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吴承恩中学11-12学年高一第二次调研试题(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淮安市吴承恩中学11-12学年高一第二次调研试题(全科)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本试卷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A.干瘪(biě) 媲美(pì) 逡巡 (qūn) 肇事(zhào)
B.犄(qí)角 庠序(xiáng) 殷红(yīn) 汗涔涔(cén)
C.孱头(càn) 猿猱 (ráo) 饿莩 (piǎo)  模(mó)样 
D.炽热(zhì) 刊载(zǎi) 伛偻(gōu) 渚清 (zhǔ)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王家岭矿难的救援无疑是成功的,能够在井下生存下来、并且大部分人等到了救援的到来,这确乎可以称为救援的奇迹、生命的奇迹,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B.截至2月10日,丰田已因刹车系统、油门踏板和踏垫问题在全球召回汽车总计约854万辆,丰田公司的召回门事件闹得沸沸腾腾,各种言论甚嚣尘上,甚至惊动了美国国会。
C.城市全景实景地图的功能十分神奇。你可以通过移动鼠标实现360度的旋转,任意造反前后左右等不同方向,设身处地作一番虚拟游览。
D.当前,很多电视节目看中了网络红人的超强人气,邀请他们参加节目,希望拉升收视率,这是无可厚非的。
3.请用两句话将下面文段补写完整,要求语意连贯,富有哲理。(4分)
一个人从亚历山大帝王图书馆买下了一本书。这本书夹着一张纸,纸上写着点铁成金石的秘密。谁要是在黑海边找到了这块小点金石,谁就可以将任何金属点成纯金。纸条上说,这块奇石的外观与其他石头没有区别,只是它摸起来是温的。这个人来到黑海边,开始寻找点铁成金石。海边的石头很多,为了避免重复捡到他摸过的石头,他每捡到一块冰凉的石头就往海里扔,这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过去了,他不气馁,继续捡石头扔石头。有一天,他捡起一块石头,是温的!他随手扔到了海里,因为 。
4.广电总局要求电视台屏蔽“NBA”、“CBA”和“F1”等外文缩略词,引起社会热烈议论,赞同、批
评之声此起彼伏。请表明自己观点,并谈出自己支持或反对的见解。要求有道理的表达,有现
象或事例的列举。(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就:担任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颠:跌倒
C. 且尔言过矣 过:责备
D.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痛恨、讨厌
6.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虎兕出于柙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龟玉毁于椟中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C.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D.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将请罪于君,君不许
7.以下几句话,全都体现孔子治国安邦原则的一组是(3分)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③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④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⑤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⑤⑥ D.③④⑤
8.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求!无乃尔是过与?(3分)
(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3分)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②挂玉:喻昂贵的柴米。
(1)本诗以“忧”贯穿全诗,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 (3分)
答:
(2)作者在首联中运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百忧缠心 (4分)
答:
(3)颈联从什么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 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3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
(1)汩余若将不及兮, 。(《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
(4) ,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5)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
(6)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 。(《蜀道难》)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半坡的声音
肖建新
①没有一种声音,是这样的质朴,缓慢,又伞骨般质地铮铮,带着一种沉淀的、原始的泥味,将一个古老文明最初的口音,从几千年深埋的黄土中缓缓传出。一铲下去,那就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长度。当几千年纵深的黄土一层一层剥落时,一个似曾熟悉的面孔从苍老的尘泥中浮出,所有的黄土在那个瞬间变得高深莫测,仿佛脚下的每一寸黄土都是黄金般珍贵。
②1958年的半坡,随着一声惊呼,位于西安东郊的这片土地,从此不再是一片寂静之地,不再是人们脚下常常踩踏的荒凉之所。任何一片遗落的陶片,都可能带着几千年苍老的印记。人们像潮水一样涌来,半坡的激动和兴奋不分青红皂白,不分白天黑夜,不分男女老少,那是相隔六千年的一次亲人相认。一位懒得梳洗的“祖母”抬起六千年弓着的腰身,泥土般的笑容,花白的苍发,手持陶罐汲水的姿势,这一切,像种子一样,撒在人类黄泥一般古朴的心灵里。
再系上木柄,变成一把粗砺的工具,人们又用它去收割,砍伐,直到木柄断裂,或石质破损而坠于泥土,直至无数年后成为展台上一件苍凉的岁月的物证。这其实是一段漫长而难以知晓的历史,究竟有多少人用过它,用过多少次,砍过多少植物,杀死过多少动物,握它的手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纹理,这都是一些永远也无人知道的秘密。再比如骨器。如果说用较大动物的骨头制作一些简单的工具尚有可能,而要制作骨针、骨锥又是何等之难。骨头是有硬度的,可骨头的硬度是无法穿越许多事物坚硬的质地。实质上,一枚骨针却小心翼翼地穿越了岁月所布下的消亡的密道,它身上所汇聚的智慧,是远远大于那些巨型工具的。
⑤历史一件件从我的眼前闪过。那是六千年前的风雨,在扫荡、冲刷着树林,草地,简陋的房舍。那些雨中赤裸着身体的人们,奋力地扛着一根根木柱,一块块巨石;他们追猎着一个个和他们一样狡捷的猎物,黄土一样的肌肉青铜般闪烁。食物的香气总是在黄昏来临的时候,从圆形的屋顶袅袅升起,孩子们的欢笑声像风一样飘荡在半坡的上空。最让我感到亲切的是那些陶盂,陶碗,陶盘,能耐高温、传热均匀、具有热胀冷缩功能的夹砂陶;还有细颈壶,尖底瓶;还有网纹盆,鱼纹盆,鹿纹盆,人面鱼纹盆等。这些东西仿佛在一位祖母古老的手掌上波动,在岁月苍老的瞬间闪烁。在这些器具上,刻有22种符号,也把我带进了半坡人所创造的神秘的思维空间中。我仿佛看见了他们低头沉思的姿势,他们在盲然中摸索着一根根草绳,黑暗中努力地破解着生命的秘密。
⑥半坡遗址内,有户县的现代农民画,它们像春天一样点缀着古老的半坡。它们对于半坡有另一种意味,那些古老的种子得到了有力的传动,生命有了质的传承。另一个得到传承的是制陶作坊。沿着阶梯式房子的逐渐深入,那种细腻而匀称的泥香扑面而来,没有任何门、墙,整个作坊敞开了心房,柜架上、桌子上是琳琅满目的工艺陶器,一个茶杯大小的深褐色的埙(xūn)正在一个年轻女子的手掌上精雕细刻着,八个孔一一张开,仿佛从古老历史中张开的八只眼睛。我原以为埙一定出自于一位老者之手,因为它的音色是那样的低垂,凄迷,而一个年轻女子怎能将它拨弄得如此沉溺。女子试了试音,我吃了一惊,那一声仿佛就是从遗址的某一处地下洞穴的通道里吟吟而来。而此时,作坊里的音乐轻轻响起仿佛水面上荡起了细细的波纹,继而迷漫到作坊的每一个空间,连那女子手里的埙也塞得满满的:
一条寂静的长河
轻轻地涌出久远的记忆
……
⑦音乐一下子将我繁杂的情感化成了缓缓的流水,一点一点注入到半坡的泥土里,又把作坊里说不清的感动一点一滴地沉在身体的某处。这时,我突然听到了一种低沉的声音,仿佛一位老人在暗处说话,我急忙转过身,大厅里空空荡荡,我才意识到自从走进半坡,那个声音一直藏在我的心底,并产生出一些绕人心肺的回响。
(节选自2007年第6期《青岛文学》,有删改)
11.第②段画线文字叙写人们和相隔六千年的亲人相认的情景,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5分)
答:
12.文章以“声音”开头,又以“声音”结尾,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6分)
答:
13.概括第⑤段的主要内容。简析这段文字在表达主旨上的作用。(6分)
答:
14.第⑥段写半坡遗址内户县的现代农民画和年轻女子的制陶艺术。请探究作者这样写的意图。(6分)
答: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朱德庸 幽默是一种救赎
徐 梅
朱德庸,台湾著名漫画家,江苏太仓人。
今天的朱德庸幽默开朗,有他的地方总是笑声不断。
在1997年至1999年的两三年间,他有一段忙碌得丢失了自己的日子,回想起来,他说那些日子里自己是“病了”。
仿佛怕世人听不见自己的规劝,他索性以更直接的方式来了一声断喝,推出新作《大家都有病》。他从不隐瞒自己从小就患上的自闭症,笑言自己“跟地球人沟通比跟猫沟通困难得多”。
“每次见记者我都要做长时间的心理建设。我在台湾不太参加活动,更不要谈记者会这些。大部分时间呆在家里,偶尔跟我太太出去吃饭,永远只去熟悉的几家,以前曾经试着开发新店,但都觉得失败,最后还是回到经常去吃的几家店。”
更多时候他感谢自闭,“自闭不表示智障,因为自闭,我几乎不去应酬外人,保持很轻松又很清醒的状态,反而会让我耳聪目明,不会被很多外界的东西干扰。”
冷眼观察世界的时候,他觉得那些丧失自身价值观,一味想活给周遭看的人其实病得比他严重得多。“我认为再也没有一个时代比这个时代更充满着疯子,99%的人心里都是有疾病的。”
逼迫着所有动物都变成狮子的时代本身同样病得不轻,“这个时代就是这样荒谬混乱,你只要出门就会遇到麻烦,永远是‘天不从人愿’。但是天不从人愿只限于好事,坏事一定是随人愿的。”
他用画笔描摹世人的病态,那些瘪瘪歪歪,看上去不那么美的人儿像是我们集体无意识的缩影——溺于消费,耽于事功;渴望获得,吝啬给予。
有人说,朱德庸是把严肃藏在玩笑背后的,“一直在为人生这件事不断发言。”
他本人对自己的“发言”态度更为慎重,“幽默是现代人反击无奈人生的最后一击,我们从没有碰到过像现在这个时代这么混乱的时代,幽默于我来说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事,它不单单是我作品的要素,它更是一种救赎。”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德庸以往惯有的辛辣笔锋演进为悲悯荒凉,这主要体现在《什么事都在发生》这样深刻的作品。
B.朱德庸认为现在的社会已形成了单一的价值观,就是人人都做CEO,这样会把每个人都逼成疯子的。
C.朱德庸认为忙碌会使人丢失自己,成功会扭曲人性,这是个充满疯子的时代,于是推出新作《大家都有病》。
D.朱德庸的作品是“把严肃藏在玩笑背后的”,并且他“一直在为人生这件事不断发言。”这表明了他对人生的一种态度。
16.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自闭”对朱德庸的影响。(6分)
答:
17.朱德庸认为“幽默是一种救赎”,从全文看,他要“救赎”什么?(6分)
答:
七.作文(7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只要你不拒绝雪山的冷漠,圣洁的山中雪莲就不拒绝你美好的心愿;只要你不拒绝小草的卑微,希望的田野就不会拒绝你质朴的恋情。有时,不是幸运之神不肯垂青于你,而是在不幸降临到你面前时,你拒绝了重新开始的准备。有时,不是理智的灵光离你太遥远,而是当脆弱的感情在缠绕你时,你拒绝了用清醒的头脑去面对真实。
请以“只要你不拒绝”为题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第二次调研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4.(5分)【参考示例一】支持。外文缩略词并不具有普及性,未接受过外文教育的国人,尤其是老年人并不了解“NBA”“F1”等代表什么意思。
