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
期中考试高三学年数学(文科)试题
一、选择题
1.集合= ( )
A. B. C. D.
2.已知函数 则的值是 ( )
A.9 B. C.-9 D.-
3.函数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4.如果等差数列中,,那么( )
A 14 B 21 C 28 D 35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命题“若,则”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B.已知,则“”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命题“”为真命题,则命题“”和命题“”均为真命题
D.命题“”的否定是“”
6.一个体积为的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三棱柱的侧视图的面积为( )
A B 8 C D 12
7.已知函数则=( )
A B C -8 D 8
8.将函数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把所得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后得到函数的图像,则函数的图像( )
A.关于点对称 B.关于点对称 C.关于直线对称 D.关于直线对称
9.已知实数成等比数列,且对函数,当时取得极大值,则等于( )
A -1 B 0 C 1 D 2
10. 如图是二次函数的图像,其函数的导函数为,则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 B C D
11.已知函数为常数,若函数内调递增,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2.当时,函数的最小值是( )
A B C 2 D 1
二、填空题
13.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前n项和为= .
14.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
15.是两个单位向量,若,则实数的值是__________
16.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奇函数满足,则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已知向量
(1)若,求的值
(2)记,在中,角的对边分别是,且满足,求函数的取值范围。
18.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19.在海岸处,发现北偏东方向,距为海里的处有一艘走私船,在处北偏西方向,距为海里的处的缉私船奉命以海里/小时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海里/ 小时的速度从处向北偏东方向逃窜,问缉私船沿什么方向能最快最上走私船,并求出所需要的时间?
20.如图,和都是等边三角形,分别是的中点,是的中点;
(1)求证:;
(2)求证:平面。
21.已知函数,
(1)若,求的取值范围。
(2)证明: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梯形内接于圆,∥,过点引圆的切线分别交、的延长线于、。
(I)求证:。
(II)已知,,,求的长。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sin(+)=
(I)求点A(2,)到直线的距离;
(II)圆与直线交于、两点,求的面积。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
(1 )求不等式>2的解集;
(2 )若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空集,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
期中考试高三学年数学(文科)答题卡
一、二选择填空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
17、(本小题满分12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
20、(本小题满分12分)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请考生在题22,23,24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题时用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22 23 24
(22题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B C C D A D C A B B D
13 14 15 16
15 7 2,22
17、解:
18、解

19、解:
再由正弦定理,
故方向为东偏北,时间为小时。
20、证明:(1)连接和,因为为的中点,和都是等边三角形,所以,,又,
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
(2)设和交于点,连接,在等边三角形中,分别是的中点,所以为重心,,又为中点,是的中点,所以,在三角形中, , (10分)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21、(1)的定义域是

22. 证明:(I)因为∥,所以
又因为与圆相切于点,所以,所以∽
所以,即,
因为,所以
(II)由(I)得,因为∥,所以,又
所以,,所以∽,, 所以
23. 解:(I)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点的直角坐标为,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II)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所以
所以的面积
24.解:(1)
或或
或,于是解集为或;
(2),,
所以解集不是空集,于是的范围是。
A


C
D
B
A
B
C
D
E
F
G
O
姓名
学年
班级
学号
装 订 线
A
C
D
B
A
B
C
D
E
F
G
O
姓名
学年
班级
学号
B
A
C
D
E
F
G
O
H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学年 地 理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合计50分)
右图为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已知该地该日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方向。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时间和纬度可能是
A.冬至日 赤道
B.夏至日 赤道
C.春分日 30°N
D.秋分日 30°S
2.该地该日日出时太阳位于观察者的
A.东南方 B.正东方
C.东北方 D.正北方
右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M地的风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4.图示区域产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暖锋
C.反气旋 D.冷锋
如右图所示,线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线d、e为等温线,线f为等高线,完成5~6题。
5.A地未来几日天气状况可能是
A.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晴朗,气温低,气压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晴朗,气温高,气压低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值的大小关系是a<b<c
B.d、e等温线值的大小关系是d>e
C.若e的值是0℃,则图中河流出现凌汛现象
D.该地可能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
右图为某天气系统图。读图回答7~8题。
7. 此时图中
A.城市被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
B.a地大风降温,并可能有降水
C. c地盛行西北风
D.b地雨过天晴
8. 下图中沿甲乙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右图为该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9--10题。
9.该河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东北地区
10.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
B.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
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
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11.江西省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夏季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景观特征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景观的复杂性
12.华北平原降水集中夏季七、八月,即通常所说的“七下八上”,原因是
A.与锋面雨有关
B.与地形雨有关
C.与台风雨有关
D.与对流雨有关
图1为某地气候资料图,图2为该地牧草成长与需求关系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关于该地地理事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温和多雨 B.风力沉积地貌广布
C.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 D.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建在城市居民区的西北方向
14.该地M时间段的牧草不能够满足需要,主要原因是
A.雨雪频繁 B.人类破坏 C.气温太低 D.降水太少
若大气降水为100%,以前渗入地下某地区的地下水和转化为该地区的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50%和10%。随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渗入地下与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水量分别占降水的32%和43%。据此回答15~16题。
15.该地区地表径流比重增加的原因是
A.气候异常,降水量显著增加 B.该地区开挖数条人工河道
C.社会经济发展加大了对地下水的开采 D. 绿地面积减少,建筑用地增加
16. 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A. 地区内空气湿度减少 B. 地区内蒸腾量减少
C. 地区内发生洪水的频率减少 D. 地区内的地下水位下降
右图中弧S为某局部经线圈, M、N两地纬度相同,O为该经线圈圆心,太阳光与S位于同一平面一相切于M。读图,完成17~19题.
17.此日 M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00 B.a C.900-a D. 23.50+a
18.角a的数值变化范围是
A.00~47° B.00~23.50 C 23.50~470 D.470一66.50
19.若M在北半球,则角a逐渐变大过程中 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杭州的日出时间逐渐提早 B.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变短
C.游客在西湖边欣赏断桥残雪 D.江淮地地区处于伏早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图回答20~21题。
20.以上“天生桥”在成因上最相似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与下列哪些物质循环无关
A.地壳物质循环 B.碳循环 C.水循环 D.氮循环
阅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板块共有
A.1块 B.2块 C.3块 D.4块
23.图中虚线圈内的板块边界可能位于
A.冰岛 B.非洲东部
C.太平洋西岸 D.大西洋西岸
读下图,回答24 25题。
24.据图判断达尔文1月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25.关于图中三个城市雨季的说法正确的是
A.珀斯和达尔文在夏季
B.悉尼和珀斯在夏季
C.悉尼和达尔文在夏季
D.悉尼和珀斯在冬季
26.在下列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对洋流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甲是暖流,位于北半球②甲是寒流,位于南半球
③乙是寒流,位于南半球④乙是暖流,位于大陆西岸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27.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硬叶林→稀树草原→荒漠
C.落叶林→草原→荒漠 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
读某沿海地区洋流示意图,回答问题。
28.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甲洋流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是
①本格拉寒流 ②千岛寒流 ③秘鲁寒流 ④西风漂流 ⑤南赤道暖流 ⑥东澳大利亚暖流 ⑦阿拉斯加暖流 ⑧巴西暖流 ⑨北太平洋暖流
A.甲→②→⑨→① B.⑧→①→⑤→甲
C.③→甲→⑦→② D.⑥→④→甲→⑤
我国国土辽阔,面积广大,各地同一季节开始的日期有所不同。下图是我国正常年份秋季开始日期分布图,据此回答29—30题。
29.影响图中入秋日期等值线分布和走向的主要因素有
①纬度 ②地形 ③降水 ④植被 ⑤海陆位置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30.对图中地理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甲地入秋日期等值线非常密集是因为该地纬度低
B.乙地成为无夏区是因为海拔高
C.丙地成为无夏区完全是因为纬度高
D.济南入秋比郑州晚是因为其海拔比郑州低
(31-40题,每题2分)
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下面左图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右图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31~32题。
31.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
A.t1 B.t2 C.t1之前 D.t2之前
32.读图,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C.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
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逆温是指某高度大气实际温度高于理论温度的现象,
河流和湖泊中有时也会出现逆温现象。读阿根廷某湖泊
不同季节垂直水温变化图(图7),回答33-34题。
33.图中能反映逆温现象的曲线及其出现的月份是 ( )
A.①;7月 B.②;7月
C.①;1月 D.②;1月
34.下列关于此时该湖泊出现逆温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夏季,湖泊水温上升过快
B.处于冬季,表层湖水受外界降温影响大
C.湖底在此时因为有火山喷发,从底部释放大量热能
D.该季节,湖水运动频率过高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结合材料和大峡谷某段景观图片,完成下题。
35.科罗拉多大峡谷形成主要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C.固结成岩—板块运动—地壳断裂—流水侵蚀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冻雨是冬季的一种天气现象。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地表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读某日我国冻雨区预报图,据此完成第36-37题。
36.导致图示区域冻雨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空气对流 B.气旋控制
C.暖锋影响 D.地形阻挡
37.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此时贵阳近地面气温垂直变化的是
38.下图为高空3000米水平等压线分布,气压值d>c>b,a处的风向可能为
A.东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下图中,ABC为昏线,AD、BE为纬线的一部分,BD、CE为经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39—40题。
39.若A、B的时差与B、C的时差之比为1:2时,则E点的日出时间比D点
A.早12小时 B.早8小时
C.晚12小时 D.早4小时
40.若BD与CE的长度之和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则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华北平原小麦返青
B.天山牧民迁往高海拔地区的草甸牧场
C.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水位不断升高
D.欧洲的圣诞树销售火爆
二、综合题:(50分)
4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寨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侧(左图)。景区海拔2000到4700米,林木繁茂,湖泊、泉、瀑错落其间。第四纪冰川在巨厚的石灰岩基础上雕塑了现代地貌的雏形,其后在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切割、溶蚀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喀斯特”原本是迪纳拉山脉西北部高原的地名(图7),十九世纪末,西方学者鉴于喀斯特高原上石灰岩侵蚀地貌最为典型,遂以“喀斯特”命名这种地貌,并得到国际上的通用。
材料二 图8是世界某区域某月份的气压状况分布图。
(1)秋天是九寨沟最美的季节。每到深秋,景区蓝天白云,植被色彩丰富。试分析九寨沟深秋景观的形成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一和图7,试推测喀斯特高原易发生的主要的地质灾害。然后,分析这种地质灾害在该地区可能频发的季节,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3)写出A、B两地的气候类型,说明图8所示月份,A、B两地的气候特征主要有何异同?(4分)
42.读“某湖泊沼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根据图中信息,描述湖泊的主要水文特征。(6分)
(2)根据图中信息,比较湖泊南北部湖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3)乙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并分析乙地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43.读某国主要山脉带分布示意图及图中南北二岛地形类型比例组合坐标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要素图,甲位于南岛西部山区,乙位于南岛东部平原,回答下列部题(13分)
(1)简要说明该国断层发育、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2)比较该国南北二岛之间地形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5分)
(3)分析甲、乙两地降水的主要差异及原因,并推断两地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6分)
选做题:(请同学们在44、45题中选择一题作答,写在答题卡上。如果两道题全答,则按44题给分)
44.(10分)读“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三种气象灾害分别是什么?(6分)
(2)综合分析判断该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什么地区?试说明理由。(4分)
45.(10分)右图为我国东部影响严重的登陆台风次数(1949—2010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我国东部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4分)
(2)判断甲乙两省区,台风灾害灾情更严重的省区,并
说明理由。(6分)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学年 地 理 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合计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综合题:(50分)
41.(1)试分析九寨沟深秋景观的形成原因。(4分)
(2)试推测易发生的主要的地质灾害。分析灾害在该地区频发的季节,说明理由(6分)
(3)A、B两地的气候类型,图8所示月份,A、B两地的气候特征主要有何异同?(4分)
42.读“某湖泊沼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描述湖泊的主要水文特征。(6分)
(2)比较湖泊南北部湖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3)乙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并分析乙地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43.(1)简要说明该国断层发育、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2)比较该国南北二岛之间地形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5分)
(3)分析甲、乙两地降水的主要差异及原因,并推断两地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6分)
选做题:(请同学们在44、45题中选择一题作答,写在答题卡上。如果两道题全答,则按44题给分)
44. (1)图中甲、乙、丙三种气象灾害分别是什么?(6分)
(2)综合分析判断该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什么地区?试说明理由。(4分)
45. (1)描述我国东部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4分)
2 判断甲乙两省区,台风灾害灾情更严重的省区,并说明理由。(6分)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学年 地 理 试题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D C D B D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A D D C B A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C A C B B D C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A A B A D B D A D
二.综合题
41.(14分)
(1)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秋季多蓝天白云;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山高谷深,植被垂直变化明显,色彩丰富;
(2) 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冬季 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集中,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B地凉爽(或温和)干燥,正值一年中的干季;A地高温少雨,正值一年中的旱季
42.(13分)(1)水位季节变化大;冬季北部有结冰现象,南部无结冰现象
(2)北部湖底坡度缓,南部陡;原因:北部有大河注入,泥砂沉积多;南部几乎无大河注入,泥沙沉积少
(3)商品谷物农业;位于河流沿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43.(13分)
(1)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2)相同点:平原面积小或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崎岖
不同点:北岛山地比重较大,地势东高西低;南岛丘陵比重较大,地势西高东低
(3)甲地降水量远大于乙地,甲乙两地分别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和背风坡 甲地宜发展林业,乙地宜发展农牧业
44、(10分)(1).春旱、寒潮、沙尘暴 (6分)
(2) 华北平原 (2分)从材料看,当地有春旱,冬季风强,,接近沙源地,降水变率大,植被覆盖率低,为北方,人口稠密,排除西北,东北地区。(2分
45. (10分) (1)。沿海多,内陆少;南部多,北部少(东南沿海向内陆递减)(3分)
(2) 乙省区
理由:乙省区海岸线更长;台风登陆次数更多,影响范围更广;其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众多,人口密集。
(时)
装 订 线
姓名
学年
班级
学号
0 3 6 9 12 15 18 21 24
90
75
60
45
30
15
0
太阳高度
北京时间______要来源之一是城市垃圾,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纸上
0
10
20
30
40
50
60
5
10
15
20
温度(℃)
深度(m)


图7
图7喀斯特高原区域简图
图6
1040
雪宝顶


320



5588
340
图8
460N
喀斯特
高原
120E
亚得里亚海
A
姓名
学年
班级
学号
装 订 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学年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S:32 Cl:35.5 Cu:64
Na:23 K:39 Rb:85 Cs:133 Fr:223 Fe:56 Al:27 
试卷I(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20小题每小题3分,
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H小于7的雨水称为酸雨
B. 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C. O3可用于游泳池的杀菌消毒
D. 黄铜是纯铜,青铜是合金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3.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B、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W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高
C.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B原子的相同
D.Y元素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铜溶于浓硝酸: Cu +4HNO3 (浓) = Cu2+ + 2NO2↑+2H2O
B.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Fe3++SO42—+Ba2++3OH—=Fe(OH)3↓+BaSO4↓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ClO—+H2O+CO2=HCO3—+HClO
D.碳酸氢镁与足量的石灰水反应:
Mg2++2HCO3—+2OH—+Ca2+=CaCO3↓+MgCO3↓+2H2O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4 g铜与足量浓硫酸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2NA个
B.22.4 L水含有NA个H2O分子
C.22.4 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A
D.20g D2O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6.钾和另一碱金属组成的混合物5.2g 与水完全反应时放出氢气2.24L(标况),则另一碱金属一定是( )
A.Na B.Rb C.Cs D.Fr
7.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A. 配制一定浓度硫酸溶液 B. 制备少量氨气 C.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D. 制备少量氧气
8.在氯化钡溶液中通入SO2,溶液仍澄清,若将氯化钡溶液分装入两试管中,一支通氯气,另一支加烧碱溶液,然后再通入SO2,结果两试管都有有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氯化钡具有两性 B.SO2有还原性和酸性
C.两支试管内白色沉淀均是亚硫酸钡
D.氯化钡溶液中通入SO2 后溶液仍澄清的原因是由于SO2过量,生成了亚硫酸氢钡
9.大多数碳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其原因是(  )
A.碳原子最外电子层有4个电子 B.碳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D.碳元素有三种同位素
10.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
A.Al B.Al(OH)3 C.Al Cl3 D.Al2O3
11.在相同条件下,有4支试管盛有等体积混合的4种混合气体,它们分别是 ①NO2和NO②NO2和O2③NH3和N2④H2和NO,现将4支试管均倒扣于水中,充分反应后,水面上升高度依次为a、b、c、d其关系正确的是( )
A.a=b=c=d B.c>b>a>d
C.b>c>a>d D.a>b>c>d
12.已知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 B.
