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全科11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全科11份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2011.11)
说明:本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附加计分的方式。第Ⅰ、Ⅱ卷为必做题,第Ⅲ卷为选做题,必做题满分为100分,选做题满分为 50分。试卷的 1-4 页为第Ⅰ卷,试卷的 5-6页为第Ⅱ卷,试卷的 6-8页为第Ⅲ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Cu64 Ag108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
A、分子个数 B、原子个数 C、物质的质量 D、物质的量
2、已知H2(g)+Cl2(g)=2HCl(g) △H=―184.6kJ·mol-1, 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为( )
A.+184.6kJ·mol-1 B. ―92.3kJ·mol-1
C. ―369.2kJ·mol-1 D. +92.3kJ·mol-1
3.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mol/L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值保持不变的是( )。
A.HCl B.NaOH C.Na2SO4 D.NaCl
4.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5、关于 C(s)+H2O(g)CO(g)+H2(g)的平衡常数(K)书写形式,正确的是( )
6.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 恒温恒容下,充入CO ,[H2]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7.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1·s-1 B.v(B)=0.3 mol·L-1·s-1
C.v(C)=0.8 mol·L-1·s-1 D.v(D)=1 mol·L-1·s-1
8、工业上氧化二氧化硫制取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 2SO3
正反应放热,为了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增大氧气的物质的量 B.减小氧气的物质的量
C.增大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 D.升高温度
9、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A(g) + 3B(g) 2C(g)△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C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
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 增大压强 ④降低压强 ⑤加入催化剂 ⑥分离出C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⑥
10、反应A(g)+3B(g)2C(g) △H﹤0达到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1、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 + yB(g) zC(g),达到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1mol·L-1,当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到2倍再达到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为0.7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x + y = z
C、 C的体积分数升高 D、B的转化率降低
1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1
(2)C(s)+O2(g)===CO2(g) ΔH2=-393.5 kJ·mol-1
(3)H2(g)+O2(g)===H2O(l) ΔH3=-285.8 kJ·mol-1,
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焓变ΔH为(  )
A.488.3 kJ·mol-1       B.-244.15 kJ·mol-1
C.244.15 kJ·mol-1 D.-488.3 kJ·mol-1
13、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联结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被腐蚀;将A、D分别投入到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将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据此可推知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14.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g)+2H2(g)??Si(s)+4HCl(g) ΔH>0,下列措施能提高反应速率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加压 B.减压
C.加催化剂 D.升温
15.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
16.某学生欲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是(  )
17.有关如图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
B.该装置中Pt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该装置中Fe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OH-―→Fe(OH)2+2e-
D.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
18.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图甲)进行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正反应吸热
B.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变
C.加入催化剂后,该反应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可用图乙表示
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19.如图为番茄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变少B.铜电极附近会出现蓝色
C.电流由铜通过导线流向锌 D.锌电极是该电池的负极
20.将1mol H2(g)和2mol I2(g)置于某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H2(g)+ I2(g) 2HI(g) ;△H<0,并达到平衡,HI的体积
分数ω(HI)随时间变化如图(II)所示。若改变反应条件,
ω(HI)的变化曲线如图(Ⅰ)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B.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C.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D.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第II卷(共40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100mL浓度为2mol L-1的硫酸与过量锌粒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加入适量的6mol L-1的硫酸 B.将锌粒改为锌粉 C.加入适量的KCl溶液 D.升高溶液温度 E.加入适量硫酸铜
2、在101kPa时,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495.2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1)Zn∣H2SO4溶液∣C原电池: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电池反应
(2)H2∣KOH溶液∣O2原电池: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电池反应
4.(10分)在密闭容器里,通入x mol H2(g)和y molI2(g),发生反应
H2(g)+I2(g) 2HI(g) △H<0。改变下列条件,反应速率将如何改变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升高温度 ; (2)扩大容器的体积 ;
(3)充入更多的H2 ; (4)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 ;
5、如右图,a、b是石墨电极,Z是滴有酚酞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在a棒附近看到颜色变红明显,则电源y是 极,实验过程中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棒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b棒电极反应式为 。
三、计算题:(8分)
6、反应SO2(g)+ NO2(g) SO3(g)+NO(g) ,若在一定温度下,将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mol/L的SO2(g)和NO2(g)注入一密闭容器中,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SO2(g)的转化率为50%,试求:在该温度下。
(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2)若SO2(g)的初始浓度增大到3mol/L, NO2(g)的初始浓度仍为2mol/L,则SO2(g)、NO2(g)的转化率变为多少?
第III卷(共50分)
四、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7.煤作为燃料有两种途径:
Ⅰ.C(s)+O2(g)===CO2(g) ΔH1<0
Ⅱ.C(s)+H2O(g)===CO(g)+H2(g) ΔH2>0
2CO(g)+O2(g)===2CO2(g) ΔH3<0
2H2(g)+O2(g)===2H2O(g) ΔH4<0
请回答:(1)途径Ⅰ放出的热量________途径Ⅱ放出的热量(填“>”、“<”或“=”)。
(2)ΔH1、ΔH2、ΔH3、ΔH4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
8、 2A B + C在某一温度时,达到平衡。
(1) 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 若B为固体,降低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呈___________态;
(3) 若A是气态时,加压时,平衡不移动,则B为_________态,C为__________态;
(4) 若A、B、C均为气体,加入催化剂,平衡___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不)
9、如图所示,若电解5 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 g,试讨论
⑴ 电源电极X名称为_________。
⑵ pH变化:A_______,B______,C______。
⑶ 通过5 min时,B中共收集224 mL气体(标况),溶液体积为200mL,则通电前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⑷ 若A中KCl溶液的体积也是200 mL,且电解过程中体积不变,电解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是__________。
10、(1)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而不用石墨做阳极的原因是 。
(2)利用右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
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该置于 处。
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 。
11.铅蓄电池是化学电源,它工作时的电池反应为:
PbO2+Pb+2H2SO4===2PbSO4+2H2O。
试回答:
(1)铅蓄电池正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______。
(2)工作时该铅蓄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铅蓄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密度__________(填“减小”“增大”或“不变”,下同),pH__________。
(4)如果用铅蓄电池做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2,当制得0.05 mol Cl2时,在理论上电池内部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
12.在一定体积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CO2(g) + H2(g) CO(g) + H2O(g),
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1) K的表达式为:         
(2) 该反应为    反应(“吸热”或“放热”)
(3) 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变
C.v(H2)正 = v(H2O)逆    D.c(CO2) = c(CO) 
(4) 在830℃时,若起始浓度c(CO)为1mol·L—1,c(H2O)为1mol·L—1,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
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化学理科
期中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C D C A B A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B D D C A D B C
二、填空题答案:(每空2分共32分)
1、BDE (2分,错一个扣1分)
2、CH4(g)+ 2O2(g)= CO2(g)+ 2H2O(l);△H = -890.4kJ·mol-1
3略
4、!)增大(2)减小(3)增大(4)(5)不变
5正极,两极有气泡产生,2H++2e-=H2 2Cl-+22e-=Cl2
三、计算题(共8分)
6、K=1(4分)转化率40%,60%(4分)
四、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7、 (1)= (2)ΔH1=(2ΔH2+ΔH3+ΔH4)
8、(1)_吸热 ;(2) __气_______;(3) B为__气__态,C为__气__态;(4) __不_
9、负,增大,减小,不变(3)0.025mol/L (4)0.1mol/L
10(1)补充溶液中消耗的Cu2+,保持溶液中Cu2+浓度恒定
(2)N,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11、(1)PbO2(2)Pb+SO42--2e-===PbSO4
(3)减小 增大(4)0.10 mol
12.(1);(2分) (2)吸热;(3)B、C;(2分,只写一个且正确的1分) (4)50%
ω(HI)
t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期中考试物理(理)试题(2011.11)
说明:本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附加计分的方式。第Ⅰ、Ⅱ卷为必做题,第Ⅲ卷为选做题,必做题满分为100分,选做题满分为 50分。试卷的 1-2 页为第Ⅰ卷,试卷的3-4页为第Ⅱ卷,试卷的 4-5页为第Ⅲ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在以点电荷为球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相同的物理量是 ( )
A.电场强度 B.同一电荷所受的电场力
C.电势 D.同一电荷具有的电势能
2.下面对电源电动势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电路时,电源的电动势会发生改变
B.在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C.电源电动势表征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
D.电动势、电压和电势差名称不同,但物理意义相同,所以单位也相同
3.如图,A、B为两等量异号点电荷,dbe为中垂线,ab=bc,则
A.a点与c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a点与c点的电势相同
C.a、b间电势差与b、c间电势差相同
D.在d点释放一电荷,它将在中垂线上d、e之间来回运动
4.如图为匀强电场的等势面图,每两个相邻等势面相距2cm,由此可确定电场强度的方向和数值是( )
A.竖直向下,E=100V/m
B.水平向左,E=100N/C
C.竖直向上,E=100V/m
D.水平向右,E=100V/m
5、如图,实线表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则由此图可作出正确的判断是( )
A.粒子是从a点运动到b点
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C.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等于在b点的加速度
D.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于在b点的速度
6、如图为一条电场线,可以判定:( )
A、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
B、 A点电势一定低于B点电势
C、负电荷放在B点的电势能比放在A点大
D、负电荷放在B点的电势能比放在A点小
7.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放置3个电荷量均为的相同小球,小球之间用劲度系数均为的轻质弹簧绝缘连接。当3个小球处在静止状态时,每根弹簧长度为L..已知静电力常量为,若不考虑弹簧的静电感应,则每根弹簧的原长为
A. B. C. D.
8.如图所示电路中,三个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是40 W,在不损坏
灯泡的情况下,这三个灯泡消耗的总功率最大不应超过 (设灯丝的电阻一定) ( )
A.40 W B.60 W C.80 W D.120 W
9.对于电容C=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只电容充电荷量越大,电容就越大 8题图
B.对于固定电容器,它所充电荷量跟它两极板间所加电压的比值保持不变
C.可变电容器的充电荷量跟加在两极间的电压成反比
D.如果一个电容器没有电压,就没有充电荷量,也就没有电容。
10、一粗细均匀的镍铬丝,截面直径为d,电阻为R。把它拉制成直径为d/2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为( )
 A.R/2 B.R/16 C.4R D.16R
11.若将两个电源的U –I图象画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上,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得( )
A、电动势E1=E2, 内阻r1< r2
B、电动势E1=E2, 内阻r1>r2
C、发生相同的电流变化,电源1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
D、发生相同的电流变化,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
12、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向左移动时,灯泡的亮度将是( )
A. A、B变亮, B. A、B变暗, C. C变亮 D. C变暗
第Ⅱ卷(共40分)
二、实验题(每空2分,电路图4分,共12分.请将答案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3.某人用多用电表按正确步骤测量一电阻的阻值,当选择欧姆挡"×1"挡测量时,指针指示位置如图所示,则其电阻值是__________。如果要用这只多用电表测量一个约200Ω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选择开关应选的欧姆挡是_________。改变挡位调整倍率后,要特别注意重新____________________。
14.欲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5Ω左右的电阻丝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
A.电池组(3 V,内阻1Ω),
B.电流表(0~3 A,内阻0.0125Ω)
C.电流表(0~0.6 A,内阻0.125Ω)
D.电压表(0~3 V,内阻3kΩ)
E.电压表(0~15 V,内阻15 kΩ)
F.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1 A)
G..滑动变阻器(0~2 000Ω,额定电流0.3 A)
H.开关、导线
(1)上述器材中应选用是 ;(填写各器材的字母代号)
(2)在右侧的方框内画出测量电阻Rx的原理电路图:
三、计算题:(共28分)(解答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带电量为q,用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平衡时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0°角,重力加速度为g.(1)小球带何种电荷?(2)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16.(10分)如图电路中,电阻R1=9Ω,R2=4Ω,电源内阻r=1Ω.当S接R1时,电压表示数为3.6V,求:当S接R2时电压表的示数 (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
17、(10分)一质子质量为m(不计重力),,电量为e,在加速电压为U1的电场中由静止被加速,如图所示。求:(1)它射出加速电场时的速度v ;
(2)它射出加速电场后,垂直进入偏转电压为U2的偏转电场中,如图所示,若板间距离为d,板长为L,求质子射出偏转电场时的竖直偏移距离y。
第Ⅲ卷(发展题 共50分)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0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10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的M、N两点距离为2 cm,两点间的电势差为5 V,M、N连线与场强方向成60°角,则此电场的电场强度多大??
