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3《天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观看微视频,知道天气的概念,认识到天气现象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读图、对比分析,了解卫星云图上主要颜色所代表的地理事物,识记常用天气符号,能在天气预报图上利用天气符号说出某地的天气状况,养成收听、观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并能看懂各种新闻媒体中的一般天气预报。 【教材分析】 本节主题是“天气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知识内容中“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是重点内容,主要让学生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关注空气质量”这部分以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为切入点,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和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区别“天气”和“气候”差异; 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认识简单的天气符号级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 分析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学会合理安排日常生活生产事宜。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讲授法 【教学流程】 【导入】 你能从图片中判断出每一个地方的天气状况吗?你知道天气对我们生活、生产有哪些影响吗? 天气和我们 【学习目标】 1.知道天气的概念和特点,并能正确描述天气。 2.结合实例,说出天气与我们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 读教材第57页至第58页的图文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了解天气的概念,知道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地方的天气特点。 2.举例说明天气变化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活动】 从图4.11中读出天气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四幅图片表示四种不同的天气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左上图是沙尘暴天气,能见度降低,不利于外出,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等。右上图是大雪后的状况,大气透明度高,出行不便等。 左下图是暴雨后的状况,导致城市内涝,交通受阻等。右下图是台风后的状况,房屋倒塌,家园破坏等。 【教师总结】 天气变化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合作学习】 天气变化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有利影响:①光照充足,利于农作物生长;②晴朗天气,利于户外运动;③春季多雨,利于万物复苏等等。 不利影响:①暴雪天气不利于出行,交通事故增多;②沙尘天气影响外出,易引发呼吸道疾病;③台风导致狂风暴雨,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等等。 【知识点小结】 【当堂检测】 一、填空题 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 、 、 等。 状况。 二、判断题(描述天气的打“√”,非天气的打“×”) 1.今天风和日丽。( ) 2.昆明四季如春。( )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4.太原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 ) 【拓展探究】 天气谚语 鸭子回笼早,雨天将来到。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雨中蝉叫,报告晴到。 蜘蛛张网天气好,蜘蛛收网天落雨。 池塘雨打花,天天有雨下。 鸡不回笼要落雨。 今日公鸡早进笼,明天太阳红彤彤。 蚂蚁搬家有大雨。 泥鳅跳,大雨到。 蜻蜓成群飞,雷雨要来临。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学习目标】 1.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 2.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自主学习】 读教材第58页至第60页的图文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知道生活中离不开天气预报。 2.认识并区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3.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活动】 从图4.12中初步了解卫星云图的含义。 卫星云图是由气象卫星自上而下观测到的地球上空云层覆盖和地球表面特征的图像。 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 绿色、浅黄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层,白色越深表示云层越厚。 利用卫星云图可以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确定它们的位置,估计其强度和发展趋势,为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活动】 从图4.13中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 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现象及特征。 识记这些符号,有助于了解一个地区一天内的阴晴、风雨等天气状况。 【活动】 从图4.14中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北京小雨转多云,7℃—14℃;东京晴转多云,16℃—23 ℃;新德里晴,17℃—31 ℃;新加坡雷阵雨,27℃—30 ℃;柏林多云,6℃—14 ℃;伦敦小雨转阵雨,10℃—16 ℃;悉尼晴转多云,14℃—22 ℃;温哥华阵雨转多云,2℃—7 ℃;洛杉矶阴转小雨,13℃—18 ℃;华盛顿多云转晴,7℃—12 ℃;墨西哥城雷阵雨,10℃—23 ℃。 【活动】 从“风向与风级的表示”图中识别风的方向和等级。 风的符号由风杆和风尾两部分组成。 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指示风向,风向是指风的来向。 风尾还表示风级,一道风尾表示的风速为4米/秒,风力为2级。 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或8级以上。 【教师总结】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速越快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大风速则越快。 【知识点小结】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与人们生产生活搭配正确的是( ) A. 下海捕鱼 B.骑车郊游 C. 开运动会 D.插播秧苗 2.下列词语描述天气的是( ) A.冬冷夏热 B.满天乌云 C.四季如春 D.终年寒冷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 ) A.温度的变化 B.降水的变化 C.气候的变化 D.天气的变化 二、读图题 1.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标出风杆和风尾。 (2)风向是 风,风力为 级。 2.读太原市天气预报图,分别说出太原星期二和星期三的天气状况。 【拓展探究】 沙尘天气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生活中的沙尘天气大部分是扬沙。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沙暴以细沙、粉沙的飞扬为主,尘暴以尘埃的飞扬为主。 雾凇 雾凇,也称树挂,是一种在中国北方和其他天气寒冷的地方出现的自然现象。在寒冷的北方,临近地表水(河流,湖泊等)的地方,由于从水面蒸发的水蒸气在空中形成水雾,而又因为寒冷的空气,雾中的水粒子在树枝上凝结、结霜并不断积聚,树枝披上了由小冰晶组成的白色不透明的外衣,产生了类似雪后的景观,非常美丽,犹如梨花盛开。 关注空气质量 【学习目标】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自主学习】 读教材第61页至第62页的图文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知道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污染物类型及其危害。 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活动】从四幅图中看出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四幅图表示四种不同的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 左上图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大量废气。 右上图是生产生活中机动车产生的大量废气。 左下图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沙尘天气,对空气质量影响很大。 右下图是生活中燃煤取暖、做饭产生的大量废气。 【教师总结】 大气污染是洁净大气被有害气体和悬浮物质微粒污染的一种现象。 【知识点小结】 【当堂检测】 一、填空题 1.人类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三废”是指 、 、和 。 2.大气污染是指洁净大气被 气体和 污染的一种现象。 二、简答题 你生活的周围有哪些空气污染源?怎样减少这些污染源? 三、拓展题 若要为清新空气做一个广告宣传,请你画一幅漫画或者设计一条广告语。 【探究拓展】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霾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尘埃、烟粒、盐粒组成的。雾霾使空气能见度降低,多出现在秋冬季节。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主要原因有大气层比较稳定、空气湿度大、冬季燃煤取暖、地面灰尘多、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等。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不断增多,危害会逐渐加重。 秸秆灰肥田可行吗? 每年秋收以后,村里有些农民都要把田里的秸秆烧掉,用秸秆灰肥田。但是,这样做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怎样改变这种传统的肥田方法呢? 空气质量指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