C. D.
13.对下列物质 ①氢硫酸 ②亚硫酸钠溶液 ③氯水 ④硫酸亚铁溶液 ⑤氢氧化钠溶液,只需观察试剂瓶内的情况就可作出该试剂是否变质结论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MgSO4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 B.CH4、CO2 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
C.碱金属位于周期表中ⅠA主族,其密度均小于水
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15.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1
B.1mol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2g氢气 C.配制200mL4.6 mol·L-1 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mL
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9.2 mol·L-1
16.欲将混合液中Al3+、Cu2+、Ba2+、Ag+逐一沉淀出来
加以分离,加入试剂 ①Cl— ②SO42— ③OH— ④CO2 ⑤CO32—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⑤①②
C.②①③⑤ D.①⑤③②
17.已知与足量的10 mol/L硫酸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
①有红色金属生成 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溶液呈现蓝色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B.中硫元素被氧化
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D.1 mol 完全反应转移0.5 mol电子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和太阳能电池
B.胶体和溶液可以通过滤纸进行分离
C.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D.玻璃是氧化物,成分可表示为Na2O·CaO·6SiO2
19.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一种制备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上述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B.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处理水时,既能杀菌,又能在处理水时产生胶体净水
D.2 mol 发生反应时,共有10 mol电子发生转移
20.由于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可能呈现金属性。下列事实能够支持这个结论的是( )
A.已经制得了I2O5等碘的氧化物
B.在IBr、ICl等卤素互化物中碘元素表现正价
C.已经制得了I(NO3)3、I(ClO4)3·2H2O等离子化合物
D.碘(I2)易溶于KI等碘化物的溶液,形成I
试卷II (共50分)
21.(14分)A、B、C、D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中的H2O已略去)。请填空:
(1)若A可用于自来水消毒,D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B的化学式可能是 ;实验室制取A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A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B是汽车尾气之一,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B有两性,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 。
(4)若D为空气质量预报必报的气体,A、B、C的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则可
以证明B是否变质的一组试剂是 (请写出试剂名称)。
(5)若C是淡黄色固体,D是一种常见气体,则B→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的电子式为 。
22. (7分)有A、B、C、D四种单质。在一定条件下,B可以和A、C、D化合生成化合物甲、乙、丙,C和D化合生成化合物丁。已知甲、乙、丙每个分子中都含有10个电子,并且甲、乙、丙、丁有如下关系:
回答:
(1)单质B的化学式。
(2)单质A与化合物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化合物丙、丁中D元素化合价判断丙、丁是否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单质D,简述判断理由。
23.(15分)某氯化铁样品含有少量FeCl2杂质。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请根据上面流程,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I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操作II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A.50mL烧杯  B.50mL量筒
C.25mL碱式滴定管  D.25mL酸式滴定管
(2)洗涤是洗去附着在沉淀上的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3)检验沉淀是否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沉淀物加热,并置21世纪教育网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用天平称量其质量为b1g,再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b2g,若b1-b2=0.3g,则接下来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5)若蒸发皿质量是W1g,蒸发皿与加热后固体总质量是W2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6)有同学认为:上述流程中若不加入氯水,其它步骤不变,仍可达到目的。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4.(14分)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反应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1)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
a→   →    →d。
(2)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l2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使C装置发挥更好的作用,可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 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    ,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量筒量取20 mL E中溶液,倒入已检查完的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 mL CCl4,盖好玻璃塞(如图),振荡,静置于铁架台上,等分层后取上层液和下层液,呈黄绿色的是    (填“上层液”或“下层液”),再装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填“上层液”或“下层液”)。
(5)在A、B、C、D、E装置中有一处需要改进,说明需要改进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方框中画出改进后的装置图。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学年化学答题卡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14分)
(1) ; 。
(2) 。
(3) 。
(4) 。
(5) , 。
22. (7分)
(1)
(2)
(3)

23.(15分)
(1)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
(3)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 。
(4)________ _。
(5)___________ _。
(6)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4.(14分)
(1) a→   →    →d。
(2) 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
(3)     ,
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     ,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学年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C D A B B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C B C A D C A C
21.(14分)
22. (7分)
(1)H2
(2)2F2+2H2O→4HF+O2↑
(3)若D为N2,丙、丁分别是NH3和N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NH3、NO中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3、+2,0价居其中);若D为C,丙、丁分别是CH4与CO2,化合价分别是-4、+4,0价居其中,故理论上也可发生反应生成碳单质。
23.(15分)
(1)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D (2)NH+4、Cl-、OH-
(3)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21世纪教育网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 证明原沉淀洗涤干净。(合理的答案均可得分)
(4)再次加热,并置21世纪教育网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量,直至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
(5)
(6)4Fe(OH)2+2H2O+O2=4Fe(OH)3
16.(14分)
(1)c b
(2)2Cl2+C+2H2O4HCl+CO2 加入的浓硫酸溶于水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利于试管 中的水变为水蒸气,从而提供足量的水蒸气供D中反应需要
(3)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贮存少量Cl2,避免Cl2对环境造成污染
(4)下层液 上层液
(5)D中反应生成的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
改进后的装置如图所示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学年数学试题(理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集合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2、若,则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3、若的内角满足,则 ( )
A. B. C. D.
4、函数在定义域内的图像如图,记的导函数为,
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5、若的内角所对的边满足,且,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6、 在中,已知,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7、函数的定义域被分成了四个不同的单调区间,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9、已知函数则函数( )
A.没有零点 B.有唯一零点 C.有两个零点并且
D.有两个零点并且
10、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
A. B.
C. D.
11、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
A. B. C. D.
12、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且时,成立,(其中是的导函数),, ,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是锐角,且,则的值是____________
14、曲线有一条切线与直线平行,则此切线方程为_______
15、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中,“”是“”的充要条件;②若
命题,则,③不等式在上
恒成立;④设有四个函数其中在上是增函数的函数
有个.其中真命题的序号 .
16、设函数,其中是给定的正整数,且。如果不等式上有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
三、解答题
17、(12分)已知是函数图象的一个对称点.
(Ⅰ)求的值;(Ⅱ)作出函数在上的图象简图
18、(12分)某研究机构准备举行一次数学新课程研讨会,共邀请名一线教师参加,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教师人数如下表所示:
版本 人教A版 人教B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人数 20 15 5 10
(1)从这名教师中随机选出名,求人所使用版本相同的概率;
(2)若随机选出名使用人教版的教师发言,设使用人教A版的教师人数为,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19、(12分)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Ⅰ)求证:;(Ⅱ)若,且最大边的边长为,求最小边的边长.
20、(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直角梯形,底面,,分别为的中点.
(Ⅰ)求证:;(Ⅱ)求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21、(12分)设函数 (1)当时,求的最大值;(2)令,其图象上任意一点处切线的斜率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3)当时方程有唯一实数解,求正数的值.
(请考生在第22—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记分)
22、(10分) 已知:如图所示,以梯形的对角线及腰为
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连接,的延长线交于.求证:.
23、(10分)已知直线经过点,倾斜角(1)写出直线的参数方程;(2)设与圆 (是参数)相交于两点求点到两点的距离之积.
24、(10分)已知函数(1)作出函数的图象;(2)解不等式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学年数学(理)答题卡
一、二选择填空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
17、(本小题满分12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
20、(本小题满分12分)
21、(本小题满分12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
23、(本小题满分10分)
24、(本小题满分10分)
高三理科数学答案
1----6 AABADB 7------12 CCDABB
13、 14、
15、①③④ 16、
17、(1) (2) 略
18、(1) (2),
19、(1) 略 (2)最小边
20、(1)略
(2)
21、(1) (2)(3)令
减:增:,令,,令,又单调,
22、略
23、(1)略 (2)
24、(1)略 (2)
姓名
学年
班级
学号
装 订 线
姓名
学年
班级
学号
装 订 线
姓名
学年
班级
学号
装 订 线
姓名
学年
班级
学号
装 订 线
姓名___________
学年
班级
学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学年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处时,绿灯还有3 s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可能( )
2.某大型游乐场内的新型滑梯可以等效为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一个小朋友在AB段的动摩擦因数μ1<tan θ,BC段的动摩擦因数μ2>tan θ,他从A点开始下滑,滑到C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则该小朋友从斜面顶端A点滑到底端C点的过程中 ( )
A.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
B.地面对滑梯始终无摩擦力作用
C.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始终等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 的大小
D.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先小于、后大于小朋友和滑梯的 总重力的大小
3.如图所示,在水平板的左端有一固定挡板,挡板上连接一轻质弹簧。紧贴弹簧放一质量为m的滑块,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已知滑块与板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将板的右端缓慢抬起,直到板竖直,此过程中弹簧弹力的大小F随板与水平面夹角的变化关系可能是( )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C.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
D.斜面对球的弹力不仅有,而且是一个定值
5.物块从光滑曲面的P点由静止下滑,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了地面上的Q点,现使传送带开始匀速转动,再把物块由P点静止释放,则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物块将会落到Q点左侧
B.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物块一定会落到Q点右侧
C.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物块可能会落到Q点
D.无论传送带转动方向如何,物块不可能落到Q点左侧
6.如图所示,某一小球以v0 = 10m/s的速度水平抛出,在落地之前经过空中A、B两点,在A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在B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小球经过A、B两点间的时间s
B.小球经过A、B两点间的时间s
C.A、B两点间的高度差h = 10m
D.A、B两点间的高度差h = 15m
7.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两个皮带轮处于水平位置,大轮为主动轮,稳定运行时皮带不打滑,这时在两轮上各放有一个质量相等的小物体随轮一起匀速转动,其中小物体P放于小轮边缘,小物体Q放于大轮内侧某一点,下列关于两个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运动的角速度ωP<ωQ
B.它们运动的角速度ωP>ωQ
C.它们受到的摩擦力fPD.它们受到的摩擦力fP>fQ
8.同步卫星A距地面高度为h,近地卫星B距地面高度忽略不计,地球半径为R,地面上赤道处物体C相对于地面静止。A、B、C三者向心加速度、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A、B、C三个一样的滑块从粗糙固定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A由静止释放,B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v0,C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水平,大小也为v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到斜面底端时,B的动能最大
B.滑到斜面底端时,B的机械能减少最多
C.A和C将同时滑到斜面底端
D.C的重力势能减少的多
10.如图,两质量均为m的小球,通过长为L的不可伸长轻绳水平相连,从某一高处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绳处于水平伸直状态.在下落h高度时,绳的中点碰到水平放置的光滑钉子O.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则 ( )
A.小球从开始下落到刚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从轻绳与钉子相碰到小球刚到达最低点的过程,重力的瞬时功率先增大 后减小
C.小球刚到达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
D.小球刚到达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11. 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可视为质点), 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逆时针方向的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已知某次小球运动过程中通过传感器测得轻绳拉力T和竖直方向OP的夹角θ的关系满足T=b+bcosθ,b为已知的常数,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由此可知小球的质量为( )
A. B. C. D.[Z_X_X_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经过时间t,小车运动的位移为s,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最右端。物块可以看成质点,则( )
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对小车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B.整个过程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s+l);
C.整个过程物块和小车间摩擦生热为fl;
D.小车的末动能为fs。
二、填空题(共12分)
1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间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砂的砂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由纸带求得.
(1)图(b)为实验得到的纸带, 图中所示S1、S2、S3、S4、S5、S6已测出,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f,则求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
(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 数据如表中所示,根据表中数据,为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请在图(c)坐标纸中选择恰当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从图线中得到F不变时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间定量关系是 ;
次 数 1 2 3 4 5 6 7 8
小车加速度a/m·s-2 1.90 1.72 1.49 1.25 1.00 0.75 0.50 0.30
小车质量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 00 1.67
4.00 3.50 3.00 2.5 2.00 1.40 1.00 0.60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关系图线如图(d),该图线不通过原点,明显超出偶然误差范围,其主要原因是 ;
(4)若实验中将小车换成滑块,将木板水平放置可测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实验中认为细绳对滑块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力,则要测出动摩擦因数μ,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实验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2分)我国通信卫星的研制始于70年代331卫星通信工程的实施,到1984年4月,我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并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通信卫星从研制转入实用阶段.现正在逐步建立同步卫星与“伽利略计划”等中低轨道卫星等构成的卫星通信系统.
(1)若已知地球的平均半径为R0,自转周期为T0,地表的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R;
(2)有一颗与上述同步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的低轨道卫星,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行,其运行半径为同步轨道半径R的四分之一,试求该卫星的周期T是多少?该卫星至少每隔多长时间才在同一城市的正上方出现一次.(计算结果只能用题中已知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15.(12分)如图所示,光滑曲面轨道置于高度为H=1.8m的平台上,其末端切线水平。另有一长木板两端分别搁在轨道末端点和水平地面间,构成倾角为θ=37°的斜面,整个装置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个可视作质点的质量为m=0.1kg的小球,从光滑曲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sin37°=0.6,cos37°=0.8)
(1)若小球下滑后正好落在木板的末端,则释放小球的高度h为多大?
