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85850012674600 二氧化碳 1、性质 物理性质 色, 味的 ,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 化学 性质 一般情况下 ,也 ,不能 与水反应生成 :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 , ,碳酸 ,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 。 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2CO( 反应) 用途 false 2.相关实验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装置图 (1) (1) 实验现象 蜡烛自 熄灭。 实验结论 ①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 燃烧,也 燃烧; 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 方法总结: (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装置 ) ) 实验现象 瓶体变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 溶于水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步骤 现象 纸花 ?纸花 ?纸花 ?纸花 分析 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O2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O2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H2CO3,H2CO3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典例1】下列是初中化学的3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说明实验①的实验原理是 。 (2)说明实验②中热水的作用是 ? (3)实验③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棉芯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典例2】在研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水中,并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发现溶液变红,引发了下图所示的探究活动(图中小花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并晾干)。 (1)该活动所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C所验证的猜想是 。 (3)实验A的作用是 。 【典例3】图B是在研究二氧化碳性质。 (1) 小光认为B图中软塑料瓶变瘪,是因为CO2能溶于水,使瓶内气体 气压 ,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软塑料瓶变瘪。小军认为此实验能得出CO2能溶于水的结论,但无法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 (2) 为了进一步证实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你认为接下来应怎样设计和操作实验 若观察到 则可以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37928553187701、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2不支持燃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有毒 B. 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C. 干冰可用于工人降雨 D. 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 3、吸入或食用下列物质后,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B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工业酒精 D.变质食品 4、下列实验或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的是( D ) A.CO2不支持燃烧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小 C.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中 D.将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调平的天平的两托盘上,倒入二氧化碳的烧杯一侧会下沉 5、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能产生白雾是因为( A ) 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 B.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C.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的二氧化碳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6、在烧杯中静置着一只彩色气球,气球里充有气体a。某同学收集好一瓶气体b,倾斜倒入烧杯中,发现气球竟浮起来,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开气球又会上浮,十分有趣。请猜测a、b分别是什么气体( C ) A.a是氢气,b是二氧化碳 B.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 C.a是空气,b是二氧化碳 D.a是氧气,b是一氧化碳 7、若用二氧化碳气体吹肥皂泡,并用燃着的木条击破肥皂泡,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 D ) A.肥皂泡上升,木条火焰不熄灭 B.肥皂泡时升时降,木条继续燃烧 C.肥皂泡下沉,木条燃烧更旺 D.肥皂泡下沉,木条火焰熄灭 8、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以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实验 ①喷洒稀盐酸 ②喷洒水 ③放入干燥CO2中 ④喷水后放入CO2中 花的颜色 红色 紫色 紫色 红色 ①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石蕊变红 B.②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色 C.②④对比说明水在石蕊变色过程中不发挥任何作用 D.②③④对比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了新物质 9、我国北方农村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里,进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内,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 A.测量窖内的二氧化碳含量 B.测量窖内的温度 C.主要是为了照明 D.测量窖内的氮气含量 10、“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A ) 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蓝后变紫 11、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C.在加压和降温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淡蓝色液体,甚至变成雪花状固体 D.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的热,因而用作制冷剂 12、鉴别集气瓶中的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D ) 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13、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请填空: (1)实验1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 (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 。 14、数学老师卢达峰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如图A观察到的现象是 ,根据这一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B中可用来测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 方法指导 1.无 无 气体 大 能 干冰 不能燃烧 不支持燃烧 供给呼吸 碳酸 CO2+H2O==H2CO3? 变红 H2CO3 == H2O+ CO2↑ 不稳定 易分解 浑浊 二氧化碳 吸热 2. (1) 下而上依次 不能 不能支持 大 灭火 (2) 瘪 能 (3) 由紫变红 不变色 不变色 由紫变红 ?醋酸 考点突破 例题1、(1)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通过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可以判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提供热量;隔绝空气(或氧气)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1)哪种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 (2)CO2使紫色石蕊变红 (3)说明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3、(1)减少 变小 由实验现象不能证明有新物质(H2CO3)生成(或CO2溶于水也会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因此不能证明一定有新物质生成等)(合理即可) (2)向变瘪的塑料瓶里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由紫色变红色(合理即可) 夯实基础 B 2、A 3、B 4、D 5、A 6、C 7、D 8、C 9、A 10、A 11、C 12、D 13、(1)水 (2)纸花由紫变红 CO2+H2O=== H2CO3 (3)④ 密度比空气大 14、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或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等)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防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等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