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化学 年级/册 九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教学目标 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分子和原子属于微观概念,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构成物质的微粒较多,分子和原子容易混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界定(在化学变化中)比较难以理解。 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思维较弱,理解微观理论较困难:九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具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较弱,让学生去想象一个真实存在但又难以体验的微观世界是比较困难的。 教学方法 1.通过类比造型与小单元的关系,初步建立抽象概念中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2.通过化学实验的微观分析,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异同。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猜一猜”小活动,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用造型与小单元的关系类比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引出本节内容。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环节一】教师活动:播放PPT图片,氧化汞和水银图片展示,在前面测定空气成分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拉瓦锡用水银测出了空气的组成,其中氧化汞加热可以得到什么呢? 学生活动:(根据前面知识积累可以回答出)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 教师活动:正确,这位同学“温故”了,那我们这节课来学习这个反应究竟是如何进行了,看看能不能“知新”。用不同颜色和大小的球来表示汞原子和氧原子,根据氧化汞的化学式我们可以知道一个氧化汞分子由一个汞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在加热的条件下,两个氧化汞分子发生破裂,变成两个汞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然后大量汞原子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汞,每两个氧原子组合在一起形成氧分子,大量氧分子聚集形成了氧气。 氧化汞分子保持着氧化汞的化学性质,氧分子保持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之一。为什么说是之一呢?请观察示意图作答。 学生活动:(根据提示可以知道)汞的化学性质是由汞原子保持着的。 教师活动:对,这位同学非常善于观察。再看示意图我们发现,原子还反应中可以再分吗? 学生活动:不能。 教师活动:嗯,确实不能。这位同学同样也善于观察。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是它们两种微粒的定义。 【环节二】教师活动:刚才我们知道了,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比如汞这种物质,说明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和分子一样也可以构成物质。那同学们思考课题1学习的分子性质适用于原子吗? 学生活动:适用的。 教师活动:这位同学很善于思考,确实适用,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分子的性质。 学生活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分子(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原子)性质不同。 教师活动:同学们回答得很对,这说明你们在课下用功了,要继续保持。 【环节三】教师活动:再来看另一个反应,水的电解。现在这儿有一杯水,把它放大很多很多倍,我们可以发现水分子,我用模型来表示它。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生成氢气和氧气,现在同学们根据之前讲的氧化汞反应过程来描述水电解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逐步提示)水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变成氧分子,大量氧分子聚集形成氧气,每两个氢原子结合变成氢分子,大量氢分子聚集形成氢气。 教师活动:非常好,敢于说就是最棒的。我们观察,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这说明分子和原子是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教师活动:这位同学上课听得很认真。我们还看见在反应中多次出现破裂和组合,有破裂有组合,化学反应就发生了,这说明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活动:(有些难度,可能答不上来)…… 教师活动:这说明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怎么样?原子怎么样了? 学生活动:(根据提示可以说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 教师活动:非常好,努力思考是你幸运的积累。结合两个反应我们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原子是不可以再分的。这是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所在。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环节四】教师活动:接下来巩固一下同学们这节课的知识。 1.下列对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原子不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D.原子之间没有间隔 2.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C ) A.氧化汞 B.水 C.汞 D.氧气 小结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相同点 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 不同点 (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可以再分, 原子不可以再分 联系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分子 原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