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93700-85851学 科 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 化学 年级/册 初三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盐的分类 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三种盐的区别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难点分析 了解碳酸盐,碳酸氢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培养学生离子性质的思想 培养分类认识化学物质的思想 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虽然是化学中经常用到的盐类,但是对初次接触盐类这类概念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所以要结合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入手介绍这些物质,更生动形象,方便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导入 1,通过演示实验,启发学生感受实验的作用,初步掌握实验的技能的同时认识三种盐的物理性质和化 学 性 质 。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物质为引入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际 的意识。 教学过程 同学们都吃过蓬松的面包,那么同学们知道面包里面的气孔是怎么形成的吗?是因为加入了发酵粉,而发酵粉在高温下分解放出气体,使面包蓬松起来。那么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碳酸氢钠(小苏打)还有哪些性质呢,它与碳酸钠和碳酸钙的性质都有什么异同? 1,盐的分类 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三种盐根据阳离子种类,可分为钠盐和钙盐。根据阴离子种类,可以分为碳酸盐和碳酸氢盐。 同类的盐总有一些性质是相似的,那么我们来一起来探究这三种盐的性质异同。2,三种盐的物理性质比较 (1)外观 分别从三种盐的试剂瓶中取出少量样品,让学生观察样品的外观。得出碳酸钠和碳酸 知识讲解 钙均为白色粉末状固体,碳酸氢钠为白色晶体粉末。 (难点突破) (2)溶解度 取等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于三支试管中,加入不同量的水,观察样品的溶解度。 步骤 1g Na2 CO3 1g NaHCO3 1g CaCO3 ①加入 5 滴 结 块 变 成 晶 白色晶体部分 白色固体不溶 393700-3654373水,摸试管 体,放热 溶解,感受不到 解 底部 热量变化 ② 加 入 振荡时间长可 固体量减少 白色固体仍然 10mL 水,溶 解度 溶解 不溶解 结论 溶解度:Na CO >NaHCO > CaCO 3 3 3 2 (3)俗名,主要用途的介绍 碳酸钠:纯碱,苏打,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碳酸氢钠:小苏打,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碳酸钙:补钙剂,石灰石,大理石等建筑材料,在实验室中用于制取二氧化碳。 (此处可配图文,更生动形象) 3,化学性质比较 三种盐具备的几种基本化学性质,热分解性,碱性。 热稳定性 取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三种样品分别于试管中加热,试管口接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是否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加热 Na CO 固体 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受热不分解 2 3 3 加热 NaHCO 固体 试管内有水珠生成,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受热易分解 3 加热 CaCO 固体 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受热不分解 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碳酸钠和碳酸钙的稳定性强于碳酸氢钠,可推测碳酸盐的稳定性强于碳酸氢盐,碳酸氢盐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这也是碳酸氢钠可以作为发酵粉的原因。 碱性 ① 先确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具有碱性 Na2CO3 NaHCO3 CaCO3 实验现象 都有气泡产生,但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泡最快,反应后气球也越大。 装置 Na2CO3,NaHCO3, CaCO3 3 2 3 3 结论 NaHCO 与稀 HCl 反应的速率比 Na CO CaCO 与 HCl 反应的速率快 , 实验: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于适量水中,加入酚酞发现溶液都变红,碳酸钠溶液的颜色比碳酸氢钠溶液的颜色更深,说明碳酸钠的碱性大于碳酸氢钠的碱性。 碱性:Na CO > NaHCO 2 3 3 ② 与盐酸反应的性质 实验:取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约 1g 分别置于两个气球,将其套在两根装有等体积稀盐酸的试管上,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同时倒入试管内,观察现象(注意试管内的现象和小气球的变化) 为什么 NaHCO3 与盐酸的反应 比 Na2CO3 与盐酸的反应更剧烈? 探究:分别往 5mL 0.1mol/L NaHCO3 ,Na2CO3 溶液中逐滴滴加稀 HCl,观察现象:往 NaHCO3中滴入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往 Na2CO3 中滴入稀盐酸先无气泡后有气泡 分析原因:Na CO +2HCl==2NaCl+CO ↑ +H O↑ ↑ 2 3 2 2 NaHCO 3 +HCl==NaCl+CO 2 +H O 2 这个结论也与前面所介绍的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为碳酸氢钠相对应。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这 些化学性质,思考一下为什么泡沫灭火器用的是碳酸氢钠而不是碳酸钠呢? 393700-12974311,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 纯碱 B 熟石灰 C 苛性钠 D 生石灰 课堂练习 2,下列物质的俗名正确的是() (难点巩固) A NaHCO (纯碱)B Ca(OH) (石灰石)C CaO(生石灰) D Na CO (小苏打) 3 2 2 3 本堂课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讲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让学生自己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总结,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步步深入,提高本次课堂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化学式 Na CO NaHCO CaCO 2 3 3 3 俗名 颜色形态水溶性 苏打,纯碱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小苏打 白色晶体粉末易溶于水 石灰石,大理石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用于玻璃,制皂,造纸, 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泡 用途 纺织和洗涤剂生产等 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 建筑材料,补钙剂等 1,碱性,溶液中滴入 小结 酚酞变红。 2,可与盐酸反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1,碱性,溶液中滴入酚酞变 红 。 2,可与盐酸反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比碳 1,可与盐酸反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aCO + 2HCl == CaCl + 3 2 ↑ H O+ CO 2 2 2 化学性质 Na CO +2HCl==2N 3 酸钠与酸反应更剧烈。 2,热稳定性强,高温下才 2 aCl+CO2↑ +H O NaHCO 3 +HCl==NaCl+ 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 3,热稳定性强,加热 CO2 ↑+H O 不易分解。 3,热稳定性弱,加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