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357100120777001.2 水的三态变化 第1课时 熔化与凝固 物态变化 物质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式存在,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现象叫做物态变化。发生物态变化时,要伴随一个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的物理过程。 一、熔化 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2.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一类物质。如:冰、食盐、海波、明矾和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一类物质。如: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3)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3.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4.熔化规律 晶体熔化规律:晶体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非晶体熔化规律: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5.晶体熔化的条件 晶体熔化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温度要达到晶体的熔点;二是晶体要不断吸收热量。 口诀: 晶体熔化有特点,吸收热量温不变。晶体熔化有条件,吸热还需到熔点。 二、凝固 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注意: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凝固规律 晶体凝固规律:晶体凝固时要不断放热,但温度保持在凝固点不变。 非晶体凝固规律:非晶体凝固时,随着物体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4.晶体凝固的条件 晶体要凝固,首先温度要达到品体的凝固点,其次晶体还要不断放出热量。 三、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 非晶体 物质举例 海波、冰、食盐、水晶、明 矾、蔡、各种金属 松香、玻璃、蜡、沥青 熔点和凝固点 有 没有 熔化过程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凝固过程 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吸收热量 熔化图象 凝固图象 四、图象法描述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晶体的熔化、凝固是一个重点。如图所示,对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各段的状态、吸放热情况都应能从图象中分析出: false段:表示随着时间的延长固态晶体吸热,温度升一高。 false段:表示晶体熔化过程,随着时间的延长,固态物质越来越少,液态物质越来越多,熔化过程中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混合)状态。此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此时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熔点。false点为固态,还未熔化;false点为液态,晶体完全熔化。 false段:表示液体(固态晶体全部熔化成液态)随时间延长而吸热,温度升高。 false段:表示液体放热、降温。 false段:表示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从图象上看,越接近false点固态物质越多,液态物质越少。此时的温度叫凝固点,与熔点值相同。false点全为液体,还未来得及凝固;false点全为固体,液体已完全凝固。 false段:表示凝固过程完成后,固态晶体放热、降温。 3552190255905例1: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 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 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5471160279400例2: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则海波在第6分钟时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51 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晶体的是( ) A.冰和塑料 B.铜和固态水银 C.玻璃和石蜡 D.海波和松香 2、研究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实验中,小强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其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图像是( ) 34131251737995 3、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 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4、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A.B.C.D.? 5、科学上,把有确定熔点的一类固体称为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把没有确定熔点的一类固体称为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false6、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固体质量相等,加热过程中,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从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以判断( ) A.甲、乙、丙都是晶体 B.乙是晶体,甲、丙可能是非晶体 C.甲的熔点比丙低 D.甲的熔点比丙高 3619500297815通过热传播,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这是非晶体? B.?此过程是液化过程????? C.?t=0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 8、如图所示为某晶体的凝固图象,从A到D整个过程是____________的(填“吸热”或“放热”),BC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__状态,其对应的温度48℃代表此晶体的____________。 9、在探究固体的熔化实验中,把分别装有固体a与b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将温度计正确的插入两种固体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固体a的熔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固体b的熔化图像如图丙所示。 (1)固体a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此时a处于____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固体b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它属于一种_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丁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__℃。 10、最新的卫星数据显示,在火星南极冰层之下隐藏着一大片充满液态水的湖泊。厚厚的冰层下面水温低至-74℃但水仍保持着液态,对于这个问题意大利科学家解释是可能是火星岩石中的镁盐、钙盐和钠盐等盐类物质溶解到了水中降低了水的凝固点。盐类物质可以降低液态水的凝固点吗?某研究小组以常见的调料品食盐为溶质进行研究。 【实验步骤】 ①利用食盐、蒸馏水分别配制纯水、淡盐水、浓盐水 ②取三个相同烧杯,加入等量的上述溶液,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 ③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液体状态的变化,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 ④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①纯水;②淡盐水;③浓盐水)。 (1)实验中,淡盐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曲线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4)根据该研究小组的研究结论,请你对火星的液体环境做出合理的猜测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例1、解析:A.冰是非晶体。错误,冰是晶体;B.冰的熔点为0 ℃。正确;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 min。错误,冰熔化过程是指2~5 min,过程经历了3 min;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错误,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选B。答案:B 例2、解析:(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海波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3)由表格知,第6 min时,物体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为固液共存状态。 答案:(1)自下而上 (2)均匀受热 (3)固液共存 夯实基础 B 2、D 3、B 4、D 5、晶体,冰、金属、石英、盐;非晶体,玻璃、塑料、沥青、松香 能力提升 6、D 7、D 8、放热、固液共存、凝固点 9、(1)不变、固液共存(2)升高、非晶体(3)18 10、(1)-5℃(2)盐溶液可降低盐的凝固点,盐溶液浓度越高,凝固点越低(3)变多(4)火星液体盐溶液浓度可能很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