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2.6《月球》教学设计课题月球单元2学科科学年级4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月球是地球的卫,没有空气、水和生命。(2)月球表面显著的特征有众多的环形山和月海。(3)环形山大多数是流星体撞击形成的。(4)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形状。(5)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2、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对环形山成因的猜测。(2)通过实验、持续观察,记录月相变化规律。3、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技不断进步为人类探索月球提供支撑。(2)科学观察需持之以恒。重点环形山的成因和月相变化规律。难点实验探究对猜想的验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在茫茫的宇宙中,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千百年来,她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编织着许多神话与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撩开月亮神秘的面纱。交流激发学生探究月球的兴趣。讲授新课一、环形山的成因1、阅读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月球的地形主要有两种:月海和环形山。月海是月球上比较低洼的平原。环形山,即月坑,希腊文中是“碗”的意思,是一种环形隆起的低洼地形。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月球上直径大于1千米的环形山多达33000多个。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结合观测证据提出了新的观点:这些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体撞击形成的。2、模拟实验1(1)实验材料托盘、直尺、大小不同的石子、细沙(2)实验步骤①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用尺子刮平。②从不同高度、不同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③再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3)注意事项①把沙子倒入盘子后,把沙子抹平,以便在实验中成坑明显。②石子要自然下落,手松时不要用力。③取出石子时要小心,注意不要破坏“陨石坑”的形状。④重复三次。(4)实验说明(5)实验观察记录表(6)实验现象①大小相同的石子越高形成的沙坑越深越大,越低形成的沙坑越浅越小。②从相同高度扔石子,石子越大形成的沙坑越大,石子越小形成的沙坑越小。(7)实验结论环形山是陨石或流星撞击形成的。2、实验2:“环形山”阴影的变化(1)实验过程用手电筒光模拟阳光,直射、斜射沙盘里的石子坑,观察石子坑阴影的变化。(2)实验现象当手电筒直射沙坑时,观察到沙坑影子较小;而斜射时沙坑影较大。(3)讨论你认为在什么日子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效果最好?明确:由于每月农历十五时候阳光直射月球,月球上看不出什么影子,所以观察环形山的日子应该选在每月农历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左右。二、月相的变化1、实验:模拟月球的公转,观察“月相”的变化(1)想一想①用什么模拟月球和地球?还要模拟什么?②月球是如何运动的?③进行模拟月球“运动”时要注意哪些?(2)实验器材台灯(模拟太阳)、排球(模拟月球)、人(模拟地球)(3)实验过程①拉上窗帘,关上顶灯,打开台灯并放在教室中央。②手臂伸直,双手托住一只排球,球的位置比头稍高。③原地转动身体,让球一直保持在身体的前方。④观察球面受光的情形。(3)注意事项①在地面上用粉笔画出八个方向,实验者站在方向标中心。②实验者每转到一个方向稍停一会,观察并画出球面受光的情形。③实验者按照逆时针旋转。④转动时必须保证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始终保持不变。(4)模拟实验观察的月相变化记录表(5)实验总结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2、知识卡片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它还是迄今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3、讨论如果到月球旅行你会观察到什么?需要带哪些东西?明确:会观察到:环形山、月海……需带东西:食品、饮水、氧气、手电……4、持续观察月相的实际变化和和模拟实验观察到一样吗?(1)观察要求①每晚6:00对月亮进行观察。②将观察到的月亮形状和此时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记录下来。(2)展示月相观察记录(3)整理月相观察日记认识下图中各种月相名称,将你记录的月相对照下图进行归类。(4)讨论①根据月相观察日记,数一数两次满月大约间隔多少天。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明确:两次满月大约间隔15天,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②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有什么规律?明确:每天同一时间去观察,会发现月亮每天会向东后退。三、课堂练习1.月球表面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科学界比较公认的假说是()A.月球表面隆起B.陨石撞击形成C.火山爆发形成2.月球有许多不同于地球的特征,以下不属于月球特征的有()A.生活着许多的生物B.没有水C.没有生命D.有环形山3.下列关于月球的运动轨迹的图形,正确的是()4.诗句中“杨柳岸晓风残月”所描绘的月相最接近的是()5.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中这一天出现的月相图是()四、拓展提高:月球小档案五、作业布置你对月球还想知道哪些?请查阅资料,把它整理出来。阅读资料模拟实验观察记录交流模拟实验讨论模拟实验观察记录交流阅读卡片讨论坚持观察展示记录整理记录讨论独立完成阅读小档案了解月球表面特点了解环形山的形成原因。