(2)试推导小球下滑后第一次撞击木板时的动能与它下滑高度h的关系表达式.

16.(16分)如图所示,质量mB=3.5kg的物体B通过一轻弹簧固连在地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一轻绳一端与物体B连接,绕过无摩擦的两个轻质小定滑轮O1、O2后,另一端与套在光滑直杆顶端的、质量mA=1.6kg的小球A连接.已知直杆固定,杆长L为0.8m,且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初始时使小球A静止不动,与A端相连的绳子保持水平,此时绳子中的张力F为45N. 已知A O1=0.5m,绳子不可伸长.现将小球A从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在释放小球A前弹簧的形变量;
(2)若直线C O1与杆垂直,求物体A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绳子拉力对物体A所做的功;
(3)求小球A运动到底端D点时的速度.
2011-2012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学年物理试题答题卡
1、 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
(2)
(3)
(4)


14.
15.
16.
2011-2012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学年物理试题答题卡
2、 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C AD  C D CD AC BD AC A ABD A CD
13.(1) 略 (2分)
(2)图略(2分) a=1/(2m) (2分)
(3)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 (2分)
(4)砂和砂桶质量、木块的质量、以及对应的加速度;(2分) 偏大(2分)
14. (12分)
解析:(1)设地球的质量为M,同步卫星的质量为m,运动周期为T,因为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故

同步卫星②
而在地表面③
由①②③式解得:
(2)由①式可知,
15. (1)小球离开平台后做平抛运动,小球正好落到水平地面木板的末端,则
H=
联立式得:
设释小球的高度为h1,则: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小球由离开平台后做平抛运动,可看做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则: ④ ⑤

⑦ ⑧

由④⑤⑥⑦⑧⑨式得: Ek=3.25h ⑩
16. (1)释放小球A前,物体B处于平衡状态: 得
故弹簧被拉长了0.1cm
(2)小球从杆顶端运动到C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

物体B下降的高度
由此可知,此时弹簧被压缩了0.1m,则弹簧的弹性势能在初、末状态相同。
再以A、B和弹簧为系统,由机械能守恒:
对小球进行速度分解可知,小球运动到C点时物体B的速度
由以上几式联立可得:
(3)因杆长L=0.8m,故
故DO1=AO1,弹簧的伸长量依然为0.1m.,与最初状态相比,弹簧的弹性势能相同,物体B又回到了初始位置,其重力势能也与最初状态相同。
在D点对A的速度进行分解可得:
由机械能守恒:
联立可得小球A运动到杆的底端D点时的速度:
Q
.
.
P
O
h
L
P
O
θ
L
F
F
l
s
m
M
图(c)
F
O
a
图(d)
B
θ
O1
O2
A
C
D
姓名
班级
考号
图(c)
B
θ
O1
O2
A
C
D
姓名
班级
考号
B
θ
O1
O2
A
C
D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学年 政治 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国由于生产发展,2010年纸币供应量需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造成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 12万亿元,致使该国货币贬值20%。该国2010年货币供应增加前夕流通中的实际数量应为 万亿元。
A.8 B.8. 33 C. 9. 6 D.10
2.下表是一般状况下甲和乙两种相关商品价格和需求自左向右变化情况。按①②③④次序填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相关类型 甲 乙
价格 需求 需求 价格
① 上涨 减少 ② 上涨
③ 上涨 减少 减少 ④
A.替代、增加、互补、下跌 B.替代、减少、互补、上涨
C.互补、减少、替代、下跌 D.互补、增加、替代、上涨
3.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每一份的品质都是由每一份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
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B.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
C.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D.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4.截至2011年6月,云南省已投入各级抗旱资金23亿元,组织1000多万人投入抗旱救灾。
国家通过财政为抗旱救灾筹集资金表明
A. 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财政收入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C. 国家通过财政支出,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D. 财政支出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5.从2011年1月起,我国开始启用新的CPI统计方案,新的CPI统计方案仍然涉及8大类商品,但食品类商品在CPI统计中的权重下降,而居住、教育等项目的权重有所提高。这一调整
①有利于压低CPI涨幅,降低通货膨胀预期
②说明我国居民食品类消费总支出减少
③顺应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④有利于更合理的反映我国居民的消费状况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 ①④
6.我国 141家中央企业拥有国有资产总量近5.6万亿元。中央企业全部资产总量将近18万亿元,其中80%为上市公司。中央企业国有控股资产总量不到中央企业全部资产总量的三分之一。这说明
①国有资产必须在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
②国有资产仍然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国有资产用较少的资产控制了较多的社会资本
④股票市场的发展可以搞活资金融通,筹措建设资金
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7.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此事一出,立刻引起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市场的强烈震动。在随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世界范围内的股市指数大幅下跌。这一事件表明
①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 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③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④我们要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而消费价格指数为5%,同期居民储蓄仍然大幅增长。对居民储蓄大幅增长的合理解释是
①人们要应对未来住房、养老等支出 ②居民的消费趋于饱和
③储蓄对利率的变化有弹性 ④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按照3500元的个税起征点,月收人5500元的小王每月要交个人所得税,而小王认为工资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为什么还交税,认为国家应取消此税种。如果请你说服小王,你可以采用的理由有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应自觉诚信纳税
②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平等的有效手段
③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是税收,国家职能的实现都以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应自觉参与税收的征管和监督税款的使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10.下表为某省2011年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消耗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 化学需氧量(COD)
2005年 0.92吨标准煤 2600万吨 137.5万吨 96.6万吨
2011年 0.74吨标准煤 1820万吨 112.6万吨 82万吨
降低比例 20% 30% 18% 15.1%
下列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的措施有
①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②关闭化工企业,发展环保产业
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开发推广节约和治污的先进实用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 2009年1月,国家工商总局出台四项措施推进“家电下乡”,政府对购买下乡家电产品的农民按最终销售价格的13%给予补贴,该政策实施以来效果明显。国家推广“家电下乡”
①切实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 ②有助于改善农民的消费结构
③能够促进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④可以扩大工业品的国内外销售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国家对下乡家电进行价格补贴,这是利用
A.价格政策开拓国内市场 B.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货币政策增加农民收入 D.财政政策促进消费需求
13.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运动,所以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这是因为
①发达国家在经济和军事上具有优势地位
②当前的国际经济规则主要是发达国家制定的
③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
④发达国家的财富不断积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说:“儿童文学应该引领儿童心灵的健康成长,要教会孩子感动。”她主张用优秀的儿童文学缔造快乐的“童心王国”。这是因为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②文化决定人的成长与发展
③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5.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恢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图6是一个德国人阐释的中国人与德国人表达个人观点
的方式,这背后体现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此认
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差异是由不同的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决定的
②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区别、相互交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一代文化先驱,正是吸纳和借助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科学思想,才建构了他们的现代文化思想,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这启示我们
A.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弃古学西 B.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兼收并蓄,海纳百川
C.文化要发展就必须大胆革新 D.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吸纳和凭借西方文化
18.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因为
①教育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④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就全世界而言,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约占GDP的1/5。这说明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任用越来越重要
④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011年初,中美两国间的互联网交流论坛活动顺利举行。中美互联网论坛的举行说明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当今世界文化已经融为一体
④伴随文化传播的加深,加强合作与交流已经成为共识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1.群众文化,是全部文化的母体,是众多文化模式的根本与源头活水。“创造在基层,希望在民间”是被文化发展证明了的一个基本规律。脱离了群众文化,专业文化势必曲高和寡、干涸枯竭,没有前途。这说明推动文化创新需要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发展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流行文化
③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创作中的主体地位
④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我国已将“数字图书馆”纳入了“863”计划和国家“十五”重点项目。大量的文化遗产已经转化为数字化形态。如古老的北京已经有了宣传网页。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和敦煌数字化虚拟洞窟计划已经启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作用是
①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料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②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
③消除了文化传播的时空局限
④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对文化传播起了决定作用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2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两岸的风土人情、行为方式和道德取向。同说汉语,同写汉字。读一本历史,抚一张古琴,文化像氧气,融化在血液中……13亿加2300万人口共同植根于此,使我们精神上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上述材料表明
①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爱国就必然爱社会主义
③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④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4.电影《辛亥革命》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
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
③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
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见全国道德模范时发表讲话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始终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
①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它决定着各种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③它是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
④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50分)
26.(8分)2011年8月12日,第26届大运会在深圳“春茧”体育场开幕。深圳以筹办和举办大运会为重要抓手、有力推手,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改善市容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扩大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这是深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出的一项重要抉择。
请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简要说明主办大运会对深圳经济的积极影响。(8分)
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中国有二十多个省市调高最低工资标准,部分省市增幅达到20%以上,牵动了社会敏感的利益链条。
某世界知名电子产品供应商将工资水平提高了30%,受到员工的欢迎,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同这个改变,一些经营者就有这样的担忧:涨工资会加重企业负担,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及“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据调查,目前,影响我国公众社会心态的因素依次是住房、医疗、下岗失业、教育、家庭收入低等,公众对城乡之间的待遇、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的待遇,以及社会保障和财富分配等社会现实最缺乏公平感。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针对企业经营者的担忧进行辨析。(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优化公众的社会心态。(10分)
28.(2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夏天,来自新疆的小李考进某大学学习设计专业后,客观分析了自己的情况:一方面基础知识扎实、能吃苦耐劳,另一方面缺少社会经验、家境贫困。据此,他制定了大学四年的发展规划: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既能解决学习生活费用,又为将来就业积累经验。一家以生产出口文化产品的企业征集改良产品的“金点子”,小李经过调查研究,为该企业提供了以下建议:一是在产品中注入中国文化元素;二是改进产品的外观设计,使产品适应进口国民族的传统习俗;三是通过互联网宣传产品。小李的建议为这家出口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也因此获得了丰厚报酬。
材料二:初上大学的小李特别想家,假期回家过年和家人团聚是他目前的期盼,但听说每年假期买票都很难,这让他非常担心。
经济发展不均匀,导致人口大量流动。在短时间内,交通运输无法满足大量人口流动。平时假期少,人们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这是春运产生的根本原因。春运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在中国,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一年的开始;千百年来,无论离家有多远,一般都要尽量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团圆饭,共度新春。
(1)请分析小李的“金点子”的文化内涵。(10分)
(2)结合材料二,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的过年习俗、过年情结的认识。(14分)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学年 政治答题卡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非选择题(50分)
26.(8分)
27.(18分)
(1)(8分)
(2)(10分)
28.(24分)
(1)(10分)
(2)(14分)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学年 政治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C D B A C B A C B D B C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B D B C C C D D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8分)① 有利于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分)② 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深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2分)③ 有利于拓展就业渠道,提高人们生活水平。(2分)④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深圳的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自身发展。(2分)
27.(18分)
(1)涨工资增加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从短期来看,确实有不利的一面;涨工资体现了对劳动的尊重,增加了劳动者收入,有利于保障劳动者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劳动者收入增加有利于消费需求的扩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成本的提高会促使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消化成本增加的压力,提升企业竞争力。(8分)
(2)①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通过财政支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④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⑤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满分10分)
28.(24分)
(1)(10分)①小李注入中国文化元素和通过互联网宣传产品的建议,既推广了产品,又传播了中华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3分)
②小李适应出口国民族的传统风俗的建议,体现了他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4分)
③小李注入文化元素的改进建议,促使了产品畅销,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观点。(3分)
(2)(14分)①中国人的过年习俗、过年情结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中国人的过年习俗、过年情结薪火相传,一脉相承;(3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国人的过年习俗、过年情结是文化民族性、区域性的反映。(4分)
②中国人的过年习俗、过年情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3分)
③中国人的过年习俗、过年情结,在今天这种特殊的社会发展时期,造成了春运的巨大压力,所以我们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要不断创新,赋予它新的历史内涵,体现时代特色。(4分)
姓名
班级
考号
姓名
班级
考号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牡一中2011—2012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学年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1.5分,共57分。)
1、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天人感应”的思想 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
C.“君权神授”的思想 D.中央集权的加强
2、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
时期 两宋 明清
项目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3、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4、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是空想性与进步性的统一体
C.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 D.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
5、义和团揭帖中有以下诗句:“沿河一带建楼房.扯旗放炮逞刚强;有朝西北真主来.一炬火光化无常。”“八千十万神兵起,扫灭洋人世界新。”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盲目排外性,对清政府缺乏警惕 B.利用迷信,具有浓厚的封建落后性
