ)若SD⊥平面PAC,为中点,求证:∥平面PAC;
(Ⅲ)在(Ⅱ)的条件下,侧棱SC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得BE∥平面PAC.若存在,求SE:EC的值;
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22.(本题满分12分)
已知二次函数.
(1)若,试判断函数零点个数;
(2) 若对且,,证明方程必有一个实数根属于。
(3)是否存在,使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当时, 函数有最小值0;;②对,都有。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月考(2011年11月)
高一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 DADCB 6-10 CABCA 11-12 BD
13、1:4 14、45° 15、 16、①④
17.解:(1) 原式=(4分)
(2) 由得(2分)
又(2分)
函数的定义域是,值域是(2分)
18.(12分)证明:(Ⅰ)连接交于,连接,
∵为的中点,为的中点
∴为三角形的中位线

又在平面, 在平面
∴平面。……………6分
(Ⅱ)平面

再 ∴平面平面。………12分
19、解:(Ⅰ)由题意可知,, …1分
由, 解得 , ……………3分
∴ , ……………4分
∴函数的定义域是.……………5分
(Ⅱ)由,得 ,
即 , ① ……………6分
当时,由①可得 ,解得,
又,∴; ……………8分
当时,由①可得 ,解得,
又,∴.……………10分
综上所述: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当时,的取值范围是.…………12分
20.(12分) (1)依题意x1+x2=5,
∴x2=5-x1,
∴R=-2x12-x22+13x1+11x2-28
=-2x12-(5-x1)2+13x1+11(5-x1)-28
=-3x12+12x1+2(0≤x1≤5),…………………………3分
∴收益y=R-5=-3x12+12x1-3
=-3(x1-2)2+9≤9,
当且仅当x1=2时取等号.
∴最优广告策略是报纸广告费用为2万元,电视广告费用为3万元.…6分
(2)收益y=R-(x1+x2)
=-2x12-x22+13x1+11x2-28-(x1+x2)
=-2(x1-3)2-(x2-5)2+15≤15,
当且仅当x1=3,x2=5时取等号.
∴最优广告策略是报纸广告费用为3万元,电视广告费用为5万元.…12分
21、证明:(Ⅰ)连接SO
1分
又 2分

3分

4分
(Ⅱ)连接OP
5分
又 6分
因为; 所以∥ 7分

∥平面PAC 8分
(Ⅲ)解:存在E, 使得BE∥平面PAC.
过∥,连接,则为所要求点.
∥,
∥平面PAC
由(Ⅱ)知:∥平面PAC,而
∥平面PAC 10分
∥平面PAC
∥,中点,
又因为为中点 12分
所以,在侧棱上存在点,当时,∥平面PAC .
22.解:(1)
---------------2分
当时,函数有一个零点;--------------3分
当时,,函数有两个零点。------------4分
(2)令,则

