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2021年春教科版科学精品课件四年级下册2.点亮小灯泡如果有导线和电池,你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吗?用示意图表达你的想法。小灯泡的构造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连接螺纹部分)连接点(锡点)10厘米长的导线1.5V干电池小灯泡点亮小灯泡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上面有符号“+”;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上面有符号“—”。正极负极想一想:下列哪种连接能点亮小灯泡?哪种连接不能点亮小灯泡?第一种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第二种导线连接电池铜帽和底部的锌壳,小灯泡只有锡粒接触电池铜帽。第三种导线连接电池铜帽和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锌壳接触。第四种导线连接小灯泡螺纹与电池旁的外壳,小灯泡的锡粒端接触电池铜帽。小灯泡亮短路小灯泡亮断路电流从正极流出,返回负极,构成一个完成的电路,且电流流过灯丝。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课时 点亮小灯泡【教学目标】1.连接简单电路,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2.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2.知道小灯泡点亮的原因是电流流进灯丝。【教学准备】 小灯泡、1.5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1.打开手电筒的开关,小灯泡就亮了,它是怎样亮起来的?2.如果有导线和电池,你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吗?用示意图表达你的想法。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1)观察小灯泡。找一找小灯泡的发光部位在哪里;想一想小灯泡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2)用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让小灯泡亮起来,并记录有哪些连接能点亮小灯泡,哪些连接不能点亮小灯泡。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1)小灯泡发光的是什么部位?灯泡的结构是怎样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2)怎样将导线和电池连接,小灯泡才能发光?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展示我们的实验记录,交流哪些连接能点亮小灯泡,哪些连接不能点亮小灯泡。2.分析那些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你认为电池和小灯泡怎样连接,小灯泡才能亮起来?3.你认为小灯泡是如何亮起来的?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干电池的金属铜帽端是正极,另一端是负极。当导线直接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而没有经过小灯泡时,就会造成短路。短路时,电池中的电会很快消耗完,并且电池还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甚至可能爆炸。所以,在实验中,要避免出现短路。【板书设计】点亮小灯泡1.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两个连接点组成。2.干电池有正极(金属铜帽端)和负极。3.电流经过小灯泡灯丝时,称为通路;导线直接与电池 正负极相连,没经过小灯泡灯丝时,称为短路。【教学反思】 我上《点亮小灯泡》一课时,在备课过程中有了新的发现和思考。首先是备课,重新研究教材,使我能准确把握好重点,找准研究点。《点亮小灯泡》一课,用导线连接小灯泡这一活动并不难,学生在活动操作中可以逐渐完成。但是为什么这样连接小灯泡就能亮,这是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知的关键,即深入地研究小灯泡的构造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所以在备课时,我将这一部分作为重点研究,制作了直观的课件,让学生观察理解帮助认知,效果很好。我在教学设计中,力图让学生经历从原来的概念到改进后的概念的思维发展过程。针对原来的概念的思考设计:在设计本教学案例时,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原来的概念不同这一个特点,进行了我的教学考虑。所以,导入部分我采取了最朴实的方法——让学生直接连接电路。因为,“点亮小灯泡”的操作就足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点亮小灯泡.pptx 第2课时 点亮小灯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