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寒假复习选择知识点专项练:9.1电荷
一、单选题
1.a、b和c三个带电小球,b带负电,a和b相互排斥,b和c相互吸引,则( )
A.a和c均带正电
B.a和c均负电
C.a带负电,c带正电
D.a带正电,c带负电
2.带电微粒所带电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
A.
B.
C.
D.
3.物体带电的方式有摩擦,接触,感应等起电方式,那么物体带电的原因是( )
A.摩擦起电
B.感应起电
C.接触起电
D.电荷的转移
4.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或者质子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整数倍
C.元电荷的电荷量大小是1C
D.只有电子和质子的带电荷量等于元电荷
5.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的点电荷A、B,A带正电,B带负电,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方向中,能正确表示B受到A的库仑力方向的是( )
A.方向①
B.方向②
C.方向③
D.方向④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
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
D.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作电荷的湮灭
7.小明用两种不同的材料A和B相互摩擦,结果A带上了正电,则(
)
A.电子由A转移到了B
B.电子由B转移到了A
C.正电荷由B转到A上
D.A所带的电荷量大于B所带的电荷量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
B.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由于中和而消失
C.摩擦起电的过程,是靠摩擦产生了电荷
D.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实质上是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趋向或远离带电体
9.干燥的天气里,在阳光下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越梳头发越蓬松,主要原因是( )
A.头发散失了水分后变得坚硬
B.梳子的机械分离作用使各根头发彼此分开
C.太阳照射和摩擦产生的热使头发膨胀
D.由于摩擦起电,头发带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10.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片金属箔片上均带负电荷
B.两片金属箔片上带异种电荷
C.将玻璃棒移走,则金属箔片立即合在一起
D.金属箔片上有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11.如图所示,用起电机使金属球A带负电,靠近验电器B的金属球,则( )
A.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不张开,因为球A没有和B接触
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正电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负电
D.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验电器下部的两金属箔片都带上了负电
12.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有绝缘支架的金属球,它们原来均不带电,并彼此接触。现使带负电的橡胶棒C靠近A(C与A不接触),然后先将A、B分开,再将C移走。关于A、B的带电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带正电,B带负电
B.A带负电,B带正电
C.A、B均不带电
D.A、B均带正电
13.关于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
B.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在转移
C.这三种方式都产生了电荷
D.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
14.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其中A球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被排斥,现将A分别与B、C靠近,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球一定带负电,C球可能带正电
B.B球可能不带电,C球一定带负电
C.B球可能带正电,C球一定带正电
D.B球一定不带电,C球可能带负电
15.某同学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据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数据中的( )
A.6.2×10-19
C
B.6.3×10-19
C
C.6.4×10-19
C
D.6.5×10-19
C
16.富兰克林提出存在正、负两种电荷,但物体通常呈电中性,这是因为( )
A.物体没有电荷
B.通常物体所带的正负电荷一样多
C.物体很容易失去电荷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7.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靠近导体M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且M端带正电
B.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且N端带负电
C.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
D.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左端带正电,右端带负电
18.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
B.用手触枕形导体B端时,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
C.用手触枕形导体后,先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
D.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
19.电荷是看不见的,但能被验电器检测出来是否存在,普通验电器顶部装有一个金属球,金属球与金属杆相连,在金属杆的底部是两片很薄的金属片,当验电器不带电荷时,金属片自然下垂,当一个带电体接触到金属球时,电荷能沿着金属棒传递,金属片就带有电荷,由于同时带有同一种电荷,两金属片相互排斥而张开,不管被检验的物体带负电还是正电,验电器的金属片都会张开,因此,这种验电器(
)
A.能用来直接判断电荷的正负
B.不能用来直接判断电荷的正负
C.不能用来间接判断电荷的正负
D.可以直接测量物体的带电量
20.如图所示,琥珀经摩擦后能吸引羽毛,它们之间的吸引力主要是
A.安培力
B.静电力
C.万有引力
D.洛伦兹力
21.两金属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3Q和-Q,将两小球接触后,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一共为( )
A.+3Q
B.+2Q
C.+Q
D.Q
22.关于物体的电荷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和电子就是元电荷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是可以连续取值的
C.物体所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是元电荷,其大小为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为,这是它因为失去了个电子
23.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列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 )
A.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B.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后让两球接触
C.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D.棒移走,两导体球不分开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无人自助加油站给汽车加油时,由于没有人员看管,可接打手机
B.发电厂的变压器发生火灾时,应先断开电源再灭火
C.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荷是可以消灭的
D.太阳发出的能量射到地球上转化为其他能量射到宇宙中的能量则会消失
25.静电在各个行业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几乎都是带电的物质微粒在电荷间作用力的作用下奔向并吸附到电极上。现有三个粒子A,B,c从P点向下运动,它们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 )
A.a带负电,b带正电,c不带电
B.a带正电,b不带电,c带负电
C.a带负电,b不带电,c带正电
D.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
二、多选题
26.关于元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
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C.元电荷的数值通常取作e=1.6×10-19C
D.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不是连续变化的
27.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金属箔片张开。此时,金属箔片所带电荷的电性和起电方式是( )
A.正电荷
B.负电荷
C.感应起电
D.接触起电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电子转移的过程
B.摩擦起电证明电荷是可以创造的
C.只有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才能起电
D.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一个物体得到多少电子,另一物体就失去多少电子
29.宁夏育才中学某物理社团做静电感应实验,有下列步骤及结论:①把不带电的绝缘导体球甲移近带负电的绝缘导体球乙,但甲、乙两球不接触;②用手指摸甲球;③手指移开;④移开乙球;⑤甲球带正电;⑥甲球不带电。下列操作过程和所得结论正确的有( )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③→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
30.如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方法是
A.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B.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C.使甲球瞬时接地,稳定后再移走棒
D.使棒与甲球接触,稳定后再移走棒
参考答案
1.C2.A3.D4.B5.B6.B7.A8.D9.D10.D11.D12.A13.C14.B15.C16.B
17.C18.A19.B20.B21.B22.D23.A24.B25.B26.BCD27.AC28.AD29.BC30.ACD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