【参考示例二】支持。可以借此校正不良的语言表达习惯,维护母语的纯洁性。社会上,许多人语言表达参杂外语,非中非西,不利于交流和汉语良性发展。俄罗斯就有类似举措在媒体上屏蔽外语。
【参考示例五】反对。这是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霸王规定,体现不出公平。为何不屏蔽掉“CCTV”?
(明确态度,1分;道理表达,2分;事例或现象,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C(过:犯错)
6.C(A介词 从;B介词 在;C引进对象 不译;被 介词;D对、向 介词)
7.D
8.翻译
(1)冉有!恐怕该责备你了?
(2)我听说诸侯大夫一类人,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3)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
(3)(3分)【答案】(1)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树上集聚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景。(2分)(2)这些景物凄冷萧条,传达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1)恐年岁之不吾与 (2)无边落木萧萧下
(3)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4) 千呼万唤始出来
(5)蓝田日暖玉生烟 (6)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23分)
14.将古代和现代的“半坡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形象地诠释半坡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光大(说明半坡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用以象征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永不枯竭。(每层2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15.B(文中并非说人人都被逼成疯子,而只是除了狮子外的其他“动物”。)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第Ⅰ卷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69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23题,每题3分,共69分)
1.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
A.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也一定不断地改变
B.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可以不变
C.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一定不断地改变
D.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也可以不变
2.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物体加速度数值、速度数值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3.炮弹从炮口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
如图所示.把这个速度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其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A.          B.
C.          D.
4.对于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两个分运动的速度
B.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分运动的速度
C.合运动的方向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
D.由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就可以确定合速度的方向
5.关于互成角度(不为零度和180°)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直线运动     B.一定是曲线运动
C.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D.以上答案都不对
6.某人以一定速率垂直河岸向对岸游去,当水流运动是匀速时,他所游过的路程、过河所用的时间与水速的关系是:
  A.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长    B.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短
C.水速大时,路程长,时间不变    D.路程、时间与水速无关
7.在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相隔1s落下物体A和B,不计空气阻力,在落地前,A物体将:
  A.在B物体之前    B.在B物体之后
C.在B物体正下方     D.在B物体前下方
8.对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只将其抛出点的高度增加一倍,则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也增加一倍
B.若只将其抛出点的高度增加一倍,则它的水平位移也增加一倍
C.若只将其初速度增加一倍,则其水平位移也增加一倍
D.若只将其初速度增加一倍,则其在空中运动时间也增加一倍
9.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
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C.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D.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10.从离地面高为h处,以水平速度抛出一物体,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与竖直方向所成的夹角为,取下列四组h和的值时,能使角最大的一组数据是:
A. B.
C. D.
11.如图所示,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
金属片把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球被松开而自由下落,、
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则:
A.球先落地 B.球先落地
C.两球同时落地 D.两球落地先后由小锤打击力的大小而定
12.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其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线速度方向相同       B.与线速度方向相反
C.指向圆心           D.背离圆心
13.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力,受力分析时要分析
B.向心力可以是多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其中一个力或一个力的分力
C.对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D.向心力的效果是改变质点的线速度大小
14.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线速度不变的运动 B.是角速度不变的运动
C.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D.是位移不变的运动
15.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轮A和B同轴,A、B、C分别是三个轮边缘的质点,且RA=RC=2RB,则三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C等于:
A.4:2:1    B.2:1:2 C.1:2:4    D.4:1:4
16.中国第三次北极考察队乘坐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于2008年7月11日从上海启程,在开往北极过程中“雪龙”号随地球自转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向心加速度越来越小 B.角速度越来越小
C.线速度越来越大 D.到达北极点时向心力最大
17.火车轨道在转弯处外轨高于内轨,火车速度由高度差和转弯半径确定。若在某转弯处设计行驶速度为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当以v的速度通过此弯路时,火车重力与轨道面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②当以v的速度通过此弯路时,火车重力、轨道面支持力和外轨对轮缘弹力合力提供向心力
③当速度大于v时,轮缘挤压外轨
④当速度小于v时,轮缘挤压外轨
A. ②③ B.①④ C.①③ D. ②④
18.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要修建的外高内低,即当车向右拐弯时,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应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设拐弯路段是外半径为R的圆弧,要使车速为v 时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零,θ应满足:
A.sinθ=v2/gR B.tanθ= v2/gR C.sin2θ= v2/gR D.tan2θ= v2/gR
19.如图所示,汽车以速度v安全通过一弧形的拱桥顶端时,关于汽车受力的说法中正确:
A.汽车的向心力就是它所受的重力
B.汽车的向心力是它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圆心
C.汽车受重力、支持力、牵引力、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0.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筒,绕竖直中心轴OO′旋转,小物块a靠在圆筒的内壁上,它与圆筒内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要使a不下落,则圆筒转动的角速度ω至少为:
A.   B.   C.   D.
21.如图所示,固定的锥形漏斗内壁是光滑的,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B,在各自不同的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压力
22.几个同学交流对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离心现象的认识。甲说,“洗衣机甩干衣服的道理就是利用了水在高速旋转时会做离心运动。” 乙说,“铁轨在弯道处内侧铺得比外侧高,原来就是要防止火车做离心运动。”丙说,“我们坐公共汽车在急速转弯时,要是受到的向心力不够也会挤压车厢。” 丁说,“我在游乐园里玩的“飞椅”转得越快,就会离转轴越远,这也是利用了离心现象。”他们中间有一个同学说法有误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3.小球质量为m,用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挂在O点,在O点的正下方L/2处有一钉子P,把细线沿水平方向拉直,如图所示,无初速度地释放小球,当细线碰到钉子的瞬间,设线没有断裂,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
B.小球的瞬时速度突然增大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D.小球对悬线的拉力突然增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1分)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本大题2小题,其中24小题4分,25小题6分,共10分).
