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有关光和声音传播速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米/秒 ?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米/秒 C.?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快于声速 ? D.?天文学中常用光年来计算天体运行的时间 2.“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 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科学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是(??? ) A.?手影——光的反射 ? B.?皮影——光的直线传播 ? C.?倒影——平面镜成像 ? D.?摄影——凸透镜成像 3.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 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 ) ? A.?三角形光斑 ? B.?圆形光斑 ?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4.如上图所示,在杯中A处有一发光点,发出一束光,在杯壁B处形成一光斑,当向杯中加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面至CD处时,光斑仍在B处 ? B.?水面至CD处时,光斑移至B处的上方 C.?水面至EF处时,光斑仍在B处 ? D.?水面至EF处时,光斑移至B的上方 5.某人看非常远处物体时,眼中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其眼睛出现问题及纠正方法为(??? ) ? A.?近视眼,配戴乙镜片 B.?近视眼,配戴丙镜片 ? C.?远视眼,配戴乙镜片 ? D.?远视眼,配戴丙镜片 6.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入射角等于30° ? B.?折射角等于50° ? C.?NN′是界面 D.?MM′的右边是玻璃 7.如图,在暗室内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色光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Ⅰ区是红外线,Ⅲ区是紫外线 ? B.?Ⅰ区的光可以应用于电视遥控器 C.?如果使用的是一块蓝色透明的三棱镜,则光屏上不会出现彩色光带 ? 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8.下列是小明学习光现象知识后搜集到的一些光现象事例,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9.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上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M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中间下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 B.?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C.?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 D.?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10.如图所示,平面镜前立有一硬杆,此时杆与杆的像的距离为2米。若杆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右移 2秒, 则此时杆与杆的像的距离为__________米;移动过程中时,杆的像大小将__________(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1)一束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射到一个平面镜上,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这束入射光线以及其折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角度。 (2)S点是水中鱼所在位置,S'是人眼在A处看到鱼的像位置,请完成光路。 12.通过玻璃门(如图甲)可简单地验证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 (1)先在房间A的地砖拼接处放一标记物,然后到房间B,若实验者及标记物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让实验者所成的像落在标记物上,他应向________(填序号)方向移动。 (2)为了让成像更清晰,房间B的亮度要比房间A________。 (3)对本实验的相关评价,合理的有_____。 A.证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 B.利用地砖方便地确定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 C.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实验,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3.如图,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小红和发光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远处,则小红应坐在离平面镜__________m远处。测完视力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室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_____(选填“衣领”或“平面镜”)。?小红还从平面镜中看到背后墙上视力表边上的一台石英钟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此刻石英钟的实际读数是__________。 14.小明进行“视力矫正”的探究活动,如图甲所示,她将自己戴的近视镜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 (1)如果在图甲实验中“取下”近视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做法的是__________图。 15.如图所示,水槽壁上的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空水槽底部的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沿水槽壁缓慢注入水到A水位的过程中,折射角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继续向水槽中注水直到注满水,注水的整个过程中,水槽底部光斑移动的情况是__________。 16.在答题卡上完成下列作图,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1)如图甲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图中三角形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如图乙所示,由发光点S发出的某一条光线射到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其反射光线过P点,折射光线过Q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如图丙所示,一个旅行包放在水平面上,人用手去拉它,此力与水平面成30°角斜向右上方,大小为40牛,请画出此拉力的示意图。 17.学习了光学的相关知识后,小宇进行了一系列光学实验: (1)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 ①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______(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 ②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 ③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5 cm刻度处,此时移动光屏仍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此时所成像的性质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一定是放大的像 ?B.一定是缩小的像 ?C.一定是等大的像 ?D.可能是正立的像 (3)小宇还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①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所成实像的像距越______(选填:“大”或“小”)。 ②该同学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且物距调节为6cm时,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他选用的是三个透镜中焦距为__________cm的凸透镜;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18.小金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首先按图完成仪器安装,图中F点是1倍焦距处,H点是2倍焦距处。 (1)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 (2)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 A 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她再次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要想看到这个像,观察的方法应是________。 19.小亮利用如图的装置和平行光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于凸透镜的焦距未知,于是他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换成平行光源,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照射凸透镜,当光屏移动到光具座60cm刻度线处时,看到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__cm。 (2)他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用蜡烛换掉平行光源,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 的清晰实像。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的成像特点。 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B 6.D 7.C 8.D 9.C 10.6;不变 11. 12.3;2;BC 13.2;不变;衣领;9:25 14.(1)靠近;(2)A 15.不变;先向O点左侧移动,后回到O点不动 16. 17.(1)①B;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③不能;在(2)A(3)①大;②5;② 18.上 ?右 ?眼睛在凸透镜右侧透过凸透镜去观察 19.(1)10 (2)缩小 照相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