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6课 新航路的开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互动探究等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通过地图展示、表格归纳使学生更清晰明了地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通过合作探究方法对比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异同,使学生了解两次航海活动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欧洲航海家的航海历程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坚毅、积极进取的性格。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整体思想。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的分析,领会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重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对比。 教学方法 教的方法:史料分析、直观演示、活动探究 学的方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课型:讲授新课;40分钟;教具:多媒体、传统板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①视频导入:带领学生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开头部分,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较快进入状态开始新课的学习。 教师: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知道,15世纪是世界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人们开始以全球性的眼光看待世界,也正是这一时期,世界开始由分散走向整体,这一时期被称为地理大发现,又名探索时代和发现时代,同时,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名称——新航路的开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大家花一分钟的时间扫视本课的三个子目和本课的目录。 (2)讲授新课 概念解读 教师提问:为什么这一时期开辟的航路被成为“新航路”,那它的“新”,“新”在哪里,是不是还有相对应的“旧航路”? 学生思考。 教师:多媒体展示新旧航路路线图,给学生解读图片,展示文字归纳的新旧航路的定义。 学生:对比新旧航路路线图,了解其中的差异。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动因 教师:一个社会历史事件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等。新航路的开辟背后也有一系列原因。首先是历史原因:从13世纪开始,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就尝试从大西洋中的马德拉群岛和加那利群岛等岛屿中获取木材、粮食和糖等资源。他们不断取得成功,迈向海洋的步伐随之加快。 教师多媒体展示伊比利亚半岛、马德拉群岛和加那利群岛的地理位置图,学生观看图片。 教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德拉群岛和加那利群岛均位于非洲大陆西侧和西北侧的大西洋中,这是人们多次航海经验探索的结果。这就是新航路开辟的第一个原因:(1)历史经验 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一和材料二并提出问题:从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找到哪些与新航路开辟有关的经济原因呢?提问一位同学。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发展,扩大市场的需求。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财富的渴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这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也是根本原因。 教师解释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概念。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在一些手工工厂中,拥有资金、原材料的工厂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一种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交换和出售。 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并提问:从材料中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思想原因。 学生阅读材料。教师总结并用多媒体展示(3)思想原因: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推动,倡导开拓、冒险、进取。 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一,并要求学生结合课本34页史料阅读,提问学生:结合两则史料,归纳概括出新航路开辟的社会原因。 学生观看多媒体,并阅读史料,回答教师问题。 教师点评学生回答,带领学生一起归纳总结。(4)新航路开辟的社会原因:《马可.波罗行纪》中对东方的描写激起了黄金热,发财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明白论从史出的重要性。 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并展示奥斯曼帝国地理图,让学生分析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学生思考。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5)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陆路贸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史料阅读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看图、利用材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师多媒体展示史料阅读,同时提问:西方国家当时信仰的是什么宗教? 学生阅读史料,回答:基督教。 教师展示新航路开辟的又一原因:(6)宗教原因:传播基督教。 教师展示史料阅读,学生阅读史料,思考新航路开辟过程中,航海家的经济诉求。 教师总结:航海家们对金钱和经济利益的渴望促使他们敢于冒着各种风险出海远航。(7)经济利益原因:经济利益对航海家的驱使。 教师向学生介绍当时主要航海国家的社会政治状况,使学生明白政治稳定,王室的支持是航海活动得以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8)政治根源:政权稳固,王室积极扩张,以提高其在欧洲的地位。 以上八个主要原因是推动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 2、条件 教师: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三分钟的时间将老师所讲的内容归纳概括,总结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教师多媒体展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总结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养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 教师:下面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假设,你是一位航海家,在远航出海之前,你需要做些什么准备?