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平面镜成像教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虚像。
(3)学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得出实验结论。
(2)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感受“猜想、假设、验证和归纳”的科学方法。








(1)在实验过程中,养成记录实验数据,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
(2)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探究的喜悦和懂得合作与交流的必要性。
教材
分析
教学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实验器材
平面镜、玻璃板、蜡烛、白纸、刻度尺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教后记
一、引入:
猜谜语:
平面镜可以成像。
播放图片,“桂林山水”等。
师:表面是平的镜子,我们叫做平面镜。
生:
我们看到的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师:在我们的自然界也有平面镜,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湖光山色,平静的湖面像一块镜子,倒映出山林,这平静的湖面就可以看作是什么?
生:平面镜。
师:我们经常使用平面镜,对平面镜也有许多感性的认识,那么平面镜所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课教学
新课探究一:平面镜成像
实验一、观察平面镜中的自己的像:
回答问题:
平面镜里成的像跟自己一样大吗?
2、当人远离平面镜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变化?远离还是靠近?
3、眨一眨你的左眼睛,观察你的像眨的是哪只眼睛?
提出猜想:平面镜成像可能的特点:
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左右相反。
实验设计:
讨论交流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探究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需要什么器材
观察比较的对象是什么
实验二:
活动卡P30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1、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
2、镜子后面的蜡烛的位置就是第一只蜡烛像的位置。
像和物体相对与镜面是对称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起镜子来观察一下镜子中的自己,思考课件中所提出的问题。
生:一样大。
生:距离变化了,远离了。
师:那么,如果你面镜呢?又会怎么样呢?
生:距离也变化了,更加靠近了。
师:那么第三个问题呢?
师:同学们你们猜想一下平面镜成像可能的特点是什么?
生:像和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左右相反。
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发现用面前的小镜子没有办法找到像的位置,引出虚像的概念。
并且得出结论,用玻璃板替换镜子。
生:用玻璃板替换镜子。
师:探究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需要什么器材?
生:刻度尺
师:实验中同学们还要观察比较的对象是什么?
生:像和物的大小。
学生动手实验:
师:我们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在玻璃板前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所成的像是完全重合的,请问,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了像的大小和原来的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
生:镜子后面的蜡烛的位置就是镜子前面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师:我们用刻度尺测量了一下,发现,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所成的像完全重合的时候,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完全相等的,请问,由此大家可以的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生:像和物体是对称的。
师:对,但还不够准确,我们发现,蜡烛和它在镜子后面所成的像是相对于镜子轴对称。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相对镜面是对称的。
新课探究二:
实验1.从平面镜的全面看去,将手指放在平面镜后面好象点燃似的的蜡烛上,手指疼吗?
实验2.在玻璃板后挡一张黑纸,还能看见玻璃板内的烛焰吗?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师:通过以上三个实验,我们可以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几个特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生:手指不会疼的
生:仍能看见。
师:什么是虚像呢?它和实像有什么区别呢?
生:不清楚。
师:我们知道,实像和虚像都可以被我们看见,比如小孔成像和平面镜成像都可以被看见,但如果我们把一块光屏放到小孔后面,可以在光屏上面找到一个倒立的像,这个像是由实际的光线会聚而成的,我们将此称为“实像”;但是,如果我们把光屏放到镜子后面像的位置,能否在光屏上面找到物体所成的像吗?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生:不能。
师:的确不能,所以说,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由于不能在光屏上面被找到,它就不是由实际的光线会聚而成的。我们将此称为“虚像”。那么请问,区别实像和虚像的关键在哪里呢?
生:在于能否在光屏上面成像。
师:很好,只要可以在光屏上面成像的就属于实像,而不能在光屏上面成像的就属于虚像。
新课探究三: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4.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5.像和物体相对平面镜是对称的。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五、课后作业
师:通过对以上几个实验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规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