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及结合方式 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 不易__________或__________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或阴离子 成键特点 碳原子易与碳原子或其他原子形成__________个共价键 碳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 两个碳原子之间 单键、双键(__________)、三键(________________) 多个碳原子之间 ①相互结合成__________; ②可以结合成__________,且可以带有支链; ③碳环和碳链也可以相互结合 2.甲烷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结构特点: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居于正四面体的中心,4个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顶点,两个碳氢键间的夹角为__________。 (2)表示方法。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分子模型 CH4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1.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但__________不同,因而产生了__________上的差异的现象。 (2)同分异构体:具有__________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2.同分异构体的类型 异构方式 特点 示例 碳链异构 __________不同 CH2=CH—CH2—CH3与__________ 位置异构 __________不同 CH2=CH—CH2—CH3与__________ 官能团异构 __________不同 CH3CH2OH与CH3—O—CH3 一、有机物分子结构表示方法 (1)结构简式:用短线表示共用电子对,用“—”(单键)、“===”(双键)或“≡”(三键)将所有原子连接起来,有些官能团也存在结构简式,如“—COOH”、“—CHO”等。 (2)键线式:用于复杂有机结构的表示方法。 ①进一步省去碳、氢的元素符号,只要求表示出碳碳键以及与碳原子相连的基团(官能团上的氢原子必须标出)。 ②图式中的每个拐点和终点均表示一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都形成四个共价键,不足的用氢原子补足。 (3)有机物的空间结构 许多有机物分子构型问题,实际上是甲烷、乙烯、乙炔、苯等典型分子构型的组合。组合原则是当某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代替时,该原子的空间位置不变。 键线式可以简明扼要地表示碳氢化合物,键线式为的物质是 A.丁烷 B.丙烷 C.1-丁烯 D.丙烯 二、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1)基元法:如丁基有4种结构,则丁醇(C4H9—OH)、一氯丁烷(C4H9—Cl)、戊醛(C4H9—CHO)、戊酸(C4H9—COOH)等都有4种同分异构体(均指同类有机物)。 (2)换元法:如二氯苯(C6H4Cl2)有3种同分异构体,则四氯苯(C6H2Cl4)也有3种同分异构体;如CH4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则新戊烷C(CH3)4的一氯代物也只有1种。 (3)等效氢法(又称对称法) ①同一碳原子上所连接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CH4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是等效的。 ②同一碳原子上所连接的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新戊烷,其4个甲基等效,各甲基上的氢原子完全等效,也就是说新戊烷分子中的12个氢原子是等效的。 ③分子中处于镜面对称位置(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分子中的18个氢原子是等效的。烃分子中等效氢原子有几种,则该烃一元取代物就有几种同分异构体。 (4)定一移一法:对于二元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判定,可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个取代基,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1)降碳对称法(适用于碳骨架异构,以C6H14为例) ①将分子写成直链形式:CH3CH2CH2CH2CH2CH3。 ②从直链上去掉1个碳原子形成—CH3,依次连在剩余主链对称轴一侧的各个碳原子上,得到多种带有甲基且主链比原主链少一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则得、两种同分异构体。 注意:a.将—CH3连在主链对称轴的右侧与连在左侧的连接方式重复。b.甲基不能连在链端,否则与直链形式重复。 ③从主链上去掉2个碳原子形成取代基。 当2个碳原子形成2个甲基(—CH3)时,在主链上先定1个甲基,按照“对”“邻”“间”的位置依次移动另外1个甲基,注意不要重复。则得、两种同分异构体。 (2)取代法(适用于醇、卤代烃等) 先根据给定烷基的碳原子数,写出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碳骨架,再根据碳链的对称性,用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碳链上的不同氢原子(即将官能团接到碳链上,接入时从端点的第一个碳原子开始)。如书写分子式为C5H12O的醇的同分异构体,如下图所示(图中数字即为—OH接入后的位置)。 (3)插入法(适用于烯烃、炔烃、酯、酮等) 先根据给定烷基的碳原子数,写出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碳骨架,再根据碳链的对称性,将官能团插入碳链中,最后用氢原子补足碳的4个价键。如书写分子式为 C5H10O 的酮的同分异构体,如下图所示。 、、 注意:此时“=O”不能连在链端C原子上,否则形成醛而不是酮。 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 (1)烷烃只存在碳链异构,书写时要注意全面而不重复。具体规则如下:成直链,一条线;摘一碳,挂中间,往边移,不到端;摘二碳,成乙基,二甲基,同、邻、间。 (2)具有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一般按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逐一考虑,这样可避免重复和漏写。