之后请一小组为大家展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发挥学生想象力,同时提高课堂活跃程度,提高学生听课兴趣。 学生展示航海条件,教师进行点评后展示多媒体进行归纳:①客观条件:航海技术:罗盘;造船技术:多桅帆船;地理知识:地圆学说、季风、洋流等;物质条件:海船、物资、资金。②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冒险精神。 3、新航路的开辟 教师展示材料阅读,同时带领学生分析材料,引出四位航海家: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教师: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35页至36页,初步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以及代表人物。 学生:阅读课本。 教师:多媒体动态展示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图。 学生:观看动态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将学生的地理知识调动起来,结合历史和地理知识,形式全局观念。 教师:细致展示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图,多次重复。 学生:观看新航路开辟的细致图,做出总体概括。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表,要求学生对所缺空格进行填写。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由欧洲至非洲,绕过非洲好望角的航海家是? 学生回答:迪亚士 教师: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达.伽马在1497年进行的航海活动是?经过到达哪里? 学生回答:从欧洲出发,沿大西洋向南航行,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非洲西海岸和印度。 教师:1492年,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到达美洲的航海家是? 学生回答:哥伦布 教师:最后,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于1519到1522年,麦哲伦进行了怎样的航海活动? 学生回答:麦哲伦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教师多媒体展示最终航海图表。 【涉及意图】表格可以职官展示知识点,方便学生查看和识记。 4、其他航路的开辟 教师:请大家阅读课本37页其他航路的开辟,并结合37页其他航路的开辟示意图,对其他航路的开辟有一个总体把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概括。 学生阅读课本、看图。 教师多媒体展示其他航路的开辟:1、法国,卡伯特父子于1497年发现了纽芬兰岛。2、荷兰,巴伦支于16世纪三次航行北冰洋。3、法国,卡蒂埃于16世纪到达拉布拉多半岛。4、英国德雷克于1578年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5、荷兰哈得逊于17世纪探索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线。6、荷兰塔斯曼于1642——1642年达到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7、俄罗斯人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学生观看多媒体。 教师多媒体展示其他航路开辟的动态图。 学生观看动态图。 【涉及意图】动态图可以直观感受其他航路开辟的路线示意,培养学生整体思维。 教师: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那它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请大家在课本中找出来并勾画。 学生阅读课本并勾画记录。 教师总结 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海上探险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结束了长期以来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教师:那大家知道吗,在明朝时期,我国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航海家,他是谁? 学生回答:郑和。 教师:没错,早在1405——1433年,郑和就奉命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进行了远洋航行,郑和的船队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海口和东非沿岸,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创举。那大家思考一下,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有何异同之处?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 教师总结 6、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获得外国的珍宝特产以及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等,是一种政治行为,为了维护朝贡贸易体系;而新航路的开辟主要的目的是掠夺财富,扩张领土,占有市场以及传播基督教等,其本质是一种经济行为,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的开始。对于本国和世界的影响呢,我们将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郑和下西洋的积极影响是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交流,但因为每次出海远航,都要牵动众多,国力不堪重负,最终远洋航海业衰落。对于新航路的开辟,我们也是一分为二地看待,积极影响是世界开始走向联合,欧洲崛起,消息影响是后期的三角贸易等掠夺行为,造成了亚非拉国家长期的贫困落后。 教师:本节课的新课新内容讲授完毕,我们来对本课进行小结一下啊:本课主要讲授了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这也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另外我们还讲授了新航路和其他航路开辟的过程及代表人物,以及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最后,我们对比了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两个历史事件,这是本课的难点,同为远洋航行,结果却截然不同,引起我们思考。 学生:回顾知识点。 (3)巩固新课 教师:最后,大家一起来做四个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教师多媒体展示练习题。 学生:思考、回顾知识点并作答 【设计意图】巩固新课,及时复习。 板书设计 第6课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经济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开拓市场需求(根本原因) 历史原因:从大西洋的岛屿中获取资源 思想原因:人文主义、冒险精神 社会原因:黄金热、对东方和财富的向往与追求 直接原因:原有航路被奥斯曼帝国阻断 宗教原因:传播基督教 政治原因:王朝对外扩张,寻求财富 航海家:追求经济利益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客观条件 航海技术:罗盘 造船技术:多桅帆船 地理知识:地圆说、季风、洋流等 物质条件:海船、物资、资金 主观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冒险精神 新航路的开辟 迪亚士:好望角 达伽马:印度 哥伦布:美洲 麦哲伦:环球航行 其他航线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丰富地理知识 建立直接联系 世界日益成为整体 世界市场雏形形成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的比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