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下6.8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同步课件+习题)(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语文六下6.8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同步课件+习题)(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课程编号:TS2102010101R620608MQ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新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授课:思齐老师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目录
背景知识
理解赏析
把握情感
01
02
03
CONTENTS
背景知识
01
王观(1035
--
1100),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宋仁宗时中进士。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其词构思新颖,用语佻巧,不落俗套,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
代表作有《卜算子》、《临江仙》、《高阳台》等。
背景介绍
春末时节,词人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别即将回家乡(浙东)的好友鲍浩然。虽然自己家在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难以为怀,
但仍衷心祝福好友,
望好友能与春光同住

背景介绍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宋代是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背景介绍
认字识词


zhè

左中右结构
上下结构
yíng

上下结构
理解赏析
0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词,把词读正确、读流利。
一起品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理解赏析
诗人的朋友
词牌名
往,去
题目的意思是送别好友鲍浩然去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山水交汇的地方。
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理解赏析
词意:江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一样清亮,山像美人微微蹙着的眉。想问朋友要去哪里?要去往山水交汇的清丽江南。
理解赏析
上阕词人运用了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把江南秀丽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极富有人情味,也暗示好友即将归乡与家人团聚。
理解赏析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方才
若是,如果,假如
理解赏析
词意:刚刚送走了春天,现在又要送你踏上归途。如果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理解赏析
下阕词人用了两个“送”字和两个“归”字,把季节和人巧妙相连,一是“送春归”,二是“送君归”,言外之意是春归人也归,最后词人送出了美好的祝愿:希望朋友归去能和春天相聚,和家人团聚。
理解赏析
这首送别词的上阕,词人将江南秀丽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极富人情味,也暗示好友即将归乡与家人团聚。词的下阕,词人用了两个“送”字和两个“归”字,把季节与人巧妙链接,表明好友与春色同归,最后表达了词人对朋友的良好祝愿。
理解赏析
把握情感
03
诗句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送别好友鲍浩然归家的情景。词人将人和景巧妙相连,江南山水的清丽明秀,如同女子的秀眉和眼波,眉眼含情,既表达了词人对好友的不舍,又表达了词人对好友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福。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理解并赏析赏析了本词
感知了词的情感
学习小结
SEE
YOU
慕联提示
亲爱的同学,课后记得做一下习题测试,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对这节课掌握得非常棒!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
新编人教版语文六下6.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判断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一词的标题交代了人物、地点和事件,其中“卜算子”是词牌名,鲍浩然是诗人的朋友,事件是指送别友人。(  )
2.词,又称“长短句”,宋代在历史上以涌现出大量的词作闻名。(  )
3.“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之”意思是往、去。(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一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
“眉眼盈盈处”的“盈盈”指形态美好的样子。(  )
“才始送春归”的“才始”在这里是刚才的意思。
(  )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的意思是劝诫友人不要辜负这大好春光。(  )
9.这首送别词轻松活泼,朗读时应用上扬的语调。
(  )
10.全词将人和景巧妙联结,表达了词人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
答案及解析:
1.T
解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说法正确。
2.T
解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说法正确。
3.T
解析:考查对重点字词的把握,说法正确。
4.F
解析:这一句运用的是比喻的手法。
5.T
解析:考查对重点语句修辞手法的掌握,说法正确。
6.T
解析:考查对重点词义的掌握,说法正确。
7.T
解析:考查对重点词义的掌握,说法正确。
8.T
解析: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说法正确。
9.T
解析:考查对诗歌的整体感知,说法正确。
10.T
解析: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说法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