19、(12分)一台电风扇,内阻为20Ω,接上22O伏的电压后,正常运转时它消耗的电功率是66W,求(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2)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是多少?
20.(14分)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为C,电荷量Q0,极板长为L,极板间距离为d,极板与水平面成α夹角,现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沿两极板的中线从P点由静止出发到达Q点,P、Q两点都恰在电容器的边缘处,忽略边缘效应,求(1)液滴的电荷量; (2)液滴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
21.(14分)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两板间的距离d=40 cm.电源电动势E=24V,内电阻r=1Ω,电阻R=15Ω。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将一带正电的小球从B板小孔以初速度v0=4 m/s竖直向上射入板间。若小球带电荷量为q=1×10-2 C,质量为m=2×10-2 kg,不考虑空气阻力。那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时,小球恰能到达A板?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是多大?(取g=10 m/s2)
高二期中考试物 理 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D2. BC 3. AC 4 .A 5. BC 6. C 7.C 8. B 9. ACD10. D 11.AD 12.A D
二.填空题
13.12.0Ω "×10"档 欧姆表调零 14. (1)A、C、D、F、H
(2)见右图(画限流电路也给分)
三、计算题
15、 正电
16、3.2V
17、
四.计算题
18.500 V/m
19. (1)I = p/U = O.3A-(2)线圈电阻发热功率PQ = I2r = 1.8w-
-机械功率P机 = p - PQ = 64.2 W---
20.(1)(2)
21. 小球进入板间后,受重力和电场力,且到A板时速度为零.设两板间电压为UAB,由动能定理得
-mgd-qUAB=0-mv
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滑=UAB=8 V
设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I,由欧姆定律得
I==1 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滑==8 Ω
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I2(R+R滑)=23 W.
d
e
3题图
3v
1v
-1v
-3v
4题图
b
a
E
5题图
6题图
L3
L2
L1
12题图
13题图
300
E
15题图

17题图
R
S
P
E
r
A
B
v0
3

V
15
0.6

A
3.0
x
R1
V2
E
S
A
Rx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期中考试英语试题(2011.11)
说明:本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附加计分的方式。第Ⅰ、Ⅱ卷为必做题,第Ⅲ卷为选做题,必做题满分为120分,选做题满分为60分。试卷的1 ~8 页为第Ⅰ卷,试卷的8~9页为第Ⅱ卷,试卷的9~11页为第Ⅲ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8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20分)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A tape recorder. B. A key board. C. A camera.
2. Why is the woman surprised
A. The man is wet. B. The man lost his raincoat. C. The man walked a long distance.
3.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first
A. Repair the shelf. B. Look for the project. C. Put a box on the shelf.
4. How did the woman get rid of her house guest
A. She told her that she needed the room.
B. She shouted at her.
C. She beat her.
5. Where is the leather sofa now
A. In the study B. In the living room. C. In the dining room.
第二节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How much is the medication
A. $3,500 B. $4,400 C. $5,500
7. Who will pay most of the money
A. The man. B. The man’s friend C. The insurance company..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is the matter with the dress
A. The zipper broke. B. The belt broke. C. It was torn.
9.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
A. Exchange the dress. B. Give her money back. C. Make a repair.
10.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never wore the dress.
B. The man offers to return the money.
C. The woman will talk with the manager.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The interviewer and interviewee.
C. Manager and assistant.
1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wants to get this job very much.
B. He has some working experience.
C. He can speak English.
13.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the man’s reply
A. Angry B. Satisfied C. Sorry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 What is the woman’s hobby
A. Fishing B. Collecting stamps. C. Taking photographs.
15.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s family
A. His mother likes going to the gym.
B. His father likes decorating his home.
C. Everyone in his family has three hobbies.
16. Who likes playing the piano
A. The man. B. Alan. C. Lisa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at disease is linked with smoking
A. Headache. B. Bad breath. C. Low blood pressure.
18.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number of people smoking
A. It has been falling. B. It has been increasing. C. It has been unchanging.
19. What does the speaker think is alarming
A. Many people have died of smoking.
B. Passive smoking does harm to people.
C. More and more young people take to smoking.
20.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law passed recently
A. Young people aren’t allowed smoking.
B. There is no smoking in all restaurants.
C. Smoking isn’t allowed in all public areas.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35分)
第一节: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15分)
21. The new invention may __________a lot of changes in our daily life.
A. result from B. expose to C. lead in D. contribute to
22. Dr. Black is a professor of chemistry. _______, he is a famous writer.
A. In all B. In brief C. In fact D. In addition
23. ---How long has the United Nations ________
--- ______1945.
A. come into existence; In B. been in existence; Since
C. been in existence; From D. come into existence; For
24. Would you please ______ your statement again I don’t understand what you were saying.
A. classify B. clear C. clarify D. charity
25. The girl looked at me with a _______expression. Maybe the problem was quite ______.
A. puzzled; puzzling B. puzzling; puzzled
C. puzzled; puzzled D. puzzling; puzzling
26. On hearing the bad news, he got up quickly ______ the lunch unfinished.
A. leaving B. left C. to leave D. leave
27. By the time we reach that page, we ___________ twenty lessons of the book.
A. will study B. will have studied C. would study D. have studied
28. Everyone has periods in their lives ______ everything seems very hard.
A. when B. where C. which D. that
29. The boy suggested that Tom ______ the problem another way, and Tom’s expression suggested that he_________.
A. should solve; agreed B. solve; agree C. solved; should agree D. solved; agreed
30. Electric trains have now _______ steam trains in England.
A. taken place B. in place of C. instead of D. taken the place of
31. ---You _________to our Mom like that. It was awfully impolite.
---You are right. I must have been crazy at that moment.
A. mustn’t have talked B. needn’t have talked
C. shouldn’t have talked D. may not have talked
32. --- Congratulations!
---Thank you. If it hadn’t been for your help, we ____ in the experiment.
A. will never succeed B. wouldn’t have succeeded
C. mustn’t have succeeded D. can’t have succeeded
33. _______ to the sunlight for too long will do harm to your skin.
A. Exposing B. Exposed C. Being exposed D. Having exposed
34. The reason _______ he was absent from the meeting is_____ he suffered form a headache.
A. what; because B. for; that C. why; that D. when; because
35. Have you checked all the CDs _______ to the mountainous area next week
A. sent B. to be sent C. sending D. being sent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20分)
In a national spelling contest in America,an 11-year-old girl was asked to spell a certain word. But with her 36 voice the judges were not sure whether she spelled the word with the letter A or E. They talked it over and 37 decided to simply ask her what she had said. By now, the girl knew she had 38 the word. But instead of lying,she told the truth that she had said the 39 letter—so she lost the contest.
As the girl walked off the 40 ,the entire audience stood to their feet clapping to applaud her
41 . Later,dozens of newspaper reporters wrote about this 11-year-old girl’s honesty,even when it 42 her the contest. But the fact is that she 43 the biggest contest that day: the contest of her 44 .
Probably the biggest test of our character and honesty is that we would do if we knew we would never get 45 .This young girl could easily have 46 and nobody would have known it but herself. But that’s just it: She would know she did wrong. It’s been said, “If you 47 , you make yourself cheap.” This young girl was strong and smart enough to prize her own 48 and character more than the prize from a spelling 49 . Her respect for herself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any 50 others might give her for winning a contest. She knew she would have to live with herself and the 51 she made in that moment will have long-lasting influence.
It’s so true that the choices you make today 52 what you are tomorrow. Our children will 53 our behaviour much more than our advice. So if we want them to 54 to be honest,we must show them the way by being honest ourselves. Remember,our kids are 55 what we do and how we live even when we don’t think they see or know.
36. A. high B. sweet C. tough D. soft
37. A. finally B. kindly C. secretly D. totally
38. A. forgotten B. mispronounced C. misspelled D. lost
39. A. correct B. wrong C. different D. same
40. A. stage B. studio C. test D. classroom
41. A. bravery B. honesty C. courage D. cleverness
42. A. cancelled B. cost C. offered D. wasted
43. A. achieved B. broke C. won D. defeated
44. A. reputation B. knowledge C. 1ife D. character
45. A. paid B. awarded C. caught D. reported
46. A. escaped B. 1ied C. changed D. answered
47. A. accept B. fight C. cheat D. insist
48. A. conscience B. feeling C. diligence D. modesty
49. A. contest B. champion C. judger D. expert
50. A. sense B. pride C. respect D. awareness
51. A. plan B. conclusion C. discovery D. choice
52. A. make B. change C. keep D. create
53. A. give B. take C. follow D. set
54. A. grow up B. bring up C. take up D. come up
55. A. recording B. inspecting C. correcting D. watching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4篇文章,15小题, 30分)
A
One hot night last July, when our new baby wouldn’t or couldn’t sleep, I tried everything I could think of: a warm bottle, songs gentle rocking. Nothing would settle him. Guessing that I had a long night ahead of me, I brought a portable TV into his room, figuring that watching the late movie was as good a way as any to kill of the hours till dawn. To my surprise, as soon as the TV lit up, the baby quieted right down, and his little eyes focused brightly on the tube. Not to waste an opportunity for sleep, I then tiptoed out of the room, leaving him to watch the actors celebrate John Bellushi's forty-fifth birthday.
My wife and I heard none of the baby that night, and the next morning when I went into his room, I found him still watching TV himself.
I found in my baby's behavior a symbol of the new generation. My wife and I had given him some books to examine, but he merely spit upon them. When we read to him, he did not feel comfortable. And so it is in the schools. We find that our students don't read and they look down upon reading and scold those of us who teach it. All they want to do is watch TV. After this experience with the baby, however, I have reached a conclusion: “Let them watch it!” If television is that much more attractive to children than books, why should we fight about it Let them watch it all they want!
56. Why did the author bring a TV set into his son's room
A. To make his son keep quiet.    B. To spend the night by watching TV programs.
C. In order not to let his son feel lonely.  D. To make his son go to sleep as soon as possible.
57. The baby's reaction to the TV program was _______ for the writer.
A. unexpected B. encouraging C. exciting D. calm
58. From this passage we know that the author is probably .
A. a doctor B. a reporter C. an editor D. a teacher
5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is true of the school children
A. They prefer reading to watching TV.   
B. They like watching TV after school.
C. They would rather watch TV than read books.
D. They like their teachers who teach them reading.
B
Win a week in England!
You still don’t know what to do this summer Well, here’s your chance to win a one-week language course in Kent, England! Free4Fun and ETC (English Travel Connections) are giving away two trips to Rochester. This historic city is less than an hour’s drive from London and close to the sea resort of Herne Bay. It is also the home of one of England’s most famous writers, Charles Dickens. The town of Rochester is in Southeast England. Charles Dickens often wrote about it in his books. His home, Gad’s Hill, is there, too. A popular attraction is Rochester Castle, a large Norman fortress(堡垒). It was built in the 11th century and rebuilt during the 14th century. Other attractions are Rochester Cathedral, which was built during the 13th century, and Dickens Centre. It has got its name in honour of Dickens himself.