在内必有一个实根。
即方程必有一个实数根属于。------------8分
(3)假设存在,由①得
由②知对,都有
令得
由得,
当时,,其顶点为(-1,0)满足条件①,又对,都有,满足条件②。
∴存在,使同时满足条件①、②。------------------------------12分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A
B
C
B1
C1
A1
E
F
A
B
D
A1
B1
D1
C1
C
A1
E
D1
C1
B1
D
C
B
A
A
B
O
P
D
C
S
F
A1
E
D1
C1
B1
D
C
B
A
O
F
A
B
O
P
D
C
S
E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
(2011年11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字迹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5小题每小题2分,26~27小题每小题3分,共56分)
1.某同学在上体育课时突然晕倒,医生在其静脉内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供给水分 B.供给全面营养 C.供给能源 D.维持细胞渗透压
2.植物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这说明了高尔基体
A.具有合成蛋白质的能力 B.具有合成脂肪的能力
C.具有合成多糖的能力 D.具有合成核酸的能力
3.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4.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用来鉴别两者差异的主要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膜
5.两个氨基酸缩合成二肽并生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酸的
A.氨基 B.氨基和羧基 C.R基 D. 羧基
6.冠状病毒是引起人患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其化学成分中含有脲嘧啶核糖核苷酸,由此判断其遗传物质是
A.DNA B.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
7.关于自由水和结合水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细胞中有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
B.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运输养料和废物
C.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D.结合水的比例上升,生物代谢旺盛,生长迅速
8.在下列各种细胞器中,都是单层膜结构的是
⑴线粒体 ⑵高尔基体 ⑶核糖体 ⑷叶绿体 ⑸液泡 ⑹中心体 ⑺内质网
A.⑴⑷⑹ B.⑵⑸⑺ C.⑶⑸⑹ D.⑴⑶⑷
9.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使细胞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细胞内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
C.生物膜把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D.生物膜系统的生物膜是指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10.下列广告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
A.XX牌八宝粥由莲子、淀粉、桂圆等精制而成,适合糖尿病患者,绝对不含糖;
B.请放心饮用XX系列饮料,该饮料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服用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您的宝宝骨骼健康,促进骨骼发育;
D.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Ca、Zn等微量元素。
11.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①胰岛素 ②纤维素 ③ 唾液淀粉酶 ④淀粉 ⑤抗体 ⑥性激素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⑤⑥
1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可以分解所有细胞的细胞壁
B.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的细胞一般是低等植物细胞
C.蓝藻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13.下列有关真核细胞胶质状态的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组成
B. 含多种酶
C. 能进行多种化学反应
D. 含有少量的 DNA
14.科学家提供35S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量细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结果如图。下列选项表示a、b、c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以及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
B.a内质网→b高尔基体→c细胞膜
C.a高尔基体→c内质网→b细胞膜
D.a内质网→c高尔基体→b细胞膜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健那绿是一种活体染色剂 B.健那绿具有专一性
C.健那绿可以把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D.健那绿无法通过生物膜
16.下列关于原生质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构成的
B.原生质层是由细胞壁、细胞质和液泡膜组成的
C.原生质层可以看成是选择透过性膜
D.动、植物细胞均有原生质层
17.右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1具有双层膜,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B.图中2是中心体,该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
C.图中3是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有分泌功能
D.图中4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18.在进行观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过程中,有几种实验材料供选择,你认为分离现象明显的细胞是
A.具有紫色液泡的洋葱表皮细胞 B.透明的洋葱表皮细胞
C.口腔上皮细胞 D.洋葱根尖中既小且方的细胞
19.保健品“黄金搭档”组合维生素片中含钙、铁、锌、硒等元素,其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的是
A.钙 B.铁 C.锌 D.硒
20.外界溶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的过程中,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B.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
C.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细胞壁 D.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21.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苔藓细胞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部位①和②的颜色分别是
A.①无色、②绿色 B.①红色、②绿色
C.①红色、②无色 D.①红色、②红色
22.用蔗糖浸渍冬瓜,能使冬瓜变甜,这是因为
A.蔗糖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
B.蔗糖分子分解为葡萄糖分子进入细胞
C.蔗糖分子进入细胞间隙
D.细胞脱水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进入细胞
23.下列有关建构模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B. 在构建细胞模型中,科学性、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
C.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形象而概括地反映了所有DNA分子的共同特征
D. 拍摄口腔上皮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24.“花红柳绿”使花呈红色,柳叶呈绿色的物质各分布在
A.叶绿体和细胞质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液泡和叶绿体 D.细胞核和细胞质
25.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德国科学家华尔柏在研究线粒体时,统计了某种动物部分的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见下表)。不能根据此表得出的结论是
肝细胞 肾皮质细胞 平滑肌细胞 心细胞 动物冬眠时的肝细胞
950 个 400 个 260 个 12500 个 1350 个
A. 冬眠动物与正常情况相比较,其能量代谢的水平高,消耗能量多
B. 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水平高,消耗的能量多
C. 正常情况下,肝细胞消耗的能量比平滑肌细胞多
D. 冬眠时肝脏代谢加强,需能量多
26.(双选)成熟的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有
A.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C. 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D.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27.(双选)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重要的细胞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者都具有能量转换功能 B.两者都有双层膜结构
C.两者的基质成分与功能相同 D.两者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二、非选择题(共4题,满分44分)
28. (8分)请回答以下有关细胞物质组成和功能的问题:
(1)细胞中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是( )
A.核苷酸和糖原 B.胰岛素和核酸 C.氨基酸和胰高血糖素 D.血红蛋白和纤维素
(2)细胞中的糖类可以分为3类,其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二糖是 。
(3)构成细胞膜的脂质是 和 。
(4)生物体良好的储能物质是 ,动、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分别还有 和 。
29.(8分)右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
结构模式图。(符号与文字全对才给分)
(1) 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为[ ]_    。
(2) 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________。
(3) 如果B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 _____。
(4) 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
(5) 结构5为____________,在动物细胞中的功能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空2分),在植物细胞
有丝分裂时,与_________形成有关。
30.(12分)研究人员对取自5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甲、乙、丙、丁、戊)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5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结构分析
核膜 叶绿素 叶绿体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壁
甲 √ √ √ √ √ √
乙 √ × × √ √ √
丙 √ × × √ √ ×
丁 × √ × √ √ √
戊 × × × √ √ √
请据表作答:甲、乙、丙、丁、戊5种细胞中
(1) 最可能取自高等植物,判断的依据是 。
(2) 最可能取自动物,判断的依据是 。
(3) 最可能是原核细胞,判断的依据是 。
31.(16分)下图是桑格和尼克森在1972年提出的关于生物膜分子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回答:
(1)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 (填字母),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细胞的识别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高等植物细胞间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进行信息传递。在人体内信号分子被输送到靶细胞时,首先与靶细胞表面或内部的受体结合。下列物质属于信号分子的是 ____ ___ 。
A.唾液淀粉酶 B.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呼吸氧化酶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 ,其功能特性是 。
(3)细胞膜、 和 共同成为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
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度月考(2011年11月)
高一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1~25小题每小题2分,26~27小题每小题3分,共5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D B B D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D D C B A A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B D D C A AD AB
二、非选择题(共44分)
28、(1)B
(2)单糖 麦芽糖
(3)磷脂 胆固醇
(4)脂肪 糖原 淀粉
29、(1)[9] 线粒体
(2)[8] 内质网
(3)[4] 叶绿体
(4)[13] 中心体
(5)高尔基体 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对蛋白质进行加工转运 细胞壁
30.(1)甲、乙 甲、乙细胞有核膜和细胞壁可推知为植物细胞
(2)丙 有核膜却无细胞壁可知为动物细胞
(3)丁、戊 无核膜可知为原核细胞
31.(16分)
(1)b a 胞间连丝 BC (漏答不给分)
(2)具有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3)细胞器膜 核膜 (没顺序之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