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你能用哪些方式来描述“碳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化学反应?哪种方式最简单、科学?1.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2.碳+氧气二氧化碳。点燃3.C+O2CO2点燃导入新课学习目标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三种读法。02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意义。01讲授新课化学方程式01点燃碳+氧气二氧化碳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生成该式子确实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但书写不方便、国际上也不通用且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①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②意义: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②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123244C+O2CO2点燃碳+氧气二氧化碳点燃1.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即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前面的系数所得的值之比C+O2点燃CO2:1216×23244:::12+16×212即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计量数)③表示各物质之间粒子个数比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①直接读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名称和反应条件+读“和、与、跟”===读“生成”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②读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质量比每多少份质量×××物质与多少份质量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点燃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C+O2点燃CO2③读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各粒子个数比粒子个数比即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每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C+O2点燃CO2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宏观: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微观:每一个铁原子和一个硫酸铜分子反应生成一个硫酸亚铁分子和一个铜原子质量:每56份质量的铁和160份质量的硫酸铜反应生成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和64份质量的铜Fe+CuSO4FeSO4+Cu2CuO+H22Cu+H2O△宏观:氧化铜和氢气加热生成铜和水微观:每两个氧化铜分子和一个氢分子加热生成两个铜原子和一个水分子质量:每160份质量的氧化铜和2份质量的氢气加热生成128份质量的铜和18份质量的水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尝试写出我们学习过的其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磷和氧气的反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2H2O22H2O+O2↑MnO2产生气体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2H2O2H2↑+O2↑通电4P+5O2P2O5点燃概念意义读法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表示各物质之间粒子个数比点燃S+O2SO2宏观: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微观:每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点燃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质量: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点燃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A.反应所需条件B.生成物的状态C.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D.氧气可助燃通电D2.有关2CO+O2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就生成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混合就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2g一氧化碳和1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B点燃谢谢(共26张PPT)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生日宴会中我们发现生日蜡烛会越烧越短。化学反应发生后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变少了?通过准确测量,发现金属生锈后质量变大了。化学反应发生后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增加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02掌握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01讲授新课质量守恒定律01实验: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文字表达式实验结论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天平保持平衡。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点燃PO2P2O5m(P)+m(O2)=m(P2O5)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沙?2.玻璃管有何作用?防止集气瓶底炸裂引燃红磷思考与交流3.反应过程中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起缓冲作用,防止由于气体膨胀而冲开瓶塞。4.气球的作用?气球先鼓起后变瘪。反应放热,气体受热膨胀,气球变鼓;冷却到室温后气体体积减小,气球又变瘪。方案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文字表达式实验结论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天平保持平衡。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FeCuSO4CuFeSO4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m(Fe)+m(CuSO4)=m(Cu)+m(FeSO4)大量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实验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文字表达式实验结论固体粉末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平衡,指针向右偏转。盐酸+碳酸钠氯化钠+二氧化碳+水HClNa2CO3NaClCO2H2O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m(HCl)+m(Na2CO3)>m(NaCl)+m(H2O)实验: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文字表达式实验结论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天平不平衡,指针向左偏转。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m(Mg)<m(MgO)镁+氧气氧化镁MgO2MgO思考与交流2.采取什么方法,可以使这两个实验中天平一直保持平衡?使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1.上述两个实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②镁条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在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2.“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计算在内。如沉淀、气体等。3.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铁丝燃烧后质量为什么会变大?1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试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2木材燃烧后质量为什么会变小?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思考与交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质量没有改变。氢气(H2)+氧气(O2)水(H2O)+HHHHOOOHHOHH微观宏观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本质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改变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原子种类不 变元素质量元素种类物质总质量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概念微观解释课堂小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质量没有改变1.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B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A.①④B.①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C随堂训练3.将25g氯酸钾和6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残余固体的质量为22g,则产生氧气g。94.煤的汽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煤的汽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CO+X。请你写出X的化学式。H2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1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mp4 5.1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mp4 5.1 铁钉和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mp4 5.1 镁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mp4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pptx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