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法治学科1月份独立作业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两会”期间,某班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与调研,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我为两会提议案”活动,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循环使用校服、课外培训、居民区附近店铺光电污染的问题填写了建议书。大家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下列想法你赞同的有( ) A.春光:“彰显主人翁意识,属亲社会行为” B. 夏雨:“为了哥们儿义气,必须完成任务” C. 晗秋:“分散了学习精力,纯粹多此一举” D. 冬梅:“寓教于乐很有趣,学习只乐不苦” 2.今年双节期间,有的人通过网络电视观看中秋晚会,有的人通过网络购买出游的机票和动车票,有的人在网上查询旅游攻略,有的人通过网络给亲人朋友发中秋祝福语……,这说明( ) A.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的平台 B.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C.网络的搜索引擎无比强大 D.网络有利有弊,要合理使用 3.“送餐小哥:我没那么着急吃饭,送餐路上请安全第一。如果超时可提前按已送达,或与我联系。辛苦了,谢谢你……”这张外卖订单引起网友纷纷点赞。网友点赞是因为顾客( ) ①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 ②能换位思考,体谅送餐小哥 ③能理解他人,平等对待他人 ④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厌学﹣逃学﹣辍学﹣流浪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这是中学生小蔡走向犯罪的行为轨迹。这给我们的警示是( ) ①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必然走向犯罪 ②要自觉纠正不良行为,抵制不良诱惑 ③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防微杜渐 ④要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自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小军的邻居李老板被生意伙伴借走 2 万元,借时约定半年内归还,并写了借条。半年过去了,李老板的生意伙伴却一直不肯还钱,还不接听李老板的电话。小军给李老板提出了最正规、最权威的解决办法,你认为是( ) A.拨打电话向公证处求助 B.请人去生意伙伴家闹事 C.前往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举报 6.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于2020年9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学习先进人物,中学生应做到( ) A.坚守初心、对党忠诚,清廉自守、克已奉公 B.淡泊名利,在平凡的岗位上苦干,创造实绩 C.遵纪守法,把革命理想信念化为行动的力量 D.自觉践行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保持政治本色 7.2020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国社区考察。志愿者代表、70岁的回族老党员王兰花带领的“王兰花热心小组”志愿者服务队从2005年成立至今,从最初的7名成员发展到现在6万多名。志愿者的行为( ) A.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B.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表现 C.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表现 D.是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表现 8.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我们都是追梦人。只有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这表明( ) A.人们生活稳定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B.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C.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D.人民利益得不到保障,国家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9.2020年被我国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张桂梅,现任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她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现状,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创建了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女生的高中。这启示我们( ) ①时刻关心国家发展,积极承担责任 ②热心公益,奉献社会,帮助他人 ③只要爱岗敬业,就能获得国家荣誉 ④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仼务取得圆满成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经济运行稳步复苏,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 ) ①表明我国科技水平遥遥领先世界其他国家,已成为科技创新强国 ②是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的辉煌,是劳动创造的财富 ③极大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④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1.恩格斯曾指出: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由此判断该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2.对于日本的大化改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日本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B.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进行改革 C.免除农民的赋税 D.国家将土地分给农民并实行土地私有 13.战争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前秦军心涣散——淝水之战后北方混战 B.纣王昏庸无道——牧野之战后夏朝灭亡 C.袁军不习水性——官渡之战中袁绍大败 D.曹军士兵众多——赤壁之战中曹军大胜 14.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 15.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图 16.右图是出土于山西浑源晋墓的战国牛尊。对于牛尊上显示的人类通过控制动物促进农业生产的行为,下列哪一位中国古代思想家是最为反对的 A.孟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墨子 17.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下列有关城市历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是当时国际性都市?????????? B.?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创建了宗教--伊斯兰教 C.?中世纪时巴黎既是商业中心又是贸易中心??????? ???D.?中世纪时期的佛罗伦萨以手工业享誉欧洲 18.那些凝铸在图片中的人和物,仿佛向人们诉说着秦汉时期中原和匈奴之间的那些事。以下表述与图片所反映的史实相印证的是(??? ) ①下图中的遗址见证了秦朝抵御北方匈奴南下侵扰的历史 ②下图中的文物说明了汉朝和匈奴之间永不再战世代友好 ③下图中的人物为击败匈奴夺回河套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 ④下图中的人物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游牧民族和汉族的交流合作更深更广泛,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下列能印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有(??? ) ①黄道婆使松江成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中心 ②女真皇帝金熙宗已“失女真之本态”,“宛然一汉家少年” ③西夏所铸兵器锋利无比,被誉为“天下第一” ④10世纪中期,辽统治地区已呈现出“耕垦千余里”的兴旺景象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能够体现中华民族非凡创造力的是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②《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③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业 ④《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题(共5题,60分) 21、(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县未满18周岁的学生阿斌等三人,因父母工作忙,疏于管教,平时在校不认真学习,常与社会上的闲散青年交往,沉迷网络游戏。