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模型方法分类解析 模型01 追击与相遇(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物理模型方法分类解析 模型01 追击与相遇(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物理模型方法分类解析
模型01
追击与相遇(解析版)
  
在追及问题中,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若恰好能追上,则相遇时后者的速度等于前者的速度;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在相遇问题中,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时相遇。
用数学方法判断追及问题时可先假设能够相遇,列出物体间的位移方程,如果位移方程是关于时间t的二次方程,则当t有唯一正解时,物体相遇一次;当t有两个正解时,物体相遇两次;当t无正解时,物体不能相遇。
1.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并相遇:两物体位移大小之差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2)相向运动的两物体相遇: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2.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追上时后者的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的速度。
(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易错点】 (1)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则一定要注意被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停止运动。
(2)仔细审题,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典例1】(18年全国3卷)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从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答案】CD
【解析】速度大小等于图象的斜率,A错误,应该是位置相同;因为初始位置不同,虽然t1时刻位置相同,但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不相等,B错误;起、终位置相同,都是直线运动,所以位移相等,C正确;当甲的斜率与乙相等时,速度相等,D正确;
【变式训练1】.A、B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B在A的前面,两物体相距7
m,B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则A物体追上B物体所用的时间是(  )。
A.5
s
B.6.25
s
C.7
s
D.8
s
【答案】D
【解析】B减速到零的时间
在5s内,
A追上B的时间为
【典例2】(多选)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则(  )。
A.若s0=s1+s2,两车不会相遇
B.若s0C.若s0=s1,两车相遇1次
D.若s0=s2,两车相遇1次
【答案】ABC
【解析】由图线可知:在T时间内,甲车前进了s2,乙车前进了s1+s2;若s0+s2>s1+s2,即s0>s1,两车不会相遇,A项正确;若s0+s2【变式训练2】某汽车性能测试场有两辆同型号汽车甲和乙,在平直测试轨道上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时,若甲车在乙车前方5
m处,则两车不会相遇
B.开始时,若甲车在乙车前方10
m处,则两车相遇2次
C.开始时,若甲车在乙车前方30
m处,则两车相遇1次
D.开始时,若乙车在甲车前方25
m处,则两车不会相遇
【答案】B
【解析】初始时,若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从静止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乙车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加速追赶甲车,在5
s时刻两车速度相等,此后甲车速度大于乙车,所以如果在5
s时刻乙车还没有追上甲车,两车就不可能相遇;根据题图可知,在0~5
s时间内,甲车的位移为30
m,乙车的位移为55
m,乙车相对于甲车的追赶距离为25
m,A、C两项错误;若开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10
m处,说明在5
s时乙车已经超过了甲车,此后因为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所以两车会再次相遇,即两车共相遇2次,B项正确;若开始时,乙车在甲车前方25
m处,则在5
s后,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两车一定相遇,D项错误。
【典例3】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第10
s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10
s末,甲、乙两车相距150
m
C.在第20
s末,甲、乙两车相遇
D.若开始时乙车在前,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在20
s内,乙车一直沿正方向运动,速度方向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由于不知道初始位置甲、乙相距多远,所以无法判断在10
s末两车相距多远,及在20
s末能否相遇,故B、C两项错误;若刚开始乙在前,设距离为150
m,则在10
s末两车相遇,之后甲在乙的前面,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再过20
s乙与甲再次相遇,故D项正确。
【变式训练3】甲、乙两质点某时刻从相距6
m的两点,相向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在第2
s末运动方向不变
B.甲、乙在第2
s末相距4
m
C.乙在前4
s内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的大
D.甲、乙在第4
s末相遇
【答案】C
【解析】速度图象在t轴下方的为反方向运动,故2
s末乙改变运动方向,A项错误;2
s末从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可知乙运动的位移大小为3
m,甲运动的位移为3
m,相向运动,此时两者相距6
m-3
m-3
m=0,B项错误;从图象的斜率看,斜率大表示加速度大,故乙的加速度在4
s内一直比甲的加速度大,C项正确;4
s末,甲的位移为12
m,乙的位移为3
m,两车原来相距6
m,故此时相距3
m,D项错误。
【典例4】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率v0在水平地面上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先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当速率减小到0时,甲车也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为了避免碰车,在乙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时,甲、乙两车的距离至少应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设乙车做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1,则t1==;乙的位移x1==;该时间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x2=v0t1=,之后,甲做减速运动,因为甲与乙的初速度、加速度都相同,所以甲做减速运动的时间和位移都与乙的相同,则甲减速的位移x3=x1=;甲、乙两车的距离最小是两车位移的和L=x1+x2+x3=++=,所以D项正确。