The trip to England includes:
* travel by train (via the Eurotunnel) to and from any railway station in Germany
* room and full board with a guest family for one week
* language course in small groups
* two trips to London
* large choice of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 German-speaking advisors available 24 hours a day
Interested All you have to do i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hen was Charles Dickens born
So, take the chance and send your answer by 1 May to:
Free4Fun "Rochester"
Free4Fun, 24 Elphinstone Road, Hastings, 2FQ6VJ
fax: 089 / 85 763-103 e-mail: free4fun@
The two winners will be contacted directly before 5 May. They will also be announced in the June issue of Free4Fun. Good luck!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contact:
phone: (03212) 144 43 fax: (03212) 144 42 e-mail: info@etc. com
60. What activities can you participate in during the trip
A. Working as a language advisor. B. Learning the German language.
C. Traveling by train with a guest family. D. Enjoying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61. If you want to win a prize you have to send your answer to .
A. the June issue of Free4fun B. free4fun@
C. info@etc. com D. ETC
62. The persons are likely to win the free trip.
A. who know the birth date of Charles Dickens B. who are attracted by Rochester Castle
C. who are contacted and announced by Free4Fun and ETC
D. who know more about Charles Dickens’ works
63. This ad was probably designed to target .
A. Italians B. Europeans C. Germans D. Americans
C
Experts say that it is not easy to get used to life in a new culture. “Culture shock” is the term specialists use when talking about the feelings that people have in a new environment. “There are three stages of culture shock,” say the specialists. In the first stage, the newcomers like their new environment. Then, when the fresh experience dies, they begin to hate the city, the country, the people, and everything else. In the last stage, the newcomers begin to adjust to their surroundings and, as a result, enjoy their life more.
  There are some obvious factors in culture shock. The weather may be unpleasant. The customs may be different.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s---the telephone, post office, or transportation---may be difficult to work out. The simplest things seem to be big problems. The language may be difficult.
  Who feels culture shock Everyone does in this way or that. But culture shock surprises most people. Very often the people having the worst culture shock are those who never had any difficulties in their home countries and were successful in their community. Coming to a new country, these people find they do not have the same established positions. They find themselves without a role, almost without an identity.
  They have to build a new self-image.
  Culture shock gives rises to a feeling of disorientation (迷惘). This feeling may be homesickness. When homesick, people feel like staying inside all the time. They want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the strange environment, and create and escape inside their room for a sense of security. This escape does solve the problem of culture shock for the short term, but it does nothing to make the person familiar with the culture. Getting to know the new environment and gaining experience are the long-term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culture shock.
64. When people move to a new country, they _________.
A. will get used to their new surroundings with difficulty
B. have well prepared for the new surroundings
C. will get used to the culture of the country quickly
D. will never be familiar with culture of the country
65.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factors that give rise to culture shock include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______.
A. language communication B. weather conditions and customs
C. public service systems D. homesickness
66. When people are homesick, they tend to ________.
A. find some people to talk to B. go outside to have a walk
C. visit their friends far away D. stay indoors all the time
67. The writer tells us that the best way to overcome culture shock is to _______.
A. protect ourselves from unfamiliar environment B. develop a strange sense of self-protection
C. get familiar with new culture D. return to our own country
D
One silly question I simply can’t stand is “How do you feel ” Usually the question is asked of a man in action—a man on the go, walking along the streets, or busily working at his desk. So what do you expect him to say He’ll probably say, “Fine, I’m all right,” but you have put a bug in his ear —maybe now he’s not sure. If you are a good friend, you may have seen something in his face, or his walk that he overlooked that morning. It starts worrying him a little. First thing you know, he looks in a mirror to see if everything is all right, while you go merrily on your way asking someone else, “How do you feel ”
Every question has its time and place. It’s perfectly acceptable, for instance, to ask “How do you feel ” if you’re visiting a close friend in the hospital. But if the fellow is walking on both legs, hurrying to make a train, or sitting at his desk working, it’s no time to ask him that silly question.
When George Bernard Shaw, the famous writer of plays was in his eighties, someone asked him “How do you feel ” Shaw put him in his place. “When you reach my age,” he said, “either you feel all right or you’re dead.”
68. The question “How do you feel ” seems to be correct and suitable when asked of_________.
A. a friend who is ill B. a man working at his desk
C. a person having lost a close friend D. a stranger who looks somewhat worried
69. George Bernard Shaw’s reply in the passage shows his________.
A. cheerfulness B. cleverness C. ability D. politeness
70. The underlined ‘You’ve put a bug in his ear’ in the 1st paragraph means that you’ve _____.
A. made him laugh B. shown concern for him
C. made fun of him D. given him some kind of warnin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
第四部分:单词拼写(共10小题,10分)
1. His first speech as president made a strong i______________ on me
2. Parents draw the c___________ that both day schools and boarding schools are important to train young students for our society.
3. To our great d__________, he managed to pass the final exam.
4. The careless driver is to b____________ for the car accident.
5. To some teenagers, g__________from high school is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6. Youngsters are risking their lives in a dangerous craze which is ___________(席卷)the country.
7. The baby burst into tears _____________(一…就)she saw her mother.
8. Many newspapers, like China Daily and the 21st Century ____________(吸引) to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9. All the staff in this company are trained to ____________(应付) difficult customers.
10. The same economic problems had led to the _______________(垮台) of the government.
第五部分:书面表达 (25分)
假如你是王霞,你的美国朋友Ashley说他将在三月初来中国。请你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为他推荐两个旅游点。词数:120字左右
地点 山东青岛 四川岷山
特色 避暑胜地,以蓝色的大海,美丽的海滨闻名 环境优雅,风景秀丽,山上名寺甚多,历史悠久
价格 1000元 500 元
时间 5天 4天
Dear Ashle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sincerely
Wang Xia
第Ⅲ卷(发展题,共60分)
第六部分: 听力填空(10分)
听下面一段独白,填写下面的表格,每空只填一词。
Tips on 1._______________ in the business
● 2.______________ smartly and arrive on time for meetings.
● Give the customer your business card and 3._______________ his name.
● Don’t smoke during the meetings and be 4._______________.
● Make 5._______________ with the customer but don’t talk too much about your life story.
● Listen to the customer.
1.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第七部分:完成句子 (20分)
1. I don’t want to ___________him_________(指责)telling lies in front of so many people.
2. Unluckily, our car _________ __________(出故障)on our way to the supermarket.
3. Their team,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由…组成)five constants won the competition.
4. One of our greatest athletes has __________ _________ a new ___________(接受挑战).
5. If you have any problems, you should make management __________ __________(清楚)them.
6. The film was made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为了纪念) his grandfather.
7. You’d better not __________ __________ (查阅)the dictionary when you come across a new word while reading.
8. Little Tom __________ ___________(悄悄溜进) the classroom and hid under the desk.
9. It _________ good ___________(讲得通) to continue with the reforms.
第八部分:补全阅读(15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A—G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有两项多余)
When I was 16 years old, a boy gave me an important present. 1
It was the early autumn of my first year at a junior high school, and my old school was far away. 2 I was very lonely, and afraid to make friends with anyone.
Every time I heard the other students talking and laughing, I felt my heart broken, I couldn’t talk with anyone about my problems. And I didn’t want my parents to worry about me.
Then one day, my classmates talked happily with their friends, but I sat at my desk unhappily as usual. 3 I didn’t know who he was. He passed me and then turned back. He looked at me, with a smile on his face.
Suddenly, I felt the touch of something bright and friendly. It made me feel happy, lively and warm.
4 I started to talk with other students and made friends. Day by day, I became closer to everyone in my class. The boy with the lucky smile has become my best friend now!
5 I believe that the world is what you think it is. If you think it lonely, you might always be alone. So smile at the world and it will smile back.
A. At that moment, a boy entered the classroom.
B. He’s living in Australia now and he loves it.
C.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all the dark days have gone.
D. It was a smile.
E. That smile changed my life.
F. It’s impossible to make friends here.
G. As a result, no one knew who I was.
1.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第九部分:信息匹配 (15分)
请阅读下列应用文和相关信息,并按照要求匹配信息。首先,请阅读下列的应用文:
A. Capital Theatre: To celebrate its 50th anniversary, the China acrobatic (杂技的) troupe will present the soul of China, where the seemingly impossible is made real. Chills (恐惧) will run down your spine (脊柱) as you watch breathlessly performers take their art and their bodies to the edge.
Time: 7:30 pm, September 13-19
B. Huangshicheng Gallery: An exhibition of a group of ink paintings is running. About 50 works by 25 young artists including GeYun and YuYang are on display.
Time: 9 am-5 pm until September 10
C. Wanfung Art Gallery: A joint show of oil paintings by 10 young and middle-aged artists will be hosted by the gallery. On display are more than 30 of their latest works, which capture the wondrous (美好的) variety of life in unique styles.
Time: September 10-16
D. Anyuan Museum: The 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offers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from 1919 to 1949.
Time: 9 am-4 pm, daily
E. the Olympic Center: “the fashionow night of chinese rock” is set to bring rock fans out by the thousands next month. nine chinese rock bands will perform at the concert, including older generation bands, middle generation and some recent arrivals. the audience will be given a chance to decide what songs they want to hear, which is sure to bring a storm.
Time: September 16
F. Grand Theatre of the Cultural Palace of Nationalities: La petite bande, the baroque orchestra of Belgium, will perform as part of activities across the world in honor of the 250th anniversary of Bach’s death.
Time: 7:30 pm, September 1-18
请阅读以下个人的信息,然后匹配到合适的地方。
Stephen studies art in Beijing University. He shows great interest in paintings and he is especially interested in those oil paintings that reflect the variety of life.
Mark has just come to China and he is very interested in Chinese culture. He has been waiting for a long time to have a chance to see a wonderful Chinese acrobatic performance in China.
Oscar is a student from Yangzhou University, visiting his friends who share the same interest in music. They are planning to find someplace to enjoy rock and roll and pop songs.
Charles works in Philips company, Shanghai branch. He is going to beijing on business in middle September. He will be free in the evening, so he wants to go to someplace to enjoy some music performed by foreign bands.
Carol studies Chinese in Beijing. She is free recently during the day time, so she would like to find someplace where she can attend some kind of activity from which she can learn some details about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1. Stephen ____ 2. Mark_____ 3. Oscar______ 4. Charles______ 5. Carol _____
试题答案
听力:1-5 CACAC 6-19ACABC 11-15BABCA 16-20BBACB
语法单选:21-25 DDBCA 26-30 ABAAD 31-35 CBCCB
完形填空:36-40 DACBA 41—45 BBCDC 46—50 BCAAC 51—55 DACAD
阅读理解:56—59 BADC 60—63 DBAC 64—67 ADDC 68-70 ABD
单词拼写:1. impression 2. conclusion 3. delight 4. blame 5. graduation/ graduating
6. sweeping 7. instantly/ immediately/ directly 8. appeal 9. handle 10. collapse
书面表达:
One possible version
Dear Ashley,
I am glad to hear that you are coming to China at the beginning of March. I’d like to recommend Qingdao and Minshan Mountain as sights to see while you are here.
Qingdao i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coastal cities in China and a wonderful place to spend summer. The climate there is very mild and can make you feel very relaxed and comfortable.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visit this city every summer.
The other is Minshan Mountain. It is famous for its beautiful scenery and long history. There are many old famous temples there.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climbing mountains and temples, it is definitely worth seeing.
