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浙江省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分层评价专练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1】浙江省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分层评价专练一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考2021】
浙江省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分层评价专练一
1.(2020·湖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绘制一幅体现“权利、义务、劳动、受教育”四者关系的示意图来说明图8的“爱憎分明”是无法实现的。(本小题采用分层评分,示意图须紧扣要求,准确直观,逻辑严密,4分)
(2)结合图9,运用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知识,进一步分析漫画主人公这样的“爱憎分明“要不得。(6分)
2.(2020·金华)回首百年史,坚定前行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变的100年。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不懈奋斗,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卓著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
——摘自人民版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第三册)
(1)材料一中的图文信息分别反映了什么?通过对比,归纳百年中国发生的变化。(4分)
(2)概括材料二观点,并以其提供的视角,运用所学知识论证百年中国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
(温馨提示:本问采用分层给分,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0·丽水模拟)
材料一:乾隆对英使说: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梁廷楠《粤海关志》
材料二:在18世纪的法国,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挑战。这对任何时期的法国旧制度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英国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部分行业生产情况
材料四:
1689年,英国的这一法案一劳永逸地确定了国会的最高权力,并结束了几乎早半个世纪前就已经开始的英国革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的清朝采用怎样的对外政策?
(2分)
(2)结合材料分析“理性的挑战”为什么“对法国旧制度而言,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3分)
注:到1800年,英国生产的煤和铁比世界上其他地区合在一起生产的还多。
(3)有人说:“在一个新欧洲正在崛起的世纪,清朝时期中国的稳定成了祸事,而非幸事。”请结合上述四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5分,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
4.(12分)齐心战疫,同舟共济。阅读小强下面这则日记,回答问题。
(1)通过日记,你从小强和小强家人身上感受到了哪些美德?(2分)
(2)结合小强的日记,简要说明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4分)
(3)请运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相关知识,针对小强日记中透露的负面情绪提出你的化解之道。(6分。要求:有理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恰当)
【备考2021】
浙江省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分层评价专练一
【答案】
(1)
第一层次:能用示意图准确表达2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二层次:能用示意图准确表达3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三层次:能用示意图准确表达4个概念的基本关系,但无法直观体现“劳动、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第四层次:能全面、准确、清晰地用示意图表达四个概念的逻辑关系,直观表达“劳动和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范例:
(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漫画中主人公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同时应履行遵守法律法规,不造谣、不传谣的义务,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答案】
(1)时局图:中国在19世纪末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严重危局。资料卡: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变化:从贫弱到富强、从屈辱走向复兴。
(2)本问采用评分量表见评分细则,观点示例如下:
观点1:杰出人物对历史进程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观点2:科学的理论成果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观点3: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后的正确选择
【解析】【分析】(1)《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反映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从资料卡中的“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可看出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从资料卡中的“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可看出如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由此可见百年中国发生了从贫弱到富强、从屈辱走向复兴的巨大变化。
(2)观点:科学的理论成果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论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它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在其指导下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可以说三民主义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人民富起来了,科学的理论成果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指引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故答案为:(1)时局图:中国在19世纪末面临被列强瓜分的严重危局。资料卡: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变化:从贫弱到富强、从屈辱走向复兴。
(2)本问采用评分量表见评分细则,观点示例如下:
观点1:杰出人物对历史进程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观点2:科学的理论成果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观点3: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后的正确选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回首百年史,坚定前行路为切入点,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改革开放的成果,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创立的理论以及成果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改革开放的成果,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创立的理论以及成果的相关知识。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3.【答案】
(1)闭关锁国政策
(2)启蒙运动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出人民主权的理论;或者启蒙运动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的基础
(3)当欧洲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不断进步和发展时,清时期的中国却依旧在古老的农耕文明轨道上停滞不前。
首先,在经济上欧洲完成了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而中国却依旧还是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
其次,政治上欧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皇权或削弱或废除;但是中国却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再者,思想上欧洲进行了启蒙运动、科学革命等思想运动,促使了思想解放。但是中国在这一时期却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综上所述,当欧洲不断发展,而中国日渐落后,必然导致中国与欧洲渐行渐远及最终被侵略的命运。所以说在新欧洲崛起的世纪,中国的稳定成了祸事。
【答案】
(1)孝亲敬长、尊老爱幼、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乐于奉献、遵纪守法等。(2分,每点1分,任写其中两点即可)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在防疫工作中公民享有的权利和须履行的义务,在这一法律的指引下,小强做出了“乖乖待在家里,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的正确选择,这说明法律规范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并指引、教育人们向善。(2分)传染病防治法的实行,让广大公民免受病毒侵害,患者得到救治,保障了广大公民的生命健康,这说明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2分)
(3)本小题采取分层评分,要求如下:
第一层次:只有总论或只有分述,且分述角度单一,阐述缺乏逻辑完整性。1—2分。
第二层次:只有分述,但能从多个角度进行既有理论又有具体举措的阐述,3—4分。
第三层次:既有总论,又有分述,从多个角度进行既有理论又有具体举措的阐述,且逻辑严密、表述恰当,5—6分。
答案示例:要注意合理地调节情绪。利用这段居家日子多看些课外书,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转移注意,排遣无聊、寂寞等负面情绪;通过全面了解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知识,知道只要做好隔离就能防止感染,改变认知评价,排遣恐怖负面情绪;可以在家进行一些锻炼活动,或与同学电话、网络聊天,通过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排遣不良情绪。
2020年1月30日

今天是正月初六,爸爸已经六天没回家了,他是医院传染科的医生,每天吃住在医院,我非常想念他,还很害怕他也传染上疾病。
因为这新冠肺炎疫情,妈妈也没有了假期,天天在社区奔忙。家里常常只有我和姥姥,这个年太冷清了。我每天待在家里,看完电视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无聊透了。天气那么好,我也想出去找同学玩,但爸妈和老师都再三交待,不要出门,不然会被感染。但窝在家里真是憋得慌。
刚才电视上说,这次抗击疫情工作,是依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的。配合抗疫工作,遵守防疫规定,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保障公民自身生命健康的需要。我还是乖乖待在家里,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