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寒假衔接作业【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寒假衔接作业【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0——2021学年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第一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家发现C60后,近年又合成了许多球形分子(富勒烯),如C50、C70、C120、C540等,它们互称为(  )
A.同一物质
B.同种化合物
C.同素异形体
D.无法判断
解析 C50、C70、C120、C54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答案 C
2.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熟石灰反应的物质是(  )
A.硫酸铜
B.碳酸钠
C.氢氧化钠
D.碳酸钙
解析 A项,硫酸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能和熟石灰反应,错误;B项,碳酸钠既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和熟石灰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正确;C项,氢氧化钠只能和稀硫酸反应,不能和熟石灰反应,错误;D项,碳酸钙只能和稀硫酸反应,不能和熟石灰反应,错误。
答案 B
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CaCl2溶液
B.CuSO4溶液
C.Fe(OH)3胶体
D.稀H2SO4
解析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C项正确。
答案 C
4.常温下
,某反应M+N―→盐+水,其中M、N的类别不可能是(  )
A.酸、碱
B.单质、氧化物
C.氧化物、酸
D.氧化物、碱
解析 单质与氧化物不可能生成盐。
答案 B
5.要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钠和氯化钡杂质,需依次加入哪一组物质(  )
A.AgNO3、稀H2SO4
B.稀H2SO4、AgNO3
C.K2SO4、AgNO3
D.Na2SO4、AgNO3
解析 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B、C三项均引入新杂质。
答案 D
6.
有首歌中唱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下列有关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是溶液,能永久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B.雾是胶体,一段时间内能稳定存在
C.雾是乳浊液,不能稳定存在
D.雾是悬浊液,在空气中能沉降
解析 雾是胶体,它是较稳定的分散系,但不能在空气中永久存在。
答案 B
7.
某网站报道,科学家通过电解Fe2O3、SiO2、CaO的熔融液(1
600
℃)制得了铁。按照树状分类法对熔融液中的三种物质进行分类,其中正确的是(  )
A.均属于混合物
B.均属于金属氧化物
C.均属于纯净物
D.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解析 熔融液为三种物质的混合物,但其中每一种物质都是化合物,即都是纯净物。
答案 C
8.X与Ca(OH)2水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Ca(OH)2===Y+Cu(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酸
B.X和Y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24
C.X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D.Y只可能是CaCl2
解析 X如果是酸,应与Ca(OH)2反应生成盐和水,A项错误;据质量守恒定律得B项正确;X不可能为单质,即Cu不能置换出Ca,C项错误;Y可能是CaCl2、Ca(NO3)2、CaSO4等,D项错误。
答案 B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
C.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
解析 可通过反例法来说明。A项,CuO+2HCl===CuCl2+H2O;C项,3CO+Fe2O32Fe+3CO2;D项,CaCO3CO2↑+CaO。
答案 B
10.某同学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
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
解析 铁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C与CO2发生化合反应。
答案 B
11.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  )
CCO2H2CO3CaCO3CO2
A.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B.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
C.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D.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解析 题给转化关系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依次为C+2CuO2Cu+CO2↑,置换反应;CO2+H2O===H2CO3,化合反应;H2CO3+Ca(OH)2===CaCO3↓+2H2O,复分解反应;CaCO3CaO+CO2↑,分解反应。
答案 D
12.下列各组物质之间可以按下图所示关系直接转化的是(  )
→→→
A.Fe→Fe2O3→FeSO4→Fe
B.CO→CO2→H2CO3→CO
C.NaOH→NaCl→Na2CO3→NaOH
D.HCl→CuCl2→BaCl2→HCl
解析 A项中,
Fe2O3→FeSO4不能一步实现;B项中,H2CO3→CO不能一步实现;C项中,NaCl→Na2CO3不能一步实现。
答案 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3.(10分)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两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两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X牙膏
Y牙膏
摩擦剂
碳酸钙
二氧化硅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
(指酸、碱、盐、氧化物)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在水中的溶解性是________(填“易溶”或“难溶”)。
(3)X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碳酸钙属于盐,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2)摩擦剂的作用是除去牙齿上残留的食物,联系日常生活中用砂纸来摩擦金属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迹的事实,可知摩擦剂应为坚硬难溶的物质。(3)流程图中所发生的反应依次为CaCO3CaO+CO2↑,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
答案 (1)盐 氧化物 (2)难溶
(3)①CaCO3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14.(14分)给图中①~⑤选择适当的物质,使连线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供选择的试剂有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木炭粉。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据单质①能和酸②发生化学反应,由题意可推知①应为活泼金属单质,即为铁,而酸只有H2SO4,则氧化物④应为金属氧化物CaO,则氧化物③为酸性氧化物,即CO2,⑤属于盐且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CaO反应,则⑤应为Na2CO3。
答案 (1)Fe H2SO4 CO2 CaO Na2CO3
(2)Fe+H2SO4===FeSO4+H2↑
CaO+H2SO4===CaSO4+H2O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CO2+CaO===CaCO3
15.(14分)“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的有________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后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4)如果将盐酸换成氧气,它能沿着盐酸所走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题考查盐酸的化学性质。盐酸能与①②④⑤⑧⑨发生反应,与③⑥⑦⑩??不能反应。(1)图中物质③⑥⑩⑦??均不与盐酸反应,沿该路线可走出迷宫。(2)盐酸与NaOH、Ca(OH)2的反应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能“吃掉”盐酸的盐是Na2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CO2↑+H2O+2NaCl。(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O2、CO,属于单质的是Cu、Ag。(4)如果将盐酸换成氧气,它不能沿着盐酸所走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因为氧气遇到一氧化碳、铜、银等物质时会发生反应而被“吃掉”。
答案 (1)③⑥⑩⑦?? (2)2 Na2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3)③⑩ ⑦?
(4)不能。因为氧气遇到CO等物质会被“吃掉”
16.(14分)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
(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
①列车途经“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________色。
②列车途径“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一个)。
(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
①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4号站”的对应物质为______________(写一种)。
②“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③“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________(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方能走完全程。
解析 本题考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1)①由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它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②由于碳酸氢钠中含有H元素,根据元素种类守恒,反应物中不仅有二氧化碳、碳酸钠,还有水;③写出碱与碳酸钠反应的方程式,此处的碱可以是Ca(OH)2,也可以是Ba(OH)2。(2)①既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又能与稀盐酸反应,而且必须是盐类物质,首先该盐类物质肯定不是碳酸盐,因此与稀盐酸反应时,必定是使氯离子沉淀,据此可推知其是硝酸银;②稀盐酸经过“5号站”,由于“2~5号站”各站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因此可推知其可能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如Mg、Al、Zn、Fe等;③由于稀盐酸与CO2不反应,但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2号站”的物质应更换为CuO、MgO等。
答案 (1)①蓝
②Na2CO3+H2O+CO2===2NaHCO3
③Na2CO3+Ca(OH)2===CaCO3↓+2NaOH
(2)①AgNO3 ②Fe+2HCl===FeCl2+H2↑ ③Cu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