24.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
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
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
表面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并将该木板竖直放置.使小
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
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糟口平移距离x,
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
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
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
C.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cm,A、B间距离
y1=4.78cm,B、C间距离y2=14.58cm.(g取 m/s2)
(1)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得小球初速度为
____ 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小球初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__m/s.
25.在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已知绳子长度为L ,绳子转动过程中与竖
直方向的夹角为θ ,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an= , 周期T= , 线速度大小V= .
三.计算或论述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本大题3小题,其中26小题6分,27小题7分,28小题8分,共21分).
26.质量为2.0X103kg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轮胎与路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8X104N。汽车经过半径为40m的弯路时,如果车速达到72km/h,这辆车会不会发生侧滑?
27.一位质量m=60kg的滑雪运动员从高h=10m的斜坡自由下滑。如果运动员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40N,斜坡的倾角θ=300,运动员滑至坡底的过程中,所受的几个力所做的功各是多少?这些力所做的总功是多少?(g=10m/s2)
28. 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0的斜面顶端将一小球以V0=10m/s水平抛出,刚好落到斜面的低端。(不计阻力,sin370=0.6,cos370=0.8,g=10m/s2)
求:(1)斜面的长度?
(2)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离斜面最远所经历的时间?
(3)小球离斜面的最大距离?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v
O
O′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第Ⅰ卷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69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1.为了使江苏的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目前我省某些城市对没有申领到“绿色”通行证的高污染车实行限行。高污染车排出的尾气中所含的污染物除碳氢化合物、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外,还主要含有: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水蒸气 D.氮气
2.“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盐类 D.糖类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氯化钙的化学式 CaCl B.HCl分子的电子式
C.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 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4.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5.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D
B.非金属性:A>C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C[
D.单质B常温下能溶于浓硝酸
6.下列物质中,只有共价键的是:
A.NaCl B.HCl C.NaOH D. KCl
7.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11H和12H B.CH3COOH和CH3OCH3
C.O2和O3 D.H2O和H2O2
8.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组成原电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X>Z>Y C.Y>X>Z D.Y>Z>X
9.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N2 + 3 H2 2 NH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大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C.增大N2浓度可以使H2转化率达到100℅
D.增大N2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10.在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氯气与氢气的反应 B.氯气与甲烷的反应
C.甲烷的分解反应 D.次氯酸的分解反应
11.下列有机物中,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是:
A.乙烷 B.乙炔   C.乙烯    D.乙醇
12.16g某一元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5.6L氢气.该物质可能是:
A.C4H9OH     B.C2H5OH    C.C3H7OH    D.CH3OH
13.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大型油田。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 B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 D 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
14.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分子的是:
A.二氯甲烷(CH2Cl2) B.分子组成为C2H6O的有机物
C.分子组成为C4H10的有机物 D.碘水
15.制取较纯的一氯乙烷,用下列哪种方法最好:
A.乙烷和氯气取代 B.乙烯和氢气加成,再用氯气取代
C.乙烯和氯化氢加成 D.乙烯和氯气加成
16.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苯 B.氯化铁 C.乙烷 D.乙烯
17.下列各组混合物中,不能混溶的是:
A.汽油和煤油 B.苯和水 C.酒精和水 D.植物油和乙醇
18.下列关于苯分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各原子均位于同一平面上,6个碳原子彼此连接成为一个平面正六边的结构
B.苯环中含有3个C-C单键,3个C=C双键
C.苯环中碳碳键是一种介于C-C和C=C之间独特的键
D.苯的分子式为C6H6
19.区别下列有关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溴水区别甲烷和乙烯
B.用碳酸钠溶液区别乙酸和乙酸乙酯
C.用金属钠区别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
D.用氢氧化钠溶液区别乙醇溶液和葡萄糖溶液
20.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油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C.天然油脂的主要成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D.工业上可以用油脂制造肥皂和油漆等化工产品
21.在试管中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1mL,然后滴入2%的硫酸铜溶液2-3滴,稍加振荡,加入某病人的尿液,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沸腾,出现砖红色沉淀.该实验现象证明了该人尿液中含有的物质是:
A.尿酸 B.葡萄糖 C.蛋白质 D.氯化钠
22.在蛋白质溶液中先加入下列物质或进行下列操作后,再加入蒸馏水,其中一种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不同的是:
A.加甲醛溶液 B.加稀硫酸 C.加热煮沸 D.加饱和硫酸铵溶液
23.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 B.蚕丝 C.石灰石 D.纤维素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1分)
二.填空题(共31分)
24.(12分)写出实现下列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乙烯 乙醇 乙醛 乙酸 乙酸乙酯




25.(15分)右图为乙酸乙酯制备实验装置,在左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充分摇匀。在右试管中加入5mL饱和Na2CO3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左试管小火加热3~5min后,改用大火加热,当观察到右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1)加入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饱和Na2CO3的作用是: ; ; 。
(3)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正确加入顺序为 。
(4)分离右试管中所得乙酸乙酯和Na2CO3溶液的操作为(只填名称) ,所需主要仪器为 。
(5)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 ,有 气味。
(6) 右试管中的导管没有插入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
26.(4分)(1)CH3CH2OH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烷烃CXH10中X= 。
(2)某有机物的蒸气与相同状况下同体积氢气的质量比是30,其分子中碳、氢的质量分数分别是40%、6.6%,其余为氧.则该有机物分子式为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第Ⅰ卷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A.社会性 B.群众性 C.阶级性 D.广泛性
2.2009年6月2日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颁布,我国坚持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公正司法,确保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这体现了:
A.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B.人民民主具有阶级性
C.在我国,民主与专政是统一的 D.我国的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3.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是大庆市干部任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该市选用干部通过媒体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审一审","评一评",这种制度:
A.保障了公民的选举权 B.保障了公民的监督权
C.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D.保障了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是:
A.有序的政治参与 B.拥护党的领导
C.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D.提高政治素养
5.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深圳经济特区制定的《深圳市近期改革纲要》提出,条件成熟时,该市将进行市长差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点在于:
①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②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③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④促进候选人与选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在省人大常委会制定有关法律,法规过程中,公开征集各界意见,这主要是公民通过_______参与国家事物管理。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社会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7.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下列有关村民自治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①村民可以直接投票选举村干部 ②村民自制章程和村规民约只要对村民有利就行 ③村委会主任由乡镇政府任命 ④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都是村民自治的重要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政府不断创新形式和方法,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更多的渠道,下列属于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的是:
①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②舆论监督制度 ③专家咨询制度 ④社会听证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有毒奶粉、有毒鸡蛋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以后,相关部门对食品市场进行了整顿,采取措施严厉打击食品市场的不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这里政府履行的职能主要是: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
10.下列事件你认为必须找政府解决的是:
①某市市中心道路严重塌陷 ②某企业迟迟不能作出投资决策 ③某一股票价格不断下跌,引起持股股民不满 ④某制药公司制售有害注射液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11.2009年,山东省改造了经济薄弱地区300所乡镇卫生院;解决了300多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帮助48.9万反乡农民工基本实现就业。如果将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写一篇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标题是:
A.为民服务,积极造福群众 B.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社会
C.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D.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①公民行使监督权受到法律保护
②对国家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不服必须通过申诉、诉讼的方式进行纠正
③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坚持诚实守信
④司法监督作为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有利于政府提高执法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我国每年3月都召开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两会”已广为公众所关注,期待两会解决的问题也更广泛。据此回答13-18题。
13.公众关注“两会”说明:
A.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的根本政治制度
C.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不断增强
D.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14.全国人大代表就人们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纷纷提出议案。这体现了全国人大代表:
A.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B.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C.是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 D.拥有决定权和监督权
15.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一事实说明:
A.全国人大具有最高监督权 B.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C.人大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D.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6.我国“两会”联袂召开便于:
A.人大和政协共同决定国家大事
B.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
C.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人大和人民政协的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
D.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17.“两会”都是:
A.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 B.实施国家职能的机构
C.由选民选举产生的 D.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18.“两会”的性质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
A.人大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政协是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B.人大有决定权没有监督权,政协则相反
C.人大实行代议制,政协实行民主监督制
D.人大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政协则只是代表各民主党派
19.2010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56年的历程,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这一制度: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②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保障了人民在国家机关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20.目前我国有1万多所少数民族中小学开展民、汉“双语”教学,共使用21种民族语言,每年编译出版各类少数民族文字教材3500多种,计1亿多册。这表明:  
①国家保障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 ②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已经消除 ③使用本民族语言是民族平等的重要内容 ④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是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真实参照。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根本原因在于:
A.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已经消失 B.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C.我国各民族已实现了共同繁荣 D.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实现平等
22.《南方日报》曾经报道:某市一个神庙后门短短几十米的街道,竟然有十几个算命摊。这些算命摊为了招揽顾客,有的打出“××相学学会”的招牌,有的则号称“×教××分会”。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①这种现象危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属于社会公害  
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们中有的是封建迷信活动,有的是正常的宗教活动  
③这是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最好体现  
④这些都是封建迷信活动,应该依法惩处,加以取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3.对于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们要认真宣传贯彻,支持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引导广大信教群众警惕和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之所以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 
①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 ②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③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④限制正常的宗教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据此回答24~25题。
24.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 
①独立权 ②平等权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⑤人权 ⑥生存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③④⑤⑤ D.②③④⑥
25.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①气候 ②人口 ③人权 ④政权 ⑤主权 ⑥领土
A.①②③ B.②④⑤⑥ C.③⑤ D.④⑤⑥
26.2009年6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874号决议,对朝鲜5月25日进行核试验表示“强烈的谴责”,并要求朝鲜今后不再进行核试验或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任何发射。这表明:
A.联合国是成员国最多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是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
C.主权国家在国际法上地位一律平等 D.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是联合国的宗旨
27.2009年9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指出:“中国越是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就越大,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也越大。”这是因为:
A.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B.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D.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28.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了里氏7.3级大地震,地震中我国8名维和警察不幸遇难。1990年以来,我国先后参加了18次国际维和行动,我国积极参与包括海地在内的国际维和活动表明:
A.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正在日益提升 B.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C.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立场 D.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29.世界各国之所以能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这主要是由:
A.国际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决定的
B.各个国家对外政策的灵活性所决定的
C.各个国家自己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
D.交往双方政府的态度所决定的
30.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强弱,不仅决定了国家的工农业生产能力和对外贸易,影响着国民的教育程度和基本素质,而且直接制约着国家的军事力量的发展水平与规模,制约着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这主要说明:
A.经济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B.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发展是各国的首要任务
C.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是各国竞争的重点
D.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强弱是国家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决定因素
二.判断题(对下列观点进行判断,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 )
32.公民的监督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 )
33.在我国,实行的普遍的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相结合的制度。 ( )
34.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 )
35.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在朝党与在野党的关系。 ( )
36.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 )
37.科学执政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 )
38.我国民族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 ( )
39.中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 )
40.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2个小题,每个小题9分,共计18分。)
41.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上午7点49分发生7.1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发出了全国动员令,提出了“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人民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全面和进一步部署全国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号召,全党和全国军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以实际行动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
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在当前抗震救灾的斗争中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2.从当今世界来看,民族主义抬头,民族分裂势力猖獗,民族矛盾时有发生。从20世纪的波黑内战到今日的巴以冲突。各民族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在我国处理民族关系时,要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
①我国在解决民族问题上实行什么制度 (1分)
②为什么采用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8分)
四.综合探究题(12分)
43.某市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面临着以下问题:
◆房价上涨比较快,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房屋严重供不应求;
◆10%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是10%最低收入家庭的30倍;
◆某些政府公职人员失职渎职,“官煤勾结”,煤矿事故频繁发生;
◆多家化工企业严重污染环境,市民怨声载道;
◆刑事发案数居高不下,社会秩序不稳定。
该市政府坚持“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针对上述问题在网上公开征集市民建议,开展“市民论坛”活动,问计于民。
(1)该市政府问计于民的做法,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6分)
(2)假如你被选为该市“市民论坛”代表,请就该市所面临的问题向政府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6分)
淮安市吴承恩中学高一第二次调研
政治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A D A C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A B B D A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A A B D C A C A
2. 判断题(对下列观点进行判断,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B B B B B B A B B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2个小题,每个小题9分,共计18分。)
41.略
(2)合理化建议:(6分)(结合材料五个方面言之有理,答出五点,就给6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第Ⅰ卷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35 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
C.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D.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2.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高茎与绿色豆荚 B.羊的黑毛与兔的白毛
C.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D.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
3.基因w*w^w.k&s#5@u.c~o*m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F2出现性状分离 B. F2性状的分离比为3﹕1
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D.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4.下列关于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网
A.F2中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 : 3 : 3 : 1
B. F2中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 : 1 : 1 : 1
C.F1中只有一种表现型
D. F1表现的性状为双显性性状
5.欲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杂交 B.观察 C.测交 D.自交
6.番茄茎的有毛和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有毛植株经自花传粉后,后代中出现了无毛植株。无毛植株在后代中的比例应该接近:
A.1/2 B.1/3 C.1/4 D.1/8
7.四分体时期常会发生互换,w*w^w.k&s#5@u.c~o*m下列哪个图可正确表示交叉互换?