【变式训练4】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3
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由图象可知(  )。
A.甲的加速度等于乙的加速度
B.出发前甲在乙前方6
m处
C.出发前乙在甲前方6
m处
D.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2
m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甲的斜率小于乙的斜率,则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A项错误。3
s时间内乙、甲通过的位移分别为x乙=×6×3
m=9
m,x甲=×3×2
m=3
m,因3
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则说明出发前甲在乙前方6
m处,故B项正确,C项错误。由于出发前甲在乙前方6
m处,出发后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则两质点间距离不断缩短,所以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6
m,D项错误。
【典例5】一步行者以6.0
m/s的速度跑去追赶停在路边的汽车,在跑到距汽车25
m处时,汽车开始以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
A.人能追上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
m
B.人不能追上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7
m
C.人能追上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
m
D.人不能追上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
【答案】B
【解析】当人跑到距汽车25
m处时,汽车以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当汽车加速到6.0
m/s时二者相距最近,汽车加速到6.0
m/s所用时间t=6
s,人运动的距离s人=6×6
m=36
m,汽车运动的距离为18
m,二者的最近距离s=18
m+25
m-36
m=7
m,A、C两项错误,B项正确;人不能追上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先减小后增大,D项错误。
【变式训练5】(多选)2017年1月26日,由于雪天路滑,在哈大高速公路上发生了多车连撞的交通事故。已知一辆小汽车正以30
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处一辆大卡车以10
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1
s后刹车失灵。如图所示,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象可知,小汽车紧急刹车时和刹车失灵后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10
m/s2、2
m/s2
B.在t=3
s时追尾
C.在t=5
s时追尾
D.如果刹车不失灵,那么小汽车不会追尾
【答案】BD
【解析】根据图线的斜率,可知小汽车紧急刹车和刹车失灵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10
m/s2、2.5
m/s2,A项错误;根据图象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可知前3
s内小汽车的位移为60
m,大卡车的位移为30
m,正好追尾,B项正确,C项错误;如果刹车不失灵,那么小汽车经过2
s后速度与大卡车速度相等,在这2
s内大卡车的位移为20
m,小汽车的位移为40
m,两者不会相撞,D项正确。
【典例6】(多选)甲、乙两辆车在同一水平直道上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车在0~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
m/s
C.在0~10
s内,甲、乙两车相遇两次
D.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图线上P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8
m/s
【答案】BCD
【解析】题图为位移—时间图象,甲车先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在x=2m处,乙向负方向做速度逐渐增大的运动,A项错误;乙车在10s内的位移大小为8m,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为0.8m/s,B项正确;在位移—时间图象上交点表示相遇,所以10s内两车相遇了两次,C项正确;若乙车做匀变速运动,P点为中间位置的点,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可知v平均=<,所以P点对应的速度一定大于0.8m/s,D项正确。
【变式训练6】(18年全国2卷)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D
【解析】因为在到之间,两汽车的位移不等,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所以两车在t1时刻不并排行驶,因为(面积法求位移),所以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A错误,B正确;
根据斜率法求加速度,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都先减小后增大,所以C错误D正确。
【典例7】甲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乙车以4
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时开始以0.5
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1)乙车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答案】(1)36
m (2)25
s
【解析】(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a=-0.5
m/s2
设此时经过的时间为t1,则由v1=v2+at1
解得t1=12
s
此时甲车的位移x1=v2t1+a=84
m
乙车的位移x2=v1t1=48
m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Δx=x1-x2=36
m。
(2)设甲车停止的时间为t2,则有t2==20
s
甲车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x==100
m
乙车发生的位移x'=v1t2=80
m
则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t3=t2+=25
s。
【变式训练7】在平直乡村公路上一辆卡车正以12
m/s
的速度前进,有货物从车上掉下一段时间后,司机才从后视镜中发现有货物掉下,立即关闭油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卡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同时,在其后16
m处一辆摩托车上的人立即拾到货物从静止出发,以2
m/s2的加速度同方向追赶卡车,已知摩托车在该路段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只能为8
m/s,卡车车轮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1)求卡车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
(2)摩托车至少经过多长时间追上货车?
