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34.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B1.(2006嘉兴卷)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开始于1978年召开的( )C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2.中共十一届三种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3.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源于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D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4.(2011嘉兴卷)嘉兴有一座南湖革命纪念馆,馆内三楼展厅里全方位的展示着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历程。这直观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 )A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C.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继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之后,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我国西安举办。回答11-13题。16.(2011湖州卷)2011年,中国迎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中国“入世” ( )C①有利于建立有序的市场秩序 ②消除了国际贸易中不公平现象③提高了国民竞争和进取意识 ④有利于中国经济积极走向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2011湖州卷)关于西安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D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有秦始皇陵兵马俑③位于地势的第二阶梯 ④位于黄河中游地区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12.(2011湖州卷)奥运会、世博会、世园会三大国际盛会相继在我国举办,说明我国( )B①在国际舞台上已经居于主导地位 ②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通人和③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④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201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30岁的生日。在过去的30年里,深圳凭借令世人惊叹的“深圳速度”,利用毗邻香港的独特优势,从一个边陲小镇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的先锋城市。据此回答1—5题。8. 从边陲小镇成长为先锋城市。深圳经济特区30年的实践充分表明( )D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②改革开放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要求③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9.下列属于深圳经济特区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共同点的是( )CA.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B.实行“一国两制”政策C.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D.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10.特区的进步同时也是一部科技进步的历史。这启示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是( )AA.要发展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B.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D.要大力发展经济特区13.(2011湖州卷)奥运会场馆周围90%的路灯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来供电,世博会将原江南造船厂旧址改造为中国船舶馆,世园会把废弃的高压铁塔基座改造为魔石乐园。这些做法说明( )C①在我国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正在从观念走向实践②我国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已经得到根本性的改变③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已经没有差距④“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A. 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 ②③4.(2004安徽卷)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 )A①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②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③表明我国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④表明我国还未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CA.上海 B.珠海 C.深圳 D.厦门9.(2011桐乡一模)2010年9月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继续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我国类似建立经济特区等改革开放举措( )C①其重要作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其根本目的是让一部分人先起来③其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④其出发点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的利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11桐乡一模)“民间投资增幅超330%,民营企业出口总额增长223%,个体私营企业完成税收上升172%。”“十一五期间”我国民营经济交出的这一份亮丽答卷表明①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D②民营经济发展有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③民营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④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有历史性意义的三十多年,中国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得到世界公认。【成功与喜悦】材料一:2010年中国喜事连连: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成功举办,嫦娥二号成功发射……(1)材料一喜事连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回顾新中国的历程,社会主义建设中有过失误与挫折,请列举20世纪50年代曾出现的失误与挫折。(2分)【发展与富强】材料二:三十年前小岗村在中国大地卷起了波澜,深圳小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迁,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一切无不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创新实践。(1)材料二中“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使我国走上了怎样的发展道路?(2分)(2)30年前的小岗村采取了哪一措施?这一措施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什么变化?(3分)【成功与喜悦】(1)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发展与富强】(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循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2分)6.(2006深圳卷)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和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会议是( )B①中共一大 ②遵义会议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 ④中共十三大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7. 在外国人眼里,“21世纪中国始于1978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1978年,中国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是( ) BA.发展教育 B.改革开放 C.控制人口 D.创建和谐8.中共历史上有两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而且这次会议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历史从此进入 。( )DA.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B.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新时期C.中共十六大,建设全面小康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9.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正确的是( )BA.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上的自主权 B.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C.打破了人民公社制度下的大锅饭 D.