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金属材料(1) 重难点 题型 分值 重点 1. 考查合金的概念,性质及用途 2.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多角度地理解,提高对各种化学量相互转化的运用能力; 3. 通过对例题的分析、讲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综合计算能力; 4. 通过对计算题格式、方法、思维过程的规范化要求、示范和训练,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填空 8-10分 难点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核心知识点一: 1. 合金 (1)概念: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性能:合金具有不同于各成分金属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 ①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低; ②硬度和强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 2. 常见的金属材料 3. 合金的性质 (1)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低。 (2)合金在硬度、密度、强度以及其他一些机械性能上要优于各成分金属 (3)合金具有金属特性,如具有导热性、导电性 (4)合金中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般不变 4. 铁合金 5. 铁合金的理解 (1)纯铁的抗腐蚀性虽然比生铁强,但由于性能不好,使用少,铁合金使用的多。 (2)碳素钢的含碳量越低,钢的韧性越好;含碳量越高,钢的硬度越大。 (3)铁碳合金中含碳量低于0.03%叫熟铁,含碳量为0.03%~2%叫钢,含碳量为2%~4.3%的叫生铁。 6. 新型合金 (1)储氢合金 (2)钛合金 (3)耐热合金 (4)形状记忆合金 (5)泡沫合金 核心知识点二: 一、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以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例: 2Na + 2H2O===2NaOH+H2↑ 化学计量数 2 2 2 1 扩大NA倍 2×NA 2×NA 2×NA 1×NA 物质的量 2 mol 2 mol 2 mol 1 mol 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微粒个数之比=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气体体积(相同状况)之比。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 1.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中的“三个规范” (1)书写规范:各种符号的书写要规范,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的意义各不相同。如“M”表示摩尔质量,而“m”表示质量,“N”表示微粒数,而“n”表示物质的量。 (2)符号规范: ①设未知数直接用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且要注明物质(或粒子)的符号。如设参加反应HCl溶液的体积为V[HCl(aq)]。 ②各物理量及单位、物质的名称、公式等尽量用符号表示。如已知NaOH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求NaOH溶液的质量时就写成:m(NaOH)=c(NaOH)×V[NaOH(aq)]×M(NaOH)。 (3)单位规范:把已知量代入计算式中计算时都要带单位且单位要统一。 2.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而非质量之比 (2)计算时,各种物质不一定都用物质的量表示,也可以用质量表示,气态物质还可以用体积表示,但要注意物质的量与其他各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只要做到“上下一致,左右相当”即可。 三、化学计算常用的方法 (1)关系式法 当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是靠多个反应来联系时,只需直接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 ①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量的关系写出关系式。 如:把CO还原Fe2O3生成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求生成沉淀的量。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CO2+Ca(OH)2===CaCO3↓+H2O。 则关系式为3CO~3CO2~3CaCO3,即CO~CaCO3。 ②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关系式:上述例子中也可直接根据碳原子守恒得出CO~CaCO3。 (2)守恒法 (3)差量法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有关物理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理论差量”,该差量的大小与反应物的有关量成正比关系。差量法就是借助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方法。 如Fe+CuSO4===Cu+FeSO4 固体质量增加 56 g 64 g 64 g-56 g=8 g x m g 则 56g/8g=x/mg x=7m g。 核心知识点一: 1. 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钢是铁的一种合金 B. 通常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的硬度小 C. 合金是两种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D. 一般地,合金的熔点比它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高 【答案】A 【解析】A. 钢是铁的一种合金是对的; B. 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成分金属,所以B错误; C. 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想的物质。所以C错误。 D. 合金的熔点多数低于成分金属 【考点】合金的组成及性质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碳钢的含碳量大于2% B. 