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精美PPT教学课件(三课时)(9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精美PPT教学课件(三课时)(95张PPT)

资源简介

(共96张PPT)
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
5.
应对自然灾害
第一课时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被称为“汶川大地震”。
此次地震中,一所普通乡镇中学的师生幸免于难。从2005年开始,这所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一次科学、严谨的紧急疏散演习。地震发生后,得益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教室紧急撤离,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全体师生毫发无伤。而此时8栋教学楼出现部分坍塌,已全部成为危楼。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自然灾害
视频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等。
从这幅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仔细读图,我发现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病虫害、旱灾。
从图中我看到东南沿海地区遭受台风和风暴潮的次数比较多。
从这幅图中我发现我国西北部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比较少。
从图中,我看到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近几年,我国遭遇过哪些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1.种类多、分布广。
2.对我国影响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洪涝、旱灾和病虫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洪灾主要发生在南部,旱灾主要分布在北部。
3.
在沿海地区都有台风发生,而地震主要发生在中西部。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
2019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公布,我们协力和这些灾害斗争过
1.190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
2.6月上中旬广西广东江西等6省(区)洪涝灾害
3.贵州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灾害
4.四川“8·20”强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5.7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洪水
6.南方地区夏秋冬连旱
7.四川长宁6.0级地震
8.四川木里“3·30”森林火灾
9.山西乡宁“3·15”滑坡灾害
10.青海玉树等地雪灾
2019年十大自然灾害如下:
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自然灾害的危害
云南大部分地区曾遭受严重的干旱,很长时间没有降雨,河流断流,湖泊干涸。
甘肃曾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很多人员伤亡。
自然灾害的危害
自然灾害的危害
我国南方曾发生严重的寒潮冰雪灾害,造成农作物冻伤或者冻死,高速公路结冰,煤电供应不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看了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我国哪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
2016年中国主要自然灾害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
从这幅图中我发现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是最大的,占到了62.4%。
从这幅图中我发现台风造成的危害也比较大,比例为15.2%。
从这幅图中我发现风雹、旱灾以及低温、冷冻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比较大。
从这幅图中我发现……
1、早涝灾害和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最大的。
2、地震、泥石流是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
自然灾害的危害
旱灾
洪涝
地震
滑坡
病虫害
泥石流
风灾
沙灾
火山
海啸
●●●
●●●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自然灾害的危害
洪涝灾害
山体滑坡
泥石流
自然灾害的危害
台风
风雹
自然灾害的危害