C.缺乏正确斗争目标和正确理论指导 D.组织过于松散,没有统一的领导
6、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
A.民国从未试图过要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 B.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
C.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消息未到达农村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7、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8、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
A.平津战役 B.淞沪会战 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
9、“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运而生。”这旨在说明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
A.符合传统文化内涵 B.是民主革命实践的产物
C.是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 D.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要求
10、以下是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以后,大陆主要省市、地区对台贸易增长率统计示意图(单位:%)。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http: / / www. / )
A.民间团体协作交流对经贸发展具有主导作用B.地缘关系是影响两岸经贸发展的决定因素
C.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是两岸经贸发展的关键D.民意基础、平等协商是两岸经贸发展的条件
11、“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
A.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B.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12、在古罗马的一个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
A.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B.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C.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13、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 )
A.自由原则 B.制衡原则 C.民主原则 D.平等原则
14、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下列不符合该材料含义的是( )
A.工兵代表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 B.布尔什维克颁布《四月提纲》
C.布尔什维克颁布《和平法令》 D.布尔什维克颁布《土地法令》
15、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16、《新全球史》记载,公元前6世纪,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史料是( )
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除井田,民得卖买”
C、“一人治之,十人食之” 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17、《南江县志·棉布谣》:“大妇弓弹中妇绩,绿鬓小妇当窗织,莫辞劳,吴中贾来价正高。”据材料分析,该民谣反映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8、.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
C.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
19、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指出“机器纺纱布局司机者,一人掌管数机,须终日直立奔走,缠足者不能为也;机器缫丝局其司盆者,亦须久立,缠足者亦不便。”此事说明( )
A.工业文明冲击传统农业文明 B.洋务运动需要改变纲常伦理
C.洋务运动需要更多劳动力 D.晚清女权运动蓬勃兴起
20、《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材料显示①近代工业在一战期间获得发展机遇 ②技术与管理关乎民族工业兴衰③我国北方经济比南方发展更好④原料价格受一战影响大涨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图5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
22、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
( http: / / www.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3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24、“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 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 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 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揉合在一起, 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
A. 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 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 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 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25、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B.第②段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26、《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间时发生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27、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28、《农业调整法》规定:“对自愿减少耕地的农民给予补贴:对与政府合作的农业给予商品货款,而将其耕地面积减少30%的棉花种植者可用其收成作担保……”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其直接目的是( )
①调整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②克服生产的相对过剩③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④保障农民的最低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9、列宁认为:“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以下符合上述理论的措施有(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C、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D、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30、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C.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31、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这主要是突出英国
是一个福利国家。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
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B.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积极性
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D.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32、.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 )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33、下图反映了16世纪以来欧美各国对古希腊民主制度研究的人数变化曲线。你认为第二至第五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因素是( )
( http: / / www. / )
A.专制与民主思想的蜕变 B.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
C.思想领域的剧烈变化 D.不同文艺流派的产生
34、美国是机器标准化生产的创始国。美国历史学家大卫·波特对此表示:“欧洲激进思想倾向要求剥夺有产者自己的马车和漂亮衣服,相反,美国的激进思想可能主张赋予普通人大批量生产的复制品,这些复制品和原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大卫·波特用“机器标准化生产”揭示的政治理念为( )
A.平等 B.自由 C.民主 D.博爱
35.右图是美国某时期流行的漫画,一位绅士正向一位农民进行解释:艰难时期就如同那群鸟儿,一个稻草人就可以将它们驱赶了。请问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
A.固守自由放任 B.实行政府干预
C.走法西斯道路 D.发展混合经济
36、“历史总是喜欢在关键时刻玩一点小的噱头,将几千年中国乡村权力格局翻过来的革命,
居然在这样一个俄国式的名词下进行的,尽管这个名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依旧没有多
少人明白它的真实含义,可却没有耽误人们在它的旗帜下奋斗。……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
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材料中所说的革命指 ( )
A.土地革命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7、邓小平说;“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
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
变。”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
A.实行“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D.实行不结盟政策
38、史料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它包括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同一个史料,人们可能会做出有多种解释B.所有的历史结论都必须依靠史料才能得出
C.在三种史料类型中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高D.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
二、材料解析题(必做题:39题15分,40题15分,共30分;选做题:41题共【A】【B】2题 ,只做答其中的一题,把所选的题号涂黑。每题13 分,)
39、(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福建产茶的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丰州莲花峰的摩崖石刻“莲花茶襟太元丙子”(公元376年),这比陆羽《茶经》问世要早300余年。汉朝,武夷山已有茶树传播省外。三国时,道家已在闽东蕉城区以茶制药。唐,福州、宁德县(今蕉城区)贡产“蜡面茶”,福州鼓山、闽侯贡产“方山露芽”(生芽、方山茶),武夷山产“香蜡片茶”等。宋,建州产“北苑贡茶”——龙凤团茶,政和县产贡茶——“银针”茶。元大德后,武夷山设“御茶园”,武夷茶为贡茶。明、清,闽北、宁德天山产贡茶——“芽茶”。
材料二 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17世纪,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美,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查理二世的专职牧师奥文顿形容,“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 ”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 336881 荷盾的茶叶,到荷兰后却卖得988510荷盾,获利651629荷盾。鸦片战争前的140 年中,欧美贸易公司用来购买以茶叶为主的中国商品所花费的白银达169 437 564两白银。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茶叶交易,“从中国来的茶叶,提供了英国国库收入十分之一”。1773年,东印度公司装载342箱中国茶叶的船只开进波士顿港,企图低价倾销,波士顿群众将船上的茶叶全部倒入大海。英国政府采取高压政策,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终于导致北美独立战争。
材料三 近代前后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量、茶农数估算表   
万亩植茶面积 产量(万担) 内销(万担) 外销(万担)
1832—1837(平均) 521 260.5 200 60.5
1861 625 312.5 202.5 110
1871 819 409.5 202.5 207
1886 934.9 567.46 205 362.46
1894 841.6 420.8 207.5 213.3
1901 674.6 337.3 210 127.3
材料四 1887年上海工夫茶的平均价格就达每担14.5两,而印度茶每担14两银就可获利。 1889年,印度茶叶出口英国市场的总值第一次超过了中国,达9450万磅,高出中国整整1472万磅。而中国的茶叶种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由个体茶农采制小量茶叶,然后运往各处叫卖几天”。“中国种茶之法不用肥地物料,不去地下野草,亦不删除旁枝,又不换去老树,又不移种新地”。资本不足的茶农和茶商在苛捐重压下,为求生存,于是,将本应用于制茶工艺改进上的智慧,用在了茶叶的制假上。
回答:
(1)材料一反映古代福建茶叶生产的哪些特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3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中国茶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近代中国茶叶产销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
40.(15分)阅渎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按联邦制发明者们的理想设计,美国联邦制是由若干个具有自治能力的政治实体(即州)在共同认可的政治框架下结合组成的一个政治实体。各州在尊重和维护联邦的权威和权力的前提下,共同参与联邦政府的决策和政策实施,并在不损害联邦利益和权力的'提下行使各自原有的政治和经济自治权。联邦和州两级政府的权力均来源于同一人民,两级政府同时管辖同一国土和人民,但两级政府的权力通过联邦宪法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受宪法的保护。……两级政府不仅相互制约,也受到各自内部分权机制的制约,没有一级政府可以轻易侵犯人民的权利。这种体制被联邦制的策划者之一麦迪逊称为是对美国人民权利的双重保护机制。
——王希文《美国历史评论》
材料二 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政府组织政权分配的大体上说,只有明太祖废止宰相以下最近明、清两代六百年,似乎迹近君隹专制,但尚绝对说不上黑暗。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依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动摇。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只缘清末人,熟于西洋18世纪时代如法人盂德斯鸠辈的政论,他们以为国体有君主、民主之分,政体有专制、立宪之别。中国有君主而无国会无宪法,便以为是君主专制。……极精密极完整的政权分配,使全个政府的行政机关各有依循,便不必有宪法而政府自有限节。而况明代以前,宰相为行政领袖,与王室俨成敌体。王帝诏命,非经宰相副署,即不生效,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三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五权宪法》一文中为中国政治构架设计如下示意图
——《孙中山选集》(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联邦制的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看法及依据。(5分)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孙中山的政治构架设计。(6分)
41、选做题(13分)
【A】【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民族统一的障碍。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在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材料二 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的原因有哪些?(8分)
⑵ 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所述观点的认识。(5分)
【B】【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大事年表
1939年8月23日 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945年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
1939年9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88年6月-7月 苏共19次代表会议,首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见的多元化”
1941年6月22日 苏德战争爆发
1942年1月1日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2年7月-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89年-1990年 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14个发生民族骚乱和流血冲突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
1945年4月30日 苏军攻克柏林 1991年12月 苏联正式解体
材料二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 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5分)
牡一中2011—2012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学年历史答题卡
一、单选题(57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二、材料解析题(必做题:39题15分,40题15分,共 30 分;选做题:41题 、13分,只做答其中的一题)
39题、(15分)
(1)(3分)
(2)(4分)
(3)(8分)
40题、(15分)
(1)(4分)
(2)(5分)
(3)(6分)
41、选做题:【A】(13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回眸】【B】(13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分)
(2)(8分)
高(三)学年历史答案
一、单选题(57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D C B B C B A D A D B C B A D C D D A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D A C C A B C B A D C B D A A A A D C
39、(1)产茶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种类多;质量好,闻名全国(成为贡品)。(答道其中三点即可给3分)
(2)促进欧洲医药事业发展;改变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茶叶贸易使欧洲资产阶级获得巨大利润并成为一些殖民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茶叶贸易的冲突,成为北美殖民地革命的导火线。(4分)
(3)趋势:19世纪30-80年代,茶叶生产、外销量迅速增长。(1分)19世纪90年代后,茶叶生产、外销量迅速回落。(1分)增长原因:鸦片战争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经济解体,加速农产品商品化;口岸增开、关税降低,促使中外贸易激增。(3分)回落原因:竞争;中国茶叶生产技术、经营方式落后,苛捐杂税重,成本高;出现假冒伪劣现象等。(3分)
40、(1)人民主权、保护人民利益;自治与共和相结合,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通过宪法有明确 的权利划分 ;中央与地方相互制衡与内部分权制衡相结合(4分)
(2)基本看法:中国古代并非君主黑暗专制统治。(1分)理由:皇权受到传统客观规定限制;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完整有机的政治结构结着宪法和国会的作用;说古代专制是近代人拿西方政论简单套用中国历史的结果。(5分)
3)第一层(2分)能归纳材料三中的基本信息,如能体现人民主权原则、中央和地方自治相结合 ,中央实行五权分立等。第二层(4分)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能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孙中山的设计深受近代美国政治的影响,又继承了中国古代制度的精华,又增加监察院考试院等。第三层(6分)在第一、二层次的基础上,能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对孙中山政治制度设计的现实意义做出评价,如能把西方政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利于稳歨推进中国近代社会民主等。最高可得6
41、改革⑴ 维护欧洲反动的封建统治;阻碍欧洲国家实现民族统一;对人民群众的欺诈和无耻掠夺;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损害世俗王权和贵族的利益。(5分)
⑵ 赞同。(1分)宗教改革: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使语言、文学、艺术、音乐、教育等诸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7分)
战争 :(1)影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客观上加速二战的爆发;苏联参战,促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变化具有深远影响;雅尔塔会议对加快战争进程以及战后问题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攻克柏林,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对日宣战,加速日本投降。(5分)
(2)学术界的评价: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8分)
姓名
学年
班级
学号
装 订 线
姓名
学年
班级
学号
装 订 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学年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在谈论文学边缘化,甚至文学死亡的话题时,以为文学似乎与当代社会进程无关,这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文学是人类价值建构和精神生长的过程,是人类生存意义的自我确证。这就是我们在经济活动主宰世界、网络语言控制信息的今天,谈论文学的意义要旨。
首先,人是生存在社会上的动物,这种生存是以理智和情感为指导的,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作为与万物共生的人。他的最基本的使命是为自己的存在寻求意义,我是谁,我为什么而生,我为什么而活着。而文学最基本最伟大的功能就是为人类的生存赋予意义。荷马史诗、希腊悲剧、《神曲》、《浮士德》、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还有屈原,《史记》、唐诗宋词、元代杂剧、清代的民间戏曲等等,不管它们是什么题材体裁,实质上都是告诉人们生活的意义。
文学不是哲学或宗教,它不提供生存的理论,而是以它对世界的感悟保证人类的精神永远有一个支点即理想。不管是在精神迷茫的时候,还是在情绪晦暗的时候,或者在我们陷入迷狂的激动时刻,文学总会给予我们可靠的心灵指引。人们通过阅读,领悟到人生或世界的某种真相,点燃起心中生存的信念。寻找到个人的生存目标……
