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燃烧、空气成分及化学常识 寒假复习讲义 2021届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机构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燃烧、空气成分及化学常识 寒假复习讲义 2021届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机构用)

资源简介

时间和时段
2021年







本节内容
授课题目
燃烧、空气成分及化学常识


第(
)次课
专题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常识
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体积分数)
空气成分O2CO2稀有气体其他气体和杂质21%78%0.03%
0.94%
0.03%
2、地壳中元素含量顺序依次为:
氧、硅、铝、铁、钙
3、用途
(1)氧气:主要是供给呼吸(医疗急救、登山、潜水、航空)和支持燃烧(炼钢、气焊、化工生产、宇宙航行)。这些用途一般都是利用氧气易于跟其他物质起反应并放出热量的性质。注意,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本身不能燃烧。
(2)氮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熔点和沸点都很低的气体,不支持燃烧,原因是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袋中的保护气/防腐剂)。
(3)稀有气体:①作为保护气(原因是化学性质稳定):焊接金属时用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②制成多种电光源(原因是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霓红灯等;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第一种实验:
(1)实验装置
(2)实验原理: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
开始时注射器中有五格空间,气球是瘪的,将注射器推到底,气球膨胀,点燃酒精灯,利用铜将装置内氧气消耗完,然后拉回注射器,气球回到初始时的状态观察注射器刻度
(3)实验现象:红色的铜逐渐变成了
,注射器刻度有5格变为4格,因此证明气体体积

(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黑色、1/5、1/5
注意事项:

装置漏气会使结果偏低

未冷却到室温读数会使结果偏小

铜粉量不足会使结果偏小

气球中留有气体,会使结果偏大

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使铜粉与氧气充分接触
第二种实验:
(1)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
两个注射器只有一个是有5格空间,另一个没有拉开,点燃酒精灯利用铜消耗装置内氧气,然后交互推注射器确保氧气被彻底反应,最后将一端注射器推到底部,观察另一注射器刻度。
(3)实验现象:红色的铜逐渐变成了
,注射器刻度有5格变为4格,因此证明气体体积

(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黑色、1/5、1/5
注意事项

装置漏气使结果偏低

未冷却到室温读数时使结果偏低

铜丝量不足使结果偏低

加热时间不够长使结果偏低
第三种实验:
(1)实验装置
(2)实验原理:红磷与氧气反应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
(3)实验过程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止水夹。
②点燃红磷,迅速放入反应容器中,保证气密性良好。
③待燃烧彻底使温度降到室温,打开止水夹,水倒吸,读取刻度。
(4)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白烟,倒吸的水的体积占瓶内体积的

(5)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1/5
注意事项:

装置漏气使结果偏低

未冷却到室温读数时使结果偏低

磷粉量不足使结果偏低

燃烧匙放慢了,使结果偏高

加热时间不够长使结果偏低
问题:
(1)实验结束后,密闭装置中剩余气体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2)反应结束停止加热后,为什么要冷却至室温再读取剩余气体的体积数值?
实验操作过程中什么情况会导致实验所得数据偏大或偏小?
补充:关注空气质量
1、空气污染的原因
人类活动的增加,特别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产生的废气源源不断的排放,使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烟尘的含量不断增加。
2、空气质量周报
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是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
污染指数越小表示污染物的含量越少。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2.5)等。
3、空气的污染
①污染源: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②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气体。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注意:不能大力发展传统能源,但同时不能立即杜绝传统能源。
专题二: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的现象
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物质燃烧现象碳在空气中保持红热(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磷产生大量白烟
硫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铝纯氧中燃烧现象同上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专题三:基础背诵知识补充
燃烧的相关知识
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与氧气接触
灭火的原理:①移走可燃物②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不能为降低着火点,着火点是固有属性不能降低)③隔绝氧气
促进燃烧的方法:①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②增大氧气的浓度
颜色:
红色:铁锈/赤铁矿(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红磷,铜单质
黑色:四氧化三铁(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铜,碳,铁粉,二氧化锰
白色:五氧化二磷、氧化镁、白磷
蓝色:氢氧化铜,只含有一种带颜色的离子铜离子
浅绿色:只含有一种带颜色的离子亚铁离子
黄色:只含有一种带颜色的离子铁离子
红褐色:氢氧化铁
绿色:氢氧化亚铁
九大沉淀:
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氯化银
带颜色的: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
普通白色: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碳酸钙,碳酸钡
补充沉淀:碳酸银、硫酸钙(微熔,但有部分题目也做沉淀现象)、硫酸银(同硫酸钙)
俗称:
1、氯化钠
(NaCl):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纯碱,苏打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碳酸钙(CaCO3):石灰石、大理石
8、汞(Hg):水银
9、氧化铁(Fe2O3):铁锈
10、甲烷
(CH4):沼气、天然气
的主要成分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溶于水吸放热
温度升高:浓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钙(化学反应)
温度降低:硝酸铵
溶解度与温度关系
大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KNO3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Ca(OH)2
学生到校
家长签字及意见
请家长及时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如有问题,务必及时与学管师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