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先人一步”寒假培优训练(二十四):运动和力(8)【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先人一步”寒假培优训练(二十四):运动和力(8)【含答案】

资源简介

1.下图是研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需要改变的量是(??? )
? A.?斜面的倾斜角度
B.?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 C.?小车释放时的运动状态
? D.?小车释放时在斜面上所处的位置
2.如图所示,木块放置在小车上,小车在力F的作用下,与木块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小车的运动速度增大,则它的惯性也随之增大
? B.?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
C.?木块随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
? 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弹簧秤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小明分别用双手按如图所示的方向水平拉伸弹簧秤,若F1=F2=10牛,则弹簧秤的示数为(??? )
? A.?30牛 ? B.?20牛 C.?10牛? D.?0牛
4.对于下列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穿运动鞋跑步不易滑倒,是因为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增大了摩擦
? B.?跳远起跳时用力蹬地可以跳得更远,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地面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是由于足球的惯性越来越小
? D.?击打羽毛球能改变球的运动方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
? A.?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 B.?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D.?甲年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6.在科学课上,同学们止以“假如没有……”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提出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合理的是(??? )
①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漏斗里的水可以做到滴水不漏
②假如没有液体压强,潜水员有可能潜到水下的任何深度
③假如没有受到外力,一切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而不能运动
④假如没有了空气,太阳光就不能传到地球表面
?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7.有若干个相同的梯形物体,各个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在力的作用下,以下列三种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运动,如图所示。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关系是(??? )
? A.?f乙>f丙>f甲 ? B.?f乙>f甲>f丙? C.?f甲=f丙>f乙 D.?f乙>f甲=f丙
8.如图四个弹簧秤完全相同,甲、乙两图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丁两图均竖直方向悬挂,四图中的弹簧秤均处于静止状态。己知弹簧秤的自身重力是1N时,四图中所施加的作用力均不超过弹簧秤的测量范围,下列有关弹簧秤的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示数为5N,乙图中为6N ? B.?乙图中示数为3N ,丙图中为5N
? C.?丙图中示数为5N,丁图中为3N D.?丙图中示数为4N,丁图中为4N
9.如图所示是小芸与同学们在体育课上训练排球时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垫球时,从球与手接触瞬间开始,球的形变程度是先变大后变小
? B.?在垫球时,手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手的作用力
? C.?球垫起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始终受到向上的力作用
? D.?球垫起后,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10.杭州市政府建立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为广大市民提供一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如图是某公共自行车存放点,下列关于自行车结构及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行车快速下坡时,不能单独用前闸(刹前轮)刹车,否则会因产生惯性而出现翻车事故
? B.?下坡路段中自行车速度逐渐增大,则自行车惯性也逐渐增大,如果幢到人造成的危害也更大
C.?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以增大摩擦;自行车的座垫比较宽则可以减小压强
? D.?自行车匀速转弯时,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保持不变,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11.如图,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恒定的水平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1,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 A.?甲图中物体A受到B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右
B.?甲图中物体A受到B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左
? C.?乙图中物体B受到A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右
? D.?乙图中A和B以更大的速度v2匀速运动时,则水平拉力一定大于F
12.质量相同的a、b两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下都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在图像描述的运动过程中(??? )
? A.?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 B.?a货物受到的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C.?b货物受到的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D.?前6秒内,a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
13.轻质弹簧S1的原长是L0,共有n圈,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时弹簧的长度为L1,现将一根与S1完全相同的弹簧S2剪去一部分,使之余下m圈,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衡时弹簧的长度为L2。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
? A.?L1=2L2? B.?L0=2L2? C.?L1=mL2/n D.?L1=nL2/m
14.如右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从木块前端离开桌面到木块的四分之一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______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如何变化?__________。
15.如右图所示,长方体物块A在10N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拉着正方体物块B,示数为4N且保持不变。此时,以物块A为参照物,物块B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物块A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如果增大拉力F至15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N。
16.一个物块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如右图所示。请在答题卷中画出该物块的受力示意图。(不考虑空气阻力)
17.为了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小明找来了三个质量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弹簧测力计。
(2)实验过程中得到如下数据,从中可以发现,铁块的质量不同,其重力也不相同,铁块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某铁块的重力,示数如图所示,则根据上述实验的结论可以推算该铁块的质量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又找来一些不同形状的铁块,分别测其重力发现各不相同,从而得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形状有关”的结论。你认为这个结论合理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让小车分别从A、B、C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并对毛巾、棉布和木板三种表面重复实验。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中。
(1).实验中,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应从斜面的?????? 处滑下。
(2).比较实验数据发现,小车运动状态改变最慢的是在????????? 表面上。
(3).实验结果能证明???????? (选填序号)。
A.物体运动需要力 ? ? ?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
19.为了探究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较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某在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面上,其中A、B?两木块经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秤?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F?上 ?后来经过讨论,完善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用手托住弹簧秤使之与细线保持在同一水平直线)
(1).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 。
(2).在理想情况下,B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秤???? 的示数(填“C”或“D”)。
(3).图乙进行实验,初始状态时两个弹簧秤示数均为零。请写出后面的实验操作:???????????? 。
(4).分析实验数据,若?????? ,则静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20.图甲所示是最新一款无人驾驶骑车,汽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激光测距器和视频摄像头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 。
(1).汽车自动驾驶时使用的视频摄像头,它的工作原理与???????? 相同。(选填“照报机”、“电影放映机”或“放大镜”)
(2).雷达传感器、激光测距器都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光是电磁波,它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合??????? 千米/小时。
(3).小学科学中学过杠杆的知识,图乙显示了汽车安全带的工作原理,其中质量较大的摆和T形硬杆就组成了一个可以绕固定转轴转动的杠杆。根据汽车内设置安全带的目的和图中的结构,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汽车静止不动时能顺利拉动安全带
B.汽车水平匀速运动时能顺利拉动安全带
C.当汽车突然向前加速时安全带会被锁上而不能拉到
D.当汽率突然紧急刹车时安全带会被锁上而不能拉动
参考答案
1.B
2.C
3.C
4.C
5.C
6.C
7.D
8.D
9.A
10.C
11.B
12.D
13.D
14.不变;变大
15.运动;6;4
16.
17.(1)托盘天平(2)Gm=10N/kg(3)0.36千克(4)不合理。没有控制铁块的质量相等
18.(1)同一高度
(2)木板
(3)B
19.(1)用滚动代替滑动,使弹簧秤C能显示B受到的静摩擦力(或其它合理答案)
(2)D
(3)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或E),并使A、B保持相对静止,到一定程度后使整个装置静止,再读取两个弹簧秤的示数F1、F2。
(4)F1=F2(或两弹簧秤示数)
20.(1)照相机
(2)1.08×109
(3)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