适应了目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这一时期( )A①工作重心开始转移 ②邓小平成为了领导核心③农村开始进行改革并推广 ④社会主义制度开始建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改革开放新时期,下列城市中属于经济特区的有( )A①深圳 ②汕头 ③香港 ④澳门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2.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纪念这一关系中国命运与前途抉择的大事,首套“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金章”隆重发行(右图)。我国改革开放始于( )A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13.(2008宁波卷)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在这次大会上胡锦涛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某校九年级同学准备举办一个中国共产党辉煌历程图片展,并收集了下列四幅图片。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三幅图片撰写解说词。(温馨提示:请从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产生的影响三方面介绍。)(评分说明:三条解说词共6分,每条2分)图1: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图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中国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或人民当家作主了或建立了人民政权。)图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是中国历史的伟大的转折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或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图4:香港回归,1997年,是中国人民洗雪百年耻辱的盛事,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是“一国两制”方针的伟大实践。)14.(2010湖州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考察中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变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材料一:战国时期,新兴地主为确立统治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打着“富国强兵”的旗号,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泰国的变法。(见右图《商鞅城门立木想象图》)⑴商鞅实行城门立木的目的是什么?商鞅后来被处死,但我们仍然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为什么?(3分)取信于民,便于工作于法令推行(1分)商鞅虽死,但法令仍存。泰国从此强盛,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2分)材料二: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⑵中国大陆的土地改革是什么时候基本完成的?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3分)1952年底(1分)。农民真正获得土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地消灭了。(2分)材料三: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正是这三十年,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⑶右图是“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户秘密签下‘大包干’合同的情景图”,该合同的签订揭开了_______________责任制的序幕?该责任制有什么积极作用?(3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写出其中任何两点即可得2分)⑷为纪念这一历史性的事件,某班将举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征文要求体现这三十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下列史实不能列入征文范畴地是( )(1分)AA.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经济走向世界C.以多种形式吸收久国资本,扩大对外贸易D.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展现出多样化的风姿16.【三次革命 走向新生】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黑暗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1)写出第一次革命的名称及其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3分)辛亥革命(1分);领导阶级:资产阶级(1分);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1分)。(2)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请你画一个年代尺,并在年代尺上标注上述事件的名称及其发生年代。(3分)画对年代尺得1分;1919年的五四运动(1分);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分);(3)在第二.三次革命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两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这两条道路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分别始于哪一个标志性事件?(4分)第一条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1分),第二条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分)。前者始于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分),后者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分)。17.【关注改革开放】(本题10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08年,中国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此,某班举行“改革开放30年”主题讨论会,同学们畅所欲言。以下是几位同学讨论的记录,请补充完整。(1)同学1:20世纪70年代末,中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召开,中国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2)同学2: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3)同学3: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加大了开放的步伐。比如说: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APEC会议,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2分)2001年中国加入WTO(2分)(4)同学4: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邓小平老师:请用一句话概括改革开放的作用。(5)同学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等言之有理均可,学生若举例也可得分(2分)18.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材料二:《春天的故事》有这样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请你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0分)(1)从材料一看,标志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站起来的中国人民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2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2分)(具体如解放西藏.土地革命等给1分)(2)材料一中“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中的“春天”寓意是什么? 这一春天的到来与哪一会议有关?(3分)中国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2分)(写出改革开放给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3)材料二中的“老人”指的都是谁?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反映了中国的什么政策?(3分)邓小平(1分),改革开放政策(2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据新华社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1月27日至2月2日访问了瑞士.西班牙.英国和欧盟总部所在地比利时。这次访问可以称作“信心之旅”。 温家宝总理此次欧洲之行有3大目标:一是推动国际社会进一步重振信心,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二是促进中国与上述欧洲四国的战略共识,扩大双边务实合作;三是推动中欧关系深入发展。材料二:2009年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胡锦涛强调, 落实好国务院最近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着力提高粤港澳的合作水平,务实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一定要坚定信心,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1)材料一中欧盟由何组织发展而来?(1分)它是哪年正式成立的?(1分)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反映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欧洲共同体(1分);1993年(1分);多极化(1分)(2)温家宝访欧可以称作“信心之旅”。