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讲 硫及其化合物 一、硫:俗称 硫黄 1.物理性质:_______色晶体,质________,易研成粉末,____溶于水,____溶于酒精,____溶于CS2。 若试管内壁附着有单质硫时,如何洗涤除去: 2.化学性质 硫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金属单质及非金属单质发生化学反应。如: 3.用途:硫黄主要用于制造硫酸、化肥、火柴及杀虫剂等,还用于制造黑火药、烟花爆竹等。 能不能根据Fe、Cu与S、反应的产物判断S和的氧化性的强弱? 二、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___色,气体,_______气味,有毒,比空气___,_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1)实验探究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 pH试纸_____ 振荡后______________,再加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逆反应 ①正反应:向_______方向进行的反应;②逆反应:向_______方向进行的反应; ③可逆反应:在_________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_____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氢气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水,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与氧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吗? (3)的“4种性质” 3.用途 制硫酸、漂白剂(漂白纸浆、毛、丝等)、杀菌消毒、食品添加剂。 某同学发现夏天爷爷买的白草帽,用了一段时间后变黄了,通过询问身边的人了解到草帽是用“硫黄熏”过的,你是否认可该说法?白草帽变黄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一 和性质的比较 SO2和CO2的鉴别方法 试剂 现象及结论 品红溶液 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CO2 氢硫酸 出现浑浊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 高锰酸钾溶液 使紫色褪去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 溴水 使橙色褪去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 碘水(含淀粉) 使蓝色褪去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 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 【典例】浓硫酸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用如图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各种产物。 (1)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的序号)。 (2)装置②中要检验产物中有水蒸气,则放入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③中要检验产物中有二氧化碳气体,则放入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2019·日照高一检测)能证明具有漂白性的是( ) A.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紫红色消失 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 C.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 D.溴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橙色消失 2.(2019·临沂高一检测)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取并验证其性质。 (1)盛装溶液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________,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多少判断生成的快慢,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________(填代号)。 a.蒸馏水 b.饱和Na2C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OH溶液 (3)C试管中的试剂可以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试管D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合理的是方案______(填“Ⅰ”“Ⅱ”或“Ⅲ”);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F中为________溶液。 知识点二 常见的漂白剂及漂白原理 常见的能用于漂白的物质的比较 类型 吸附型 氧化型 化合型 物质 活性炭 氯气、漂白粉(液)、次氯酸 二氧化硫 漂白原理 吸附漂白 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进行漂白 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变化类别 物理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变化 漂白特点 不可逆 加热恢复原色 能漂白的物质 一般用于溶液漂白 可漂白所有有机色质 具有选择性,如品红、棉、麻、草等 【易错提醒】(1)漂白是指使有机色质褪色,漂白剂不一定使无机色质(如KMnO4、CuSO4·H2O等)褪色,即使能使无机色质褪色,也不称漂白作用(如SO2使KMnO4溶液褪色)。 活性炭的吸附是物理变化,而化合型、氧化型漂白均为化学变化。 Na2O2具有漂白性,但通常不用它作漂白剂,因为Na2O2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分别将SO2及Cl2通入品红溶液中并加热,现象有何不同?若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呢? 将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同时通入同一品红溶液中,有何现象?请解释原因。 【典例】(2019·聊城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常作食品的漂白剂 B.活性炭、胶体、H2O2、O3等都有漂白性 C.氯气具有漂白性 D.Na2O2也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和SO2相似 1.(2019·抚州高一检测)A、B是两种常温下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A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变为无色;将B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也变为无色。将A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将B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将A和B按的体积比充分混合,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只变红不褪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A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通入A后变为无色的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通入B后变为无色的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都可用于漂白,但漂白原理与其他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 ) A. B. C. D. 第一讲 硫及其化合物 一、硫:俗称 硫黄 1.物理性质:_黄_色晶体,质_脆__,易研成粉末,_不_溶于水,_微___溶于酒精,__易__溶于CS2。 若试管内壁附着有单质硫时,如何洗涤除去: 用CS2洗涤——硫单质易溶于CS2 2.化学性质 硫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金属单质及非金属单质发生化学反应。如: 3.用途:硫黄主要用于制造硫酸、化肥、火柴及杀虫剂等,还用于制造黑火药、烟花爆竹等。 能不能根据Fe、Cu与S、反应的产物判断S和的氧化性的强弱? 可以。 Fe 、 Cu与S反应生成低价的化合物, Fe 、 Cu与Cl2反应生成高价的化合物,故Cl2的氧化性大于S。 