为了获得上网的费用,他们在某茶庄附近多次持刀抢劫路过行人。该县人民法院依法分别判处三人有期徒刑2年3个月至6个月不等,缓刑3至1年不等,并处罚金共计2000元。 材料二:张先生在楼栋内将自家装修成了餐厅,开设“私房菜”“一桌餐”,引来顾客不断,可油烟重、楼道挤、垃圾多等问题,却让邻居们苦不堪言。邻居们多次上门反映,可问题迟迟没有解决。20名业主联名将“私房菜馆”的老板告上法庭。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判令张先生在判决生效后30日内停止该房内商业经营活动,恢复其住宅性质。 (1)材料一中阿斌等三人的持刀抢劫行为属于哪种性质的违法行为?请结合材料写出你的判断理由。(4分) (2)为避免材料一中类似案件的发生,请你分别向学校和同龄人提一点建议。(4分) 结合材料二分析小区业主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权的?上述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6分) 22、(11分)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标签和最高的荣耀。“创建不是一些人的事,是 所有人的事”已成了我们绍兴城的写照。阅读八年级学生小徐的三则日记片段,回答问题。 【文明·点赞】今天同桌被评上了本月的校园之星。和同学约好的事情,他总是说到做到,从不耽搁;犯了什么错误,他总是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从不逃避。为他高兴!向他学习!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看,小徐同桌的表现主要体现了哪一价值准则?这一价值准则有何重要意义?(3分) 【文明·助力】作为一名共青团团员,我踊跃参加校团委组织的“清除小广告” “宣传垃圾分类”等活动,发挥青年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志愿者,爸爸走上街 头、走进社区捡拾垃圾、文明劝导、风雨无阻;作为一名医生,妈妈救死扶伤。爸 爸说妈妈对待本职工作全力以赴、精益求精也是在为创文添色彩,邻居说我们是奉献的一家。真自豪!很开心! (2)从服务社会的角度谈谈小徐一家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的做法给你的启示。(4分) 【文明·捍卫】班里有同学在校外被敲诈勒索。小涵同学在暗中观察、了解敲诈团伙的具体情况后,向老师作了反映。派出所接到学校报案,依法对敲诈团伙成员进行了处理。班里同学对小涵的行为纷纷点赞。很勇敢!真机智! (3)当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小涵积极履行了哪一义不容辞的责任?小 涵的做法告诉我们在履行这一责任时要注意什么?(4分) 23、(11分)观制度历程、悟文明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周初形势图 材料二: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采用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朝实施了哪一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管理?(1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历史条件。(4分) (3)材料三体现了宋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哪些措施?(4分) (4)根据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2分) 24、(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是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结果,而集约化经营又与政府的劝农政策密切相关。偏安于江南的南宋朝廷,为了抗衡北方的金朝,增强国力,致力于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及农业技术的提高。 材料二: 根据材料一和图1,指出南宋时期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 阅读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水运发展的表现。(4分) 综合以上信息,分析元朝政府发展水运的意义。(4分) 25.(10分)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让我们来探究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回答相关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汉朝是如何巩固“西域内属”的?(4分) 根据材料二、三,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出现民族交融现象的原因。(4分) (3)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展有何特点?(2分) 八年级社会法治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D C C B C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A D D C B C C C 21、(1)属于犯罪行为。(1分) 因为阿斌等三人多次持刀抢劫的行为符合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多次持刀抢劫路过行人),刑事违法性(违反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性(分别判处三人有期徒刑2年3个月至6个月不等,缓刑3至1年不等,并处罚金共计2000元)。(3分) (2) 学校: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和法治教育。②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③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未成年人。(答出1点即可)(2分) 同龄人:①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②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拒绝不良诱惑。③杜绝不良行为,勇于改过。(答出1点即可)(2分) 方式:诉讼(2分)启示:①认清违法和犯罪的危害,远离违法和犯罪;②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时,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④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答出两点即可)(4分) 22 、(1)诚信。(1分)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②能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2分) (2)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③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4分) (3)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2分)②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2分) 23、(12分)(1)分封制(1分)(2)①国家统一;②百家争鸣提供了多种治国学说。(4分)(3)①杯酒释兵权,解除藩镇割据局面②废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③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答出两点即可)(4分)(4)中央权力越来越大,地方权力越来越小(或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分) 24、1)变化:经济重心的南移。(2分)原因:①北方人口的南迁;②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③南宋政府重视农业生产。(4分)(两点即可) (2)①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与原有运河连通;②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4分) (3)①便利了南粮北运;②有利于有效统治和管理南方地区;③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答出两点即可) (4分) 25、(1)①北征匈奴;②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4分) (2)①战乱使少数民族内迁,迁移使不同民族之间出现频繁的文化交流; ②孝文帝改革,推进民族之间的交融(4分) (3)特点:出现民族大融合。(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