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计算汇总复习 寒假复习讲义 2021届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机构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计算汇总复习 寒假复习讲义 2021届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机构用)

资源简介

时间和时段
2021年







本节内容
授课题目
计算汇总复习


第(
)次课
专题一:小计算
一、化学式基本计算
公式:①相对分子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需特别注意:常规题目一般套用前半部分公式,如难题则需要灵活运用。
例题1:某种氮的氧化物中,N与O的质量比为7:12,该氧化物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3
已知质量之比,只需用各种的质量除以各自的相对原子质量,然后作比即可。
例题2:某化合物R2O3中,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求R2O3相对分子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参看之前的溶液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思路:①算出待测量
②分析各物质反应前后变化的质量(即参加反应的质量),写出反应式(质量增加的为产物,反之为反应物)
③方程式计算是(相对分子质量×个数)之比等于(实际质量)之比,注意不要漏掉系数,该关系真实地反
映了反应过程之各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
④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只能是可能为催化剂。
⑤参加反应的质量为变化的质量,即为差值。
例: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1010102反应后质量(g)待测2212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一定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E.当A与B的系数比为2:3,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
9:16
总结:
专题二:天平的计算与偏转问题
1、首先要理解天平的平衡,天平要想平衡,必须要左右两边的质量相等。所以只需关注杯中的质量(即总共加进去的减掉出去的),至于杯中的沉淀和发生了多少个反应都不需考虑。
需特别注意:有一类天平题,不仅要考虑简单的质量变化,还需要考虑酸或者金属是否足量,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2、关于偏转的问题:天平偏转(先偏向产生气体慢的,最终偏向产生气体少的)
例题1: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稀盐酸,调节天平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放入一定质量的下列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发生偏转的是
A.1.8g铝粉和1.8g铁粉
B.4.2g碳酸镁和2g硝酸银
C.5.6g铁粉和5.6g锌粉
D.10g碳酸钙和5.6g氧化钙
【BD】
例题2: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注意:分析天平问题,一定要时刻清楚此刻到底是酸过量还是金属过量,并且要分清产生气体快的是轻的一边!!!
例题3: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盛有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烧杯,天平呈平衡状态。若两烧杯中分别放入下列物质,反应完全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
等质量的Zn和Cu
等质量的Mg和Al,反应后都有剩余
等质量的Al和Zn,完全溶解
D.56gFe,27gAl,完全溶解
【B】
专题三:方程式的计算
最后的大计算为方程式计算,与简单的方程式计算没有太大的跨度,难点仅仅在找寻纯物质的质量,而初中的纯物质质量基本为两类一类为沉淀一类为气体,只有少数不是。首先我们先掌握前两类基本的,待到熟悉时再做其他题目就容易很多了。
分析:①图像分析,初中分析基本为两类
第一个图表示初始时,并没有质量变化,随着横坐标的变化,变化的质量在增加直至达到ag。
第二个图表示初始时,质量为bg,随着横坐标的变化,质量在减少,直至减至ag,所以变化的质量为(b-a)g。
②表格分析
对于表格的分析要注重以下几点:(1)注意整个题目的操作流程,是逐次滴加还是几个杯子加不同容积的溶液。
☆(2)最关键的就是找寻加入物与出去物完全反应的关系,这个需要依靠利用本身题目的数值去分析。
☆(3)分析何时结束,关键点就在什么时候不再有物质出去,即加进去多少就增加多少质量。
(4)对于最后一道题目的计算只要是问最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溶质除以总溶液,而总溶液的质量也一定是:加进去的—出去的(气体或沉淀)—不溶的,不可能是溶质+溶剂。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题目当中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求的溶质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原来样品中的杂质,还有一部分是反应新生成的。
例1.为测定某NaCl、Na2CO3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小明同学取16g该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分五次加入稀盐酸(每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25g),待反应完全后,得到下面的质量关系:
加入稀盐酸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烧杯及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g122.2146.1170.0193.9218.9
请分析以上数据后完成下列问题。
(1)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2)当加入稀盐酸至固体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时,计算所的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4.6g
17.3%
例2.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小明称取纯碱样品3.3g,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求
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所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33
15%
综合题型精讲
练习:
1、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固体,向右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镁,均恰好完全反应,天平指针发生偏转。则下列各项操作中,能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的是
A.将游码向右移动4.2g
B.向右盘烧杯中再加入4g稀盐酸
C.在右盘上放4.8g镁
D.在左盘上放7.2g碳酸钠固体天平偏转
【B】
2、把A、B两块质量相等的铁片分别放进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硫酸的两个烧杯中,两烧杯分别放在一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充分反应后酸都有剩余,则天平指针
A.偏向盐酸一边
B.偏向硫酸一边
C.无法判断
D.天平平衡
【B】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522022反应后质量/g待测11285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D】
4、小红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红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取16.25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143.6mL水中,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
技术员给小红的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CO3===BaCO3↓+2NaCl
⑴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
g。
⑵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⑶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5.3g
36%
5.85%
5、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谁。甲、乙两组同学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它的组成,得到两组数据(如下图所示)。请你判断选用的正确方法是
。推测出该有机物是由
元素组成。(实验过程中气体均全部被吸收)
B
C
H
O
6、实验室现有氯化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20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1234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25252525生成沉淀的质量/g2.9X8.78.7
(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
(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5.8g
71.25%
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25.0g石灰开佯品,平均分成两份,并分别加工成块状和粉末状;
②将两份样品分别投入两个锥形瓶中,各加入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每份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2)若每份祥品中加入l0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不考虑水、
4.4
80
10.5%
学生到校
家长签字及意见
请家长及时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如有问题,务必及时与学管师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