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冷和热 知识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冷和热 知识点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冷热与温度》知识点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温度计的结构包括三部分:液泡、刻度和液柱。温度单位:摄氏度(℃)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拿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
指捏住上端。
(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
(3)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5、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温差大,降温快。
6、温度为什么会先快后慢这样的变化?
热水刚倒入杯中,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
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慢了。
7、假如继续观测下去,水温继续下降,直到与室内温度相同为止。
8、在生活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电子水温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读数方便。
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
干湿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红外线感应温度计:探测物体的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更方便、快捷。
9、实验探究: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问题: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还是匀速下降,或是其他?
假设: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
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热水、温度计、秒表、石棉网、三脚架
实验设计与记录:
摆好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把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
②在烧杯内倒上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③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写到表格的0分钟格内。从此时起每隔两分钟测量水温,知道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每两分钟记录一次,连续记录6次。
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温度(摄氏度)





④把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线。
实验结论: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热胀冷缩》知识点
1.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增大,遇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2.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3. 温度计就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不过温度计里装的不是水,而是酒精、煤油或水银。
4.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①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②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③用外焰加热物体。④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5. 酒精灯由灯帽、灯芯和盛酒精的灯壶三部分组成。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外焰、內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
6. 你能解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
(1)夏天轮胎容易爆胎:轮胎内气体受热体积增大。
(2)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球内气体受热体积增大。
(3)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冬天温度低,电线收缩。
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水受热以后》知识梳理
1、固体、液体和气体是水的三态变化。水、冰、水蒸气是同一物质,形态不同。
2、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3、冰融化前的温度一直在升高,当温度升到0℃时,冰就开始融化,在融化的过程中很长时间保持在0℃,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4、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5、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保持不变。
6、在做水的沸腾实验中,如果水沸腾后撤走酒精灯,水会逐渐停止沸腾。这说明水的沸腾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7、在做水的沸腾实验中,如果水沸腾后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位置下降了。说明产生了水蒸气。
8、在做水的沸腾实验中,水沸腾前给烧杯加热,烧杯中水面位置上升,这是水在加热的过程体积膨胀的原因。
9、满壶的水烧开后会产生的现象及其原因:
现象 :水壶里的 水 变 少 了,产生了大量气泡 ;在壶盖和壶把手上有水珠形成。
原因 :分别发生了沸腾和凝结。
10、冰融化和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水遇冷以后》知识点梳理
1、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2、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3、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在结冰的过程中温度一直保持0 ℃不变。水结冰后体积会膨胀。
4、在自然界中,水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5、采用分批次在碎冰中加食盐并搅拌的方法,降低碎冰的温度,使冰的温度尽可能低一些。
6、出现下列现象的原因:
(1)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的原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瓶子外壁时凝结成水珠。
(2)冬天进入室内,眼镜镜片上出现小水珠的原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片时凝结成水珠。
(3)冬天,屋檐下挂满冰凌的原因是:融化的雪水在下流的过程中遇冷凝固成冰凌。
(4)冬天,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的原因是:冬天室外温度比较低,当达到0 ℃时,水会结冰,体积膨胀,缸就会被撑破。
(5)瓶里的水结冰后塑料瓶鼓胀的原因是:瓶里的水结冰后,体积膨胀,塑料瓶就鼓胀起来。
(6)冬天水管容易爆裂的原因:冬天室外温度比较低,当达到0 ℃时,自来水水管里的水会结冰,体积膨胀,水管就容易爆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