了解环形山阴影变化规律通过模拟实验和持续观察,认识月相变化规律完成达标测评拓宽知识面进一步激发探究月球兴趣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没有空气和水,表面几乎布满了环形山。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到环形山是小行星或陨石撞击形成的。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和持续观察,掌握了月相的变化规律,解开月球神秘的面纱。总结课堂板书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月球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新知导入在茫茫的宇宙中,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千百年来,她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编织着许多神话与传说。新知导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新知讲解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撩开月亮神秘的面纱。一、环形山的成因新知讲解月球的地形主要有两种:月海和环形山。月海是月球上比较低洼的平原。环形山,即月坑,希腊文中是“碗”的意思,是一种环形隆起的低洼地形。月海环形山新知讲解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结合观测证据提出了新的观点:这些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体撞击形成的。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月球上直径大于1千米的环形山多达33000多个。新知讲解实验1:环形山的形成实验材料:托盘、直尺、大小不同的石子、细沙新知讲解实验步骤①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用尺子刮平②从不同高度、不同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③再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新知讲解注意事项①把沙子倒入盘子后,把沙子抹平,以便在实验中成坑明显。②石子要自然下落,手松时不要用力。③取出石子时要小心,注意不要破坏“陨石坑”的形状。④重复三次。模拟沙面石子丢石子新知讲解实验说明月面流星或陨石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的行动新知讲解不变的因素改变的因素“环形山”的大小石子下落的高度石子的大小石子的位置123不变的因素改变的因素“环形山”的大小石子的大小石子下落高度石子下落位置123实验观察记录表新知讲解①大小相同的石子越高形成的沙坑越深越大,越低形成的沙坑越浅越小。②从相同高度扔石子,石子越大形成的沙坑越大,石子越小形成的沙坑越小。实验现象新知讲解实验结论环形山是陨石或流星撞击形成的新知讲解实验2:“环形山”阴影的变化用手电筒光模拟阳光,直射、斜射沙盘里的石子坑,观察石子坑阴影的变化。实验过程新知讲解实验现象当手电筒直射沙坑时,观察到沙坑影子较小;而斜射时沙坑影较大。直射斜射新知讲解你认为在什么日子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效果最好?由于每月农历十五时候阳光直射月球,月球上看不出什么影子,所以观察环形山的日子应该选在每月农历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左右。新知讲解实验:模拟月球的公转,观察“月相”的变化⑴用什么模拟月球和地球?还要模拟什么?⑵月球是如何运动的?⑶进行模拟月球“运动”时要注意哪些?想一想二、月相的变化新知讲解实验器材台灯(模拟太阳)、排球(模拟月球)、人(模拟地球)新知讲解实验过程①拉上窗帘,关上顶灯,打开台灯并放在教室中央。②手臂伸直,双手托住一只排球,球的位置比头稍高。③原地转动身体,让球一直保持在身体的前方。④观察球面受光的情形。新知讲解注意事项①在地面上用粉笔画出八个方向,实验者站在方向标中心。②实验者每转到一个方向稍停一会,观察并画出球面受光的情形。③实验者按照逆时针旋转。④转动时必须保证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始终保持不变。新知讲解模拟实验观察的月相变化记录表新知讲解实验总结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新知讲解知识卡片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它还是迄今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新知讲解如果到月球旅行你会观察到什么?需要带哪些东西?会观察到:环形山、月海需带东西:食品、饮水、氧气、手电新知讲解月相的实际变化和和模拟实验观察到一样吗?持续观察①每晚6:00对月亮进行观察。②将观察到的月亮形状和此时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记录下来。新知讲解展示月相观察记录新知讲解整理月相观察日记认识下图中各种月相名称,将你记录的月相对照下图进行归类。新知讲解根据月相观察日记,数一数两次满月大约间隔多少天。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15天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有圆到缺新知讲解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有什么规律?每天同一时间去观察,会发现月亮每天会向东后退。课堂练习1.月球表面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科学界比较公认的假说是()A.月球表面隆起B.陨石撞击形成C.火山爆发形成2.月球有许多不同于地球的特征,以下不属于月球特征的有()A.生活着许多的生物B.没有水C.没有生命D.有环形山3.下列关于月球的运动轨迹的图形,正确的是()BAB4.诗句中“杨柳岸晓风残月”所描绘的月相最接近的是()5.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中这一天出现的月相图是()课堂练习CB拓展提高月球小档案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与地球的平均距离1384万千干米直径3476千米质量7356亿吨表面积3800万平方干米表面温度127~-183摄氏度公转、自传方向自西向东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没有空气和水,表面几乎布满了环形山。