8.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A与b B.Y与y C. E与E D.f与f
9.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
A.DNA分子的复制 B.着丝点的分裂
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D.出现四分体
10.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
11.右图表示某生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B.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有4个染色单体
D.该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12.下列是某种雄性动物睾丸内正在分裂的四个细胞示意图,其中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13.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中,不可能表示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是:
14.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无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B.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学科
15.由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的生物体为:
A.六倍体 B.三倍体 C.二倍体 D.单倍体
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A.缺失 B.倒位 C.重组 D.易位
17.下列与多倍体形成有关的是: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
C.个别染色体增加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8.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纯合的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2中出现绿色圆粒豌豆的概率
是:
A.1/4 B.3/4 C.1/16 D.3/16
19.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20.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遗传病,致病基因很可能在:
A.常染色体上 B.Y染色体上 C.X染色体上 D.线粒体中
2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B.DNA是遗传物质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蛋白质和DNA是遗传物质
22.在人类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中,科学家以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在此实验中,用35S、32P分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A.DNA、蛋白质 B.蛋白质、蛋白质 C.DNA、DNA D.蛋白质、DNA
23.噬菌体在细菌内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需要:
A.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B.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 D.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
24.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C.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25.已知某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A有4 000个,碱基C有5 000个,则在其互补链中碱基G和碱基T的个数分别是:
A.4 000、4 000 B.5 000、5 000 C.4 000、5 000 D.5 000、4 000
26.分析一双链DNA分子时,发现30%的脱氧核苷酸含有胸腺嘧啶,由此可知,胞嘧啶含量占总数的:
A.20% B.30% C.40% D.70%
27.下图中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的是:
28.一个男孩患红绿色盲,但其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视觉都正常,则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A.祖父 B.外祖母 C.外祖父 D.祖母
29.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
30.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D.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段
31.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A.330 B.660 C.990 D.1320
32.tRNA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现象可出现在真核细胞的:
A.细胞核中 B.核糖体上 C.核膜上 D.核孔处
33.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依次为:
A.33 11 B.36 12 C.12 36 D.11 36
34.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原料、场所及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依次分别为:
①脱氧核苷酸 ②核糖核苷酸 ③氨基酸 ④细胞核 ⑤细胞膜 ⑥核糖体
⑦A与T配对、G与C配对 ⑧A与U配对、T与A配对、G与C配对 ⑨A与U配对、G与C
配对
A.①②③、④④⑥、⑦⑧⑨ B.②①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③②①、④⑤⑥、⑦⑨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35.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如下表
则右图所示的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A.赖氨酸 B.丙氨酸
C.半胱氨酸 D.苏氨酸
第Ⅱ卷(非选择题 3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6分)下面是某个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右面的曲线图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分析回答:
(1)该动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 条。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图是 。
(2) 图C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
(3)在曲线图中,a~b段DNA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在A、B、C三图中,与b~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 。
(4) 如果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该动物可产生的配子类型有__________种。
37.(6分)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该病是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的 性遗传病。
(2)Ⅰ3的基因型是 ,Ⅱ5的基因型是 。
(3)若Ⅱ6与Ⅱ7再生一个正常小孩,其患病的概率为 ;若Ⅱ9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性携带者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
38.(6分)下图是DNA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横线上填名称,[ ]中填标号)
(1)图中③的名称是________;⑤表示__________。
(2)图中表示DNA基本组成单位的是[ ] 。
(3)⑦的各组成成分与RNA比较,一定相同的物质的标号是[ ]。
(4)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的组成成分在图中的标号是[ ]。
(5)DNA形成③连接必须遵循
39.(6分)果蝇的眼色有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只红眼果蝇交配,F1表现型如下图所示。分析回答:
(1)果蝇眼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定律。
(2)若右上图为亲本红眼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图,请在上图中相应的染色体上,标注果蝇有关眼色的基因。
(3)F1中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F1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
(4)若F1代雌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白眼果蝇占________。
40.(6分)概念图是一种能够比较直观体现概念之间关系的图示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与“生物的遗传物质”相关的概念:
填写有关内容: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填空题)和第Ⅱ卷(解答题)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填空题 共70分)
一.填空题:本题14题,每题5分,共7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某商场有四类食品,其中粮食类、植物油类、动物性食品类及果蔬类分别有40种、10种、30种、20种,现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则抽取的植物油类与果蔬类食品种数之和是 .
2.不等式的解集是
3.在中,,则的大小为
4.等差数列中,,,那么 .
5.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中,依次成等比数列,则此公比等于 .
6.运行右面的程序,输出的值为
7.已知x,y之间的一组数据:
x 0 1 2 3
y 1 3 5 7
则x与y组成的线性回归方程必过点
8.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
的最大值为
9.如果且,则的最小值是
10.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则通项 .
11.若样本的方差为6,则样本的方差为 .
12.在中,若成等比数列且,则=
13.已知数列对于任意,有,若,则
14.已知△三边长均为整数且.如果,则这样的三角形共
有 个.(用表示)
第Ⅱ卷(解答题 共90分)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90分。
15.(本小题14分)设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M,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N.求:(1)集合M,N;(2)集合,
16.(本小题14分)已知,是第二象限角,且,求
17.(本小题15分)从某校参加高一年级基础知识数学测试的450名同学中,随机抽取若干名同学,将他们的成绩制成如下频率分布表.
(1)根据表中已知数据,填写在处的数值分别为 , , ;
(2)补全在区间[90,160]上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3)请你估计该校成绩不低于130分的同学人数.
18.(本小题15分)已知的周长为,且
(1)、求边的长;(2)、若的面积为,求角的度数
19. (本小题16分)如图,公园有一块边长为2的等边△ABC的边角地,现修成草坪,图中DE把草坪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D在AB上,E在AC上.
(1)设,,求用表示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DE是灌溉水管,为节约成本,希望它最短,DE
的位置应在哪里?请说明理由.
20.(本题满分16分)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为等比数列,
且.
⑴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⑵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A)答案:
16、解:∵sinα=,α为第二象限角,
∴cosα==
∴tanα=
∴tanβ=tan(α+β-α)=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14分
19、解:(1)在△ADE中,
,①……………2分
又.②……………4分
②代入①得), ∴……………8分
(2)如果DE是水管≥,……………12分
当且仅当=,即=时“=”成立,………………13分
⑵∵,

两式相减得: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s←0
I←1
While S<18
S←S+I
I←I+1
End While
Print I
第6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第Ⅰ卷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85分)
第一部分:听力部分(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will go to Australia quite soon .
B. The woman probably likes Lincoln Park very much .
C. The woman often sees Lincoln Park in person .
2. What did the woman do
A. She went to pick up her kids .
B. She went to buy some presents .
C. She went to a Christmas party .
3. Where did the woman spend her winter vacation
A. Paris . B. California . C. London
4.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omorrow
A. Go on a picnic . B . Go to the cinema . C. Go to visit Tom
5. How much will the woman pay
A.$67 B. $105 C. $115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at will the man do after he returns from New York
A. Work at his father’s store . B. Go camping .
B. Work as a typist .
7. What will the woman do in the morning during the camp
A.Go swimming . B. Go boating and fishing . C. Tell stories .
8.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often goes camping in summer .
B. The man can’t go camping this summer .
C. The man has never worked before .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y won’t the woman have supper with the man
A. Because she doesn’t want to have supper with him .
B. Because she wants to have supper with her grandma .
C. Because she has to pick up her grandma .
10. When does the movie start
A. At 6:30 pm . B. At 6:45 pm . C. At 7:00 pm
11.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will go to the cinema without having supper .
B. The woman likes watching movies very much .
The man has never been to the cinema before .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 Where is the man’s school
A. In a big city . B. In a small town . c. In a small village .
13. What will the man do after closing the school
A. Find a job in a training center .
B. Borrow some money from others .
C. Go traveling for a while .
14.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s father would rather him work in a big city .
B. The man’s family doesn’t want him to give up his school .
C. The woman doesn’t think the man is hard-working .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party
A. Surprising . B. Wonderful . C. Boring .
16. How will the man go back after the party
A. By car . B. By taxi . C. By bus .
17.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lives near his work place .
B. The woman has never seen the new manager before .
C. The man is not good at driving .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ext
A. Television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lives .
B. Nowadays some children spend too much time in front of the TV sets .
C. Many parents never let their children watch TV at home .
19. What’s the third reason mentioned by the speaker
A. Watching TV harms children’s eyesight .
B. Watching too much TV affects children’s studies .
C. Watching TV reduces the time that children spend talking with their families .
20. What does the speaker suggest parents do
A. Let their children watch TV for no more than two hours a day .
B. Keep an eye on what their children are watching .
C. Never let their children watch TV on weekdays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The average price of commercial houses in our city has reduced by _____ 30 percent ,so we can buy one at _____ low price .
A. the; the B. the; / C. /; a D. /; the
22. The doctor recommended I _____ here ______ the sunshine before I started for home .
A. came… to B. come … for C. would … with D. will come … in
23. She was so lost in her own thought that she was not _____ the coming danger .
A. careful about B. interested in C. concerned with D. aware of
24. The number of deaths from heart disease will be reduced greatly if people _____ to eat more fruit and vegetables.
A. persuade B. will persuade C. be persuaded D. are persuaded
25. If it is quite ____ to you , I will visit you next Tuesday .
A. convenient B. fair C. easy fortable
26 .I’ m not used ____ like this .
A. being treated B. treated C. be treated D. to being treated
27.He left the place , _____ never ______ back again.
A. determined ; to come B. being determined ; to come
C. determined ; coming D. determining ; coming
28.The visit of the police was _________ the lost child .
A. connected with B. joined with
C. connecting with D. joined to
29. The newly published book , which refers ____ basic English grammar , is ____ only for beginners .
A. as ; meant B. for ; intended C. to ; planned D. to ; intended
30. They have decided to show the children around the small town because the brightly colored houses there appeal _____ children .