其次,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文学全面而无微不至地帮助人类建立了自己的价值系统。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来自社会的规范,比如政府的诱导之类,一方面来自生活中环境的影响,比如家人亲戚邻居的榜样作用。而在官方律令和文学之间,可能文学对人的影响更广泛一些,比如《史记》甚至就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源头。中国文化的现实精神,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都与《史记》以来的精神脉络相通。《史记》提供了面对现实的批判态度,提供了不以成败论英雄的道德判断标尺,提供了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样板,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文学参与文化价值建设的鲜明范例。
通过树立英雄榜样,通过英雄的现身说法而逐步建立起公众的价值信仰,再通过榜样的力量和信仰的力量使公众将公认的价值观融入自己个人的日常行为中,文学就这样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帮助我们建立起了完整的价值系统。它以形象的方式告诉人们,人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怎么样。而我们在阅读中,就接受了既定的精神秩序和系统化的价值观,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再次是文学承担着文化的自我修正功能。当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在某一天可能显得不可思议的时刻,文学往往可以发挥文化自我修正的功能。比如文艺复兴就是对欧洲中世纪的宗教专制主义的反叛与修正,而现代主义文学则又是对资本主义的高度垄断和机械化生活秩序的批判。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以“新时期文学”为标志的一段文学历史和文学思潮,正是对此前自己的文化禁锢和思想禁锢的反叛。其中所洋溢的对现实的参与精神、批判精神,对个性自由和人性解放的追求,对理想主义、现代化、民主化的向往等,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多元化局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文学是人类价值生长的过程,也是人类文化的镜子,它照耀着人类的灵魂,同时也照射着人类的行为,使人成为人。所以,文学总是与人的生活融为一体的。
(作者曾凡 选自2008年8月《人民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第三段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哲学和宗教能够为人类提供生存的理论,但不能够保障人类的精神永远有一个支点即理想。
B.文学、哲学和宗教都不能提供生存的理论,但文学能保障人类的精神永远有一个支点,所以文学更高明。
C.文学对世界充满感悟,而哲学和宗教对世界没有这种感悟,所以文学和后两者区别很大。
D.文学能够保障人类的精神永远有一个支点即理想,这取决于它对世界的感悟。
2.根据文章内容,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文学最基本最伟大的功能就是为人类的生存赋予意义,优秀的文学作品赋予的意义相对来说更大一些。
B.阅读文学作品能让人们领悟到人生或世界的某种真相,点燃起心中生存的信念,寻找到个人的生存目标。
C.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来自社会的规范,一方面来自生活中环境的影响。前者的影响更大一些。
D.文学对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潜移默化的方式,一种是形象的方式。
3.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只有阅读传统的纸质媒体刊载的文学作品,我们才能建立完整的价值系统,而观看电影、电视等媒体播放的文学作品却做不到这一点。
B.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文学都使我们觉得活着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使我们有了具体的生存目标和方向,文学总是与人的生活融为一体的。
C.因为中国文化的现实精神,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都与《史记》以来的精神脉络相通,所以《史记》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源头。
D.在经济活动主宰世界、网络语言控制信息的今天,文学依然没有被边缘化,依然没有死亡,这是因为文学有旺盛的生命力,有庞大的读者群。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
王岩叟字彦霖,大名清平人。幼时,语未正已知文字。年十八,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调栾城簿、泾州推官,甫两月,闻弟丧,弃官归养。有诏近臣举御史,举者意属岩叟而未及识,或谓可一往见。岩叟笑曰:“是所谓呈身御史也。”卒不见。
哲宗即位,用刘挚荐,为监察御史。上书论社稷安危之计,在从谏用贤,不可以小利失民心。江西盐害民,诏遣使者往视。岩叟言:“一方病矣,必待使还而后改为,恐有不及被德泽而死者。愿亟罢之。”又极陈时事,以为“不绝害本,百姓无由乐生;不屏群邪,太平终是难致”。迁侍御史。两省正言久阙,岩叟上疏曰:“国朝仿近古之制,谏臣才至六员,方之先王,已为至少。今复虚而不除,臣所未谕。岂以为治道已清,而无事于言邪?人材难称,不若虚其位邪?二者,皆非臣所望于今日也。愿趣补其阙,多进正人以壮本朝;正人进,则小人自消矣。”
质孤、胜如二堡,夏以为形胜膏腴之地,力争之。延帅欲以二堡与夏,苏辙主其议,奏曰:“近边奏稍频,西人意在得二堡。今盛夏犹如此,入秋可虞,不若早定议。”意在与之也。岩叟曰:“形势之地,岂可轻弃,不知既与,还不更求否?”议遂止。
元祐六年,拜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入谢,太皇太后曰:“知卿才望,不次超用。”岩叟又再拜谢,进曰:“太后听政以来,纳谏从善,务合人心,所以朝廷清明,天下安静。愿信之勿疑,守之勿失。”复少进而西,奏哲宗曰:“陛下今日圣学,当深辨邪正。正人在朝,则朝廷安,邪人一进,便有不安之象。非谓一夫能然,盖其类应之者众,上下蔽蒙,不觉养成祸胎尔。”两宫深然之。宰相刘挚为御史郑雍所击,岩叟连上疏论救。挚去位,御史遂指为党,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郑州。明年,徙河阳,数月卒,年五十一。(选自《宋史·王岩叟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谏臣才至六员,方之先王,已为至少 方:相比、比较
B.愿趣补其阙,多进正人以壮本朝 趣:通“促”,赶快
C.用刘挚荐,为监察御史 用:采用。
D.不次超用 不次:不依寻常次序,即破格
5.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现“王岩叟敢谏”的一组是(  )
①是所谓呈身御史也 ②上书论社稷安危之计 ③愿趣补其阙,多进正人以壮本朝 ④两省正言久阙 ⑤力争之 ⑥愿信之勿疑,守之勿失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岩叟年幼时就聪明过人,科举考试连连取胜,刚做官两个月就辞官回家奉养父母。他为人正直,不愿去阿谀奉承别人。
B.王岩叟担任监察御史时,常常上书朝廷,为朝廷献计献策;敢于谈论国家安危,敢于直言,对朝廷忠心耿耿。
C.王岩叟在外交事务上极力维护国家主权,反对把地理位置优越的两座城堡给西夏人,认为如果自己不给,西夏人就会停止要。
D.王岩叟于元祐六年被任命为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是被朝廷破格提拔的。对此,王岩叟到朝廷谢恩,并趁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7.翻译下列句子
(1)有诏近臣举御史,举者意属岩叟而未及识,或谓可一往见。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材难称,不若虚其位邪?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非谓一夫能然,盖其类应之者众,上下蔽蒙,不觉养成祸胎尔。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鉴赏(17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①,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 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泛游五湖。
(1)“六朝文物草连空”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首联寄遇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②角声满天秋色里, 。半卷红旗临易水, 。
(《雁门太守行》李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4)题。
“人淡如菊”的华裔女建筑师
她是一名华裔女性,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她的最新荣誉是获得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并在白宫接受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亲自授勋。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
她——就是林璎。
林璎印象:出自名门却人淡如菊
林璎的名字被人熟知是近几年的事情。似乎每当述说她的背景时,都要提起那个显赫的林氏家族,以及她从未谋面的姑母、民国第一才女、我国第一批接受西方建筑科学教育的女建筑师——林徽因。的确,林璎继承了这个家族得天独厚的艺术才华。
如今,50岁的林璎依旧透着书斋学子的单纯。面对媒体,她不愿过多上镜;当有人走近她索取邮件地址时,她警惕地向后挪开身子,拒绝来者要求。林璎的长相也确实和中学时代的林徽因有几分相似,人淡如菊,浓浓的书卷气质。
林璎的父亲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个性倔犟,才华横溢而心想事成。林璎的才情,正是和姑妈林徽因一脉相承。
林璎虽出自名门,却并不肤浅和浮躁,这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人和设计作品都展现了勇气,沉着智慧,朴实无华,没有过多的设计痕迹,没有浮夸的装饰,运用来自大自然的灵感去设计,不去破坏,而是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她的“月相”、“成行的芦苇”、“雪崩”等众多设计作品,都流溢着一种宁静、优雅而潜流的美,一种无声思考的美,一种充满力量的美。
一夜成名:21岁设计越战纪念碑
林璎虽然性情淡泊,但是她充满才华和曲折的人生却开始得惊天动地。1980年秋天,美国国家建筑家学会为越战纪念碑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还在耶鲁大学建筑系读大四的林璎,在大师云集的1421个设计方案中,以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无限力量的设计作品脱颖而出。一个评委会委员说:她的作品很简约,但是越看就越觉得它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是永恒的纪念碑。
林璎的设计引起了广泛争议。退伍军人协会却表示不满,有人认为,这座纪念碑是对战死者的不敬,纪念碑本该拔地而起,而不是陷入地下;阵亡者的名字应该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而不是按照他们战死的时间排列;甚至连林璎是一位华裔也成了问题。他们从政治上施加压力,要求评审委员会更改原设计。在最后的决定会议上,林璎坚持不改,以其独有的倔犟和勇气赢得胜利。
林璎一夜成名。曾经饱受争议的越战纪念碑,如今已成为美国华盛顿最吸引人的建筑物之一。有人说,林璎设计的纪念碑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哭墙”。其实那不准确,数不尽的美国人来到这里,携来的不仅仅是眼泪,带走的则必定有深沉的思索。
“记忆地图”:第五座纪念碑为环保而建
如果越战纪念碑体现了无声的奉献精神,那么她之后的很多作品都是无声却自然的诗。林璎说,虽然她生长在一个几乎遗忘了中国传统的环境里,但她却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东方式的审美对她的影响。她说:“从学生时代起,我对东方建筑的兴趣就远胜于对欧洲建筑。”
从越战、民权到女权、印第安人,林璎为美国设计了4座具有标志意义的纪念碑。第5座纪念碑“什么在消逝 空屋”是她自己的选题:环保。
“什么在消逝 空屋”并不是一座建筑物,而是一个呼吁保护濒危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大型声音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它被安置在北京当代艺术中心的地下展厅。游览者手拿一块有机玻璃正对地上的投影设备,那些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动物就会在眼前一一呈现:有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象牙喙啄木鸟、有正在消融的北极上孤单的北极熊、有大西洋里变得越来越小的鳕鱼、还有已经灭绝的北美信鸽。
“什么在消逝 空屋”计划将至少持续十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把属于他自己的记忆、或者是父辈们的记忆中的事物添加到这张“地图”中……将2050年时人类可能面临的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来,绘制出一张属于未来的“地图”。
林璎用她的设计和艺术来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正如她所说,纪念碑的存在,是为了告诉下一代什么是意义,而不是“丢掉一些东西,又丢掉另一些东西。”
(2010年3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林璎的最新荣誉是获得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虽然林璎的名字被人熟知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最新”意味着此前她也获得过荣誉和奖励。
B.林璎继承了林氏家族得天独厚的艺术才华,尤其是受学习西方建筑科学教育的姑母林徽因的影响颇多。
C.她的“月相”、“成行的芦苇”、“雪崩”等众多设计作品,都是无声却自然的诗。
D.“数不尽的美国人来到这里,携来的不仅仅是眼泪,带走的则必定有深沉的思索”,这句话的含义是美国人开始正视越南战争的结局,怀念战死的人们,思索生活的意义。
E.美国人能够接受总统奥巴马的非洲黑人血统,却不能接受,由一个“黄种外国人”设计越战纪念碑,一个亚洲人为一场亚洲战争而做的纪念碑。
(2)“人淡如菊”是一种怎样的性格特质?文章从哪些具体方面体现了林璎的这种性格特质?(6分)
(3)“虽然她生长在一个几乎遗忘了中国传统的环境里,但她却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东方式的审美对她的影响。”着眼全文,具体分析东方式审美带给林璎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4)文章中提到林璎的“第5座纪念碑‘什么在消逝 空屋’”,但紧接着又说“‘什么在消逝 空屋’并不是一座建筑物”。你觉得这矛盾吗?为什么?(8分)
五、基础知识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
A.《北大文学讲堂》一书中,比例极高的错误别字等问题,让人不忍卒读。
B.在海外华人读者中,有大批的张爱玲迷。他们称赞张爱玲的文章达到了不赞一词的地步。
C.项羽被困垓下慷慨悲歌,刘邦衣锦还乡高唱《大风歌》,一个慷慨悲情,一个踌躇满志,真可谓无独有偶。
D.郑祥洪伯伯现年89岁,一头白发,和蔼可亲,尽管马齿徒增,但身体非常健壮、精力充沛。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我们已经渐渐步入贫富十分悬殊的社会阶段了,我并不怀疑“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先见之明,但是面对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我们的政府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应对策略。
B.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C.《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曲“青春和爱情”的悲歌,《威尼斯商人》是富有讽刺意味的戏剧,但就其流播之广而言却毫不逊色。
D.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1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行至流急涡回的七里泷,富春江裙裾一闪, , , 。壁立湾畔的奇岩崛石,似乎触手可及,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居农舍,更添无限野趣。
①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
②江中之江葫芦湾便闪现出来
③葫芦湾委实别致有趣
④别致有趣的葫芦湾
⑤湾形酷似一只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
⑥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酷似葫芦湾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15. “杯具”,一般指生活中的盛水器具——杯子,但我们发现不仅如此:
(1)刚刚过完今年光棍节的李超心情还不错,他觉得自己十分有希望结束多年的“杯具”恋爱史,因为他发现,身边的“校园红娘”越来越多了!(《中国青年报》)
(2)医学免疫博士却缺乏受挫免疫能力,敢跳楼却不敢面对现实,确实是杯具。(《南方都市报》)
“杯具”是“悲剧”在电脑输入过程中的词语变异形式,本身属于别字,是对语言规范形式的偏离。但自2009年10月以来,“杯具”一词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广泛流行。请你从积极的角度对“杯具”一词的使用进行评述。(5分)
16.在下列横线处续写两句话,使文段语意连贯,修辞保持一致。(6分)
用植物来比喻,文学批评大概像仙人掌花,高大吓人,刺多花少,却大大咧咧地像一声轰雷似的拔地而起;诗歌 ;
而散文                               。
六、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有一只老鼠非常害怕猫,就乞求神把自己变成了猫,很高兴地屋外去晒太阳。突然,它看见了一只猫,可怜的家伙忘记自己已经变成了猫,马上逃回屋里。“你怎么啦?”神问道。它撒谎说:“我碰到了老虎!”于是神又把它变成了老虎。第二天早晨,它走进森林,又看见了猫,马上没命地逃到屋里去了。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学年语文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12 13 14 得分 11(1)得分
答案
7得分 (1)
(2)得分
(2)
(3)
8得分 (3)得分
(4)得分
9得分
15得分
10得分 ① ② ③
16得分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学年语文学科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 (A哲学和宗教也有可能“保障人类的精神永远有一个支点即理想”;B不能从画线句中得出“文学更高明”这一结论;C“而哲学和宗教对世界没有这种感情”无中生有。)
2.C原文并未对两者的影响做评价。
3.B ( A原文没有提到“而观看电影、电视等媒体播放的文学作品却做不到这一点”;C应在“源头”前加“重要”二字;D原因解释错误,应该是“这是因为文学是人类价值建构和精神生长的过程,是人类生存意义的自我确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
4.C  5.B  6.C 
7.(1)皇帝下诏书让近臣推荐御史,推荐的人中意王岩叟,但还没有和王岩叟相识,于是有人告诉王岩叟可以去拜见一下。(关键词:举、意属、或)
(2)(还是)人才难以称意,不如空着那位置呢?(关键词:称、虚)
(3)并不是说一个人能这样,而是这一类的人应和的多,上下互相蒙骗,不知不觉中就埋下了祸患的种子。(关键词:然、应、蔽蒙、祸胎)
参考译文
王岩叟字彦霖,大名清平人。年幼时,话还说不好就已经认识字了。十八岁的时候,参加乡试、省试、廷对都是第一。调任栾城簿、泾州推官, 刚刚两个月,听说弟弟去世了,于是辞官回家奉养父母。皇帝下诏书让近臣推荐御史,推荐的人中意王岩叟,但还没有和王岩叟相识,于是有人告诉王岩叟可以去拜见一下。王岩叟笑着说:“这就是所说的自荐求仕的御史。”最终王岩叟也没有去拜见。
哲宗即位,因为刘挚的推荐,王岩叟担任监察御史。他上书谈论国家安危的计策,认为其在于接受建议任用贤能的人,不能因为小利而失掉民心。江西盐政残害百姓,皇帝派人去视察。王岩叟说:“一个地方的老百姓疲惫不堪了,如果一定要等待视察的人回来再改变措施,恐怕有的等不及蒙受朝廷恩惠就死了,希望陛下立即改变措施。”王岩叟又上书详细地陈述当前的事情,认为“不杜绝危害的本源,百姓就不能安居乐业;不让那些奸邪小人退避,国家安定最终难以实现”。升任侍御史。两省正言的职位已经空缺很久了,王岩叟上奏章说:“朝廷仿效近代的制度,谏官仅仅六人,和古代帝王相比,已经是非常少的了。如今又空着位置却不设置官员,我不明白。难道认为社会已经安定清明,而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上奏了吗?(还是)人才难以称意,不如空着那位置呢?这两种情况都不是我在今天希望看到的。希望能尽快补齐那空缺,多多引进贤能之人来使朝廷强盛,贤能之人被引进,那么奸邪小人自然就不会存在了。”
质孤、胜如这两座城堡,西夏人把它们当做地形险要土地肥沃的地方,极力争取它们。守卫边境的将领想把这两座城堡交给西夏人。苏辙赞同这种主张,上奏说:“近来边关奏章频繁,西夏人志在得到这两座城堡。如今是盛夏时节尚且如此,到了秋天自然可以预料,不如早早定下主张。”苏辙的意思是把两座城堡赠给西夏。王岩叟说:“地理位置如此重要的地方,怎么可以轻易放弃,不知道给了西夏人以后,他们还会不会再来索要其他的呢?”赠地的主张于是得以停止。
元祐六年,王岩叟被任命为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王岩叟到朝廷谢恩,太皇太后说:“了解你的学识和名望,所以才破格提拔任用你。”王岩叟又拜了两拜谢恩,上前一步说:“太后垂帘听政以来,接受各种好的建议,凡事都合乎人情,因此朝廷清明,天下安定。希望您能坚持这种做法而不要怀疑,坚守这种做法而不要停止。”又稍稍上前而面向哲宗说:“陛下今日学习,应该认真地辨别忠奸。忠臣在朝廷,朝廷就会安定,奸邪之人进入朝廷,朝廷就会有不安定的情况。并不是说一个人能这样,而是这一类的人应和的多,上下互相蒙骗,不知不觉中就埋下了祸患的种子。”太皇太后和哲宗都认为王岩叟说得非常正确。宰相刘挚被御史郑雍弹劾,王岩叟多次上奏章救护。刘挚离开相位后,御史就诬陷王岩叟,说他与其是同党,王岩叟被贬为端明殿学士,任郑州知府。第二年,调往河阳,几个月后,王岩叟去世,时年五十一岁。
三、古诗鉴赏(17分)
8. ① 借代,夸张。(2分)②六朝的遗迹已渺不可寻,唯有连天的草色依旧;天淡云闲的景象,自古至今从未变化。寄寓了六朝兴废、自然永恒的感慨。(3分)
9.①对隐逸古人的缅怀仰慕之情,②厌倦官场、纵情山水的逍遥之念,③无法像范蠡那样泛舟五湖的惆怅之意。(每点2分)
10.略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1)BE(5分)(B“她从未谋面的姑母”因而“影响颇多”有误;E有因其华裔而产生的反对意见,但只是退伍军人协会表示不满,且最终接受了这一座纪念碑。)
(2)(6分)①“人淡如菊”是一种拒绝霸气的平和和执着。(2分)②平和:性情淡泊,单纯低调,面对媒体,她不愿过多上镜;当有人走近她索 取邮件地址时,她拒绝来者要求。(2分)执着:个性倔强,坚持而有勇气。在越战纪念碑最后的决定会议上,林璎以其独有的倔犟和勇气赢得胜利。(或“什么在消近 空屋”计划将至少持续十年,对环保事业的执著)(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从兴趣爱好上看:东方建筑对林璎的影响就远胜于欧洲建筑对她的影响,②从人物性格上看;为人单纯,有浓浓的书卷气。③从作品特点上看:展现勇气,沉着智慧,朴实无华,没有浮夸的装饰。很多作品都是无声却自然的诗。(每点2分)
(4)(8分)不矛盾。(1分)①“什么在消逝 空屋”确实不是一座建筑物,而是一个呼吁保护濒危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大型声音及媒体互动装置。(2分)②但是,纪念碑的存在,是为了告诉下一代什么是意义,而“什么在消逝 空屋”是林璎用她的设计和艺术来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因此,它也是一座纪念碑,存在人心中的纪念碑。(3分)③它是林璎艺术生涯的又一丰碑,告诉人们生命的意义。(2分)
五、基础知识运用(19分)
12. B: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此处取前一语义;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此处误用为文章问题多,让人读不下去;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并非只有一个,还有一个能与它配成一对的,表示两个人或两件事十分相似。多用于不好的事。此处使用褒贬失当。马齿徒增:指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是自谦之词。此处使用谦敬失当。
13. B(A十分悬殊”属语言赘余,应该删去“十分”,“悬殊”即差距大,已有表程度的意思;C“指代不明,“就其流播之广而言却毫不逊色”在句中所指对象不清楚 D前后不搭配,应说成“昆明的三月是……季节”)
14. B(前语境的落脚点是\'一闪\',后面紧接着\'又闪出个……\',衔接自然恰当,又和前面主语保持了一致,应为①,排除A、D,剩下B、C。第一句的落脚点落在\'葫芦湾\'上,下面应紧承上句说\'葫芦湾\'如何,应为③,排除C,选B。)
15.①“杯具”采用了谐音修辞,有特殊的修辞效果——它亦庄亦谐,一般戏谑的味道比较强,“悲剧”所包含的那份沉重和低落在谐音词“杯具”中得到强有力的消解。(2分)②“杯具”反映的是一种自嘲而积极的双面人生态度。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排遣提供了极好的渠道。(1分)自嘲或积极答出一点即可)③它在表达“悲剧”词义的同时更具娱乐和乐观精神,成为表达自我、张扬个性的语言手段。(2分)
16. (诗歌)或许如兰花,生于幽谷,清雅绝俗,却轻柔地像和风般荡漾着心波 (而散文)应该似浅草,生机盎然,朴素自然,而又恣肆地如江水般绵延开去。(各3分)
六、作文(60分)
17.一、命题特点:
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作文,所谓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或对自然的拟人表现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一般具有讽刺或训诫的性质。它具有三个特点:隐喻性(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说明道理)、多义性(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哲理性(寓言意在讽喻、劝诫、启迪人们,寄寓深刻道理)。
二、立意分析
在这则寓言故事中主要对象是老鼠,所以最佳立意应该从老鼠这一角度切入。如果从神的角度切入属于跑题。
从老鼠角度入手,可以从下面两个角度考虑:
① “要变”:虽然老鼠的外形已经变成了猫,甚至是老虎,但它的内心仍然是胆怯的。由此可知:想要变成猫,内心要强大(勇敢、充实、自信也可);内心比外表更重要;要改变内在或《强大从心做起》等。
② “不变”:本性胆怯的老鼠却妄想着变成猫、老虎,结果只能是没命地逃。由此可知:应正确认识自己;做真实的自己;。
