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三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答题卷一.选择题Ⅰ(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2 3 4 5 6 7 8C C D B C A A C二.选择题II(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A C A B A A B D A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B D C D B B A D B27 28 29 30 31 32 33C B C C A D A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按序为10分、8分、13分、11分,共42分)34.(1)(2分)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分)目的:称霸世界(2)(2分)有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4分)对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2分)对外: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南南合作、南北对话,致力于创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分)35.(1)(2分)开放性题目。(2)(4分)我国的资源国情: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2分)资源的重要性: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2分)(3)(2分)开放性题目。36.(1)(4分)在某些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2分)但总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2分)(2)(5分)科教兴国战略(1分)。做法:A、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2分)B、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2分)(3)(2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国两制等(写出两个即可)(4)(2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7.(1)(6分)A、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魂。(2分)B、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2分)C、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2分)(2)(3分)全面小康目标: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2分)基本路线:文明(1分)(3)(2分)最重要的是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初三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质量检测卷出卷人:高德建 审核人:倪雅娟考试说明:1、本次检测采用开卷考模式,可以翻阅教材资料,但不能与同学讨论,不能向同学借阅教材资料。2、本次考试时间为80分钟。一.选择题Ⅰ(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形成的事件是( ▲ )A.“北约”的建立 B.“华约”的建立 C.“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D.“冷战”政策的出台2、当代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是( ▲ )A.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B.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C.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差距大3、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 ▲ )A.艰苦奋斗 B.爱国主义 C.独立自主 D.改革开放4、下列能体现我国正在实施的基本国策的对联,包括( ▲ )①改革开拓致富路,开放打通幸福门 ②勤劳本是摇钱树,节俭实为聚宝盆③互助互爱老邻居,同心同德新家庭 ④少生风气兴华夏,优育春雨润心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从1990年至今,中国经济呈9.1——9.3%的高速增长,经准确测算,每年经济增长中有2.1个百分点是靠“生态赤字”换取的。这里的“生态赤字”主要是指( ▲ )①资源问题 ②经济问题 ③环境问题 ④人口问题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6、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这些重大工程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解决( ▲ )A.资源分布地区不平衡的问题 B.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问题C.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 D.资源科学利用不够的问题7、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的重大失误和巨大挫折有( ▲ )①“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④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距著名的殷墟西北二十多公里的河南省安阳县渔洋村,完整保留着六千年不断代的中华文明史,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下七垣文化,到商、春秋、战国、到汉、北朝、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都能在这里找到实物和印记。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创造力二.选择题II(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的日本,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均处于严重的瘫痪和混乱状态,大多数国民在饥饿失业的困境中几乎失去了恢复和重建经济的信心。但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日本经济却取得了迅速发展,并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回答9——10题。9、导致日本在战后出现经济“黄金时代”的最有利因素是( ▲ )A.科技革命的推动 B.美国的扶持 C.世界进入相对和平时期 D.冷战结束10、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说明( ▲ )A.中国经济已全面超越日本 B.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走向没落C.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但人均GDP仍远低于日本 D.中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最近几年,国际石油价格跌宕起伏,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构成了重大影响。回顾上世纪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石油,已经日益成为国与国之间博弈的对象,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推手。回答11——13题。11、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下列各组资源中与石油同一类的是( ▲ )A.煤炭、核能、天然气 B.土地资源、煤炭、生物资源C.水力资源、风能、核能 D.太阳能、核能、风能12、上世纪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其实质是( ▲ )A.石油资源日益匮乏 B.产油国利用石油这个武器对抗西方发达国家C.采油技术比较落后 D.波斯湾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战争13、石油危机对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 ▲ )①促使美国采取节能措施 ②促使美国开始研究太阳能等新能源③促使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④促使美国的工业生产大幅下降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中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农业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农业生产,乃至是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答14——16题。14、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是在( ▲ )A.土地改革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5、农村土地性质属于集体公有的是( ▲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6、下列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叙述错误的是( ▲ )A.打破了分配上平均主义的做法 B.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C.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首先在深圳得到推行进入2011年以来,南海问题骤然升级。菲律宾、越南等周边国家加快了蚕食南海的步伐,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则以保护“南海通航权”为名意图染指南海。我国政府秉承“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一贯原则,严辞谴责任何国家的单方面行动,反对任何把南海问题国际化的企图,强调通过争议国家间的对话谈判来解决。回答17——19题。17、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企图染指南海,反映出当今世界( ▲ )A.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B.冷战并未结束C.正处于经济危机之中 D.总体战乱,局部和平18、我国强调通过争议国家间的对话谈判来解决南海问题,这体现出我国(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C.军事力量尚未足够强大 D.“一边倒”的外交原则19、我国要成功解决南海问题,归根到底要靠( ▲ )A.强大的军事力量 B.联合国的权威C.跟南海周边国家搞好关系 D.综合国力的强大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我国人口的总量为13.4亿人,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之间,我国人口净增长7390万人,年均增长率是0.57%,比前一个十年人口净增长减少了约5600万人。中国的文盲率从2000年的6.72%下降到去年的4.08%,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8930人。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6.60%;15-59岁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20、从普查结果来看,我国当前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 )A.高生育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率 B.高生育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C.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D.高生育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21、下列对于这次人口普查数据的解读错误的是( ▲ )A.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势头继续得到有效控制 B.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C.我国人口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D.实现人口零增长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目标22、要使我国这个“人口大国”转变成“人口强国”,必须实施( ▲ )①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②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③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④减少我国的人口数量 ⑤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2011年,对于中国房地产企业而言,是难熬的一年。