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能量的转化和量度(第一课时)知识点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注意:F·S应具备同时性的同体性单位:焦耳;1牛顿·米=1焦耳例题剖析例1:一个人用50N的力沿水平方向匀速推一辆重200N的车前进2m,求这个人对车做功多少?重力对车做功多少?分析:人对车的力为50N,在这个力的作用下车子前进了2m,所以人对车做的功直接利用公式便可求得,而物体重为200M,但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因此重力没有对物体做功。解:W人=FS=50N×2m=100JW重=FS=200N×0m=0J答:人对车做功100J,重力对车没有做功.例2:例1:在甬台高速公路工程中,需要将一株千年古樟移动,施工人员对古樟的树叶做了修剪,再在其四周深挖,把古樟连根带土挖起,宛如一个长方体的大“花盆”(如图示)。然后施工人员在“花盆”下铺上平行轨道,用4个推力均为5×106N的千斤顶将古樟沿轨道缓慢滑动了35m。⑴移动前,施工人员在古樟进行修剪是为了降低古樟的作用;⑵古樟连根带土的体积约为约为3500m3,若平均密度按2.0×103kg/m3计算,它的质量约为多少?⑶在整体平移过程中,4个千斤顶对“花盆”共做了多少功?⑷在移动过程中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摩擦?请举两例。分析:本题以“巧移古樟”为知识背景,综合考查生物、生理知识。属于“拼盘式”综合。解答这类题通常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即找准问题所涉及的学科,选用相应学科知识解答。如果不同学科的问题间相互联系,则应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按一定思维顺序分析解答。本题涉及生物知识及物理知识,但二者之间没有内在联系。⑴古樟的叶具有蒸发水分的作用,移动前,施工人员进行修剪是为了减少叶的数量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量,确保古树成活。⑵由m=ρV可直接计算古樟及根部土块的质量。⑶由W=Fs直接计算千斤顶对“花盆”做的功。⑷由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减小摩擦的措施。解答:⑴修剪是为了降低古樟的蒸腾作用.⑵m=ρV=2.0×103kg/m3×3500m3=7.0×106kg.⑶由W=Fs=4×5×106N×35m=7×108J.⑷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加润滑油。基础过关1、如图所示,两个演员在做杂技“顶竿”表演,顶竿者的肩膀上竖立着一根直竹竿,竹竿的上端有一位重300牛的小演员。请问:??(1)当小演员沿竿竖直下滑2米,则重力对他做了多少功???(2)当小演员静止在竿上时,若顶竿者肩部的受力面积是20厘米2,不计竹竿的重,则顶竿者肩部受到的压强是多少?答案:?(1)W=Fs=Gh????=300N×?2m???=600J??答:重力做功600J。??(2)p=F/S=G/S==1.5×?105Pa??答:顶竿者肩部受到的压强为1.5×?105Pa。2、我国将于2007年发射绕月飞行的“嫦娥一号”卫星。卫星在近地面升空过程中,势能的变化是(A)??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3、下列情况中,人有没有对所带的皮箱做功:(1)人用力提放在地上的皮箱,但没有提起(×)(2)人再一次用力把箱子提起(√)(3)人用力提着皮箱在原地不动(×)(4)人提着箱子在水平路面上走了50米(×)(5)人提着箱子站在水平匀速行使的汽车上(×)(6)人把箱子放在电梯上,电梯从1楼上升到10楼(×)(7)人提着皮箱在电梯中上升(√)能力提高1、起重机按下图所示的三种方式三次将物体匀速吊起思考:(1)第二次与第一次比较说明了什么?在力一样大时,功的大小跟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成正比.(2)第三次与第一次相比说明了什么?在距离相同时,功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2、某同学参加大扫除,负责提水。试分析在以下的过程中,他对水桶是否有做功。(1)提水沿楼梯走到二楼;(2)提水沿走廊走到教室门口;(3)提水在门口站一会儿。答案:(1)有做功;(2)没有做功;(3)没有做功功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