As for the cost, a five-day tour around Qingdao may cost you 1,000 yuan , while a four-day tour of Minshan Mountain could cost around 500 yuan.
Both of these places are well worth visiting and I highly recommend them. I hope you have a good trip!
Yours sincerely
Wang Xia
听力填空:1.succeeding 2. dress 3. remember 4. polite 5. friends
完成句子:1. accuse, of 2. broke down 3. consisting of 4. taken up, challenge
5. aware of 6. in memory/ honor of 7. refer to 8. slid into 9. made/ makes sense
补全阅读:D G A E C 信息匹配:1. C 2. A 3. E 4. F 5. D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11.11)
说明:本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附加计分的方式。第Ⅰ卷和第Ⅱ卷为必做题,第Ⅲ卷为选做题,必做题满分为 120分,选做题满分为 60分。试卷的1-4 页为第Ⅰ卷,试卷的5-8页为第Ⅱ卷,试卷的 9-10页为第Ⅲ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拊掌 fǔ 埋怨 mán 道行高尚 háng 挥斥方遒qíu
B.笨拙zhuó 咋呼 zhā 溘然长逝kè 怏怏不快yàng
C.窥伺 sì 连累 lěi 下载文档 zài 汹涌澎湃pài
D.悲恸 tòng 惩罚 chěng 解甲归田jiě 济济一堂jǐ
2.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辐射 蛊惑 明查秋毫 老羞成怒
B. 赋与 苍茫 回光返照 举案齐眉
C.松驰 焦躁 罄竹难书 义愤填赝
D.喘息 挣揣 惴惴不安 飞流湍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 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只要是那些彰显正义、美德,代表先进文明的人,都有 得到树碑的殊荣。
④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 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年轻 以至 权利 踌躇满志
B.年青 以致 权利 踌躇满志
C.年轻 以致 权力 自鸣得意
D.年青 以至 权力 自鸣得意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撕了你的嘴!”凤娇骂着,眼睛却情不自禁的朝第三节车厢的车门望去。
B.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C.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D.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济南市政府3月29日下发的一份文件规定,省城将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资料库。
B.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C. 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D.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6.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B.据考证,古历下亭址在今名士阁西侧(该处现有一石碑,正面题“古历下亭址”五个大字,背面刻有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C.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订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
D.艺术节期间,这个县将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科技下乡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风情、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7.下列各句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B.庄子,战国时期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哲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文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是道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C.孟子,是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古代著名思想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教育家,战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时期儒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代表人物。著《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D.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其四大悲剧为《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
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每句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同“途”,道路 / 岂余心之可惩 惩罚
B.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吝啬 / 渠会永无缘 他
C.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统治 / 而征一国者 征求
D. 始适还家门 到 / 是以君子远庖厨 远离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全都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家邦 / 宁溘死以流亡兮
B.可怜体无比 / 偭规矩而改错
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 否,吾何快于是
D.怨灵修之浩荡兮 /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其若是,孰能御之 /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B.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 申之以孝悌之义
C.以若所为 ,求若所欲 / 君既若见录
D.然后驱而之善 /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11.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⑴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⑵斥鴳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 / 驰椒丘且焉止息
A.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且”字不同
B.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且”字相同
C.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且”字相同
D.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且”字不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 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惩罚 D.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延缓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②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B.①发兵捕之,久不得 ②之二虫又何之
C.①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
D.①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14.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
①迪深厚有器局 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
三、古诗文翻译默写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3分)
译文: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3分)
译文: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4分)
译文:
17.补出下面句子的上句和下句。(共12分,每句1分)
(1)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2)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 。
(3) , 。芳与泽其杂糅兮,惟昭质其尤未亏。
(4)指如削葱根, 。 ,精妙世无双。
(5)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 。
(6)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 。
(7)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 。
(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
(9)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0)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 。
(11)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 , ,因无恒心。
(12) , , 。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四、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8----21题
波兹曼的诅咒  (周国平)
①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是一部声讨电视文化的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确实时时听见一声声急切有力的喝问: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
②无人能否认电视带来的便利,问题在于,这种便利在总体上是推进了文化,还是损害了文化。
③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④并不是说娱乐和文化一定势不两立,问题也不在于电视展示了娱乐性内容,而在于电视上的一切内容都必须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波兹曼的结论是,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
⑤波兹曼是把美国作为典型来对电视文化进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譬如说,在我们这里,通过电视剧学习历史,而历史仅仅作为戏说、也就是作为娱乐而存在,消灭历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加彻底的了。又譬如说,在我们这里,电视也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样,报纸和杂志纷纷向电视看齐,蜕变成了“电视型印刷媒介”。且不说那些纯粹娱乐性的时尚杂志,只要翻开几乎任何一种报纸,你都会看到一个所谓文化版面,所报道的全是娱乐圈的新闻和大小明星的逸闻。这无可辩驳地表明,文化即娱乐日渐成为新的约定俗成,只有娱乐才是文化即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⑥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波兹曼认为,赫胥黎的预言应验了。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
18、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4分)

19、文章第五段说明“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观点时,为什么以中国为例?在阐明中国情况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20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4分)
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当前电视文化席卷天下,作者及时介绍电视文化批判理论,对沉溺于电视娱乐文化潮流
中的人当头棒喝,体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和社会责任感。
 B.电视文化与媒介文化的区分是本文展开论述的基础,论述两种文化时作者采用了正反对
比的手法,使文章观点鲜明,逻辑严密。
 C.波兹曼声讨电视文化,是因为娱乐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介,电视上的一切都必须以娱
乐方式表现出来,电视垄断了一切,“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
 D.本文多用“不在于……,而在于……”、“再也不可能有……”等句式和“无可辩驳”、“决不
会”等词语,从而使文章富于严正直率的论辩色彩。
 E.文章开头巧借书名发出“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这一“喝问”,峭拔警心,以“波兹
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结尾,巧妙点题,而“诅咒”一词更是振聋发聩。
五、作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人生有“四气”: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志气;铁面无私、令人敬畏的正气;披荆斩棘、舍生取义的勇气;求新求好、能做善做的才气。
请根据以上材料,以“人生的关键”为话题,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800
第Ⅲ卷(发展题,共 60 分)
2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5分)
(1)百舸争流( )(2)虔诚 ( )(3)伶俜( ) (4)供认( )(5)谂知( )
24.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5分)
(1)撩望( ) (2) 防碍( )(3)真缔( )(4)娇瞋( )(5)贯例( )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0分)
(1)浪遏飞舟 ( 2)回朕车以复路兮
(3)槌床便大怒 (4)却与小姑别
(5)赍钱三百万 (6)多谢后来人
(7)故夫知效一官 (8)而御六气之辩
(9)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10)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26.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10分)
  孟 子 曰 言 近 而 旨 远 者 善 言 也 守 约 而 施 博 者 善 道也 君 子 之言 也 不 下 带① 而 道 存 焉 君 子 之 守 修 其 身 而 天 下 平 人 病 舍 其 田 而 芸 人 之 田 所 求 于 人 者 重而 所 以 自 任 者 轻。
【注】 ①不下带:带,腰带。古人不视下带,即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2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春 行 即 兴(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宜阳,地名,这里有唐代的行宫,在安史之乱中,行宫被严重破坏。
(1)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两个字用得最精彩,请作简要赏析。(5分)
(2)表面看全诗字字写景,实则是句句含情。试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28.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任意选择两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各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10分)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29.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豪。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情感。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为什么不译作“霉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理”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美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1)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2)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2011.11)
说明:本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附加计分的方式。第Ⅰ、Ⅱ卷为必做题,第Ⅲ卷为选做题,必做题满分为100分,选做题满分为 50分。试卷的1-3页为第Ⅰ卷,试卷的3-4页为第Ⅱ卷,试卷的 5-6页为第Ⅲ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国产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在孩子和年轻白领中迅速走红,有人喜欢临危不乱的懒羊羊,说做人要做懒羊羊;有人喜欢灰太狼,说要学习灰太狼屡败屡战的精神。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说明(  )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文化本质是一种物质力量
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影响、塑造着人 D.文化环境决定人的思维方式
2.伴随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开展,各地也掀起了穿中山装的热潮。中山装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比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复兴精神,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材料蕴含着(  )
①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源泉 ④文化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近年来,红色旅游“红”遍大江南北。据统计,目前中国各地的红色旅游景区每年旅游综合效益超200亿元人民币,并带动了建筑、商贸、交通、电信、加工业和相关产品的发展,经济价值不菲。红色旅游的兴起说明了( )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B.文化旅游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C.创新齐鲁文化的实质是突出区域特征 D.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完全同步的
4.为防止黄色信息通过手机、网络传播影响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公安部会同8个部门,在全国组织开展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国家开展专项行动的原因是(  )
A.网络文化是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B.网络文化都对学生起消极影响,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C.上网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政府应禁止学生上网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5.“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①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②人的成长受文化环境的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化可以塑造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温暖世间真情。”这朗朗上口的公益广告语使人们的言行悄然发生了可喜变化。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A.深远持久的特点 B.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C.潜移默化的特点 D.鲜明的民族性
7.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8.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他们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教育 D.口语传播
9.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许多在日华侨、留学生与在大陆的家人失去联系,为了寻找他们,他们的家属用微博发布了寻人消息,而众多网友纷纷参与进来,一场“微博寻亲”活动正在开展。“微博寻亲”的兴起是因为 ( )
A.微博作为一种交流平台,日益显示出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最有效的寻人途径B.微博依托网络技术,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C.微博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媒体
D.微博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情感性、艺术性和哲理性
10.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春秋战国时期的形成的“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在今天依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来源 B.文化决定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D.文化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11.电视剧《沂蒙》从唯物史观和民族大义的高度,创新思维,将发生在沂蒙老区的真人真事,通过原汁原味、质朴真实的拍摄手法和场景设置以及平实的方言和朴实的表演,彰显了沂蒙人民的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③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于主观想象 ④要积极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侯宝林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听到的却是流行歌曲的韵律。借助Flash等现代技术手段,传统戏曲也逐渐地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欢。传统戏曲的这一个“漂亮转身”说明(  )
A.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
C.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融入时代元素 D.文化创新需要注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3.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当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韵味,因此他的作品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这表明,文化创新的过程是(  )
①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 
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 
④开展文化合作,消灭文化差异的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在文化生活中,下列选项中“基础”一词用的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实践是基础 ②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世界性是基础
③文化的发展需要创新,继承是基础 ④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政治是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5.“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 )
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16.为将儒家礼仪中的优秀思想融入公交服务中,济南市公交公司编印《公交论语》供职工学习,并精选《论语》经典名句挂在公交车厢内,打造公交车厢文化,以提高服务质量,陶冶市民修养,提升城市文明。假如以此为主题写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有(  )
A.文化影响 道德修养 文化建设 B.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面向世界
C.色彩斑澜 尊重差异 文化创新 D.和睦相处 文化融合 文化竞争力
17.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由于没有受到重视,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如剪纸、
木偶戏、皮影戏等正接近“濒危”。为此,国家文化部开始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这样做的原因是( )
①传统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②中华文化始终对社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中华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地方特色文化都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一弹戏牡丹/ 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 /一竖字铿锵/一画碟成双 /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 /一点茉莉香……《国家》中的这些歌词表现了(  )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④一方水土孕育了一方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同说汉语、同写汉字、推崇儒家思想,这些相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13亿大陆人民与2300万台湾人民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取向,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这说明 ( )