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你认为我国成功应对金融危机有那些“信心”?(2分)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1分);中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1分)等(3)材料二说明了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1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分)(4)“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体现了什么发展战略?(1分)你在生活中能为这个发展战略做些什么?至少列举两条措施(2分)可持续发展(1分);积极参加植树造林.多乘公交车等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每个1分,共2分)(5)“提高粤港澳的合作水平,务实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在这个方面,你认为深圳有那些优势?深圳毗邻港澳;深圳是经济特区,有政策优势;沿海,交通便利;是侨乡等。(每个1分,只要答出其中两个即可。)20.(2008重庆卷)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回眸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先后作出过重大调整,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1)列举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农村开展的重要运动。(2分)土地改革,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全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2)1978年,在我国什么地方率先出现搞“包产到户”的典型?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3分)安徽凤阳小岗村(1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3)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2分)农业是基础,涉及国计民生;中央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村政策等。(2分。其它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同等给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21.(10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82年的义乌是一个有名的穷困县。20多年来,在历届义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义乌始终坚持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不动摇。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作用的前提下,以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起飞。今天的义乌已成为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市,被联合国与世界银行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材料二:2007年10月28日,我国西南部最大的小商品直销批发中心在四川省眉山市正式落成。这标志着我国以小商品闻名全球的东部经济城市义乌与西南部重要城市眉山经济互动正式对接成功。这不仅将带动眉山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为连通沿海与西部的经济大发展起到桥梁作用。(1)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义乌为什么能从穷困县一跃成为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市?(至少两条,4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或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的国策;(任写两点即可,4分)(2)材料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义乌在与眉山市的合作中应遵循怎样的原则?(4分)共同富裕(2分);因地制宜,优势互补(2分)(3)作为嘉兴的小主人,请你为嘉兴今后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一条建议(材料中有的除外,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分)22.(2008资阳卷)(14分)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相关问题。(1)对内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农村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4分)解放生产力(或调整生产关系,使之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2)城市改革从1985年开始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请你说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改革内容。(2分)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任说出一方面即可2分)。(3)举出一个经济特区,说一说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4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特区中正确举出一个即可2分);作用: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2分)。(4)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假如请你组织一次现代化建设成就展(以展板形式反映成就),为此:(4分)A.请你确定成就展的主题内容:B.你收集材料的途径有:C.你收集的材料的表现形式有:D.此外,你认为还要解决哪些问题?A如科技成就展.经济成就展等(说出一个方面即可1分);B如调查访问.上网查询.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利用教材等(任答一途径即可1分);C文字资料.图片.实物.统计表(图)等(任答一种即可1分);D如设计展览方案.人员分工.调查对象的选择.展板设计制作.展览的时间地点选择.展览信息的发布等(任提出一个问题即可1分)。23.(2008乌鲁木齐卷)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材料二:南昌起义之后,8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15.经济发展。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同盟会革命纲领》是在何时召开的什么大会上通过的?材料一中的“平均地权”被孙中山阐发为“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3分)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2分)民生主义(1分)(2)材料二中“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谁?起义的最后结果如何?(3分)毛泽东;(1分)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分)(3)根据材料三,请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改革中最早获得成功的是什么地方?农村改革中实行的是什么政策?(4分)安徽凤阳小岗村;(2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4)综合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请说说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的汉口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为什么都涉及到了土地.农民和农村问题?(3分)提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任何一次革命和改革,只有真正解决了土地.农民和农村问题,才能获得成功。中国革命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史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3分)24.【和谐社会】(9分)材料一:2008年中国喜事多多: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完成首次空间出舱活动……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材料二:近年来,留给中国人印象最深的一个词语是 “改善民生”。围绕就业.教育.看病.住房等民生难题,各地.各部门出台了大量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质量。(1)中国喜事多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坚持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伟大的精神”其核心是什么?伟大的精神对成就伟大事业有什么作用?(3分)爱国主义;伟大的精神对成就伟大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不竭力量之源。(3)改善民生问题的根本措施是什么?从国情角度分析存在这些民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4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4分)35.了解“一国两制”的涵义及其实践A1.“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成功实践这一伟大构想的地区是( )BA.台湾.深圳 B.香港.澳门 C.澳门.深圳 D.香港.台湾2.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时间分别是( )A.1984年.1987年 B.1997年.1998年 C.1996年.1997年 D.1997年.1999年3(2004丽水卷)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C.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 D.