或身为老鼠,不要想着变成猫。由此可知:坚守本性,做好自己。
其他如从“神”入笔,但重心必须放在“让孩子自己去历风经雨,历练其内心,让内心强大起来;不能溺爱,要天不给地”
有的学生从第二个角度入手,认为老鼠就是怕猫,所以应安守自己怕猫的本性,或规律无法改变等。这一立意,虽然审题时切入的角度是正确的,但得出的结论却不恰当。寓言是用以劝诫启迪人的,若将这一观点转换到人类社会中,则变成软弱就是软弱,人不要想变强大;本性难移。这种立意只是陈述消极现象,对人和社会缺乏指导意义,因而是错误的。
姓名
学年
班级
学号
装 订 线
姓名
学年
班级
学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学年 生 物 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学说揭示了(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之间的差异性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2.右图表示在胰岛B细胞中将胰岛素原分子的C段切除后加工成具有活性的胰岛素并被包装在囊泡中的过程。胰岛素和C段肽链在被排出胰岛B细胞前,一直储存在此囊泡中。该过程发生的场所应是( )
A.核糖体
B.细胞核
C.高尔基体
D.细胞质基质
3.端粒酶的发现与研究是近几年科学研究的热点,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绍斯塔克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端粒酶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
B.构成端粒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C.构成端粒酶的氨基酸一定有20种
D.遇高温时,端粒酶的稳定性可能比端粒高
4.对下列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衣藻 ⑤金鱼藻 ⑥烟草花叶病毒
A.①②⑥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B.①②③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C.①③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D.③④⑤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5.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部分结构的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物质A表示蛋白质,物质B表示磷脂
B.E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消化酶、抗体的分泌体现了E的选择透过性
D.与③、④、⑤功能有关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6.“超级病菌”MRSA的全名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许多变种,其中PVL是毒性较强的一个变种。该变种繁殖速度惊人,一个PVL病菌能在24小时内繁殖成1700万个。下列有关“超级病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超级病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B.MRSA的遗传物质是RNA,变异快,所以有很多变种
C.MRSA繁殖方式是二分裂,不存在染色体的变化
D.该超级病菌合成蛋白质时,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进行
7.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B.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8.下图为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b、c、d、e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a、b、c和d依次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具膜小泡和细胞膜
B.在图中a、b、c结构中分别进行的是脱水缩合、蛋白质加工和运输过程
C.在图中e结构内,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CO2的过程中没有O2参加
D.该过程不在原核细胞中进行,因为原核细胞中无a、b、c、e等结构
9.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10.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⑥ D.①③⑤⑥
11.右图表示人体内某种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情况,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在b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酶促反应速率不可能增大
B.在a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酶促反应速率可能增大
C.在c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酶促反应速率可能增大
D.该图不能反映唾液淀粉酶催化能力的变化特征
12.下列关于ATP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种物质
B.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ADP含量会稍有降低
D.蛋白质的功能特性由其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空间结构决定
13.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①若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②若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③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CO2
④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变灰绿色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④
14.在一个新鲜萝卜中挖一凹槽,在凹槽中加入浓盐水,一段时间后,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下列图示的实验与此实验原理差异最大的是( )
15.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 )
①肽酶 ②解旋酶 ③纤维素酶 ④ATP水解酶
A.肽键、碱基间氢键、细胞壁、高能磷酸键
B.碱基间氢键、肽键、细胞壁、磷酸基团
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体、ADP
D.R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TP
16.关于真核细胞呼吸作用正确的说法是( )
A.无氧呼吸过程不需要氧,因而其反应物的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
17.下列各项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是( )
①DNA复制 ②RNA复制 ③转录 ④翻译
⑤转移RNA携带氨基酸 ⑥逆转录 ⑦信使RNA进入细胞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
18.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改变的是( )
①细胞表面结构 ②细胞器的数量 ③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④染色体数目 ⑤细胞核遗传物质 ⑥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种类
⑦基因表达数目 ⑧细胞的功能
A.①③⑤⑥ B.②④⑥⑧ C.④⑤⑥ D.③⑤⑥
19.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 )
A.75对碱基 B.78对碱基 C.90对碱基 D.93对碱基
20.右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分子上含有A、G、C、U四种碱基
B.甲分子上有m个密码子,乙分子上有n个密码子,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蛋白质中有m+n-1个氨基酸
C.若控制甲合成的基因受到紫外线照射后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那么丙的结构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D.丙的合成可能是由两个基因共同控制的
21.科学家从牛的胰脏中分离出一条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Ub)。研究发现Ub在细胞自我监测和去除某些“不适用蛋白质”(即靶蛋白)的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某个蛋白质被贴上Ub这个标签,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蛋白酶体处被水解掉,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Ub和靶蛋白都是核糖体上合成的   
B.Ub—靶蛋白的去除所需的ATP都来自线粒体
C.Ub—靶蛋白的去除可能发生在溶酶体中
D.Ub的合成与高尔基体关系不大
22.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真核细胞中,基因都存在于染色体上
②基因和DNA是同一概念
③基因中的三个相邻碱基能代表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变化,就可能导致所控制的遗传性状的改变
⑤有些遗传性状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A.①③ B.②③⑤ C.②③ D.④⑤
23.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
A.R型菌与S型菌的DNA混合后,转化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用S型菌的DNA与活R型菌混合后,可能培养出S型菌菌落和R型菌菌落
C.用DNA酶处理S型菌DNA后与活R型菌混合可培养出S型菌菌落和R型菌菌落
D.格里菲思用活R型菌与死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导致小鼠死亡,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4.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 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中期20和20 、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 、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 、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 、后期40和10
25.以下的各种杂交方式及所采用的处理方式相符合的是( )
A.杂交方式:豌豆属雌雄同株同花,若高茎♀×矮茎♂
处理方式:花成熟开放后,母本去雄并套袋
B.杂交方式:蛇麻属雌雄异株,若二倍体♀×四倍体♂
处理方式:一般在开花前先去雄,再套袋隔离
C.杂交方式:玉米属雌雄同株异花,若同时正反交
处理方式:亲本双方均对雌花套袋,并人工授粉
D.杂交方式:西瓜属雌雄同株异花,若四倍体♀×二倍体♂
处理方式:母本必须去雄,雌雄双亲均要套袋隔离
26.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是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就能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 )
A.3种;9∶6∶1   B.4种;9∶3∶3∶1
C.5种;1∶4∶6∶4∶1 D.6种;1∶4∶3∶3∶4∶1
27.下列与生物遗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3代后,子代中隐性性状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8
B.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让F1黑斑蛇自由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可据此判断蛇斑的显隐性
C.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表明,基因型为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B与B分开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B和b的分开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时
D.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28.假定某植物五对等位基因是相互自由组合的,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后代中,有两对等位基因杂合、三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
A.1/2   B.1/4   C.1/16   D.1/64
29.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则F2中( )
A.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有12种
B.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代的父方
C.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比例为3:1
D.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
30.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方式,下列属于间接控制的实例的是( )
①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②苯丙酮尿症 ③白化病
④囊性纤维病 ⑤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③ B.③ C.②③ D.③④⑤
31.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
A.2小时 B.4小时 C.1.6小时 D.1小时
32.1999年9月,中国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3号染色体短臂上约3000万碱基对测序任务。测序时若将3号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放在含有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复制一次,形成的DNA分子中位于短臂部分的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增加了( )
A.约3000万 B.约6000万 C.约12000万 D.无法计算
33.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的
B.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5S标记噬菌体
C.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
D.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以自身的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34.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a阶段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b阶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
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
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不同的
35.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青蛙和小鼠随外界温度变化的耗氧量
B.乙图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C.丙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丁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36.某同学利用周六在学校开放的实验室中观察了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系列装片并绘制了示意图,其中甲图为该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图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判断该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应选用另一雌性动物与其测交,这是测交的主要用途之一
B.该动物体内乙细胞和丙细胞分裂时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甲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该细胞不会发生联会
D.丁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
37.下图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
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的时期是OP段
B.若在A点将核DNA用同位素标记,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50%
C.在图中的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
D.图中L点→M点所示过程的进行,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38.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菜豆的幼根处,一定时间后洗去游离的3H-胸苷。连续48小时检测下图a和b部位(a是分生区),则随生长进程,a和b部位的放射性含量变化情况为( )
39.右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设为D、d)、乙(基因设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甲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Ⅱ6的基因型为DdXEXe,Ⅱ7的基因型为DDXeY或者DdXeY
③Ⅲ13所含有的色盲基因来自Ⅰ2和Ⅰ3
④Ⅱ7和Ⅱ8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几率为1/8
A.①② B.①③ C.② D.②④
40.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②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③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④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从而使植物细胞对CO2和H2O的吸收减少
⑤核仁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⑥核膜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RNA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入细胞核
⑦衣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是细胞中唯一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⑧洋葱根尖细胞中能合成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
⑨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⑩大肠杆菌在拟核区转录信使RNA,乳酸杆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乳酸
A.一项正确 B.三项正确 C.四项正确 D.均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41.观察下面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回答问题:
(1)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连接甲和丙的化学键的结构简式是 。
(2)若②中尿嘧啶和腺嘌呤之和占42%,则相应的①分子片段中胞嘧啶占 。
(3)若该过程合成的物质是胰岛素,③中合成的物质首先进入 中进行初步加工,该物质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该过程的特点是不需要 (载体、能量),需要 (载体、能量)。
(4)在该生理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是 ,细胞中决定氨基酸种类的密码子共有 种。
(5)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个密码子决定,这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42.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正式开馆,美丽的场馆令人心驰神往。瑞士馆的造型是一个想象中未来世界的轮廓,顶部是一片青葱的植物。观众可在十分钟内乘坐环状缆车从底楼到顶楼。而法国馆以“感性城市”为主题,顶部也是一片绿色植物。屋顶的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对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工业化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屋顶植物的生态效益,有人做了相关实验,绘出下列四图。请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甲中a 物质的形成过程中,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的 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2)图乙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在温度为10℃时,光照强度大于 千勒克司后,该植株光合速度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当温度为20℃时,光照强度由4千勒克司瞬时上升至12千勒克司,此刻该植株叶绿体内C5化合物的含量将 。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12千勒克司时,限制该植株光合速度的因素是 。
(3)图丙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在a、b、c、d四浓度中,最适合该植物器官储藏的氧浓度是 ;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消耗葡萄糖的量 倍。
(4)丁图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无机离子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在自然情况下,土壤中该无机离子的浓度比根细胞中该无机离子的浓度 (低、高),所以幼根表皮细胞是通过 方式吸收土壤中该无机离子。只依据“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变化的曲线不能确定幼根20~60mm部位对该无机离子的吸收量,理由是 。
43.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某种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时间间隔取样,进行放射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结果如下表。试回答:
取样时间序号 取样时间(h) 被标记细胞
A 0 细胞核开始被标记
B 3 观察到一个被标记细胞X开始进入分裂期
C 5 细胞X着丝粒开始分裂
D 6 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被标记细胞数目在增加
E 13 被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
F …… 被标记细胞的比例在减少
G 100 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
(1)在表中 取样时间区段(用序号字母表示)内,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适于进行诱发突变。
(2)分析表格中出现G的原因是 。
(3)图1表示细胞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图2是同一种生物体内两个细胞分裂的图像。图1中d、e阶段细胞质中的mRNA明显减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原有的mRNA不断被水解,还因为 ;图2中m细胞处于图1中的时期和上表中的时期分别是 、 (填字母),m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n细胞中染色单体数分别是 、 。
图1 图2
44.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字母或数字, 上填文字。
(1)图一从结构上看, 与其他三者的差别最大,主要表现在 。
(2)图一中Ⅳ属于 细胞,判断的依据是 。
