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机械运动知识点1运动的描述和参照物1.机械运动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空间位置不断发生着改变,这种运动叫做机械运动。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注意: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一般没有特别指明,为了方便,则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物。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特点:由于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有关,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结论一般不同,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注意:运动是绝对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我们平时所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所谓的相对静止。【即没有绝对的静止或运动,只有相对静止或运动】3.机械运动的分类分类: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例1】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B)A.电梯上升B.树木的生长C.月球绕地球转D.空气的流动【例2】鲁迅的《社戏》中有他乘船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C)A.划船的小伙伴 B.船尾C.河岸 D.鲁迅【例3】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B )【例4】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中旗与烟的情况,下列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D)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例5】“五一”节期间,小丽随父母乘车到大连探望爷爷和奶奶。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会,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1)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对面的客车为参照物。(2)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动是以地面(或站台)为参照物。(3)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知识点2速度意义:定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科学量。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公式: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根据公式可推出:s=vt,t=s/v。单位:速度单位:米/秒,记作:m/s,常用单位:千米/时,记作:km/h。换算关系:1米/秒=3.6千米/时。注意:①在速度计算中,路程、时间、速度三个量必须对应于同一个物体;运算中单位要统一,且要带单位计算。②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的速度是一定的,不能认为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例1】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秒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米处③从t=3秒开始,vA>vB,5秒末相遇④5秒内A、B的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例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例3】(温州市期末)某汽车在平直的道路上做直线运动.若从绿灯亮起开始记时,汽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达到某一速度后匀速行驶,遇到下一个路口红灯亮起,开始刹车减速,直到停止。则在此运动过程中,下列图象可表示汽车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是(A)【例4】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1)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检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检测点A、B相距25千米,全程限速120千米/时,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2)若一辆货车以10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则它需要多长时间?【答案】(1)t=10分钟=小时,v===150千米/时>120千米/时,故该轿车会被判超速。(2)若一辆货车以10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由v=可得t===0.25小时。【例5】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秒。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千米/时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33米,则经过米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千米/时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39米,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秒。由此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填“变快”“变慢”或“不变”)。【答案】反应时间是0.4秒,此时的速度是72千米/时,即20米/秒,所以此时运动的距离s=vt=20米/秒×0.4秒=8米,故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经过8米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汽车的减速距离是s=33米-8米=25米,即汽车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刹车期间,汽车运动的距离是s1=39米-25米=14米,则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t===0.7秒,故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刹车反应会变慢。知识点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在通过的路程相同时,用运动时间比较运动的快慢。①在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所用时间长的物体运动慢。②在运动时间相同时,用路程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在时间相同时,通过路程越长的物体运动得越快,通过路程越短的物体运动得越慢。③如果通过的路程和时间都不相等时,可运用速度公式直接求出速度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或求出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再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或求出在通过相同路程时用的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例1】在刚刚结束的校运会男子100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的快慢,如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观众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②科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③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④科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例2】下列各种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C)A.奔跑着的猎豹的速度可达40米/秒B.在水中游动的旗鱼的速度可达108千米/时C.飞行的褐海燕1分钟能前进5千米D.百米赛跑某一著名运动员的成绩是9.96秒【例3】在龟、兔赛跑的情景中,关于比较她们俩运动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①看台上的观众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②由于兔子自恃奔跑能力强,比赛途中睡了一觉,终点“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③物理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的运动快慢程度;④物理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运动快慢程度。