二、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_无__色,气体,_刺激性气味_气味,有毒,密度比空气__大_,__易_溶于水() 2.化学性质(1)实验探究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试管中液面上升 pH试纸 变红 振荡后溶液红色褪去,再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结论 SO2易溶于水 SO2的水溶液显酸性 SO2具有漂白性,但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 (2)可逆反应 ①正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的反应;②逆反应:向反应物方向进行的反应; ③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氢气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水,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与氧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吗?不是。氢气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水的条件是燃烧,与电解水的条件不同,故不是可逆反应。 (3)的“4种性质” 3.用途 制硫酸、漂白剂(漂白纸浆、毛、丝等)、杀菌消毒、食品添加剂。 某同学发现夏天爷爷买的白草帽,用了一段时间后变黄了,通过询问身边的人了解到草帽是用“硫黄熏”过的,你是否认可该说法?白草帽变黄的原因是什么? “硫黄熏”这个说法不准确,漂白的原理是利用硫黄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SO2, SO2具有漂白性,将草帽漂白,并非硫黄直接作用; SO2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在受热(太阳光照射)等条件下分解放出SO2 ,又会恢复原色。 知识点一 和性质的比较 SO2和CO2的鉴别方法 试剂 现象及结论 品红溶液 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CO2 氢硫酸 出现浑浊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 高锰酸钾溶液 使紫色褪去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 溴水 使橙色褪去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 碘水(含淀粉) 使蓝色褪去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 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 【典例】浓硫酸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用如图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各种产物。 (1)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__④__→__②_→__①_→__③_(填装置的序号)。 (2)装置②中要检验产物中有水蒸气,则放入的药品是__无水硫酸铜粉末_;装置③中要检验产物中有二氧化碳气体,则放入的药品是_澄清石灰水_;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_,B瓶溶液的作用是_除去气体中的SO2_,C瓶溶液的作用是_证明SO2气体已完全除尽_。 1.(2019·日照高一检测)能证明具有漂白性的是( C ) A.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紫红色消失 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 C.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 D.溴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橙色消失 2.(2019·临沂高一检测)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取并验证其性质。 (1)盛装溶液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多少判断生成的快慢,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__c__(填代号)。 a.蒸馏水 b.饱和Na2C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OH溶液 (3)C试管中的试剂可以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现象为_有浅黄色沉淀生成_。 (4)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试管D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合理的是方案_Ⅲ_(填“Ⅰ”“Ⅱ”或“Ⅲ”);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SO2+Cl2+2H2O ==4H++2SO42-+2Cl-。 (5)装置E的作用是__防止倒吸_。装置F中为__NaOH_溶液。 知识点二 常见的漂白剂及漂白原理 常见的能用于漂白的物质的比较 类型 吸附型 氧化型 化合型 物质 活性炭 氯气、漂白粉(液)、次氯酸 二氧化硫 漂白原理 吸附漂白 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进行漂白 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变化类别 物理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变化 漂白特点 不可逆 加热恢复原色 能漂白的物质 一般用于溶液漂白 可漂白所有有机色质 具有选择性,如品红、棉、麻、草等 【易错提醒】(1)漂白是指使有机色质褪色,漂白剂不一定使无机色质(如KMnO4、CuSO4·H2O等)褪色,即使能使无机色质褪色,也不称漂白作用(如SO2使KMnO4溶液褪色)。 活性炭的吸附是物理变化,而化合型、氧化型漂白均为化学变化。 Na2O2具有漂白性,但通常不用它作漂白剂,因为Na2O2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分别将SO2及Cl2通入品红溶液中并加热,现象有何不同?若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呢? 将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同时通入同一品红溶液中,有何现象?请解释原因。 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同时通入同一品红溶液中,发生反应SO2+ Cl2 +2H2O === H2SO4+2HCl,失去漂白能力,品红溶液不褪色。 【典例】(2019·聊城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常作食品的漂白剂 B.活性炭、胶体、H2O2、O3等都有漂白性 C.氯气具有漂白性 D.Na2O2也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和SO2相似 1.(2019·抚州高一检测)A、B是两种常温下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A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变为无色;将B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也变为无色。将A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将B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将A和B按的体积比充分混合,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只变红不褪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的化学式:A__SO2_;B_Cl2_。 (2)写出A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2NaOH+SO2(少量)=== Na2SO3+H2O_或__NaOH+SO2(过量) === NaHSO3__。 (3)写出B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2OH-+Cl2 ==== Cl-+ClO-+H2O_。 (4)加热通入A后变为无色的品红溶液,现象是_溶液变为红色_;加热通入B后变为无色的品红溶液,现象是_无明显变化_。 2.下列物质都可用于漂白,但漂白原理与其他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 B ) A. ClO2 B.SO2 C. H2O2 D.NaCl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