①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 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下列名言中没有体现这一核心精神的是( )
A.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Ⅱ卷
二、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部分共三个大题,共40分。
21.2011年10月29日,首届“好客山东休闲汇”在青岛圆满谢幕。经测算,休闲汇期间,全省休闲消费总额达1900多亿元,其中旅游总收入1210亿元,同比增长22.5%,接待游客总量计1.4亿人次,同比增长19%。“休闲汇”一系列优惠让利和特色活动,极大刺激了当地休闲消费热情。省旅游局局长于冲向媒体透露,目前,各相关部门正在着手制定发展休闲产业的相关规划,明年省政府将正式出台落实《国民休闲发展纲要》的实施规划,从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公共休闲资源、举办重大休闲文化活动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改善休闲消费环境,满足居民休闲需求,全面推进国民休闲发展。
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好客山东休闲汇”活动的重要意义。(14分)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10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开,文化强国首次提出。会议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谈一谈怎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2分)
23.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07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从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到今天“神舟八号”飞上天宇,我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胡锦涛主席将载人航天精神高度概括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4分)
第Ⅲ卷
三、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部分共四个大题,共50分。
2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10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开,文化强国首次提出。会议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十七届六中全会“聚焦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举措具有哪些文化意义?(10分)
25.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07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从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到今天“神舟八号”飞上天宇,我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胡锦涛主席将载人航天精神高度概括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1)载人航天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哪些民族精神和品格?(9分)
(2)弘扬载人航天精神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请你从国家、公民、中学生几个角度简要谈一下应该怎样做。(9分)
26.山东省潍坊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积极发掘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使红木嵌银瓷器、刺绣、高密三绝、临朐红丝砚等实现了规模生产,成为民间工艺的上乘佳品。同时,打造潍坊风筝与杨家埠木板年画成为两张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衍生了大舜文化、佛教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潍坊市对待传统文化的举措给我们哪些启示?(12分)
27.2010年4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出席“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时发表讲话指出,我们四国政治体制、发展方式、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不尽相同,却能成为好朋友、好伙伴,这充分证明了不同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包容,不同发展模式可以相互合作,不同历史文明可以相互借鉴,不同文化传统可以相互交流,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时代特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在文化交流、借鉴中应该采取怎样正确的做法。(10分)
高二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C 6.C 7.D 8.B 9.B 10.C 11.D 12.C 13.A 14.B 15.D 16.A 17.A 18.D 19.D 20.A
2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好客山东休闲汇”活动的举办,将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4分)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休闲汇”一系列优惠让利和特色活动,极大刺激了当地休闲消费热情,带来了全省旅游和消费总额的大幅增长。(4分)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国民休闲发展纲要》的实施规划,将从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公共休闲资源、举办重大休闲文化活动等方面入手,为进一步推动国民休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3分)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好客山东休闲汇”活动的举办,丰富了居民的经济、文化生活,满足居民休闲需求,全面推进国民休闲发展。(3分)
22.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文化内容、形式、手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3分)
②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从人民群众生活中汲取营养,依靠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3分)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使之具有时代性,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3分)
④加强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丰富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3分)
23.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6分)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8分)(如从文化对社会作用、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24.①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④有利于创造和培育良好的文化发展体制和机制,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健全文化市场体系。⑤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发繁荣,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每要点2分,共10分)
25.(1)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体现了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体现了民族精神中团结统一。(每点3分,共9分)
(2)①国家: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积极宣传载人航天精神,形成全社会学习、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的良好氛围。(3分)②公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航天人的爱国品质、进取意识、大局观念等。(3分)③中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增强责任意识,肩负文化使命,弘扬载人航天精神。(3分)
26.(1)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要坚持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潍坊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积极发掘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很好地继承了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又促进了文化的发展。(4分)
(2)对待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使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体现时代精神。潍坊市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促进其发展和创新,衍生了大舜文化、佛教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4分)
(3)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要重视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潍坊市积极发掘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使红木嵌银瓷器、刺绣、高密三绝、临朐红丝砚等实现了规模生产,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4分)
27.(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分)
(2)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3分)
(3)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4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题(2011.11)
说明:本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附加计分的方式。第Ⅰ、Ⅱ卷为必做题,第Ⅲ卷为选做题,必做题满分为100分,选做题满分为 50分。试卷的 1-3 页为第Ⅰ卷,试卷的 3页为第Ⅱ卷,试卷的 4页为第Ⅲ卷。考试时间为 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1.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A.植被和土壤 B.土壤和气候 C.气候和地貌 D.地貌和植被
2.东部季风区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
A.受夏季风影响 B.位于地势第三阶梯
C.位于湿润地区 D.南北热量条件差异不大
3.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的差异 B.水分条件的差异 C.垂直高度的差异 D.非地带性差异
4.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全年都可生长农作物,主要原因是
A.1月平均气温>0℃ B.1月平均气温≥25℃
C.湿润地区水分有余 D.植被均为常绿阔叶林
5.我国陆地最低处位于
A.东部季风区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青藏高寒区 D.大陆邻近约海区
6.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7.划分三个经济地带依据的是
A.自然条件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历史背景 D.产业结构
8.青藏高原东南部河谷地带的农业方式是
A.草原畜牧业 B.山地畜牧业 C.高寒畜牧业 D.耕作业
依据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我国划分为三个经济地带,三个地带经济发展地带性差异的形成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回答9~11题。
9.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C.新建的重庆直辖市属东部经济地带
D.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10.中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铁路运输能力不适应山西煤炭外运的需要②淡水资源短缺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④工农业基础比较薄弱⑤东北森林的过度砍伐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11.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B.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
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下图是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示意图。判断下列12~13题。
12.形成这一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俗习惯 B.地表形态
C.土壤性质 D.地质构造
13.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最须克服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洪水泛滥
C.地层下陷     D.水土流失
14.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成因是
A.地壳上升 B.地壳下沉 C.断裂作用 D.侵蚀作用
15.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有
A.地势由西向东倾斜 B.粮食作物以高粱为主
C.北部边缘地带年降水量在400 mm左右 D.黄土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
16.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B.横跨川、甘、宁、内蒙古、陕、晋、冀7省区的大部分或一部分
C.高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多在1 000~2 000 m
D.除若干石质山地外,大部分地面被厚层黄土覆盖
17.黄土高原和南方丘陵山区相比
A.两区人地矛盾尖锐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B.水土流失带来的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大
C.中小河流众多,形成许多小流域
D.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土地类型多样
右图是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8~20题:
18.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
19.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20.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 D.河流的综合整治
第Ⅱ卷 综合题(共40分)
2. 综合题(共2小题,共40分)
21.读“黄土高原地区位置和范围”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
(1)黄土高原地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省区(写简称)的大部分或一部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2)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__(山脉),
B____________(文化遗产),
C____________(山),
D____________(山脉),
E____________(山),
F____________(地形区),
G____________(地形区)。
(3)黄土高原的地势特点____________,判断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土高原的成因是______,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力作用)。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1分)
(1)A是_______煤矿,该地的煤运到上海的最佳路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加速该地区的煤炭外运,由B出发的铁路线是____________ __。
(2)D是_______水利枢纽,其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 ___。
(3)E、F地区面临的最大生态问题是:_______。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点)。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是______ _(四点)。为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目前正在F省东部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 _。
(4)C河的名称是_______河,该河从地质构造看是典型的_______,H是_______山脉,从该山脉往东沿_______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天然界线。
(5)G省的简称是_______,经过该省的铁路干线有_______,(填序号)
①京沪线 ②京广线 ③京九线 ④焦柳线 ⑤陇海线 ⑥浙赣线
第Ⅲ卷 综合题(共50分)
23.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某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1分)
(1)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三部分,图示输水干线为_____________I程的主体;a河是_____________,C地位于_____________流域。(6分)
(2)分析该输水干线受水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9分)
(3)该输水干线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此输水路线中可以自流输水的河段是_____________河段。(6分)
(4)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试分析实现该线优质供水的主要 措施。(10分)
2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
(1)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10分)
(2)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4分)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3)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5分)
高二地理发展卷参考答案
1. 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A A B C B D D C A C D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A B C
二.
21.(19分,每空一分)
(1)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
(2)太行山 长城 乌鞘岭 秦山 华山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3)西北高东南低 河流的流向
(4)风力沉积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
(5)人口的过度增长
22.(21分,每空一分)
(1)大同
(2)小浪底 防洪、发电、灌溉
(3)水土流失 植被破坏严重、黄土上质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质构造的不稳定性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开矿等、 太行山绿化工程
(4)汾河 地堑 秦岭 秦岭-淮河
(5)豫 ②③④⑤
23.(31分)
(1) 东线 长江 海河 (6分)
(2) 华北平原降水总量较少,且径流季节分配不均;该区域是我国人口稠密、工农业较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污染问题和浪费问题较严重等 (9分)
(3)可利用京杭运河输水,减少东线的工程量b--e (6分)
(4)有效控制长江流域内的排污量,确保位于长江干流上的取水源地水质优良;对沿线地区的工矿企业,尤其是输水线路所经的淮河流域内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进行治理整顿,以减少排污总量;对沿线地区城市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在沿线地区倡导生态农业生产模式,避免农药、化肥等污染水质;加强法规宣传,增强公众与社会的环境意识等(10分)
24. (19分)
(1)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10分)
(2)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从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近,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4分)
(3)降水;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土壤盐渍化;下游水资源短缺。(5分)
大同
秦皇岛
上海
神木
黄骅港
大秦线
渤海、黄海、东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2011.11)
说明:本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附加计分的方式。第Ⅰ、Ⅱ卷为必做题,第Ⅲ卷为选做题,必做题满分为100分,选做题满分为 50分。试卷的 1-5 页为第Ⅰ卷,试卷的5-6页为第Ⅱ卷,试卷的 6-8页为第Ⅲ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实行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
A.无机物 B.盐类 C.有机物 D.非金属单质
2.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是:( )
①破坏土壤结构 ②降低土壤肥效 ③污染地下水 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A.①② B.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④
3.下列物质可用于自来水厂原水的消毒,但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
A、液氯 B、臭氧 C、酒精 D、醋酸
4. 原电池的正极一定是( )
A.电子流出的极 B.电子流入的极
C.发生氧化反应的极 D.电极自身参与反应的极
5. 有关营养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营养素存在于不同的食物中
B、同种营养素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不同
C、不同个体每天需要的营养素的量是相同的
D、选择食物的原则是含营养素种类多、营养素含量丰富、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6. 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卫生法》的是 ( )
A.用SO2熏制银耳 B.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
C.用苏丹红做食品添加剂 D.用小苏打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7. 下列家庭垃圾中适合于用堆肥法处理的是 ( )
A.破旧的衣物 B. 瓜果壳 C. 旧报纸 D.塑料瓶
8.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
  
  ④润滑油 ⑤花生油 ⑥石蜡
A.①②    B.④⑤    C.①⑤    D.①③
9. 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
A 、二氧化硫 B 、氮氧化物 C 、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很多食物含有维生素,但蔬菜、水果比其他食物能提供更多的维生素
B、选择食物时,要考虑含营养素的种类、含量及是否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C、人体每天需要营养素的量是相对稳定的
D、三大热能食物中,糖类提供的热能最多,热值也最大
11. 水解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物质不能水解的是 ( )
A.油脂 B.淀粉 C.蛋白质 D.葡萄糖
12.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做法都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①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防治碘缺乏症 ②用工业酒精兑制饮用酒以降低成本 ③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④加工香肠时加入亚硝酸钠以保持肉类新鲜 ⑤做馒头时加入适量纯碱或碳酸氢钠使馒头松软( )
A.②和④ B.①和③ C.③和⑤ D.②和⑤
13.有关硬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含有较多金属离子的水叫做硬水
B、 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叫做硬水
C、 硬水对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如用硬水洗衣服要多用洗衣粉,煮硬水的锅炉要多用燃料且可能造成锅炉爆炸,等等
D、 生活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将硬水软化,如离子交换法。
14.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为了使火腿肠颜色更鲜红,可多加一些亚硝酸钠
B.为了使婴儿对食品有浓厚兴趣,我们可以在婴儿食品中多加着色剂
C.食盐加碘是防止人体缺碘而加的营养强化剂,能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D.为保证人体所需足够蛋白质我们要多吃肉,少吃蔬菜和水果.