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烷烃,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三、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比较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概念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 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对象 原子 单质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特点 ①质子数相同 ②中子数不同 ③原子的电子排布相同,原子核结构不同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 ②单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 ①符合同一通式 ②结构相似 ③组成上相差n(n≥1)个CH2 ①分子式相同 ②结构不同 性质 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有差异 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 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有递变性 化学性质相似或不同,物理性质有差异 实例 原子符号表示不同。如HH和H;35Cl和37Cl 化学式可相同可不同。如O3和O2;金刚石(C)和石墨(C) 分子式不同,如甲烷、乙烷 分子式相同,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B.两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二者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四、有机物结构表示方法中的误区 误区一 把简单有机物的分子式与结构简式等同起来,如C2H5OH是乙醇的结构简式而非分子式,乙醇的分子式是 C2H6O。 误区二 把不饱和烃结构中的碳碳双键或三键省略,如乙烯的结构简式误写为CH2CH2,乙炔的结构简式误写为CHCH等。 误区三 比例模型与球棍模型辨别不清,从而产生错误,原因是未能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 误区四 把电子式和结构式混写在同一个分子结构中,出现错误的式子。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5OH B.丙烷的电子式为H∶——∶H C.丁烯的最简式为 CH D.环己烷的结构式为 【易错诊断】明确表示有机物结构的各种方法并能严格区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做到以下两点可以有效地避免错误, 第一,辨别表示有机物结构的各种方法的概念;第二,熟悉常见物质的分子式,进而推导出表示结构的其他方法。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及结合方式 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 ____ 最外层电子数 _____ 4 ___________ 性质 不易__失去__或__得到 __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或阴离子 成键特点 碳原子易与碳原子或其他原子形成__4__个共价键 碳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 两个碳原子之间 单键、双键(_ )、三键(__—C≡C—__) 多个碳原子之间 ①相互结合成_碳环__; ②可以结合成__碳链__,且可以带有支链; ③碳环和碳链也可以相互结合 2.甲烷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结构特点: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居于正四面体的中心,4个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顶点,两个碳氢键间的夹角为__109°28′__。 (2)表示方法。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分子模型 CH4 ___ __CH4___ 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1.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分子式_,但_ 结构 _不同,因而产生了_性质_上的差异的现象。 (2)同分异构体:具有__同分异构现象_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2.同分异构体的类型 异构方式 特点 示例 碳链异构 __碳链骨架_不同 CH2=CH—CH2—CH3与__ 位置异构 官能团位置_不同 CH2=CH—CH2—CH3与_CH3—CH=CH—CH3_ 官能团异构 官能团种类_不同 CH3CH2OH与CH3—O—CH3 一、有机物分子结构表示方法 (1)结构简式:用短线表示共用电子对,用“—”(单键)、“===”(双键)或“≡”(三键)将所有原子连接起来,有些官能团也存在结构简式,如“—COOH”、“—CHO”等。 (2)键线式:用于复杂有机结构的表示方法。 ①进一步省去碳、氢的元素符号,只要求表示出碳碳键以及与碳原子相连的基团(官能团上的氢原子必须标出)。 ②图式中的每个拐点和终点均表示一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都形成四个共价键,不足的用氢原子补足。 (3)有机物的空间结构 许多有机物分子构型问题,实际上是甲烷、乙烯、乙炔、苯等典型分子构型的组合。组合原则是当某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代替时,该原子的空间位置不变。 键线式可以简明扼要地表示碳氢化合物,键线式为的物质是( C ) A.丁烷 B.丙烷 C.1-丁烯 D.丙烯 二、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1)基元法:如丁基有4种结构,则丁醇(C4H9—OH)、一氯丁烷(C4H9—Cl)、戊醛(C4H9—CHO)、戊酸(C4H9—COOH)等都有4种同分异构体(均指同类有机物)。 (2)换元法:如二氯苯(C6H4Cl2)有3种同分异构体,则四氯苯(C6H2Cl4)也有3种同分异构体;如CH4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则新戊烷C(CH3)4的一氯代物也只有1种。 (3)等效氢法(又称对称法) ①同一碳原子上所连接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CH4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是等效的。 ②同一碳原子上所连接的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新戊烷,其4个甲基等效,各甲基上的氢原子完全等效,也就是说新戊烷分子中的12个氢原子是等效的。 ③分子中处于镜面对称位置(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分子中的18个氢原子是等效的。烃分子中等效氢原子有几种,则该烃一元取代物就有几种同分异构体。 (4)定一移一法:对于二元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判定,可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个取代基,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1)降碳对称法(适用于碳骨架异构,以C6H14为例) ①将分子写成直链形式:CH3CH2CH2CH2CH2CH3。 ②从直链上去掉1个碳原子形成—CH3,依次连在剩余主链对称轴一侧的各个碳原子上,得到多种带有甲基且主链比原主链少一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则得、两种同分异构体。 注意:a.将—CH3连在主链对称轴的右侧与连在左侧的连接方式重复。b.甲基不能连在链端,否则与直链形式重复。 ③从主链上去掉2个碳原子形成取代基。 当2个碳原子形成2个甲基(—CH3)时,在主链上先定1个甲基,按照“对”“邻”“间”的位置依次移动另外1个甲基,注意不要重复。则得、两种同分异构体。 (2)取代法(适用于醇、卤代烃等) 先根据给定烷基的碳原子数,写出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碳骨架,再根据碳链的对称性,用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碳链上的不同氢原子(即将官能团接到碳链上,接入时从端点的第一个碳原子开始)。如书写分子式为C5H12O的醇的同分异构体,如下图所示(图中数字即为—OH接入后的位置)。 (3)插入法(适用于烯烃、炔烃、酯、酮等) 先根据给定烷基的碳原子数,写出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碳骨架,再根据碳链的对称性,将官能团插入碳链中,最后用氢原子补足碳的4个价键。如书写分子式为 C5H10O 的酮的同分异构体,如下图所示。 、、 注意:此时“=O”不能连在链端C原子上,否则形成醛而不是酮。 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 (1)烷烃只存在碳链异构,书写时要注意全面而不重复。具体规则如下:成直链,一条线;摘一碳,挂中间,往边移,不到端;摘二碳,成乙基,二甲基,同、邻、间。 (2)具有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一般按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逐一考虑,这样可避免重复和漏写。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烷烃,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 C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三、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比较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概念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 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对象 原子 单质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特点 ①质子数相同 ②中子数不同 ③原子的电子排布相同,原子核结构不同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 ②单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 ①符合同一通式 ②结构相似 ③组成上相差n(n≥1)个CH2 ①分子式相同 ②结构不同 性质 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有差异 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 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有递变性 化学性质相似或不同,物理性质有差异 实例 原子符号表示不同。如HH和H;35Cl和37Cl 化学式可相同可不同。如O3和O2;金刚石(C)和石墨(C) 分子式不同,如甲烷、乙烷 分子式相同,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凡是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B.两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二者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四、有机物结构表示方法中的误区 误区一 把简单有机物的分子式与结构简式等同起来,如C2H5OH是乙醇的结构简式而非分子式,乙醇的分子式是 C2H6O。 误区二 把不饱和烃结构中的碳碳双键或三键省略,如乙烯的结构简式误写为CH2CH2,乙炔的结构简式误写为CHCH等。 误区三 比例模型与球棍模型辨别不清,从而产生错误,原因是未能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 误区四 把电子式和结构式混写在同一个分子结构中,出现错误的式子。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 A.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5OH B.丙烷的电子式为H∶——∶H C.丁烯的最简式为 CH D.环己烷的结构式为 【易错诊断】明确表示有机物结构的各种方法并能严格区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做到以下两点可以有效地避免错误, 第一,辨别表示有机物结构的各种方法的概念;第二,熟悉常见物质的分子式,进而推导出表示结构的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