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 学生 时间和时段 年 月 日 ( : — : ) 学科 化学 年级 高二 鲁科版 授课题目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课 次 第( )次课 知识回顾 知识点温习: 1、同分异构体与同系物 2、八大反应类型 3、各种官能团 新课精讲之知识板块一:有机物的碳骨架的构建 知识板块1: 一、碳链的增长 如果原料分子中的碳原子数小于目标分子中碳原子数,就需要延长碳链,常见的反应有: 1、增加一个碳原子 可以利用卤代烃与NaCN的取代,进一步生成酸: CH3CH2Br+NaCNCH3CH2CN+NaBr CH3CH2CNCH3CH2COOH 醛和酮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 CH3CHO+HCN +HCN 2、增加两个以上碳原子,可以利用的反应较多,如: (1)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酯化反应 卤代烃与金属钠反应 2CH3CH2Br+2NaCH3CH2CH2CH3+2NaBr 卤代烃与炔钠的反应 CH3CH2Br+CH3CCNaCH3CH2CCCH3+NaBr 羟醛缩合 CH3CHO+CH3CHOCH3CH(OH)CH2CHO 二、碳链的缩短 若原料分子中的碳原子数大于目标分子中的碳原子数,就需要缩短碳链。常见的反应有: 烷烃的催化裂化:C8H18C4H10+C4H8 酯的水解反应:CH3COOC2H5+H2OCH3CH2OH+CH3COOH 烯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H3CH=CHCH2CH3CH3COOH+CH3CH2COOH 规律与小结: 新课精讲之知识板块二: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 知识板块二: 一、官能团引入和转化的基本思路 1、原有机物中不含有官能团,通过某种途径引入官能团 2、原有机物中含有官能团,通过某种途径把它转化为其他的新的官能团 二、官能团的具体引入或转化 1、引入碳碳双键的途径 (1)炔烃与H2、HCl、Cl2以1:1(物质的量)加成 HCCH+H2CH2=CH2 醇消去 卤代烃消去 特别注意:不是所有的醇和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只有β-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引入卤素原子的途径 烯烃的加成 炔烃的加成 烷烃的卤代 苯及其同系物的卤代(苯与液溴、甲苯与氯气) 醇与氢卤酸的取代 CH3CH2OH+HBrCH3CH2Br+H2O 羧酸中α-H的卤代 RCH2COOH+Cl2RCHClCOOH+HCl 注意:在有机合成中,在碳链上引入官能团时,要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与选择,条件不同会导致反应不同,产物不同。例如苯的同系物的卤代反应在铁做催化剂时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而在光照条件下则发生侧链上的取代反应;再如含有α-H的烯烃与氯气的反应,在通常状况下发生加成反应,但在500~600℃时则发生α-H的取代反应。 引入羟基的途径 烯烃与水的加成(一定条件水化) 卤代烃的水解 醛、酮与H2加成 酯水解 羧酸的还原 醛、酮与HCN加成 (7)酚钠盐的水溶液中通入CO2或加强酸 在碳链上引入醛基的途径 5、在碳链上引入羧基的途径 (1)CH3CH=CH2+HCNCH3CH2CH2CNCH3CH2CH2COOH (2)醛氧化 规律:官能团的消除规律 通过加成反应消除不饱和键 通过消去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等消除羟基 通过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消除醛基 通过消去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卤素原子 酯水解 烯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苯的同系物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蛋白质或肽水解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方法 正向思路:由原料出发然后过渡到中间产物,最终合成出目标产物。关键点在于①原料和目标产物的骨架差异②原料和目标产物的官能团区别 逆向思路 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桥梁作用 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反应条件 NaOH的水溶液,常温或加热 NaOH的醇溶液,加热 断键部位 断C-Br键 分别断开相邻两个碳原子上的C-H键和C-Br键 反应实质 -Br被-OH取代 从碳链上脱去HBr分子(即与-Br相连的碳原子上的邻位碳原子上必须连有氢原子) 反应特点 有机物的碳骨架结构不变,-Br,变为-OH 化学方程式 CH3CH2Br+NaOHCH3CH2OH+NaBr CH3CH2Br+NaOHCH=CH2↑+NaBr+H2O 反应实例 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制备醇 制取不饱和烃 规律与小结: 学生到校 家长签字 分管教师签字 请家长及时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如有问题,务必及时与学管师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