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4.(2008乌鲁木齐卷)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C.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D.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进行互访5.赠台大熊猫征名的最终结果揭晓,“团团”.“圆圆”被海峡两岸人民认同表明了( )DA.大熊猫深受人们的喜欢 B.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C.台湾问题已经解决 D.大熊猫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6.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曾荫权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当前,香港经济稳步上升,人心安定。香港的繁荣稳定说明( ) BA.没有统一,就没有稳定 B.“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C.香港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D.我国已经完成了和平统一7.(2010绍兴卷)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一事实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C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C. 促进了特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D.保持了特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2005年10月25日,海峡两岸纷纷举行各种活动,隆重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据此回答第8-10题。8.割让台湾给日本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DA.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 B.甲午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C.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 D.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9.随着抗战的胜利,台湾终于在半个世纪后回到祖国怀抱。抗战能取得胜利,台湾能够光复的根本原因在于( )AA.国共合作,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B.共产党敌后战场的英勇抗战C.美国和苏联人民的支持与援助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10.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海峡两岸共同纪念台湾光复,就是要告诉人们( )D①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增强国力,报仇血耻③团结就是力量,凝聚诞生兴旺 ④两岸人民血脉相通,生死相依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1.(2009宁波卷)2008 年12 月15 日,中国人陆与台湾之间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二项协议正式实施。协议的实施( )D① 符合两岸人民根本利益 ② 完成了祖国统一人业③ 开创了两岸交往新时代 ④ 有利于两岸经贸发展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12.(2009湖州卷)2008 年12 月15日,海峡两岸启动海上直航.空中直航和直接通邮。“大三通”的基本实现( )D①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②能够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③有利于实现两岸的繁荣稳定 ④能够消除两岸目前存在的分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2005年1月29日,国航CA1087班机的起飞,为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拉开序幕。这是56年来大陆航班首次以正常途径降落在台湾。这一事实说明( )CA.祖国实现了完全统一 B.两岸人民实现了直接三通 C.两岸人民正在积极加强交流,力促祖国早日实现统一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14.(2007金华卷)中国收回香港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一“天才创造”是指( )B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C.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5.(2010金华卷)大陆熊猫“团团”“圆圆”已在台湾适应了台湾生活,成为台湾民众的“开心果”。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 )C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16.(2010金华卷)澳门回归十年来,生产总值由472.87亿澳门元增加到1718.67亿澳门元;到2009年底,政府财政储备是1999年的40多倍。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 )D①“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引 ②澳门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③中央人民政府对澳门的支持 ④澳门特区政府高效施政.高度自治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回答17—18题。17.(2008台州市卷)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 B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2008台州市卷)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A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遵循“一国两制”方针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 D.加强交往,推动直接“三通”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实现“大三通”。今年3月,全国首发台湾专列从义乌启程,开赴台旅游火车专列之先河。完成19—20题19.(2009义乌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坚持“一国两制”方针20.(2009义乌卷)读台湾地图,判断( )DA.高雄位于基隆西南,处于热带 B.台东位于台中东南,处于中纬度C.基隆位于台中西北,处于热带 D.台北位于高雄东北,处于低纬度21.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纪念日。10年来,澳门保持着繁荣.稳定和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表明( )C①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②社会主义制度在澳门发挥了巨大优越性③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2.(2009杭州卷)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来,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8 分)材料一:台湾岛等高线和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l)从台湾东部海域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台湾岛濒临的海域分别是太平洋台湾海峡 。(2 分)东海.南海(2)报据材料一说明台湾岛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2 分)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材料二:……不久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致使台湾问题没能及时解决。…… 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使对台工作受到严重干扰。材料三:2005 年3 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实现了历史性第一次‘汪辜会谈”。因李登辉和陈水扁“台独”立场干扰破坏,“海协会”和”海基会”中断联系多年。…… 两岸政党高层领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海峡(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障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2 分)阻碍因素:美国的介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人台湾海峡〕.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台独势力。(4)三十年来为解决台湾问题,海峡两岸作了哪些努力?( 2 分)(1),作出的努力:《告台湾同胞书》; “一国两制”的提出.“汪辜会谈”;《反分裂国家法》;两岸政党高层领导的烦繁接触;两岸三通。(5)近年两岸关系缓和,交流和合作加强,这对两岸有什么积极意义?(3分)有利于加深两岸的了解,增进感情;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经济发展;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23.(2004安徽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初一书本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shānG,形容流泪)。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春愁》(丘逢甲作于1896年)材料三:2003年112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美国时会见华侨.华人和留学生等各界代表,谈到两岸关系时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shānG,哀伤的意思),乡之深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从自然条件、资源及战略位置等方面分析台湾被誉为“祖国宝岛”的原因。