海啸
自然灾害的危害
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原因
周凡的家乡原本有成片的森林,近十年来,人们为了获得更多耕地而乱砍滥伐。周凡和同学们收集了许多信息,发现最近几年家乡频发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与乱砍滥伐密切相关。
森林被破坏,无法涵养水源,易造成洪涝灾害。
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易引发山体滑坡。
你怎么看待乱砍滥伐引发自然灾害这一问题?人类还有哪些不合理的行为可能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原因
人类的行为对自然环境有哪些影响?让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
在“草地”和“黄土地”上浇灌同样多的清水,流出的水的颜色为什么不一样?
想一想如果人们大规模开垦草地,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自然灾害的原因
土地荒漠化
自然灾害
人为因素
旱灾
森林植被遭人类破坏、水资源受到污染、过度施肥导致土壤沙化……
台风
破坏沿海防风林导致危害加剧。
洪涝
过度采伐森林、
破坏植被、填减湖泊、侵占河道……
滑坡/泥石流
乱砍滥伐、不合理开挖、弃土弃渣采石……
病虫害
不合理施肥、不科学用药……
人为因素导致的自然灾害
从上面的表格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我国提倡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而这种乱砍滥伐引发自然灾害行为应该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过度采矿造成的地质塌陷,焚烧秸秆造成的雾霾天气等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加重自然灾害的发生。
自然灾害的原因
自然灾害的原因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所需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人类不能为了一己私欲而肆意破坏大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我们应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才能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伤害,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5.
应对自然灾害
防御自然灾害
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
防御自然灾害
四川北川县北川中学,废墟中躺着6位学生遗体
北川中学位于北川县城边两里的一个小山坳中,全校有师生2900多人。2007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发生后,北川中学两栋五层教学楼垮塌。在这场巨变中,有1000多名学生仅仅含苞还未绽放就凋谢了!而在失去生命的学生中,80%是躲在桌子底下的,这是一种错误的地震避险方法,
看着孩子们的遗体埋在废墟中一动不动,所有人为之动容,看一次掉一次眼泪,愿逝者安息。
?
与汶川大地震伤亡最为惨烈的北川县毗邻。?桑枣中学的校舍决非“铜墙铁壁”,地震袭来时,该校八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房。
可在1分36秒内,全校2200余名学生、百余名老师都人挨人地撤到了操场上,无一伤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2005年起桑枣中学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次全校师生紧急疏散演练。演练时每个班级的疏散路线都是划定好的,在每个班级内,前四排学生走教室前门、后四排学生走后门也是规定好的。倘若桑枣中学的应急预案(疏散演练正系应急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只挂于墙壁、锁于抽屉,当灾难突然而至,何谈创造出一项桑枣奇迹,哪里能有那个闪耀着“责任光辉”的1分36秒?
在汶川地震中,北川中学和桑枣中学的伤亡程度截然不同,表明尽管人类很难阻止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在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方面均有所可为。
桑枣中学正在进行应急疏散演练
你有避险意识吗?
仔细阅读下面的图片与文字内容,你认为哪些做法是正确的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对于错误的行为,说一说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
雷电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
山区山洪、泥石流的高发期,在山区露营时,选择在山谷扎营。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空旷的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暂时躲在小房间的墙角,护住头部。
当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1.
尽量不要外出,如果在外面,则不要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
2.
如果你住在帐篷里,则应立即收起帐篷,到坚固结实的房屋中避风。
3.
如果你在水面上(如游泳),则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4.
如果你已经在结实的房屋里,则应小心关好窗户,在窗玻璃上用胶布贴成“米”字图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5.
如台风加上打雷,则要采取防雷措施。
6.
台风过后需要注意环境卫生,注意食物、水的安全。
7.
露天集体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应及时取消,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8.
不要到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乘船出海。
台风来了——防灾避险小知识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下,要避开高大建筑物,避开危险物或悬挂物。
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空间的墙角。因为这些地方相对牢固,可以减轻伤害。
地震来了——防灾避险小知识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但应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防斜坡失稳下滑,应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的地方暂停观察,选择远离泥石流经过地段停留避险。另外,不应上树躲避,因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其流动中可能剪断树木卷入泥石流,所以上树逃生不可取。
泥石流来了——防灾避险小知识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
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洪水来了——防灾避险小知识
提高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
小提示
让我们来画一幅校园逃生图。
●先找来校园平面图,作为参考。
●然后,和同学组成小组一起去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图标,在图上做出标泣。
●最后,将合理的
逃生路线标注在图上。
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以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
防御自然灾害
思考: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监测预警系统?当你接收到这些预警信息时,你和家人是怎样做的?
防御自然灾害
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
防御自然灾害
地震预警
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的成功发射,有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的监控和预警能力。
防御自然灾害——国家的举措
防御自然灾害——国家的举措
为了防止洪水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防洪堤坝。
防御自然灾害
为了防御自然灾害,科技工作者正在不断研究、发明各种抗灾技术。去调查一下,将你了解到的技术活发明记录下来,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对我们的伤害。
防御自然灾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三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相关链接
5.
应对自然灾害
不屈的抗灾精神
教学导入——
这张图片里面的人物是谁?
女娲
讲讲“女娲补天”的故事
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在这种情况下,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鳌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天柱,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炉灰堆积起来堵塞住了洪水。
其实,在人类历史上,自然灾害从来没有停止过。在抗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不屈不挠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不屈的抗争精神
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在这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不屈的抗争精神
98抗洪纪念影像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在抗灾救灾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画面。
不屈的抗争精神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
抗洪抢险上下团结
1998年中国的特大洪灾,据统计,水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300亿美元,并造成3004人死亡,2.23亿人受灾。
那些使我们感动画面……
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昼夜兼程奔赴灾区,奋力拼搏,营救生命。官兵们冒着余震的危险,组成一条生命通道,轮流托举着被固定在简易担架上的幸存者,直至其平安脱险。
那些使我们感动画面……
解放军、武警部队一线救灾
那些使我们感动画面……
救援人员以执着的信念和令人感动的爱,拯救生命,创造出一个个超越生理极限的人间奇迹。
那些使我们感动画面……
那些使我们感动画面……
一批批救灾物资、一笔笔捐款、一袋袋血液,凝聚着全国人民对灾区的牵挂,让灾区人民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
说一说:当自然灾害发生后,媒体报道中的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学们:在抗洪抗震抗灾的现场,出现最多的谁的身影?谈谈看了这些画面你的感受?
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永远冲在抗灾的第一线,保卫国家,保卫人民!
同学们:讲一讲你知道的关于抗灾的感人故事吧!如果你的身边出现灾情的时候需要你,你会怎样做?
我来讲故事
《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称,汶川地震发生后,深入灾区的国内外志愿者超过300万人参加,在后方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超过1000万人。现在请同学来为我们讲一讲,在救灾中出现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吧。
欣赏感动,学习精神
(1)汶川地震时,唐山13位志愿者来到灾区,用最原始的方法——铁锤砸、钢钎撬、双手刨,不断寻找幸存者。他们与解放军、武警战士一起,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具遇难者遗体。
5.12汶川地震后
(2)在灾情最重的北川县,一名受灾者从废墟里爬出来。他在这次地震中失去了15个亲人,可是他忍着悲痛,到处救人,用手从皮墟里创出10名幸存者。
(3)一天中午,一个募捐点来了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衣衫褴褛。老人在宣传牌前站住,看了一会儿,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念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下午,老人再一次出现。这次,他捐出了100元。“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
”“我上午就想多损一点,但钱太零……”原来,他中午到银行把零钱兑换成了整钱。
灾害无情人有情,奉献爱心见真情。
你身边是否出现过类似的志愿者和捐款者?请和小组同学一起收集人们不懈抗灾以及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故事,并在班级中交流,讨论什么是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拓展延伸:
搜集在2020年初发生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
疫情中:习近平视察武汉社区,慰问武汉人民。
大年夜八十多岁的终南山院士逆行来到武汉抗击疫情。
请同学谈谈看完这一系列图片的感受。
请同学根据课下收集的资料介绍韩红作为公益人的事迹。
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
 
一、填空
1.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
防止
)或(
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
2.
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
科学
)、(
有效
)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
提高
)抗灾能力。
3.
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
法律
)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
重要手段
)。
4.
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形成了(
不屈不挠
)、(
团结互助
)的抗灾精神。
5.
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
减灾
)共同体,
共同(
预防
)、(
减少
)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
当堂检测
 
二、判断。
1.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首先应该保护好自己,别人的死活与我们无关。(
X

2.学习防灾知识,可以有效防止或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


3.防灾减灾是国家的事,与我们小学生无关。(
X

4.在自然灾害面前,全国上下都应该团结起来,与自然灾害作斗争。(


5.在雷电来临时,我们可以在大树下躲雨。(
X

6.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往像卫生间这些狭小的究竟躲。(


7.在多雨季节,我们如果在野外露营,要把帐篷搭在山谷里。(
X

8.
当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