15. 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目前还没有被人们充分的认识到,下列有关电池污染及回收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池一般比较小,即使埋到土壤中也不会造成太大危害
B.电池回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取里面的银、汞等金属
C.废旧电池可以直接通过燃烧的方式销毁
D.电池不仅污染土壤,也污染地下水
16.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们平时应多饮用很纯净的水,防止有毒物质进入体内
B.所有天然水都不能饮用
C.人体内含有约2/3体重的水,故人每天不用喝水也可
D.人类可利用的水只占自然界的水极少量,我们应节约用水
1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锌能提高脑神经的兴奋性 B、钙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C、缺铁能使人贫血 D、缺氟能使人甲状腺肿大
18.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可以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
19. 下列属于食用天然色素的是( )
A.胭脂红 B.柠檬黄 C.辣椒红 D.日落黄
20.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酒精作消毒剂
B.为防止流感传染,教室内定期进行消毒
C.海鲜、肉类等食品用福尔马林浸泡防腐保鲜
D.碘沾在手上立即用酒精洗涤
21. 下列物质可以看做是纯净物的是 ( )
A.河水 B.海水 C.蒸馏水 D.农夫山泉矿泉水
22. 2006年4月,北京等北方各大城市遭遇很强大的沙尘暴袭击,导致北京等“满城尽带黄金甲”,空气污染为五级重度污染。你认为该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23. 下列疾病与人体缺乏矿物质元素有关的是( )
A.坏血病 B.夜盲症 C.骨质疏松 D.糖尿病
24. 在含有FeCl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下列试剂,然后再加入KSCN溶液,最终不能使溶液呈血红色的是( )
A 、稀硝酸 B、铁粉 C、氯水 D、双氧水
25.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B.都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
C.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水解反应的最终产物相同
26.为保证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每天饮用的水应含有一定量的钙、镁等离子。目前市售的“蒸馏水”“纯净水”因不含有钙、镁离子,不宜长期、大量饮用。为保证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这些饮料水应添加一些化学物质。这些微量添加物应该是 ( )
A. 精盐 B. 石灰石粉 C. 可溶的钙和镁的碳酸氢盐 D. 胆矾
2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在包装上与一般的食品没有区别。
B、保健食品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
C、保健食品强化了某一方面的营养,可以代替药物治疗某些疾病
D、保健食品安全有效,不需医生的指导就能服用
28. 在铜-锌-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冒出 B.电流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
C.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 D.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29. 下列试剂能够使Fe2+转化为Fe3+的是( )
A、KSCN溶液 B、 氢氧化钠溶液 C、氯水 D、铜粉
30. 下列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是( )
①K2SO4 ②甲醛 ③酒精 ④硝酸汞 ⑤NH4Cl ⑥NaOH
A.②④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④⑥ D. ④⑤⑥
3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②原电池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的装置均可以实现④碳棒不能用来作原电池的电极 ⑤反应Cu+2Ag+=2Ag+Cu2+,能以原电池的形式来实现
A.①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
32. 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将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B极上有气泡产生;②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④B、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D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A>B>C>D B. A>C>D>B C. C>A>B>D D. B>D>C>A
33. 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锌是( )
A、负极,并被氧化 B、正极,并被还原
C、负极,并被还原 D、正极,并被氧化
34. 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油脂属于酯类
B. 油脂有固定的熔沸点
C.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 油脂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35. 检验居室中有甲醛气体,可连续多次抽取居室空气样品,注入到少量(1~2mL)低浓度(1×10-4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说明甲醛是具有氧化性的气体 B、反应中甲醛被还原
C、最终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红色 D、最终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无色
第Ⅱ卷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2分)
36.(6分)下列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 ;在选出的原电池中,______ 是负极,此原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n Zn Cu Zn Cu Cu Cu Fe Cu
稀硫酸 稀硫酸 酒精 稀硫酸 稀硫酸
① ② ③ ④ ⑤
37.(8分)现有四种试剂:A.新制Cu(OH)2悬浊液;B.浓硝酸;C.AgNO3溶液;D.碘水。为了鉴别下列四瓶无色溶液,请你选择合适的试剂,将其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葡萄糖溶液 ( ) (2)食盐溶液 ( )
(3) 淀粉溶液 ( ) (4)鸡蛋清溶液( )
38.(8分)下表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从表中的配料中分别选出一种物质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品 名 ××××××
配 料 精炼植物油、鲜鸡蛋、精面粉、碳酸氢钠、日落黄、甜蜜素、山梨酸钾等
保质期 90天
生产日期 标于包装袋封口上
(1) 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__ __ (2)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______
(3)富含油脂的是_________________(4)属于防腐剂的是 
39.(8分)I. 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将维生素C溶于水后向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呈 性。
(2)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请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种丰富的维生素C? 。
II.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维生素、油脂、水等被称为六大营养素。某品牌脱脂奶粉包装袋上标出的配料如下:①脱脂乳 ②白砂糖 ③乳酸亚铁 ④维生素A ⑤维生素D等。请你写出:
(1) 该产品配料中属于营养素的有 (填编号,下同)。
(2) 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该奶粉中 物质可以补充铁元素。
第Ⅲ卷
三、填空题(共50分,每空2分)
40.(8分)目前地球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光化学烟雾事件、酸雨的形成、有毒物质的污染等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请回答:
(1)产生酸雨的原因主要是大气中含有大量的 (填序号,下同)。
A.SO2 B.NO2 C.CO2 D.CO
(2)臭氧层的破坏导致紫外线对地球表面辐射的增加,从而使全球皮肤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大量使用了氟氯烃
B.人们在炼钢时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高炉煤气
C.石油炼制厂排放了大量甲烷、氢气
D.硝酸、硫酸工厂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
(3)在上世纪60年代,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都相继发生过光化学烟雾事件,并造成数以千计的人员伤亡,光化学烟雾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汽油的不完全燃烧
B.大量使用了化肥和农药
C.白色塑料垃圾的漂浮
D.金属矿物的冶炼
(4)为了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改进能源结构 B.提高能源利用率
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D.提倡植树种草
41.(8分)人们生活中使用的化纤地毯、三合板、油漆等化工产品,会释放出某种污染空气的气体A。为使衣服达到防皱、改善手感等效果,在制作过程中也添加A。但衣服中残留的A超标会危害人体健康。A的化学式为 ,是一种 色、有刺激性气味, 溶于水, 毒的气体;新买的衣服若有刺激性气味,有可能是A含量超标,所以,买回服装后应先用水洗,以去掉残留的A。
42.(6分)酸雨给人类带来种种危害,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称为酸雨的水溶液的pH范围是______ ___;
A. pH<7  B. pH<5.6  C. pH>5.6  D. pH<0
(2)下列气体过量排放,不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_;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氮  D.氯化氢
(3)请举出一例酸雨的危害 。
43.(12分)自来水厂需对原水经过除去固体杂质和悬浮物、消毒、除去异味等一系列净化程序后才能使其成为生活、生产用水。说明在该过程中加入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目的及所利用的原理。
(1)明矾:化学式为 ,目的 ,
原理 ;
(2)臭氧:化学式为 ,目的 ,
原理 ;
44.(8分)碘缺乏症遍及全球,多发生于山区,南美的安第斯山区,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和亚洲的西马拉雅山区是高发病地区。我国云南、河南等十余个省的山区的发病率也较高。为控制该病的发生,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加碘食盐。我国政府以国家标准的方式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可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和淀粉溶液检验食盐中的碘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化剂是 ,
还原剂是 ,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
45.(8分)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体内约含有2g铁,这2g铁在人体内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 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
⑴ 在人体中进行Fe2+Fe3+的转化时,②中的Fe3+作 剂;
⑵ “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 还原成Fe2+”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作 剂,具有 性。
⑶ 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的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化学文科
期中测试试题(90分钟,共150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B B C D B C C D D A A C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C C C C D C B D C B A C C
31 32 33 34 35
A B A B D
二、填空题:
36. ⑤ Fe Fe + H2SO4 == H2↑ + FeSO4
37. (1)A (2)C (3)D (4) B
38. (1) 鲜鸡蛋 (2)精面粉 (3)精炼植物油 (4)山梨酸钾
39. Ⅰ(1)酸 (2)用醋凉拌 Ⅱ(1)①②③④⑤ (2)③
三、填空题
40. (1)AB (2)A (3)A (4)ABD
41. CH2O 无 易 有
42. (1)B (2)A (3)腐蚀建筑物,使湖泊酸化,使土壤贫瘠,森林大面积死亡(答对一条即可)
43. (1)KAl(SO4)2·12H2O 净水
氯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形成沉淀
(2)O3 杀菌消毒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杀死水中的病毒和细菌
44. 6HCl+KIO3+5KI==3I2+6KCl+3H2O KIO3 KI 溶液变蓝色
45. (1)氧化(2)还原,还原(3)Fe+2H+=H2↑+Fe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题(2011.11)
说明:本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附加计分的方式。第Ⅰ、Ⅱ卷为必做题,第Ⅲ卷为选做题,必做题满分为100分,选做题满分为50分。试卷的1-3 页为第Ⅰ卷,试卷的4页为第Ⅱ卷,试卷的 5-6页为第Ⅲ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 Ⅰ 卷(选择题)
说明:本卷共20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完全符合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60分。
1.如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B.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是
A.生长素能促进果实成熟 B.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 D.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3.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面的生长素
浓度为m,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 ( )
A.小于2m
B.大于 m,小于2m
C.大于2 m
D.无法确定
4. 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与生长素无关的是
A. 果树的修芽剪枝 B. 移栽花卉时剪去部分枝叶
C. 人工培育无子番茄 D. 为提高棉花产量而摘心打顶
5.下列对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 B.它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C.它是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 D.它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6.据了解,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蔬菜和水果提前上市,上市销售前再用大量的膨大剂、增红
剂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处理,在将其催熟的同时又令其外观变得更好看。其中的膨大剂
和催熟剂可能是 ( )
A.生长素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B.细胞分裂素和乙烯类似物
C.生长素类似物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 D.赤霉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7.下列各组激素中,与棉花落果、落叶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生长素和赤霉素 B.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C.生长素和脱落酸 D.赤霉素和乙烯
8.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分别是( )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9.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10.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严重脱水,使血钾升高,细胞外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减少 B.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增加
C.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D.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减少
11.一个人吃了过咸的食物后,短时间内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含量变化情况是
A.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都增加 B.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都减少
C.抗利尿激素增加,醛固酮减少 D.抗利尿激素减少,醛固酮增加
12.下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的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处于寒冷环境中,①②③④均增加
B.可以看作反射弧的效应器的有甲状腺、肾上腺、皮肤等
C.可以作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的有肾上腺、骨骼肌等
D.⑤的释放减少与皮肤的功能无关,与渗透压有关
13.下列关于动作电位传导的错误叙述是( )
A.神经元能够产生和传导动作电位
B.神经元的兴奋部位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
C.动作电位在同一神经元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
D.膜内电流流动方向与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一致
14.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15.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可能在
A.细胞体 B.轴突 C.突触间隙 D.树突
16.分别刺激下图I、Ⅱ、Ⅲ、Ⅳ四处,不能引起肌肉
收缩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17.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
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
器测量。甲、乙、丙、丁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能够测到膜电位的是
A.甲和乙 B.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丁
18.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
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