(3分)台湾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盛产稻米.热带及亚热带水果,森林.金属矿产.海盐等资源丰富;扼守我国出入太平洋的要冲,战略位置重要(3分)(2)材料二中“去年今日割台湾”指什么 (2分)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了台湾(2分)(3)材料三中所说的“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是指什么 (2分)台湾与大陆的统一问题(2分,如答出“台湾与祖国分离”等意思相近的内容亦可)。(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坚持的原则分别是什么? (4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2分); 一个中国(2分)24.【关心时政 认清国情】2008年,海峡两岸之间开展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小王收集了一些与台湾有关的材料。【国共再握手】 2008年11月21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利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 胡锦涛表示,今天与连战荣誉主席再度相见,有着特殊意义。3年前(2005年)的今天我们进行的会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时隔60年后的首次正式会谈。 根据材料推断,“60年”前进行的会谈”应是1945年国共两党进行的什么谈判 当时进行谈判的双方领导人是谁 这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什么协定?(3分)重庆谈判;毛泽东和蒋介石;《双十协定》;(5分)【大陆台湾一家亲】班会课上,小王班收看了有关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的新闻报道,胡锦涛主席说“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请你为他提供两个史实说明“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2分)明末清初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1937—1945年,全面侵华战争,日本战败,台湾回归祖国【北仑港——基隆港】 小王获悉,随着两岸“三通”基本实现,宁波港成为两岸海上直航的大陆开放港口之一,来自台湾的水果船有望直接停靠北仑港。据悉,直航后,根据测算货物从北仑港出发到台湾基隆港的平均运输时间,从约25小时减至10小时左右。请你结合材料帮小明分析“直航”的意义。(3分)有利于增进两岸的交流;有利于节约资源,促进两岸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国外势力】2008年10月4日,美国政府宣布:向台出售价值60亿美元的军火,中国向美方表达了不满和抗议。材料说明了什么?(4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你说说理由。(2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国外的一些反华势力与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阻碍着台湾问题的解决。(2分)祖国的强大是统一的基础;两岸人们的努力是祖国统一的力量之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统一的根本保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2分)25.材料一:纪念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10周年座谈会12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吴邦国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认真总结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的成功经验,增强贯彻实施“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维护促进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向前进。材料二: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0月26日上午,由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文化教育部和澳门记者联会主办的“十年回眸”全国巡回图片展在四川美术馆隆重开幕。自实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这次名为“十年回眸”的庆祝澳门回归展示澳门十年以来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材料三: 图片一 图片二(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治国方略?“一国两制”是谁提出的?列举与此人有关的两个历史事件。依法治国 邓小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实行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 改革开放(2)澳门回归有什么历史意义?澳门的回归是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的盛世,也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一步。(3)材料三中哪一幅图是是澳门旗帜图片?历史上澳门曾被哪个国家占领?图片二 葡萄牙26.材料一:民进党主席蔡英文17日上午在东京召开国际记者会,当被问到有报道指陈水扁批评她“不谈‘台独’.怕东怕西”一事时,她反击道:“我信念坚定,没什么好害怕的。”据台湾“中央社”17日消息,蔡英文17日上午在东京一家饭店举行国际记者会,被记者问到有日本媒体报道陈水扁日前向到台北看守所探视的“台湾国家联盟”总召集人姚嘉文抱怨,她就任民进党主席之后不谈“台独”运动,对街头运动也怕东怕西一事。对此,蔡英文回应说,自己热衷的是对于“台湾主权”的确保与台湾人共同的“主权意识”的凝聚。材料二:中新网12月8日电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就蔡英文拟赴日活动事答记者问。有记者问:据报道,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将于本月13日至16日访问日本,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对此,姜瑜回答说:“中方一贯坚决反对蔡英文这样的“台独”分子到中国的建交国活动。”(1)请说出近代台湾与祖国两次分离的原因是什么?(4分)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定《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1949年,国民党战败,退守台湾(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解决台湾问题时碰到哪些障碍(现实原因)?(2分)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3)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说明了什么?(2分)国家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任何分裂祖国的言行都将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谴责。(4)为了祖国统一我国政府、台湾当局、两岸人民、学生能做些什么?(8分)政府:推动双方的交流;争取台湾人民的支持;提高综合国力;发展经济;加强国防建设;加强人民军队建设;争取国际支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杨民族精神等;台湾当局:必须彻底放弃“台独”; 两岸人民:要互信互谅,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学生: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拥护祖国统一,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言行;宣传一国两制政策,敢于同一切不利于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努力学习,掌握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本领。22.(2011湖州卷)(8分)《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倾力之作, 360余年前遭遇火灾断为两截,现分别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温家宝总理曾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说:“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2011年5月18日,这幅山水巨作启动 “团圆”梦想,长期分离后将迎来首次合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有人说“虽然此画分离在海峡两岸,但都是在中国”,这一观点蕴涵了什么道理? 请用史实加以说明。(4分)(2)“画是如此,人何以堪”表达了两岸人民怎样的共同心愿?为实现这一心愿,应该坚持怎样的基本方针?(4分)(1)道理: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分)(大陆与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等相似答案能否得分)史实: ① 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②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③ 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侵占台湾;④ 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⑤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建立政权,人为与大陆分裂;⑥ 三国时,吴国船队到达夷洲,加强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列举其中三个史实即可。3分)网评说明:道理:采意给分。史实:具体时间不做要求,但史实必须正确。(题目中没有说明举三个例子,所以有的同学只举一个;还有举了“澎湖巡检司”)(2)共同心愿:希望祖国和平统一。( 2分)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分)PAGE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