(3)将图一中Ⅱ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将会发生 现象,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
(4)图一中四类细胞中都有的细胞器是 ,四类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均依赖于 。
(5)在离体条件下,若将图一中的Ⅰ细胞进行培养,则会周期性消失和重现的细胞结构是 。
(6)有光的条件下,14C标记的CO2进入图一中的Ⅱ细胞后,首先在[ ] (写出具体部位)内发生反应,该结构产生的14C的产物运出该结构后主要形成 。
(7)若图一中的Ⅱ细胞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该细胞中多余的结构是 (填序号)。
(8)若图二表示正常人的细胞膜,癌细胞的细胞膜与其相比,含量较少的是图中的[ ] 。
(9)如果用胰蛋白酶处理图二细胞表面,则图中 (填字母)物质的运输将受阻。
45.普通刺毛鼠背上都有硬棘毛——有刺(简称普通鼠),体色有浅灰色和沙色,浅灰色对沙色显性。在实验室内封闭饲养的普通鼠群体中,偶然出现了一只浅灰无刺雄性小鼠(简称L),且其能终身保留无刺性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L鼠的原因可能是        。有刺基因和无刺基因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2)让L鼠与普通雌鼠交配, F1全有刺;F1雌雄鼠自由交配,在所生的33只小鼠中,25只有刺、8只无刺(无刺鼠全为雄性)。这说明有刺和无刺这对相对性状中    是隐性,控制有刺无刺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3)设控制体色的基因为A、a,有刺无刺的基因为B、b,让L鼠分别与多只基因型相同的沙色普通雌鼠交配,子代的表现型为浅灰无刺:浅灰有刺:沙色无刺:沙色有刺(1:1:1:1),则L鼠与沙色有刺雌鼠基因型分别为    、 。
(4)刺毛鼠的染色体组成2n=16。如果L鼠与普通雌鼠交配,生了一个染色体(14+XYY)的子代,其原因应是亲代雄鼠在减数第   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差错;此次减数分裂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应依次为 、
、 。
(5)请设计一个利用这只L鼠繁育出无刺雌鼠的简要方案。
46.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50W、100W、200W和4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O3、黑藻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4套如图所示装置,编号为l~4。在瓶中各加入约500mL0.0lg/mLNaHC0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
②取4等份长势相同的黑藻分别放人l~4号装置。
③将4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分别用50W、100W、200W和400W的台灯等距离地照射1—4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④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mL)。
以上实验重复三次,实验结果见上表。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列出实验中的两个控制变量(无关变
量): 。
(2)根据装置图,上表中的实验数据是如何读出的 。(3)上表中测得的氧气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其原因是 。
(4)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
(5)若想确定黑藻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请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写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思路: 。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学年 生 物 试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41.(10分)
(1) (2)
(3)
(4)
(5)
42.(9分)
(1) (2)
(3)
(4)
43.(7分)
(1)
(2)
(3)

44.(15分)
(1)
(2)
(3)
(4)
(5)
(6)[ ]
(7) (填序号) (8)[ ] (9) (填字母)
45.(12分)
(1)       
(2)        
(3)    
(4)    
(5)
46.(7分)
(1)
(2)
(3)
(4)
(5)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学年 生 物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 C A D C C B C B D A B D B A D B C D B
B D B A C C B C C A C A C A D C D B D A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41.(每空1分,共10分)
(1)GCU —CO—NH— (2)29%
(3)内质网 胞吐 载体 能量 (4)DNA-RNA-蛋白质 61
(5)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由于碱基的改变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或:当某种氨基酸使用频率高时,几种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可以保证翻译速度)
42.(每空1分,共9分)
(1)色素
(2)4 升高(或增加) 光照强度
(3)c 5
(4)低 主动运输 吸收量=积累量+输出量
43.(每空1分,共7分)
(1)AB和DE(只答一个不给分) (2)被标记细胞凋亡
(3)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不能解旋进行转录 d C→D(或C) 4 8
44.(每空1分,共15分)
(1)Ⅲ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无核膜或无成形的细胞核)
(2)低等植物 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同时还有中心体(2分)
(3)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自动复原(2分) ②⑤
(4)核糖体 细胞膜 (5)核仁、核膜 (6)[④]叶绿体基质 淀粉
(7)④⑤ (8)[①]糖蛋白 (9)b
45.(每空1分,共12分)
(1)基因突变 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2)无刺 X
(3)AaXbY  aaXBXb 
(4)二  7 7+X 7+X
(5)先让L鼠和纯种有刺雌鼠交配,然后再让其子代中雌鼠与L鼠交配。(2分)
46.(每空1分,共7分)
(1)光照强度 CO2量(或NaHCO3溶液量及浓度)、温度、pH值、光照时间、
黑藻量等(2分,要求至少答出两项)
(2)读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
(3)黑藻自身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
(4)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光合作用的强度也随之升高
(5)缩小光照强度梯度.在1OOW一400W范围内设置更多组实验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学年
英 语 学 科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三部分,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are the books now
A. In the man’s office.
B. In the man’s home.
C. In the woman’s home.
2. How will they go to the cinema
A. By bus.
B. In John’s car or on foot.
C. They haven’t decided yet.
3. What will the man do now
A. Buy his mum a handbag.
B. Buy his mum a coat.
C. Give Mary a call.
4. Who will call the children to come
A. Frank. B. Joan. C. Mike.
5. How will the girl go to school
A. In her father’s car. B. On her father’s bike. C. In her mother’s car.
第二节:(共15小题; 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6至7题。
6. Who should have a good rest
A. Mary. B. Mom and Ben. C. Mary’s dad.
7. Who will stay at home in the following several days
A. Dad. B. Mom. C. Ben.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y does the bus driver refuse to leave
A. Because the bus driver is ill.
B. Because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bus.
C. Because it is raining heavily.
9. What will Mr. White do with some other people
A. Have a meeting.
B. Print the working plan.
C. Drive and pick up Miss Brown.
10. Who will open the door of the meeting room
A. Miss Black. B. Mike. C. Mr. White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will the man NOT do in London
A. Write advertising words.
B. Design pictures.
C. Open his own business.
12. How much at the most can the man get a month in London
A. 3,000 dollars. B. 3,500 dollars. C. 5,000 dollars.
13. What’s the reason why the man decided to work in London
A. His son can learn art.
B. He can earn much more.
C. His wife won’t have to work.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7题。
14. How long will Mr. Brown have worked in total in the company by the time he retires
A. Thirty-eight years. B. Thirty-nine years. C. Forty years.
15. What will Mr. Brown do right after retirement
A. Find anther job.
B. Go around the country.
C. Build a house in his hometown.
16. Why won’t Mr. Brown live with his daughter
A. Because their house is not large enough.
B. Because he likes his hometown better.
C. Because he wants to live near his friends.
17. Where will Mr. Brown live when he’s too old
A. In his own house.
B. In his daughter’s house.
C. In a nursing hom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at’s the highest tax rate in America
A. 35 percent. B. 37 percent. C. 40 percent.
19. When does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begin to tax working people
A. In the 1790s. B. In the late 1800s. C. In 2003.
20. What do tax preparers do for people in America
A. Explain tax laws to them.
B. Pay tax for them.
C. Calculate the tax they should pay.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21. As soon as ________ new film was released, it became _______ great hit in all the big cinemas across the country.
A. a; the B. the; a
C. the; / D. a; a
22. I like _____ in the autumn when the weather is clear and bright.
A. this B. that
C. it D. one
23. There is no reason they should limit how much vitamin you take, _______ they can limit how much water you drink.
A. much more than B. any more than
C. no less than D. no more than
24. To play better, all the players have to know their ___________ and weaknesses.
A. techniques B. strengths
C. benefits D. values
25. All the students are excited about the good news that next Sunday we will go camping. But when and where to camp _________ yet.
A. are not discussed B. haven’t been discussed
C. is not being discussed D. hasn’t been discussed
26. Unfortunately, the computer system ______ suddenly while they were searching for som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 broke up B. broke down
C. broke away D. broke out
27. The volunteers soon reached _______ was once an old hall, _____ the workers now use as a work shop.
A. what; which B. which; where
C. where; which D. what; where
28. _______ every member has arrived, let’s get down to ______ the plan for the next five years.
A. Now that; work out B. Because; work out
C. Since; working out D. For; working out
29. ----How long have you been here
----Only about five minutes. Henry and Simon ________ here with me.
A. have walked B. had walked
C. walked D. were walking
30. The teacher asked such a difficult question ___ no one in the class could answer.
A. that B. what
C. which D. as
31. Was it in the park _______ he often did morning exercises ________ he met his beloved wife
A. that; that B. where; where
C. where; that D. that; where
32. ----Why didn’t you buy the dictionary
----I ________, but my mother _______ allow me. She told me she had already bought one for me.
A. would; didn’t B. would have; didn’t
C. had had; wouldn’t D. had bought; hadn’t
33.Though _______ focus from work to family, the 34-year-old actress refuses to be a full-time housewife.
A. having shifted B. to have shifted
C. shifted D. being shifted
34. Happy birthday, Alice! So you have _______ twenty-one already!
A. become B. grown
C. passed D. turned
35.----Would you mind if I opened the window now
----______. It’s OK with me.
A. I wouldn’t mind B. With pleasure
C. By all means D. You are welcome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 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的最佳选项。
What are the basic elements(要素) of good manners Certainly a strong sense of justice is one; courtesy(谦恭) is often 36 more than a highly developed sense of fair play. A friend of mine once told me about a time he was 37 along a narrow, unpaved(未铺柏油的) mountain road. 38 was another car that produced clouds of 39 , and it was a long way to the nearest 40 highway. Suddenly, at a 41 place, the car ahead pulled off the road. 42 that its owner might have engine trouble, my friend stopped and asked if anything was wrong. “ 43 ,”said the other driver, “but you’ve endured(忍受) my dust this far; I’ll 44 with yours the rest of the way.”
Another element of courtesy is empathy(善解人意), a 45 that enables a person to see into the mind or heart of someone else, to understand the pain or 46 there and to do something to minimize it. A man 47 alone in a restaurant was trying to open the cap of a beer bottle, 48 he couldn’t do it because of badly injured 49 . He asked a young busboy to help him. The boy took the bottle, turned his back 50 and loosened the cap without difficulty. Then he 51 it again. Turning back to the man, he 52 to make great efforts to open the bottle without success. 53 he took it into the kitchen and returned shortly, saying that he had managed to loosen it ----but only with a pair of pliers(钳子).
Yet another element of politeness is the ability to treat all people 54 , in spite of all status or importance. 55 when you have doubts about some people, act as if they are worthy of your best manners. You may also be astonished to find out what they really are.
Courtesy is the key to a happier world.
36. A. nothing B. anything C. something D. nobody
37. A. walking B. running C. riding D. driving
38. A. Behind B. Ahead C. After D. Beside
39. A. dust B. smoke C. gas D. pollution
40. A. opened B. used C. paved D. repaired
41. A. easier B. wider C. narrower D. bigger
42. A. Hoping B. Seeing C. Recognizing D. Thinking
43. A. Yes B. Sure C. No D. OK
44. A. do away B. catch up C. put up D. go on
45. A. tool B. way C. behavior D. quality
46. A. unhappiness B. joy C. feeling D. thought
47. A. dining B. singing C. working D. sitting
48. A. so B. but C. why D. however
49. A. legs B. arms C. fingers D. ears
50. A. hurriedly B. happily C. momentarily D. secretly
51. A. loosened B. took C. hid D. tightened
52. A. seemed B. pretended C. managed D. tried
53. A. Luckily B. Finally C. Happily D. Sadly
54. A. alike B. friendly C. warmly D. nicely
55. A. Ever B. Specially C. Especially D. Even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s can all benefit from reading scholarly research. While many works may be of a technical nature, some of the best research is published in professional journals. While not all journals get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the trend toward the electronic format is growing. You probably also have free access to some of the online sources outlined below, but many don’t know where they can consult online sources when in need of excellent research.
Science
The journal Science is perhaps the most prestigious science journal. This journal is also well known enough to be featured on media outlets. It has all the latest news. Science is also interested in scientific policy, and frequently publishes articles that report the achievement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 in general. Free partial access is available after registration.
Proceedings from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
The world famous scholar reviewed journal has its articles and reviews on their website. While reading the abstracts of articles is free, PNAS charges for downloading the entire article in full. There is also an option for paying a flat rate to view several articles for a week-long period. There are some “open access” articles which are available for download free of charge.
Nature
Nature is another popular and famous journal. Nature has a wide approach publishing scientific papers on a wide variety of topics. Nature in fact is considered interdisciplinary(各学科间的), going beyond its name which would seem to show it only belongs to the natural sciences. Nature is aimed at researchers and academics, but readers can find out about major breakthroughs through summaries and other notes that appear in this weekly publication.