生铁既可铸造也可锻造 C. 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 D. 生铁是用途最广的合金 【答案】C 【解析】A. 钢的含碳量为0.03%~2%,所以A错误。 B. 生铁硬度大,抗压、性脆、可以铸造不可锻造;B选项错误 C. 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 D. 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所以D错误。 【考点】铁合金的组成及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来制造储存氢气所用的钢瓶的合金是储氢合金 B. 不锈钢是最常见的新型合金 C. 新型合金主要应用于航天航空、生物工程等领域 D. 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新型合金材料 【答案】C 【解析】A. 用来制造储存氢气所用的钢瓶是铁 B. 不锈钢是最常见的铁合金 C. 新型合金主要应用于航天航空、生物工程等领域 D. 碳纤维复合材料不属于新型合金材料 【考点】常见的新型合金 核心知识点二: 等物质的量的Fe、Mg、Al与同体积、同浓度的HCl反应,产生H2的体积相同(相同状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反应掉的三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B. 反应后的三种金属质量相等 C. 所用盐酸均过量 D. 三种金属可以都有剩余 【答案】D 【解析】在题目条件下产生相同的氢气,反应掉的三种金属的质量和剩余金属的质量均不相等,如果盐酸过量,则产生的氢气的体积不相等。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铁粉可与高温水蒸气反应,若反应后得到的干燥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铁粉的质量增加了32g,则参加反应的铁粉的物质的量是( ) A. 0.5 mol B. 1 mol C. 1.5 mol D. 2 mol 【答案】C 【解析】3Fe+4H2O(g)Fe3O4+4H2 Δm 3 mol 64 g n(Fe) 32 g ,解得n(Fe)=1.5 mol。 【考点】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 (答题时间:35分钟) 一、选择题: 1. 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 Na Cu Al Fe 熔点 97.5 ℃ 1 083 ℃ 660 ℃ 1 535 ℃ 沸点 883 ℃ 2 595 ℃ 2 200 ℃ 3 000℃ 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 A. Cu和Na B. Fe与Cu C. Fe与Al D. Al与Na 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硬铝 B. 黄铜 C. 水银 D. 钢铁 3. 有关合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B. 合金一定是金属熔合而成的物质 C. 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一般比纯金属高 D. 硬铝、黄铜和钢均为合金 4. Mg、Al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4.48 L,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Mg、Al共0.2 mol B. 参加反应的HCl为0.4 mol C. Mg、Al在反应中共失去0.4 mol电子 D. 若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能产生0.2 mol H2 5. 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7 B. 7∶1 C. 7∶8 D. 8∶7 6. 分别将23 g金属钠放入足量的m g水中和24 g金属镁放入足量的m g稀盐酸中,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别为a g和b g。那么a和b的关系应是( ) A. a>b B. a7. 将足量铁粉放入100 mL 0.1 mol·L-1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析出的铜的质量为( ) A. 32 g B. 6.4 g C. 0.64 g D. 3.2 g 8. 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Na、Mg、Al分别与100 mL 2 mol/L的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均为V L(标准状况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中,三种金属中有两种金属过量 B. 参加反应的金属Na、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3∶2 C. 镁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D. V=2.24 9. (1)分别取W g钠、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 (2)分别取0.1 mol钠、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 (3)若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所需钠、镁、铝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下)的氢气,所需钠、镁、铝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 (5)若将0.2 mol钠、镁、铝分别投入到10 mL 1 mol·L-1的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体积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 10. 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实验各取同浓度的盐酸30 mL,加入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列表如下(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实验序号 甲 乙 丙 合金质量/mg 255 385 459 气体体积/mL 280 336 336 (1)乙组实验中,盐酸________(填“过量”“适量”或“不足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要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题中可作计算依据的数据是________。 (3)要计算合金中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题中可作计算依据的数据是________,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11. 将MgCl2?xH2O的晶体4.06g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此溶液50mL恰好与50mL 0.4mol?L﹣1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 (1)4.06g的MgCl2?xH2O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2)x的数值________。 1. A 【解析】合金形成的条件是有共同的熔化状态,所以看两种金属的熔沸点的范围:A中钠达到沸点时Cu还没熔化,所以不能形成合金;而其他三项均可。 考点:考查合金的基本知识 2. C 【解析】硬铝是指Al、Cu为主要合金元素的一类铝合金,故A错误;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故B错误;水银是纯净物,故C正确;钢铁是铁和碳组成的合金,故D错误。 3. B 【解析】A.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低,正确;B. 合金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物质,错误;C.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高,正确;D. 硬铝是铝合金、黄铜是铜锌合金、钢是铁合金,均为合金,正确。 4. A 【解析】Mg、Al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4.48L,,A. 因为反应后Mg、Al化合价不同,且金属混合物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计算混合金属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 B. 根据H原子守恒得n(HCl)=2n(H2)=0.4mol,故B正确; C. 根据转移电子相等知,Mg、Al在反应中共失去物质的量=0.2mol×2=0.4?mol,故C正确;D. 因为金属混合物不足量,且Mg、Al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物中金属元素化合价相同,所以只要金属混合物的量不变,则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和与盐酸生成的氢气量相同,故D正确. 故选A. 5. B 【解析】设参与反应的CuSO4和H2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根据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得: Fe+CuSO4===FeSO4+Cu x x x Fe+H2SO4===FeSO4+H2↑ y y 又根据题意,固体的质量不变,故有: (x+y)·56 g·mol-1=64 g·mol-1·x=a g 解得。 6. C 【解析】Na→H2 23 1 23 g m1=1 g a=(23+m-1) g=(22+m) g。 Mg→H2 24 2 24 g m2=2 g b=(24+m-2) g=(22+m) g。 7. C 【解析】设析出铜的质量为m g Fe+CuSO4===FeSO4+Cu 1 mol 64 g 0.1×100×10-3 mol m m=0.64 g。 8. C 【解析】Na、Mg、Al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盐酸不足时,Mg、Al不能与水反应,而Na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根据元素守恒可知Mg、Al与盐酸反应最多生成氢气为0.1 L×2 mol/L×=0.1 mol,其体积为0.1 mol×22.4 L/mol=2.24 L,由关系式:2Na~H2、Mg~H2、2Al~3H2,可得生成气体与金属的物质的量关系图为: 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均为V L(标准状况下),说明反应生成氢气为2.24 L,金属Mg、Al过量,Na恰好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金属Na、Mg、A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 mol、0.1 mol、mol,参加反应的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 mol∶0.1 mol∶mol=6∶3∶2,综上分析可知,A、B、D正确,C错误,答案选C。 9. 【答案】(1)(2)1∶2∶3 (3)23∶12∶9 (4)6∶3∶2 (5)Na>Al=Mg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属与水和酸的反应。根据钠、镁、铝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Cl=2NaCl+H2↑,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以及2Na+2H2O=2NaOH+H2↑,按照各小题的要求,从量上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0. 【答案】(1)不足量,金属未完全反应(2)336 mL (3)255 mg、280 mL 1∶1 【解析】盐酸的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甲→乙随着合金质量增加生成气体体积增加,则甲中合金不足量,盐酸过量,若乙中盐酸足量,385 mg合金应放出423 m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则乙中盐酸不足量。若计算合金中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则应用甲组数据。由题意可知: 则n (Mg)∶n (Al)=1∶1。 11. 【答案】(1)0.01 (2)6 【解析】(1)50mL 0.4mol?L﹣1的AgNO3溶液n(AgNO3)=C×V=0.4mol?L﹣1×50mL=0.02mol, 根据MgCl2+2AgNO3=2AgCl↓+Mg(NO3)2可知50ml溶液中MgCl2的物质的量为n(AgNO3)=0.01mol, 故100mL溶液中MgCl2的物质的量为0.01mol×=0.02mol,MgCl2?xH2O的物质的量是0.01mol; (2)MgCl2?xH2O的摩尔质量M===203 g/mol,MgCl2?x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3,则203=18x+95,所以x=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