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生物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被誉为“裸子植物的故乡”。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的是A.海带B.肾蕨D.葫芦藓D.松树2.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中,中间寄主是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软体动物D.线形动物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个体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B.病毒只能给人类、动物、植物带来危害,不可能造福人类C.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D.结构简单,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4.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生物的分类单位中,最大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界、种B.分类单位越小,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多C.分类单位越小,其中所包括的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多D.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相似程度,反映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5.菏泽牡丹品种繁多,有王冠、冠世墨玉、白玉、豆绿、赵粉等1000多个品种,这体现了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6目前,每年都有1万-2万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说法错误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建立禁猎区、迁地保护C.多引进外来物种D.颁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7.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说明考A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C.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8.分析右图,以下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B.②内模拟了降雨的过程C③与④内连通模拟了原始海洋,D.④内产生了多种核酸等有机物大分子9.近100多年来,科学家在德国先后发现了7具始祖鸟化石,始祖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A.古代鱼类B.古代两栖类C.古代爬行类D.古代哺乳类10.农药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虫效果下降。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抗药性的害虫繁殖能力更强B.抗药性强的害虫食量更大,更利于生存C农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D.害虫抗药性增强是农药选择的结果.11.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阶段,开始用火的是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12.以下关于生物的运动方式,描述错误的是A.家鸽——利用发达的两翼肌肉牵动双翼飞行B.蝗虫——依靠三足两翅,飞行、行走和跳跃C.草履虫——依靠纤毛旋转前进D.蚯蚓——肌肉和刚毛配合,完成蠕动13王明投篮动作优美,完成此动作必须参与的结构有A.骨、关节、骨骼机、神经系统B.关节、骨骼肌、神经系统C.关节、骨骼肌D.骨、关节、骨骼肌冬14。下列各种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小鸟喂鱼B猴子骑车C.鹦鹉学舌D.警犬搜救15.下列哪项不是动物传递信息的“行为语言”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B.蜜蜂发现蜂源时跳圆形舞C.响尾蛇遇到敌害时尾部发出响声D.老母鸡“咯咯”的召唤小鸡16“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中分别描述了昆虫的哪种行为?A.觅食行为、生殖行为B.攻击行为、觅食行为C.防御行为、生殖行为D.觅食行为、防御行为17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4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乙←丙←丁B.该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是甲C.四种生物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甲D四种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丁18.下列对诗句或谚语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竞争的关系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谚语生动地反映一条食物链:螳螂→蝉→黄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19.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源是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阳光20.小明在实验课上观察完黑藻后,将黑藻放进了生物角的鱼缸里,他认为这样可使小鱼和黑藻都生活得更好。在这个小生态系统中,小鱼和黑藻分别承担的角色是A.消费者生产者B.生产者消费者,C.消费者分解者D.分解者消费者21.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A.双向流动,逐级递减B.单向流动,逐级递增C循环流动,逐级递增D,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2.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乙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B.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座青山就是一个生态系统B.“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这体现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C.“青山”中动物的数量总是多于植物的数量D.“青山”的自动调节能力强,人类可以随意砍伐“青山”中的树木2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制造氧气最多的是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生态系统。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海洋,森林,湿地B.海洋,草原,农田C.生物圈,海洋,湿地D.生物圈,森林,湿地25.我国的科技飞速发展,使人类活动能上天入地,下列不在生物圈范围内的是A.大气圈的底部B水圈的大部C.岩石圈的表面D.岩石圈的底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0分)26.(10分)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容有关问题:(1)生物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分头、胸、腹三部分,它的体表有坚硬的,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A的发育方式是。(2)生物B的呼吸器官是,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减小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3)生物C生活在水中和潮湿的陆地,用呼吸,用辅助呼吸。(4)生物D的前肢变成骨中空,内充气体,它特有的呼吸方式是,能保证飞行时氧气的充足供应。(5)生物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保证了E比其他生物的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6)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填字母)。27.(10分)以下是几种微小生物的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以上生物中个体最小的是(填字母),它与其它几种生物的主要结构区别是没有结构。(2)B与C相比,B的细胞内没有。B在条件适宜时快速繁殖繁殖方式是生殖;条件不好时可形成,以度过不良环境。(3)图E中是散发的,图中的C和E都是通过a来繁殖后代,图C是最早提取出的微生物,这种物质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感染。(4)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的是____(填字母)。(5)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角是作为参与物质循环;它们可以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为和无机盐,再次进入环境。28.(10分)如图是人体上臂的两组肌肉协调活动及关节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间题:(1)图A所示为屈肘动作,此时[①]呈状态,[②]呈状态。(2)每一块骨骼肌都是由[③]和[④]组成的。其中③的作用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3)图C是关节结构图,运动时若不小心用力过猛,常会造成[1]从[4]中滑脱的现象,称为脱臼。(4)运动要靠提供动力,当它受到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拉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29.(10分)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食物网有条食物链,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2)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鼠和兔的关系是;蛇和鼠的关系是(3)若该生态系统被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和(4)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生态系统越。30.(10分)如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其中蛙的鸣叫是其繁殖行为中的行为,目的是实现雌雄蛙抱对,进行(填“体内”或“体外”)受精;青蛙的幼体叫,青蛙的发育方式为。(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除光、空气、水、温度外,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物因素还有土壤中的。(3)引鸭入田,利用鸭对、的防治,减少了化学药物的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减轻了环境污染;鸭产生的粪便,含有大量有机物,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又被利用,可见,鸭还能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生物参考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5:CCBBB6-10:CBDCD11-15:CAAAC16-20:ABCDA21-25DBADD好二、(每空1分,共50分)26.(1)外骨骼不完全变态发育(2)鳃(3)肺皮肤(4)翼双重呼吸(5)胎生哺乳(6ADE27.(1)A细胞(2)成型细胞核分裂芽孢(3)孢子抗生素(青霉素)(4)D(5)分解者二氧化碳28.(1)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2)肌腱肌腹(3)关节头关节窝(4)骨骼肌神经系统29.(1)5草→鼠→蛇→鹰(2)草竞争捕食(3)鹰狐(顺序颠倒不扣分)(4)自我调节复杂稳定30.(1)求偶(生殖)体外蝌蚪变态发育(2)太阳能无机盐(3)昆虫杂草(顺序颠倒不扣分)生产者(绿色植物)物质循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pdf 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