While there is an effort to provide so-called “open access”, it is at the moment limited. Students and those with academic access can access these major journals for free becaus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s.
56. What do we know from the passage
A. All the best research is published in professional journals.
B. Fewer and fewer journals will be put out online in the future.
C. Reading professional journals is quite helpful for students.
D. A small number of the online sources can be attained for free.
57. The underlined word “prestigious” is the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________.
A. complicated B. famous C. special D. instructive
58.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it’s free of charge for us to download ___________.
A. the entire article of the PNAS in full
B. the entire journal Nature
C. one article of the journal Science
D. “open access ” PNAS articles
59. This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____________.
A. how to publish professional papers
B. about a few academic magazines in the world
C. about free access to some of the online sources
D. which journal is most famous in the world
B
Many people turn to the web for health advice. Women use the Internet to look for health information for themselves and their family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men, research has found. The study, by independent research company Datamonitor, says that for this reason health sites should make greater efforts to appeal to women by covering their health concerns.
The researchers, who quizzed 4,531 adults across France, Germany, Italy, Spain, the UK and the US, found that websites have become just as important as some off-line sources of health information. Fifty-seven percent of those who looked for health information in the past 12 months consulted Internet sources.
Report author Yvonne MacPherson said, “A distinct advantage of the Internet as a source of health information is that information is easily accessible and can be read in private and at the leisure of the Internet user.” “Good health sites are not meant to replace interaction with a physician. Rather, they help patients prepare for appointments and take mor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health.” He added.
Currently, 32-34% of adults aged 18 to 54 used the Internet to search for health information. This number decreases to 27% in the 55 to 64 age group, and further to 14% in the 65 and over age group. Young Internet users often conduct online health research on behalf of older family members who do not use the Internet.
However, Datamonitor says that the audience for health information online will grow naturally as the population ages, and more and more people grow up with the net. It recommends that website operators focus their efforts on building a good long-term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existing consumers, rather than on attempting to attract non-Internet users.
60. What is the main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passage
A. The popularity of health websites.
B. The importance of health advice.
C. The advantage of the Internet sources.
D. The increase of people’s health concerns.
61. According to Yvonne MacPherson, health information online could be described as _____________.
A. acceptable B. convenient C. accurate D. abundant
6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Health websit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women’s health concerns.
B. A good health site should be able to replace interaction with a doctor.
C. The old tend to make less use of the Internet for health information.
D. The young may be the potential audience of health information online.
C
In Kenya, educational and career opportunities are almost non-existent for people born with physical challenges. They face many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 including beliefs that their condition was caused by a curse. But one father whose son Brain was born deaf, mute and blind aims to change all that. Joseph Shiroko started a school four years ago that teaches students who can not hear, speak and who have very low or no vision a wide range of skills to support themselves.
The baby clothes the students knit(编织) are well known in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the school has developed a reputation for its dried smoked meat products.
Brain Resource Center, a boarding school, teaches deaf and blind young Kenyans from across the country a variety of skills they can use to earn a living.
“We have a number of philosophies that inform what we are doing: accepting these people; loving them; giving them opportunities.” said founder Joseph Shiroko.
Teachers, most of whom are graduates from the school or are themselves physically challenged, work with students.
Mary Kerubo, 22, has a passion for knitting sweaters, which she plans to continue in her village.
“I feel comfortable here because Sween — my teacher understands me,” said Kerubo. “Even if I do not see well, she always repeats her lessons again and again so that I may understand how to make sweaters. I know I will make it.”
Kerubo’s teacher, Sween Lyaka, was among the first graduates of Brain Resource Center four years ago. She says her students have a lot of unrecognized potential.
Sween says in the future, she plans to purchase four sewing machines that she will use to teach students and produce and sell sweaters in her home village.
The center also works with students’ families to set up projects that will continue after the students graduate.
Founder Joseph Shiroko’s son, Brain, was the inspiration behind Brain Resource Center. The senior Shiroko says he began the school initially as a project to teach Brain bakery skills. The family later expanded Brain’s training and brought in other young people with similar physical conditions.
63. What’s the function of the first paragraph
A. Attract the reader’s attention. B. Lead us to the topic.
C. Tell us important news. D. Warn us of a serious problem.
64. The founder Joseph Shiroko treats children with physical problems except ____.
A. loving them B. accepting them
C. ignoring them D. giving them opportunities
65.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know _________.
A. the teachers in Brian Resource Center are healthy and normal
B. the teachers merely help students who can’t hear or speak in Resource centre
C. Kerubo was among the first graduates of Brian Resource Centre
D. Joseph’s son gave Joseph the inspiration to found Brian Resource Centre
66.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There are non-existe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disabled in Kenya.
B. Joseph Shiroko started a new school four years ago.
C. Brian Resource Centre teaches the disabled skills to support themselves.
D. The baby clothes the disabled students knit are well-known in Kenya.
D
At first sight, you would think the collection of hundreds of colored shards(碎片) could be a work of abstract art. But the objects are the contents of the stomach of a sea turtle that lost its battle with plastic pollution.
Environmentalists examined the stomach of the turtle found off the coast of Argentina. What they found is the symptom of the increasing threat to sea turtles from a human addiction to plastic.
Sea turtles often mistake plastic items for jellyfish or other food. Ingesting(摄取) ocean pollution can cause a digestive blockage and internal cuts. The result can be dangerous, followed by death.
Humans produce 260 million tons of plastic a year. When those products are pulled into the sea’s currents, the plastics are just broken into smaller pieces which are consumed by marine life at the bottom of the food chain. An examination of a green turtle found off Florida discovered that, over the course of a month, the animal’s faeces(粪便) had contained 74 foreign objects, including “four types of balloons, different types of hard plastic, a piece of carpet-like material and two 2-4 mm tar balls.”
“The oceans have become on giant refuse bin for all manner of plastics. All sea turtle species may be seriously harmed, ” according to the biologists Colette Wabnitz,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The symptom of this growing crisis can be seen inside and on sea turtles as well as their oceanic and terrestrial habitats. It is urgently necessary to directly confront the source of plastic pollution, redesign packaging and rethink the very idea of ‘throwaway culture’.”
Almost all marine species, from plankton to whales, have ingested plastic. But, even in small quantities, plastic can kill sea turtles, the biologists said.
Fifty out of 92 turtles found dead, stranded on the shorelines of Rio Grande do Sul state in Brazil, had ingested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man-made debris”.
67. 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 How to prevent the sea turtle from plastic.
B. Why plastic is dangerous to the sea turtle.
C. Sea turtles suffering from plastic pollution.
D. Protecting the sea turtle from being polluted.
68. The author mentions the “throwaway culture” probably in a(n) ______ tone.
A. praising B. positive C. comedic D. ironic
69. The underlined word in the last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_____.
A. a kind of food B. a kind of fish
C. pieces of rubbish D. pieces of cloth
70. The paragraph following the last one will probably talk about ___________.
A. the way the biologists examined the sea turtle
B. some tips on how to make sea turtles avoid plastic
C. how to prevent plastic pollution
D. the reason why we should protect the sea turtle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We can read of things that happened 5.000 years ago in the Near East, where people first learned to write. 71 The only way that they can preserve their history is to recount it as sagas ---- 72 These legends are useful because they can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migrations of people who lived long ago, but none could write down what they did. Anthropologists(人类学家) wondered where the remote ancestors of the Polynesian peoples now living in the Pacific Islands came from. 73
But the first people who were like ourselves lived so long ago that even their sagas, if they had any, are forgotten. 74
Fortunately, however, ancient men made tools of stone, because this is easier to shape than other kinds. 75 Stone does not decay, and so the tools of long ago have remained when even the bones of the men who made them have disappeared without trace.
A. They may also have used wood and skins, but these have rotted away.
B. descriptions of what important events happened in ancient times.
C. But there are some parts of the world where even now people can’t write.
D. legends handed down from one generation of story-tellers to another.
E. So scientists have neither history nor legends to help them to find out where the first “modern men” came from.
F. But there is some doubt who began to write.
G. The sagas of these people explain that some of them came from Indonesia about 2,000 years ago.
第II卷(共35分)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1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In recent years many flowers shops have been appeared in our small town. It is common for people to buy flowers when they go to a gathering, visiting a sick friend, or attend a wedding or birthday party. I still remember clear one day last year when Tom, a disabled student, presented some flowers to his mother to express his gratitude for her. He owing his entire life to his mother’s kind and care. With her he would not have had the confidence or the courage to fight his disability. As a result the great effort he has made, he was finally admitted to a key university.
VI.书面表达(共25分)
某中学生英语报社正开展一场题为“Is Failure a Bad Thing ”的讨论。 请你依据下面表格所提供的要点写一篇短文,向该报社投稿。
不同的人对待失败的不同态度 不在乎 结果
自责、自卑
从中吸取教训
你对失败的观点
注意:1. 词数100左右,开头语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2. 短文必须包含表格的全部内容。要求观点明确,结构合理,节奏连贯。
Is Failure a Bad Thing
Although failure happens to everyone, attitudes towards failure are various. Some people ……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学年
英语学科试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75题,合计115分)(请用2B铅笔涂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A〕〔A〕〔A〕〔A〕〔A〕〔A〕〔A〕〔A〕〔A〕〔A〕〔A〕〔A〕〔A〕〔A〕〔A〕〔A〕〔A〕〔A〕〔A〕
〔B〕〔B〕〔B〕〔B〕〔B〕〔B〕〔B〕〔B〕〔B〕〔B〕〔B〕〔B〕〔B〕〔B〕〔B〕〔B〕〔B〕〔B〕〔B〕〔B〕
〔C〕〔C〕〔C〕〔C〕〔C〕〔C〕〔C〕〔C〕〔C〕〔C〕〔C〕〔C〕〔C〕〔C〕〔C〕〔C〕〔C〕〔C〕〔C〕〔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A〕〔A〕〔A〕〔A〕〔A〕〔A〕〔A〕〔A〕〔A〕〔A〕〔A〕〔A〕〔A〕〔A〕〔A〕
〔B〕〔B〕〔B〕〔B〕〔B〕〔B〕〔B〕〔B〕〔B〕〔B〕〔B〕〔B〕〔B〕〔B〕〔B〕
〔C〕〔C〕〔C〕〔C〕〔C〕〔C〕〔C〕〔C〕〔C〕〔C〕〔C〕〔C〕〔C〕〔C〕〔C〕
〔D〕〔D〕〔D〕〔D〕〔D〕〔D〕〔D〕〔D〕〔D〕〔D〕〔D〕〔D〕〔D〕〔D〕〔D〕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A〕〔A〕〔A〕〔A〕〔A〕〔A〕〔A〕〔A〕〔A〕〔A〕〔A〕〔A〕〔A〕〔A〕〔A〕〔A〕〔A〕〔A〕〔A〕〔A〕
〔B〕〔B〕〔B〕〔B〕〔B〕〔B〕〔B〕〔B〕〔B〕〔B〕〔B〕〔B〕〔B〕〔B〕〔B〕〔B〕〔B〕〔B〕〔B〕〔B〕
〔C〕〔C〕〔C〕〔C〕〔C〕〔C〕〔C〕〔C〕〔C〕〔C〕〔C〕〔C〕〔C〕〔C〕〔C〕〔C〕〔C〕〔C〕〔C〕〔C〕
〔D〕〔D〕〔D〕〔D〕〔D〕〔D〕〔D〕〔D〕〔D〕〔D〕〔D〕〔D〕〔D〕〔D〕〔D〕〔D〕〔D〕〔D〕〔D〕〔D〕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A〕〔A〕〔A〕〔A〕〔A〕〔A〕〔A〕〔A〕〔A〕〔A〕〔A〕〔A〕〔A〕〔A〕〔A〕〔A〕〔A〕〔A〕〔A〕〔A〕
〔B〕〔B〕〔B〕〔B〕〔B〕〔B〕〔B〕〔B〕〔B〕〔B〕〔B〕〔B〕〔B〕〔B〕〔B〕〔B〕〔B〕〔B〕〔B〕〔B〕
〔C〕〔C〕〔C〕〔C〕〔C〕〔C〕〔C〕〔C〕〔C〕〔C〕〔C〕〔C〕〔C〕〔C〕〔C〕〔C〕〔C〕〔C〕〔C〕〔C〕
〔D〕〔D〕〔D〕〔D〕〔D〕〔D〕〔D〕〔D〕〔D〕〔D〕〔D〕〔D〕〔D〕〔D〕〔D〕〔D〕〔D〕〔D〕〔D〕〔D〕
〔E〕〔E〕〔E〕〔E〕〔E〕
〔F〕〔F〕〔F〕〔F〕〔F〕
〔G〕〔G〕〔G〕〔G〕〔G〕
二、改错题(10分)
In recent years many flowers shops have been appeared in our small town. It is common for people to buy flowers when they go to a gathering, visiting a sick friend, or attend a wedding or birthday party. I still remember clear one day last year when Tom, a disabled student, presented some flowers to his mother to express his gratitude for her. He owing his entire life to his mother’s kind and care. With her he would not have had the confidence or the courage to fight his disability. As a result the great effort he has made, he was finally admitted to a key university.
作文(25分)
Is Failure a Bad Thing
Although failure happens to everyone, attitudes towards failure are various. Some peop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牡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学年
英 语 学 科 试 题 答 案
听力
1-5 ACCCB 6-10 BACAB 11-15 CCACB 16-20 ACABC
单选
21-25 BCBBD 26-30 BACCD 31-35 CBADC
完型
36-40 ADBAC 41-45 BDCCD 46-50 AABCC 51-55 DBBAD
阅读
56-59 CBDC 60-62 ABB 63-66 BCDC 67-70 CDCC 71-75 CDGEA
改错
第一行 flowers 改为 flower; 去掉been
第二行 visiting 改为 visit
第三行 clear 改为 clearly
第五行 for 改为 to; owing 改为 owed; kind 改为 kindness; With 改为 Without
第七行 result 与the之间加of; has 改为 had
作文
Is Failure a Bad Thing
Although failure happens to everyone, attitudes towards failure are various. Some people don’t think their failure is so important. So they pay no attention to it. As a result, they will have the same failure some time later. Some people think they are fools and lose their hearts in everything after they get a failure. Consequently, they would feel disappointed and they may really be fools as they have thought.
Other people, instead of being sad and lost, draw a lesson from every failure and become more experienced. It is said that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So long as we are good at drawing lessons from our failures, success isn’t a dream any more.
In my opinion, failure is not a bad thing, but the really bad thing is taking a failure as failure or even losing heart after failure.
姓名
学年
班级
考号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姓名
学年
班级
考号
装 订 线
姓名
学年
班级
考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