的是
19.某人患脑溢血,下肢瘫痪,则可能损伤的部位是 ( )
A.中央前回顶部 B.中央前回底部
C. 中央前回中间 D.脊髓
20.你专心解答习题的时候,参与该过程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
①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H区 ③大脑皮层S区
④大脑皮层V区 ⑤大脑皮层W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说明:本卷共2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1.(16分)图2-1表示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据图回答:
图2-1
(1)图中促进植物根、茎生长的最适浓度依次为  mol·L-1、  mol·L-1。
(2)从图中三条曲线可以看出,根、芽、茎对生长素反应敏感度为    >    >
   。
(3)B点对根的生长效应为     ,对茎的生长效应为      。
(4)在生产实践中,使用生长素的关键是      。
22.(24分)下丘脑是调节水盐、血糖、体温平衡和内分泌的中枢,在机体内环境稳态中作
用如下,据图2-1回答:
图2-1
(1)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_____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
促进抗利尿激素由__________合成分泌、由_________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
_________作用,并将兴奋传至__________产生渴觉以增加饮水,维持水平衡。
(2)人体内血糖正常值是________mg/dL,若血糖降低,可直接刺激胰岛______细胞分泌
_______________,促使血糖含量升高:此外,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作用于此细胞使其
分泌该激素,另一方面下丘脑可通过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______,促使
血糖含量升高。这两个激素间的关系是_____ (拮抗、协同)作用。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
系统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如果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 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
相关激素就会减少,这是一种________ (正、负)反馈调节机制。
第Ⅲ卷(发展题)
说明:本卷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23.(14分)如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反射弧的各种环节上看,①和②属于___________,③→⑩属于_________。皮肤血管,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___________。
(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皮肤血管会_______,骨骼肌有时会______,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加强。
(3当人体处在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此时的体温调节属于______________调节。
24.(10分)以下为人体血糖的调节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B图表示胰高血糖素的变化过程,则bc段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升高,血糖浓度变化对其调节过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神经调节过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
(2)4和13过程分别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患者表现出的“三多一少”特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2分)回答下列有关神经冲动传导的问题:
 (1) 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______(正、负或零)电位。
 (2)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透过细胞膜向外扩散比______向内扩散更容易。
 (3)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表面离子的分布情况是_______ 。
 (4)下图表示三个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以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 )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5)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又恢复为静息电位时,发生的离子移动是 (多选)
 A.K+经主动转运出膜外 B.Na+经主动转运出膜外
 C.K+经被动转运入膜外 D.Na+经被动转运入膜内
26.(14分)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脑皮层控制手运动的中枢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其代表区范围比躯干代表区要______(大、小)。
参考答案
第Ⅰ卷(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 B A B B D B B C A C
10+ C A B A C D C C A D
第Ⅱ卷(40分):
21(16分):
(1)10-10 10-4  (2)根 芽 茎  
(3)抑制生长 无影响 (4)掌握好生长素的浓度
22(24分):
(1)外、下丘脑、垂体后叶(神经垂体)、重吸收水、大脑皮层
(2)80-120、A、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协同; 
(3)皮肤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负;
第Ⅲ卷(50分):
23.(14分)
(1)传入神经 ;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收缩 ; 不自主收缩(颤抖); (3)蒸发散热;神经
24.(10分)
(1) 7→6 ;16→15→6 (2)抑制 、促进;
(3)胰岛素分泌过少或胰岛B细胞功能下降;多食、多饮、多尿、体重降低;
25.(12分)
(1)负  (2)  K+ ; Na+  (3)内正外负 (4) C  (5) B、C
26.(14分)
(1)感受器; 突触后膜(或树突膜、细胞体膜等);
(2)递质(或乙酰胆碱等);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
(3)突触后膜(或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 ;(4)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 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期中考试物理(文科)试题
说明:本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附加计分的方式。第Ⅰ、Ⅱ卷为必做题,第Ⅲ卷为选做题,必做题满分为100分,选做题满分为 50分。试卷的 1-2 页为第Ⅰ卷,试卷的3-4页为第Ⅱ卷,试卷的 4-5页为第Ⅲ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最早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
A. 奥斯特 B. 罗兰 C. 安培 D. 法拉第
2、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作点电荷
C、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
D、体积很大的带电体只要距离满足一定条件也可以看成点电荷
3、真空中两个点电荷Q1、Q2,距离为R,当保持电量不变,而距离增大到原来的3倍,电荷间的库仑力变为原来的:( )
A、4/9 B、1/9 C、1/3 D、2/3
4、如下图所示,F是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力,其中错误的示意图是( )
5、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则a、 b两点场强的大小关系是( )
A.a点场强大
B. b点场强大 
  C. a、b点场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6、有、、、四个小磁针,分别放置在通电螺线管的附近和内部,如图所示。其中哪一个小磁针的指向是正确的( )
A. B. C. D.
7、在下列各种措施中,目的是利用静电作用的是( )
A.电视机后盖上开有许多小孔
B.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
C.静电喷涂
D.油罐车后拖由铁链
8、下列关于磁感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闭合曲线且互不相交
B.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
C.磁感线不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线
D.磁感线是小磁针受磁场力后运动的轨迹
9、关于安培力、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在电场中一定受电场力作用,电荷在磁场中一定受洛伦兹力作用
B.电荷所受电场力一定与该处电场方向一致,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不一定与磁场方向垂直
C.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方向均可用左手定则判断
D.安培力和洛伦兹力本质上都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安培力可以对通电导线做功,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也做功
10、一带负电的粒子(重力不计),进入磁场中,下列关于磁场方向、速度方向及带电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标示正确的是
11、如图所示,在水平直导线正下方,放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现给直导线通以向右的恒定电流,不计其他磁场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磁针保持不动
B.小磁针的N 极将向下转动
C.小磁针的N 极将垂直于纸面向里转动
D.小磁针的N 极将垂直于纸面向外转动
12、一束混合粒子流从一发射源射出后,进入如图所示的磁场,分离为1、2、3三束,则正确的是 ( )
A.1带负电
B.2带负电
C.3带正电
D.1带正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题, 每题3分, 共12分。)
13.将一带电量为2×10-8C的检验电荷放入某点电荷Q的电场中P点时,受到的电场力为 2×10-2N,则P点的电场强度为 N/C,如果移走检验电荷,则P点的电场强度为 N/C
14、如图所示,通电直导线右边有一个矩形线框,线框平面与直导线共面,若使其逐渐远离(平动)通电导线,则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将    (填写“逐渐减小”或者“逐渐增大”、“保持不变”)
15、一个通有2A恒定电流的直导线长度为0.2m,垂直于匀强磁场方向放置于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0.5T,则导线受磁场力为_______N。
16、分别标出下列电荷的正负
`
三、计算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要求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重要的演算步骤,推理、说明过程要简洁清晰,有数字计算的题要写出明确的数值和单位,只有最后结果的得零分。)
17、(10分)空中有竖直向下的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处处相等,一个质量为m=2.0×10—7kg的带电尘埃颗粒,其带电量是-6.0×10—8C,它在空中由静止,设微粒的带电量不变,取g=10m/s2,求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
18、(10分)如图所示,把质量为0.2克的带电小球A用丝线吊起,若将带电量为4×10-8库的小球B靠近它,当两小球在同一高度相距3cm时,丝线与竖直夹角为45°,求:①此时小球B受到的库仑力F 是多大?
②小球A带什么电?电量是多少?
19、(10分)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1T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相同的弹簧,下面挂一条长为0.5m,质量为0.1kg的金属棒MN,此时弹簧伸长,欲使弹簧不伸长则棒上应通过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20、(10分)一个质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以速度V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质子将在磁场中做什么运动?请推导运动半径的表达式?
第III卷(发展题,共50分)
21、(10分)请画出A图环形电流内的磁场和B图螺线管电流的方向
22、(10分)请画出甲图中洛伦兹力的方向;乙图中电流所在处的磁场方向;丙图中电荷的轨迹圆
23、(10分)请写出电场线的特点(至少写出3条),并画出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的电场线
24、(10分)请利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化纤衣服很容易沾上灰尘?
请列举家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防止静电的妙招,并解释。(至少解释一个妙招)
25、(10分) 电场和磁场对电荷都有力的作用,请你就此具体的谈一下自己对这两个力的认识。
1、 选择题:
1 2 3 4 5 6
A D B C A D
7 8 9 10 11 12
C D C C C D
2、 填空题
13、1ⅹ10-6 N/C ;1ⅹ10-6 N/C 。
14、逐渐减少
15、0.2N
16、
三、计算题
17、E=33N/C
18、①F=2ⅹ10-3 N
②负电,Q=5ⅹ10-9 C
19、水平向右的电流,I=2A
20、质子做匀速圆周运动,R=mv/qB
21、
22、
23、电场线特点:不存在、不相交、不相切、不闭合、不是粒子运动轨迹,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的强弱,电场线的方向表示电场的方向
24、(1)化纤的衣服很容易产生并积累静电,吸附空气当中的灰尘。
(2)冬天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使摩擦起电不易发生并把产生的静电导走
屋顶的避雷针,利用尖端放电把静电导入大地。
25、电荷在电场中一定受力,正电荷受力的方向与电场的方向相同,负电荷受力的方向与电场的方向相反,且F=qE
电荷在磁场当中不一定受力,只有当电荷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不平行时才受洛伦兹力,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垂直速度和磁场所确定的平面且F=BVq
A       B       C       D
v
f洛
v
f洛
v
f洛
f洛
v
A B C D
1
2
3
B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011.11)
说明:本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附加计分的方式。第Ⅰ、Ⅱ卷为必做题,第Ⅲ卷为选做题,必做题满分为100分,选做题满分为 50分。试卷的 1-3 页为第Ⅰ卷,试卷的 3页为第Ⅱ卷,试卷的 4页为第Ⅲ卷。考试时间为 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和人大哲学院曾一起发出倡议,建议将9月28日定为中国的“圣诞日”,认为“圣”在中国有着特殊意义。孔子之所以被尊称为“圣人”是因为
A、孔子的思想在春秋盛极一时 B、清康熙帝赞之为“万事师表”
C、其思想经过发扬和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D、孔子是儒家学说创始人
2.下列有关孔子思想中“仁”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    B.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人际关系
C.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    D.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3、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对孔子政治理想评价最恰当的是
A、孔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要恢复奴隶社会的社会秩序,有一定的保守性
B、孔子因文人感伤时代变迁的情怀而将周代的政治理想化了
C、只要孔子得到适当的施政机会,掌握足够的权力,他的政治理想是能实现的
D、儒家思想在汉代以后被统治者用来治国,说明孔子的政治理想由这些封建君主实现了
4.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治理社会方案的主要特点是
A.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 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
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 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
5、将神舟六号飞船成功送入太空的火箭是长征2号F火箭,现在的火箭与中国早期的“火箭”虽然相去甚远,但原理却是一样的。要查找火箭作为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翻阅:
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6、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所说的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①印刷术、造纸术 ②罗盘针 ③火药 ④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古典文化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② D ③①②
7.我国古代的农学著作反映了农耕文明的辉煌成就。下列属于农学著作的是 ①《齐民要术》 ②《农政全书》③《本草纲目》④《黄帝内经》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8、电视剧《三国演义》有一个在玉米地作战的片断。在我国关于玉米的种植最早可能出自
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梦溪笔谈》
9.史学家张岱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良知之说的突出意义在于强调
A.伦理道德的重要性B天理的重要性C.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D.自我的主动作用
10.周杰伦的《本草纲目》歌词:“用书法书朝代,内力传开,豪气挥正楷,第一句对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正楷”的基本特点是
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B笔画简约,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
C.规矩与放纵并存,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兼具
D.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11、右图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该标志的创作者用韵味十足的书法线条和带有一定象形意味的脚丫,组合成篆书“月”字,暗寓龙的传人登月的梦想。篆体字在哪个时期曾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
A.战国 B.秦朝 C.东晋 D.东汉末年
12.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题材应属于
A.人物画 B.文人画 C.花鸟画 D.山水画
13、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这一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提出君权神授,强调尊君 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天理”的高度
C.继承德治主张,强调民本思想 D.形成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14、某卷烟厂设计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古代诗人烟标,下列与该烟标所体现史实不相符的是