随着我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实施一系列的限购、限贷政策,房价过快增长的趋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出现了房价下行的拐点。但即使如此,绝大部分的居民对于依然高高在上的房价,只能望房兴叹。回答23——24题。23、当前人们买房难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 ▲ )A.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之间的矛盾D.东部发达地区同西部落后地区的矛盾24、国家对房地产行业实施的调控政策,有利于( ▲ )①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②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 ③维护社会的安定 ④压制房地产业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011年9月21日,美国政府宣布了总额58.52亿美元的向台湾出售武器计划。这已经是奥巴马政府第二次对台军售。中方提出了严正交涉,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回答25——26题。25、下列对于美国政府对台军售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严重干涉中国内政 ②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 ③损害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美关系 ④任何国家都不能向别国出售武器装备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6、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石是( ▲ )A.四项基本原则 B.一个中国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对外开放基本国策27、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这是因为( ▲ )①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②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给台湾作出了榜样 ③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完全准确 ④台湾回归将结束我国作为他国殖民地的历史 ⑤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2011年,对于美国著名的IT企业苹果公司而言,是悲喜交加的一年。喜的是公司的iPhone系列手机、ipad系列平板电脑热销全球,超越“百年老店”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悲的是公司传奇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因病去世。总结乔布斯的一生与苹果公司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创新,是两者共同的灵魂!27、苹果公司的成功,启示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进行转型,必须依靠( ▲ )A.高投入,高产出 B.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C.政府强有力的扶持 D.伟大的民族精神28、与苹果公司等西方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资源利用率普遍不高,我国每创造1美元的GDP所消耗的电能是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 ▲ )A.节约资源 B.加快发展环保产业C.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D.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观念29、下列关于创新的表达,正确的是( ▲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②没有创新,人类社会就止步不前 ③创新要有自信心,要有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和勇于面对失败的精神 ④创新就是要打破陈规陋习,抛弃任何旧的知识与技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回答30——31题。30、下列对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 ②我国面临的经济风险会显著增加 ③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④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必然要求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1、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 ▲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C.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 D.“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3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能够直接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名言名句是( ▲ )①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③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33、鲁迅先生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一个国家或民族要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②只有发展民族文化,才能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③只有发展民族文化,才能为世界所尊重 ④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是一样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按序为10分、8分、13分、11分,共42分)34、材料一: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2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1发动海湾战争;1999年发动科索沃战争;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2011年,美国协助法国发动对利比亚的大规模空袭。材料二:至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它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如科索沃战争爆发后,由于俄罗斯、中国等国的共同干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被迫终止对“南联盟”的空袭。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两极格局崩溃的标志是什么?(2分)材料一中,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来分析,你认为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分)(3)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该如何应对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4分)35、一张令人汗颜的罚单(摘自《教师博览》)到达港口城市德国汉堡,公派的驻地同事为我们接风洗尘。同事看到大家饥饿的样子,就多点了些菜。这一餐很快就结束了,还有三分之一没有吃掉,剩在桌面上。出门没走几步,餐馆里就有人叫我们:“是谁的东西落下了?”刚才邻桌的几个白人老太太也追出来,说我们剩的菜太多了,太浪费了。“我们吃饭买单,剩多少,关你老太太什么事?”同事阿桂站出来说。听到这话,为首的老太太马上掏出手机拨打电话,叫来了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人员。问清情况后,这位工作人员开出了50马克的罚单,并郑重地对我们说:“需要吃多少,就点多少!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还缺少资源,你们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当前,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不少浪费资源的现象。请你观察生活,至少列举出两种现象。(2分)(2)结合我国国情,说明“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这句话包含的道理。(4分)(3)生活中,为了节约资源,人们想出了许多好办法,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使用节水龙头等。针对节约资源,你有什么好的创意?请说出两个,与大家分享。(2分)36、材料一: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神舟八号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神舟八号”飞船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11月3日凌晨,在距离地球350公里外的太空中,“神舟八号”飞船经过4次自主变轨控制,通过捕获、缓冲、拉近、锁紧4个步骤,与正在轨稳定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圆满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材料二:美国东部时间7月21日清晨,“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结束了13天太空之旅,标志着30年航天飞机时代终结。美国航天局披露了研制新式航天器的计划。该航天器名为“多用途载人航天器”,可让4名宇航员在里面生活21天,其安全性是航天飞机的10倍。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结合材料一、二,试评价当前我国的科技发展现状。(4分)(2)我国在科技领域正在实施一项怎样的发展战略?(1分)应该如何实施好这项发展战略?(4分)(3)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是我国自主创新的典范。试列举我国进入改革开始时代后在思想理论方面的自主创新事例。(2分)(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37、材料一: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概念。材料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一个新局面;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材料三:浙江省积极推进文化大省建设,实施重大文化设施建设计划,重点建设浙江图书馆新馆、浙江档案馆新馆、浙江艺术学院、浙江社科活动中心、浙江文学馆、浙江文化会堂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打造浙江文化地标。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文化是精神的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为了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试分析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6分)(2)请列举我国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方面对文化建设的目标。(3分)(3)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展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什么?(2分)初三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答题卷一.选择题Ⅰ(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2 3 4 5 6 7 8二.选择题II(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27 28 29 30 31 32 33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按序为10分、8分、13分、11分,共42分)34.(1)(2分)标志:(2分)目的:(2)(2分)(3)(4分)35.(1)(2分)(2)(4分)(3)(2分)36.(1)(4分)(2)(5分)(3)(2分)(4)(2分)37.(1)(6分)(2)(3分)全面小康社会文化建设目标:基本路线文化建设目标:(3)(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卷.doc 答题卷.doc 试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