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②④【课堂练习】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2.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表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B)3.(来宾)2017年4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D)A.地球B.太阳C.“长征七号”D.“天宫二号”4.(连云港)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s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速度最大的是(A)A.ab段B.bc段C.cd段D.de段5.两个质量相同的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秒拍摄了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根据照片得出下列分析,其中不正确是(C)A.甲球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球做变速直线运动C.甲球所用时间小于乙球所用时间D.甲球所用时间大于乙球所用时间6.(乐山)成绵乐高铁开通两年来,极大地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列车启动后,坐在车上的小明同学觉得站在站台上的安全员在向后运动,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列车(写出一个即可);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列车是静止(填“静止”或“运动”)的。7.(杭州市上城区期末)一辆警车沿同一平直公路追击另一辆有超载嫌疑的卡车,当卡车从警车旁边经过时开始计时,两分钟后警车开始追击,4分钟后警车追上卡车,两车的s-t图象如图所示,车的长度忽略不计。求:(1)卡车经过警车后行驶了2.4千米,被警车追上。(2)警车追击的速度1.2千米/分钟。(3)卡车距离警车多远时,警车开始追击?(写出计算过程)卡车的速度:v2==0.6千米/分钟,卡车行驶了2分钟后警车开始追击,卡车距离警车:s2=v2t2=0.6千米/分钟×2分钟=1.2千米。【课后练习】1.(镇江)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题图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舷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A)2.如图小球相对于水平桌面静止。小红通过观察作出如下判断,正确的是( D )A.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不动,则她坐的车一定是对地静止的B.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向东行驶,则她坐的车一定对地向西行驶C.小球突然“自动”向东滚动,则她坐的车一定向西启动D.小球突然“自动”滚动,则她坐的车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变化3.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1)甲车做直线运动,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秒。(2)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米。(3)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车的速度。(4)若甲、乙两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答案】(1)匀速,6秒 (2)1.2米(3)小于 (4)东运动4.(衢州)科技改变生活,当今社会已步入汽车和微信时代。若小柯在平直公路上以72千米/小时的速度边看微信边匀速行车,当发现前方路面50米处有障碍物时,小柯立即采取相应的刹车措施。据相关部门测定,司机正常反应时间约0.6秒,而边看微信边开车,反应时间会变为正常反应时间的3倍。该车以不同速度行驶时制动距离见下表。请结合表中数据,计算车子若按原运动方向行驶能否在撞上障碍物前停下。速度(千米/时)制动距离(米)40860207228注:反应时间:司机从发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所需要的时间;反应距离:汽车在司机的反应时间里以原来速度行驶所通过的距离;制动距离:当司机制动刹车后,汽车还会继续滑行的距离。【答案】反应时间t=3×0.6秒=1.8秒,速度v=72千米/时=72×米/秒=20米/秒,根据v=可得反应距离s=vt=20米/秒×1.8秒=36米,由表可知,当汽车以72千米/时的速度行驶时的制动距离为28米,通过的距离36米+28米=64米>50米,所以按原方向行驶汽车会撞上障碍物。5.小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如图所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目的是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3)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v=s/t较小0.2变大第1节机械运动知识点1运动的描述和参照物1.机械运动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空间位置不断发生着改变,这种运动叫做机械运动。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注意: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一般没有特别指明,为了方便,则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物。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特点:由于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有关,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结论一般不同,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注意:运动是绝对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我们平时所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所谓的相对静止。【即没有绝对的静止或运动,只有相对静止或运动】3.机械运动的分类分类: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例1】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电梯上升B.树木的生长C.月球绕地球转D.空气的流动【例2】鲁迅的《社戏》中有他乘船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A.划船的小伙伴 B.船尾C.河岸 D.鲁迅【例3】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例4】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中旗与烟的情况,下列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例5】“五一”节期间,小丽随父母乘车到大连探望爷爷和奶奶。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会,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1)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为参照物。(2)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动是以为参照物。(3)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知识点2速度意义:定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科学量。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公式: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根据公式可推出:s=vt,t=s/v。单位:速度单位:米/秒,记作:m/s,常用单位:千米/时,记作:km/h。换算关系:1米/秒=3.6千米/时。注意:①在速度计算中,路程、时间、速度三个量必须对应于同一个物体;运算中单位要统一,且要带单位计算。②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的速度是一定的,不能认为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例1】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秒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米处③从t=3秒开始,vA>vB,5秒末相遇④5秒内A、B的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例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例3】(温州市期末)某汽车在平直的道路上做直线运动.