A.其诗歌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
B.诗篇中充满浪漫主义奇特想象
C.杜甫赞诗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这位诗人的诗歌以关注百姓疾苦为世人所称颂
15由某朝廷高官家中出现以下的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这种反映商人意识不仅抬头而且深入仕宦人家的社会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16、宋太祖赵匡胤曾经研读《金刚经》,并说过:
“治世离不开儒,但治世就是治心,……治心就要多读佛经,佛教是三教之首,…本朝的策
就是三教共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社会
B.王阳明的“致良知”很好的体现了“治世就是治心”
C.北宋时期,理学出现,它以儒学为主,吸收和融合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D.北宋时期理学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成为官方哲学
17.“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18、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商鞅等改革家和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19.史学家认为,“14到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被发现始于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20.下列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作品的相同之处是
A.属于绘画作品 B.神学色彩浓厚 C.受启蒙思想影响 D.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21.“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这段话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维护教会的神学权威
22下列观点的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B.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C.宗教改革削弱了教会的势力 D.启蒙运动使自由和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23、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24、从下列秦印、汉瓦与画像石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西汉瓦当
①秦印中的文字多为小篆 ②东汉画像石反映出当时牛耕的景象③汉瓦中多为篆、隶字体 ④文物反映着秦汉时期制瓷业的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5、、下列这四幅画反映的主题是
A基督教统治世界 B人文主义 C人和世界被发现 D.新航路开辟
第Ⅱ卷
材料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50分)
26.(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路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一一《论语》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4分)
材料二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 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一一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一《汉书 董仲舒传》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6分)
材料四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 一一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3)据材料四指出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并分析其本质目的。 (4分)
材料五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 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一一李贽《藏书卷》
(4)据材料五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与朱熹有何不同?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6分)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6分)
27. (24分)宋朝在中国是个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1)结合所学的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12分)
材料二 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材料四 宋徽宗赵信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2)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6分)
(3)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新儒学大加鞭挞,痛斥孔子为“庸众人类”。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李贽这样做的社会原因。(6分)
第Ⅲ卷
发展题——材料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50分)
28、(24分)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彩,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填写下列简表:(12分)
文学体裁 繁荣时期 主 要 原 因
诗 唐 朝
词 城市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市民数量的增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小说
(2)下表是体现了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6分)
书名项目 清朝《红楼梦》 意大利《十日谈》
时代特征 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宗教束缚。;
主要思想 描写了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对明清社会展开深入地揭露和批判。
((3)填写下表:(4分)
地 位
京剧是中国戏剧的杰出代表,爱到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喜爱。
启 示
(4)综合上述内容,你能得到哪些规律性的认识?(2分)
29.(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稷下学宫图 诸子论道 雅典学园 智慧之光
(1)两幅画分别记录了什么历史现象? (4分)
(2)两幅画所描述的景象有何共同之处?产生这种社会氛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
材料二、与稷下学宫遥相呼应,当时在西方的另一个文明故地也出现了一个精神文化的建筑群,我们一般称之为雅典学派或雅典学园。“雅典学园”与“稷下学宫”,在名称上可以互相对仗。据我的推算,柏拉图创建雅典学园的时间,比稷下学宫的建立大概早了二十年,应该算是同时。
材料三、差不多两千年后,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曾在梵蒂冈教皇宫创作过一幅名为《雅典学园》的壁画,……描绘了一大群来自希腊、罗马、斯巴达等地的不同年代、不同专业的学者围绕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共聚一堂的情景。他甚至把自己和文艺复兴时的其他代表人物也画9到了里边,表示大家都是雅典学院的一员。 ----以上两段材料均出自余秋雨《稷下》
(3)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能指出他们讨论的主题有哪些相同点(4分)
(4)怎样理解“他甚至把自己和文艺复兴时的其他代表人物也画到了里边,表示大家都是雅典学院的一员。”( 4分)
(5)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6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0 C D A C C C A C D A
11-20 B B D D D D D B A D
21-25 A A A C C
二、材料题
26、(26分)
(1)核心是“仁”“礼”。(4分)
(2)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2分)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 (4分)
(3) 态度: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2分)
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2分)
(4)李贽反对坚持儒家思想,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认为不应以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2分)时代特征:封建社会日趋落后,新社会因素产生。 (4分)
(5)对缓和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安定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儒家思想日益僵化保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6分)
27、(24分)(1)①活字印刷术,(2分)推动世界文化的传播;(2分)②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2分)帮助西方资产阶级在近代战胜封建专制;(2分)③指南针运用于航海;(2分)在地理大发现中(或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要作用。(2分)
(2)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2分)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有意无法(2分)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2分)
(3)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2分)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分)新儒学进一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或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愿望)。(2分)
三、主观题——材料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50分)
28、(24分)(1)填写下列简表:( 12分)
文学体裁 繁荣时期 主 要 原 因
诗 唐 朝 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政策开放;科举考试的促进。 答出其中2点即可, 每点2分,共4分)
词 宋朝 2分) 城市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市民数量的增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小说 明朝、清朝 2分) 封建制度衰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宋元话本奠定了基础。 答出其中2点即可, 每点2分,共4分)
(2)时代特征: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
上文化专制。(答出2点或意思相近即可)(4分)
主要思想: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言之有理2分)
图例名称:京剧脸谱(2分)
启示: 京剧博采众长,独具特色。要珍惜和弘扬优秀文化。(言之有理 2分)
(3)规律性的认识: 文学作品具有时代性,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共2分)
29、(26分)
(1)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争鸣和雅典哲学家探求真理的场面。 (4分)
(2)共同之处;思想家相互讨论、辩论。反映了一种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社会氛围(4分)
中国是因为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客观上提供了自由的社会环境;(2分)
雅典确立了民主政治,为公民的思想与言论自由提供了政治保障。 (2分)
(3)相同:都是关注社会与人问题。 (4分)
(4)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巨匠们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口号,高举人文主义旗帜,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4分)
(5)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是思想文化发展的条件;社会的变革是促进思想发展的重要因素;
民主制度是思想活跃的重要保障;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共同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批判地吸收等。 以上任答两点(6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期中考试数学试题(2011.11)
说明:本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附加计分的方式。第Ⅰ,Ⅱ卷为必做题,第Ⅲ卷为选做题,必做题满分为120分,选做题满分为60分。试卷的 1 ~ 2 页为第Ⅰ卷,试卷的 3 ~ 5页为第Ⅱ卷,试卷的 6 ~ 7 页为第Ⅲ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共48分)
1.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则数列的第5项为( )
A. B. C. D.
2.在△ABC中,分别是三内角的对边, ,,则此三角形的最小边长为( )
A. B. C. D.
3.在等差数列{}中,已知则等于( )
A.40 B.42 C.43 D.45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c>bc,则a>b B.若a2>b2,则a>b
C.若>,则a<b D.若<,则a<b
5. 在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则A等于( )
A. B. C. D.
6.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等于( )
A.36 B.54 C.72 D.18
7. 不等式的解集是( )
A.R B. C. D.
8. 在等比数列{}中,若,则的值为( )
A.-4 B.-2 C.4 D.2
9. 在中,,, ,则的面积为( )
A. B. 2 C. D.
10. 已知等比数列{an }的公比为2,前4项的和是1,则前8项的和为( )
A .15 B.17 C.19 D .21
11.在一座20m高的观测台测得对面一水塔塔顶得仰角为,塔底的俯角为,
那么这座水塔的高度是( )m
A. B. C. D.
12. 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4的是 ( )
A. B. (0﹤x﹤)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6 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小题,共16分)
13.函数的定义域为 .
14.在等差数列中,,,,则项数n= .
15.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b=2,sinB+cosB=,则角A的大小为________
16.设实数x.y满足则x+2y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写出详细解题步骤,共56分)
17.(10分)已知:在中,,.
(1)求b,c的值;(2)求的值.
18.(10分)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
(1)求数列通项公式并证明为等差数列.
(2)求当n为多大时,取得最小值.
19.(8分)已知:实数x,y满足条件 ,设z=3x+5y,求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0.(8分)已知等比数列{an}中,,,,求项数n和公比q的值.
21.(8分) 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2. (12分)已知数列满足
(1)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2)求通项公式;(3)设,求的前n项和.
第Ⅲ卷(发展题,共 60 分)
四、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小题,共16分)
23. 已知a,b为正实数,且3a+2b=2,则ab的最大值为 .
24. 已知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则的值为 .
25.为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S=5,S=10,则S= .
26. 不等式对一切R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五、解答题(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共4题,共44分)
27. (10分)在中,为锐角,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求的值;
(2)求角C和边c的值。
28.(10分) 设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求的最小值.
29.(10分)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已知与的等比中项为,且与的等差中项为1,求的通项公式.
30. (14分)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是与2的等差中项,数列中,,点在直线上。Ks5uv
(1)求和的值;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和;
(3)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期中考试数学试题答案(2011.11)
一、选择题
1.A 2.C 3.B 4.D 5.A 6.C 7.B 8.B 9.C 10.B 11.D 12.C
二、填空题
13. 14. 3 15. 16. -1
三、解答题
17.解:(1)根据题意 ,
解得:或
(2)根据正弦定理,
当时,,当时,
18. 解:(1)当时,
=
当时,

为等差数列
(2)时,解得,
当取得最小值。
19. 解:画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区域,根据斜率的大小和图形得到
解得当,则
解得,则
20. 解:{an}是等比数列
解得:或
当时,由得,n=6.
当时,由得,n=6.
21. 解:由条件知,m满足
解得
m的取值范围
22. 解:(1)

数列成等比数列.
(2)由(1)知,是以=2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3)
=

两式相减
四、填空题
23. 24. 25. 15 26.
五、解答题
27. 解:(1)由得,联立解得
(2)A,B为锐角,
=-
28. 解:根据图象解得,
29. 解: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d.
由条件知
+=2
即解得或

30.解:(1)∵an是Sn与2的等差中项 ∴Sn=2an-2 ∴a1=S1=2a1-2,
解得a1=2 a1+a2=S2=2a2-2,解得a2=4
(2)∵Sn=2an-2,Sn-1=2an-1-2,又Sn—Sn-1=an, ∴an=2an-2an-1,
又an≠0, ∴,即数列{an}是等比数列
∵a1=2,∴an=2n
∵点P(bn,bn+1)在直线x-y+2=0上,∴bn-bn+1+2=0,
∴bn+1-bn=2,即数列{bn}是等差数列,又b1=1,∴bn=2n-1,
(3)∵cn=(2n-1)2n ∴Tn=a1b1+ a2b2+····anbn=1×2+3×22+5×23+····+(2n-1)2n,
∴2Tn=1×22+3×23+····+(2n-3)2n+(2n-1)2n+1
则 -Tn=1×2+(2×22+2×23+···+2×2n)-(2n-1)2n+1,
即:-Tn=1×2+(23+24+····+2n+1)-(2n-1)2n+1,Ks5u
∴Tn=(2n-3)2n+1+6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