【答案】(1)36m (2)8.5s
【解析】(1)已知卡车的初速度v1=12m/s,卡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1,加速度大小a1=2m/s2
卡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t1==6s
卡车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x1=v1t1=36m。
(2)已知该摩托车的加速度a2=2m/s2,最大速度v2=8m/s,摩托车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和位移分别为t2==4s,x2=v2t2=16m
之后摩托车以最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到卡车停止运动时,其匀速运动位移x3=v2(t1-t2)=16m
由于x2+x3代入数据解得t3=2.5s
摩托车追上卡车的时间t=t1+t3=8.5s。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物理模型方法分类解析
模型01
追击与相遇(原卷版)
  
在追及问题中,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若恰好能追上,则相遇时后者的速度等于前者的速度;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在相遇问题中,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时相遇。
用数学方法判断追及问题时可先假设能够相遇,列出物体间的位移方程,如果位移方程是关于时间t的二次方程,则当t有唯一正解时,物体相遇一次;当t有两个正解时,物体相遇两次;当t无正解时,物体不能相遇。
1.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并相遇:两物体位移大小之差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2)相向运动的两物体相遇: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2.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追上时后者的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的速度。
(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易错点】 (1)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则一定要注意被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停止运动。
(2)仔细审题,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典例1】(18年全国3卷)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从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变式训练1】.A、B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B在A的前面,两物体相距7
m,B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则A物体追上B物体所用的时间是(  )。
A.5
s
B.6.25
s
C.7
s
D.8
s
【典例2】(多选)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则(  )。
A.若s0=s1+s2,两车不会相遇
B.若s0C.若s0=s1,两车相遇1次
D.若s0=s2,两车相遇1次
【变式训练2】某汽车性能测试场有两辆同型号汽车甲和乙,在平直测试轨道上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时,若甲车在乙车前方5
m处,则两车不会相遇
B.开始时,若甲车在乙车前方10
m处,则两车相遇2次
C.开始时,若甲车在乙车前方30
m处,则两车相遇1次
D.开始时,若乙车在甲车前方25
m处,则两车不会相遇
【典例3】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第10
s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10
s末,甲、乙两车相距150
m
C.在第20
s末,甲、乙两车相遇
D.若开始时乙车在前,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
【变式训练3】甲、乙两质点某时刻从相距6
m的两点,相向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在第2
s末运动方向不变
B.甲、乙在第2
s末相距4
m
C.乙在前4
s内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的大
D.甲、乙在第4
s末相遇
【典例4】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率v0在水平地面上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先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当速率减小到0时,甲车也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为了避免碰车,在乙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时,甲、乙两车的距离至少应为(  )。
A.
B.
C.
D.
【变式训练4】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3
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由图象可知(  )。
A.甲的加速度等于乙的加速度
B.出发前甲在乙前方6
m处
C.出发前乙在甲前方6
m处
D.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2
m
【典例5】一步行者以6.0
m/s的速度跑去追赶停在路边的汽车,在跑到距汽车25
m处时,汽车开始以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
A.人能追上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
m
B.人不能追上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7
m
C.人能追上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
m
D.人不能追上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
【变式训练5】(多选)2017年1月26日,由于雪天路滑,在哈大高速公路上发生了多车连撞的交通事故。已知一辆小汽车正以30
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处一辆大卡车以10
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1
s后刹车失灵。如图所示,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象可知,小汽车紧急刹车时和刹车失灵后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10
m/s2、2
m/s2
B.在t=3
s时追尾
C.在t=5
s时追尾
D.如果刹车不失灵,那么小汽车不会追尾
【典例6】(多选)甲、乙两辆车在同一水平直道上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车在0~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
m/s
C.在0~10
s内,甲、乙两车相遇两次
D.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图线上P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8
m/s
【变式训练6】(18年全国2卷)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典例7】甲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乙车以4
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时开始以0.5
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1)乙车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变式训练7】在平直乡村公路上一辆卡车正以12
m/s
的速度前进,有货物从车上掉下一段时间后,司机才从后视镜中发现有货物掉下,立即关闭油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卡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同时,在其后16
m处一辆摩托车上的人立即拾到货物从静止出发,以2
m/s2的加速度同方向追赶卡车,已知摩托车在该路段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只能为8
m/s,卡车车轮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1)求卡车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
(2)摩托车至少经过多长时间追上货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