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背)人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现象整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背)人教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现象整理

资源简介

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现象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现象: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2.2Hg+O22HgO
现象:银白色液体表面生成红色固体(拉瓦锡实验)。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现象: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4.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2CuO
现象:紫红色固体中有黑色固体生成。
5.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2H2O
现象:无色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其内壁有水珠产生。
7.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
现象:(暗)红色固体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发光,放热,产生浓厚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8.硫粉:①在空气中燃烧:S+O2SO2
现象:淡黄色固体燃烧发出微弱淡蓝色的火焰,放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在氧气中燃烧:S+O2 SO2
现象:淡黄色固体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CO2(百炼成钢的反应原理)
现象: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倒入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10.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
11.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CO22CO
12.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
现象:无色气体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热,罩在火焰上的小烧杯,其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1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2+H2O=H2CO3
14.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现象:放热,水沸腾,形成白色浆液。
15.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
16.无水硫酸铜做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现象: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17.溶洞的形成:CaCO3+H2O+CO2=Ca(HCO3)2
二、分解反应
1.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2H2O2H2↑+O2↑
现象:在两个电极附近均产生气泡,且正极产生气泡的速度较负极慢,一段时间后,气体汇集到试管底部,负极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正极产生气体的2倍。
2.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
3.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
4.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2H2O+O2↑
5.加热氧化汞:2HgO2Hg+O2↑
6.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二氧化碳工业制法)
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8.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CuSO4+5H2O
9.钟乳石、石笋的形成:Ca(HCO3)2=CaCO3↓+H2O+CO2↑
10.碳酸氢铵的分解:NH4HCO3NH3↑+H2O+CO2↑
11.碳酸氢钠的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三、置换反应
1.锌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现象: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或消失),固体表面产生气泡,放热。
2.镁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现象: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或消失),固体表面产生气泡,放热。
3.铝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现象: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或消失),固体表面产生气泡,放热。
4.铁丝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现象: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或消失),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放热,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5.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 =FeSO4+Cu
现象: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紫红色的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制得是此反应(波尔多液不能用铁桶盛放的原理)。
6.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CuSO4+Zn=ZnSO4+Cu
现象: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的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7.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Cu=Cu(NO3)2+2Ag
现象: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的固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8.铝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
现象: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9.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4Fe+3CO2↑
现象:红棕色固体中产生黑色固体,澄清石灰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10.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
现象:试管黑色固体中有紫红色固体产生,澄清石灰水中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且变白色浑浊。
11.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现象:试管中的固体由黑色变为光亮紫红色,试管口有水滴出现。
四、复分解反应
1.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①稀盐酸(或稀硫酸)除铁锈: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 3H2SO4=Fe2 (SO4) 3+3H2O
现象:红褐色固体逐渐减少或消失,溶液由无色变黄色。
②氧化铜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CuO+2HCl=CuCl2+H2O CuO+H2SO4=CuSO4+H2O
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或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2.碱+酸→盐+水:
①氢氧化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Fe(OH)3+3HCl=FeCl3+3H2O 2Fe(OH)3+3H2SO4=Fe2 (SO4) 3+6H2O
现象: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或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②氢氧化铜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Cu(OH)2+2HCl=CuCl2+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现象:蓝色固体逐渐减少或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③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④氢氧化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Mg(OH)2+2HCl=MgCl2+2H2O Mg(OH)2+ H2SO4=MgSO4+2H2O
⑤氢氧化钡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Ba(OH)2+2HCl=BaCl2+2H2O Ba(OH)2+ H2SO4=BaSO4↓+2H2O
⑥氢氧化铝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Al(OH)3+3HCl=AlCl3+3H2O 2Al(OH)3+ 3H2SO4=Al2(SO4)3+6H2O
3.盐+碱→新盐+新碱:
①2NaOH + CuSO4=Cu(OH)2↓+ Na2SO4
现象:蓝色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②3NaOH+FeCl3=Fe(OH)3↓+ 3NaCl
现象: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
③Ca(OH)2 + Na2CO3=CaCO3↓+ 2NaOH
现象: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4.盐+酸→新盐+新酸:
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AgNO3+HCl=AgCl↓+HNO3
④BaCl2+H2SO4=BaSO4↓+2HCl
⑤Ba(NO3)2+H2SO4=BaSO4↓+2HNO3
⑥NaHCO3+HCl=NaCl+H2O+CO2↑
5.盐+碱→新盐+新碱:
①NH4Cl+NaOH=NaCl+NH3↑+H2O
②Na2CO3 +Ba(OH)2=BaCO3↓+2NaOH
③CuSO4+2NaOH=Cu(OH)2↓+ Na2SO4
④FeCl3+ 3NaOH=Fe(OH)3↓+ NaCl
6.盐+盐→新盐+新盐:
①NaCl + AgNO3=AgCl ↓+ NaNO3
现象: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②Na2SO4 + BaCl2=BaSO4 ↓+ 2NaCl
现象: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③Na2CO3 + CaCl2=CaCO3↓+ 2NaCl
现象: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五、其他反应
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O2+Ca(OH)2=CaCO3↓+H2O
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2NaOH+CO2=Na2CO3+H2O
3.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2NaOH+SO2=Na2SO3+H2O
4.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反应:2NaOH+SO3=Na2SO4+H2O
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CO2+2H2O
现象:无色气体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热,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向烧杯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出现白色浑浊。
6.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2CO2+3H2O
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
现象: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中产生紫红色固体,澄清石灰水中导管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2Fe+3CO2
现象:玻璃管中红棕色固体中产生黑色固体,澄清石灰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装置尾端的导管口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热。
9.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Fe3O4+4CO3Fe+4CO2
10.葡萄糖的氧化:C6H12O6+6O26CO2+6H2O
11.光合作用:6CO2+6H2O C6H12O6 +6O2
六、注意
1.描述实验现象时一定要注意试剂的用量。
(1)固体与液体反应:
1)如果液体为少量,反描述为“固体逐渐减少”。
2)如果液体为足量或过量,应描述为“固体逐渐减少至完全消失”。
(2)有色溶液做反应物的反应:
1)如果能消耗有色溶液的另一反应物为少量,应描述为“溶液颜色变浅”,如“蓝色变浅”“黄色变浅”。
2)如果能消耗有色溶液的另一反应物为足量或过量,应描述为“溶液颜色褪去”,如“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等。
(3)有色固体与气体反应:
1)如果能消耗有色固体的气体为少量,应描述为“XX固体中产生XX色固体”,如“黑色固体中产生紫红色固体”“紫红红色固体中产生银白色色固体”等。
2)如果能消耗有色固体的气体为足量或过量,应描述为“XX固体中变成XX色固体”,如“黑色固体变为紫红色固体”“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固体”等。
2.描述实验现象时同时还要注意相应的实验操作。
如有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如果是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应描述为“澄清石灰水中导管口产生无色气泡”;如果是把澄清石灰水倒入二氧化碳中,应只描述为“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浑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