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到环形山是小行星或陨石撞击形成的。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和持续观察,掌握了月相的变化规律,解开月球神秘的面纱。板书设计月球环形山成因:撞击说月相的变化:由缺到圆(上)由圆到缺(下)作业布置你对月球还想知道哪些?请查阅资料,把它整理出来。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6《月球》练习一、填空题1、400多年前,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月球众有多的_____、高地和_____。2、现代的科学家认为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______撞击形成的。3、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_____。4、月相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_____到_____,下半月由_____到_____。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每月农历十五观察环形山效果最佳。()2、月球是自西向东绕着地球运转。()3、月球在天空的位置每天都在变化。()4、月球没有生命,没有空气,没有水。()5、月相是由月球自转形成的。()6、月球上黑色部分是环形山。()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月球表面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科学界比较公认的假说是()A.月球表面隆起B.陨石撞击形成C.火山爆发形成2.月球有许多不同于地球的特征,以下不属于月球特征的有()A.生活着许多的生物B.没有水C.没有生命D.有环形山3.下列关于月球的运动轨迹的图形,正确的是()4.诗句中“杨柳岸晓风残月”所描绘的月相最接近的是()5.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中这一天出现的月相图是()6、月球表面白天温度高达127℃,夜晚会到-183℃,原因是()A.月球表面布满环形山B.月球上寂静无声C.月球上没有液态水和大气D?月球上没有生命四、连线题在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探究实验中,将实验材料或行为与其所模拟的对象连线。沙面阳光石块月面手电筒流星丢石子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大小坑环形山五、综合题1.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月球的奥秘。(1)图中大圈代表的是________;小圈代表的是________。同学手中的球体模拟的是________。(2)举着球的同学在实验的时候要沿着大圈________方向转动一周,在转动过程中,球的亮面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就能看到________。这个周期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致需要________时间。(4)请分别写出下图中四种月相的名称。(没有阴影的部分为月相)2.小明在学习月相后坚持观察后拍下了一些照片(见下图)。(1)这些月相照片,最有可能出现在农历十五那天的是________(填字母)照片,至少要过________时间,才可能出现同样的月相。(2)上面的几个月相中,晚上7点观测,小红不可能看到的是________。(3)一个月中,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请你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给上面4个月相排个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后,我们发现月球表面布满了环形山,下面是小明班同学在探究月球环形山成因而做的模拟实验。同学们先将沙坑弄平整,然后将铅球用力抛向沙坑,观察沙坑的变化。请你做出分析:这个模拟实验中,同学们想要验证的假设是(???)。A.环形山可能是由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留下的痕迹B.环形山可能是由月球上的火山喷发形成的C.环形山可能是由外星人挖掘后留下的痕迹3.下图是某网站新闻中出现的月相变化顺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出现图中b的月相时,月球的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A.B.C.(2)图中的月相变化存在某些错误,根据你的学习经验,请你指出错误之处________,若请你修改,你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_(可以图文结合)。(3)农历四月初六晚,太阳系的“大个子”——木星与月亮距离将变得非常接近,上演一幕“木星合月”的美景。下图中,与我们可以看到的“木星合月”景象最接近的是(???)。A.B.C.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环形山月海2、流星体3、卫星4、缺圆圆缺二、判断题1、?2、√3、√4、√5、?6、?三、选择题1、B2、A3、B4、C5、B6、C四、连线题沙面阳光石块月面手电筒光流星丢石子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大小坑环形山五、综合题1.(1)月球公转轨道;地球;月球(2)逆时针;始终朝向一个固定的方向(3)月相的变化;一个月(4)残月;新月;凸月;满月2.(1)A;30天(2)D(3)B;C;A;D(4)A3.(1)A(2)ce;c应该是;e应该是(3)A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6《月球》教案.doc 2.6《月球》练习(含答案).doc 2.6《月球》课件(37张PPT).ppt 为什么只看到月亮的一面?.mp4 模拟月相变化实验.mp4 模拟环形山的形成.mp4 观察月相变化规律_.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