A. to B. for C. against D. with
31. ------Did you get a ticket
-------No. I______, but there wasn’t any left.
A. had to B. attempted to C. decided to D .managed to
32. Every four years athlete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_____the Olympic Games .
A. join B. attend C. take part in D. sit for
33. I thought you ____ like something to read, so I have brought you some books.
A. may B. might C could D. must
34. We must keep our room clean. Dirt and disease go _____, you know.
A. from time to time B. hand in hand C. step by step D. one after another
35. The stadium was named ____ the club’s first chairman , who had high fame .
A. in case of B. in honor of C. in search of D. in place of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One day a wealthy family went on a trip to the countryside. The father wanted to 36 his son how 37 people live, 38 they spent a day and a night in the farm of a very poor 39 .When they got back from their trip the father asked his son, “My dear son, how was the 40 ” “very 41 , Dad!” answered the boy. “Did you see how poor people live ” the father asked. “Yeah!” answered the son. “And what did you learn ” asked the father. The son answered, “I saw that we have a dog at home, and they have four. We have a 42 that reaches to the middle of the garden and they have a stream that has no 43 . We have imported lamps(进口灯具) in the garden and they have the 44 . Our patio(天井) reaches to the front yard, 45 they have a whole horizon(旷野).” When the little boy was 46 , his father was speechless.
His son 47 , “Thanks Dad 48 showing me how 49 we are!” Isn’t it true that it all depends 50 the 51 you look at things If you have love, friends, humor and a positive attitude(乐观的态度) 52 life you’ve got everything! You can’t buy 53 of these things, 54 still you can have all the material possessions(财富) you can imagine, provisions(储备) for the future, etc. But if you are poor of spirit, you have nothing! Attitude is 55 ! Make a decision to have a good, positive and productive attitude every day!
36.A.show B. give C. send D. tell
37.A.happy B. sorrow C. rich D. poor
38.A.thus B. so C. therefore D. when
39.A.house B. home C. family D. room
40.A.journey B. trip C. stay D. travel
41.A.bad B. good C. well D. badly
42.A.river B. lake C. canal(运河/沟渠) D. pool
43.A.endless B. ending C. end D. ended
44.A.sun B. stars C. planet D. electricity light
45.A.yet B. however C. so D. though
46.A.finished B. finishing C. completed D. completing
47.A.adding B. added C. saying D. said
48.A.for B. of C. with D. about
49.A.poor B. rich C. glad D. happy
50.A.in B. on C. for D. about
51.A.method B. manners C. way D. means
52.A.of B. for C. towards D. at
53.A.nothing B. any C. some D. everything
54.A.then B. but C. though D. so
55.A.anything B. nothing C. everything D. something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每题所给的A, B, C, 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途黑。
A
56. The actress bought a house in the centre of the city because _______.
A. she liked to live in the busiest place
B. she didn’t like to live in the country
C. her home was far away from where she worked
D. she didn’t want to go back to her hometown any longer
57. In order to make the painter work better for her, the actress ________.
A. gave him two tickets for her show B. sang and danced for him for hours
C. paid him 3 pounds D. decided to pay him 15 shillings an hour
58. The actress got the painter’s bill ______.
A. to ask for the money of his painting work
B. to ask to pay for his watching her show
C. in which he showed his thanks for the tickets
D. in which he expressed his dissatisfaction
59. It can be learned from the text that one pound is __________ shillings.
A. 10 B. 12 C. 20 D. 15
60. What kind of man was the painter
A. He was a careful man. B. He was a poor man.
C. He was not friendly to others. D. He knew little about music and dances.
B
In the United States, when one becomes rich, he wants people to know it. And even if he does not become very rich, he wants people to think that he is. That is what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is about, It is the story of someone who tried to look as rich as his neighbours.
The expression was first used in 1913 by a young American called Arthur Momand. He told this story about himself. He began earning $ 125 a week at the age of 23. That was a lot of money in those days. He got married and moved with his wife to a very wealthy neighbourhood outside New York City. When he saw that rich people rode horses, Momand went horseback riding every day. When he saw that rich people had servants. Momand and his wife also hired a servant and gave big parties for their new neighbours.
It was like a race, but one could never finish this race because one was always trying to keep up. The race ended for Momand and his wife when they could no longer pay for their new way of life. They moved back to an apartment(公寓房间) in New York City.
Momand looked around him and noticed that many people do things just to keep up with rich life--style of their neighbours. He saw the funny side of it and started to write a series (系列) of short stories, He called it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because ‘Jones’ is a very common name in the United States.’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came to mean keeping up with rich lifestyle of the people around you. Momand’s series appeared in different newspapers across the country for over 28 years.
People never seem to get tired of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And there are ‘Jonses’ in every city of the world. But one must get tired of trying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because no matter what one does, Mr. Jones always seems to be ahead.
61. Some people want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because they ______.
A. want to be as rich as their neighbours
B. want others to know or to think that they are rich
C. don’t want others to know they are rich
D. want to be happy
62.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story that rich people like to ________.
A. live outside New York City B. live in New York City
C. live in apartments D. have many neighbours
63. The underlined word neighbourhood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means ________.
A. a person who lives near another B. people living in an area
C. an area near the place referred to D. an area in another town or city
64.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it is ________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A. correct B. interesting C. impossible D. good
C
·Basic Study Manual Hardcover: $ 37.50
Future success depends on the ability to learn. Here are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most often asked by parents, teachers, business trainers and by students themselves. Read this book and learn:
◎ What the three barriers to study are - and what to do about them
◎ What to do if you get tired of a subject you are studying
◎ Twenty-six simple drills to help you learn how to study easily, rapidly and with full understanding
◎ Buy and read the Basic Study Manual and use it to improve your ability to study.
· How to Use a Dictionary Picture Book for Children Hardcover: $34.90
In spite of billions of dollars spent on “educational research,” children are not taught the most basic skills of learning, even the most basic of these: how to use a dictionary. In fact, a search of educational books for children found not one that told them how to use a dictionary -or that one should. Written for children 8 to 12-year old, this fully illustrated book will teach your child:
◎ How to find words in a dictionary
◎ The different ways that words are used
◎ What the different marks and symbols that are used in a dictionary mean
◎ How to use a dictionary to correctly pronounce words
Includes a section for parents and teachers showing you how to use this book with children. Buy this book and give it to your children to unlock their education. What’s more, you’ll just pay 50% for it before May 1, 2009.
65. Some of the four books were illustrated in order to _________.
A. help readers understand the book B. persuade readers to buy them
C. reduce the cost of the books D. make the books suitable to different readers
66.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meant to __________.
A. introduce the four books to readers B. help children to learn English
C. enrich students knowledge about nature D. sell the four books to readers
D
British men are encouraged to cry
There are certain things British men like to believe about themselves. The first is that one day they will again win the World Cup. They also believe they do not cry.
Over the centuries, Britons are believed to have a "stiff upper lip". But is this true
Yes, it is. A recent study arranged by Kleenex on how the British express their emotions (感情) shows that 95 percent of them still contain their emotions.
Moreover, while 72 percent think this is unhealthy, 19 percent can't remember the last time they "let it out". As a result, Kleenex is carrying out the "Let It Out" campaign (运动) that encourages the British to grab a tissue and have a good cry.
These days, however, the male Briton's attitude toward crying is changing. Though the majority still struggles to open up emotionally, a 2004 study by Oxford's Social Issues Research Center found that 77 percent of British men considered crying in public increasingly acceptable. Half of London males admitted crying in front of their mothers. Scotsmen are the least emotional, although they are the most likely to cry at weddings.
Peter Marsh, director of the center, said: "Crying can now indicate sensitivity rather than weakness. Like with David Beckham, crying because you're dropping off your boy at nursery isn't seen as weak."
Winston Churchill was said to be a frequent crier, shedding tears at seeing a survivor in an air raid shelter, and when he saw his wife after a long absence.
