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海陆分布》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世界的海陆分布》。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本节课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标 本节课对应的课标要求是: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二、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海陆分布》是仁爱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世界海洋和陆地的概况,本节内容是世界地理知识系统的重要板块和初中地理的重要内容, 将直接影响世界人口、气候、国家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运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我将本节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数据和海陆分布图,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准确规范地填出它们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制、填写世界七大洲的位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填图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研究的结果。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重点、难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本节课所确立的 重点是:“七大洲的名称、分布”以及“洲界线”。 难点是:“七大洲的空间分布” 说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爱质疑、喜欢发言, 注意力易分散,听课效率不高,在学习过程中,我采用设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动手画一画等活动方式,引导学生 。 (2)说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 为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教法上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 用地球仪展示:转动的地球,用随机点球的方式,点到海洋的几率,提出问题,我们生活的地球大部分是由海洋组成。再引用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的故事,再次证实。 学生畅所欲言: 地球应该被称为“水球”还是“地球”?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迅速地融入课堂 。 提出:海洋与陆地的所占比例到底是多少?海陆分布有什么特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引入课题——世界的海陆分布。 第二个环节: 感知求疑,合作探究 本节课共三个知识点,分三步让学生感知求疑,合作探究。 读一读 、算一算 知识点一:世界海陆分布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世界海陆分布及其特点,我采用了读图析图和计算填表等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海陆分布图,通过观察、讨论对比来归纳知识,得出结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认一认 、想一想 知识点二:认识岛屿、半岛、大陆、大洲进一步认识七大洲。 在这个环节, 我先引导学生认识岛屿、半岛、大陆、大洲 ,重点是突出大陆与大洲的区别,继而认识七大洲 ,在世界地图上明确七大洲的位置,利用口诀帮助学生记忆七大洲的面积大小,达到当堂巩固的目的。 填一填 、找一找 知识点三:七大洲的空间分布和洲界线 七大洲的空间分布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展示了七大洲分布图,并突出了重要的半球分界线,如赤道、20°W。设置活动,让学生观察,记忆。 我重点要求学生去发现大洲与大洲之间的位置关系:例如欧洲在亚洲的西面,非洲在欧洲的南面,北美洲在南美洲的北面等。并且利用课本上大洲分布图,让学生进行填图练习,达到我的教学目的。 有关洲界线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一找,划一划,主要找出亚欧、亚非以及南北美洲分界线,并填在课本七大洲分布图上。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合作交流,可以加快读图的速度 。 第三个环节:简笔画世界 通过刚才读图、析图、找图、填图一系列活动之后,再让学生动手,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勾勒心中的世界,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绘图能力,一箭双雕。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 (一) 利用七大洲分布图或简笔图,重点突出半球分界线,让学生通过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陆地主要分布在哪个半球? 东半球有哪些大洲? 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谁? 七大洲中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是谁? 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是谁? 纬度最高的大洲是谁?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谁? 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但是巩固七大洲的空间分布,解决难点,更进一步加深对各个大洲的全面理解和认识。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我采用图文结合,力求简洁明了,条理清晰。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运用读图、找图、填图、画图等方法,通过读一读、认一认、填一填、找一找、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动中记,同时在学习过程穿插课堂作业,使学生当堂达标。 以上是我对《海陆分布》一节的教学设计,恳请评委老师多多指导,谢谢!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