若从绿灯亮起开始记时,汽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达到某一速度后匀速行驶,遇到下一个路口红灯亮起,开始刹车减速,直到停止。则在此运动过程中,下列图象可表示汽车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是()【例4】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1)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检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检测点A、B相距25千米,全程限速120千米/时,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2)若一辆货车以10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则它需要多长时间?【例5】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秒。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千米/时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33米,则经过米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千米/时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39米,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秒。由此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填“变快”“变慢”或“不变”)。知识点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在通过的路程相同时,用运动时间比较运动的快慢。①在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所用时间长的物体运动慢。②在运动时间相同时,用路程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在时间相同时,通过路程越长的物体运动得越快,通过路程越短的物体运动得越慢。③如果通过的路程和时间都不相等时,可运用速度公式直接求出速度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或求出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再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或求出在通过相同路程时用的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例1】在刚刚结束的校运会男子100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的快慢,如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观众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②科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③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④科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例2】下列各种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A.奔跑着的猎豹的速度可达40米/秒B.在水中游动的旗鱼的速度可达108千米/时C.飞行的褐海燕1分钟能前进5千米D.百米赛跑某一著名运动员的成绩是9.96秒【例3】在龟、兔赛跑的情景中,关于比较她们俩运动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①看台上的观众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②由于兔子自恃奔跑能力强,比赛途中睡了一觉,终点“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③物理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的运动快慢程度;④物理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运动快慢程度。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②④【课堂练习】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2.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表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3.(来宾)2017年4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球B.太阳C.“长征七号”D.“天宫二号”4.(连云港)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s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速度最大的是()A.ab段B.bc段C.cd段D.de段5.两个质量相同的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秒拍摄了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根据照片得出下列分析,其中不正确是()A.甲球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球做变速直线运动C.甲球所用时间小于乙球所用时间D.甲球所用时间大于乙球所用时间6.(乐山)成绵乐高铁开通两年来,极大地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列车启动后,坐在车上的小明同学觉得站在站台上的安全员在向后运动,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写出一个即可);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列车是(填“静止”或“运动”)的。7.(杭州市上城区期末)一辆警车沿同一平直公路追击另一辆有超载嫌疑的卡车,当卡车从警车旁边经过时开始计时,两分钟后警车开始追击,4分钟后警车追上卡车,两车的s-t图象如图所示,车的长度忽略不计。求:(1)卡车经过警车后行驶了千米,被警车追上。(2)警车追击的速度千米/分钟。(3)卡车距离警车多远时,警车开始追击?(写出计算过程)【课后练习】1.(镇江)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题图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舷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2.如图小球相对于水平桌面静止。小红通过观察作出如下判断,正确的是( )A.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不动,则她坐的车一定是对地静止的B.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向东行驶,则她坐的车一定对地向西行驶C.小球突然“自动”向东滚动,则她坐的车一定向西启动D.小球突然“自动”滚动,则她坐的车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变化3.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1)甲车做直线运动,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秒。(2)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米。(3)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车的速度。(4)若甲、乙两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4.(衢州)科技改变生活,当今社会已步入汽车和微信时代。若小柯在平直公路上以72千米/小时的速度边看微信边匀速行车,当发现前方路面50米处有障碍物时,小柯立即采取相应的刹车措施。据相关部门测定,司机正常反应时间约0.6秒,而边看微信边开车,反应时间会变为正常反应时间的3倍。该车以不同速度行驶时制动距离见下表。请结合表中数据,计算车子若按原运动方向行驶能否在撞上障碍物前停下。速度(千米/时)制动距离(米)40860207228注:反应时间:司机从发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所需要的时间;反应距离:汽车在司机的反应时间里以原来速度行驶所通过的距离;制动距离:当司机制动刹车后,汽车还会继续滑行的距离。5.小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如图所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目的是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3)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寒假力学入门】七下3.1 机械运动 - 原题.docx 【寒假力学入门】七下3.1 机械运动-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