Psychologists(心理学家) say that while society has accepted that men can cry, there are limits. Ronald Bracey, 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 said: "If a man began to cry when he was having stitches(缝针) in hospital, he would be considered as a wimp (软弱的人). Men still need to be seen as strong when it comes to physical pain."
67. 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deal with
A. Impression of British men.
B. British men's dream of the World Cup.
C. Advice on how to control emotions.
D. Different attitudes British men have towards crying.
6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ncerning the British men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They are supposed to easily control emotions over the centuries.
B. They are confident that they will again get successful in the World Cup.
C. About 50% of British men admitted crying before their mothers.
D. Nowadays, the male Briton's attitude toward crying is changing.
69. The word "contain" in paragraph 3 means ______.
A. store B. hold back C. include D. stir up(激发)
70.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the British men's crying
A. They should cry if hurt.
B. They should keep firm not to cry to show they are not wimps.
C. They should be brave in face of physical pain and cry if necessary when facing other problems.
D. They should "let it out" whatever problems they meet with.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35分)
第四部分:任务型阅读(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并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里填入最恰当的单词。
注意:每空1个单词。
Maybe you are an average student. You probably think you will never be a top student. This is not necessary so, however. Anyone can become a better student if he or she wants to. Here’s how.
1) Plan your time carefully. When you plan your week, you should make a list of things that you have to do. After making this list, you should make a schedule of your time. First your time for eating, sleeping, dressing, etc. then decide a good, regular time for studying. Don't forget to set aside enough time for entertainment. A weekly schedule may not solve all your problems, but it will force you to realize what is happening to your time.
2) Find a good place to study. Look around the house for a good study area. Keep this space, which may be a desk or simply a corner of your room, free of everything but study materials. No games, radios, or television! When you sit down to study, concentrate on the subject.
3) Make good use of your time in class. Take advantage of class time to listen to everything the teachers say. Really listening in class means less work later. Taking notes will help you remember what the teacher says.
4) Study regularly. When you get home from school, go over your notes. Review the important points that your teacher mentioned in class. If you know what your teacher is going to discuss the next day, read that material will become more meaningful, and you will remember it longer.
5) Develop a good attitude about tests. The purpose of a test is to show what you have learned about a subject. They help you remember your new knowledge. The world won’t end if you don't pass a test, so don't be overly worried.
There are other methods that might help you with your studying. You will probably discover many others after you have tried these. w.w.w..c.o.m
Title: How to become a better student
General methods How to advantages
Plan your time carefully Make a list Force you to realize 76 is happening to your time
Make a 71
Find a good place to study Free of everything but study 72 You can 7 7on the subject
Make good use of your time in class Listen to everything the teachers say Really listening in class means 78 work later
Taking 73
Study regularly Go over your notes Help you 79 it better , remember it longer
74 new material
Develop a good attitude about tests Don't be 75 worried Remember your new 80
第五部分: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实现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要善于言表、更要学会倾听。请你根据下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写一篇题为“Being a Good Listener”的英文演讲稿。
为何倾听 表示尊重,增进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谁来倾听 家长倾听孩子 理解孩子,消除代沟,……
老师倾听学生 了解学生,满足需求,……
同学相互倾听 增进友谊,互帮互学,……
怎样倾听 (请考生联系自己拟定内容,列举两至三点。)
注意:
1. 对所给要点,逐一陈述,适当发挥,不要简单翻译。
1. 词数150左右。开头和结尾已经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1. 演讲稿中不得提及考生所在学校及本人姓名。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The topic of my speech today is “Being a Good Listen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高一英语二次调研答案
51-----55 CCBBC
What I want to stress is that each of us should listen more to others. Show your respect and never stop others till they finish their talk; show you are interested by a supportive silence or a knowing smile; be open-minded to different opinions even though you don’t like them. In a word, good listening can really enable us to get closer to each other.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填空题)和第Ⅱ卷(解答题)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填空题 共70分)
一.填空题:本题14题,每题5分,共7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某商场有四类食品,其中粮食类、植物油类、动物性食品类及果蔬类分别有40种、10种、30种、20种,现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则抽取的植物油类与果蔬类食品种数之和是 .
2.不等式的解集是
3.已知在中,若,则角
4.等差数列中, ,,那么 .
5.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中,依次成等比数列,则此公比等于 .
6.运行右面的程序,输出的值为
7.已知x,y之间的一组数据:
x 0 1 2 3
y 1 3 5 7
则x与y组成的线性回归方程必过点
8.如果且,则的最小值是
9.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10.数列中,,,则通项 .
11.若样本的方差为6,则样本的方差为 .
12.若关于的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3.数列的前n项之和为 .
14.某人按如下方法做一次旅行(都在同一个平面上):第一天向东行12千米,第二天向南行22千米,第三天向西行32千米,第四天向北行42千米,第五天再向东行52千米,…,如此继续下去,到第四十天结束时,他距第一天出发点的直线距离为 千米.
第Ⅱ卷(解答题 共90分)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90分。
15.(本小题14分)已知,是第二象限角,且,求
16.(本小题14分)从某校参加高一年级基础知识数学测试的450名同学中,随机抽取若干名同学,将他 们的成绩制成如下频率分布表.
(1)根据表中已知数据,填写在处的数值分别为 , , ;
(2)补全在区间[90,160]上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3)请你估计该校成绩不低于130分的同学人数.
17.(本小题15分)
已知的周长为,且
(1)求边的长;(2)若的面积为,求角的度数
18.(本小题15分)如图,公园有一块边长为2的等边△ABC的边角地,现修成草坪,图中DE把草坪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D在AB上,E在AC上.
(1)设,,求用表示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DE是灌溉水管,为节约成本,希望它最短,DE
的位置应在哪里?请说明理由.
19.(本小题16分) 设正数数列的前项和满足,求: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20.(本题满分16分).已知函数同时满足:不等式 的解集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在定义域内存在,使得不等式成立.设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各项均不为零的数列中,所有满足的正整数的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变号数,令(为正整数),求数列的变号数
15、解:∵sinα=,α为第二象限角,∴cosα==
∴tanα=
∴tanβ=tan(α+β-α)=
,所以.…………14分
18、解:(1)在△ADE中,
,①……………2分
又.②……………4分
②代入①得), ∴……………8分
(2)如果DE是水管≥,……………12分
当且仅当=,即=时“=”成立,………………13分
故DE∥BC,且=时水管的长度最短.…………15分
综上可知
(2)由条件可知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s←0
I←1
While S<18
S←S+I
I←I+1
End While
Print I
第6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第Ⅰ卷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气候严寒、文化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外,还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此外,人口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的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回答下列小题:
1.造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
A.乡村地区环境优美 B.铁路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城市就业机会多
2.造成我国民工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人口密度的差异
C.人均寿命的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经济发达程度 C.人口受教育水平 D.资源丰富程度
4.淮安历史上是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后来却逐渐衰退,其主要原因是:
A.水源供应不足 B.战争迫使人口迁移
C.政治中心的转移 D.交通条件的变化
5.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反映农业生产具有:
A.计划性 B.地域性 C.季节性 D.周期性
6.造成“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气候差异 C.技术差异 D.耕作制度差异
图10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读图完成:
7.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
A.美国   B.印度   
C.日本   D.英国
8.甲、乙两国相比:
A.甲国人口出生率低     
B.乙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乙国人口平均寿命短
图11为“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9.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
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A.甲、丁  B.乙、丁   
C.乙、丙   D.甲、丙
10.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12为“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1.有关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
B.多种经营,市场适应性强
C.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12.与②小麦区相比,①小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
利因素是:
A.地形   B.热量   C.科技  D.市场
下表为“我国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资料”。读表完成:
13.引起该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资源   B.资源、政策  
C.政策、经济   D.气候、经济
14.20世纪80年代,该市大力发展电子装配
业。该工业属于:
A.动力指向型    B.原料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图13为“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15.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16.2008年该城镇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
A.自来水厂   B.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C.造纸厂    D.大型超市
能源利用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据此完成:
17.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使用能源的:
A.数量增多,种类减少   B.数量减少,种类增多
C.数量和种类都减少    D.数量和种类都增多
18.世界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紧张,我们应尽量:
①使用太阳能热水器②使用私家车出行③选用节能灯具④调低夏季空调设定温度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9.石家庄本来是个小村庄,现在变成河北省省会,人口过100万,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的开发 B.交通条件的改善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市场广阔
20.下列关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快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无增长
21.以下行为不利于改善城市环境的是:
A.规定汽车禁鸣区域 B.推广使用新能源
C.加大建筑面积,改善居住环境 D.垃圾分类处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回答:
22.这种产业迁移: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进程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23.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①香港地价较高 ②内地服务业发达 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
24.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5.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读我国葡萄种植分布图,回答:
26.下列关于葡萄适生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的耐寒能力比较强
B.适合在有灌溉水源、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
C.雨热同期有利于葡萄生长
D.昼夜温差小有利于提高葡萄的甜度
27.渤海湾沿岸是我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地,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该地发展葡萄酒酿造最主要的区位条件是:
A.靠近原料产地 B.靠近能源基地
C.技术力量雄厚 D.劳动力资源丰富
28.啤酒厂、家具厂、面包加工厂的区位属于:
A.原料指向型 B.技术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市场指向型
29.一些发达国家将部分家电生产企业迁往中国、东南亚等地,主要是考虑利用当地:
A.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B.先进的科技 C.便捷的交通 D.洁净的环境
30.体现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逻辑顺序的是:
①工业城市 ②工业联系 ③工业地域 ④工业集聚
A.③④②① B.①③④②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二战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和平的社会环境。
32.人口加速增长阶段,出生率开始下降。
3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一直是人口移动的主要动因。
34.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中低纬度。
35.一般来说,城市等级越大,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36.区域的开放程度越高,区域内部的自然条件差异越大。
37.城市化过程是指农村地区转化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的过程
38.自然因素一直是城市区位选择的基础性因素。
39.北京王府井大街成为商业区是由于经济因素造成的。
40.混合农业在我国没有分布。
[.Com
第Ⅱ卷(综合题 共30分)
三.综合题(共30分)
41.(10分)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
图17为“京津唐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京津唐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
有   、   等。
(2)滨海新区和曹妃甸工业区承接大城市的产业
转移,对大城市产业结构和环境的积极意义
分 别是   、   
(3)新建工业区的工业集聚有利于企业共
用  ,相互协作和技术创新,降低  ,
集中处理废弃物等。
(4)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制约京津唐地区社会经
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请从开源、节流两
个方面提出解决该地工业用水紧张的主要措施。(4分)
开源:   ;
  节流:    。
42.图是“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图”,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农业区位因素
A.________, B.土壤,C.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__。
(2)除图中列出的各种因素外,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还有____________等。
(3)世界各地农业生产受不同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
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__类
型。同一类型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
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因此,在农业生
产过程中应该遵循_____________原则。
(4)如果对A、B等自然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3分)
43.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下图中的 A、B、C、D、E 五
处可供选址,该地盛行东风。据此并读图,回
答问题。(10分)
在 A、B、C、D、E、五处中:
(1)印染厂宜选址于 ,理由是 ;
(2)水厂宜选址于 ,理由是
(3)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 ,理由是 ;
(4)科技园区宜选址于 ,理由是 ;
(5)生态公园宜选址于 ,理由是 ;
淮安市吴承恩中学高一第二次调研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D D C B B C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C C A C D D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B A C B A D A D
二。判断题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B B B A B B A B B
节流:节约用水、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工业
(2)E在城区河流的上游
(3)A在城区污染源的下游
(4)D靠近高等院校
(5)C在污染型企业与居住区之间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第Ⅰ卷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我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创建于: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2.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是在:
A.梭伦任执政官时期 B.克里斯提尼任执政官时期
C.希波战争时期 D.伯利克里时代
3.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的前提条件是:
A.光荣革命的成功 B.《王位继承法》的制定
C.1832年议会改革的完成 D.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
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5.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并推动会议达成了有利于
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协议
C.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使陷入僵局的会议圆满成功
D.中国与日本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
6.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力而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7.确立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基本框架的是:
A.雅尔塔体制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
8.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9.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10.东汉时期,杜诗发明水排用于:
A.灌溉 B.播种 C.炼铁 D.纺织
11.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海禁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12.周杰伦创作的一首歌中唱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中所唱的我国古代手工业制品是:
A.青铜器 B.青花瓷 C.青花布 D.珐琅彩
13.出现在明朝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的实质是:
A.原始的共产主义 B.封建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D.社会主义公有制
14.下列航海家中到达国美洲大陆的有:
①.迪亚士 ②.达·迦马 ③.哥伦布 ④.麦哲伦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15.17世纪中期,通过英荷战争英国夺取荷兰的殖民地新尼德兰并改名为:
A.华盛顿 B.伦敦 C.威尼斯 D.纽约
16.为了与荷兰争夺海上霸权,发展本国海上运输,英国议会于1651年颁布了:
A.航海条例》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马歇尔计划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7.英国在确立殖民霸权的过程中先后战胜了:
A.西班牙、荷兰、葡萄牙 B.荷兰、法国、葡萄牙
C.葡萄牙、法国、西班牙 D. 西班牙、荷兰、法国
18.17世纪,一度占领中国台湾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德国
19.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地理自然条件的限制。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第一次用智慧释放出一种自然力量 ,鼓舞了人类的创新。这里的“它”是指:
A.飞梭 B.改良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汽轮
20.1931年10月18日夜,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这位发明家是:
A.贝尔 B.马可尼 C.本茨 D.爱迪生
21.2006年北京国际汽车(Auto China 2006),于2006年11月19日至27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和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展览会展示了世界首辆汽车——120岁的奔驰。与其同一时期出现的是:
A.火车 B.汽轮 C.电话 D.电脑
22.世界从彼此割裂到逐渐走向一体的过程与生产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图片所代表的生产技术水平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存在对应关系的是:
23.如果我们要上网搜索下图的历史信息,应键入的“关键词”是:
A.早期殖民扩张
B.手工工场
C.工业革命
D.信息时代
24.1830年9月,美国人科林斯准备离开纽约去外地旅行,他不可能选择出行工具是:
25.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是:
A.得到初步发展 B.出现短暂春天 C.缓慢发展 D.陷入困境
2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是:
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抵抗外国的侵略 D.维护清朝的统治
27.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28.1912年至1919年,被称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
A.重工业发展迅速 B.轻工业发展迅速
C.民族工业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D.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29.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30.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限
B.近代战争频繁
C.中国政府一直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
D.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制约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正确的选涂A,错误的选涂B。每小题2分,共5小题10分。
31.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的瓦解。
32.“重农重商”是我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33.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这是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掠夺的结果,它也表明各地文明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
34.清朝实行的“海禁”政策意为禁绝一切对外贸易和交往。
35.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外国经济的侵略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6.民主与法治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 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史中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请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1)在中国奴隶社会周王朝统治时期形成的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有哪些?2分
(2)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最核心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
(3)古希腊与古罗马留给人类社会最宝贵的遗产是什么?2分
(4)近代西方社会最典型的民主政治体制有哪些?2分
(5)新中国成立后初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3分
37.人类社会的古代几大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地发展着。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世界逐渐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请写出开辟新航路的两位著名航海家及他们开辟的新航路。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5分
(2)工业文明兴起,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实现重在跨越。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各自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
(3)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8.在多灾多难的近代中国的发展史上,民族工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请回答问题: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初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2分) 列举两个典型的民族企业。(2分)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了一次发展的良机,此次发展的主要外因是什么?(2分) 请列举此时两位著名的民族实业家。(2分)
(3)民族工业是中国社会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列举一件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股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后进行了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事件。(2分)
淮安市吴承恩中学高一第二次调研
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A C A A A A B C B B C C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C B D C A C B D D D B C D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正确的选涂A,错误的选涂B
(4)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2分)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分)(答1954年宪法的制定也可得分)
(3)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兴起(或者答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分)
38.(1))沿海地区;(2分)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或贻来牟机器磨坊);(2分)
(2)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暇侵略中国;(2分)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
(2分)
(3)辛亥革命(2分)(如答维新变法或新文化运动也可得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